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课外部分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答案,翻译

2019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答案,翻译

答案
9.C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①志向坚定 ②赈施钱财
译文:马援年轻时,就因家中用度不足就辞别兄长马况, 想到边郡去耕作放牧。马况说:“你有大才,当晚些时才 能成。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暂且听从你所 喜爱的。”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的志气,应当在穷困 时更加坚定,年老时更加壮烈。”因从事耕作放牧致有牛 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又叹道“凡是从农牧商业中 所获得的财产,贵在能施救济于人,否则就不过是守财奴 罢了!”于是将财产尽分散给了哥哥和故旧。听说隗嚣很 喜欢有才学的人,就前往投靠他。隗嚣很敬重他,与他共 同筹划决策。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闻隗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读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结合文本,谈谈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4分)
课外文言文(10分)(2019广东中考)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 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 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 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 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 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显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答案

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答案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原文: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 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翻译: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 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 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 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 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 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6、画家赵广不屈
• 原文: •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 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 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 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 •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 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 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
•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 翻译: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 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 “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 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 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 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 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 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 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 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 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 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激动昂扬地立下了造福天下的 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81-190)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81-190)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81-190)181.★★饶州神童【原文】饶州自元丰①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②争慕之。

小儿不问如何,粗③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④,以竹篮坐之木杪⑤,绝其视听。

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

中间此科⑥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

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

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选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注释】①元丰:宋神宗年号。

②俚俗:民间。

③粗:大概。

④五经:指儒家推崇的五本经典著作。

⑤杪(miǎo):树梢。

⑥此科:指专考幼童背诵经书的“神童科”。

【译文】饶州从元丰末年时,有个叫朱天锡的小孩儿凭借神童得到了一个官位,民间的百姓都很羡慕他。

小孩不论怎么样,大概能念书时,从五、六岁,就分次教他们读《五经》,把竹篮吊在树梢上让他们坐在里面,断绝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让他们专心读书)。

教书的人预先就商量好价钱,教完一种经书,就给他们一些钱,白天黑夜(让这些小孩)苦读。

在这期间,神童科被废除了好长时间,政治和谐后又重新逐渐恢复,因此也有偶然考中的小孩。

民间就流传饶州出神童。

然而许多小孩不是读书的料,苦读到死的孩子,比起考中的孩子要多得多。

【阅读训练】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慕(2)绝(3)终(4)中2.翻译(1)昼夜苦之。

(2)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3.对于文中提到的培养神童的做法,你如何看待?【参考答案】1.(1)爱慕、羡慕(2)断、切断、断绝(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

