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词三首 牧童教案
牧童教案 《牧童》教案3篇
牧童教案《牧童》教案3篇】《牧童》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自由自在与惬意的生活。
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3篇《牧童》教案,希望在牧童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牧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故事。
3、理解寓意,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建书香校园,树文化新人课外阅读”活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伊索寓言》。
板书,注意“寓”写法。
齐读。
2、什么叫寓言?(寓言是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出示幻灯片1)你读过哪些寓言?3、有没有同学读过《伊索寓言》呢?能说出其中的一两个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大寓言家,了解一下《伊索寓言》4、指生朗读:(出示幻灯片2)相传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善于讲动物故事,是个编寓言故事的高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较早的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人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啊,狼啊,驴子等等。
每则寓言的较后,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
5、师补充:关于《伊索寓言》,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这样说过;“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伊索寓言,感受一下伊索寓言经久不衰的魅力。
这则寓言故事的题目叫做《牧童和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则寓言,读书时老师有两个要求:(出示幻灯片3)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生词,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它们的意思。
牧童教案教案5篇
牧童教案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牧童教案教案5篇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在撰写过程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牧童教案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牧童》优质教案(三份)
《牧童》教学设计(一课时)新授课【设计意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当然也不例外。
通过诵读,把学生带入诗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知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是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手段。
除此之外,运用相类似的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对学生读懂古诗,理解古诗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
如《牧童》一诗,主要表达了牧童无忧无虑,无羁无拌的生活,既显示出古代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也隐含了作者对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这与唐代诗人栖蟾的《牧童》,在描写内容和表达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在两首诗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明诗意,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美好而完整的诗境。
【教材分析】《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
为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
草场、笛声、牧童、月夜组成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
整首诗描绘的是牧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然恬静的生活和牧童无羁无绊的心灵。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透过诗,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多的古诗学习经验,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
也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对一些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情感还比较难体会。
古诗所描绘的牧童生活对于在城市里成长的小孩而言距离较远,特别是那种自然放松的生活状态。
学生不太容易能体会到,所以,要通过教师运用感性而直观的语言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牧童》,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感受牧童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体会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牧、蓑”等生字,会写“牧、笛”等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感受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简洁凝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想象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有很多诗人喜欢描绘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与牧童有关的古诗词,一起走进古代牧童的生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三首古诗,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4、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意1、《牧童》(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①引导学生想象“草铺横野六七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草原的广阔。
②理解“笛弄晚风三四声”中“弄”字的巧妙,体会牧童的悠闲自在。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①思考:牧童归来后做了什么?②感受“不脱蓑衣卧月明”中牧童的随性与惬意。
2、《舟过安仁》(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引导学生想象两个小童在船上的情景。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①理解“怪生”的意思,思考为什么没有雨两个小童却张伞。
②体会小童的聪明和可爱。
3、《清平乐·村居》(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①描绘茅屋、小溪、青草的画面,感受乡村的宁静美好。
②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体会老夫妻之间的亲密与幸福。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①分别想象三个儿子的活动场景。
②重点体会“最喜小儿亡赖”中小儿的天真活泼。
(四)总结升华,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三首古诗中牧童的形象有何不同。
《牧童》教学设计(最新7篇)
