必修二《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详解
《故都的秋》详解1一、直击题旨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
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
3、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北 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之秋:清 静 悲凉
南国之秋:慢 润 淡
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4、北国之秋让作者梦萦魂牵,是哪 些秋景让作者眷恋?请概括出五幅故都 秋景图。
秋晨图
秋蝉图
秋雨图
秋槐图
秋果图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5、这五幅秋景图按什么顺序来写? 这五幅秋景图并无一定的顺序,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静衬动,以有 声衬无声。形成了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 更幽”的艺术效果,上述声音是细小的,能听 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说 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来自 内容及写作特点•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 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
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本文的“形” 、“神”是什么?形神的 结合点是什么?
•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 是五幅秋色图。
•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 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 忧思和孤独感。
•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多次写到南国之秋的原因
是作者顺手拈来,随心而作,这恰恰 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6、把这五幅秋景联系起来的“神” 是什么?文章是怎么体现的?
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本文的“神”: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槐图:破屋、浓茶、高天、驯鸽、牵 牛(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
分析: 种种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
•
①清晨静观
•
•
描 写
•风
•物
②槐树落蕊 ③秋蝉残声 ④秋雨话凉 ⑤果树奇景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所创作的行旅散文,具有深刻的审美韵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文解读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开笔用衬托的手法、赞颂的语调突出故都秋的特征。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领起下文的中心句,它精要地描述了故都秋的特色。
这三个短语还构成排比,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说明自己不远千里、急匆匆赶来北平的理由,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无限仰慕之情。
“秋味”是对“清”“静”“悲凉”的总括。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承上段“饱尝”二字而来,作者采用贬抑的手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叙写南国秋天的不足,用以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第二个分号前是正面直接列举南国之秋的不足,之后写个人的感受。
前后都采用排比的短句,读起来好比山东快书,痛痛快快地数落一番,把南国的秋天结结实实地贬抑到了极处。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进一步申述南国之秋为什么不足。
这里先从反面设喻,后从正面设喻,形容南国的秋似秋又不是秋,言下之意,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盛开的名花,使人赏玩到十足;才是浓浓的美酒,使人陶然心醉。
]第一部分点明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以领起下文,同时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之情。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①的芦花,钓鱼台②的柳影,西山③的虫唱,玉泉④的夜月,潭柘寺⑤的钟声。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嘿,咱今天就来唠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这篇文章啊,那可真是有点意思。
你想啊,秋天这玩意儿,在咱生活里那可太常见了。
就说我去年秋天的时候吧,去了一趟老家的小胡同。
那胡同里的秋景,真有点像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呢。
胡同两边的老房子,墙皮都有点剥落了,露出里面的青砖。
房顶上的瓦缝里,长出了一丛丛的小草,在秋风里摇啊摇的。
走进胡同,脚下的石板路有点不平整,走起来嘎吱嘎吱响。
路边有一棵老槐树,树叶都黄了,风一吹,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
我站在树下,看着那一片片黄叶打着旋儿落下,心里突然就有点感慨。
这场景,不就跟郁达夫写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有点像嘛。
胡同里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还有大妈们聊天的声音。
这声音在秋天的空气里传得老远,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郁达夫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咱这胡同里虽然没有秋蝉,但有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也给这秋天增添了一份生机。
我在胡同里溜达了一圈,看到有户人家的院子里种了几盆菊花。
那菊花开得可真艳啊,红的、黄的、白的,啥颜色都有。
这让我想起了郁达夫写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可不嘛,这秋天的美景,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
《故都的秋》里还写了秋天的雨,“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 我也觉得,秋天的雨很有味道。
有一次,我正走在胡同里,突然就下起了雨。
那雨不大,淅淅沥沥的,打在脸上凉丝丝的。
我赶紧跑到一个屋檐下躲雨,看着雨丝在眼前飘落,心里特别宁静。
这故都的秋啊,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觉特别真实。
郁达夫用他的笔,把这秋天的美景都写活了。
咱读着他的文章,就好像自己也走进了那个充满秋意的故都。
到最后,我从胡同里走出来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那片秋色,心里还是满满的感动。
这故都的秋,真的是让人难忘啊。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单元知识点:故都的秋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单元知识点:故都的秋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单元知识点:故都的秋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是总起部分。
