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城市戏剧文化特征_深圳戏剧现象思考_熊源伟
移步换形不散神——谈谈戏曲的扬弃继承与转化创新
移步换形不散神——谈谈戏曲的扬弃继承与转化创新作者:罗怀臻来源:《上海艺术评论》 2016年第1期罗怀臻传统戏曲生存艰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即是戏曲自身没有及时完成向现代审美的转化。
现在有些人以为传统戏曲就是夸张的脸谱,就是小嗓子演唱的声腔,就是杂耍,完全忽略了戏曲形式之内的生活内容和精神内涵,忽略了戏曲首先是用来与人沟通与人交流的文学艺术形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戏曲曾经在一种共识之下积极发展,那就是“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与“地方戏曲的都市化”。
现代化不是要颠覆传统藐视经典,都市化更不是要阳春白雪脱离大众,而是正视戏曲所面对的生存时代,提倡戏曲自觉实现自身的价值更新与审美转化。
缺失方向感的戏曲艺术今天,戏曲有必要提出“重返城市”的理念。
重返城市是说曾经拥有城市,而后逐渐疏离了城市;疏离了城市说明已经不能与城市审美同步同行,因而不得不淡出城市;淡出城市的结果则意味着戏曲越来越丧失了在城市文明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中国戏曲最繁荣的时期是在与城市文明相融洽的时期。
元杂剧繁荣是因为它占据了当时的京城大都,明清传奇兴盛是因为它依托着江南一带经济富庶的商业都会,京剧兴起是因为四大徽班涌进了京城。
黄梅戏从湖北黄梅县流入安徽当时最大的码头城市安庆,而后唱进上海,在上海华东戏曲研究院的京昆和话剧专家的帮助下,从黄梅调转化为了黄梅戏。
越剧,原来也不叫越剧,进入上海时,有的称绍兴文戏、四明文戏,有的称绍兴女班、的笃班、小歌班,最后才由上海《申报》统称之为越剧。
就连京剧也是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会”的上海被叫出名的。
此外,诸如淮剧、扬剧、锡剧、甬剧也都是在上海都市的繁华商演中逐渐成形并被确定了剧种的名称,这些都是戏曲进城的结果。
应该说,全国各地方剧种的成长成熟经历也都大致相仿,没有进城之前,它的舞台可能是庙会,可能是广场,可能是草台,但都是简易的;进入城市尤其是进入大城市后,戏曲逐步登上了20 世纪的镜框式舞台,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程度很高的剧场艺术,由此迈进了中国戏曲的新时期。
从文化角度看“移民史诗”剧的审美意蕴
第 五 , “ 国天 下 ”儒 家 思想 ,天 人合 一 ,贵 中 尚和 的 中 家
一
同乡情 感认 同 ,包 括 爱与亲 ,怀 念 与依 恋 ,进 而变 成 一种很 强 的 想 、思 维法 则和 文 化 规 范 的最 高 体 现 。” 我们 从 浸 润 其 间 的文
凝聚 力 。这种 凝聚 力对 当地 人来 说 ,成 为他们 战胜 任何 困难 ,建 化 、智 慧 、心理 、情 感之 中 ,体味 着 一种 的 “ 大义 大勇 ,大诚 大
剧本 都 以一个 家族 的迁 移史 为核 心 ,穿插其 他 相关 家庭 的盛 衰兴 湖 ,漂泊 迁徙 ,为生存 、发展 而屡 创奇 迹 ,为 国家 、 民族 而英 勇 亡 ,把 家族 的命运 与 当时整 个 国家 的命 运 相连 ,把 家族 的 品格与 抗争 的崇 高情 怀 。其 中充 沛着 、激 荡着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精 神 ,就 祖 国的 国格相 连 。下面 我想 从文 化角 度谈 谈这 部 以迁徙 为背 景 的 是 :千年 传承 的 “自强不 息 ,厚德 载物 ”的 民族 精神 ,鲁 迅先 生 鸿篇 巨制 的美学意 蕴 。 第一 , “ 出去 ”的 “ 走 乡土情 结 ” 即 “ 土重 迁 ”热爱 家 乡 安
段辛酸 血泪 中我 们可 以看 到黄 土高 原上 的 山西人 和孔 孟文 化之 乡 独 ,流浪 中 的委屈 ,流 浪 中的艰 辛 ,我们 在移 民史诗 的主人 公 身 的 山东 人的 朴质 善 良,勤 劳敦 厚 ,勇 气和 智 慧 , 以感 受 到从 这 上仿 佛也 看到 了 自己的身 影 ,家园 ,母 亲 ,哪一 个不 是游 子灵魂 可 群普 通 的 移 民人 身上 反 射 出 的 中 国人 自强不 息 的 优 秀传 统 , 当 里最 大的渴 望和 期盼 。
基于城中村文化的戏剧创新
基于城中村文化的戏剧创新城中村文化戏剧创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中村成为了城市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存在。
城中村作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的发展动力,也是文化的传承之地。
随着城中村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在城中村内开展,其中戏剧创新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探讨以城中村文化为背景的戏剧创新,探讨其意义、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城中村作为城市的缩影,承载了大量的社会底层人口和少数民族,这些人群在城中村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戏剧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将这些特色文化表现出来,展现出城中村的独特魅力。
城中村文化戏剧创新也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为城市增添新的魅力。
城中村文化戏剧创新还能够促进城中村的发展。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城中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中村的形象,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城中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目前,城中村文化戏剧创新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了初步的尝试。
一些戏剧团体在城中村内进行文化演出,以城中村的生活、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吸引了不少观众。
一些文化机构也在城中村进行戏剧创作的培训,希望能够培养一批具有城中村特色的戏剧人才。
一些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到城中村文化戏剧创新中,他们通过组织戏剧节、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城中村居民传播戏剧文化,唤起他们对戏剧的兴趣,为城中村戏剧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参与和支持。
不过,城中村文化戏剧创新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城中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戏剧创新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够真正表达出城中村的文化特色。
由于城中村的一些特殊因素,如环境、人口结构等,使得城中村文化戏剧创新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在城中村文化戏剧创新的未来发展中,需要有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包括政府、文化机构、社会组织等力量的合作。
政府需要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为城中村文化戏剧创新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文化机构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理解城中村文化的独特性,为城中村戏剧创新提供更有深度的创作。
《2024年文化变迁视角下客家地方戏剧的变迁研究》范文
《文化变迁视角下客家地方戏剧的变迁研究》篇一一、引言客家地方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在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客家地方戏剧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其背后的推动力与影响因素是什么,这是本篇论文旨在探讨的问题。
