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
江西省新余市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家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
由此可见孔、孟二人A. 宣扬复古守礼B. 肯定汤武革命C. 追求仁政德治D. 主张重构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借助孔子与孟子二人评价“国君与人臣”这一对关系来考察春秋战国时期旧的政治体制的破坏与重建——孔子希望恢复被破坏了的稳定的等级秩序,孟子所倡导的则体现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择明君而行抱负的很强的流动性,改变周制之下的等级僵化。
孔子批评管仲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可见双方都强调君臣相处要遵循正常的秩序,故选D。
材料没有涉及礼制问题,排除A;汤武革命是指仁德的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前朝的革命。
材料没有体现孔孟主张仁德的相关信息,排除BC。
故选D。
易错项分析:本题易错项为B。
材料强调的是君臣关系应恪守的原则,但当君不听臣谏时臣子可离开君主,当臣子离开国君时,也就无所谓再安其位、守其职了。
2. 禹治水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时代的作品《诗经•商颂》,提到禹只有简单几句,没说禹还干了其他什么事,治水的“水”仅指黄河。
但是在战国成书的《尚书•禹贡》篇中,禹的贡献就大多了,不仅治水,还划分了“九州”和“五服”。
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 战国时期考古发掘的成果B. 实现统一的政治需要C. 民族文化认同得到了加强D.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在战国时期对禹贡献的叙述多起来,还划分了“九州”和“五服”。
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卷面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管子·国蓄》曰:“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
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B. 征收货币地租促进农业发展C. 主张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生产D. 黄金刀币是战国流通的主币2. 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灵帝选任重臣担任州的行政长官,“出(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职。
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以前边地刺史和太守主兵的制度,也由边境州郡推广至腹地。
以上举措的影响是( )A. 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B. 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 有利于对地方官员监察3. 右图为山西绛州大堂墙上镶嵌的“文臣七条”碑。
碑刻立于宋徽宗期间,碑文内容为宋真宗颁布的廉政戒律“文臣七条”:一曰清心,二曰奉公,三曰修德,四曰贵实,五曰明察,六曰劝课,七曰革弊。
该碑文内容能够说明宋代( )A. 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B. 注重官员的监察考核C. 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 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4. 明代坊刻遍地开花,各地书坊均以通俗文学类书籍为主要刊行对象,尤其是金陵、建阳两地汇集了以刊行通俗文学类书籍而闻名天下的许多书坊,如刊行戏曲剧本的金陵唐氏富春堂,刊行通俗小说的建阳余氏三台馆等。
这反映出当时( )A. 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文化取向B. 经济重心南移提高文化水平C. 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倾向D. 技术进步推动文学体裁更新5. 明嘉靖年间《祁门县洪氏祖产规约》分别对“盗砍坟林小柴”的违约者和“捕获之人”作出“罚银五分”“责十五板”的处罚和给予后者砍伐者工具的奖励规定。
清嘉庆年间祁门环砂村订立了“养山合墨文约”,在获得批允后,将所立文约以官府“告示”的形式连同官府的批示“永禁文约”一并刊刻于碑石之上。
【推荐下载】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2017
[键入文字]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2017
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那么,如何复习冲刺呢?小编整理了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2017,帮助大家巩固复习!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
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
2.《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这三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1。
2019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新余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西周国力强大B. 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C. 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D. 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权力尚未集中,中央王朝对地方控制能力不足所以才建立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故C项正确;A项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只是对材料的重复而不是解释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原因但也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西周时期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而必然要建立完善的分封制度等制度。
2.下图是描绘集市场景的东汉画像砖拓片。
对该拓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政府对“市”管理严格B. “市”的交易时间不限C.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D. 草市作用已经十分显著【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北市门和南市门说明交易必须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故选A;材料看不出时间与市的关系,排除B;材料看不出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排除C;南北朝时期才出现草市,排除D。
3.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
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
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 吏治渐趋清廉化B. 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 官员日趋专业化D. 中央集权显著加强【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隋唐时期中书门下由过去管理事务到专门管理政务性工作,说明封建社会的官员官职逐渐专业化,C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官职转变,并不能说明官吏清廉化,A错误;材料论述官员职责变化,没有说明部门之间的联系,B错误;材料中是加强君主权力,不是中央集权显著,D错误。
2017届江西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新余市2017年高三‚二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钱穆《国史大纲》中指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因军功而受赏的土地25.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改革‚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许多机构便或省或并,如三司归户部和工部,审刑院划归刑部。
‛这表明此时宋朝A.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B.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中央官制是二府三司制26.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
‛作者评价的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27.1859年两广总督上奏称:‚粤海关税务近年征收未见起色……惟有仿上海办法,用外国人治外国人,语言通晓,底蕴周知,内地奸民无从煽惑勾串,于税务必有裨益。
‛此奏折A.所述办法是对付经济侵略的妥协之举 B.反映了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展较快C.体现了晚清官员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 D.折射出清政府防民甚于防寇的思想28.学者周锡瑞指出辛亥革命后‚任官举职,权柄恒不白上。
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谒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