第二部分(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1、记叙:(3-11)依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
2、议论:(12)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3、第三部分(13~14)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同步练习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凋谢( ) 混混沌沌( ) 椽子( ) 馍馍( ) 廿( )平仄( ) 疏疏落落( ) 点缀( ) 嘶叫( ) 柘( )颓废( ) 落蕊( ) 着着( )答案:diāo hùn dùn chuan mï niàn zè shūluî zhuì sī zhè tuí ruǐ zhuï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苦涩屋檐萧索落蕊B.幽深混钝落寞平仄C.训鸽细腻凋谢意境D.点缀颓废赏玩蟋摔提示:B项,“混钝”的“钝”应为“沌”;C项,“训鸽”的“训”应为“驯”;D项,“蟋摔”的“摔”应为“蟀”。
答案: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故都的秋》的作者郁达夫是浙江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因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B.郁达夫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
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部分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并对封建道德作大胆挑战,但带有颓废情绪。
C.《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现代文及答案
■《故都的秋》一、梳理全文1、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饱尝一尝古都的秋。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古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
2、“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表达热爱故都秋色的强烈感情。
3、第2自然段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衬托北国秋天、秋味、秋色、秋景。
4、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领略名花美酒的最佳状态。
5、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看饱赏透(赏玩十足)的程度。
6、第3段中的文句: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恋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故都之秋的迷人。
7、“蓝朵”一词是蓝色的花朵的意思。
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的词是因为作者以为蓝色和白色的搭配为佳。
8、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看见一片梧桐叶落地,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了。
9、第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与它相照应的句子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10、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枣子是淡绿微黄的颜色。
11、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其意思是说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12、“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13、用一个成语概括上题句子中所逼于的意思相形见绌(相形失色)。
14、“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这句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限依恋、爱恋之情。
15、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思念时,突出写了在北平一椽破屋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D)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秋天无论在哪里都是美好的季节,但是北方的秋天特别清澈、安静、忧伤。
我要从杭州赶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北京,只是为了品尝这故都的秋天。
江南的秋天也很美,但是草木生长缓慢,空气湿润,天空颜色淡,经常多雨少风。
在苏州、上海、杭州、厦门、香港、广州等城市中,一个人很难完全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意境。
秋天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
在领略秋天的过程中,半醉半醒的状态是不合适的。
我已经十多年没有感受到北方的秋天了。
每年到了秋天,我总会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XXX、西山的虫鸣、玉泉的XXX、潭柘寺的钟声。
即使在北京皇城人海中,只要租一间破屋住着,早晨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也能看到高高的碧绿天空,听到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望着漏下来的日光,或者在破壁腰中静静地欣赏牵牛花的蓝色,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我认为牵牛花最好是蓝色或白色,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不好。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下长一些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
北国的秋季景色有许多美丽的点缀,其中槐树是一种让人联想到秋天的植物。
在早晨,槐树的落叶会铺满地面,踩上去没有声音和气味,只有微触感。
在树影下扫街的人会留下细腻、清闲、落寞的印象,这让人想起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北国的秋蝉的衰弱残声是一种特产,因为北平到处都有树,房子也很低,所以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只有去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到。
北平的XXX的嘶叫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非常常见。
此外,北方的秋雨似乎比南方的更加有味,更加下得奇和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空下,忽然刮来一阵凉风,然后就开始下雨了。
雨过后云渐渐卷向西去,天空变得青蓝色,太阳露出了脸。
穿着厚青布单衣或夹袄的城市居民会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聊天,互相感叹秋天的凉意。
中国文人对秋天有着深深的情感。
话剧《立秋》展现了他们的悲秋情结。
各地也有不同的中秋风俗。
在北方,果树也是秋季的奇景之一。
枣子树会长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等地方,成熟时呈淡绿微黄的颜色,是秋天的全盛时期。
高一必修二《故都的秋》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思考: 文章的标题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却写了南国的秋,为什么?
