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学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走班)-精

合集下载

2024届浙江省杭州地区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杭州地区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1)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
(2)小球在C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则知:电势φA>φB.由图知,a处电场线疏,b处电场线密,而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相对大小,则场强EA<EB.故A错误.+q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小于90°,则电场力做正功,故B错误.将重力可略的电荷+q从A点移到B点,所受的电场力增加,则加速度变大,选项C错误;根据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大,则电荷-q在A处电势能小,B处电势能大,即EpB>EpA.故D正确.故选D
A.经过Ⅰ时,a→b→c→d→a
B.经过Ⅱ时,a→b→c→d→a
C.经过Ⅱ时,a→d→c→b→a
D.经过Ⅲ时,a→b→c→d→a
6、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B.爱因斯坦
C.伽利略D.牛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12分)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小电珠(3.8 V,1.5 W)
B.直流电源(电动势4.5V,内阻约0.4Ω)
C.电流表(量程0~500mA,内阻约0.5Ω)
D.电压表(量程0~5V,内阻约5000Ω)
E.滑动变阻器R1(0~5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2(0~5kΩ,额定电流1A)

浙江高二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高二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高二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欣赏某位舞蹈演员舞姿时,可以将舞蹈浈员看成质点B .以运河中行驶的船为参考系,宿迁运河文化大桥是静止的C .伽利略用科学的椎理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D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2.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金牌”一昼夜(24h )行500里(1里=0.5km ),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速度最接近的是( )A .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B .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C .高速公路上限制的最高车速D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3.将质量为1.0kg 的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木块先静止后相对木板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大小F 1随拉力大小F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0.3B .0.5C .0.6D .1.04.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如图所示.关于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B .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磁铁受到五个力的作用D .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假设皮带不打滑,图中A 、B 、C 三点所在处半径rA >rB=rC ,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 A 、a B 、a C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 A =aB B .aC >a A C .a A <a BD .a C =a B6.如图,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70米的高度.若空气阻力作用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心一定都在小明身上C.起跳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只有惯性7.某钢管舞演员握住竖直的钢管表演各种舞蹈动作,关于她的一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沿钢管加速下滑,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若沿钢管匀速下滑,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若匀速向上攀爬,她握钢管的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D.她沿钢管匀速下滑时,手对钢管的握力比减速下滑时大8.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B.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9.公路交通条例规定:禁止弯道超车.因为容易滑出公路或与对面的汽车发生碰撞.但在F1方程式赛车中,却经常出现弯道超车的现象.如果某赛车在顺时针加速超越前车.则该车所受的合外力的图示可能为()A.B.C.D.10.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11.如图所示,小磁针正上方的直导线与小磁针平行,当导线中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以下有关该实验及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安培B.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C.小磁针的N极将向内偏转D.这个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电场12.面积为S的正方形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下列有关穿过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磁通量的单位为特斯拉B.线框垂直磁场方向放置时磁通量最大C.上述情况中线框磁通量为D.将线框从原位置翻转180°磁通量没有变化13.2012年11月25日,号称空中“飞鲨”的歼﹣15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起降一次成功,舰机适配性能良好,图为歼﹣15起飞瞬间,数秒内使战斗机速度在零和数百千米每小时间转换,且滑行距离不超过100米.动力和阻力控制是飞机起降的硬指标.为了提高航空母舰上飞机的起飞速度,人们正研制一种电磁弹射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待弹射的飞机挂在导体棒上,导体棒放置在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条平行导轨上,给导轨通以电流,使飞机和导体棒作为一个载流导体在磁场的作用下沿导轨做加速运动,从而将飞机以某一速度弹射出去.关于这种弹射装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是N→MB.导体棒受到的推动力是安培力C.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改变飞机弹射出时的速度D.增大导轨中的电流可提高飞机的弹射速度14.如图所示,将磁铁靠近阴极射线管(电子射线管)时,发现电子束会发生偏转.使电子偏转的作用力是()A.重力B.电场力C.安培力D.洛伦兹力15.小张在探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中,将直导线换作导体板,如图所示,发现在a、b两点之间存在电压.进一步实验结果如表:Uab()由表中结果可知电压UabA.与电流无关B.与磁感应强度无关C.与电流可能成正比D.与磁感应强度可能成反比16.下列各图中,已标出电流I、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其中符合安培定则的是()A.B.C.D.17.如图,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做到()A.细绳间的夹角始终为90°B.两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必须相同C.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的力不超过6.2ND.橡皮条、细绳和弹策測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二、实验题1.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力传感器进行实验.