这种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民众民主共和意识得到提高 B.民国政府行政效率较低下C.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斗争严重 D.公众对政治生活关注增强29.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2017年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5历史科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4.史书记载,宋仁宗自己曾经对臣子表示:“措置(处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
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
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这表明( ) A.理性思考影响君主施政B.丞相制可以消除决策失误C.宋代君主权力有所削弱D.宋仁宗无意加强君主专制25.古希腊城邦建筑广泛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与这种建筑风格的形成相关的是( )A.民主政治的完善B.法律至上原则的确立C.农耕经济的发达D.基督教思想的传播26.19世纪初,美国建立首都哥伦比亚特区时,国会根本没有考虑单独给最高法院盖办公楼,仅在国会大厦的一楼给它留了一个房间。
这反应出当时美国( )A.司法部门权力比较软弱B.司法权从属于立法权C.联邦宪法没有得到落实D.不重视法律制度建设2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28.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
“津唐铁路”的修建( )A.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B.有助于解决洋务企业的困难C.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D.目的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29.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30.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
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
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31.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家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
由此可见孔、孟二人A.宣扬复古守礼B.肯定汤武革命C.追求仁政德治D.主张重构秩序25、禹治水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时代的作品《诗经•商颂》,提到禹只有简单几句,没说禹还干了其他什么事,治水的“水”仅指黄河。
但是在战国成书的《尚书•禹贡》篇中,禹的贡献就大多了,不仅治水,还划分了“九州”和“五服”。
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战国时期考古发掘的成果B.实现统一的政治需要C.民族文化认同得到了加强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6、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这一思想A.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27、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
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挡等担保物权。
这反映了宋代A.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B.商品经济的繁荣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D.社会主流观念改变28、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这反映了该地A.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B.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C.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D.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29、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国政府同意出租大连和旅顺、允许外蒙古独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中国提供大量援助。
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先秦时,王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最高代表,利用国家机器来控制宗教,使之为自己的统治服务。
但是,一旦有人将祖先、上帝搬出来,王有时还是不得不忍让三分。
这反映出当时()A、宗教的权力处于君王之上B、宗教是国家统治的抓哟形式C、宗教制度被奴隶主贵族接受D、宗教还未完全与王权相结合2、著名史学家何忠礼先生曾指出:“在唐朝选官制度中,除科举制外,公卿大臣也有权公荐举人,考试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做官的唯一标准。
”据此可推知()A、科举制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B、士族门第的特权有增无减C、科举制初立时考虑协调政治矛盾D、科举取士不能满足人才需求3、“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务当其义,若四时;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恶戾,任德远刑,若阳阴;此之谓能配天。
”该思想提出者是()A、荀子B、韩非子C、秦始皇D、董仲舒4、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待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A、草市B、市镇C、夜市D、街市5、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內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
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文明的冲击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政府的腐朽统治D、儒家思想根深蒂固6、据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中国国内市场四大类商品货值所占比重如下表,它反映出该时期()A、列强在华势力减弱B、经济结构得到优化C、传统生产方式稳固D、官僚资本迅速扩张7、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
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新余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24.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地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地“畿服之制”。
出现这一局面地主要原因是A.西周国力强大B.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C.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D.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25.下图是描绘集市场景地东汉画像砖拓片。
对该拓片反映地历史信息解读正确地是A.政府对“市”管理严格B.“市”地交易时间不限C.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D.草市作用已经十分显著26.隋至唐前期地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
唐代中后期至宋代地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地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地趋向。
宋代地设官分职方式,在“从瞪芜杂”地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地核心内容。
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27.程颐在给程颢撰写地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地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地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地骨血”。
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A主张改造理学 B.重书本轻实践 C注重道统权威 D.强调学术创新28.从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地关税达185万两白银。
从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棉布达百万匹以上。
杭州地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地畅销品,备受英国人地青睐。
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A.纺织技术先进,拥有海外市场 C.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B.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29.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布地进口量逐年增长。
甲午战争前夕全国棉布消费总量占比;洋布占13.5%,加上国产机制布亦不过只占14.15%;而农村土布则占8235%,其中自给布占42.04%,商品布占40.31%。