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 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向往和眷恋之情。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一
曲
悲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凉
的 颂
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 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
郁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 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
达 夫 先
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
由高到低
诵读并思考:
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想象力,介绍并赏析其他四 副幅秋景图(感觉或色彩)。
秋槐落蕊图
视觉触觉
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深情回味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意——
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 三分之一的零头。
在秋院的每一椽破屋间, 也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也在秋雨的每一颗泪滴里;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也在那故都闲人的每一句京腔京韵里。
谢谢大家!
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
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 鲁迅 先生,在
《故都的秋》PPT课文课件
思考
为什么 中国文人喜欢描写秋天?
秋景欣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
描写秋天的诗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你还能想到哪些诗句?
作者介绍
郁 达 夫 1896-1945
课题释义
表明描写地点,含 有深切的眷恋之意。
秋是描写的内容
故都 的秋
题目暗含着自然景 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合的一种境界
文章的文眼
“可是啊,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
故都秋景图
秋景小院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文章的结构
1-2 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3-11 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写故 都之秋,赞美北国之秋;
原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 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 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 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 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 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 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诵课文,研讨学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必修2散文单元第二篇,它是现代散文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适时对作者情况和背景进行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课文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并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朗读。
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
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熟读成诵。
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春》等散文,高中又学过了《荷塘月色》,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也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鉴赏各类散文作品的能力。
【教学方法】1、移情法。
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故 都 的
记叙 分写(3~11段)
秋蝉残鸣 听秋声:静 秋雨话凉
品秋味:悲凉 佳日秋果
品味
秋
人皆感秋
议论 中国文人尤甚
赞美
非到北方不可
南国之秋:色彩不
总写(12~13段)
浓,回味不永。 北国之秋:色彩浓,
回味永。
眷恋
自学任务二
1. 内容:精读课文主体部分(3-12)。
2. 思考:
(1)作者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 面?
修辞等方面的文学知识来进行鉴 赏。
写给秋天 佚名 寂然的夜万籁无声,将睡未睡之际,窗外忽然响起了“唧唧”的虫 鸣,不似白昼的蝉鸣那么尖锐,也不像傍晚的蛙鼓那么嘈杂。“唧 唧”“唧唧”的虫声此起彼伏,婉转柔和,富有节奏,它们是秋天的 精灵。 暗夜中我想象不出它们的模样,据说这种秋虫生命十分短暂,朝生 暮死。若真是这样,今夜的鸣叫,该是一曲挽歌了。这些小可爱让 人无端生出怜惜和一丝敬意,它们唱着歌和这个世界告别,同时用 歌声告知这个世界,秋天到了。 万物有灵,而这灵一定是被一颗心包裹着的,即使草芥一般的秋虫, 也有属于自己的心灵之歌。
思考讨论
总印象从开篇的文眼里来:可是啊,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文眼)
南国的秋——慢、润、淡
对比
对比的作用:
更突出了北国之秋的特点,让人
觉得尤为悲凉。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总写(1~2段)
江南的秋:慢、润、淡
向往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观秋色:清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 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 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 “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 的感受。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故都的秋》说课稿7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7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
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一、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故都的秋》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秋天的早晨,阳光斜射在庭院中,树叶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鸟雀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着。
”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故都的秋天之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同时,作者通过对秋天特有的景物如菊花、槐树等的描绘,使得故都秋天的景色更加鲜明、生动。
二、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的表达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这种情感在文中多次出现,如“在秋天,我总是想起故都的那片天空,那片金黄的稻田,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表达,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深深的情感纽带,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故乡的美好和温暖。
三、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不同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他特别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如“那片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稻穗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这样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也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创作魅力。
