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2故都的秋(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名篇,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典型文章。
这个单元选的是写景状物的散文,文章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要求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故都的秋》又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清晨小院”“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等几幅画面,将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
学情分析《故都的秋》是经典的散文名篇,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典型文章。
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虽是经典,但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不是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深刻领悟的。
学生在经过反复诵读后,能初步感受到故都之秋的澄澈、寂静之美,能读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爱和赞颂,但对“悲凉”的深刻内涵及其体现的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不能准确理解。
这不是消沉,更不是哀叹,而是作者用另一种视角看孤独,饱含寂寞、萧索、破败。
正因为悲凉能带给作者如此丰富的审美体验,契合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所以作者才会用它来深情赞颂故都之秋,学生只有读懂这一点,才可能真正进入教材所要求的审美境界。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教案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2、提问法3、对比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二、整体感知1、解题:“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高中语文 2 故都的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理解围绕中心选材及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析语言、品味意境,鉴赏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理解围绕中心选材及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一、连类钩沉,迁移导入回忆描写秋的名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X禹锡)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浔某某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小结: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品到的是凄苦。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
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因此达到了极致而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来赏析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看看现代作家郁达夫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呢?二.介绍作者,积累词语。
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
某某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某某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2、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教案
自主探究
阅读1、2段,说说作者笔下故都、南国的秋的特点,并分析作者的感情。
引导、评价、明确:
1、故都的秋(“清、静、悲凉”前两个更多是客观、后者更多是主观感受),南国的秋(慢、润、淡)2、文中对二者的描述构成对比,表现对故都的秋的热爱、眷恋。
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
(五)
合作探讨交流
作者是悲秋还是颂秋
第一课时
单元(章节)课题
写景状物散文
本节课题
《故都的秋》
三维目标
1、学习作者普通中见奇特,平凡中显绝妙,以普通而又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表达绝妙情感的方法。炼的课题
作者是悲秋还是颂秋。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匠心独具的不寻秋而秋味隽永的高超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一)
导入
回忆并背诵学过的《沁园春-长沙》《天净沙-秋思》,说出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秋
强调并借此导入:共同看看郁达夫是怎样描绘秋?
回忆、展示、分析
(二)作业检查
郁达夫及其作品。
抽查
根据资料明确
(三)再查预习
诵读课文,勾画文中描写的景物。
评价、示范
以自由接龙的方式读课文,听读的时候勾画文中描写的景物。
引导、评价、明确:本文是作者“悲凉的颂歌”。于秋,他热爱眷恋;于心,落寞悲伤;于世,悲凉。
学生小组内讨论分析“悲”“颂”,展示交流,并做笔记。
课堂检测方案
学案:补全文章脉络。
课后作业布置
新新学案:“阶段三”和“研讨与联系二”
(秋)高中语文 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普通中见奇特,平凡中显绝妙,以普通而又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表达绝妙情感的方法。
2、知人论世,较深层次分析作者文章中寄寓的情感。
3、通过文字,去触摸一个“文学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匠心独具的不寻秋而秋味隽永的高超写作技巧。
2、解读作者文字中寄寓的独特情感。
教学设想:《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
本篇写成于1934年,到现在已经70多年过去了。
70多年来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都必选此篇。
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读者通过此篇,了解了“故都”,了解了“故都的秋”,了解了郁达夫。
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
郁达夫在8月16日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于8月17日晨便写就了此传世名篇,这源于郁达夫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
这不得不令人佩服郁达夫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
郁达夫摄入本文的景物都是极普通,但又极富代表性的,写入本文的人物是一些市井小人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也都是口语俗话,然而正是这些普通景物,平凡人物、口语俗话,经郁达夫的妙笔点画后却给人一种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感觉。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在浓浓的故都秋味中又寄寓了郁达夫特有的“清、静、悲凉”的感受。
因此,我们试图从题目入手,通过景物的选取体味郁达夫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进而知人论世去破译这种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
江南、水乡,对我辈生活于北方的人来说是一种诱惑,是一种吸引。
那北方、古都对于南方人呢?无庸置疑,同样是一种诱惑,同样是一种吸引。
一庭院落,一碗浓茶,几句闲聊,点画出故都的市井情韵;一树槐蕊,几声鸽鸣,数点秋凉,体味出故都秋天的特有况味。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1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教案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1一、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二、本文的结构本文分为总起、分写、总括三部分。
总起(第1、2段),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接着分写部分(从“不逢北国之秋”到“才感受得到底”),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
议论部分,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最后(最后两段)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结构图示:三、课文内容探究(一)理清行文脉络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提示: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息列索落的秋雨”,“秋天枣树的奇景”等这些景物来描写的。
2.文章在刻意描绘的五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提示: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处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秋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其中点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把握文章中景物的特征1.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提示:作者先从“秋光”写起,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我们还能从文中听到“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弱的残声”,是凄凉哀婉的,但也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潭柘寺的钟声”,是高亢、幽远、清亮的。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目标:一、明白得本文是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如何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照的。
