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祁黄羊表格式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四下《黄羊》导学案(推荐)

苏教版四下《黄羊》导学案(推荐)教师教学案教材分析:《祁黄羊》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域,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并能将课文进行复述。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平,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平、一心为国精神的明白得。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明白得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如何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词语,明白中意思;摸索前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形。
①生字卡片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晋、选、荐、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从哪儿写到哪儿?指名朗读。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指名男生读。
明白得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指名女生读。
明白得词语:召、慎重、避。
⑤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9《祁黄羊》教案[本站推荐]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9《祁黄羊》教案[本站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eae88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a.png)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9《祁黄羊》教案[本站推荐]第一篇: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9《祁黄羊》教案[本站推荐]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祁黄羊六甲第一小学张海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媒体:投影教学时间:三课时板书设计:9祁黄羊因病辞职外举解狐不避仇内举祁午不避亲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一、提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
齐读课题。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3、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晋国悼公祁午解狐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人选举荐慎重后鼻音:兴亡翘舌音:合适召慎重其它:中军尉兴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祁午多音字:解狐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征伐郑重举荐使者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祁黄羊_苏教版

9祁黄羊(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师: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历史人物,提到越王勾践,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成语。
(卧薪尝胆)师:他有一颗忍辱负重的心。
师:提到林则徐,我们自然想到一段历史(虎门销烟)。
师:他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引荐一位响当当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祁黄羊”。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
(强调写法,说明这里的“祁”是姓氏)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
读课题。
过渡:祁黄羊又有一颗怎样的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第 1 页三、展示词语:1、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对子之间互读学案上的字词。
看哪个小组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到所有的成员都能把词语读正确,一会儿小组比赛读词语。
2、请三个组的6号各读一遍词语,师做简单的评价。
3、挑战读、齐读词语。
4、对子之间互查词语的意思有没有查词典,没查的对子监督补上。
读书预设:容易读错的字词:霸主晋悼公推荐慎重当学生读到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时,应重点指导,先读词语,再读词语所在的句子。
个别读——领读——齐读师:嗯,同学们预习的不错,出现的问题不多,刚才在读书的时候我们都纠正了,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读书,相信你会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而且还会读的更有味道。
四、练习读书。
师:学案上还有个任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一会儿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同学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练读自己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
)五、展示读书。
(落实读正确、读流利,读不正确、不流利的,老师要及时纠错、指导,实在差的,要赛读。
)师:时间到。
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帮对针对出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及时纠正。
第 2 页下列句子比较难读,师注意指导,当学生读不好时,师应及时范读。
《祁黄羊》设计

《祁黄羊》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祁黄羊》,齐读课题,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板书】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在心里写。
指导避:里面的辟要紧凑【出示】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2、这些是当时的人赞扬祁黄羊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指名几个人读,怎么读好?读出什么?〔感动、敬佩、赞叹〕二.研读对话,加强感悟1、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
这节课,我们就在课文中读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就在对话中感受。
2、师:翻开书本,读读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大声的读,可以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人物的内心。
学生大声地读文,师巡视。
3、师:再请大家默读3到7自然段。
同座位配合练习分角色读。
师指名同学分角色读。
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听出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1〕初读对话,品味关键词句。
【出示】: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A.哪些词说明祁黄羊态度很郑重?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在〔想了想、郑重〕等词下标上重点符号.B.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祁黄羊对待这件事情的郑重?C.范读,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
〔2〕再读对话,走进人物心理。
A.引读:祁黄羊想了想。
质疑:那么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课文,思考体会。
B.交流。
〔学生可能答复: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谁才适合呢?或只有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能胜任或中军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解狐最有军有才能,他是最正确人选等等〕C.原来祁黄羊想了这么多,真可谓深思熟虑,他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读〕:我看解狐就不错。
《祁黄羊》教案设计——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设计

