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提取工艺及应用

合集下载

银杏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银杏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银杏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银杏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银杏黄酮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功效。

因此,银杏黄酮的提取工艺流程对于其药用价值的发挥至关重要。

银杏黄酮主要存在于银杏叶和种子中,而且含量较高。

因此,提取银杏黄酮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首先要对银杏叶或种子进行处理,如干燥、研磨等,以便提高提取效率。

2. 溶剂提取:将经过处理的银杏叶或种子与适量的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一起放入提取设备中,进行浸蚀提取。

3. 混合提取:将提取所得的浸蚀液进行混合提取,以增加提取效率。

4. 浓缩蒸发:将混合提取所得的液体进行浓缩蒸发,使溶剂蒸发掉,得到含有银杏黄酮的浓缩液。

5. 结晶沉淀:将浓缩液进行结晶沉淀,得到纯净的银杏黄酮提取物。

6. 产品干燥:最后将提取所得的银杏黄酮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成品。

以上就是提取银杏黄酮的主要工艺流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提高银杏黄酮的提取效率和纯度,从而实现其药用价值的充分发挥。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整个提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举例说明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

举例说明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

举例说明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组长:宁组员:翟雪王璐璐子涵子惠罗春雨红成1.提取方法1.1热水提取法热水提取法一般仅限于提取苷类. 在提取过程中要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与煎煮次数等因素. 此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以水做溶剂,同时提高浸提温度、延长浸提时间和增加液料比(60倍) ,可以明显提高芦丁的产率。

实例桑叶:采用热水提取法测定桑叶中各有效成分含量,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以上,其中霜后桑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为1.54% ,其次是晚秋桑叶,春季桑芽和后期桑叶含量最低。

甘草:过去甘草黄酮的提取主要为水提法,其主要原理通过甘草粉与水按一定配比,加热混合至80~95 ℃浸提甘草粉,利用甘草黄酮的水溶性进而提取甘草黄酮。

此法虽然要求设备简单,但因提取杂质多、提取时间长、提取液存放易腐败变质、后续过滤操作困难、收率较低等缺点,现已不常使用。

1.2有机溶剂萃取法其原理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的溶剂萃取。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一般采取乙醇为提取溶剂。

高浓度的乙醇(如90 %~95 %) 适于提取苷元,浓度60 %左右的乙醇适于提取苷类。

提取次数一般为2~4 次,提取方法有热回流提取和冷浸提取两种方式。

实例桑叶:使用乙醇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最正确工艺条件为:乙醇的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5,在80℃的条件下浸泡3h。

使用多种有机溶剂提取发现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正确提取溶剂是60%丙酮。

西芹:使用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按西芹鲜重与提取剂的比例(W/ V) 1∶2 ,在80 ℃下回流提取2~4h ,制备西芹总黄酮。

银杏叶: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时, 随乙醇浓度的增加总黄酮提取率逐渐上升, 当乙醇浓度增至70% 时提取率最高, 之后反而下降, 应选用70% 的乙醇作浸提剂最正确。

生:生黄酮提取用40倍原料的90%甲醇溶液, 在60 ~ 65℃条件下提取4 h 为其优化组合, 而其试验组合中以用40倍原料的75%甲醇溶液,在60~ 65 ℃条件下提取2 h的提取效果最好。

荷叶中黄酮提取的工艺流程

荷叶中黄酮提取的工艺流程

荷叶中黄酮提取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荷叶中黄酮提取的工艺流程如下:1. 原料准备:首先,选取新鲜的荷叶作为原料。

银杏叶提取黄酮类物质工艺

银杏叶提取黄酮类物质工艺

银杏叶提取黄酮类物质工艺
银杏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银杏黄酮有强烈的清除细胞内自由基的作用,能降低细胞的氧化代谢,对脑和四肢动脉血流失调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和独特的疗效。

银杏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占干叶的0.8%~3.5%,随品种、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而异。

传统的提取工艺比较成熟,工艺路线如下:
原料预处理—浸提—过滤—抽滤—浓缩—沉降离心—色谱分离—浓缩—干燥—银杏叶提取物成品
改进后的提取工艺过程如下:
原料—预处理—浸提—过滤—膜过滤—色谱分离—膜浓缩—减压浓缩—干燥—银杏叶提取物成品
改进后的提取工艺过程描述:
原料:以采摘的银杏叶为原料。