二、客家地方戏剧概述客家地方戏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重要分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它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鲜明的地域特色、生动的表演形式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地方戏剧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迁。
三、文化变迁对客家地方戏剧的影响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客家地方戏剧变迁的重要推动力。
文化变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客家地方戏剧的创作和表演。
2. 传播媒介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介日益多样化,这为客家地方戏剧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3. 政策支持的变化: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政策支持对客家地方戏剧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
四、客家地方戏剧的变迁表现在文化变迁的推动下,客家地方戏剧发生了显著的变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剧目内容:客家地方戏剧的剧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不仅保留了传统剧目,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和时代精神。
2. 表演形式:客家地方戏剧的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采用了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和表演技巧。
3. 传承方式:客家地方戏剧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师徒传承向现代化教育传承转变。
五、客家地方戏剧变迁的推动力与影响因素客家地方戏剧的变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
首先,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扶持政策为客家地方戏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客家地方戏剧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此外,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期望也是推动客家地方戏剧变迁的重要因素。
最后,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作热情也为客家地方戏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闽南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特点分析——以《骑驴探亲》为例
摘 要: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以丑行的表演最为闻名,其中丑行的表演里又以柯派丑行的表演艺术,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本文以闽南高甲戏《骑驴探亲》作为研究对象,对戏中主角洪亲姆的音声、念白和身段表演特点进行详细地分析,以展现闽南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闽南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音声;念白;身段表演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3)03-123-08曾雪凝1 庄忠河2一、高甲戏与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一)闽南地区高甲戏的起源与发展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的代表剧种,又俗称大班、戈甲戏、九角戏、土班,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
高甲戏起源于明末清初,最初只是在民间乐曲伴奏下的即兴化装表演,后来,逐渐发展成立了业余戏班,主要表演的剧目以《水浒》中宋江的故事居多,又被当地人称为“宋江戏”,“清代中期,‘宋江戏’吸收了其他剧种的表演形式,内容及表演艺术逐渐丰富,发展成有文有武的‘合兴戏’。
”[1](2-3)至清末,又吸收了京剧、昆腔和傀儡戏等其他剧种的精华,走向更加专业化的组织形式,并可以联系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
收稿日期:2022-11-18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闽南传统丧葬仪式中的南音研究”(项目编号:FJ2020JDZ051)的系列研究论文及2021年福建省教育厅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实践项目“温陵音乐书院、音乐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子课题“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曾雪凝(1997-),女,福建省泉州市人。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泉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声乐。
庄忠河(1987-),男,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人。
泉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南音研究。
实验戏剧与文化生态--深圳戏剧现象再思考
实验戏剧与文化生态--深圳戏剧现象再思考
熊源伟
【期刊名称】《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20)003
【摘要】本文在翔实嵬集深圳戏剧演出史料的基础上,分析深圳实验戏剧形成的内外部原因、在深圳戏剧现状中的地位与特质、在国内乃至世界华文戏剧圈的影响,并阐述实验戏剧在健全的都市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页数】6页(P11-16)
【作者】熊源伟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艺术系,广东,深圳,518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35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精神与艺术骨骼——关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再思考 [J], 李季箴
2.两岸三地实验戏剧的共时现象 [J], 张仲年
3.呼吸时代气息——中国实验戏剧在当代戏剧市场的思考 [J], 佟童
4.柏林德意志剧院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城》在京首演,经典戏剧张力再引观众思考 [J],
5.意大利即兴喜剧相关理论在当代实验戏剧中的应用——以深圳实验戏剧发展为例[J], 曹静雯;单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舞台剧——《新原野》
舞台剧——《新原野》《新原野》是一部以人民公社为背景的舞台剧,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村青年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和人民公社制度的光辉成就。
剧中,年轻的李文琪从城市来到农村,担任乡村干部。
他充满激情和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农村的面貌。