①将两个传感器按图1方式对拉,在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2所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②由图2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多选)A.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C.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变化D.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小张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实验时下列哪些操作是必须的?(多选)①斜槽轨道必须光滑②用天平称出小球的质量③每次都要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④斜槽末端必须水平.三、计算题1.楼道中的电灯被细绳拉成如图所示的状态,其中0B 水平,AO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45°,电灯的重力为G ,OA 绳拉力为F 1,OB 绳拉力为F 2.求F 1、F 2的大小.2.质量为3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1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N .求:(1)物体在3s 末的速度大小.(2)物体在3s 内发生的位移大小.3.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的游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 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 点停下来.若某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0kg ,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大小为μ=0.50,斜坡的倾角θ=37°.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1)斜坡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为L=20.0m ,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 应不超过多少?(sin37°=0.6,os37°=0.8)浙江高二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欣赏某位舞蹈演员舞姿时,可以将舞蹈浈员看成质点B .以运河中行驶的船为参考系,宿迁运河文化大桥是静止的C .伽利略用科学的椎理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D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答案】C【解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相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是不相同的;伽利略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解:A 、舞蹈演员表演时,不可看做质点,否则就无法研究舞蹈演员的动作,故A 错误;B 、以运河中行驶的船为参考系,宿迁运河文化大桥是运动的,故B 错误;C 、伽利略用科学的椎理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C 正确;D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作曲线运动,例如平抛运动,故D 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质点、参考系等概念,要求对基础概念要准确把握.2.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金牌”一昼夜(24h )行500里(1里=0.5km ),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速度最接近的是( )A .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B.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C.高速公路上限制的最高车速D.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答案】B【解析】(1)已知“金牌”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求出“金牌”的速度;(2)根据对各种运动速度的了解,经过计算及单位换算,判断四个选项中的速度与“金牌”速度接近.解:“金牌”一昼夜t=24h的路程s=500里=250km,“金牌”的速度v==≈10.4km/h≈2.9m/s;A、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约为1m/s,与“金牌”速度不符;故A错误B、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3m/s,与“金牌”速度比较接近;故B正确;C、我国规定高速公路车速最高不得超过120km/h,该速度远大于“金牌”的速度;故C错误;D、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约为430km/h,远大于“金牌”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速度的认识,要注意掌握生活中相关运动的速度的大约值,如人步行、自行车以及汽车和火车等的速度.3.将质量为1.0kg的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木块先静止后相对随拉力大小F变化木板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大小F1的图象,如图所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0.3B.0.5C.0.6D.1.0【答案】A【解析】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结合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出木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解:由图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f=3N,=μmg,根据f=μFN解得:.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物体开始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基础题.4.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如图所示.关于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B.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磁铁受到五个力的作用D.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两个力的作用点在不同的物体上.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A、小磁铁受到的磁力与受到的弹力上下相等,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小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①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②黑板对磁铁的弹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弹力.故B正确.C、小磁铁受到四个力的作用,竖直方向重力和摩擦力,水平方向黑板对小磁铁的吸引力和黑板对小磁铁的弹力.故C错误.D、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5.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假设皮带不打滑,图中A 、B 、C 三点所在处半径rA >rB=rC ,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 A 、a B 、a C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 A =aB B .aC >a A C .a A <a BD .a C =a B【答案】C【解析】两轮用皮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结合a=得出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A 、C 两点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得出A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解:A 、B 两点线速度相等相等,根据a=得:r A >r B ,则a A <a B ,故A 错误,C 正确. A 、C 两点角速度大小相等,根据a=rω2得:r A >r C ,则a A >a C ,可知a B >a C .故BD 错误.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共轴转动的点角速度相等,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结合向心加速度公式分析判断,基础题.6.如图,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70米的高度.若空气阻力作用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 .