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马丁·怀特的现实主义思想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现实主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现实主义理论陈玉聃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①在国际关系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马丁・怀特(M artin W ight)认为:“尽管公认的经典性政治研究是政治哲学家的著作,但是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唯一得到认可的经典之作却是修昔底德的一部历史著作。
”②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也指出:“国际关系理论至少与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所记录的理论争论一样古老。
”③保罗・维奥蒂(Paul R.V i otti)和马克・考皮(M ark V.Kaupp i)甚至将修昔底德称为“国际关系学①②③下文简称为《历史》。
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译文,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引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黄贤全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丁・怀特:《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载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汉迪・布尔:《1919—1969年的国际政治理论》,载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第217页。
《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1期(总第9期),第84—114页。
Scien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科之父”①。
然而,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众多、思想繁杂,其中哪些理论观点受到了这部著作的影响?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它的影响?换言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这部著作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演进的影响呢?或许正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书所言:“任何一个国际关系研究者都能从修昔底德的历史巨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获得启发。
”②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界,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了解读,彼此之间也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政治学评论》(Am erican Politica l Science R evie w)围绕这一主题所刊登的论文已不下十篇;《和平研究学刊》(Jou rna l of Peace R esearch)和《国际研究评论》(R evie w of Internationa l S tud2 ies)等重要期刊都曾以专题或论战的形式集中发表过相关文章。
国际政治思想史考题
国际政治思想史考题一:选择题:1、亨廷顿《文明冲突论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里面的无所适从的国家有俄罗斯、土耳其、墨西哥、澳大利亚2、冷战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国际战略学家是托马斯谢林(诺贝尔经济学奖博弈论)3、马丁怀特(英国学派)将近代国际思想和理论归为三种思想传统:现实主义(Realism)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革命主义(Revolutionism)马丁怀特从一个基督教和平主义者变为现实主义者。
他指出,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上存在着无政府状态,国家间充斥着竞争与冲突, 国际关系是一种“零和游戏”, 它关注“是怎样”甚于“应该怎样”。
理性主义关注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认为人和国家都是理性的,能够区分是非善恶 ,国家之间能够实现和睦融洽的共同进步。
革命主义更加强调人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建立一个“世界共同体”或者是“人类共同体”是国际关系的中心任务。
通过梳理三大思想传统的历史演变,怀特指出,三大传统并非是平行向前的三道轨道,而是三条曲折的河流,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其中, 理性主义影响革命主义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影响革命主义是两大发展趋势。
国关学者研究时应该结合。
4、丸山真男的思想史研究中提到的德国社会学家是卡尔曼海姆。
5、英国最早开设国际关系讲座教授的大学是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
6、最早提到国际法的是维多利亚还是格劳秀斯?7、国家主权学说重大贡献的人是博丹。
8、休谟学说中最重要的是不可知论9、功能主义的提出者是大卫米特拉尼10、亚当斯密的学说《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
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因而亚当斯密相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
事实上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
斯密认为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而劳动分工将能大量的提升生产效率。
行政学史第三章怀特的行政学思想
内部, 转向技术性细节, 满足了行政管理作为 一门独立学科的要求, 丰富了行政学研究的 内容. (4) 标志着行政学的正式诞生.
可编辑ppt
30
2.具体思想方法上的创新与超越
(1)提出了行政学的四个基本假定 (2)注意到行政与其他社会组织间的关
1.精简机构,减少协调的困难; 2.应该设置协调机关; 3.通过精密的协调取得良好的效果; 4.协调过程中,行政首长的裁定是最后的决
定; 5 .提出了协调的原则
可编辑ppt
20
六、人事行政的思想
1.人才选拔的思想 2.职位分类——分级与工资制定问题 3.职务晋升
可编辑ppt
21
七、 行政伦理思想
2.立法监督方法:财政、审计监督; 政策监督、人员监督、调查监督; 诘问监督
可编辑ppt
27
案例
2000年1月,广东省28位省人大代表 向环保局正副局长提出质询。
在2001年2月14日闭幕的沈阳市12届 人大四次会议上,沈阳市中级人民 法院的工作报告没有通过。
“中国民主政治的标志性事件”。
可编辑ppt
18
(二)行政权力和责任
1.行政官员要有与职位相应的权力和责任 2.怀特提出了权责分配应该注意的问题,
并探讨了权责配置的措施和方法。 3. 行政权力应该受到监督,防止滥用。
上级行政领导要保持一定控制幅度 4. 提出了优良行政组织的标准。
可编辑ppt
19
五、行政协调的思想
行政协调的概念和目的 相关论述
1926年《行政学导论》;《近世公共 行政的趋势》、《联邦主义者》、《外 国的文官制度》等
美国文官委员会主席,积极倡导公共行政 改革,创建初级文官考试制度
马丁怀特的现实主义思想
◆法学研究
不大可能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公正的国际秩序。 ” 由此可以看出, 与其他现实主义者相比, 怀特的权力政治思 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悲观主义情绪, 将世俗的悲观主义与基 督教神学思想相结合, 并以此作为其理论的基础。 基督教悲观主 义是联系怀特信仰和现实主义思想的桥梁。 怀特认为, 人的本质 属性是罪恶的, 而政治无关乎美德, 人性中不道德因素是国际社 会无政府状态的唯一原因, 有缺陷的创造者创造出的国际体系不 可避免存在缺陷。怀特现实主义思想的另一条重要哲学基础是 他的反对历史进步观。 他不相信人们能够远离权力政治, 认为不 大可能建立一个更加和平、 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 这种悲观主义 思想贯穿于怀特的一生; 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 怀特还表示, 世界 不会从权力政治向一种新的更好的国际秩序转变。 三、 马丁・怀特的现实主义思想与美国学派现实主义思想的 比较 (一) 同美国学派现实主义思想的相似之处 首先, 国家中心主义色彩浓厚。同现实主义学派一样, 怀特 具有国家中心主义倾向, 早期的怀特更是十分重视权力在国际政 治中的作用。 《权力政治》 体现出古典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如国 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主权国家, 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等。 虽 然怀特后来从现实主义者变成了理性主义者, 但其思想中的现实 主义因素一直存在。 其次, 理论起点为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 怀特认为国际体系 是无政府状态, 这种观点与现实主义相同。 怀特将国际无政府状 态看作是战争的根本原因, 由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共同领导, 各个 国家认为维护强权比福祉更为重要, 因此国际政治是权力政治, 形成了英国学者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所说的在国际政治中 “绝对 尴尬和处境亦即无法减轻的困境” 美国现实主义学者约翰・赫 , 茨 (JohnHertz) 则把它表述为 “安全困境” (securitydilemma) 这一 , 概念后来为人们所广为使用。 再次, 强调大国的特殊作用。怀特将现实主义者关注的 “均 势” 、 “战争” “大国关系” 以及 等均列为有助于国际秩序维持的国 际制度, 认为大国扮演着维持体系秩序 ‘管理者’ 的角色, 更多地 决定了国家体系的运行规则。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 “假制度” 国 , 际社会中具有真正作用的制度是联盟、 外交、 战争等。外交是谈 判的机制, 联盟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机制, 战争则是最终解决争端 的机制。 从体系的角度来看, 战争是维持或调整体系秩序和结构 的秩序, 如果国际社会的共同准则或权利分配受到挑战, 它可以 通过武力来维持并恢复现状。 最后, 国家利益的界定相近。新现实主义认为, 在无政府状 态下, 没有一个超越国家的权威机构可以确保各国的安全, 所以 国家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身安全。怀特亦强调一国政