《牧童》教学设计(最新7篇)《牧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老师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读,大家愿意吗?你们喜欢哪一首?我们一起读。
1.大家读得真好!很有感情,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古诗。
2.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首古诗,是一首有关牧童的古诗。
3.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牧字,写牛字应该特别注意哪一笔呢?牧的部首是什么?谁来给牧字组词。
4.老师板书牧童,牧童是做什么的?(放牛,放羊)5.哦!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
1.过渡: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是我们熟悉的吕洞宾。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吕岩有哪些了解?谁能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
2.指答。
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诗人吕岩因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称为逍遥大仙。
4.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每个字、词。
5.(手势,双手向下)非常好!大家都读得很投入,谁想来读一读。
谁来评一评。
6.太好了!同学们都能把诗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老师也想读读,想听吗?7.想。
(注意:听老师怎么读。
)师范读。
8.老师哪里停顿了,指名答。
9.对呀!读诗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谁来试一试。
10.读得真好!我们一起再读读吧!(师前四字,生后三字,倒过来,师后三字,生前四字)三、理解第一、二句诗。
过渡:这是一首描写牧童的诗,牧童出现之前,诗人首先描写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是从哪个诗句知道的?(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同学们真会读书。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10篇)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10篇)学校语文《牧童》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悉古诗生字,会书写“蓑”;精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解释以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意境;渗透学习栖蟾的《牧童》古诗。
3.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过程课前:观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同学们,让我们先来观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上课:一、启:牧童身影越千年我看到同学们刚刚很沉醉的样子,说说吧,这样的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悠扬的笛声自然而然地就让我们联想到了牧童放牛的画面,我们在一班级时学过一首描写牧童的诗,还记得吗?指名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今日,我们也要学一首与牧童有关的诗。
题目就叫读课题——《牧童》二、承:牧童身影整体显1.(出示)自己先读读吧,读上两至三遍,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读诗肯定要投入,就像你们如今这状态,特别好。
2.指名诵读:谁来单独为大家读读正音:这个“蓑”字,是平舌音,写的时候要留意它是草字头,有一种草就叫蓑衣草呢!用手指书空一遍,可别漏了中间的一横。
(过渡:一丝不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来。
师声协作读。
3.齐读: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过渡:诗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
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画面。
你读后眼前有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三、入:牧童身影在眼前1.过渡:刚刚我们看到的是远景,如今就象拍电影一样,让我们把镜头渐渐拉近。
你确定会有新的收获。
悄悄默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看哪些字词激起了你的想像?A 、草铺横野六七里(1) “铺”(草长得很茂密,像平铺开一样)1.指名说,你找得很好,(板书“铺”字)我们平常铺什么?2.出示:草长横野六七里草冒横野六七里草铺横野六七里与“长、冒”比较,铺感受到草的多和广。
再读这一句同学说道六七里:真的六七里吗?“六七里”在这里是虚指,就是说呀,这原野——特别宽阔,你读读。
教案古诗牧童教案3篇
教案古诗牧童教案3篇牧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3、学生回答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4、请学生贴出画面⑴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⑴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⑴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⑴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
”“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⑴贴出牧童、出示课题二、学唱歌曲(一)、掌握节奏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2、听录音范唱。
(出示歌谱)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 X X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10、学生小组讨论。
《牧童》教案优秀
《牧童》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牧童》。
2.理解并感受诗中描绘的牧童形象及生活状态。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牧童》,理解诗中牧童的生活状态。
2.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了解的牧童形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二、初读诗歌1.同学们自由朗读《牧童》,注意节奏、韵律。
2.教师指导朗读,强调重音、停顿等。
三、理解诗歌1.分析诗中的牧童形象,引导学生感受牧童的生活状态。
2.讨论诗中描绘的景色,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深入解读1.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
2.探讨诗人的创作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哲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牧童》诗歌内容。
2.回顾上节课的分析,讨论诗中的修辞手法。
二、诗歌鉴赏1.指导同学们进行诗歌鉴赏,从语音、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2.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三、诗歌背诵1.教师指导同学们进行诗歌背诵,注意节奏、韵律。
2.同学们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背诵。
四、拓展延伸1.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描写牧童的诗歌。
2.分析这些诗歌与《牧童》的异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牧童》的鉴赏文章。
四、作业布置1.背诵《牧童》。
2.写一篇关于《牧童》的鉴赏文章。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同学们对《牧童》的朗读、背诵效果较好,但部分同学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2.下一节课将针对同学们的不足,加强诗歌鉴赏的训练。
