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通用(理)】高三《考前三个月》专题复习篇【配套】专题六第二讲PPT课件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考前回顾案第二部分 第二章 微专题六

答案
本题必须完全扣住语境来仿写,并注意所仿造句子的
(示例)腊梅, 在严寒的肆虐里, 挺拔成芬芳的春意 野
语言组织形式和内容意象两个方面, 同时要运用相关的修辞。
草,在乱石的压制下,茁壮成蓬勃的绿洲 威胁中,挺立成不死的神话(任选其二) 胡杨,在干旱的
微专题六
2.仿照示例,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出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 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失败就是无知加上懦弱,并拒绝如水的上善品质; 成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庸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专题六
微专题六
一、读一读
句式的仿用
做仿写题,审题特别重要,不仅要审显性要求,而且要审隐 性要求,使仿句不仅在结构、修辞上“形似”,还要在陈述 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情感基调甚至标点方面与例句 或上下文前后连贯、语意衔接,达到“神似”。
微专题六
做具体题型要注意: (1)填空式仿写。这类题一般是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 几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 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 整的语段。有些时候是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 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 语意完整的文字。 这种填空式仿写,无论是把要仿写的句子放在文段中间还是结 尾(放在中间的叫嵌入式仿写, 放在结尾的叫续写式仿写), 解答 时都要注意: ①审题干对象,尤其是审隐性要求,即它的上文或上下文。所 有的句式、修辞及内容等要求都蕴涵在这里面,这是审题的重 点所在。
价值,也是淘金者的喜悦
悲壮的付出,也是陨石的辉煌(任选其二)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题点训练第一部分 第一章 题点训练五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3.现在,出境旅游的国人越来越多,部分人在境外的不文明举止 也引起舆论关注。 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 乱扔杂物、 排队加塞、 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行为已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民形 象,海外一些媒体把这看做是中国游客的“通病”。为加强教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周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者:大家都在找你,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周冲:6 月 7 日我帮哥哥看店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电视节目中有 我的新闻。然后发现网上和报纸上都有我的新闻,而小女孩的 父母也说通过电视感谢我。 记者:那你为什么没有主动出现呢? 周冲: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解析 这是一道提问式的对话题,提供了具体语境,主要考查 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等能力。考生解答此类试题要从两个 方面思考:一是答案的针对性。这里的问题是“你救人后为什 么不辞而别,没有联系小孩的家人?”以及“那你为什么没有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主动出现呢?”所以答案一定要回答提出的问题,说出原因。 二是结合情境以及周冲的做好事不留姓名、不图名利的精神思 考。
答案 ①“一位”改为“一个”,②“先生”改为“医生”或
其他职业性称谓,③“也”改为“还”,④“因为”改为“不 过”,⑤“况且”改为“而且”。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2.(2013· 重庆)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 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 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
【步步高】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知识专题 学案6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

答案 B
典题与题源
学案6
[命题探源]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2.模式和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3.农业生产工具
本 学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农具的出现提高了
案 栏
农业生产效率。
目 开
(2)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本
学 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
案
栏 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目
开 (3)土地国有制: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
关
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了。
典题与题源
学案6
【备考启示】 通过相关历史知识,隐性介入对社会热点的考
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社会
本 学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案 栏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目 开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关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72022/1/172022/1/172022/1/17
【202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步步高)】目录

第一章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1.1集合§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4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1.5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6 基本不等式强化训练1不等式中的综合问题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2.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1课时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2课时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2.2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奇偶性、对称性与周期性第3课时函数性质的综合问题§2.3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2.4 指数与指数函数§2.5 对数与对数函数§2.6 函数的图象§2.7 函数与方程强化训练2函数与方程中的综合问题§2.8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3.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3.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强化训练3导数中的综合问题高考专题突破一高考中的导数综合问题第1课时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第2课时利用导函数研究函数的零点第3课时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4.1任意角和弧度制、三角函数的概念§4.2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4.3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第1课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2课时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4.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5 函数y=A sin(ωx+φ)的图象及应用强化训练4三角函数中的综合问题§4.6 解三角形高考专题突破二高考中的解三角形问题第五章平面向量、复数§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5.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5.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强化训练5平面向量中的综合问题§5.4 复数第六章数列§6.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6.2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6.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强化训练6数列中的综合问题高考专题突破三高考中的数列问题第七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7.1空间几何体及其表面积、体积强化训练7空间几何体中的综合问题§7.