国际关系理论随笔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主要以三次论战为脉络,在争论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前进。
所关注的主体也由最初的战争与和平的一元向和平与发展,经济,文化,环境等问题。
第一次论战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和相关国家带了了灾难,人们都在思考如何避免这种灾难的发生,寻求解决的办法。
理想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得以兴起。
理想主义者主张通过规范和法律来调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和行为,认为国家间是可以合作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他在第十四点原则中正式表达了自己理想主义的主张。
具体包括,人性本善,可以通过教育改善;建立国际联盟,超国家组织,来协调国家间事务。
建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
集体安全,建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国际安全体系。
预防和制止集团内或集体外的不安全因素。
人性本善,集体安全,国际规范和国际法,国际联盟。
1939年卡尔,在《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中强烈的抨击了理想主义,并将理想主义定位乌邦托主义,批评了它不切实际,理想主义关注世界应该是怎么样,忽视了现实世界。
过度关注“应然”而没有认真的研究“实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宣布了理想主义的破产。
现实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修息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马基雅弗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等早期的社会学著作。
卡尔的《二十年危机》为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
因此卡尔也被称为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或者为霍布斯状态,人人为战。
安全是国家追求的目的。
权力是国家追求的目的和手段。
合作是有限度和脆弱的。
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
均势是国际体系保持稳定状态的可行模式。
汉斯摩根索,是国际关系学领域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在他的《国家间政治》系统的论述了现实主义,这使得现实主义从一种思潮发展成熟为一种理论。
在该书中,摩根索罗列了一系列的现实主义六原则等总结性的论述,形成了现实主义的理论架构。
他从人性出发,从人性自私,天生追求权力,拓展到国家,类个人的行为,国家也是追求权力。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圣才出品】
第三章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一、名词解释1.科学行为主义答:科学行为主义反对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历史、哲学的规范研究方法,提倡实证的或实验的研究方法——整体研究、策略研究以及计量研究。
它主张在研究中不仅应用政治和历史的传统方法,而且运用应用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科学行为主义在理念上遵循科学取向,以“数据、计量、实证、精确”为特征,不断开拓研究方法的深度和广度,使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沟通论、控制论等应运而生。
2.卡普兰6模式答:卡普兰认为,国际体系模式是国际政治的“宏观模式”。
他运用大系统的基本原理提出国际体系的六个模式,被称为“卡普兰六模式”。
其具体包括:①均势体系。
即20世纪的均势格局。
其特点是:为了增强实力,可以与对手进行谈判,反对任何企图在体系内取得优势地位的结盟国或霸权国;对在体系内形成威胁的国家行为者进行限制;允许被打败的国家行为体重新加入体系。
②松散的两极体系。
即二战后初期的两极格局。
其特点是:运作机制是调解性质的,而不是对抗型的;跨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体系的运作;核武器的出现带来“核恐怖平衡”。
③紧张的两极体系。
即50年代到60年代的冷战格局,是松散的两极体系的继续和强化,趋势是“不稳定”,出现高度紧张的态势。
④环球体系。
即60年代末以后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特点是相对稳定。
⑤等级体系。
即一种民主型或极霸型的体系,特点是稳定性强。
⑥单位否决体系。
基本特点是联合国的作用将得到加强;在这种体系内,战争可能发生,但是不会使用核武器,战争的地域和手段将受到限制;大国外交出现孤立主义的倾向,结盟的作用弱化。
3.数学政治学答:数学政治学是由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阿尔克在对科学行为主义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基本内容包括:①数学政治学是一种实证性、数学分析的范式组合;②数学政治学与模式选择转换有关;③强调政治分析方法的实践;④认为规范取向的政策科学化有难度,但不是不可能;⑤数学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可能部分地或全部地根植于政治学以外的领域;⑥数学政治学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科学革命”的反映。
国际政治思想史课堂笔记
国际政治思想史笔记第一章三种思想传统马丁·怀特:国际政治是一种政治哲学,对前人成果的再思考,而非科学。
三分法:3R。
Realism 马基雅维利;Rationalism 格劳秀斯;Revolutionalism 康德。
行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论战:行为主义不把道义纳入考虑范围,怀特把规范性看做其研究核心,对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争论做一种解释,不想找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一、现实主义的传统现实主义:真实地反映这个世界,实然。
隐含前提:很多人和事无法改变。
国际政治是人类集团之间为了收获安全、威望和权力而展开的持久斗争;国际社会并不存在,因此,国际法、联合国都是不真实的;国家自身利益至上,权力先于社会、法律、正义和道德而存在。
政治哲学是保守主义,历史哲学是循环论者,持悲观主义世界观,对人性、道德悲观。
方法论:实证主义,倚重历史归纳方法,从事实而非先验的理性或道德出发。
理论要素: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际社会行为体是国家;国家的目标是权力、安全、利益;国家在追求目标时是理性的自主的行为体;注重武力的作用。
现实主义理论家: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黑格尔—卡尔—摩根索—沃尔兹。
理论依据:物理现实主义——均势;生物现实主义——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
分类:复合现实主义——修昔底德——没有强调哪个因素作用更大原教旨主义——马基雅维利——人性、权力结构性现实主义——霍布斯——自然状态制度性现实主义——卢梭——强调政体对人类的影响层次分析——战争:1.人性;2.国家(民主、非民主)3.国际,结构。
二、理性主义的传统(自由主义或多元主义的传统)承认国际的无政府状态,强调的是国际社会中存在的交往,不仅是冲突,更多的是合作。
国家之间的交往构成国际社会(交往——国际社会)。
无政府,有秩序。
国家之间相处必须接受道义、法律的约束(规则捆绑)。
渊源: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
二元论,冲突与合作。
来自关于人的理性信念:理性使人能够按自然法则在合理地保存和造福自我的同时发扬其群体秉性。
西方行政学说之六: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
七、西方行政学说之六: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一.生平与著述1. 生平: 美国人,1891年生,早期杰出的行政学家和人事行政学专家;2. 职业与工作经历:教授: 芝加哥大学;政府官员: 曾任美国文官委员会主席, 亲自组织和参与了美国文官制度改革;3. 代表性著作:1926 年< 行政学研究>, 该书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 体现了怀特为对行政学理论系统化的努力, 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外还有: < 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 联邦主义者>, < 外国公务员制度>;二.怀特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对行政学行政对象和范围的界定;(1) 研究对象:即对”国家政府中的市政, 联邦或联邦行政进行研究”;(2) 研究范围:行政中的各种问题, 包括: 公务员才能的发展, 工作的胜任, 廉洁, 负责, 合作, 财政, 监督, 领导资格, 纪律, 及各级政府的行政程序等;(3)研究的目标(目的):A.运用物质材料完成国家建议的任务;B.权限范围内最有效的利用一切资源;C.以最敏捷/ 经济的方式圆满完成政务计划;D.政务的有效推行和管理;E.防止行政权的滥用;2. 提出了行政环境的思想(1) 对”行政环境”含义的界定:为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总和。