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心一定都在小明身上C .起跳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 .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只有惯性【答案】A【解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重心的位置与物体质量分布以及形态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的重力没有消失.解:A 、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也是只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 正确.B 、小明在空中姿态是不断变化的,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心不一定一直都在小明身上,如最高点时;故B 错误.C 、在小明起跳过程中,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 错误.D 、在小明下降过程,仍然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变了.7.某钢管舞演员握住竖直的钢管表演各种舞蹈动作,关于她的一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沿钢管加速下滑,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 .若沿钢管匀速下滑,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 .若匀速向上攀爬,她握钢管的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D .她沿钢管匀速下滑时,手对钢管的握力比减速下滑时大【答案】B【解析】通过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平衡可判知摩擦力的方向,并根据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即可求解. 解:A 、不论钢管舞演员沿钢管加速下滑,还是匀速下滑,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故A 错误,B 正确;C 、滑动摩擦力大小总跟正压力大小成正比,若匀速向上攀爬,她握钢管的力越大,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也越大,而静摩擦力大小总等于重力.故C 错误.D 、沿钢管匀速下滑时,手对钢管的握力,产生的滑动摩擦力等于重力,而减速下滑时,则对应的握力,产生滑动摩擦力大,因此手对钢管的握力比减速下滑时小,故D 错误.故选:B . 【点评】摩擦力的效果是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对于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对于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滑动摩擦力可用公式f=μN和牛顿运动定律求解,静摩擦力往往通过力的平衡和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8.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B.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答案】B【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解:A、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物体的速度改变时,合力一定不为零,故B正确;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受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力不是维持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速度的原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唯一量度是质量.9.公路交通条例规定:禁止弯道超车.因为容易滑出公路或与对面的汽车发生碰撞.但在F1方程式赛车中,却经常出现弯道超车的现象.如果某赛车在顺时针加速超越前车.则该车所受的合外力的图示可能为()A.B.C.D.【答案】C【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物体受到的合力应该是指向运动轨迹弯曲的内侧,速度沿着轨迹的切线的方向.解:赛车做的是曲线运动,赛车受到的合力应该指向运动轨迹弯曲的内侧,由于赛车在顺时针加速超越前车,速度在增大,所以合力与赛车的速度方向的夹角要小于9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力的方向指向运动轨迹弯曲的内侧,由于赛车的速度在减小,合力与速度的夹角还要小于90°.10.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答案】C【解析】熟记理解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解:A、第一定律的内容为:所有行星分别沿不同大小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错误;B、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在此椭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故B错误;C、若行星的公转周期为T,则常量K与行星无关,与中心体有关,故C正确;D、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是对同一个行星而言,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正确理解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如图所示,小磁针正上方的直导线与小磁针平行,当导线中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以下有关该实验及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安培B.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C.小磁针的N极将向内偏转D.这个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电场【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哪位;同时明确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别情况,从而明确小磁针的偏转方向.解:A、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AB错误;C、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该导线下方飞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因此小磁针的N极垂直转向纸内,故C正确;D、这个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已经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要注意明确相应的物理学史,这也是考查内容之一.12.面积为S的正方形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下列有关穿过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磁通量的单位为特斯拉B.线框垂直磁场方向放置时磁通量最大C.上述情况中线框磁通量为D.将线框从原位置翻转180°磁通量没有变化【答案】B【解析】磁通量可以形象说成穿过线圈的磁感线的条数,当磁感线与线圈垂直时,则磁通量∅=BS;当磁感线与线圈平行时,磁通量为零.解:A、磁通量的单位为Wb,而特斯拉是磁感强度的单位,故A错误;BC、根据磁通量∅=BSsinθ知,当B与S垂直时∅=BS,此时磁通量最大,故B正确,C错误;D、线框从原位置翻转180°磁通量有变化,变化量为2BS,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磁通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与成立条件,同时让学生明白同一磁场,同一线圈不同的放置,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同,注意磁通量穿过线圈平面时,分正面与反面.13.2012年11月25日,号称空中“飞鲨”的歼﹣15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起降一次成功,舰机适配性能良好,图为歼﹣15起飞瞬间,数秒内使战斗机速度在零和数百千米每小时间转换,且滑行距离不超过100米.动力和阻力控制是飞机起降的硬指标.为了提高航空母舰上飞机的起飞速度,人们正研制一种电磁弹射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待弹射的飞机挂在导体棒上,导体棒放置在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条平行导轨上,给导轨通以电流,使飞机和导体棒作为一个载流导体在磁场的作用下沿导轨做加速运动,从而将飞机以某一速度弹射出去.关于这种弹射装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是N→MB.导体棒受到的推动力是安培力C.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改变飞机弹射出时的速度D.增大导轨中的电流可提高飞机的弹射速度。