182.★★烛邹亡鸟景公好弋①,使烛邹②主鸟而亡之。

公怒,召吏杀之。

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③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及答案郑人买履有欲买履足,至之市,而忘之;已得,乃曰“吾;”反归取之;及反,市罢,不得;人曰:“何不试之以足”“宁信度,无自信也;”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2.欲:将要,想要;3.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4.先:首先,事先;5.度duó: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6.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7.置:放,搁在;动词8.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9.其:他的,指郑人的;代词10.坐:“座”,座位;11.至:等到;12.之:到……去,前往;动词13.操:拿、携带;动词14.已:已经;时间副词15.得:得到;拿到;16.履:鞋子,革履;名词17.乃:于是就18.持:拿,在本文中同“操”;动词19.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名词20.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21.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22.及:等到;23.反:通“返”,返回;24.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25.遂:于是;27.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28.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29.自信:相信自己;30.以:用;31.吾:我;32.市罢:集市散了33.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代,帝自捉刀立床头;事既毕,令间谍问曰:“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信自雅望非常,然,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驰遣杀使于途;将要接见来自匈奴的使者,但自认为自己身材相貌矮小丑陋,不足以慑服远方的国度,于是派崔季珪代替自己,自己则拿着刀站在坐椅边;等到接见完毕,派密探去问那个使者:“你觉得魏王如何”匈奴使者答道:“魏王儒雅的风采不同寻常,然而坐在榻旁持刀的那个人,才是啊;”曹操听后,就派人追杀了这个使者;1将见匈奴使——选自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即曹操,称帝后曹操为;匈奴,古代之一;使,外交使臣;2以:认为;3形:外貌;4雄:称雄,这里意为慑服;5崔季珪:,字季珪;传说他相貌清朗而威重;代:代替,这里指崔季珪代替曹操;捉刀:握着刀;6床:古代一种坐具,即“榻”,不是卧具;7毕:结束;8雅望:儒雅的风采;9非常:不同一般;10足:足够、充足;11雄远国:威震远国;12闻:听到;13既:已经;14乃:是;15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亦称胡16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即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18使:使者捉刀zhuō dāo古:刀护卫,今:以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见:接见;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富者曰:“吾欲之⑨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②,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人之立志,顾③不如哉是故聪与敏④,可持⑤而不可持也;自持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⑥者也;昏与庸⑦,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⑧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译文的边境有两个,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去,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带一个瓶子和一个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要雇船南下,还没能够去成呢,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脸上露出了惭愧的表情;四川的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路,富和尚不能到南海,而穷和尚到了;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有才学,可以依赖而又不可以依赖;那些自以为聪明,有才学但并不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昏庸与愚钝,可以限制而又不可以限制;那些自己不受昏庸限制而用心学习、不倦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为学:为,做,求学,做学问乎:吗〈语气词〉人之为学:结构助词,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之:代词,代事亦:也;则:那么者:……的东西资:天资,天分逮:及,赶得上屏:通“”卒:终于鲁:反应迟钝,不聪明常:常规,永远不变的蜀:四川其:其中之:助词,的鄙:边远的地方,边境语yù:告诉,对…说于:对,对于欲:想要,要之:到…去,往,到何如:怎么样子:你何:怎么样商量语气何:什么恃:凭借,倚仗往:去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足:足够数年:几年,多年买舟:雇船下:顺江而下自:从还:返回,回来以:介词,相当于“把”、“拿”、“将”惭色:惭愧的神色惭:羞惭,惭愧;色:神色,神情;去:距离南海:此指佛教圣地,属浙江省舟山群岛至:到达焉:语气助词与,有之代词,带南海和矣语气词,了两种意思;立志:树立志向顾:还,反而;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语气助词〉犹:还;矣:语气助词;往见王曰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1,方2北面而持其驾3,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季梁前往见大王说:“今天,臣看见有人在一条大路上,正在朝着北面驾车前行,对我说:'我想到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却将要向北面驾车’;车的主人说,‘我的马很好,跑得快;’我说:‘马虽然好,但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财物多’;我说:‘财物多,但是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车夫好;’像这样的东西良马、财物、车夫越好越多,离楚国就越远了;”1、大行háng:大路;2、方:正在;3、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车子;4、奚为:何为,做什么;5、御者:车夫;6、此数者:像这样的东西良马、财物、车夫;7、良:好;北人食菱北人①生而不识②菱③者,仕④于南方,席⑤上啖dàn⑥菱,并壳⑦入口;或⑧曰⑨:“食⑩菱须去11壳;”其人自护12所短13,曰:“我非不知,并14壳者,欲15以16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17曰:“前山后山,何18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20强21不知以为知也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1.北人:北方人;2.识:知道;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4.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5.席:酒席;6.啖:吃;7.并壳:连同皮壳;8.或:有人;9曰:说;10.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11.去:去除,去掉;12.护:掩饰;13.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14.并:一起;15.欲:想要;16.以:用来;17.答:回答;18.何:哪里;19.而:表示转折,此指却20.坐:因为,由于;2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屠户吹狼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徘徊不前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亦可笑已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夫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过了一会儿;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于是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尖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于是感到非常害怕;焦虑的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条死狼;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下颚,那个样子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于是取下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沿着找鱼,狼的遭遇太可笑了吕蒙入吴入吴,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文王、,与我论世祚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吕蒙为吴国效力后,吴国的主公劝他学习,吕蒙于是以易经为主,看了很多的书籍;有一次他在家里喝酒喝多睡着了,忽然在梦中将周易背诵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过来;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吕蒙说:“我梦到了伏羲、、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诵这篇文章罢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1王:指孙权;2 宗:主要的;3世祚zuo:指;4玄:深奥;5政:只,仅仅;6向:古意,刚才;今意,朝着;7政:只,仅仅;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①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B假如C 接近D.