(2) 分析了各种具体的行政环境如何影响( 作用于) 行政活动, 行政行为及效果;A.经济环境的影响—行政职能与任务范围:B.政治环境的影响—政府职能,. 行政制度与组织;C.科技环境的影响—行政方法, 行政技术, 行政研究;D.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公民的要求, 国际经贸环境;3. 系统地探讨了行政组织的有关问题(行政组织思想)(1) 关于行政组织体制方面的思想: 归纳了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及特征:A. 自治型对官僚型自治型: 民选制, 任期制, 政治责任制,官僚型: 委任制, 长期制, 管理责任制B. 中央集权型对地方分权型地方分权型: 地方政府对地方事务有决定权;C. 独立型对权力汇一型;独立制型: 将每种服务机关视为一种独立单位, 与其他服务机关之间保持极少或毫无直接联系;权力汇一型: 将各种服务分集于各部门, 各部门间密切联系与配合并有着统一的行政首长负责领导与协调;(2) 对行政责任与权力的分配问题的分析A. 指出: 权力与责任的适当分配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率;B. 权力责任分配的含义:”每一个行政官员必须特别赋予一种固定任务”, 为此, 必须配以行政权力( 法律上和财政上的固定权力);C. 实践中权责一致的困难和障碍所在:民选官员缺少上级监督; 委员会制易致责任不清; 职权分配不当; 机关之间缺乏协调; 机构设置过多; 机构越权; 等等;D. 提出了权责适当配置的原则及具体措施:法定权力与立法依据; 配以充足财源; 将同一目标的事务( 其权力与责任) 归于同一部门; 权责分配与任务相一致, 与人员相一致; 按区域, 工作性质, 方法和程序的不同进行分配; (3) 对行政组织有效监控幅度的探讨必须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监控, 以防止其被滥用,因精力限制, 监控幅度不应太大, 以保证监控的有效性;“任何行政首长, 其有效监督不能超出七个部或七个行政单位, 否则将导致效率下降”; (4)提出了优良行政组织的标准–能获得最优秀的人才;–组织成员应有一致的责任及适当的权力;–将行政官员区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 明确各自的权责, 任务, 以职务划分为原则, 确实指标;–设置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对组织的管理效率进行精确合理的测量;4. 提出了行政协调的思想(1) 协调的含义:行政协调:是指行政主体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和配合关系,以达到共同目标的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
帕特里克维克托 马丁代尔 怀特
写作特色
人物特点·马丁代尔·怀特 帕特里克·怀特的作品,尽管有其独特的一面,不容否认,它们同时体现了 澳大利亚文学的某些典型特征,这主要表现在采用了澳大利亚的社会背景、自然历史和生活方式。 同时必须强 调指出的是,怀特并不像他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同行那样,只把目光盯在澳大利亚特有的事物上。虽然他的小说 大多以澳大利亚为背景,但他主要关心的是写人,写那些超越地区和民族界线、其面临的问题和生活环境都极不 相同的人。即使在他最有澳大利亚特色的史诗《人树》中,尽管自然和社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的主要目的 仍然是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中的人物,与其说是以其典型或不典型的移民生涯,不如说是以其独特的个性 而跃然纸上。当怀特陪同他的探险家福斯进入澳大利亚大陆的荒野以后,那荒野就首先成了演出沉迷于尼采式意 志力并为之自我献身的戏剧的一个舞台。
1912年5月2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小说可以在情节性描写和意识流间自由切换。他所创作小说是只有他 自己才明白的天书,但他在小说中娴熟的运用了叙述角度自由切换及意识流等的手法,使得作品成为超越平庸, 获得极大成功。评论界一致公认他是当今世界上富于才华并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怀特因病于1990年9月30日在悉尼市郊百岁公园寓所去世。享年78岁。
帕 特 里 克 ·维 克 托 ·马 丁 代 尔 ·怀 特
帕特里克·怀特
01 人物经历
03 人物评价
目录
02 写作特色
帕特里克·维克托·马丁代尔·怀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 1912 年5月28日-1990年10月30日), 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帕特里克·怀特的作品相当难懂,究其原因,则不但因为他有其特殊的认识和特殊的题材,而且同样因为他 别具一格地把史诗的真实和诗歌的感情熔于一炉。在画面宽广的叙述中,怀特采用了高度浓缩的语言,锻词炼句, 哪怕是细枝末节也不例外,同时,以极度的艺术夸张和微妙的心理描写,始终如一地追求最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使真和美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美,是放射光华和生命、激发天地万物和各种现象的诗意的美;真,纵然一瞥之 下可能令人厌恶和惊恐,却是它自身的揭示和解放。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第⼀次论战:理想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卡尔《⼆⼗年危机》对理想主义的批判1、道德的虚幻。
近于⽆政府状态的逻辑中,很难界定普世道德,只有国家道德。
2、权⼒的重要。
权⼒仍然是国际关系中⾄关重要的因素,将权⼒视为政治的实质。
3、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
国际利益冲突是现实存在,利益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实质。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歧1、对⼈性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坚持⼈性善的观点;现实主义认为⼈性恶。
2、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公正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强调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和利益为轴⼼。
3、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认识不同。
理想主义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的唯⼀有效⼯具;现实主义认离开权⼒均势,国际组织也常常名存实亡。
4、对世界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强调应然,对客观世界盲⽬乐观;现实主义强调实然,不可陷⼊空想。
5、对未来的认知不同。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标是普遍裁军和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标上束⼿⽆策,持乐观态度;现实主义认为受到利⼰主义的局限,持悲观态度。
6、国家的⽬标不同。
理想主义有安全、经济发展、⼈权、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标是⽣存和安全。
7、国家战略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集体安全;现实主义主张⾃助和结盟。
8、对系统变迁的认识。
理想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会逐渐摆脱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则认为系统变迁不会发⽣。
三、评价:第⼀次论战后,现实主义开始确⽴起主导地位。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使国际关系学科澄清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划清了学术研究与道德研究的范畴,为国际关系成为独⽴学科和其“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第⼆次论战:科学⾏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传统主义学派与科学⾏为主义学派争论的焦点在于⾃然科学能否运⽤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争论的实质是⽅法论之争。
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1、科学⾏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数量变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个历史进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法。
浅析英国学派的理性主义战争观
汉斯·摩根索与马丁·怀特的外交观比较分析
278百家论坛汉斯·摩根索与马丁·怀特的外交观比较分析魏鑫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摘要:回顾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历程,古典现实主义和国际社会学派各自的代表人物摩根索和怀特系统论述了外交活动。
本文从外交的含义、外交的地位和外交在当代社会的变化三个角度比较分析他们的外交观。
比较他们外交观的异同,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外交的本质和发展,而且有助于以此透视他们各自国际关系理论的部分特征。
关键词:摩根索;怀特;外交外交是国际政治学科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研究对象。
回顾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史,只有古典现实主义和国际社会学派对外交予以关注并系统论述。
汉斯•摩根索(1904—1980)是古典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马丁•怀特(1913—1972)则被称为“国际社会学派之父”。