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7.3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7.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强化训练8空间位置关系中的综合问题§7.5 空间向量及其应用高考专题突破四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第八章解析几何§8.1直线的方程§8.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8.3 圆的方程§8.4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强化训练9直线与圆中的综合问题§8.5 椭圆第1课时椭圆及其性质第2课时直线与椭圆§8.6 双曲线§8.7 抛物线强化训练10圆锥曲线中的综合问题高考专题突破五高考中的圆锥曲线问题第1课时范围与最值问题第2课时定点与定值问题第3课时证明与探索性问题第九章统计与统计案例§9.1 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9.2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案例强化训练11统计中的综合问题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0.2 排列、组合§10.3 二项式定理§10.4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10.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均值与方差§10.6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高考专题突破六高考中的概率与统计问题。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题点训练第一部分 第一章 题点训练四

种行为。②它的目的是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 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③此目的是通过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 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 施暂时性控制来实现的。
突破性练习
题点训练四
2.复指法
本 训 练 栏 目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 后面的(前面的)句子里用代词(这、它、他、她等)来复指它。
突破性练习
题点训练四
【演练体悟】 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但不得改变原意。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 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 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四
3.把下面几个较短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 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李东哲已于近期从加拿大回国投案 自首。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②李东哲在 2000 年至 2004 年间涉嫌票据诈骗。 ③李东哲伙同他人骗取多家单位的巨额资金。 ④李东哲及相关涉案人员于 2004 年 12 月潜逃境外。
题点训练四
题点训练四
[目标解说]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长短句互换
句式变换在高考中属常见考点,虽说在近两年高考卷中未 出现,但有复出的可能。二轮复习中,可以抓住高考中最常考 的题型——长句变短和短句化长集中训练。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四
【真题回做】 (2013· 大纲全国)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②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的智力的创造, 它是指在科学、 技术、 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 享有的权利。 ③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 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题点训练第一部分 第三章 题点训练二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二
【真题回做】 (2013· 安徽)《樱桃》(原文见本章题点训练一“真题回做”)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 变化。 (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 以概括。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第(1)题,第②段“娇客”新建 筑出现了;“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第③段 “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这 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二
第(2)题,第④段“桐君祠也正在重新整修”,“细心地雕制着 镂空的‘雀替’”; “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 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 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这可能是一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第⑤段“桐君, 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 住在山上。 药, 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 所以老百姓记得他”。 分别概括这些信息。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二
秋末冬初,大小缸集中亮相。后园的黄瓜、豇豆、辣椒、 韭菜、番茄,精切细作,佐以配料,分别腌制在缸缸罐罐中,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打造出五彩缤纷的精制小咸菜,清新爽脆、风味独特,成为食 粥、吃肉、卷饼的绝配。最隆重的当属腌萝卜、制泡菜。将成 堆的新鲜萝卜洗净、晾干,分层码入大缸、撒上块盐即可;芥 菜、洋芋、胡萝卜、大白菜、卷心菜等随意搭配,精心调味即 成。菜在缸中奇妙地发酵成酸爽利口的腌泡菜,丰富了农家一 年的餐桌。
答案 (1)新建筑陆续出现,人的精神面貌转变,文娱生活更 为丰富,旅游业快速发展。 (2)古老的建筑,精美的传统雕刻,留传的、富有诗意的抱柱 对联,悠久的、引人向善的民间传说。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冲刺练 综合题 特征描述型

题型6 特征描述型1.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1)~(4)题。
材料一图甲为2011年9月上旬我国部分地区强降雨量图,图乙为汾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1)图甲所反映的强降水最有可能是________(锋面)引起,降雨区位于锋线的____________(地图方向)。
(2)读图丙,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A、B两地形成的流水地貌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图丙和所学知识,试比较汉江和汾河水文特征的异同。
(4)答案(1)冷锋北或西北(2)沿河或河谷地带分布甲:河流侵蚀地貌(V型河谷)乙: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3)相同点: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夏季为汛期不同点:汉江: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汾河: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
(4)自然条件:水热丰富,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种植历史悠久;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劳动力丰富等。
解析第(1)题,根据我国的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知,9月华北地区的降水只可能是冷锋天气系统所致,不可能是暖锋所为。
冷锋的降水一般都在锋后(冷气团一侧,即锋线的西北或北侧)。
第(2)题,从图丙中可以看出图中的城市分布具有沿河设城的特点。
这是一般南方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
对于图中A、B两处的河流地貌可以从它们所处的河流的不同地段做出判断。
A位于汉江的上游地区,B位于汉江的下游河段。
根据所学的地貌基本常识可知:在河流的上游河段一般是以侵蚀地貌为主,形成V形谷;在河流的下游河段多为堆积地貌,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
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比较主要是从位(水位高低)、流(流量的大小)、沙(含沙量)、冰(有无结冰期)、汛(汛期)等方面进行比较,一定抓住汉江位于秦岭以南,从气候上来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汾河地处黄土高原,从气候上来看是温带季风气候。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考前回顾案第二部分 第六章 微专题十九

微专题十九
5.凶 夙遭闵凶 (《陈情表》) 不幸 . 河内凶 (《寡人之于国也》) 收成不好,荒年 . 6.婴 而刘夙婴 疾病(《陈情表》) 缠绕 . 7.用 而用 流俗人之言(《报任安书》) 采用 . 是不用 其命(《高祖本纪》) 服从 . 士以此爱乐为用 (《李将军列传》) 任用,调遣 . 用 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因为 .