四、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秋天是自然的转折点,是收获和离别的交织,也是生命与死亡的轮回。
这样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故都的秋》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同时,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浓烈。
例如,“我想念那个秋天,想念那片天空,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整篇文章的情感氛围浓烈、感人肺腑。
故都的秋的课文
故都的秋的课文一、课文原文。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二第2课 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
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郁飞《故都的秋》写于五十多年前的1934年,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总也有五十年上下了。
一代代的青少年大约都是从这篇写景文字接触郁达夫其人的吧。
1934年7月杭州酷热,父亲和母亲便带了才六七岁的我上青岛去住了一个月,随后又去当时的故都北平。
在他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
”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
”可见还是编者的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
急就之章能写得这样隽永而有情致,就不能不靠平日的功夫,即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了。
从起头一段往下看,写秋意,秋季的院落,写槐树,秋蝉,秋雨,写果树,写悠闲的北平市民对答的神态,若非平日的观察体会深深印在脑际,是决然写不出这样看似信手招来的行之流水般的文字来的。
写此文的头一天,8月16日,日记的开头便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
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
”可见他随时随地都在体验环境。
第二天早晨他提笔就写《故都的秋》,同前一天清晨的感触怕是不无关系的吧。
这种功夫或者也就是鲁迅先生要求于有志写作者的头一条吧:“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答北斗杂志社问》)要活得有意义而不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是不是人人都应以此为修养目标之一呢?其次,若没有对故都北平的挚爱,也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
父亲一生短短的49年中从未在北平久住,但是在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1936年)中吐露了对古都的感情:“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象征意义。
2.理解文章的抒情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散文的知识。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承上启下等。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生动形象、抒情性强等。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复习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如对故都北京的怀念、对秋天的喜爱等。
2.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如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举例说明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2.学生讨论文章的抒情性,如何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第三课时一、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作业布置1.摘抄文章中的优美句子。
2.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散文。
三、拓展延伸1.介绍郁达夫的其他散文作品。
2.让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故都的散文,进行比较阅读。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否到位,能否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生是否能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节课通过分析《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对故都北京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课后作业1.摘抄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散文,注意运用象征手法和抒情性。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课寓意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课寓意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名篇,文章中细致地描写了五张图画,分别可以看成是: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和秋日佳果,除了秋日佳果这一幅画面色彩绚丽以外,其余的给人的感觉不免有些阴暗潮湿,笔端透露出冷气,无不与他一开始给秋天下的清净悲凉的总体印象相吻合。
院子里泡一壶凉茶,破屋下一坐,看远处高空的天色,听远处高空鸽哨,这是一种多么自在,又多么百无聊赖的感受啊。
还有那穿着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语气中都透出饱经沧桑的无奈和看透世态炎凉的睿智。
文章中有三处明显的对比,也能很突出作者的感受。
我们知道,对比是拿两种事物做比较,从而突出他们的不同点。
第二段中,是江南的秋和北国之秋进行对比,突出北国之秋色、味、意境和姿态更纯正,更值得玩赏。
倒数第三段中,拿中国的秋和外国的秋做对比,突出中国的秋比外国的秋更具有深味,而故都的秋味是中国之秋中最浓的。
倒数第二段中,再次拿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做比较,突出强调作者对故国之秋的喜爱。
作者是那么的热爱秋,甚至为了留住秋,愿意将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去换得一个零头。
这是多么让人心动的秋思情怀啊,如何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呢。
单凭这一句,这篇文章就足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了。
高中语文必修二重点课文突击: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讲故都的秋(郁达夫)+Word版含解析
一、作者文体导读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
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
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
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2、主要作品短篇小说:《沉沦》《过去》《春风沉醉的晚上》《秋柳》;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南迁》;散文:《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江南的冬景》《扬州旧梦寄语堂》;诗词:《毁家诗纪》《乱离杂诗》。
3、故事背景作者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
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
《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
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
郁达夫本身是浙江人,在达到北平之后,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难句解释
《故都的秋》是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它的篇末有一段难句: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两个句子有人贬抑。
如一篇名为《白璧微瑕堪遗憾——名篇指瑕拾趣》的文章就指出,这两个句子是文章结尾处所出现的不和谐音符。