预处理:将原料放入烘箱于60~65℃温度下烘干,然后用高速组织捣拌机粉碎。

浸提、过滤:以1:5(W/V)加入纯净水,煮沸4小时,经纱布过滤,滤渣再同法提取二次,三次浸提液直接经陶瓷膜过滤后合并。

膜过滤:在高温下用直接陶瓷膜系统逐遍过滤处理,并用纯净水采用水赶料法洗滤浓缩液,收集澄清透明滤液,弃去浓缩液。

色谱分离:按树脂体积的4倍量取离心液过聚酰胺柱,然后用蒸馏水过柱洗涤,至流出液清亮为止,再加入与树脂等体积的25%乙醇洗涤,流干后用80%乙醇洗脱,收集颜色较深部分,因洗脱液浓度较低,可进一步用卷式膜系统浓缩。

膜浓缩、减压浓缩、干燥:洗脱液先经膜浓缩,浓缩3-4倍后再进行减压浓缩,真空低温干燥,即得到淡黄色的银杏叶提取物成品。

采用膜分离技术和膜浓缩技术与传统分离浓缩技术相结合,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率和品质。

黄酮的提取 三种方法

黄酮的提取 三种方法

黄酮的提取三种方法黄酮的提取三种方法辣木叶中黄酮的提取具体操作流程1.1材料与试剂辣木叶,老师提供;芦丁标准品、分析纯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等。

1.2仪器与设备kq-3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分析天平;anketdl-5-a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3辣木叶总黄酮的抽取方法取干燥的辣木叶,粉碎过40目筛。

准确称取辣木叶粉1.0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液离心分离,测定总黄酮的含量。

具体操作流程:辣木叶→潮湿→磨粉→过40目筛→超音波抽取→Vergt→上清液→测量总黄酮含量。

1.4总黄酮的测定方法1.4.1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潮湿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20mg,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熔化,定容至25ml,酿制获得质量浓度为0.80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

精确汲取崭新酿制的芦丁标准溶液0、125、250、500、625、750、1500μl于10ml的比色管中,重新加入体积分数80%的乙醇溶液至9ml,重新加入5%的na-no2溶液300μl,容器,置放6min。

重新加入10%的al(no3)3溶液300μl,容器,置放6min,再重新加入1mol/l的naoh溶液500μl,容器,静置10~15min。

以80%的乙醇溶液为试剂空白作参比液,于51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值。

以芦丁浓度(mg/ml)为横坐标,喷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ax-b,r2=x,得线性关系。

1.4.2辣木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精确汲取适度辣木叶黄酮提取液,按照芦丁标准曲线制作方法测量喷光度。

由喷光度根据回归方程排序出来原提取液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c),测量获得辣木提取液体积(v),然后排序出来辣木叶中总黄酮的抽取率为。

辣木叶中总黄酮抽取率为(以芦丁计)%=c×vm×100其中:c为样液经喷光度求出的原提取液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g/ml);v为提取液的总体积(ml);m为称取的辣木叶粉质量(mg)。

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黄酮是一类天然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它可以被提取自许多植物中,如柑橘类水果、葡萄、枫树等,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工业中。

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黄酮提取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选取新鲜的植物材料,去除杂质并干燥。

2. 粉碎:将植物材料粉碎成细粉状,增加提取效率。

3. 溶剂提取:将粉碎后的植物材料与溶剂(如乙醚、乙醇等)混合,用加热或搅拌的方式进行提取。

溶剂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分离目标物质。

4. 过滤:提取后的混合液通过过滤器滤除固体颗粒和不溶于溶剂中的杂质物质。

5. 浓缩:用蒸馏或挥发的方法将溶剂蒸发掉,留下目标物质。

6. 结晶:提取得到的溶液冷却后,目标物质会结晶析出,使用过滤或离心将结晶物质分离出来。

7. 干燥:将分离出来的结晶物质进行干燥,得到纯净的黄酮提取物。

总的来说,黄酮提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粉碎、溶剂提取、过滤、浓缩、结晶和干燥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高效地提取出纯净的黄酮,为其后续的应用打下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提取工艺中溶剂的选择要合理,提取条件要适宜,可以根据具体的植物材料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以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黄酮提取工艺.总结