他们生活于相同的年代并对各自学派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
他们各自的重要著述(《国家间政治》和《权力政治》)中均对外交进行过系统论述。
比较摩根索和怀特的外交观,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外交的发展变化,而且有助于以此为切入点透视他们各自国际关系理论的部分特征。
一、外交的含义摩根索认为,外交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外交政策的全部领域。
具体地说,外交包括四项任务:依据自身实力决定政策目标、评估别国的政策目标以及用于追求该目标的实力、判断各自政策目标的兼容性、寻求适用于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
然而,怀特认为,外交是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的制度与艺术。
其中,外交包括驻外使馆和国际会议两个部分。
驻外使馆是两国间交流的重要体现,一国在对方国家设置常驻使馆以利于双边交流。
国际会议则多国间交流的体现,多个国家利用国际会议交流与互动。
从概念的外延上看,怀特的外交定义是最狭隘的定义。
怀特将外交等同于谈判。
尽管谈判是外交的核心,但是谈判并不能涵盖外交丰富的领域和内涵。
相比之下,摩根索的外交定义是最为宽泛的定义。
摩根索将外交等同于外交政策(对外政策)。
尽管此种界定具有广阔的包容性,但是并不利于深入理解外交现象。
什么是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的矛盾性
什么是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的矛盾性现实主义者通常是指国际关系学中现实主义学派的支持者。
那么你对现实主义者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现实主义者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现实主义者的定义①现实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包含了各种现实主义者理论和观点借以产生、发展的一套假定的研究范式。
现实主义首先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哲学传统和世界观。
②现实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是建立在它对道德进步和人类能力的悲观主义认识基础上的。
现实主义者把历史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进步的,他们对于人类是否有能力克服反复出现的冲突,建立持久的合作与和平深表怀疑。
③现实主义世界观更多看到的是人类本性中的恶,以及人类经验中周而复始的悲剧。
现实主义的这些哲学观点在修昔底德、霍布斯、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就有了强烈的反映。
在20世纪,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Niebuhr)则是这类现实主义的一个典型代表,尽管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在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Butterfield)、马丁·怀特(MartinWight)和汉斯·摩根索的著作中才得到了明显的表现。
④ 尽管现实主义者对道德进步和人类能力都持悲观主义的态度,但它们对现实主义的悲观主义根源的认识又是不同的。
经典现实主义的悲观主义植根于人性。
它认为人性本恶,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利益对立和冲突受人类本性中根深蒂固的客观规律的支配,是无法避免的。
与经典现实主义不同的是,新现实主义的悲观主义更多的是根源于国际体系的性质。
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认为,国际体系与国内体系不同,“国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是上下级关系,某些部分有权指挥,其它部分要服从。
国内体系是集中的和等级制的。
国际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是同等的关系。
”“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即不存在合法的集中控制力量。
”⑤国际体系由于缺乏国家之上的权威而导致互相的不安全、冲突及对于有组织的暴力的依赖。
简析“均势理论”
简析“均势理论”作者:叶笑晗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6期摘要: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其理念和实践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国际政治学中,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对均势理论都有详细的阐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均势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均势理论的发展和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评析均势理论的现实意义,阐述个人对均势理论未来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的观点。
关键词:均势理论制衡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236-02一、均势理论的早期发展均势理论的思想来源于历史经验,均势思想很早就已经产生。
东方有“大同世界”,西方有亚里士多德的权利平衡分配思想。
在此基础上,均势在历史上也有惊艳的发展,比如古希腊的城邦制。
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这样阐述:“如果一个君主占有语言、习惯和各种制度同本国不同的地方占据,他就应该让自己成为领袖或是那些弱小邻国的保护者,并且尽量削弱他们之中比较强大的势力,还应该注意不让任何一个同自己一般强大的外国人利用任何意外事件插足那里。
”①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均势”这个概念,但马基雅弗利以其作为治国手段和国家对外战略的手段。
18世纪,大卫·休谟首次在《均势论》中系统讨论了“均势”这个概念,指出权力应该平衡分配,保持国家间的均势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这是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得出的结论,奠定了17、18世纪的西欧体系。
而同时代的卢梭明确提出了国际势力均衡的观念,把欧洲的均衡与欧洲体系联系在一起,用均势的概念来建构国际体系。
当时把均势思想运用到实践中的典型为英国,其“欧陆均势”“离岸平衡”根植于当时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深刻地影响着欧洲秩序的变化。
二、现实主义的“均势理论”“均势”的概念并不明晰,学者们各持己见。
汉斯·摩根索认为,均势是“为达到某种事态的一种政策,实际存在的一种状态,权利的近似平均分配,任何形式的权力分配”②。
为什么没有国际关系理论_马丁_怀特之经典文本解读
3陶杨华,中国人民大学2008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为什么没有国际关系理论———马丁・怀特之经典文本解读陶杨华摘 要 《为什么没有国际关系理论》一文,真正探讨的问题并非为什么没有国际关系理论,而是为什么国际关系理论被一种精神和智力上的贫困所标志。
把国际关系理论界定为一种对国际政治进行沉思的传统,通过揭示主权国家造成的智识上的偏见和进步观念,是导致国际关系理论精神和智力贫困的原因,怀特表达了他对一种狭隘的现实主义眼界的不满,对抽象的科学主义思维的抵制以及对一种深邃的历史感的热切呼唤。
关键词 马丁・怀特 国际关系理论 历史马丁・怀特的文章《为什么没有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政治研究中久负盛名的经典著作。
本文的这一解读主要集中于揭示这一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
怀特“为什么没有国际关系理论”这一追问,仔细品味之下,事实上体现了怀特对现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特别盛行的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式的认识论和研究方法强烈的不满与抵制,同时也是对一种狭隘的现实主义立场的批评与抵制。
这种狭隘的现实主义立场认为,国际政治就是国家间争夺权力和利益,再没有其他什么内涵。
当怀特直斥历史上的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呈现了一种“精神和智力”上的贫乏时,①我们每一个当代的国际关系研究者都应当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是否目前以美国中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际政治研究中的“知识霸权”,同样也处于一种精神和智力上的贫乏状态。
那些导致历史上的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呈现一种贫乏状态的原因,是否依旧安然无恙地寄生于现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或者甚至反而呈现出某种强化的趋势?与经典文本的对话、与历史的对话,正是为了促成一种积极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改变。
一、切 入 点在1959年1月召开的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第一届年会上,怀特递交了《为什么没有国际关系理论》一文,后来于1960年发表在《国际关系》杂志上,1966年该文被收录于《外交探究》一书。
①也就是说,《为什么没有国际关系理论》一文,属于英国国际关系研究开创时期的著作。
18怀特
18. Wight马丁·怀特(Martin Wight, 1913-1972),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英国学派的重要代表。
怀特受教于牛津大学,曾供职于举世闻名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协助历史学大师阿诺德·汤因比编辑《国际事务概览》(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怀特执教于牛津大学,在殖民史研究方面著述颇多。
