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合集下载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总结]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总结]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我国之所以要提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历史经验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从1938年,毛泽东在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时至今日,经历了62年,经过几代中国人民的艰苦探索,不断钻研,马克思中国化逐步得出了宝贵的四大理论成果,分别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这四大理论成果是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四代中央领导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有着各自的特殊的内容和作用。

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四者有着相互区别的特征,又由于是对同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四者又相互紧密相连。

首先,我们应该对四个理论成果作一定的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第一个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其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是其形成的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是其产生和形成的思想条件。

在土地大革命时期萌芽,在遵义会议后走向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可以说,毛泽东思想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促进了新中国的诞生,如果没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的前途将会一片渺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具体内容由以下阐述: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具有其独创性的丰富理论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其基础性部分。

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的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

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重要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一脉相承,是指这几大理论成果之间贯穿着的共同的东西。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中国化”。

一方面,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根结出的理论果实。

马克思主义是它们共同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坚持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它们都致力于探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唯一宗旨,都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本质上,这几大理论成果在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上,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这几大理论成果又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一点也是一致的。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几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和创造。

它们都是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又将其和中国的民族特点、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时,它们又都致力于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炼,从而使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点也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后形成的理论是在前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

它们之间不仅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更是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立足于新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创新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着的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课题。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关系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近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答: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3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答:内容: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关系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他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可以说,他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而孕育出了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毛概简答

毛概简答

概论课问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简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4.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理论联系实际(善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4)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015版毛概思考题(期末复习用

2015版毛概思考题(期末复习用

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具体的3点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富也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一、毛泽东思想体系(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

毛概课后题答案

毛概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这两大理论成果,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理论内容和时代特点。

与此同时,这两大理论成果又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不渝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和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致力于探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唯一宗旨;从马克思主义坚持人类社会必将走向这一原理出发,它们都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理论特点是实事求是,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特点,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概论述题

毛概论述题

论述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就是指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第一,二者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第二,二者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点。

两大理论成果不仅一脉相承,而且是与时俱进的:第一,二者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但从二者历史联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二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进行了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2、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答:(1)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2)这一理论体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3)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当代中国,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没有什么其他的能够解决中国当代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

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怎样?答:邓小平辩证地阐明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相互关系,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路线。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毛泽东思想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营养和理论素材。

例如,毛泽东思想中提出的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确认识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等,这些正确思想对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完善和发展,为毛泽东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答: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历史地位:第一,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在实践上,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在精神方面,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答:历史地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答: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内容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P3)答: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必考)(论述)(P5~P7)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毛泽东时代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如何理解(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P29~P31)答:首先,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这两大理论成果,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理论内容和时代特点。

与此同时,这两大理论成果又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不渝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致力于探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唯一宗旨;从马克思主义坚持人类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出发,它们都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理论特点是实事求是,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特点,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意义,以及其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意义,以及其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与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就是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就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与发展理论的过程。

题目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与重要意义概括地说,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一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问题;二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主要如下: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与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与失败;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与愿望,就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与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1)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他在以下六个方面,以独特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马列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历史地位与理论功能:毛泽东思想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开创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二、当代价值与实践效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先导,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和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既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体系,又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它还包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部分内容。

从实践上说,没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也就不会有关于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

从理论上说,毛泽东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走自己的道路、要适合本国国情的论述,这些论述成为特色理论的滥觞。

所以,特色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而是一脉相承地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

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