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黄吉鸿)

合集下载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赏析及教学目标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赏析及教学目标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赏析及教学目标设计一、课文赏析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拿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叶圣陶先生!”在这里,作者写到了老师先问,再回答。

类似设问的方式。

设问本身就是要提醒对方对问题注意,再做回答,容易让对方或者读者对结果产生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谁”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给学生修改作文的事情,老师经常做。

但是,叶圣陶当时是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

很早就是著名教育家、作家了。

所以,老师的设问和回答,是非常羡慕也非常自豪的,更为肖复兴感到自豪。

“我”的莫名其妙,也正是源于老师的问话──如果不是这样一位“大人物”,老师是不会这样问话的。

作者这样写,也是先声夺人,开篇就把叶老先生给推出来,营造了一个让“我”、“我”的同学、“我”的老师都非常惊讶和自豪的氛围。

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多么仔细,学到不少东西”,这既是概括,又是悬念。

这就是文章开头的奥妙所在──生活中的老师,给肖复兴营造了一个悬念,肖复兴也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悬念,你往下读吧,看看到你能学到多少东西,叶老有多么认真。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到处”一词,从整体上先介绍了叶老先生为自己的习作修改了多少内容,可见其认真的程度。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

这是个过渡的句子,这个过渡,使得文章情节非常真实。

作者在这里写“回到家仔细看”而不是在学校。

作者没写老师在这一天中什么时候告诉他这个消息。

所以,可能是要上其他课,或者是将近放学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方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方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方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吉安县城关一小游娟【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

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教学目标】知识与过程: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删除、燥热”等词语。

能力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课文1~5自然段,学习修改作文、写好作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老先生认真、平和、给人温暖的为人处事作风。

【教学重难点】掌握“删”等生字的读写,学习修改作文、写作文的方法,体会叶老先生的为人。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题质疑1、复习背诵本学期叶圣陶写的文章《爬山虎的脚》。

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既提到了爬山虎,又和叶圣陶先生关系密切,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3、指导读题:这是片充满生机的爬山虎——生读题(重读:绿绿的)那,是片令人难忘的爬山虎——生读题(重读:那片)4、质疑:哪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回忆了什么事……【设计意图】古语云:“温故而知新。

”通过复习,以旧带新,既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点,顺其自然地迁移到新内容,使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加扎实,老师的语文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教学不再浮躁。

二、检测预习,基础达标1、生字新词我会读能写(加粗为会认字,横线为要写字):(1)读音:同桌对读,读准字音并提醒。

提示:注意翘舌音“删”、平舌音“词”及多音字“曲”,发现AABB式有特点的四字词语并拓展。

(2)书写提示:①利用形近字区分并识记“燥”字。

最新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理解

最新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理解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理解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理解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请读片段,用一句话写出片段的主要内容。

(2)请默读语段,用“”画出具体描写叶老家爬山虎叶子的句子,并抓住关键词在下面写出自己的体会。

(3)请联系课文内容,写出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答案:
(1)叶老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与“我”谈话,“我们”的交谈很融洽,叶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具体描写叶老家爬山虎叶子的句子: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体会:这里用“余晖染红窗棂”和“虎虎有生气”暗示叶老对青少年
的关心和青少年在老一辈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3)爬山虎因为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作者每当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就像爬山虎那样,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

这是作者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抒发对叶老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习目标】:1.我会认识7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等8个词语。

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我会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要先学做人。

4.我可以通过学习课文,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品,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待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

【学习重点】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学习难点】懂得学作文要先学做人。

【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链接】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

字秉臣。

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肖复兴,河北沧县人,《人民文学》副主编。

1978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

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自主学习】(读、标、圈、注、组、查)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给每个字组两个词。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推荐”,“删掉”“燥热"。