1949年,应英国学派的早期旗手查尔斯·曼宁之邀,怀特加盟伦敦经济学院。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怀特一直在苏塞克斯大学执教和研习。
怀特对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关系思想,如关于国家主权的起源、国际体系的类型、欧洲的经典均势以及国际关系几大理论流派的思想渊源,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怀特善于将历史和理论传统运用于一般的国际关系问题的分析,注重通过国际社会的框架去分析国际关系,其视野显现出西方学者少有的深邃和宽广。
他不仅研究欧洲的国际体系,他还同样关注非西方的国际体系;他不仅研究近代的国际体系,还系统分析古代和中世纪的国际体系;他不仅研究强权和均势,还突出考察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演变发展。
这也是英国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
作为英国学派承上启下的人物,怀特对英国学派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怀特著有《权力政治》(Power Politics, 1948)、《国际体系》(International System, 1977)和《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传统》(International Theory: Three Tradition, 1992),均堪称是体现英国学派思想方法的佳作,后两本著作是他谢世后由他的学生和家人根据其授课讲义编辑而成。
本篇选自《权力政治》,突出体现了怀特早期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思想。
Power PoliticsPower politics is a colloquial phras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t has the merit of pointing to a central truth abou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ven if it gets certain other things out of focus. For, whatever else it may suggest, “power politics” suggests th 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ependent powers, and we take such a state of affairs for granted. It implies two conditions. First, there are independent political units acknowledging no political superior, and claiming to be “sovereign”; and secondly, there ar e continuous and organized 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is is the modern states-system. We have the independent units, which we call states, nations, countries or powers, and we have a highly organized system of continu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plomacy and commerce, now peace, now war.The power that makes a “power”1is composed of many elements. Its basic components are size of population, strategic position and geographical extent, and economic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these must be added less tangible elements like administrative and financial efficiency, edu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kill, and above all moral cohesion. Powers which have declined from former greatness, like Britain or France, or which have not attained great power, like India, naturally emphasize the value of political maturity and moral leadership, though these phrases are more likely to carry weight within their own104frontiers than beyond. In times of international tranquillity these imponderables can have great influence. Nevertheless, just as in domestic politics influence is not government, so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fluence is not power. It is concrete power in the end that settles great international issues.When men dislike Bismarck for realism, what they really dislike is reality. Take his most famous sentence: “The great questions of our time will not be settled by resolutions and majority votes—that was the mistake of the men of 1848 and 1849—but by blood and iron.”Who can deny that this is true as a statement of fact? What settled the question of Nazi domination of Europe—resolutions or the allied armies? What will settle the question of Korea—majority votes at Lake Success2or American strength? This is a very different matter from saying that principles and beliefs are ineffective. They can be extremely effective if translated into blood and iron and not simply into resolutions and majority votes.3The moral cohesion of powers is often spoken of in terms of nationality of nationalism. But this can cause confusion, since these words have several meanings. First, in its oldest sense, a nation means a people supposed to have a common descent and organized under a common government. Here the word nation is almost interchangeable with the words state or power; it was formerly possible to speak of the republic of Venice or the kingdom of Prussia as nations. The sense is illustrated by the phrase “the law of nations”4, and survives in the adjective “international”. Secondly, after the F rench Revolution the word nation came to mean in Europe a nationality, a people with a consciousness of historic identity expressed in a distinct language. Italy or Germany or Poland were nations in this sense, though each was divided among many states, and the Habsburg and Russian Empires were “multinational” powers.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asserts the right of every nationality to form a state and become a power, and the peace settlement of 19195 attempted to reorganize Europe in accordance with it. Thirdly, in Asia and Africa, since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word nation has come to mean a political unit asserting its right of independent statehood against European domination. Some of these units are ancient civilizations, like India and China; some are historic kingdoms, like Ethiopia and Persia; some, like the Arab states, are fragments of a wider linguistic group and most perhaps have been created by European colonial administrators, like Indonesia and Ghana. But in terms of nationality more of them resemble the Habsbrug Empire than Ireland or Denmark. They combine the passions of the second kind of nation with the social diversity of the first kind. Of the five surviving nominal great powers today, France alone comes near to being a homogeneous nationality.