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劳动纠纷处理办法(企业版)
劳动纠纷处理办法(企业版)
劳动纠纷处理办法1.目的为及时、有效处理进入仲裁、诉讼的劳动纠纷,减少因劳动纠纷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降低劳动纠纷处理成本,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以下合称“公司”)全体员工因劳动关系产生的劳动争议。
5.2法务部指定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的24小时内,理清申请人的请求、事实与理由,做出初步判断,并通知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在96小时内就案件事实做出说明,表明公司立场,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离职证明、辞职信,其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和能支持公司主张、反驳对方提出的仲裁申请的证据)。
证据材料以复印件/扫描件形式提交并提示原件信息以备查。
5.3法务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反馈信息后,于48小时内给出案件的初步评估意见,人力资源部依据法务部的评估意见,于24小时内做出和解、调解或应诉的决定。
5.4法务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应诉通知后或者人力资源部未能于指定日期前给予法务部“确定不应诉”的回复的,法务部将依据已掌握的证据材料于指定期限届满之前向仲裁庭提交应诉材料。
5.5法务部仅依据已收到的证据材料准备应诉答辩。
6和解6.1对于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仅只是因为员工理解错误或公司人员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双方容易达成谅解的,以和解为原则。
6.2人力资源部在做出和解决定后,应当及时通知法务部,以便法务部及时与仲裁庭沟通。
6.37调解7.17.27.37.38仲裁8.18.2则等8.3(1(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8.4除上述8.3条以外的仲裁裁决,任何一方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未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则裁决书生效。
9一审9.1如员工不服仲裁裁决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处理程序参照本办法第5条,第6条和第7条。
9.2如法务部收到第8.3条下的仲裁裁决书,发现存在法定可申请法院撤消裁决的情形的,无需征得人力资源部指示,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消裁决。
劳动纠纷处理办法(企业版)
劳动纠纷处理办法1.目的为及时、有效处理进入仲裁、诉讼的劳动纠纷,减少因劳动纠纷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降低劳动纠纷处理成本,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 ****** 公司(以下合称“公司”)全体员工因劳动关系产生的劳动争议。
3.处理原则以客观事实作为处理劳动纠纷的出发点,合法、公正、及时、高效地处理劳动纠纷。
3.职责3.1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纠纷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材料,并最终决定案件处理方式。
3.2 法务部提供法律分析,建议,并作为仲裁、诉讼的第一代理人,代为收受法律文书,提交诉讼材料等。
3.3 争议员工所在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3.4 为便于应对及时,简化处理沟通过程,人力资源部与法务部各自指定一名直接对接人员并及时通知对方。
4.定义本办法所称劳动纠纷仅指公司作为被申请人的劳动争议案件。
具体指因如下原因产生的争议:(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5.劳动纠纷的提出5.1 人力资源部接到仲裁庭的仲裁通知后应在当日内通知并将全部相关文件转交给法务部指定人员。
如当日内无法转交原件的,应先以扫描件或拍照等方式提交。
5.2 法务部指定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的24 小时内,理清申请人的请求、事实与理由,做出初步判断,并通知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在96 小时内就案件事实做出说明,表明公司立场,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离职证明、辞职信,其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和能支持公司主张、反驳对方提出的仲裁申请的证据)。
证据材料以复印件 /扫描件形式提交并提示原件信息以备查。
劳动纠纷解决措施(企业版)
劳动纠纷解决措施(企业版)劳动纠纷解决措施(企业版)概述本文档旨在为企业提供劳动纠纷解决措施的指导,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和解决潜在的劳动纠纷问题。
预防措施- 建立明确的劳动合同:确保劳动合同中包含明确的工作职责、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关键条款,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 提供透明的工资制度:确保工资计算方式透明公正,及时支付工资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提供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岗位培训和法律教育,使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沟通机制,鼓励员工主动反馈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潜在的纠纷升级。
纠纷解决措施内部解决办法- 建立内部纠纷解决委员会:设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处理内部的劳动纠纷,确保纠纷得到及时、公正、公平的解决。
- 进行调解或协商:在发现劳动纠纷时,及时进行调解或协商,通过双方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并尽可能达成和解协议。
- 设立申诉机制:建立申诉渠道,让员工能够向公司提出投诉和申诉,并设立相应的处理程序和时限,确保及时解决问题。
外部解决办法- 寻求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帮助:在纠纷无法在公司内部解决时,可以寻求第三方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帮助,进行调解或仲裁。
- 寻求法律支持:纠纷无法通过调解或协商解决时,可以寻求法律支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
结论劳动纠纷的预防和解决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相关预防机制和纠纷解决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减少和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员工权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提供参考,具体实施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制定。
企业劳动纠纷应对方案