六、教学评价1.课后对同学们进行诗歌鉴赏测试,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2.收集同学们的鉴赏文章,评选优秀作品并进行表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牧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诗歌鉴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同学们的学习需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引导同学们通过朗读感受《牧童》的音韵美,培养对古典诗词的初步感知。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精选3篇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精选3篇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领略《牧童》一诗的意境,欣赏《舟过安仁》的童趣。
2.会流利背诵这两首古诗,并且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扩写古诗。
3.感受童年的绚烂与快乐。
教学准备:投影片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切入新课1.读读以下诗句,你有什么发现呢?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杨万里2.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发现了许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儿童,有懂事的,有贪玩的,有聪明的,也有悠闲自在和淘气调皮的,他们各自在忙什么呢?3.质疑引入,学习新课。
二、学习《牧童》,领悟诗意1.初读古诗,了解内容①指名读一读吕岩即吕洞宾的诗,指出易错字“蓑(suō)”的读音与写法。
②再读古诗,你能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填一填、说一说吗?在一个()的地方,耳边似乎回荡着()。
当()的时候,一个牧童到外面()了。
③再读这首诗,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的牧童呢?为什么?从哪句诗哪个字最能领略他的悠闲与惬意?2.品读古诗,走进诗境围绕“卧”,品味“卧”。
①卧在一个怎样的地方?“六七里”:虚指,原野地方很大很广阔,一望无边。
“铺”:结合诗句理解扩词(铺展、铺开、平铺、铺设、铺天盖地……)看到辽阔的原野上到处是绿意葱茏的草,在我们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听一听,你听到了()的笛声?(悠扬的、时断时续的、远处飘来的、忽隐忽现的)理解“三四声”:虚指,形容笛声时断时续。
这笛声是谁逗弄出来的呢?你能猜出来吗?②卧在一个怎样的时候?黄昏后:绚丽的晚霞渐渐消失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夜空……归来:牛羊入圈,该空闲了,无忧无虑了。
关于牧童的古诗刘驾《牧童》
关于牧童的古诗刘驾《牧童》篇一:5.古诗词三首牧童古诗词三首牧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不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牧童》。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道教材1.教材分析:《牧童》就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卷第二组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
本组教材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专题进行,《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儿童晚归游憩图。
全诗意境迷人,用词开朗,情趣盎然,生动的抒发了牧童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2.学情分析:那么,五年级学生对这首诗就是一个怎样的心智情况?这首诗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什么呢?他们又想要以怎样的方式去自学这首诗呢?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在课前对学生做了这样的调查:1.你可以恰当流利地朗诵这首诗么?2.你认为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吗?3.你可以腰这首诗么?4.你能大概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5.你能够从诗中体会至诗人的情感吗?调查中我发现:80%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9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70%的学生会背这首诗,能大概说出这首诗意思的占30%,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情感的只有极少数。
根据学生的实际,融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科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智水平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认为:二、教学目标:1.四书五经并诵读古诗,认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自学,并使学生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绝妙。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三、说道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所以教学本首诗,我准备采用“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来展开教学。
《牧童》教案(优秀8篇)
《牧童》教案(优秀8篇)《牧童》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识字13个,写字12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画家画技的高超和虚心的美德,体会牧童善于观察生活和敢于提意见的美德。
【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欣赏名画,调动同学情绪。
1、上节课,俺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认知了很多生字朋友,也知道了课文中写了一个大画家和小牧童的`故事。
2、是哪个大画家?介绍画家戴嵩画的牛。
3、还写了一个小牧童(也就是一个放牧的小朋友),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俺们进一步学习。
二、整体感知全文。
谈话: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抓住三个情景理解词语,了解人物,学习朗读。
1、情景1画技高:⑴戴嵩画技很高,默读一、二自然段,用“”划出有关内容。
⑴指名读,相机出示重点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①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②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⑴引导读两个句子,比较体会,用“一……就……”说话。
⑴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指名动手模拟“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体会画技高。
⑴感情朗读一、二段。
2、情景2称誉:⑴看到戴嵩画画,周围的人是怎样称誉的?用“”划出有关内容。
①说。
②出示三个句子,供同学朗读: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誉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干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称誉道。
⑴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夸?教师为同学提供词语,同学选用词语来赞他:惟妙惟肖上乘之作神来之笔出神入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鬼斧神工妙笔生花3、情景3勇敢批评和虚心接受:1、正在这时,一声炸雷响起来,快读5、6段吧。