向着②日月广明之道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4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提高训练1.1①A②B解析此题考查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及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难度中等;第①题根据上文的表述,从时间关系上推断可知选A;第②题考查的是“道”的一般意义,即“道理”,这一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做此类题,根据上下文及句意推断是关键;2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难度较大;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A项“乃”的意思分别是“就”和“才”;B项第一个“以”意为“把”,第二个“以”是“按照”的意思;C项两个“于”的意思分别是“在”和“向”;做此类题,在平时要做好积累,掌握词语的多个意义;并结合句意进行正确选择;3C解析此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难度较小;句中的“众坐”意为“在座的人”,不能译为“众人坐着”,所以A、B项不正确;句中“呓”的意思是“说梦话”,所以D项错误;做此类题,要把握重点词语的意义,这样才能正确翻译;4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吕蒙入吴阅读答案郑板桥开仓济民,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有时到了忘记自己是长官的地步;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只好吃人;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能活命上级降罪,我来承担开仓济民的后果;”于是打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送他;1. 长:擅长;2. 室:家;3. 贿赂:别人有求于某人而送的东西;4. 无留牍dú:没有遗留下的公文;牍:公文;5. 之:的;6. 辄:就;7. 至:至于;8. 迁:工作调动.迁到;9. 值:遇,遇到;10. 或:有的人;11. 谴:谴责、责备;12. 任:承担责任;13. 活:救活;14. 岂:怎能;15. 其:他,指代郑板桥;16. 去:离开;17. 余:空闲;18. 为:作为,当;19. 食:吃;20. 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21. 或:有的人;22. 尝:副词,曾经;23. 值:遇到;24. 生:使……存活;文中所反映的郑板桥是一个爱民如子、受民爱戴、敢于负责、清正廉明、才识渊博、谦虚、处理公务果断的良官;2.翻译下面的句子;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012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业考试试题参考2.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张齐贤明察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⑵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⑶,唯此奴不沾禄;奴乘间⑷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⑸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⑹吾也”因泣下不至;齐贤⑺曰:“予⑻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⑼百官,志在⑽安⑾怎么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⑿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宋朝的张齐贤,曾经担任江南的转运使;一天举行家宴,一个仆人偷了若干件银器藏在怀里,齐贤在门帘后看见却不过问;后来,齐贤多次任宰相,他家的仆人很多也做了官,只有那位仆人竟没有官职俸禄;这个奴仆乘空闲时间跪在齐贤面前说:“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您其他的门客奴仆都已经封官,您为什么唯独遗忘了我呢“于是哭泣不停;齐贤同情地说:“我本来不想说,你又会怨恨我;你还记得在江南时,你偷盗很多银器的事吗我将这件事藏在心中近三十年没有告诉过别人,你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我现在位居宰相,任免官员,激励贤良,斥退贪官污吏,怎能推荐一个小偷做官呢看在你侍候了我很长时间,现在给你三十万钱,你离开我这儿,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吧;”仆人十分震惊,哭着拜别而去;1:为此奴不沾禄只有这个仆人没做官拿到俸禄2:不以告人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尝为江南转运使为:担任2念汝事我久念:考虑,想到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奴震骇,泣拜而去;译文:仆人十分震惊,哭着叩拜离去;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尝为江南转运使为:2念汝事我久念: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奴震骇,泣拜而去;译文:19.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2分17.1为:担任1分2念:考虑,想到1分18.仆人十分震惊,哭着叩拜离去;2分1句1分19.示例一:“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表现张齐贤坚持以德为主的用人原则,知人善任; 示例二:“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 表现张齐贤的大度与宽容; 示例三:“吾待相公久矣”表明该奴仆只是偶尔犯错,但是张齐贤最后还是让他“去吾门下,自择所安”,表现张齐贤铁石心肠,缺乏同情心;示例四:“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表现张齐贤没有及时指出仆人的错误,不与人为善;结合原文1分,看法能言之成理1分;鲁恭治中牟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据后汉书改写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罚的方式;朝中大官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暗地里私下派人到中牟县去视察;那人与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一起坐在桑树下;有一只野鸡经过,在他们旁边停下,旁边有一个小孩;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野鸡还是幼鸡,不能抓;那人很惊讶,对鲁恭辞别说:“我此次前来,是要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爱护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我久留只会打扰贤者;我将快速返回,把情况报告;”为:担任中牟令:中牟县的雉:俗称野鸡德化:用道德感化任:用阴:暗中使:派:田间小路止:停止方:才得:能够讶:惊讶今:现今犯:侵犯境:边境及:关联徒:只,只会耳:罢了将:将要反:通“返”,返回状:情况白:告诉异:过人之处徒;可解释为“白白地”,还可解为“只”、“人”等;上文“久留徒扰贤者耳”中的“徒”,解释为“、“只”、“只会”;又,“”、“”,这“徒”是指坏人;一个政治上上了轨道的地方或国家,既重视法治,又重视;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阴使人往视之②欲察君之政也2.鲁恭任中牢令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祖视事东阁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其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太祖明帝朱元璋在东阁办公,天气很热,汗水湿透衣服,侍从给太祖换衣服,换下来的衣服都送到浣洗衣服的人洗过之后继续穿;参军宋思颜看见了说:“主公亲自厉行节俭,真是以身作则,告示大家,老臣担心您只是今天这么做,以后可能不会这么做,希望您能够坚持一直这么做;”太祖听后非常高兴:“你说的太好了;别人也可能会说,但可能只会考虑眼前,而不能考虑到长远;或者只是忧虑到已经发生的,而不能忧虑到将来要发生的;今天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虑我之后不能继续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效忠于我;”于是赏赐金币给宋思颜;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浣濯:洗涤;参军:官名;文章出自典故纪闻,主要是讲太祖节俭,参军宋思颜敢于说出忠言,他担心太祖只是流于现在,而不会坚持做到节俭;或者只是在人前做到,人后不会如此;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参考答案:12.好,做13. B未经洗涤的14.喜,赐15. 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太祖视事东阁”阅读答案。