《祁黄羊》教案设计——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设计。
I. 教学设计1.前置活动在开始本节课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关注,例如:播放小说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或者是让学生观看与本小说相关的视频,以此来预热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课堂教学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整个小说,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小说内涵,识别支付学习并初步达到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内容:1.背景介绍在开始阅读小说之前,教师应该对小说的背景和历史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
学生应该了解祁黄羊这个小说的作家、发表时间、文化背景等内容,支持学生的自学学习并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2.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前置活动的支持下,在课前完成小说的阅读任务。
此时,教师应该发给学生一系列提问,要求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并回答一些阅读引导问题,以激发学生深度地思考文本内容。
同时,可以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关键句子和重要内容,并将其整理成读后感。
3.提问讨论学生在课前完成小说的阅读任务之后,将会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讨论。
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数字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内容。
在提问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问题,并支持学生寻找答案。
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项目式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拓展阅读在小说的探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小组研究项目或研究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人物、事件等内容,并将其与现实社会相关联。
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挑选和相关联的书籍或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阅读活动、图书促销等形式,激发和支持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5.教学总结在课堂教学的末端,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总结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以探讨小说主题、文化内涵、文学价值等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展示先前的思维导图或其他数字资源,演示学生的学习轨迹和重要反思。
祁黄羊导学案(20201109233019)

导入课题
许多历史人物都是流芳千古,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这样一位人物 ――祁黄羊。(出示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明确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2.了解祁黄羊的品质。
预期效果
相信同学们会兀成任务。
民 主 导 学
任务一:
1.分角色朗读3—8自然段,划出祁黄羊与悼公的对话,体会祁黄 羊的品质。
目标检测
1.第一次向举荐担任中军蔚。
第二次向举荐担任中军蔚。
2.春秋时期,晋国中军蔚()因病主动请求辞职(),
要求他推荐贤才,他先推荐他的仇人()担任中军蔚,后又推
荐自己的儿子()担任中军蔚,()赞赏他
()真是难得!结果反馈反Fra bibliotek总结作业:
1.把祁黄羊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毛遂自荐》、《卧薪尝胆》。
2.卧床不起的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时,他会想些什么呢?假如 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到了这个消息,又会说什么?
(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展示。)
任务二:
1.朗读9—11自然段,划出对话,然后小组读一读,想一想,你 读出了什么?
2.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祁黄羊这个时候一下子又 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整个晋国人都感觉非常惊讶,不止是悼公, 如果你是晋国的普通百姓,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文武百官中的一员, 又会说些什么?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外举不避仇
祁黄羊
祁黄羊导学案

9、祁黄羊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反问句变为陈述句的方法,了解引出下文段落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重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法:谈话法、引导法、归纳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导入目标谈话导入:同学们,当我们听到“三顾茅庐”时,你们想到了谁?鸦片战争时期发生了震惊国人的大事件“虎门销烟”,你们想到了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们又想到了谁呢?2、出示学习目标:(1)、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反问句变为陈述句的方法,了解引出下文段落的作用(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二、合作学习1、我能有感情的朗读,出示段落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外举”?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外举” 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
(1).划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2).找出文中“外举”部分的反问句,认真读一读,并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讨论“外举不避仇”是指()为了国家的利益举荐了自己的()仇人(),表达了祁黄羊()的高尚品质。
三、总结学法自主学习根据探究“外举”的学法,自主学习“内举”部分,完成答题卡。
四、课堂检测1、按课文内容填空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解狐和()祁午。
从中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于()为()着想。
2 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五、拓展延伸学习了这篇课文,想一想,将来我们长大了,应该怎么做人?六、课外作业1、把《祁黄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板书设计:9、祁黄羊祁黄羊外举仇不避亲内举一心为国出以公心。
四年级9导学案(2)