“融洽”“眼帘”“规范”“窗棂”“沉郁”“摇曳”“堪称楷模”“春风拂面”等词意,在书上做好批注。

【合作探究】一、(1)我们一起来读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真观察我都能分清。

篇()帘()词()燥()恰()糊()偏()穿()饲()躁()洽()湖()(2)通过预习我能与同学们交流生字,以及词语的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段与研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段与研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段与研讨
黄耀红
【期刊名称】《小学语文》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教学片段】片段一:文字发现师:我们读读文章,看一看“叶老帮我
修改作文”的这段经历。

书上也有当年叶圣陶先生帮我改过的稿纸。

现在,我们4个人为一个小组,讨论:细细比较原稿与修改之后的稿子,看看哪些地方修改过了?想想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请每组至少举两个例子来说一说改得怎么样?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黄耀红
【作者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段及反思 [J], 苏吉省
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段及反思 [J], 苏吉省;
3.形式探究有理有度--王玲湘老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段赏析 [J], 毕党

4.向作家学习写作让思维提升可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与点评 [J],
5.开启学生寻找诗意课堂的慧眼——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教学为例 [J], 岳晓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与比喻手法,使文 章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朴实自然
文章语言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 修辞手法,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觉。
05
课文中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儒家思想的影响
课文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价值观,如重视家庭、尊重长辈、勤奋学习等。
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 环境。
作者思想表达
作者通过描写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特 点,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之情。
VS
作者认为人类应该向自然学习,遵循 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 生。
对现实的意义和启示
启示人们要珍惜自然环境,保护 地球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部描写童年生活的小说,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 的童年故事。
《绿野仙踪》
一部富有想象力的童话,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 野。
THANKS
感谢观看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6年,当时作者已经年过半百,回忆起自己40多 年前在北京读中学时,叶圣陶先生给他批改作文的往事,感 慨万千。
课文内容概述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叶圣陶先生给作者修改作文并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的故事,表达了 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叶圣陶先生对自己在写作 上的影响。
传统文化意象的运用
作者运用了一些具有传统文化意象的元素,如爬山虎、小院子等,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地域文化元素的呈现
北京地域文化的描绘
课文中通过对北京的地貌、气候、建筑等元 素的描绘,表现了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
地方风情的展示
作者通过描写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地方 文化的独特魅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浓郁的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课件】-最新经典通用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课件】-最新经典通用版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教学课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课 件】-最新经典通用版
基因工程专题复习
一. 基因工程的概念
按照人们的意愿,在生物体外,通过对 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 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 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 受体细胞内表达,创造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 基因产物或新的生物类型。
有益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
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
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
了也规范了。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
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
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
① 概念:PCR全称为聚__合__酶__链__式__反__应___,是一项 在生物_体__外_复制特__定__D_N_A_片__段__的核酸合成技术
②原理:_D_N_A_复__制____
③条件:_模__板__D_N_A____、_四__种__脱__氧__核__苷__酸__、 _D_N_A_引__物_____ 、 _热__稳__定__D_N_A_聚_合酶 . ⑤结果:
不同来源的DNA片段混合
……GAATTC…………GAATTC…… 将不同种来源的 ……CTTAAG…………CTTAAG…… DNA片段连接起来
用同一种限制性酶处理不同DNA片段,会
形成同样的黏性末端,可进行重组。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课 件】-最新经典通用版
……GAATTC…… ……CTTAAG……
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取自患者的淋 巴细胞中,再将这种淋巴细胞转入患者体内。
4、基因治疗的类型 体外基因治疗: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 胞,进行培养,然后在体外完成基因转移, 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扩增培养,最后重 新输入患者体内。

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

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

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和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观察爬山虎的实物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和分布情况。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和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爬山虎的实物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和分布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预习成果,分享对爬山虎的了解。

(2)播放爬山虎实物或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和分布情况。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写作练习:(1)以“我眼中的爬山虎”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交流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家庭作业:深入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和分布情况,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题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题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26-129页阅读一(课文3、4、5自然段)1.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密密麻麻:干净:春风拂面:2.第3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看出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批改得非常认真。

3.从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批改与评语中,你觉得写好一篇文章要做到什么%阅读二(课文第10自然段)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庆幸()非凡()楷模()2、我感到庆幸的原因是:3、“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是指,“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这么”是指。