企业劳动纠纷应对方案一、背景劳动纠纷是企业日常运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如何妥善应对劳动纠纷,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简单的企业劳动纠纷应对方案,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劳动纠纷。
二、方案1. 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企业应与员工签订明确、合法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同时,合同应包含解决劳动纠纷的争议解决方式,如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
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企业应与员工签订明确、合法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同时,合同应包含解决劳动纠纷的争议解决方式,如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
2. 加强沟通和协商:企业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与员工沟通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升级为纠纷。
在发现潜在纠纷时,应及时与员工进行协商,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加强沟通和协商:企业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与员工沟通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升级为纠纷。
在发现潜在纠纷时,应及时与员工进行协商,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3.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劳动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否则将可能引发劳动纠纷。
企业应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确保员工和管理层都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劳动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否则将可能引发劳动纠纷。
企业应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确保员工和管理层都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 合理设置薪酬和福利制度: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可以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市场行情,制定公正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政策,并在与员工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相关条款。
合理设置薪酬和福利制度: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可以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市场行情,制定公正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政策,并在与员工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相关条款。
5. 及时处理员工投诉:当员工投诉出现时,企业应及时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劳动纠纷争议处理办法
第16条企业调解委员会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根据争议的轻重程度等对当事人进行当面调解,也可在调查过程中试行调解。
第17条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受理的劳动争议。
第2章劳动纠纷预防
第3条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下属员工的情绪和劳动关系矛盾,并协同人பைடு நூலகம்资源部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第11条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
第12条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申请后,对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受理。
第13条经审查决定受理的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说明调解的时间、地点。如不受理,应向当事人说明原因。
第14条向劳动纠纷的双方当事人(方)调查,听取双方当事人(方)的意见和要求,搜集有关证据。
第18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为调解申请结束。
1.申请调解的当事人(方)撤回申请。
2.经调解双方当事人(方)达成协议,并签署调解协议书。
3.调解不成。
4.自当事人(方)申请调解之日起,30天内到期未结束的。
第5章仲裁与诉讼
第19条调解不成的,向当地市劳动纠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第4条人力资源部应广开言路,积极深入到企业员工生活、工作中,了解企业员工的整体思想动态。
企业处理劳动纠纷的方法
企业处理劳动纠纷的方法
企业处理劳动纠纷的办法:
1、依照有关法规规定,诉讼时效是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当劳动者就酬劳被拖欠、克扣与雇佣方发生纠纷时,有关方面推断争议发生的时刻,别能简单地把“发薪日未发薪”视为争议发生之日,而应以劳动者追索被拒绝之日算起,以幸免别法单位借助“时效”来躲避法律责任。
2、企业辞退、解聘或开除严峻违反规定的职员本是正常现象。
但由于一些企业开具的处理意见书中使用的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印章,而别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印章,结果被部门认定为无效;用人单位变动职员工作岗位未进行转岗培训,职员拒绝服从安排,从而引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因为用人单位没有履行相关程序而认定其决定无效。
上述现象在国内许多企业都存在。
这就告诉用人单位:企业在处理劳动纠纷、争议时应依法进行,否则将会形成无效处理意见,无法及时处理犯错误的职员,还白白白费了精力和时刻。
企业劳动争议劳动纠纷处理方案
企业劳动争议劳动纠纷处理方案
1. 遇到劳动争议别慌张!咱得先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怎么处理。
比如说,员工觉得工资给少了,这时候企业该怎么做?是不是得先和员工好好沟通一下呀,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2. 出现劳动纠纷,就像路上突然出现个大坑,咱得想办法填起来呀!比如说有员工觉得加班没给够报酬,那企业是不是得赶紧核实清楚呢。
3. 劳动争议来了,不要怕!举个例子,员工抱怨工作环境不好,那企业能不能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呢,总不能放任不管吧。
4. 企业面对劳动纠纷要有招!比如员工质疑升职不公平,这时候就得好好调查看看是不是真有问题呀。
5. 处理劳动争议要有方法哦!像员工说福利不够好,那难道企业不应该重视起来想想办法增加福利吗?