二、明白得本文的脉络结构。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假想: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秋季,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古往今来,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述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窗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现幻灯)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述秋季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季。
有的刻画了秋季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不同凡响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如何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如何?下面就让咱们一路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板书课题、作者)导入新课2:“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那个地址玩耍,高高的前门恍如挨着我的家。
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
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每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咱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
(歌曲能够放录音替代)导入新课3: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只是,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
大伙儿明白,北京此刻是咱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可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4:春天处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漂亮,因此许多人都喜爱春天,很多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季,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忧伤,咱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
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 ——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2、解题
“故都”指明描写的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秋天的特点,为课文的讲解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五、具体探究:思考探讨
1、读第1、2自然段,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以及感觉。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对比烘托,进一步突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展示北国秋的图片(课件)
2、具体探究:秋院静观
秋院静观 一椽破屋
一碗浓茶 衰败景象,极具京韵的悠闲
碧绿的天色 清阔
②、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清、静、悲凉
②、辛弃疾话秋凉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一、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研读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
名篇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等,名句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等,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予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附诗词: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则写出了文人豪迈的情怀,是赞秋之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牡《山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1)(精品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章节名称计划学时 1课堂改革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会观察生活,突破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分析(可附加知识导图) 1.总起(1─2自然段)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1自然段)②写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2自然段)①写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3自然段)②写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的情况(4自然段) 抒发了赞故记叙③写秋蝉的残声(5自然段) 美、眷恋故都④写秋雨及雨后话秋凉都自然风物的的场面(6─10自然段) 的真情,流秋 2.分写(3─12自然段) ⑤写枣树在秋天里的奇露出深远的景(11自然段) 忧思和孤独议论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感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12自然段)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13自然段)3.总括(13─14自然段)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14自然段)学习者分析一般特征高一的学生能简单的感受到北国的美,但对如何表现美,选取景物的能力上有欠缺初始能力能够借助字典朗诵课文,但对秋味的理解有困难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感受到美,学习如何表现美知识与技能1对一些字词的识记2对北国秋天特征的了解3从细结中感受到北国秋的美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感知美2通过结构分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从细微之处能够感受到美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1.重点: 抒写故都的秋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的。
2.难点: 情景的浑然一体。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1 让学生分组朗诵,通过诵读感受文章的美2 分组讨论探究清净悲凉的特点教学环境电脑教室,白板,投影仪资源与媒体应用分析知识点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与时机使用目的资源与媒体来源词语注释:1 自然而然2 息列索落3 秋士1 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
2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动作声或风雨声。
3 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在学生尝试解释后,图片展示正确答案。
人教新课标必修2精品教案(2 故都的秋 第1课时)
2 故都的秋从容说课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并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熟读成诵,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拟定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想:了解作者和背景,读懂客观现实,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神”及二者关系,进一步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即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2.体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主要的写法,3.学习课文中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了解、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2.探究与活动,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3.思维训练,帮助学生确立阅读文学作品时体会与感悟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的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2.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由故都的秋联系到南国的秋的对比联想,教学难点如何去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的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生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生2:停车坐爱枫林晚,生3:霜叶红于二月花,生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生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师:看来,大家对学过的诗词是记忆犹新啊,很好!师: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美,因此诗人徐志摩给我们留下了《再别康桥》的绝唱,那么秋天呢?秋天又是怎样一种景象?