【学期】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关键字】学期新余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数学试题卷(理科)命题人:新余四中郭满甫新余一中聂生庚审题人:肖连奇、刘勇刚说明:1.本卷共有三个大题,23个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不给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集合()A. B. C. D.2. 复数(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则”为假命题;②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③命题,则,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0B. . 2 D. 34. 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函数, 则输出的结果是()A. B. C. D.5.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四边形都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中的两条虚线都互相垂直且相等,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B. C. D.6.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数学著作,书中系统的介绍了等差数列,同类结果在三百多年后的印度才首次出现.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大意为:某女子善于织布,后一天比前一天织的快,而且每天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天织布5尺,一个月(按30天计算)总共织布390尺,问每天增加的数量为多少尺?该问题的答案为()A.尺B.尺C.尺D.尺7. 下列四个图中,函数的图象可能是()8. 若函数,又,,且的最小值为,则正数的值是()A. B. C. D.9. 已知是内一点,且,若的面积分别为则的最小值是()A. 9B. . 18 D. 2010. 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将一颗骰子投掷两次得到的点数分别为,则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大值的概率为()A. B. C. D.11. 已知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关于渐近线的对称点恰好落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D.12.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若,则关于的方程的所有根之和为()A.B. C. D.2、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13. 设,则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键入文字]
2017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对上一学期知识的查漏补缺。
小编整理了,供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2 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242 年,列国聘问盟会450 次,鲁君朝周王仅3 次,鲁大夫聘周仅4 次。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的问题是
A.分封制破坏
B.宗法制崩溃
C.郡县制形成
D.世官制瓦解
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
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根据下列人物的思想特点,提出这一观点的应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老子
3.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词的创作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明代,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朝青铜器常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作为造型,它的纹饰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
商朝统治者监制的这种青铜器造型及纹饰A.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和信仰B.目的是树立统治阶级的权势C.是青铜器铸造水平低下的表现D.反映出商朝贵族的宗教崇拜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多数都喜欢招贤纳士,对儒生也礼贤下士、礼遇有加。
这表明A.儒学理论在当时得到采纳B.学在四夷、民间是普遍现象C.百家争鸣使儒学广泛传播D.它只是诸侯的一种政治姿态3. 学者唐长孺认为:九品中正制只是保证清浊分流,并不等于选举制度的全部。
这主要是因为A.中正官有授官职责B.任命权完全归于皇帝C.中央政府掌控任官权D.选官关键在于内阁4. 史记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某城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 下面是元朝国家行政机构示意图:这一示意图可以用来说明A.元朝政治制度日益完善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C.国家监察体制日益严密D.民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6. 姚莹与林则徐、魏源是同时代的思想家,他崇拜程朱理学,但“耽误性理,兼怀济世”。
思想家陆以湉评论他“负经济之学,尤长于论兵”。
由此,可以推断姚莹的主张是A.重农抑商B.经世致用C.君主立宪D.盲目排外7. 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无论从“技术”视觉,还是从“制度史”视觉,都不难发现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前现代对现代的战争,也是一场注定必输的战争。
作为一个不能实现实现全方位现代化的国家,其“前现代化”的主要成果是A.经济发展近代化B.政治制度近代化C.工业技术近代化D.军事技术近代化8. 史料记载,中华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毙伤敌近14万人。
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表是关于三次柏林危机情况的统计,它反映出这时期的基本特征是A .尽力避免大规模的直接军事冲突B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的地位C .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策略D .德国成为美苏争夺的前沿阵地2、20世纪40年代各国对建立战后国际金融秩序进行讨论时,美国代表怀特认为财政赤字国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应采取内部调整措施并配合一些外部的调整,不应该获得无限制条件的融资。
这反映出A.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遭到了质疑和反对B.战后欧洲国家的恢复发展受到美国的阻碍C.美国企图通过货币金融体系夺取世界霸权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缓和了欧美矛盾3、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
”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A.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B.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C.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4、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
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智者学派的兴起B.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民主政治的确立C.智者学派的兴起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D.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5、建国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调研考试(开学考试)试题(一)(扫描版)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调研考试(开学考试)试题(一)(扫描版)高三调研考试(一)历史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青铜器的造型及数量是权力的象征,商朝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在西周时期,得到传承,并不具有唯一性,故A项不正确。
材料中的“神秘威吓”“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体现出的是一种权威,故B项符合题意。
商朝青铜器铸造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故C项排除。
“神秘威吓”“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商朝贵族的宗教崇拜,而只是一种迷信的表现,故D 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D【解析】儒学理论在当时并没有被诸侯采纳,诸侯大多数是法家的信徒,故A项排除。
虽然春秋战国出现了“学在四夷”“学在民间”的现象,但这并不普及,因此,B项是错误的。
诸侯对儒生态度较好,并不能反映儒学传播很广泛,只能体现出诸侯招贤纳士的一种态度,故C项错误,D项正确。
因此,选D项。
3.【答案】C【解析】九品中正制度中,官员的各项选举必须依据中正的品第,但最终任命授官权掌握在中央政府的吏部手中,并不在内阁,内阁出现于明朝。
故A、B项不正确,C项符合题意。
D项是错误的,排除。
4.【答案】A【解析】由于这一城市有“市内”,“四面立邸”,即住宅区在四面环绕,“四方珍奇”只能在市内经营,故这是典型的唐朝的坊市制度,因此A项是正确的。