6. 劳动纠纷咋处理,得有策略呀!好比员工对工作安排不满意,企业难道不应该和员工坐下来好好谈谈怎么做更好吗?
7. 碰到劳动争议可不能马虎!比如员工觉得受到不公正对待,那企业必须得严肃对待这个事情呀。
8. 劳动纠纷处理不好可麻烦了!就像一艘船在海上遇到风浪,得赶紧想办法稳住呀。
比如员工和管理层有矛盾,那企业必须立刻行动起来解决呀。
结论:企业处理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要积极主动,多沟通了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维持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劳动纠纷解决手册(企业版)
劳动纠纷解决手册(企业版)目录1. 引言2. 预防劳动纠纷3. 解决劳动纠纷的步骤4. 提交劳动纠纷申请5. 申请的审理程序6. 结果和解决办法7. 结束语1. 引言劳动纠纷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劳动纠纷,本手册提供了解决劳动纠纷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预防劳动纠纷预防劳动纠纷是最理想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 遵守劳动法和相关规定,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护。
-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反馈。
- 确保薪酬和福利的公平合理性,避免引发纠纷。
- 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员工满意度。
3. 解决劳动纠纷的步骤当劳动纠纷发生时,以下是解决纠纷的步骤:1. 倾听和理解:与纠纷相关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理解他们的立场和诉求。
2. 调解和协商:促进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和解,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3. 文件记录:确保所有沟通和协商过程都有书面记录,以备后期参考。
4. 法律咨询:如无法达成协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并了解相关法律程序。
5. 申请劳动纠纷:如果协商失败,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解决机构提出申诉。
4. 提交劳动纠纷申请提交劳动纠纷申请需要以下步骤:1. 准备文件:收集与劳动纠纷相关的文件和证据。
2. 填写申请表:根据当地劳动争议解决机构的要求,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所需材料。
3. 缴纳申请费用:根据要求支付相应的申请费用。
4. 递交申请:将申请表和相关文件一并递交给劳动争议解决机构。
5. 申请的审理程序劳动纠纷申请一般经过以下审理程序:1. 受理:劳动争议解决机构接受申请并进行初步审查。
2. 调查:机构可能会进行调查,包括采访相关当事人和收集证据。
3. 管理会议:机构可能会组织管理会议,邀请当事人和代表出席并进行协商。
4. 裁决:机构经过全面审理后,做出裁决并通知当事人。
6. 结果和解决办法劳动争议解决机构的裁决结果可能有多种情况:- 维持原状:确认纠纷无效或不成立。
- 赔偿:裁决赔偿相应的损失。
劳动纠纷解决方案(企业版)
劳动纠纷解决方案(企业版)劳动纠纷解决方案(企业版)1. 概述本文档旨在向企业提供劳动纠纷解决方案。
劳动纠纷可能在雇主与雇员之间出现,且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声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及时处理和解决劳动纠纷是至关重要的。
2. 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帮助企业解决劳动纠纷的简易策略:2.1 协商解决首要的解决劳动纠纷的方法是通过协商达成共识。
企业应与雇员建立积极和开放的沟通渠道,以解决任何潜在纠纷。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监听:倾听职工的关切和问题,并理解其立场。
- 谈判:与雇员进行积极的谈判,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 协议:将达成的协议书面记录,确保双方同意并遵守。
2.2 内部调解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内部的调解程序可能是解决劳动纠纷的有效方法。
以下是一些实施内部调解的步骤:- 第一步:当有劳动纠纷出现时,聘请一位中立的第三方,可能是公司内部的调解员,来对案件进行调解。
- 调解程序:调解员将召集双方进行会议,听取双方的陈述,提供中立的建议,并协助双方达成解决方案。
- 协议达成:如果双方达成一致,将达成的协议书面记录下来,并确保双方同意并遵守。
2.3 外部仲裁在某些情况下,内部调解无法解决劳动纠纷时,企业可以选择外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选择仲裁机构:选择一家公正和可信赖的仲裁机构,他们具备处理劳动纠纷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 提交仲裁申请:将申请提交给仲裁机构,附上相关的证据和文件。
- 仲裁程序:参与仲裁程序,包括提供证据和陈述,以及接受仲裁机构的决定。
- 执行仲裁决定:如果仲裁机构做出决定,企业应遵守并履行决定。
3. 注意事项在处理劳动纠纷时,企业应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采取中立和公正的立场。
- 尊重法律:遵守当地劳动法律和法规,确保解决方案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 保护隐私:尊重雇员个人隐私,确保处理过程中的信息保密性。
- 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和解决劳动纠纷,避免其对企业运营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公司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范本
公司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旨在规范公司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公司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劳动争议,包括员工与公司之间因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方面的争议。