黄酮提取工艺.总结

黄酮提取⼯艺.总结黄酮提取⼯艺2-1 微波辅助提取⾦银花总黄酮⼯艺流程图3.实验⽅法3.1 标准曲线的制备3.1.1最⼤吸收波长的选择⽅法以亚硝酸钠、硝酸铝和氢氧化钠为显⾊剂,分别作各样品提取液以及芦丁标准品的吸收曲线,在510nm处均有1个强吸收峰,因此选择510nm为测定波长。

3.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法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2mg置50mL容量瓶中,加适量甲醇溶解,并稀释⾄刻度,摇匀备⽤。

3.1.3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2,3,4,5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振荡摇匀,放置6min;再加⼊10%硝酸铝0.3mL,振荡摇匀,放置6min;最后加⼊4%氢氧化钠试液4mL,加甲醇定容⾄刻度,摇匀,放置15min。

采⽤分光光度法,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对照品量(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2 微波提取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不同的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醇浓度,固液⽐对提取效果的影响3.3 提取⼯艺正交试验设计⽅法系统考察微波提取法的⼯艺参数,根据已有的资料及实际情况,选⽤微波辐射功率(A),辐射时间(B),⼄醇浓度(C),固液⽐(D)作为考察因素,以测得的浸提取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选⽤L9(34)正交表设计,得到供试液。

3.4微波辅助提取法与⼄醇回流法⽐较⽐较两种提取⽅法的处理时间和液固⽐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传统⼄醇回流法提取总黄酮的所需时间⽐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长得多,且⾦银花总黄酮提取量⽐较低;⽽微波辅助提取的总黄酮较⼄醇回流法⾼。

⽐较此两种⽅法在最佳条件下的总黄酮含量。

3.5总黄酮含量测定⽅法取0.5mL液,加⼊5%亚硝酸溶液0.3mL荡摇匀,放置6min加⼊10%硝酸铝0.3mL荡摇匀,放置6min⼊4%氢氧化钠试液4mL,30%(V/V)⼄醇定容⾄刻度,摇匀,放置15min分光光度法,在510nm定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计算得总黄酮含量。

实验项目:黄酮提取

实验项目:黄酮提取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了解黄酮提取实验的安全风险,如避免溶剂溅出、防火等,确保实验 安全。
实验操作流程
原料处理
将黄酮植物原料进行破碎、研磨,以 便更好地提取黄酮。
溶剂提取
将破碎后的原料浸泡在提取溶剂中, 通过搅拌、加热等方法促进黄酮的溶 解和提取。
过滤分离
将提取液过滤,去除固体杂质,得到 黄酮提取液。
浓缩与干燥
成分。
纯度与质量
提取得到的黄酮溶液纯度较高,质 量可靠,符合实验要求。
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中发现,提取温度、时间、 溶剂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黄酮提取 效率有显著影响义
该实验项目成功地从植物材料中 提取出黄酮类化合物,为后续的 生物活性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结果与文献比较
与相关文献报道的黄酮提取方法 相比,本实验采用的方法具有较 高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02
根据连接碳原子的不同,黄酮可 以分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等不同类型。
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植物体内次生 代谢途径产生,其生物合成途径涉及 多个酶促反应。
苯丙氨酸是黄酮合成的前体物质,经 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形成黄酮类 化合物。
黄酮的提取原理
黄酮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利用黄酮在有机溶剂中 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开发新型的黄酮提取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以尝试开发新型的、更加环保和高效的黄酮 提取技术。
拓展黄酮的应用领域
鉴于黄酮的多种生物活性,未来可以探索其在食品、医药、保健品等 领域的应用潜力。
实际应用价值
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
由于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可以 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
掌握黄酮提取的方法,也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效率。在进行黄酮提取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 验条件,如温度、时间、溶剂种类和浓度等。通过掌握黄酮提取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 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8/10 30
5.保健食品
由于生物类黄酮所具有的保健功能,人们又开 发出多种保健食品。以富含生物类黄酮的荞麦为 例,就有苦荞米、苦荞营养粉、苦荞疗效粉、糖 尿病食疗粉、胃病食疗粉、高血脂食疗粉、苦荞 颗粒粉、苦荞饼干、苦荞挂面、苦荞通心粉、苦 荞食疗酒、苦荞醋、苦荞茶等产品。
2016/8/10 31
2016/8/10
11
(5) 抗炎抗过敏作用
生物类黄酮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抗
炎机制可能在于其抑制了前列腺素(PG)和
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脂氧化酶(LOX),抗过敏
机制可能在于其抑制抗原的结合或在抑制
介质释放等环节上产生作用。
2016/8/10
12
(6)抑菌、抗病毒作用
据研究,生物类黄酮如银杏叶黄酮、槲皮
2016/8/10
21
2.1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归
纳起来主要有: 低级酮(醇)提取-铅盐沉淀-酮萃取; 低级酮(醇)提取-正已烷脱脂-甲苯/正丁烷萃取;
低级酮(醇)提取-氨水沉淀-混合酮萃取.