宋朝以后,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题中反映的现象已经不存在,故B、C、D三项排除。
5.【答案】A【解析】示意图中,展示了元朝中央行政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这些机构从行政、军事、监察、民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分工协作,体现了政治制度的日益完善,故A项正确。
元朝君主专制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故B项与题意无关。
C项仅反映了材料的一个方面内容,不全面。
元朝民族矛盾尖锐,仅通过宣政院的设置,不能说明民族问题的解决,故D项不正确。
6.【答案】B【解析】由于姚莹主张“济世”“论兵”“负经济之学”,表明姚莹面向社会实际,提倡经世致用,师夷长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易》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二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B.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C.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D.封建父权家长制的特权思想25.宋出现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
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最终白银获得政府认可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
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26.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27.《筹办事务始末》(道光朝)中记载:1841年1月6日道光帝命湖南、贵州各调兵一千,四川二千往广州,湖南兵51天后到达,贵州兵47天后到达,四川兵79天后到达。
这一现象能够说明A.清朝法令军备废弛 B.清朝军事体制落后C.清朝全国动员抗敌 D.清军武器装备落后28.右图为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1879年列出的课程计划。
该课程①注重近代思想启蒙首年:认字写字。
浅解辞句。
讲解浅书。
…四年:数理启蒙。
代数学。
翻译公文。
…六年:讲求机器。
微分积分。
航海测算。
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
地理金石。
富国策。
练习译书。
…②重在培养翻译人才③体现中体西用思想④要求学生文理兼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29.有学者指出,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l840~1919年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年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
作者该论述的共同标准是A.民主政治制度全面确立 B.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C.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D.启蒙思想发挥指导作用30.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31.1973年1月5日,国计委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三至五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
该方案出台表明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中央部分领导抵制纠正“左”倾错误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的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32.《秦律》下秦帝国国运为公元前221年至207年,与之相较,同时代《罗马法》下古罗马帝国国运居然从公元前27年延续到476年。
其主要原因是A.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政治传统 B.万民法广泛的借鉴外邦的法律C.天主教对罗马臣民的凝聚力量 D.罗马私法有效的保护平民权利33.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错误的是A. 这一时期经济稳定增长B. 轻工业发展超过重工业C. 国民经济结构尚未失衡D. 注重了经济的恢复发展34.下图材料中的时间轴所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A.工业文明进程中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 B.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发展深入的历史进程C.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 D.经济的全球化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35.2017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l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中美实行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
(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40.(25分)土地流转成为当下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永佃制是中国自宋至近代的一种土地制度,据此,佃户可以永久租用农地,不受土地业权转手的影响。
在永佃制下,土地的拥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可以分别执行和占有。
这两项分割的权益,各地名称不同,如:田底田面、田骨田皮、田根田脚。
有的地方认为永佃权是土地所有权的一部份,因此享有永佃权的称为二田主,形成一田二主制。
永佃制有利佃农,对佃农是一种保障。
佃农视永佃权为一种产业,可以出让、遗赠、或转售。
永佃权有时价,而且往往比田骨的价值更高。
-----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材料二: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
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
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
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三: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根据材料一概括永佃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价“分田到户、包产到户”。
(10分)(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对材料三现阶段我们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何启示?(5分)41. (12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56个不到2000人口的选区和31个不到4000人口的选区共取消143个议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
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席;北方郡选区,获得65个议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获得13个议席。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例,多角度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这一主题”。
(12分)(要求:从三个角度论述,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处的方框涂黑。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官,授儒家经典。
此外,还在郡国兴办学校,亦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
材料二: 192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新学制,因为该年是壬戌年,又称“壬戌学制”。
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
《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壬戌学制”颁布的背景。
(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须副署之。
----《中华民族临时约法》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应操之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公议院……(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宪法文件不同点?(6分)(2)实践结果的差异,并说明实践结果差异的原因。
(9分)47.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3 年4 月,罗斯福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
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
1945 年4 月12 日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继任总统,他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
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
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