第三条公司劳动争议处理应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争议调解第四条公司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处理公司内部劳动争议。
调解委员会由公司管理层、工会代表和员工代表组成。
第五条员工与公司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
调解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安排调解。
第六条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时,应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审查相关证据,依法作出调解决定。
调解决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七条当事人对调解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劳动争议仲裁第八条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公司内部劳动争议。
第九条当事人对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劳动争议诉讼第十一条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公正、及时地审理案件。
五、其他第十三条公司应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十四条公司应定期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第十六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劳动纠纷处理指南(企业版)
劳动纠纷处理指南(企业版)1. 简介本指南旨在帮助企业解决和预防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业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及时妥善解决纠纷至关重要。
2. 预防措施- 完善劳动合同:确保劳动合同中详细包含双方权益和义务,并明确阐述双方的责任和规定。
- 清晰的岗位职责:明确员工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避免引起误解和争议。
- 公正的薪酬制度: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制度,确保员工满意度,减少薪酬引发的纠纷。
- 定期沟通: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积郁导致的纠纷。
3. 纠纷处理步骤当劳动纠纷发生时,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处理:步骤一:收集证据- 收集与纠纷相关的文件、合同、邮件和其他证据材料。
- 验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证据能够支持你的主张。
步骤二:与员工沟通- 安排面谈,与涉及的员工进行沟通,并听取他们的陈述和意见。
- 在听取员工陈述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尊重员工的权益和隐私。
步骤三:寻求解决方案- 尽可能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纠纷,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
- 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可以考虑引入中介或仲裁机构的协助,寻求公正的仲裁结果。
步骤四:记录和追踪- 在纠纷处理过程中,详细记录所有沟通、协商和决策的内容。
- 设定截止日期,跟踪和监督解决方案的执行情况。
4. 专业法律援助对于一些复杂的劳动纠纷,建议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以确保合法性和公正性。
5. 结语劳动纠纷是企业面临的一项常见挑战,但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并妥善处理纠纷,可以保护企业的声誉和业务利益。
本指南提供了企业在处理劳动纠纷时的基本步骤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纠纷处理办法(企业版)
劳动纠纷处理办法(企业版)劳动纠纷处理办法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进入仲裁、诉讼的劳动纠纷,减少因此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降低处理成本,我们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因劳动关系产生的劳动争议。
我们以客观事实为出发点,合法、公正、及时、高效地处理劳动纠纷。
XXX负责调查研究纠纷原因,了解情况,掌握材料,并最终决定案件处理方式。
法务部提供法律分析、建议,并代为收受法律文书,提交诉讼材料等。
争议员工所在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为便于应对及时,简化处理沟通过程,XXX与法务部各自指定一名直接对接人员并及时通知对方。
我们定义劳动纠纷仅指公司作为被申请人的劳动争议案件,具体指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XXX接到XXX的仲裁通知后应在当日内通知并将全部相关文件转交给法务部指定人员。
如当日内无法转交原件的,应先以扫描件或拍照等方式提交。
法务部指定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的24小时内,理清申请人的请求、事实与理由,做出初步判断,并通知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在96小时内就案件事实做出说明,表明公司立场,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离职证明、辞职信,其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和能支持公司主张、反驳对方提出的仲裁申请的证据)。
证据材料以复印件/扫描件形式提交并提示原件信息以备查。
法务部在接到XXX的反馈信息后,于48小时内给出案件的初步评估意见,XXX依据法务部的评估意见,于24小时内做出和解、调解或应诉的决定。