@4、作者认为“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指意义非凡的原因是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句话的含义是:、附答案:阅读一(课文3、4、5自然段)2.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密密麻麻:文中指叶老给我修改的地方很多,几页纸上到处都是修改的痕迹。

干净:这里指语言简洁,不啰嗦。

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3.第3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看出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批改得非常认真。

密密麻麻、几页、到处4.;5.从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批改与评语中,你觉得写好一篇文章要做到什么用词准确、语句规范、用具体事例、写真情实感、写后修改。

阅读二(课文第10自然段)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庆幸(荣幸、幸运)非凡(超凡、杰出)楷模(模范、榜样)3、我感到庆幸的原因是: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5、$6、“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是指对人平易真诚,“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这么”是指对文一丝不苟。

7、作者认为“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指不寻常或非常重大意义非凡的原因是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请“我”到他家做客,并和“我”亲切交谈,“我”感受到叶老先生高尚的品质,使我受益匪浅。

…6、“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叶老先生的高尚品质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最新-四年级语文课件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精品

最新-四年级语文课件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精品

修改作文的方法: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把长句断成短句。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 楚、更完整。 *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
理解课文
* 叶老是怎样批改“我”的作文的? 我有何感受?(读读、想想、画画) *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品味出叶老是 个怎样的人?(读读、说说) * 总结修改作文的方法。(议议、 记记)
谢谢观看
下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 郑集镇武湖小学 谢忠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读一读 学一学
课文诵读
讨论交
一幅画 像
理解课 文
读一读Leabharlann ji4n sh1c0
推 荐 n删 掉 词 语
qi4
h&n
hu k3i
融 洽 黄 昏 余 晖9 楷 模
篇 荐

厅 昏

帘 学一学 洽


删词燥
讨论
* 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 的爬山虎”为题?

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

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

2024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根据课程标准,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1.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文章,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1.1.3 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文章背景:2.1.1 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

2.1.2 分析文章的体裁和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1.3 解析文章的结构和情节安排,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内容安排:3.1.1 第一课时:阅读理解,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3.1.2 第二课时: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3.1.3 第三课时:进行写作训练,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4.1.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4.1.3 学生能够进行写作训练,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文章深层次主题思想的理解。

5.1.2 学生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5.1.3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和表达。

5.2.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5.2.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5.2.3 学生能够进行写作训练,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PPT课件:包含文章内容、作者背景、写作技巧等要点。

6.1.2 视频材料:关于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环境的短视频。

6.1.3 爬山虎实物标本:展示给学生真实的爬山虎样本,增强直观感受。

6.2 学具:6.2.1 学习资料:包括文章打印稿、阅读笔记模板等。

6.2.2 写作工具:笔记本、笔等,用于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6.2.3 小组讨论工具:卡片、便签纸等,用于小组内讨论和分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一、教材解读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选编这篇课文,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三、教学设想: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阅读他们的作品。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作品,初步了解这两位作家。

2、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课文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然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再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课始由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写了哪两件事导入,然后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

第一件事讲叶老给“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段落的自主感悟和个性解读,了解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通过比较诵读,感受课文通过爬山虎的描写所反映的作者不同的心情,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链接作者的文学之路,品味重点句子和课题的深刻内涵,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4、补充阅读,初步学习读懂借景抒情的段落。

【教学理念】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

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教学过程】一、回顾诵读,初读课文1、四十多年前,着名作家叶圣陶曾在《爬山虎的脚》中描写过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本册课文第6课),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2、揭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些什么。

3、交流初读感受,梳理课文中的人与事。

二、多层解读,深悟课文叶老帮“我”修改作文以及那天下午的谈话,使我对叶老的做事与为人有了一些了解。

1、自主读悟,表层解读:默读课文,联系课文中语句具体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

(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几处具体描写读懂“认真、平和、质朴”等。

)2、资料帮助,个性解读:一个初中生,习作得到了大作家的修改,并受邀到作家家做客,请你也像作者一样从这修改中、交谈中去感受一番,你从中有什么感受与收获。

出示文后补充的“资料袋”材料──被修改的作文稿子,补充阅读原文中对谈话内容的记叙。

(附: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

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之类。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