完整版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题答案全文翻译

完整版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题答案全文翻译

课外文言文阅读(宋明清)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②①濠州定远县)·浙江省义乌市.(20111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③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④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善于、擅长)用矛B.一举而毙(杀死)..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2分)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22.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2分)2.(2011·浙江省湖州市)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20~22题。

(8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①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1 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③②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

最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篇含答案及翻译)资料

最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篇含答案及翻译)资料

鹏展学校九年级中考语文辅导资料课外文言文练习(15篇)1、引婴投江【原文】有过①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②,婴儿啼③。

人问其故④。

曰:“此其父善⑤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⑥?以此任物,亦必悖矣⑦。

《吕氏春秋·察今》【注释】①过:经过。

②见:看见。

方:正在;正要。

欲:想要。

之:代词,代“婴儿”。

③婴儿:这里指小孩。

④故:原因;缘故。

⑤善:擅长、善于。

⑥虽:即使。

岂:难道。

遽:就,遂。

⑦以,用。

任:处理。

亦:加强语气。

悖:荒谬。

【知识链接】《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辑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阅读练习】: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A.拉开弓B.牵;拉 C.引用;征引D.导引;诱导⑵此其父善游()A.交际;交往B.旅行;游历 C.游水;游泳D.河流中的一段,如上游、下游等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2、凿壁借光【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①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②大姓③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⑤问衡,衡曰:“愿⑥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⑦给以书,遂成大学⑧。

(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注释】①发:启;打开。

②邑人:同乡人;古代“县”通称为“邑”。

③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④与:给。

⑤怪: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⑥愿:希望。

⑦资:资助,借给。

⑧大学:大学问家。

【知识链接】刘歆(约公元前46年至公元后23年)字子骏,汉哀帝时为应诚纬而改名秀,字颖叔。

少子,西汉皇族,沛(今江苏沛县)人。

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

配套练习册第四单元文言文翻译

配套练习册第四单元文言文翻译

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配套练习册》第四单元课外文言文76页 1、烛邹亡鸟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翻译:景公喜好射鸟,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

景公老火,叫来手下准备杀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请让我对他数说了他的罪以后再杀他。

"景公说:"可以。

"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道:"烛邹,你给我们的君主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君主因为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别的国的诸候听说了这件事后,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却轻视人士,这是第三条罪。

烛邹的罪已数说完了,请杀了他吧。

"景公说:"别杀了,寡人听你的就是了。

"77页 2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

”命傧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

”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

行人又曰:“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

又曰:“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

敢问吴王恶乎存?”然后吴王曰:“夫差请见。

”见之以诸侯之礼。

翻译:晏子出使吴国时,吴王对手下说:“寡人听说晏婴善于言辞,熟悉礼制,等晏婴晋见寡人时,命接待人员以天子尊称寡人。

”第二天晏子进宫见吴王,命人通报,通报人说:“天子有令,命晏婴晋见。

”晏子长叹三声,说:“我受齐王之命出使吴国,不知怎么搞的怎会来到周天子的宫廷,请问到底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吴王呢?”吴王立刻说:“夫差有请。

文言文语段翻译(详解答案)

文言文语段翻译(详解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统编版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一】(1-10)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41-150)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41-150)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41-150)141、晋文公守信得原卫原文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②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③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④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人⑤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孔子闻而记之曰:“。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

①裹十日粮裹:成语:②君姑待之姑:成语: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译文:3、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

4、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142、吴起守信原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令:②故人来,方与之食方:③恐其自食其言也恐: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信: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吴)起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文: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143、魏文候守信①原文文侯与虞人②期猎③。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⑤哉?”乃往,身自罢之。

文言文小阅读翻译及练习答案

文言文小阅读翻译及练习答案

25.★和尚敬茶【原文】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

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贵官默然。

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饮已将尽,并无赞语。

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鸽异》)【参考译文】灵隐寺的某个和尚,凭借烹煮茶而得名,对烹茶的工具都精通。

这样以后他储蓄的茶有几种,经常看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不会全部拿出来。

一天,有高官到来,那个和尚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攒,高官默不作声的样子。

和尚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

高官已经喝完了,并没有称攒。

和尚着急的不能在等待,鞠躬问道:“茶怎么样”高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茶太热。

”【阅读训练】1.解释:(1)以:凭借,因为;(2)及:以及;(3)进:进献;(4)待:等待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然所蓄茶有数等蓄:含蓄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恭:通“躬”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惑:迷惑不解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热:热情答案:C (A储蓄;B恭敬;D水的温度高,与“冷”相对。

)3.翻译:(1)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僧人)不会全部拿出来。

(2)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僧人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贵官),希望得到(他的)称赞。