如果XXX未能于指定日期前给予法务部“确定不应诉”的回复,法务部将依据已掌握的证据材料于指定期限届满之前向XXX提交应诉材料。
5.5 法务部将根据已收到的证据材料准备应诉答辩。
劳资纠纷处理办法
劳资纠纷处理办法一、和解: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二、调解: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可以向调解组提出书面申请。
三、仲裁: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诉讼: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为了妥善处理企业劳动争议,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发展良好的劳动关系,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本文整理了条例全文,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详细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企业调解第三章仲裁第四章罚则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妥善处理企业劳动争议,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发展良好的劳动关系,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下列劳动争议:(一)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三)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三条企业与职工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
第四条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着重调解,及时处理;(二)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三)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在三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应当推举代表参加调解或者仲裁活动。
第六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不得有激化矛盾的行为。
▲第二章企业调解第七条企业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
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调解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一)职工代表;(二)企业代表;(三)企业工会代表。
劳动纠纷处理制度模版(2篇)
劳动纠纷处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加强劳动纠纷的解决工作,制定本劳动纠纷处理制度。
第二条劳动纠纷处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发生的所有劳动纠纷。
第三条本公司坚持依法、公正、公平、及时解决劳动纠纷的原则,注重预防与化解纠纷,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第四条本公司成立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和处理劳动纠纷。
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会和法律顾问等相关部门组成,其中法律顾问是第三方中立的法律机构。
第六条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受理和调解劳动纠纷;2.组织相关方协商、调解;3.制定处理劳动纠纷的具体程序和方式;4.协助解决复杂劳动纠纷;5.记录并报告劳动纠纷的情况。
第七条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成立后,根据情况可设立临时工作小组,处理特殊的劳动纠纷。
第八条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的工作原则包括:1.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处理劳动纠纷;2.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劳动纠纷进行处理;3.尽量达成和解协议,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4.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强与监察等相关部门的协作。
第二章劳动纠纷的预防第九条公司将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
第十条公司将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第十一条公司将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养,降低劳动纠纷的发生率。
第十二条公司将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充分了解员工的心声与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
第三章劳动纠纷的处理程序第十三条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收到劳动纠纷的申请后,将依法受理,并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相关方。
第十四条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调解,如确认需要调解,则应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方进行调解。
第十五条调解不成,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将根据双方的意见和相关证据,即时进行争议处理。
如需时间较长,应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决定。
公司劳动纠纷处理制度