2016/8/10
这些方法见诸众多的银杏黄酮精制的专利。
22
3:生物类黄酮可以起到还原剂的作用,将一些其他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还
2016/8/10 14
原,使之重新发挥作用。
黄酮系列产品
2016/8/10
15
2016/8/10
16
2016/8/10
17
5.生物类黄酮的提取与精制
1. 生物类黄酮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提取, 如甲醇索氏抽提法、乙醇浸提法、碱溶酸沉法、热水浸提法 等。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强化物理场进行萃取的尝试,如陈斌等使 用微波从葛根中萃取葛根异黄酮,浸出率达96%以上。毕丽君等
2016/8/10
7
(2)对心血管系统的维护作用

芦丁(rutin)、儿茶酚( catechin)等 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可用 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不少治疗冠心病有效的中草药或活血化
疲类药物中均含有类黄酮化合物。芦丁、
槲皮素、葛根素、人工合成的立可定 (recordil)等均具有明显的扩冠作用, 并已用于临床。 有些类黄酮成分还有降低血脂及胆固醇 的作用。
2. 2沉淀剂法
通过向粗提液中加入特定的沉淀剂可以有效地 去除蛋白质、鞣质等物质,常采用的沉淀剂有明 胶、高岭土硅藻土及ZTC澄清剂。李俊等根据银 杏叶中各物质的性质,用先明胶后硅藻土的方法 对银杏黄酮粗提液进行处理,使得银杏叶提取物 中的类黄酮物质的含量超过24%。
2016/8/10 23
2. 3超临界CO2萃取法
见光谱分析。
2.高压液相色谱(HPLC)-质谱分 析(MS)。该方法是通过高压液
相设备与质谱仪的联用来确定
未知类黄酮物质的结构。
2016/8/10
5
3.生物类黄酮的生理活性功能
(1)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需氧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多种 生化反应的中间代谢产物,也是生物体有效 的防御系统。但当其产生过量或清除过慢时,
素、桑色素(morin)、山奈酚等均具有抑菌
作用。
2016/8/10
13
4.生物类黄酮的结构与生理活性的关系

生物类黄酮之所以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性、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由其结
构所决定的。目前普遍认为,生物类黄酮分子的α、β不饱和吡喃酮是其具有
各种生物活性的关键。 他们都认为:
1:生物类黄酮所具有的多酚类结构使其成为自由基的陷阱,它与其他自由基 反应生成的酚氧自由基,由于Pπ共扼结构稳定,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连锁 反应; 2:生物类黄酮上相邻的羟基或酮基能够鳌合金属离子,而金属离子往往是氧 化反应的催化剂和引发剂.
9