3.概括文中僧人的性格: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奉承拍马。

4.文末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应是()A.愉快、满意 B.厌恶、不满C.失望、沮丧 D.仇恨、恼怒答:C31.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文言文翻译答案

文言文翻译答案

文言文翻译答案1、(1)(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2)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参考译文】(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们)必然要向他人索取。

有的谋取利益侵扰百姓,有的趁着打官司收受贿赂,有的名义上借贷,有的请托亲戚,宴请、馈赠、索取、竞争,整个家族没人禁止,以至于在做事时动辄互相从旁牵制,威严没法施行。

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过得好,百姓却一天比一天劳苦;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快乐,百姓却一天比一天抱怨。

因为这而犯罪进监狱受羞辱的,多得比肩接踵。

唉!如果为了妻妾来做这些事,那么妻妾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朋友来做这些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

妻妾、子孙、朋友都不能救我,哪比上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廉洁勤政,并自己做自己喜欢的更好呢!2、(1)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

(2)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仙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参考译文】鲁般,肃州燉煌人,生卒年月不详,他心思精巧,善于创造。

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

不久,他的妻子怀孕,父母再三追问,他的妻子才说出了这一切。

后来,他的父亲伺机得到木鸢,敲击机关十多下,乘上它,一直飞到了吴会。

吴人以为鲁般的父亲是妖怪,就杀了他。

鲁般又造了一只木鸢,乘上它飞到吴会,找到了父亲的尸体。

鲁般怨恨吴人杀了他的父亲,回来后在肃州城南造了一个木仙人,让他的手指向东南吴地方向,吴地大旱三年。

占卜术士说:“吴地大旱,是鲁般干的。

”吴人带着许许多多的物品来向鲁般谢罪。

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仙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大唐初年,当地人还祈祷过这个木仙人。

3、(1)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

03文言文翻译答案

03文言文翻译答案

文言文翻译专练(三)(十九)答李几仲书①天难生于才②,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

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

凡) [注释]①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一位年轻人的信(摘录)。

②天难生于才:天才是很难出现的。

③足下:您,对对方的敬称。

④中朝:朝廷中。

[文言知识]说“就”。

“就”在文言中多作动词用。

上文“以就晚成之器”中的“就”,解释为“成”或“成为”。

“就学”、“就业”、“就职”中的“就”,均作动词用,由“接近、靠近”引申,意为“走进学校”、“踏上工作岗位”、“走上职务岗位”等。

成语“就地取材”,意为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

“事不就”,即事不成。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长者: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②然:形容词,正确2.理解:“学问琢磨”是指:成就人才的途径,意思是仔细思考,潜心钻研。

3.理解:“晚成之器”即成语:大器晚成。

指能担当重任的人才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翻译:其自废惰欤:(至于)那些自己荒废懒惰的人啊5.选择:“当继此有进于左右”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④___①当继续给你写信;②要继承别人的精神才能前进;③当接到这信后要跟周围人商量;④要继续努力才能超过周围的人。

【参考译文】天才不是天生的,但才子是需要仔细思考,潜心钻研,才能成就担当重任的人才;那些不能成材的,就不要去怨恨上天。

现实世界需要人才,但是人才未必都被任用,君子从来不会因为不被当世任用就荒废学问;至于那些自己荒废懈怠的人,就不能归咎于现实世界了。

凡是被你称道的,都是在朝廷时候有机会听到的那些德高望重者的言论,你如果也觉得这些观点正确,就要继续努力才能超过周围的人。

(二〇)黄庭坚论书法幼安①弟喜作草②,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③,来求法夫④。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无万缘⑤,如蚊蚋⑥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