公司劳动纠纷处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劳动纠纷是在公司内部平衡劳动关系、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公平、公正,为员工提供一个有序的解决渠道,本公司特制定了劳动纠纷处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雇主以及与公司有雇佣关系的临时工和合同工。
三、定义与分类1. 劳动纠纷的定义:在劳动关系中,雇佣双方之间因权益、工资、福利、合同、解雇等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2. 劳动纠纷的分类:根据纠纷的性质和原因,劳动纠纷分为工资纠纷、合同纠纷、劳动权益纠纷和解雇纠纷等。
四、解决程序1. 第一阶段:协商解决(1)当出现劳动纠纷时,双方应立即进行协商,以协商化解争议。
(2)协商的方式可以是当事人直接对话或请代表协商。
(3)协商期限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
(4)协商解决结果需要书面记录,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
2. 第二阶段:调解解决(1)如果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选择提请公司内设调解机构进行调解。
(2)调解员应公正、中立地处理纠纷,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调解期限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4)调解解决结果需要书面记录,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
3. 第三阶段:申请仲裁(1)如果调解解决失败,任何一方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
(2)申请仲裁需提供有关证据和相关材料。
(3)仲裁期限为20个工作日。
(4)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当事人应尊重并执行。
五、保密原则根据《保密法》,所有劳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和文件均为保密内容,除当事人外,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不得获取。
六、制度宣传为了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1. 每位员工入职时将详细介绍劳动纠纷处理制度。
2. 在公司内部公告栏和员工手册中公布劳动纠纷处理制度。
3.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劳动纠纷处理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七、违反制度的处理办法任何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都将被视为违纪,公司将依法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公司劳动争议处理办法
公司劳动争议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2)1.1 制定依据 (3)1.1.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公司劳动争议处理办法》。
(3)1.1.2 本《公司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参照国家劳动争议处理的相关规定,旨在规范公司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司正常经营秩序。
(3)1.1.3 本《公司劳动争议处理办法》的目的在于明确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原则和责任,保证公司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3)1.1.4 本《公司劳动争议处理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劳动者与公司之间因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等方面产生的劳动争议。
(3)1.1.5 公平公正原则: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坚持公平公正,保证双方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1.1.6 合法合规原则:处理劳动争议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程序合法、结果合规。
(3)1.1.7 及时高效原则:劳动争议处理应迅速、高效,防止久拖不决,影响劳动者权益和公司正常运营。
(3)1.1.8 调解优先原则: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应优先采取调解方式,促进双方和解,减少诉讼成本。
(3)1.1.9 保护劳动者权益原则: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充分考虑劳动者合法权益,保证其得到合理保护。
(3)第二章劳动争议预防 (3)1.1.10 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3)1.1.11 预防机制的主要内容 (3)1.1.12 劳动关系协调的目标 (4)1.1.13 劳动关系协调的方法 (4)第三章劳动争议调解 (5)1.1.14 调解启动 (5)1.1.15 调解准备 (5)1.1.16 调解过程 (5)1.1.17 调解终结 (5)1.1.18 调解协议的定义 (6)1.1.19 调解协议的内容 (6)1.1.20 调解协议的生效与履行 (6)第四章劳动争议仲裁 (6)1.1.21 仲裁申请 (6)1.1.22 仲裁受理 (7)1.1.23 仲裁庭组成 (7)1.1.24 仲裁审理 (7)1.1.25 仲裁裁决 (7)1.1.26 仲裁裁决的种类 (7)1.1.27 仲裁裁决的执行 (8)1.1.28 仲裁裁决的撤销 (8)第五章劳动争议诉讼 (8)1.1.29 提起诉讼 (8)1.1.30 诉讼受理 (8)1.1.31 诉讼审理 (9)1.1.32 判决结果 (9)1.1.33 判决书送达 (9)第六章劳动争议处理结果执行 (9)1.1.34 执行主体 (9)1.1.35 执行依据 (9)1.1.36 执行程序 (10)1.1.37 监督主体 (10)1.1.38 监督内容 (10)1.1.39 监督程序 (10)第七章责任与处罚 (11)第一条本公司员工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以及本章规定的行为,均视为违法行为。