浙江省杭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物理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_100_分,考试时间_90_分钟。

考生注意:1.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除特别说明外,凡涉及到数值计算的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

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给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也称基本电荷,数值为1CB.摩擦起电是电荷通过摩擦后被创造出来的,电荷总量要增加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的静电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可以看成点电荷D.相同电荷量的带电体接触后,电荷量平均分配【答案】C 【解析】【详解】A .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也称基本电荷,数值约为191.610C -⨯,故A 错误;B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在物体之间转移,使得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而不是创造了电荷,电荷总量不变,故B 错误;C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的静电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可以看成点电荷,故C 正确;D .带电体接触后的电荷量分配与带电体的材料、形状有关,所以相同电荷量的带电体接触后,电荷量不一定平均分配,故D 错误。

故选C 。

2.心室纤颤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

一种叫作心脏除颤器的医疗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充电的电容器对心室纤颤患者皮肤上安装的两个电极板放电,让一部分电荷通过心脏,使心脏停止跳动,再刺激心室纤颤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跳动。

如图是一次心脏除颤器的模拟治疗,若心脏除颤器的电容器电容为15μF ,充电至9.0kV 电压,如果电容器在2.0ms 时间内完成放电,放电结束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为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次放电过程中有0.135C 的电荷通过人体组织B.放电过程中该电容器的电容逐渐变小C.放电过程中通过人体组织的电流是恒定不变的D.放电过程中通过人体组织的最大电流为67.5A 【答案】A 【解析】【详解】A .根据QC U=,可知充电至9.0kV 时,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是0.135C ,放电结束后电势差减为零此次放电过程中有0.135C 的电荷通过人体组织,故A 正确;B .公式QC U=是电容的定义式,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本身有关,与电容器带电量、两极板电势差无关,则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C 不变,仍为15μF ,故B 错误;CD .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流逐渐变小,电流的平均值为30.135A 67.5A 210Q I t -===⨯故放电过程中通过人体组织的最大电流为大于67.5A ,故CD 错误。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1.某同学在操场沿 400m跑道绕跑一周,用时 80s ,则在此过程中A. 位移是 400mB. 行程是 400mC. 均匀速度是5m/sD. 最大刹时速度是5m/s【答案】 B【分析】【剖析】位移为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行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详解】 A 项:跑一周,位移为零,故 A 错误;B 项:行程为圆的周长即400m,故 B 正确;C 项:依据均匀速度的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均匀速度为零,故C错误;D 项:没法确立最大刹时速度,故D错误。

故应选 B。

【点睛】解决此题重点理解位移为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行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均匀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度。

在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伽利略应用“斜面实验“的结论,得出了牛顿第必定律B.法拉第不单提出了场的看法,并且采纳电场线来直观地描述了电场C.开普勒将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行到宇宙中的全部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答案】 B【分析】【详解】 A.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看法,但没有总结牛顿第必定律,故 A 错误;C.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行到宇宙中的全部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故 C 错误;D.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没有作出了突出贡献,故 D 错误。

3. 在以下图的加快行驶的汽车上,有一只木箱 A 相对于车箱保持静止。

对于木箱 A 遇到的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木箱 A 在运动,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B.因为木箱 A 向右所以遇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因为木箱 A 向右运动,所以遇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若某一瞬时,汽车忽然改做匀速运动,则木箱A 受摩擦力方向向左【答案】 B【分析】【详解】 ABC.因汽车向前加快运动,木箱与货车间有向后运动的趋向,木箱遇到向前的摩擦力,即向右的静摩擦力,故AC错误, B 正确;D.某一瞬时,汽车忽然改做匀速运动,因汽车向前匀速运动时,木箱不受摩擦力,故 D 错误。

浙江高二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高二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高二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AB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电场方向由A指向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负电荷放在B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C.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电势D.负电荷放在B点的电势能比放在A点的电势能大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以下图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速度,x表示物体的位移,那么上下两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3.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2L。

斜面倾角为300,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A.大小为0.5mg,方向沿斜面向下B.大小为1.5mg,方向沿斜面向上C.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下D.大小等于04.如图所示,A、B两球的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刚开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球的加速度为0B.B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C.A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0D.A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gsinθ5.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1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2所用时间为t2。

则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B.C.D.6.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水平正对放置,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