微专题十九
27.众人 匹之 ..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28.腹犹果然 .. 古义:吃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9.小年 不及大年 .. 古义:寿命短 今义: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农历十二月为 29 天的 年份 30.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 .. 古义:天空漂浮的生物或云气、尘埃等物体 今义:动植物等生物
阻止
微专题十九
12.置 顾视无可置 者(《项脊轩志》) 安放 . 沛公则置 车骑(《鸿门宴》)留下,弃置 . 置 之匈奴(《刺客列传》) 交给 . 置 东郡(《刺客列传》) 设立 . 高帝曰:“置 之。”乃释通之罪(《淮阴侯列传》) 赦罪, .
释放
13.见 信而见 疑(《屈原列传》) 被 . 慈父见 背(《陈情表》) 我,偏指一方 .
微专题十九
19.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 .. 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20.璧有瑕,请指示 王 .. 古义:指给„„看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21.于是相如前进 缻 .. 古义:走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走 2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 古义:侍从 今义:左边、右边,方位名词
微专题十九
14.乘 乘 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 氓》) 登 . 于是乘 其厉声以呵(《五人墓碑记》) 趁着 . 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鸿门宴》) 车辆,借指卫士 . 15.诛 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 杀 . 天下皆以舜之诛 为是(《夏本纪》) 惩罚 . 16.易 缙绅而能不易 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改变 . 高祖为亭长,素易 诸吏(《高祖本纪》) 轻视,看不你能否“忆”起它们(写出它们的意思) 1.危 正襟危 坐(《赤壁赋》) 端正地 . 危 乎高哉(《蜀道难》) 高 . 2.惟 惟 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句首语气词,希望 . 伏惟 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想 . 可畏惟 人(《谏太宗十思疏》) 只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a22-by22=1
y2=2px
方程 (a>b>0)
(a>0,b>0)
(p>0)
考点整合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图形
几 范围 何 顶点 性 对称 质性
焦点
轴
|x|≥a,|y|≥b
(±a,0)(0,±b)
|x|≥a (±a,0)
关于 x 轴,y 轴和原点对称
(±c,0)
长轴长 2a, 短轴长 2b
所以∠MF2F1=30°,MF1⊥MF2,
所以|MF1|=c,|MF2|= 3c, 所以|MF1|+|MF2|=c+ 3c=2a.即e=ac= 3-1.
真题感悟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5.(2013·浙江)设 F 为抛物线 C:y2=4x 的焦点,过点 P(-1,0) 的直线 l 交抛物线 C 于 A、B 两点,点 Q 为线段 AB 的中点, 若|FQ|=2,则直线 l 的斜率等于________.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由 x0-12+y0-02=2 得:2-k22 k22+2k2=4. ∴k=±1.
答案 ±1
题型与方法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题型一 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例 1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椭圆 C 的中心为原点,
焦点 F1,F2 在 x 轴上,离心率为 22.过 F1 的直线 l 交 C 于 A,
真题感悟
专题六 第二讲
2.(2013·课标全国Ⅰ)已知双曲线 C:xa22-by22=1(a>0,b>0)的离
心率为 25,则 C 的渐近线方程为
(C )
A.y=±14x
B.y=±13x
C.y=±12x
D.y=±x
解析 由e=ac= 25知,a=2k,c= 5k(k∈R+),
本 讲栏目开
由 b2=c2-a2=k2 知 b=k.