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are multinational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is the political union of the English, Welsh, Scottish and Northern Irish nations;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a unique attempt to create a new nation from immigrants of all European nationalities.The word “nationalism” describes the collective self-assertion of a nation in any of these105three senses, but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his compels us to speak of conflicting nationalisms within a single state: there is both a Scottish nationalism and a British, a Sikh6 nationalism and an Indian, Ukrainian and a Soviet nationalism. (The word “patriotism” is generally reserved by the ruling class for larger and inclusive loyalty.) The student of power politics will not be misled by nationalist claims, and will remember that in most cases the freedom or rights of one nation or nationality have been purchased only by the oppression of another nation or nationality. Every power that is a going concern will in course of time generate loyalties which it will be proper to call nationalist, but powers are less the embodiment of national right than the product of historical accident.It is a consequence of nineteenth-century nationalism that we personify a power, calling it “she”, and saying that Britain does this, America demands that, and the Soviet Unions’ policy is something else. This is mythological language, as much as if we speak of John Bull, Uncle Sam or the Russian Bear.7“Britain” in such a context is a symbo l for an immensely complex political agent, formed by the permanent official of the Foreign Office8, the Foreign Service, the Foreign Secretary, the Prime Minister, the Cabinet, the House of Commons, the living electorate, and the dead generations who have made the national tradition, combining and interacting in an infinitude of variations of mutual influence, These shorthand terms are of course unavoidable in political writing, but they are dangerous if they lead us into thinking that powers are inscrutable and awesome monsters following predestined laws of their own. A power is simply a collection human beings following certain traditional ways of action, and it is possible that if enough of them chose to alter their collective behaviour they might succeed in doing so. There is reason to suppose, however, that the deeper changes in political behaviour can only be produced by a concern for nor-political ends.We must note in conclusion that the phrase “power politics” in common usage means, not only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ependent powers, but something more sinister. Indeed, it is a translation of the German word Machtpolitik9, which means the politics of force or the threat of force,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right and justice. (About the time of the First World War, “power politics” in this sense superseded an older and more elegant phrase, raisen d'trat, which implied that statement cannot be bound in public affairs by the morality they would respect in private life, that there is “Reason of state” just ifying unscrupulous action in defence of the public interest.) As Franklin Roosevelt said in his last Annual Message10to Congress, “In the future world the misuse of power as implied in the term power politics must not be the controlling factor in internat ional relations.” It would be foolish to suppose that statesmen are not moved by considerations of right and justice, and tha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 governed exclusively by force. But it is wisest to start from the recognition that power politics as we defined them at the outset are always inexorably approximating to “power politics” in the immoral sense, and to analyze them in this light.106When we have done this we can more usefully assess the moral problem.Quoted from Martin Wight, Power Politics (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Affair, 1948).1power, 权力或强权或实力;a power, 国家。
国关理论学派人物名词解释
国关理论学派人物(名词解释)理想主义学派:①伍德罗·威尔逊:是理想主义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理想主义学派“最雄辩的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
他1913年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28届总统。
1918年在向国会的演说中提出了著名的“十四点原则”,作为实现战后“世界的和平纲领”。
主要著作《论国家》、《伍德罗·威尔逊文集》。
②阿尔弗雷德·齐默恩:齐默恩是欧洲早期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国联的积极筹划者。
他坚持认为人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也并不是本性好战。
而是人的开化和教育不足,反对将战争的根源归结于人类的天性。
他强调必须用新的方法来避免战争。
主要著作有《希腊共同体》、《国联与法权》。
③约翰·默里:美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神学家。
理想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强调人性可以改造,重视国际利益,倡导建立国联,为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
主要著作有《外交政策和自由社会》、《核武器的道德困境》。
现实主义学派:①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评论家。
韦伯认为政治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暴力。
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在权力的理论、政治领导的理论、国际冲突对国际政治结构影响的理论上。
②爱德华·卡尔:卡尔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国际理论家。