一带电微粒水平射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A.若微粒带正电荷,则A板一定带正电荷B.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动能一定增加C.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一定增加D.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机械能一定增加7.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位于一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xx杭州高二上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xx杭州高二上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xx杭州高二上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期末在学期末进展的一场考试,老师和家长都会比拟关心的成绩。

下面为大家带来一份xx杭州高二上物理的期末考试题,文末有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欢送关注!考生须知:1.本卷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完毕,只需上交答题卷。

1. 电磁感应是发电的根本原理之一,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安培B.赫兹C.法拉第D.麦克斯韦2. 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二者的间隔保持一定。

假设把它们各自的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3倍,那么两电荷的库仓力将增大到原来的( ▲ )A.3倍B.6倍C.9倍D.3倍3. 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一定越大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C.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D.静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的4. 如下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那么灯泡L、电表A(均未超过限度)会发生何种变化( ▲ )A.灯泡L变亮,电流表A示数变小B.灯泡L变亮,电流表A示数变大C.灯泡L变暗,电流表A示数变小D.灯泡L变暗,电流表A示数变大5.如下图,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那么( ▲ )A.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B.形成这个电场的电荷一定带正电C.正电荷在a处受到的静电力大于其在b处的静电力D.在b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点运动6. 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平面在竖直平面内,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垂直圆周所在平面向里,如下图,由此可知(▲ )A.小球带正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B.小球带负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C.小球带正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D.小球带负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7.如下图,在边界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对正、负电子同时从边界上的O点沿与成θ角的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射入磁场中,那么关于正、负电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相同B.出边界时两者的速度相同C.出边界点到O点处的间隔相等D.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8.如下图,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如下图的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假设第一次用0.3 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1,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用0.9 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2,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2,那么( ▲ )A.W1C.W1>W2,q1>q2D.W1>W2,q1=q29.如图,A和B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外表为正方形的两个导体,但B的尺寸比A的小很多。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doc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doc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 试卷(物理班212、213、214班适用)命题人:黄子惠老师 审题人:傅陆根老师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2、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4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110分),全卷共150分。

3、第一卷的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 选择题(共40分)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说明了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它说明了水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它说明水中悬浮花粉颗粒在不停地振动;D 、它说明水分子在做振动。