课外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翻译小练习一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张光祖《言行龟鉴》注释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其所居.堂屋敝 2吾为.将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二狄仁杰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当使.绝域 2乃诣.长史蔺仁基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三巨商蓄鹦鹉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半年方.得释 2就笼与语.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 ;4 ..4.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鲁肃简公二事鲁肃简公宗道;为人忠实..仁宗在东宫;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①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鲁肃简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在汀二年;杜门不与人接;日阅书数卷而已..室仅容一榻;坐卧其中;欲将终身焉..人不堪其忧;而公处之裕如②也..注释①中使:即前面的宫廷“使者”..②裕如:宽绰..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移时饮归. 2中使具.如公对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3. 根据文章分析;“中使嗟叹而去”;他嗟叹什么4. 这篇短文主要表现了鲁肃简具有、的思想性格..五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付子已.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六韩休为相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④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注释①峭直:严峻刚直..②干:求取..③允:与……相当..④掺shǎn:拿..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2及后苑游.猎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3.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相关课外文言文练习答案一1、1居住 2担任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4、不以个人喜怒杀人冬日不修敝屋仁心爱物翻译:武惠王曹彬;国家的名将;创下了鼎盛的战绩;没人比得过他.他曾经说:"自从我当了将领;杀了很多人;然而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恨他们而乱杀一个人."他的住所坏了;弟子请求修理;曹彬说:这个时节正好是冬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居住;不可以杀害它们的生命.''他心爱的东西原来也是像这样的啊..二1、1派往 2到……去2、蔺仁基因此对李孝廉说:“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3、表现出狄仁杰的品行影响了他人;侧面衬托出狄仁杰品性的高尚4、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翻译:当初;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同事郑崇质应当出使遥远的地区..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又有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怎么可以让她有万里离别的忧愁”于是找到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承担出使的任务..蔺仁基一贯与司马李孝廉不和;这时候两人不禁相对说:“我们难道自己不感到羞愧么”以后两人和睦相处..三1、1才2说话2、商人就许诺它;说:“我应当亲自送你回归大自然 ..”3、3思维敏捷;及时倾诉自己的不幸 4离别时情真意切4、不要剥夺他人的自由;不要剥夺其它生命的自由翻译:一个姓段的大商人;养一只鹦鹉;它十分聪明;不仅能朗诵《陇客》和李白的《宫词》和《心经》;还能在客人来时;寒暄问安..主人十分爱惜它;特别的宠爱它..有一天;段生因为一些事情被捕入狱;半年才获得释放..一到家;段生便走到笼子旁边对鹦鹉说:“我在狱中半年无法出来;朝夕所想的只是你;你安好吗家人没有忘记喂你吧” 鹦鹉回答:“你在狱中几个月就忍受不了;比得上鹦哥我被关在笼子里这么久了” 这话感伤得段生泣不成声;于是许诺它说:“我应当亲自送你回去..”于是段生特备车马;将鹦鹉携带到秦陇;揭开笼子;一边哭;一边祈祝:“你可以归巢了;好自随意吧..”然而;这只鹦鹉整羽徘徊;好像不忍离去..四1、1回家2详细2、但是我已经换了衣服;街上也没有认识我的人3、他嗟叹鲁肃简公宁愿受责罚;也说实话;在官场上保持着少有的诚实、正派4、诚实正派忠实安贫乐道翻译:仁宗在东宫在位的时候;宗道是谕德相当于太子太傅..宗道家边上有一家酒馆;店号叫仁和酒;在京师很出名;公鲁简肃常常乔装在那里饮酒..有一天;皇上急召宗道;使者到他家里找;但是他不在;过了段时间宗道喝完酒回家来了;使者和宗道商量说:“皇上假若责怪你来迟了;应该用什么事情推托”宗道说:“就说实话..”使者说:“但是那样会得罪圣上的..”宗道说:“喝酒;是人之常情;欺瞒圣上;就是臣子的大罪了..”使者感叹而去..真宗果然问起这个事情;使者就按宗道说的回答了..真宗问宗道为什么私自去酒馆喝酒;宗道回答说:“我家里贫穷;没有酒具;酒馆里的东西齐全;我去了就像在自家一样自在..正好当时有家乡的亲戚朋友从远方过来;所以去酒馆和他喝酒..但是我换过衣服了;百姓就没有人认识是我了..”真宗从此觉得宗道品行很可贵;认为可以重用他..后来他被贬为濮州团练副使;安家在汀州..他在汀州两年时间;关门闭户不见人客;每天就是在家里看书读卷..房子里只能容得下一张床;他坐和睡都在里面;准备就这样终老..其他人都为他感到担忧;但是他却处之泰然;并不觉得不好..五1、结束;完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翻译:三国时代;有一次;邓芝外出;看见一只猿母抱着小猿在树上;弄儿为乐;于是射鸟的人引弓发射;结果;箭射中了猿母的肚子..猿母呼唤雄猿近前;将孩子托付给它后;悲戚地鸣叫了几声后;拔掉身上的箭;掉到地上死了..射猿母的人把箭折断;把弓丢弃;发誓不再射箭..六1、1做;担任 2游玩2、韩休担任宰相;陛下变得很瘦;为什么不罢免驱逐他3、韩休为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为了国家大计;敢于与皇上争执..他是个有良好声誉的官员..翻译:唐玄宗任用韩休当做唐玄宗的门下的随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追求名誉权势..等到做宰相后;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起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容易控制;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共事的时候;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萧嵩就逐渐厌恶起他来..宋璟感叹说:“没想到韩休还如此有能耐”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少有差错;常常对身边的大臣左右在古代是身边的大臣的意思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拿着镜子对着它默不作声;身边的大臣说:“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即使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自己啊..”。

文言文小段翻译(三)及答案

文言文小段翻译(三)及答案

文言文小段(三)译文1.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

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察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怜惜他有功绩,没有惩罚他,只是在大殿中赏赐他丝绢几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如果)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对他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