真题感悟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4.(2013·福建)椭圆Г:
x2 a2
+
y2 b2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焦距为2c.若直线y= 3 (x+c)与椭圆Г的一个交点 M满足∠MF1F2=2∠MF2F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3_-__1.
解析 由直线方程为 y= 3(x+c), 知∠MF1F2=60°,又∠MF1F2= 2∠MF2F1,
真题感悟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设以 MF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52,y2M, 所以圆的方程为x-522+y-y2M2=245, 又因为圆过点(0,2),所以 yM=4, 又因为点M在C上,所以16=2p5-p2,解得p=2或p=8, 所以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y2=4x 或 y2=16x,故选 C. 答案 C
A.163
B.
3 8
C.2 3 3
D.4 3 3
(D )
解析 抛物线 C1 的标准方程为:x2=2py,其焦点 F 为0,p2,
双曲线
C2
的右焦点
F′为(2,0),渐近线方程为:y=±
3 3 x.
由 y′=1px= 33得 x= 33p,故 M 33p,p6.
由F、F′、M三点共线得p=4 3 3.
解析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1),A(x1,y1)、B(x2,y2)、 Q(x0,y0).解方程组yy= 2=k4xx+1 .
化简得:k2x2+(2k2-4)x+k2=0,
∴x1+x2=4-k22k2,y1+y2=k(x1+x2+2)=4k. ∴x0=2-k2k2,y0=2k.
真题感悟
所以ba=12. 即渐近线方程为y=±12x.故选C.
真题感悟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3.(2013·山东)抛物线 C1:y=21px2(p>0)的焦点与双曲线 C2:x32-
y2=1 的右焦点的连线交 C1 于第一象限的点 M.若 C1 在点 M
处的切线平行于 C2 的一条渐近线,则 p 等于
M 在 C 上,|MF|=5,若以 MF 为直径的圆过点(0,2),则 C
的方程为
()
A.y2=4x 或 y2=8x
B.y2=2x 或 y2=8x
C.y2=4x 或 y2=16x
D.y2=2x 或 y2=16x
解析 由题意知:Fp2,0,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x=-p2, 则由抛物线的定义知,xM=5-p2,
专题六 第二讲
题型与方法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反思归纳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它们的基本特征,理解定义 是掌握其性质的基础.因此,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不仅要熟记, 还 要 深 入 理 解 细节 部 分 : 比如 椭 圆 的 定 义中要 求 |PF1|+ |PF2|>|F1F2|,双曲线的定义中要求||PF1|-|PF2||<|F1F2|.
实轴长 2a, 实轴长 2a,
x≥0 (0,0) 关于 x 轴对称 (p2,0)
考点整合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几 离心率 何 性 准线 质
渐近线
e=ac=
1-ba22
(0<e<1)
e=ac=
1+ba22
(e>1)
y=±bax
e=1 x=-p2
真题感悟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1.(2013·课标全国Ⅱ)设抛物线 C:y2=2px(p>0)的焦点为 F,点
题型与方法
专题六 第二讲
本 讲栏目开
解析 (1)设椭圆方程为ax22+yb22=1,
由
e=
2知c= 2a
2, 2
故ba22=12.
由于△ABF2的周长为|AB|+|BF2|+|AF2|=|AF1|+|AF2|+|BF1|+ |BF2|=4a=16,故a=4. ∴b2=8.∴椭圆C的方程为1x62 +y82=1.
B 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 16,那么椭圆 C 的方程为______. (2)已知 P 为椭圆x42+y2=1 和双曲线 x2-y22=1 的一个交点,
F1,F2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那么∠F1PF2 的余弦值为_____.
审题破题
(1)根据椭圆定义,△ABF2
的周长=4a,又
e=
2 2
可求方程;(2)在焦点△F1PF2 中使用余弦定理.
考点整合
专题六 第二讲
第二讲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本 讲栏目开
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名称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定义
|PF1|+|PF2|=2a
||PF1|-|PF2||=2a
|PF|=|PM|,点 F 不在直线 l 上,
(2a>|F1F2|)
(2a<|F1F2|)
PM⊥l 于 M
标准
xa22+by22=1
(2)由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可知,F1,F2 为它们的公共焦点,不 妨设|PF1|>|PF2|,则||PPFF11||+ -||PPFF22||= =42 ,
本 讲栏目开
题型与方法
所以||PPFF21||==13 . 又|F1F2|=2 3, 由余弦定理可知 cos∠F1PF2=-13. 答案 (1)1x62 +y82=1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