2016/8/10
10
(4) 护肝作用
生物类黄酮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以及因半乳糖胺和CCl4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 均具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表明,生物类黄酮对CCl4所致肝脏丙二
醛(MDA,肝脏脂质过氧化最终产物)含量的增加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肝损伤对谷胱甘肽
( GSH)的消耗,保护肝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2016/8/10
26
6.生物类黄酮的应用
1.天然甜味剂 柚皮苷属二氢黄酮,经过氢化处理可以转变为具有甜味 的二氢查尔酮,甜度是蔗糖的100倍。柚皮苷与异香兰素 作用得新橙皮苷,新橙皮苷经过氢化转变为新橙皮苷二氢 查尔酮,其甜度为蔗糖的950倍,而且此2种甜味剂回味
均无苦味,可直接用于各种食品中,并具保健作用。
2016/8/10 24
2. 4 吸附层析法
吸附层析法中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聚酰胺、大孔吸附
树脂等。其中大孔吸附树脂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有机
高聚物吸附剂,是吸附和筛选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具有
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性好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再生 简单、解吸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易于构成闭路循环、节 省费用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物质的分离纯化。何琦等采用 D 140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制得的银杏黄酮纯度为24. 54%。
这些具有未成对电子的自由基由于其化学性
质相当活泼,便会攻击生物体大分子物质如 DNA、蛋白质或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及 各种细胞器,造成生物体在分子水平、细胞
水平及组织器官水平的各种损伤,加速生物
体的衰老进程并诱发许多慢性病如癌症、白 内障、心肌梗塞、阿兹海默症等发生。
2016/8/10
6
抗自由基系统: 谷胱甘肽(GSH) 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氢酶( CAT )
用超声波从水芹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浸出率可达94.6%。
此外还有酶法,如王晓等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液对山 楂叶进行酶解,然后用水提取类黄酮类物质,结果与传统工艺相 比,提取率提高了16. 9%,且提取条件温和。
2016/8/10 18
2016/8/10
19
2016/8/10
20
2.生物类黄酮的精制生物类黄酮的精制方法很多, 如:溶剂萃取法、 沉淀剂法、 吸附层析法、 超临界CO2萃取法、 膜分离法等。
谢谢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2016/8/10
32
2016/8/10 28
3天然色素生物类
黄酮多呈黄色,同时又具有很宽的溶解性,既有水溶
性的生物类黄酮,又有脂物类黄酮作为着色剂。
萧伟祥等利用低档的绿茶或茶末制取了纯天然的茶黄 色素和茶绿色素,并确定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
2016/8/10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一项新颖的萃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
无毒、防氧化及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游海等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的方法,研究了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的
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超临界CO2 萃取法可有效地提取出银杏叶中的药用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 和萜内酯,其中黄酮含量达28%以上,萜内酯含量达7%以上, 且银杏叶中的有毒物质银杏酚酸的含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异黄酮( isoflavones)、
黄烷醇(flavanols)
黄烷酮醇(flavanonols)、
查耳酮(chalcone) 花色素(anlhocyanidins)。
2016/8/10 4
2.生物类黄酮的鉴定
对于未知的生物类黄酮的鉴定 主要有2种方法, 1.纸色谱(薄层色谱)-紫外及可
2016/8/10
8
(3) 雌性激素样作用
染料木素(genistin)、大豆素 ( daidzein)等异黄酮在结构上 与己烯雌酚相似而具有雌性激 素样作用。这些异黄酮可以通 过竞争性的抑制作用阻塞雌激 素的吸收(estrogen reception), 从而降低前列腺癌和乳房癌的 发病率。
2016/8/10
2016/8/10
27
2天然抗氧化剂
研究表明,生物类黄酮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Sa1u S Pekkarinen等发现,在亚油酸甲酯体系中,杨梅
酮( myricetin)与槲皮素(quercetin)的抗氧化效果优于维
生素E。Susana Nieto等发现在鱼油体系中,槲皮素与5, 3、4一三羟基7-甲氧基黄烷酮的混合物的抗氧化能力,高 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及丁基羟基 甲苯(BHT)。
2016/8/10 25
2. 5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以外加压
力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液进行分
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使用膜分离技术对类黄酮
粗提液进行精制,可以除去液体中的大分子杂质,使其滤 出液澄清透明,精制液在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上与粗提液基 本一致。
黄酮提取工艺及应用
2016/8/10
1
一.黄酮概述
2016/8/10
2
1.生物类黄酮的结构与分类
生物类黄酮泛指2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 结合的一系列C6 C3 C6化合物,主要是指以2-苯基色原 酮为母核的化合物,其基本结构见图
2016/8/10
3
这些类黄酮物质根据其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联接位置 ( 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分为8类: 黄酮( flavones)、 黄酮醇( flavonols) 黄烷酮( flavanones)、
29
4.医药产品
由于生物类黄酮具有防癌、抗衰老、降脂、降压等生
理作用,所以人们开发出许多以其为主要功能成分的药品,
如国内外医药工业用芦丁作原料生产出芦丁镁络盐,羟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