2、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 A 、氢气的内能较大; B 、氧气的内能较大;C 、两者内能相等;D 、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3、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气体吸收了420J 的热量,它受热后对外做的功是300J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的体积增大了 B 、气体的体积减小了 C 、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20JD 、气体的内能减小了720J4、如图所示,Q 是带正电荷的点电荷,P 1和P 2为其电场中的两点,若E 1、E 2为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U 1、U 2为两点的电势,则: A 、E 1>E 2,U 1>U 2 B 、E 1>E 2, U 1<U 2 C 、E 1 <E 2, U 1>U 2 D 、E 1<E 2, U 1<U 25、关于电容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容器的带电量是指两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之和B 、电容器的电容跟它所容纳的电荷的电量无关,但跟两极板间的电压有关C 、可变平行板电容器的动片旋进(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它的电容就增大;旋出,它的电容就减小D 、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电容器,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第1页,共6页· ·· P 2 Q P 16、关于产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到的波的频率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波源和观察者互相靠近时,观察到的频率增加 B 、当波源和观察者互相靠近时,观察到的频率减小 C 、当波源和观察者互相远离时,观察到的频率增加 D 、当波源和观察者互相远离时,观察到的频率减小7、如图,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路中O 点接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M 、N 两点的电势变化情况是: A 、都升高B 、都降低C 、M 点电势升高,N 点电势降低D 、N 点电势升高,M 点电势降低8、如图,水平放置的充电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 ,其间形成匀强电场,一带正电的油滴从下极板边缘射入,并沿直线从上极板边缘射出,油滴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则:A 、场强方向竖直向上B 、场强方向竖直向下C 、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mgd/qD 、油滴的电势能增加了mgd9、如下图所示的磁场方向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可得出带电粒子受力方向向右的是: A 、a 图 B 、b 图C 、c 图D 、d 图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内能和其他形式能量(如机械能、电磁能等)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 B 、第一类永动机与第二类永动机的理论错误是一样的C 、热力学第二定律用于解决与热现象有关过程进行的方向问题D 、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的方向性第2页,共6页N• • • • • •• • ••a b c dB B B B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班212、213、214班适用)第二卷非选择题班别: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二、实验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题共31分)11、(6分)某种油剂的密度为8.0╳102kg/m3,取该油剂0.8毫克滴在水面上,已知一个油分子的直径为10-10m,估算油剂充分散开后油膜的面积为_________m212、(6分)两块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两电流表表头改装而成,V1的量程是5V,V2的量程是15V,为了测量15~20V的电压,我们把V1和V2串联起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______A、V1和V2的读数相等B、V1和V2指针偏转角度相等C、V1和V2读数之比等于两块电压表的内阻之比D、V1和V2指针偏转角度之比等于两块电压表的内阻之比13、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已知电阻丝的电阻约为10Ω,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选用,应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只填代号)(6分)A、量程是0~0.6A,内阻是0.5Ω的电流表B、量程是0~3A,内阻是0.1Ω的电流表C、量程是0~3V,内阻是6kΩ的电压表E、阻值是0~1kΩ、额定电流为0.5A的滑动变阻器F、阻值是0~20Ω、额定电流为2A的滑动变阻器G、蓄电池(6V)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画出用伏安法测上述电阻丝的电阻的电路图,要求所测数据从零开始变化(7分)14、(6分)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电路,电流表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 g,调零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接电源负极的应是红表笔B、每次使用前都将两表笔短接,调节R,使指针指到欧姆表的满偏位置C、表盘上所标欧姆档刻度不均匀,且电流越小,对应欧姆刻度越密集D、若测某一个二极管时,欧姆表指针偏转角较小,则其处于导通状态第3页,共6页三、计算题(本题共6小题,共7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质量为M=16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4kg 的小物块沿水平方向滑上小车的上表面,此时物块具有V 0=s m /50的初速度,若物块最终和小车一起运动,那么物块在车上滑动过程中能释放多少能量?16、(12分)如图,质量为m=10g,电量为q=10-4C 的带正电小球用长为L=0.3m 的绝缘细线系于O 点放在匀强电场中,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0,求:(1)电场强度;(2)若通过外力做功将带电小球缓慢拉至竖直方向的最低点并使悬线拉紧,而小球最终处于静止状态,问外力需做多少功?第4页,共6页E班别: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17、(13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为d=8cm ,板长为L=25cm ,接在直流电源上,有一带电液滴以v 0=0.5m/s 的初速度从板间的正中点水平射入,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P 处时迅速将下板向上提起4/3cm ,液滴刚好从金属板末端飞出,求:(1)下极板上提后液滴经过P 点以后的加速度(g 取10m/s 2)(2)液滴从射入开始匀速运动到P 点所用时间。

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答题时间90分钟,附加题计入总分,满分100分。

2.本卷不得使用计算器,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一、单选题(24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米”、“千克”、“库仑”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电场的基本特征是: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C .变压器是一种能改变任何输电类型线路电压值的装置D .通常情况下,连接用电器的导线宜用电阻率较大合金制作。

2.在赤道上,把一根直导线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当给导线通以自西向东的电流时,小磁针将A .不发生偏转B .偏转90°C .偏转180°D .偏转360°3.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圆形通电线圈固定,另一较小的圆形线圈2从线圈1的正上方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两线圈平面始终保持平行且共轴,则线圈2从线圈1的正上方下落至正下方的全过程中,从上往下看,线圈2中 A .无感应电流 B .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 .先顺时后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 .先逆时后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4.如图所示,一矩形线竖直向上进入有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向里,运动中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且不计空气阻力。

线框向上经过图中1、2、3位置时的速率按时间依次表达为1v 、2v 、3v ,向下经过图中位置2、1时的速率依次表达为4v 、5v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12v v > B. 45v v < C. 34v v < D. 25v v >5.实验室中需要及时对磁性减退的磁铁进行充磁。

实现充磁的方式有多种,方法一:将条形磁铁穿在通电螺线管中(甲图所示);方法二:条形磁铁夹在电磁铁中间(乙图所示)。

使用时将a 、b 端或c 、d 端与稳恒电源联接。

充磁时正确的接线方式是:A. a 接电源的正极, b 接负极;c 接电源的正极, d 接负极B. a 接电源的正极, b 接负极;c 接电源的负极, d 接正极C. a 接电源的负极, b 接正极;c 接电源的正极, d 接负极D. a 接电源的负极, b 接正极;c 接电源的负极, d 接正极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且已与电源断开的上、下两平行带电板间存在匀强电场,有一带电微粒正好水平向右匀速运动通过正中间P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夏衍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物理(走班)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