他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端,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
他因此被认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从卡尔开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
主要著作有《二十年危机(1919-1939)》、《和平条约以来的国际关系》。
③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尼布尔是美国最著名的神学家和基督教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人的原罪说;关于人与集体;冲突和权力是社会必然存在的产物;道德和权力政治之间的关系;关于对理想主义的批判。
著作有《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对时代终结的反思》。
④阿诺德·沃尔弗斯:沃尔弗斯1939年加入美国籍,在多所大学任职教授,是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世界观比较
2008年11月宁夏社会科学No.6.Nov.2008差6塑(总第151期)Soc ia l S c i e nc e s in Nin丛ia G en.N o.15l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世界观比较郑雪飞(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国际关系理论不同学派都依据其各自的世界观推导出理论体系,其相互间的分歧争论又可以相应地归结到世界观的分歧。
在世界观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不同流派基本认同。
总的来看,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现有相似的一面,但更多地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由此在战争与和平、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一0292(2008)06一o005一04世界观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思想基点。
可以说国际关系理论的本质就是组织起来的哲学化世界观,国际关系理论不同学派都依据其各自的世界观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推导出不同的理论体系,其相互间的分歧争论又可以相应地归结到世界观的分歧。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应该是中国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
然而在国际学术界,但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却难闻本应雄厚的中国声音。
而在西方国家,现实主义因其现实性及在一国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可操作性而长期居于主流地位。
总的来看,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观有相近的一面,但更多地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
鉴于世界观的重要性,探析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理论的差别,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世界观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范式之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广义上看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经典的国际思想,亦即狭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也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国际政治和外交思想,还应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理论)的国际思想以及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依附理论等当今世界出现的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进攻性现实主义_防御性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实主义
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分为传统现实主义和结构 现实主义 , 这已为人们所熟知 。两者的区别 , 简言之可 归结为两点 :首先 , 传统现实主义者认为 , 国家就是要 不断地谋求扩大自身的权力 , 权力被视为目的本身 , 对 权力的追求植根于人性当中 ;结构现实主义者则认为 , 权力虽然重要 , 但却只是一种手段 , 国家最终所关心的 并不是权力 , 而是安全 。 其次 , 传统现实主义重视国家 之间的差异 , 主要通过单元层次上的分析来解释国际 政治后果 ;而结构现实主义者则主要从结构层次入手 , 认为国际政治后果主要应该从国际无政府状态和力量 分布上来解释 。②
国家相对力量上升它便在国外追求更大的影响力而随着国家相对力量的下降国家的抱负和行动也便会相应地收缩关于国际体系的性质新古典现实主义者认为是相当模糊的处于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很难看清楚安全是稀缺的还是充足的它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去解读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的国际政治现另外针对防御性现实主义关于国家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约束自身行为的假设新古典现实主义者在考察了包括欧内斯特梅ernestmay内的一些著名历史学家关于国际关系史中的教训的论述后指出国家很少从过去发生的某一具体事件中得出某一教训一国得出的教训从来都与他国不同防御性现实主义者将他们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当做国家实际上如何其结果只能是把历史上国际体系中反复出现的大国争霸的现实当做一种反常现象来看待继之转而寻求国内层次的变量来弥补自身理论解释力的不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它继承了古典现实主义重视单元层次分析的传统但其做法是将国内因素作为干扰变量纳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同时它也不像古典现实主义者那样假定国家行为可以通过个人权欲来加以解释
③ 关于“ 威胁均衡论” , 参见 St ephen M .Walt , The O rigins of Alliances (It haca , N Y :Cornell U niversity Press , 1987);关于施 韦勒对 该 理论的批评 , 参见 Randall L.Schw eller , “ Bandw agoning f or Prof it :Bring the Revisionist St at e Back in , ” in M ichael E .Brow n et al .eds ., The Perils of A narchy :C ont emporary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Secu rit y (Cambridge, M A :The M IT Press , 1995), pp .249 ~ 28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马丁·怀特的现实主义思想作者:王婉潞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02期摘要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英国学派是独立于美国主流学派之外的一个学术特色较为鲜明的学者群体。
马丁·怀特是英国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对英国学派的建立及其学术传统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期的怀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虽然后期选择理性主义的中间道路,但是其思想中的现实主义成分一直存在,现实主义思想与美国学派的现实主义观点相似,但是又不同于后者。
怀特坚持使用历史的、哲学的和社会的方法来理解国际政治,深刻地影响着在其之后的英国学派学者的研究,成为英国学派方法论的重要特色,也是与美国学派最大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马丁·怀特英国学派现实主义作者简介:王婉潞,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英国学派(English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是二战后英国逐渐衍生发展起来的一支独具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其生长历程独立于美国主流学派之外,是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之外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学派。
代表人物包括查尔斯·曼宁(Charles Manning)、马丁·怀特(Martin Wight)、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亚当·沃森(Adam Watson)、约翰·文森特(R. J. Vincent),以及巴里·布赞(Barry Buzan)等。
在英国学派创建历史上,马丁·怀特是一位极其关键的人物,被称之为英国学派的“教父”,提出的“国际理论”三个传统的论述,是英国学派最具有原创意义的思想和重要的思想基础。
但是,怀特的思想中一直具有现实主义的成分,本文试图从怀特的早年现实主义思想入手,进而分析其现实主义思想与美国学派现实主义的异同。
一、马丁·怀特对英国学派的影响马丁·怀特于1913年生于英国布莱顿,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后供职于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1946年完成了具有强烈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权力政治》,此后提出了著名的国际关系三大思想传统的分析模式。