如果不知道惭愧,就是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秘密派人暗中侦探监视。

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用实话相回答。

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皇帝闲暇时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出那些好的大臣说说。

(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

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

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

”(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练含四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练含四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练含四(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21_30)(71_80)(151_170)原文 21.七步诗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注释: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

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不成者行大法( ) 2.萁在釜下然( )3.漉菽以为汁( ) 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____,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_______。

三、《七步诗》一般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原文 22.太宗罢朝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

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

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

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

注释: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

太宗,指李世民。

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

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

③不自得:不痛快。

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会杀此田舍汉( )( )2.谁触忤陛下()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4.妾闻主圣臣忠()二、翻译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_______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_______________”,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

2019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答案,翻译

2019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答案,翻译
课外文言文(10分)(2019广东中考)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 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 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 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 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 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显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工作范文,仅供参考!
如需使用,请下载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分) 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闻隗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读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结合文本,谈谈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4分)
)(3
答案
9.C A告辞/推托 B到/助词,的 C更加 D跟从/自 10.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①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坚定 ②赈施钱财
译文:马援年轻时,就因家中用度不足就辞别兄长马况,想到边郡去耕 作放牧。马况说:“你有大才,当晚些时才能成。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 拿给人看,暂且听从你所喜爱的。”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的志气,应 当在穷困时更加坚定,年老时更加壮烈。”因从事耕作放牧致有牛马羊 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又叹道“凡是从农牧商业中所获得的财产,贵在 能施救济于人,否则就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将财产尽分散给了哥哥 和故旧。听说隗嚣很喜欢有才学的人,就前往投靠他。隗嚣很敬重他, 与他共同筹划决策。

文言文小段翻译及答案

文言文小段翻译及答案

翻译以下各段文言文〔二〕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韩信说:汉王对待我很优厚,把他的坐驾给我乘,把他的锦衣给我穿,用他的饭菜给我吃。

我听说,坐别人的车就要和他共患难,穿别人的衣服就要分担他的忧虑,吃别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他的事而出力效死,我又怎么可以看见利益就忘记道义呢!2.凡人陆行那么劳,水行那么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急,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

洵游山者之最也。

但凡人在陆上行走就容易疲劳,在水上行走就比拟安逸。

但是对于游山的人来说,往往陆地多而水路少。

只有武夷两山中间夹着一条小溪,一条小舟摇曳着往上走,溪流湍急,同时发出声响。

游客有的坐有的卧,有的躺着脸朝上,只要是自己的兴致〔心情〕所适宜〔合〕的〔即可〕,而且奇妙的风光都能看到,〔这〕确实是游山的人最好的去处了。

3.于是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胜数。

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惟融及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及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北魏〕从这以后,国家丰足,国库里的物品十分丰盈,堆满了走廊和房屋之间的露天场地的钱币和布匹多得无法计算清楚。

等到太后决定将布匹赏给百官,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力气往回拿。

官员们没有不按照自己的能力,拿上布匹回去的。

只有章武王融和陈留侯李崇,因为拿得太多而跌倒扭伤了踝骨。

太后于是不给他俩布匹,让他们两个人空着手回去了,当时的人们耻笑他们。

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布,太后问他:“侍中为什么拿得这样少?〞崔光答复说:“我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这已经够多的了。

〞朝中的人们都佩服他的清正廉洁。

4.公乘亿,魏人也,以辞赋著名。

8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8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8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共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8年级课外文言文一、螳螂捕蝉的翻译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臣子说:“敢有劝阻(我攻打楚国)的,我就处死他!”有一位年轻的侍卫官想劝谏而不敢,于是就藏着弹丸,在后园绕来绕去,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就这样一连三个早晨。

吴王说:“你过来,为什么自寻苦恼,把衣服弄湿成这样。

”他回答说:“园中有树,树上有蝉,蝉高高地呆在树枝上,叫声很悲饮着露水,不知道螳螂就躲在他的身后呀;螳螂弯曲着身子紧贴在树枝上,要想捉蝉,而不知道黄雀正躲在身边;黄雀伸长脖子,想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它的下面呢。

这三个东西都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

而看不到它们身后的隐患呀。

”吴王说:“好啊!”于是就停止了出兵。

说明:刘向编纂的两部记述古代历史故事的书。

其中收集了大量的故事传说和寓言。

譬喻贴切,鲜明生动,寓理于事,有很强的说服力。

《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警告那些鼠目寸光,毫无远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之祸的人。

1、出自文言文的"螳螂捕蝉"的成语是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的寓意是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2、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3、少孺子怀丸操弹,游于后院,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以奇怪的行为引起吴王的注意,引出进谏的话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此三者皆物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答案: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二、鹬蚌相争翻译: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了燕国,去劝赵惠王说:“臣这次来的时候,(我)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