2、谁给你留下了深的印象?留下了什么印象?3、读好两个人物的对话。
看课文插图,指出画家和牧童。
4、你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吗?播放斗牛视屏。
5、一句话小结,完成板书。
四、写字指导1、商2、抹3、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牧童》语文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优秀6篇
】《牧童》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自由自在与惬意的生活。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案古诗牧童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大家觉得大自然美吗?今天学习一首古诗《牧童》,诗中描写了郊外的景色和牧童快活的生活。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自由读。
同桌互读,三、诗人眼里的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到诗里去找找吧!诗意描述:“草铺横野六七里”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
“六七里”在这个不是实指,而是虚指。
下句的“三四声”也是虚指。
“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悠闲的放着牛,吹响了笛子,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
“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到家里已经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
“不脱蓑衣卧月明”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的快活的生活。
诗句抒发了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野趣。
)三、巩固。
配乐背诵古诗。
试着默写一下。
板书设计:牧童草六七里笛三四声归来黄昏后不脱卧月明《牧童》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1、识字教学。
2、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教会孩子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教师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
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请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2、在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
《牧童》教案优秀7篇
《牧童》教案优秀7篇《牧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在学习中理解词语,理解时积累,积累后运用词语说句子。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
教学难点: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课件出示戴嵩的画作,第一幅:牡丹图出示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第二幅:牧牛图(出神入化、绝妙之作)学生欣赏并夸夸这些画作,学生用上这些词语练说句子。
一、导入部分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画家和牧童》,请小朋友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师板书:“画家”二字大,“牧童”二字小)师:看课题后你发现什么了吗?()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师:小朋友很会发现问题,想想该怎样读才能把一大一小的意思告诉听课的老师(以手示意“画家”二字读大声些,“牧童”二字读小声些),学生再读课题。
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95页,比一比,谁读得又快又好。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二、品读课文,从画作的画法、旁人的夸赞、态度等体会“著名”(一)引出“著名”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师: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谁能用“著名”来说说戴嵩这个人。
(二)品“著名”重点句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现在我们知道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
那课文哪些句子具体写戴嵩画画的?请小朋友们拿起笔,找到写戴嵩画画的句子画起来。
(学生汇报后齐读)师:(课件)看看这幅画,谁来指指,哪儿是“浓墨涂抹”,哪儿是“轻笔细描”。
(请一学生上台指画)师:好,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是戴嵩,请起立,拿起笔,伸出手,边读句子边画画。
牧童教学设计(优秀3篇)
牧童教学设计(优秀3篇)《牧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3、培养学生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教学过程】一、观察发现,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写课题:画家牧童(一大一小)你发现了什么?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老师把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我猜是因为牧童年龄小,画家年龄大。
)(我觉得是画家本领大,会画画,牧童只是会放牛,所以就写的小。
)同学的猜测都很有道理,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深入课文过渡:课文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画家名叫戴嵩,他很有名。
(出示第一句话,学生齐读)1、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戴嵩很有名气?你还能换一个词吗?2、我们可以用这种换词语的方法来了解一个词的意思。
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戴嵩画画的好,很有名气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把这样的句子用漂亮的画起来。
板书:戴嵩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小朋友们找的都对,让就我们好好来研究研究戴嵩到底有多著名?(1)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请你细细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从哪个词更能突出表现戴嵩有名?()学生没能说到关联词你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还可以从一和就看出他画的画刚刚挂出来就吸引了很多人,更可见戴嵩画得非常好。
这就是关联词一就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出示:看画的人一(),就()。
有钱的人一(),就()。
(是啊,戴嵩的画那么受人欢迎,难怪他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拿起书,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
)(2)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①他是怎样画《斗牛图》的?②看徐悲鸿画的画《马》,让学生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现在你知道了吗,这是国画的两种不同技法,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
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精选14篇)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古诗的意思。
牧童教学设计(共5篇)