(3)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自然段中“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从祁黄羊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祁黄羊什么样的品质?
3.第十自然段中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被人家说你偏心眼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又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4.第十自然段中“只是”是说______________;“压根儿”则再次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从祁黄羊的回答中可以体会大祁黄羊举荐人才是_________,他推贤的标准是____而不是_____。
四年级导学案
课题
9.祁黄羊(2)
班级
小组
姓名
1、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重点)
3.体会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高尚品质。(难点)
2、自学指导:
1.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的说。从“想了想”“郑重”等词语中可以看出什么?
(2)大家一致()小刚为我们的班长。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你外举不避亲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以公心,真是难得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改为肯定句)
主备人:刘海纳学科主任:樊公平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导学生质疑。懂的语句。
2.交流问题。为什么说祁黄羊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他是怎么做到的?
五、总结回顾,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3.指导学生掌握“伐、悼、避”等生字的书写。
1.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同时圈画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准多音字“解”在作姓时的读音。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自读生字新词情况,注意纠正儿化音。
3.描红课后生字,交流书写正确美观的要点。
4.分节轮流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流利。
5.说说祁黄羊为什么举荐解狐?
6.分角色感悟,读第一次举荐的对话。
5.填空。
祁黄羊第一次举荐了________
__。虽然他是自己的________
___,但他想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他第二次举荐了__________,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祁黄羊举荐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
2.描红,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3.把课文读熟。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检查,明确目标(用时:3分钟)
1.听写课后词语。
2.指名找出中心句。
3.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小组合作,细读文中的对话,抓住人物的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祁黄羊的品质。
1.说说人们是怎么赞美祁黄羊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祁黄羊
外举(解狐—仇人) 不避仇
内举(祁午—亲人) 不避亲
出以公心
9祁黄羊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祁黄羊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感人,语言简练生动,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课文。课文是用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因此本文教学应该强调突出“读”的作用,通过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反复诵读仔细品味,以加深对重点部分的理解,感悟人物不计私人恩怨,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境界。
1.学生间交流:课文讲了祁黄羊几次举荐人才?举荐的分别是谁?祁黄羊为什么要举荐新的中军尉人选?
2.小组合作探究:将几个段落中不同的意思合在一起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时的人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先后举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的确是出以__________,为__________着想。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叙写了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尉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 ),即( ),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 )的高尚品格。
四、总结全文,借鉴写法(用时:7分钟)
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写法特点。
(1)课文抓住什么来表现祁黄羊的高尚品质?
(2)在两次举荐的对话中,是着重抓住什么来写的?
2.学生齐读课题,读准“祁”的读音。
3.学生简单交流课外搜集的关于祁黄羊的资料。
4.围绕课题质疑。
1.写出历史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三顾茅庐( )
卧薪尝胆( )
退避三舍( )
毛遂自荐(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用时:10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解”和“偏心眼儿”“压根儿”两个儿化音的正确读法。
2.指导学生读两次对话。
3.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赞美祁黄羊的高尚品质。
1.广泛讨论,总结写法。
(1)抓住对话来表现。
(2)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自己对祁黄羊发自内心的赞美。
7.仿写。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1)“你要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爸爸________地说。
1.自由读第8~12自然段,仔细品味。(完成学生活动卡)
2.小组交流:
(1)抓住“只有”“想了想”,想象:祁黄羊当时会想些什么?
(2)抓住“不能不”“只是”“压根儿就没去想”,体会祁黄羊强烈的爱国之心。
(3)分角色表演读第二次举荐时的对话。读好悼公的惊讶之情。
(4)小组合作,安排好祁黄羊和其他人的角色扮演。表演第二部分。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晋(jìn jìnɡ)国
悼(dào diào)公
解(jiě xiè)狐
慎(shèn shènɡ)重
3.比一比,组词。
伐( ) 晋( )
代( ) 普( )
荐( ) 避( )
存( ) 辟( )
三、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2.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
(2)指导读好悼公的话,读出他的“意外”。
3.小结。
1.快速浏览第1、2自然段,用“因为……所以……”说出祁黄羊要举荐人才的原因。
2.结合资料,理解“征伐”“中军尉”“驾驭”等词的意思。
3.抓住“想了想”,说说祁黄羊当时会想什么?“郑重”地说又是怎么说。(完成学生活动卡)
4.读好悼公的“深感意外”。
三、合作探究,读、思、议、演体会祁黄羊的“出以公心”(用时:18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第二次举荐时祁黄羊又想了什么?
2.指导学生理解悼公说的两个反问句。
3.指导学生了解祁黄羊的高贵品质: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不同身份的人和祁黄羊进行对话。
4.板书“出以公心”,指导学生理解“公”的意思。
5.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
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品读人物的对话,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去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读读演演、读写结合,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高尚品质。
学前准备
1.了解春秋时代的背景、有关《左传》的小故事、成语。(师生)
2.自学生字词。(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古人。
2.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简介祁黄羊,师作适当补充。
4.指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
1.学生用一个合适的词或短语介绍从以前课文中认识的古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理解。
二、品读对话,揣摩神态,感受祁黄羊的高尚品德(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快速学习第一段,了解祁黄羊举荐人才的原因。相机指导理解“征伐”“中军尉”等词。
2.指导学生抓住对话,在表演读中感受人物特点。
(1)出示第一次对话,引导学生抓住祁黄羊“想一想”“郑重”等词,进行模拟想象,触摸人物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