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运用“文言翻译歌诀”帮助做题: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对照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第三-----五课时
设题角度Ⅳ:注意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9.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这样做)难道是为了我吗?不过是为了
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 好关系,怎么样?(不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自称, “是”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前两个分句都是宾语前置 句,需要调整语序。)
子的独立性,不译,应删去。“虞”,译为“料
想”。)
4.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你必定死(在)这中间,我到那里收你
的尸骨吧!(注:省略介词“于”,“焉”作兼词,
相当于“于此”,译为“到那里”。) 5.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杞子从郑国派(人)告知秦伯。(注: “使”的宾语省略了,须补充;“于”表对象,可不 译。)
设题角度Ⅱ:用“增删法”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 3.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您处在北方,我处在南方,(即使)走 失了牛马也到不了双方的疆土。没料到您进入了我们 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注:唯,句首语气词,表 示语气确定,不译,应删去;“之”,助词,取消句
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 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二 ) 蹇叔哭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 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 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 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 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 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 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 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 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 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
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 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 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对曰: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 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
“还是”,表婉商的语气;“诸”,兼词,译为“之
于”。)
1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
无所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如果您凭借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 城山当做城墙,把汉水当做护城河,(您的兵马)即使众
多,也没有用处!(注:“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是
10.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
复,君其问诸水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
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
水边去问一问吧!(注:第一个句子是判断句,“也”表 判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应删;“其”,
(二 ) (鲁僖公三十二年)杞子从郑国派人告知秦伯说:“郑 国人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地派军队 来,郑国可以得到。”秦穆公就此事问蹇叔的意见。 蹇叔说:“使军队受到很大的消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 没有听说过啊。军队劳累精力衰竭,远方的国家已有 防备,这恐怕不可以呀?军队的行动,郑国必定知道; 秦军辛辛苦苦却没有收获,士兵必定会有叛逆作乱的 心理。况且行军千里,那还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 不听,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从东门出兵。 蹇叔对他们哭道:“孟将军啊!我看着军队出发,却 看不见他们回来啊!”秦穆公派人对他说:“你懂什 么!如果你只活六七十岁的话,你的墓地的树都有一 抱粗了啊!”
“使„„劳累”;“远”,形容词作名词用,译为 “远方的国家”。)
15.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如果
秘密地派军队来,郑国可以得到。(注:潜,偷偷地,形 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译为“秘密地出动”。)
设题角度Ⅰ:用“保留法”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
1.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
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这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到齐军中(去
谈判),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侯让诸侯的军队 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阵。(专有名词——
文 言 文 翻 译 课外部分
第二课时操练
(一 ) 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
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
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 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
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
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 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7.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 不顺服?(注:“绥”,译为“安抚”。) 8.穆公访诸蹇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穆公到蹇叔这里来询问这件事。 (注:诸,兼词, 相当于“之于”;访, 古今异义词, “询问”。)
附:参考译文
(一 )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 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节到 齐军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即便) 走失了牛马也到不了双方的疆土。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 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 命令我们先君太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 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 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 北到无棣。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 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 ;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 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 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 边去问一问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
时间名词、人名、地名、官名,都可保留。)
2.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 北至于无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 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地名保 留,但是要注意,“河”是专指“黄河”,“履”,本 义是鞋子,这里引申为“征讨的范围”。)
(4)词类活用。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 词的词性及词义。 (5)固定结构。古代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
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
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 (6)特殊句式。在翻译时,要注意一些特殊句子。如 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 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
介词宾语前置,要调整语序,“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 池”。)
12.晋人御师必于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晋人一定会在崤山抵抗你们的军队。
(注:“于崤”是介宾结构后置,应调整为“晋人必
于崤御师”。)
设题角度Ⅴ:关注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军队劳累,精力衰竭,远方的国家防
模块一: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一 ) 房玄龄与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之曰: “北门近来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太宗谓玄龄、 士廉曰:“(1)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妨 卿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2)臣不解陛下责 ,亦不解玄龄等谢。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 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 臣所不解。(3)陛下所 为若是, 当助陛下成之;所为若非,当奏罢之。此乃事 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玄龄等不识所 守,臣实不喻。”太宗深纳之。 《大唐新语·极谏》
备(我们),恐怕不可以吧?(注:“无乃„„乎”是一
个常见的文言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表示 揣测。)
设题角度Ⅵ:关注词类活用现象
14.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让军队劳累来袭击远方的国家, (
我)没有听说过啊。(注:“劳”,使动用法,译为
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蹇叔哭着送他道:“晋国人 防御的军队必定在君王皋的墓;它的北峰,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
你必定死在它们之间,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于是 秦国的军队便向东方进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