牧童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牧童》教学设计27 古诗三首《牧童》教学设计定州市大渡河小学鲍晓华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2.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3.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理解诗词的意思、想象描述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无暇和美好。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四、教学准备:1.读准字音,通读诗词句,认识生字词。
2.查阅工具书,借助资料,弄清古今字音、词义的变化。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4.适当批注,并对疑点进行标注。
5.学生收集积累描写的童年生活的古诗。
五、教学过程(一)播放《童年》歌曲节选,学生猜测歌曲的名字---《童年》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令人留恋的,童真童趣依然会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古诗,回忆童真。
出示27 古诗三首,讲明学习第一首(二)出示《所见》图片,回顾引入。
1.出示“牧童骑黄牛”的图片,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张图片之后会想到哪句古诗。
2.课件出示《所见》古诗,大家齐读,勾画“牧童”一词,引出今天的讲课内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
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学习《牧童》 1.检查预习效果。
(1)学生介绍诗人吕岩。
(2)指学生读,从字音与节奏上去指导。
让学生感受到读准确、读清楚、读得有节奏就是一种美。
同时指导书写“蓑”。
字词解释弄:吹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跟“蓑衣”相关的诗句(学生思考并回答)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4篇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牧童》教案篇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牧童》。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学习古诗,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今天我将以浅薄而又真诚的见解,谈谈我对《牧童》这一课的教学构想。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的、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
本组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
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草场、月夜、笛声、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
生动的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
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则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的体会到。
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结合本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要求和本课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中华语言的精妙。
并以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牧童》教案(优秀3篇)
《牧童》教案(优秀3篇)《牧童》教案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因此,教学中我决定不给学生讲述空泛的道理,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学习课文,朗读语句,加深体会。
在处理教材时,我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点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采取激励读、评价读、分角色等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使学生自悟自得。
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调动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使其发挥想像和创造,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参与思考、交流和讨论的整个过程,朗读感悟获得各自独特的感受。
学生在体会主人公优秀品质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小组认读生字词: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火车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开走了!2、教师随机导入新课。
二、读文品悟1、默读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画下来。
2、学生汇报。
3、随机理解句子。
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1)体会一就的意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学生读句子。
(个别读,齐读)b、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牧童》教案优秀7篇
《牧童》教案优秀7篇《牧童》教学设计篇一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唐代人。
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那在吕岩笔下的牧童,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首诗读三遍以上。
2、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首诗。
(评价:读通顺,流利)谁再读?他读准了一个生字,生板书:蓑强调字音不卷舌分析字形3自由默读全诗,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三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1 诗的意思搞清了吗?那老师要考考你:谁先来读这首诗?结:读得字正腔圆有节奏大家注意诗中有一个多音字,是哪一个?生板书:铺诗中为什么读pu?:(多音字从字义上区分读音)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
诗中指什么?(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 2你能根据第一小句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
六七里:眼前似乎浮现宽阔的原野)你能美美地读出这样的原野吗?3 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生板书:弄弄什么意思?(逗弄)笛弄晚风是笛声逗弄晚风吗?你从弄字体会出什么?(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结:刚才抓住一个铺、弄字去体会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结出示:抓重点字体会诗意齐读4 快乐的牧童边吹笛边嬉戏。
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点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抬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悠远的牧童歌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安详的吃着草。
或许。
谁能试着边想象画面边朗读这两小句诗?结: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5 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悦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