共23小题。

满分100分。

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Ⅰ、试卷Ⅱ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Ⅰ(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为多项选择题。

)1. 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奥斯特B.法拉第C.安培D.库仑2.如图所示,AB 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电场方向由A 指向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负电荷放在B 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C.A 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 点电势D.负电荷放在B 点的电势能比放在A 点的电势能大 3.如下图所示,属于交流电的是( )4.某次实验老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去吸引细碎的锡箔屑,发现锡箔屑被吸引到玻璃棒上后又迅速的向空中散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箔屑被吸引过程会因为获得电子而带负电 B.散开时锡箔屑带正电 C .最后锡箔屑散开主要是因为碰撞导致 D .锡箔屑被吸引过程有减速过程 5.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源的作用的提供电荷B .电源是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C .把同一电源接在不同的电路中,电源的的电动势将要变化D .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6.在如图所示的U -I 图像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Ⅱ 为某一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

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 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5题图乙第8题图甲A .电源的电动势为3 V ,内阻为0.5 ΩB .电阻R 的阻值为1 Ω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 WD .电源的效率为50%7.如图所示,在一大小为E 的水平匀强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φB ,A 、B 两点的直线距离为l ,垂直电场方向的距离为d 。

一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从A 点沿图中虚线移动到B 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EqlB .该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0C .该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EqdD .该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q (φA-φB )8.多用电表的下半部分如图甲所示,标有“2.2 V 0.25 A ”字样的小灯泡已接入电路,当多用电表的两表笔分别与小灯泡两端的接线柱a 、b 相接(如图乙所示),下列想法合理的是( )A .若选择开关拨到“Ω”挡的×1处,可测量小灯 泡的电阻B .若选择开关拨到“ ~”挡的2.5处,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C .若选择开关拨到“V ”挡的2.5处,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D .若选择开关拨到“mA ”挡的250处, 可测量小灯泡中的电流9. 某同学画的表示磁场B 、电流I 和安培力F 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0.在如图所示的平行板器件中,电场强度E 和磁感应强度B 相互垂直。

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左端以速度v 沿虚线射入后做直线运动,则该粒子( ) A.一定带正电 B.速度v=E/BC.若速度v >E/B ,粒子一定不能从板间射出D.若此粒子从右端沿虚线方向进入,仍做直线运动11、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荷的粒子,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进入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V纸面向里,则粒子的运动轨迹为( )A .圆弧aB .直线bC .圆弧cD .a 、b 、c 都有可能12.如图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铜质矩形线圈.当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从线圈中线AB 正上方等高快速经过时,若线圈始终不动,则关于线圈受到的支持力FN 及在水平方向运动趋势的正确判断是( )A .FN 先小于mg 后大于mg ,运动趋势向左B .FN 先大于mg 后小于mg ,运动趋势向左C .FN 先小于mg 后大于mg ,运动趋势向右D .FN 先大于mg 后小于mg ,运动趋势向右 13.如图甲所示,有两个相邻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 ,磁场方向相反,且与纸面垂直,磁场区域在x 轴方向宽度均为a ,在y 轴方向足够宽。

现有一高为a 的正三角形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

若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图乙中,线框中感应电流i 与线框移动距离x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加试题】一列简谐横波以10m/s 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 质点的振动图象为:( )15.【加试题】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匝数n 1=1210匝,次级线圈匝数n 2=121匝,甲I 0I2-I I-I I-2II 乙初级电压u=311sin100πt V ,次级负载电阻R=44Ω,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各电表的读数应为( )A. V1读数为311VB. A1读数为0.05AC. V2读数为31.1VD. A2读数为0.5A13.16.【加试题】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 、b 从水面下射向A 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 、b 光做实验,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B .用a 、b 光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它们的衍射条纹宽度都是均匀的C .在水中a 光的速度比b 光的速度小D .在水中a 光的临界角大于b 光的临界角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17.(5分)一个额定功率为0.1 W 的电阻,其阻值不详。

用多用电表粗测其阻值,其结果如图1所示。

(1)多用电表测得的电阻值约为________Ω。

(2)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某一电阻的阻值时,该同学先用大拇指和食指紧捏红黑表笔进行欧姆调零(如图2甲所示),然后用两表笔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如图2乙所示),这两步操作是否合理?________(填“甲合理”或 “乙合理”或“都不合理”)A 1A 2V 1V 2图118.(5分)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 ,摆球直径为2.00cm ,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 ,则(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m/s2。