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和“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推进新课]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篇有关秋的文章,大家先来分析一下题目,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和疑问?【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学生讨论,】生1:这是一篇写北京的秋天的文章,生2:这是一篇写北京的秋天的抒情散文,师:哦?你怎么看出是抒情散文呢?【学生挠头,】生:我是看了参考书的,【全班一起笑,】师:好,我们来帮帮他,题目就四个字,能体现抒情的能是哪个字或词呢?生:应该是“故都”,师:为什么?【学生讨论,】生:作者不直接写“北京”或“北平”,而是用“故都”,特别是“故”字,表现的是作者的一种无限眷念的情怀,因此,文章一定含有这种抒情的成分,师:很好,我们还能从这两个字看出什么?生:作者对北京的秋天既怀念又热爱,师:说得很正确,从大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经验呢?生: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千万不能忽略题目的内涵,师:太对了,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也要把握住题目所透露的情感,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多媒体课件展示,】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人,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到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其散文以游记著称,出版有《达夫全集》等,今天我们学的《故都的秋》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这个时候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创设氛围,合作学习师:从这些介绍中,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作者身穿长衫,郁郁寡欢地穿梭于许多城市之中,默默寻找着心灵的归宿,这样的情形似曾相识啊——生:朱自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有这样的感觉,师:王林的反应真是快啊,没错,我们刚学完的《荷塘月色》也是在文章中反映作者自己内心的苦闷,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而郁达夫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文的朗读,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话?本文写景的部分集中在哪几段?重点写了什么?【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欣赏和思考,】师:在优美的乐曲和深情的朗诵中,我们随作者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北京,领略了北京浓浓的秋意,对于刚才的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呢?【学生讨论片刻,】生:本文的文眼是“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师:大家觉得呢?生:(齐声)没错!师:看来,对这个问题大家没有分歧,下一个问题——生:文章的写景部分集中在3到7段,重点是写秋天的“味”,师:这么肯定是写秋天的“味”,而不是“色”“声”“形”或者其他?生:这些在文章中都有描写,可是文章出现最多的还是“味”,知识拓展、提升师:李立同学读书非常认真啊,下面,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文章中没有写景的几段有什么作用,先看第1、2段,大家一起齐读一遍,注意朗读的速度和语调,【学生齐读课文,】师:在课文的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受?【多媒体课件展示表格,】【学生讨论填写,】①北国之秋特征(感受):“清”“静”“悲凉”→“想饱尝一尝”②南国之秋特征(感受):“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师:大家分析得十分准确,第1、2段是文章的总起部分,大家再分析一下,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感情呢?【学生讨论,】生:作者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半开半醉的状态”指的是南国的秋,而品味真正的秋的味道,在南国是不适宜的,师:对比映衬,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文章结尾的两段,很明显,这里作者沿用了开头的手法,不过,又有不同,谁来分析一下?生:与前文呼应,运用形象的比喻来体现两者的不同,师:既然是比喻,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本体与喻体的关系,给大家2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师:请小组派代表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上台展示,】本体: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相似点:秋味喻体:黄酒之与白干不烈稀饭之与馍馍不浓鲈鱼之与大蟹寡味黄犬之与骆驼少形师:分析得既准确又详细,送上我们的掌声吧,【学生鼓掌,】师:为了突出北国之秋的可爱、可恋,作者可以说是不惜笔墨的,郁达夫深爱着故都的秋,他甚至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留住秋的身影,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郁达夫心中对秋的深爱,师:我们再来看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生1:“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生2:“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师:现在有两种观点,大家看看到底应该是哪种呢?【学生讨论,】生1:我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全文的观点就是这个吧,生2:我同意第一种观点,虽然,全文的观点是有关北国之秋的,但就这一段而言,如果局限在这一点上思路就狭窄了,也没办法解释本段中有关中外作家、诗人的内容, 生3:对,第二句话只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从本段的联系来看,中心句还是第一句, 【学生纷纷附和,】师:好的,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确定,这一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我还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学生讨论,】生: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给“故都”再添色彩,也更显示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师:很好,这是从表情达意上来分析的,如果从文章的结构上来分析呢?生: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作者把文笔由写景转到议论,有起伏跌宕的效果,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师:分析得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师:下面,大家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感情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堂小结师:好了,我们用一节课来了解了文章的感情和思路,还分析了文章中没有写景的部分,其实,即便是这些段落,也透露出浓浓的秋意和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眷恋之情,下节课,我们重点分析文章中的写景部分,再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布置作业师:今天的作业,一是,配乐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你们认为最好的写景段落,并将其画成图画,下课!板书设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赏景——感悟。
高中语文 1.2《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
小结
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一、检查预习
二、新课导入: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便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得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们追求的意境,不少的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从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2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生平经历,创作特色;
2、反复诵读,抓住 “清、静、悲凉”这条线,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找出五幅秋景图。
重点
抓住文眼,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找到五幅秋景图。
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
时间
设计意图
方法、策略
个人备课
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
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
六、梳理内容
文眼: “清、静、悲凉”
第一部分:总起(1~2)抒发了作者感受—向往故都之秋
第二部分:分写(3~12)记叙+议论
五幅秋景图:1、秋晨落叶图;
2、秋槐落蕊图;
3、秋蝉蝉鸣图;
4、秋雨话凉图;
5、秋日胜果图。
第三部分:总结(13~14)总结全文,再一次表达自己眷恋故都之秋的内容。
总评或
反思
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Βιβλιοθήκη 式位置也可以变动。三、走近作者
郁达夫: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名作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怀鲁迅》等。
四、追溯背景
五、释题
故:代表深切的眷恋,热爱之情
秋:是中心语,是描写的主要内容。
文章标题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和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整个题目点出地点和节令,题目明确而又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