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小学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杂谈

小学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杂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杂谈四年级语文教案【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实验小学黄淙滨】〖变换说法,重组再造,进行创新教育〗“变换说法”也是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再造的一种训练形式。

这种形式对培养学生求异求新的创新意识,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吸引力。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三节中有这么一句话:“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这句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教学中让学生变一个说法,但不改变意思。

有学生说:“要成大气候,就要下大力气,要一丝不苟。

”除此之外,学生说不出别的句子,老师轻轻地说了三个字“关联词”。

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用上了“只有…… 才”、“要想……就要”、“不仅……而且……才“如果……就”、“虽然……但是……还”等关联词,把句子换了多种说法。

这样既把句子意思理解得明白透彻,又锻炼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林润生】〖根据课文特点,化隐为显〗课文特点,一是指文体特点,二是指有别于同文体其他课文的表达特点。

把课文的知识能力的训练点化隐为显,既要根据文体特点,也要根据课文的具体的表达特点。

如四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成长的故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写人的记叙文,阅读时,都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品质,但又各有特点,从感悟理解来说,主要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语言积累来说,积累描写优美的语段或抒发情感的语句,从朗读来说,朗读抒发情感的语句。

【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第六小学刘智红】〖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它是由外界引起的一种情感状态。

好奇心总是通过新奇、疑问等心理活动引导人们有选择地、主动地、频繁地接触产生新奇感的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使认识不断深化。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怎么你把 包几何课本的 书皮 去掉了呢?
叶老先生改成: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 包书纸去掉了呢?
, 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 的 认真 平和 、 以及 温暖 , 如 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一 种怎样的感觉? 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 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 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号。
小作者来到叶圣 陶老先生家做客, 叶圣陶老先生是怎 样接待他的呢?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 同我握了握手, 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 短不少。
那小作者的感 受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qià),仿佛我不是 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 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 我 小小的心融化了 ,以至不知黄昏(hūn) 的到来。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 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 堪(kān)称楷(kǎi)模的大作家。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 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 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 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 着。
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 邀请作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 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 具体事实 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 事实,从 敬爱。肖(xiāo)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 深受感动 ,就不 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 亲切自然 。”这则短短的评 能写得这样 语, 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读了这段评语,你能体会到这字里行间 还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课文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 爬山虎”为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既是指当年到叶老家做客 见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暗含着叶老对我的教 导: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 时间已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 前。一见到这爬山虎就想起叶圣陶先生的教导, 所以以此为题来怀恋叶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1课时)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小学黄吉鸿
教学目标:
1.学习生词,理解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质朴、平和,体会作者对叶老的深切怀念和感激。

3.感悟课文借助环境描写表达自己心情、情感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法。

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借助环境描写来表达心情、情感的写作特点,并尝试迁移运用。

过程预设:
一、导入
1.直接揭题,读题。

二、了解预习情况
1.检查生词。

2.了解学生预习时已读懂了什么。

3.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

征求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这两件事中,哪一件事你自己就能读懂,4.请学生仔细默读第二件事(6至10自然段),思考一下,你在学习这件事中,到底有三、重点学习课文三处写爬山虎的句子
1.学习第一处: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炽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2.比较句子,领悟写作精妙之处。

3.学生自学第二、三处,领悟作者的心情和感情。

4.总结: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巧妙地融情于景,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又让读者思考、回味。

四、尝试迁移运用借景抒情手法
1.小练笔:
(1)跃升从老师的办公室出来,他因为这个单元考了全班第一名,刚被老师表扬了一番,一抬头,()(2)洪宇从老师的办公室出来,他因为这个单元考了全班唯一的不及格,刚被老师狠批了一顿,一抬头,()(任选一题,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一段环境描写,融情于景。


2.交流评点。

3.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修改作文邀“我”做客引发思考
借景抒情表达含蓄
文字优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