理由是“‘譬如’后面的四个意象的排列,说得都是南国之秋的美丽处,都是具有一种诗意美的,可是,到了后面,为了强调与北国之秋的比较效果,作者使用的一连串的四个排比句,却实在缺乏美感。
原因有二:一是用词太俗,不雅;二是意象本身粗陋,缺乏诗意。
这里出现的“黄酒”、“白干”、“稀饭”、“馍馍”、“黄犬”、“骆驼”这一类字眼与前面文雅柔美的情味反差太大了,而这些用词所包含的意象意义也显得过于唐突粗俗,毫无含蓄蕴藉之美,与全文的风格迥异,实在有些煞风景……所以,我认为,这四个比喻句的排比实在有些不伦不类,难免给人一种狗尾续貂的感觉”。
大多数人褒扬。
首先是谭学纯教授对这一句子的评析。
他认为,作者运用排比、博喻辞格,精选四组在量与质上差别明显的事物,让读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浓郁、鲜美的醉人特色,与作者那浓烈的挚爱产生共鸣。
其次是贺诚章先生认为:“这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多角度表达了对南北方秋天的具体差别的体验:一是味道薄厚的差别(黄酒之与白干);二是充实程度的差别(稀饭之与馍馍,实际是感觉);三是肥美程度的差别(鲈鱼之与大蟹,还是味觉);四是规模的差别(黄犬之与骆驼,又回到了视觉)。
又次漆瑗先生则认为:“‘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秀美,一个粗壮、威严;‘黄犬之与骆驼’,一个机灵、活泼,一个沉稳、刻苦。
”再次是复旦大学附中张大文先生的意见,他认为:“作者把南方的秋味同故都的秋味相比较,认为前者之与后者,有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3、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分析理解文中情与景的关系。
2、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教学方法讲析法、对比法、讨论法、诵读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板书课题、作者)二、听朗诵,抓住重点字词,初步感受作者情怀。
(超链接音频资料)三、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初步欣赏,整体感知1.解题引入:本篇写于30年代。
“故都”指北平,作者为什么不以“北平的秋”为题而要用“故都的秋”?(学生浅谈自己的理解,教师作补充总结)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它不是新都,它是旧的,带有历史的厚重感,更带有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是秋天,而不是春天或者夏天,用“故都的秋”带有沉重的伤感和浓浓的眷恋之情。
2,、同学们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有没有发现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齐答:清,静,悲凉3、作者用哪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其作用是什么?学生齐答:慢、润、淡。
点拨:在作用上,实际作者是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故都秋色的浓重。
4、读3-11段,思考: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哪几幅秋景图?(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展示,幻灯片呈现)点拨:抓主要意象明确:小院秋色(色)秋槐落蕊(形)秋蝉残鸣(声)闲话秋雨(味)北国秋果(奇)5、你认为12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依据是什么?(幻灯片)6、阅读最后两段思考:(幻灯片)1)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去别是什么?2)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四、深入探讨3----11段1、两位朗读比较好的同学分别朗诵3---7、8---11段2、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学生集体回答:第3段主要写了秋花(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秋树(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秋树(果树)。
3、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展示)板书: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4、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学生勾画圈点,展示交流)例:“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
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教师解释: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明确:秋声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板书)5、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静”,这就是故都秋的声音。
更何况蝉声是如此的衰弱与凄惨,更何况这声音如影随形让你无处藏身(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和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
看来作者对故都的秋是:痛并快乐着。
五走进作者的内心,交流拓展思路:1、通过上边的分析,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秋色明显带有一些冷色的气质,当代诗人梁小斌在《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这样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很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的北海公园等,为什么作者偏要去选这些灰暗的景物?(学生浅谈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幻灯片总结)点拨:个人经历写作背景个人经历:3岁丧父,7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4万卷,他在青少年时期全读过了,因此受到古典文化的影响。
青年时期又随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他乡,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
这些养成了他“沉静又有些忧郁的气质”,使他在文学上多提倡“静的文学”。
写作背景:他是一位爱国者,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中。
1933.4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使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从杭州赴北平写下这篇文章。
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2、中国的文人从宋玉开始就对秋定下了调子“悲者,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历代秋的主题从杜甫“听猿实下三声泪”到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乃至林黛玉《秋窗风雨夕》中“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都把秋当做一种人生的悲苦来写。
那郁达夫通过他的笔到底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学生讨论,整理本组的答案,派代表展示,幻灯片总结)教师明确:颂秋全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作者对普通花草和景象都是信手勾勒,传达出作者心中美好的秋味。
举例: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
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
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六:小结《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隽永;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像一首歌,忧伤而又苍凉。
她是作者的闲情漫画,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
这就是郁达夫笔下的秋。
七、作业:以“夜”为话题,写一段文字,注意运用情景交融,以动衬静的手法。
八、板书: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秋味:秋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清静悲凉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眷恋向往鸽声帚声蝉声秋声秋声衰弱风雨声人声反思:《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