怀特的思想较为复杂,且前后变化较大,由早期的现实主义者变为理性主义者,甚至有学者认为怀特是一个“谜”。
1939年爱德华·卡尔(EdwardCarr)的《二十年危机》出版,怀特并不赞同其中将国际政治分为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做法,认为两分法的根本缺陷是将所有的国际政治思想简单地分为对立和矛盾的两部分,这种不完全的划分方法易使国际政治理论研究陷入缺失的境地之中。
在卡尔的基础之上,怀特将国际关系理论归纳为现实主义(Realism)、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革命主义(Revolutionism)三大传统,并认为国际关系应当是这三大传统间的对话。
其中,现实主义意指“马基雅维利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权力政治,认为冲突是国家之间的固有关系;理性主义意指“格劳秀斯主义”,强调理性原则、国际对话,重视均势和国际法的作用,认为国际关系中不仅有冲突,而且还有合作;革命主义意指“康德主义”,注重人的关系、国际社会和“国际大家庭”的作用。
怀特指出,三大传统彼此间相互影响,其中,理性主义影响革命主义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影响革命主义是两大发展趋势。
怀特对英国学派的形成和发展的开拓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对英国学派的形成和建设的关键作用;其二是促成了英国学派学术传统的形成。
体现在国际关系思想三大传统的分析模式几乎贯穿于学派的发展进程、国家体系的研究开创了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研究传统、坚持历史——哲学研究方法被该学派其他学者所继承,成为英国学派方法论的重要特色。
二、马丁·怀特的现实主义思想马丁·怀特国际关系思想的形成与他本人的经历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怀特早年的论著,特别是《权力政治》,表现出一种与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和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Niebuhr)的思想风格相近的现实主义特征,属于传统现实主义。
二战之前,怀特是一个基督教和平主义者,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使得怀特对国际关系的思考有了明显的现实主义成分,开始否认国际关系中存在着“进步”的倾向,认为国际关系属于重复和循环的领域,这在《权力政治》得以清晰体现。
在《权力政治》中,怀特用绝大部分篇幅来论述国家、支配性大国、大国、国际革命、国际无政府状态、均势、战争与干涉,指出国际关系的实质以及反映这种实质的根本的、持久的特点。
其对权力政治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国际政治的实质就是权力政治;(2)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国家的生存;(3)战争是国际政治的常态;(4)均势是权力政治的基本准则。
这表现出一种与卡尔、摩根索、凯南等人既相同又相异的现实主义思想。
正如赫德利·布尔所指出的:“卡尔的现实主义是以批判乌托邦主义为目标的;摩根索的现实主义是一套关于国家目标的系统理论;凯南则试图批判道德主义并为决策者提供指导;怀特的现实主义则是松散的,他反对进步观,不相信人们能够远离权力政治,认为不大可能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公正的国际秩序。
”由此可以看出,与其他现实主义者相比,怀特的权力政治思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悲观主义情绪,将世俗的悲观主义与基督教神学思想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其理论的基础。
基督教悲观主义是联系怀特信仰和现实主义思想的桥梁。
怀特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罪恶的,而政治无关乎美德,人性中不道德因素是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唯一原因,有缺陷的创造者创造出的国际体系不可避免存在缺陷。
怀特现实主义思想的另一条重要哲学基础是他的反对历史进步观。
他不相信人们能够远离权力政治,认为不大可能建立一个更加和平、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
这种悲观主义思想贯穿于怀特的一生;直到20世纪60年代,怀特还表示,世界不会从权力政治向一种新的更好的国际秩序转变。
三、马丁·怀特的现实主义思想与美国学派现实主义思想的比较(一)同美国学派现实主义思想的相似之处首先,国家中心主义色彩浓厚。
同现实主义学派一样,怀特具有国家中心主义倾向,早期的怀特更是十分重视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权力政治》体现出古典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主权国家,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等。
虽然怀特后来从现实主义者变成了理性主义者,但其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一直存在。
其次,理论起点为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
怀特认为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这种观点与现实主义相同。
怀特将国际无政府状态看作是战争的根本原因,由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共同领导,各个国家认为维护强权比福祉更为重要,因此国际政治是权力政治,形成了英国学者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所说的在国际政治中“绝对尴尬和处境亦即无法减轻的困境”,美国现实主义学者约翰·赫茨(JohnHertz)则把它表述为“安全困境”(securitydilemma),这一概念后来为人们所广为使用。
再次,强调大国的特殊作用。
怀特将现实主义者关注的“均势”、“战争”以及“大国关系”等均列为有助于国际秩序维持的国际制度,认为大国扮演着维持体系秩序…管理者‟的角色,更多地决定了国家体系的运行规则。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假制度”,国际社会中具有真正作用的制度是联盟、外交、战争等。
外交是谈判的机制,联盟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机制,战争则是最终解决争端的机制。
从体系的角度来看,战争是维持或调整体系秩序和结构的秩序,如果国际社会的共同准则或权利分配受到挑战,它可以通过武力来维持并恢复现状。
最后,国家利益的界定相近。
新现实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没有一个超越国家的权威机构可以确保各国的安全,所以国家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身安全。
怀特亦强调一国政府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国家利益,认为在诸多国家利益中,安全是首要的,一旦安全遭到破坏,所有更高的政治目标都将淹没在自我保存的斗争中。
各国将追求自身至关重要利益而放弃共同利益。
(二)同美国学派现实主义思想的不同之处首先,对无政府状态假设的认识不同。
华尔兹认为国际体系是自助体系,国家不得不推行权力政治,以军事手段维护自己的安全,导致安全困境出现。
只要无政府状态继续存在,国家之间就不可避免会发生战争,体现出现实主义的悲观主义倾向。
与此不同,英国学派认为无政府状态并非等同于无秩序,而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秩序。
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主权国家可以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组成一个社会,限制自己的行为、进行相互合作,即为“无政府的社会”。
在其中,自助并不必然导致安全困境,而是国家努力使得国际社会中的规则有效。
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学派相比于现实主义更为乐观。
其次,对国际社会的规范和制度的认识不同。
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间的物质力量分配是国际体系唯一的、决定性的变量,虽承认国际规范和规则的存在,但规则和制度只是权力和利益等基础变量中派生出来的从属变量,其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权力和利益因素的考虑,否定了国际规则和制度的独立作用。
与之不同的是,英国学派所定义的国际社会概念之核心为强调共享规范、理解的重要性和大国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其对物质力量和结构产生的意义。
国际秩序并不取决于权力分配,而是取决于外交力量和国际政治文化;这种秩序的再产生依赖于成员国的一致愿望,以及遵守关于外交、主权和国际法的基本规范。
再次,方法论不同。
现实主义借重社会学、经济学和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新现实主义坚持科学实证主义,强调对国际关系进行科学和系统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体系理论才能称为国际关系理论,相信国际政治的系统结构是独立存在的社会事实,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获得关于国际政治现象的客观知识和规律。
相反,以怀特为代表的英国学派学者在方法论上坚持用人文科学的综合研究方法,尤其强调历史方法和对国际关系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性,采取一种更加宽广的历史、法律与哲学的路径来研究国际关系。
他们强调国际社会中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要素的并存性,权力和国家利益至关重要,而规范和制度也同样重要,国际社会中既有冲突,也有合作;既有国家,也有个人。
这些不同的要素不能被简化与抽象为一种只强调其中一种解释性变量(如权力)的单一理论,主张采用人文主义的方法,承认所有这些要素的共存性,以及用整体与历史的方法研究产生于复杂情景中的问题和困境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