企业劳动争议及纠纷处理制度
企业劳动争议及纠纷处理制度第一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员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及纠纷的处理,以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第二条劳动争议和纠纷的定义劳动争议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因劳动条件、劳动酬劳、劳动时间、劳动纪律等方面发生的分歧和矛盾,未能通过协商解决或者无法达成全都看法的情形。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中因合同履行、待遇支出、权益保障等方面引发的争议和纷争,纠纷主体包含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
第三条处理原则本企业对于劳动争议和纠纷的处理应遵从以下原则:1.充分敬重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劳动关系;2.力求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和纠纷;3.有确凿证据支持某一方主张时,应依法维护其权益;4.强调保密原则,确保处理过程的私密性;5.建立完善的调解、仲裁和诉讼机制,为纠纷解决供应多个途径。
第四条处理程序1.发生劳动争议或纠纷时,当事人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试验达成全都看法。
如协商不成,可向所在部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2.人力资源部门在接到申请后,应立刻成立劳动争议解决委员会,并邀请相关方参加;3.劳动争议解决委员会应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听取双方叙述和证据,并进行调审核实;4.在调审核实阶段,劳动争议解决委员会可采取询问当事人、调阅文件、现场调查等方式取得证据;5.依据调查结果,劳动争议解决委员会应及时做出处理决议;6.处理决议可包含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经济赔偿、停职、降职、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7.当事人对处理决议有异议时,可在三个工作日内向企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8.企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受理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仲裁裁决,对于涉及违法行为的,应及时移交给相关司法部门处理。
第五条保密义务在劳动争议和纠纷处理过程中,相关参加人员应遵守严格的保密义务。
1.全部涉及劳动争议和纠纷的文件、证据及会议记录等应妥当保管,未经相关程序批准不得向外泄露;2.相关参加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或擅自公开与争议、纠纷相关的情况;3.违反保密义务者将会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企业劳动纠纷或劳动争议处理方案
企业劳动纠纷处理方案目标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以处理企业劳动纠纷或劳动争议。
通过明确的实施步骤和预期结果,确保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效率,从而有效地解决劳动纠纷,维护企业和员工的权益。
实施步骤第一步:了解和分析纠纷1.收集相关信息:收集所有与劳动纠纷相关的文件、合同、通信记录等。
2.分析纠纷的性质:确定纠纷的具体性质,例如工资争议、劳动条件不满意等。
3.确定纠纷当事人:确定纠纷的当事人,包括雇主和员工。
第二步:寻求和促进对话和协商1.召集会议:邀请纠纷双方参加会议,以促进对话和解决问题的协商。
2.倾听双方观点:倾听双方的诉求和意见,确保双方有平等的发言机会。
3.引导对话:引导对话,帮助双方理解彼此的观点,并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4.协商解决:鼓励双方就争议的具体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调解和仲裁1.邀请第三方调解:如果对话和协商无法解决纠纷,可以邀请第三方调解员介入。
2.调解会议:组织调解会议,由调解员主持,帮助双方找到解决纠纷的方法。
3.仲裁程序:如果调解无效,可以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4.仲裁结果:尊重仲裁结果,并推动双方履行仲裁结果。
第四步:法律诉讼1.法律咨询:如果其他方法无法解决纠纷,可以寻求法律咨询,了解诉讼的可能性和影响。
2.提起诉讼:根据法律建议,如果适用,可以提起诉讼,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诉讼。
3.法院判决:尊重法院的判决,并推动双方履行判决结果。
预期结果•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纠纷,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和声誉。
•如果需要,通过调解和仲裁,找到公正的解决方案,使双方都能接受。
•在必要时,通过法律诉讼,保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通过解决劳动纠纷,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提高工作效率。
可行性和效率•本方案的可行性得益于明确的实施步骤和预期结果,为处理劳动纠纷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通过寻求对话和协商的方式,可以避免长期的法律诉讼,节省时间和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纠纷处理办法
1. 目的
为及时、有效处理进入仲裁、诉讼的劳动纠纷,减少因劳动纠纷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降低劳动纠纷处理成本,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以下合称“公司”)全体员工因劳动关系产生的劳动争议。
3. 处理原则
以客观事实作为处理劳动纠纷的出发点,合法、公正、及时、高效地处理劳动纠纷。