(π2=9.86)(2)他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19.【加试题】(4分)(1)M 、N 、P 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___▲___。

A .滤光片、单缝、双缝 B .单缝、滤光片、双缝 C .单缝、双缝、滤光片 D .滤光片、双缝、单缝(2)分划板在图中A 、B 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xA =11.1mm ,xB =___▲___mm,相邻两条纹间距Δx =___▲__mm;20.(9分)如图,两平行金属板A 、B 间为一匀强电场,A 、B 相距6㎝,C 、D 为电场中的两点,且CD=4㎝,CD 连线和场强方向成60°角。

已知电子从D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为3.2×10-17J ,求:⑴匀强电场的场强 ⑵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⑶若A 板接地,D 点电势为多少?光源 透镜遮光筒毛玻璃放大镜M NP21.(12分)如图所示为两组平行板金属板,一组竖直放置,一组水平放置,今有一质量为m 的电子静止在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的A 点,经电压U0加速后通过B 点进入两板间距为d 、电压为U 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两块水平平行板的正中间射入,且最后电子刚好能从右侧的两块平行金属板穿出,A 、B 分别为两块竖直板的中点,求:(1)电子通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右侧平行金属板的长度;(3)电子穿出右侧平行金属板时的动能。

22.【加试题】(8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竖直向上穿过水平放置的金属框架,框架宽为L ,右端接有电阻R ,磁感应强度为B ,一根质量为m 、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以v 0的初速度沿框架向左运动,棒与框架的动摩擦因数为μ,测得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任一截面的电量为q ,求:(1)棒能运动的距离;(2)R 上产生的热量.23. 【加试题】(12分)如图,静止于A 处的离子,经电压为U 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图中圆弧虚线通过静电分析器,从P 点垂直CN 进入矩形区域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

静电分析器通道内有均匀辐向分布的电场,已知圆弧所在处场强为E 0,方向如图所示;离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d 2=QN 、d 3=PN ,离子重力不计。

(1)求圆弧虚线对应的半径R 的大小;(2)若离子恰好能打在NQ 的中点上,求矩形区域QNCD 内匀强电场场强E 的值;(3)若从A 点静止释放离子的电荷量增大2q ,其它不变,此离子还是否仍能从P 点进入上方的矩形电场区域?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计算打到NQ 上的位置。

杭州市夏衍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物理答案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二、 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 17.(5分)(1) 1000 (2) 甲合理18.(5分)(1) 9.76 ; B 19.【加试题】(1) A ;(2) 15.6 ; 0.75 20. 分析:(1)由已知可知,将电子从D 点移动到C 点WDC = UDC(-e) U DC = -e W DC = -1917106.1102.3--⨯⨯ = -200V (2分)U CD = 200V (1分)匀强电场中,U CD = E d = ES DC cos60 E = 1 104V/m (2分)方向由A 指向B (1分)(2)U AB = E d AB = 600V (2分) (3) -200V (2分)21.解析:(1)由动能定理 e U0=mv02/2得v0=m eU 02 (3分) (2)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做类平抛运动。

设板长为LL=v0 t (2分) y=d/2=at2/2 (2分) a=F/m= eU/md (2分)联立以上得L=d U U 02 (2分)(3)全过程由动能定理 eU0+ eU/2= EK -0 得EK =eU0 + eU/2 (3分)22.【加试题】 (1)设在整个过程中,棒运动的距离为l ,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BLl ,通过棒的任一截面的电量q =I Δt =ΔΦR ,解得l =qR BL.(2)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金属棒的动能的一部分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热能Q ,即有12mv20=μmgl +Q ,解得Q =12mv20-μmgl =12mv20-μmgqRBL.23. 【加试题】(12分)(1)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有 2021mv qU = ① 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偏转角为θ,有tan y v v θ=②y v at = ③qEa m=④ 0dt v =⑤ U =21Ed ⑥ 由①②③④⑤⑥解得:θ=45º由几何关系得:带电粒子离开偏转电场速度为02v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B =m v 2R在磁场中偏转的半径为d qEmv v qE mv qB mvR 22/220==== ,由图可知,磁场宽度L=R sin θ=d (2)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距离为在磁场中偏转距离为d d y 414.02)221(2=⨯-=∆2)(21201dv d mqE 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