3. 职责
3.1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纠纷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材料,并最终决定案件处理方式。
3.2法务部提供法律分析,建议,并作为仲裁、诉讼的第一代理人,代为收受法律文书,提交诉讼材料等。
3.3争议员工所在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3.4 为便于应对及时,简化处理沟通过程,人力资源部与法务部各自指定一名直接对接人员并及时通知对方。
4.定义
本办法所称劳动纠纷仅指公司作为被申请人的劳动争议案件。
具体指因如下原因产生的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5. 劳动纠纷的提出
5.1人力资源部接到仲裁庭的仲裁通知后应在当日内通知并将全部相关文件转交给法务部指定人员。
如当日内无法转交原件的,应先以扫描件或拍照等方式提交。
5.2 法务部指定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的24小时内,理清申请人的请求、事实与理由,做出初步判断,并通知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在96小时内就案件事实做出说明,表明公司立场,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考勤记
录、工资发放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离职证明、辞职信,其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和能支持公司主张、反驳对方提出的仲裁申请的证据)。
证据材料以复印件/扫描件形式提交并提示原件信息以备查。
5.3 法务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反馈信息后,于48小时内给出案件的初步评估意见,人力资源部依据法务部的评估意见,于24小时内做出和解、调解或应诉的决定。
5.4 法务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应诉通知后或者人力资源部未能于指定日期前给予法务部“确定不应诉”的回复的,法务部将依据已掌握的证据材料于指定期限届满之前向仲裁庭提交应诉材料。
5.5法务部仅依据已收到的证据材料准备应诉答辩。
6 和解
6.1 对于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仅只是因为员工理解错误或公司人员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双方容易达成谅解的,以和解为原则。
6.2 人力资源部在做出和解决定后,应当及时通知法务部,以便法务部及时与仲裁庭沟通。
6.3和解谈判由人力资源部主导,法务部予以协助,最终和解方案由人力资源部确定。
7调解
7.1如法务评估认为公司管理规范及证据留存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容易陷于不利局面的,应以调解为原则。
7.2开庭审理前,开庭审理时及开庭审理后裁决作出前均可调解,人力资源部结合法务部沟通的案件进展和情况及时作出调解决定。
7.3调解方案由人力资源部协调各部门意见后最终确定(法务部依需要协助提供分析参考意见)。
如人力资源部未出具书面调解方案,法务将继续应诉答辩。
7.3调解协议应在仲裁庭的主持下达成,并尽量申请仲裁庭当庭出具调解书,以便当场签署。
8 仲裁
8.1 如法务部没有接到人力资源部关于和解或调解的书面通知,则法务予以应诉,人力资源部应指定至少一名人事协助出庭,其它部门若有。
8.2 庭审结束后,法务应在48小时内做出庭审总结并及时回馈人力资源部指定
人员。
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庭审情况再次评估是否调解,如人力资源部未及时回馈意见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调解的,则等待仲裁裁决。
8.3 下列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8.4 除上述8.3条以外的仲裁裁决,任何一方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未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则裁决书生效。
9一审
9.1 如员工不服仲裁裁决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处理程序参照本办法第5条,第6条和第7条。
9.2 如法务部收到第8.3条下的仲裁裁决书,发现存在法定可申请法院撤消裁决的情形的,无需征得人力资源部指示,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消裁决。
9.3 如法务部收到8.4条下的仲裁裁决书,人力资源部应当在法务提示时间内做出是否上诉的指令,逾期未指示的,视为公司不再提起诉讼。
9.4 公司决定起诉的,人力资源部应参照仲裁阶段在法务提示的时间期限内补充提交证据材料或给出和解、调解的指令。
如人力资源部逾期未提交相应证据材料也未说明情况的,视为无相应证据材料;逾期未通知法务和解或调解的,视为不同意和解或调解。
9.3 一审判决做出后15日内任何一方未上诉的,判决生效,应遵照执行。
10 二审
二审程序参照一审处理。
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人力资源部在收到判决书后应当遵照执行。
11 再审
11.1在原判决(一审/二审)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可以申请再审,但再审不影响判决的执行。
11.2如在6个月的期限内发现重大新证据,或者发现原审定案证据存在重大瑕疵以及其它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再审的情形,由人力资源部结合案件重大情况评估是否提出再审申请,由法务部具体执行。
12 附则
12.1除明确表示外本办法所有提及的时间段均不排除法定节假日。
如情况特殊紧急的,将不受上诉时间限制,以法务部提示的时间要求为准。
12.2 本办法下书面通知包含电子邮件通知。
12.3 本办法下法务部及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应以书面方式相互备案。
13参考文件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民事诉讼法》
14应用表单
无
15 本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公布实施。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