他很快意识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想有很大差距。
村民之间存在着封建习俗和旧思想的束缚,他们对新事物和新观念抱有排斥和怀疑态度。
农田的不育和灾害的频发也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李文琪决心放弃轻易的改变,而是通过艰苦的工作去改变农村。
他积极开展农田建设和科学种植,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劳动素质。
他带领村民种脱贫致富的经济作物,使全村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他努力开展教育普及工作,向农民宣传新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李文琪的带领下,农村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本落后的农田变得肥沃,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外界对村里的发展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前来学习和参观。
与此村民的思想觉悟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好景不长,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给村庄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农田被洪水冲毁,房屋被飓风摧毁,人民公社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面对灾难,李文琪和村民们毫不退缩,他们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努力恢复生产。
他们与全国各地的人民公社进行合作,互相支援,共克时艰,最终成功渡过难关。
通过《新原野》这部舞台剧,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剧中的人物刻画真实、生动,让观众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
剧中所展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人民公社在克服困难中取得的成绩,都彰显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和价值。
《新原野》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刻的思考,向观众传递了无数普通人勇于奋斗、追求进步的精神力量。
它承载着对农村建设和改革的希冀,表达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
这部舞台剧不仅展现了人民公社制度下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也反映了中国农民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城市新移民”的文化特征分析
深圳话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深圳话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深圳话剧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本文将从深圳话剧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深圳话剧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深圳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
深圳话剧应运而生,并在短时间内蓬勃发展。
早期的深圳话剧多以都市生活为题材,表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困惑、挣扎和梦想。
目前,深圳话剧已成为深圳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拥有多家专业话剧团体和演出场所,如深圳话剧团、深圳大剧院等。
不仅在深圳本土,深圳话剧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到全国乃至海外。
许多深圳话剧作品在各类演出交流活动中获奖,为深圳赢得了声誉。
然而,深圳话剧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演员队伍的培养和素质提升。
虽然深圳已有一批优秀的话剧演员,但相对于其他传统剧种,深圳话剧的专业演员仍显不足。
其次是剧本创作和内容创新。
虽然一些深圳话剧作品在国内外获奖,但整体数量和质量仍然有限。
最后,是观众市场的培养和拓展。
尽管深圳话剧在本土的观众群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对于更广泛的观众来说,深圳话剧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仍有待提升。
未来深圳话剧的发展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测。
首先是深化与电影、电视等传媒形式的融合。
近年来,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多媒体演出形式的需求增加,深圳话剧在传媒领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将深圳话剧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并通过传媒平台进行推广,能够让更多观众了解和关注深圳话剧。
其次是加强剧本创作和内容创新。
深圳作为一个活力四溢、充满创新意识的城市,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深圳话剧的创作。
鼓励青年编剧和导演创作具有深圳特色和现代意义的作品,为深圳话剧注入新的活力。
另外,深圳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地方剧团的交流合作,拓宽深圳话剧的发展渠道。
可以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话剧演员和剧团来深圳参与演出,同时鼓励深圳优秀话剧团体到国内外演出,提升深圳话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圳戏剧小品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
戏剧小品以短小精悍、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成为线上/线下节目的重要艺术呈现形式。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战略发展背景,深圳致力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和发展服务广大民众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戏剧小品“以数量多、水平高被国内专家称为‘深圳现象’,声名在全国日渐响亮”[1],吸引了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层的观众,并形成了“深派”戏剧小品。
当前学界对深圳戏剧小品的探究尚未臻善,相关的问题研究更是鲜见。
某种意义上,戏剧小品与全面推进深圳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思想息息相关,回顾近30年来深圳戏剧小品的发展历程,对其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发掘戏剧小品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对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加强深圳文化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一、深圳戏剧小品的发展历程近30年来,深圳戏剧小品以形式小巧玲珑、表演灵活多样、形象活泼生动、贴近现实生活的艺术特征活跃于改革开放的窗口上,[2]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与都市的情感生活成为其创演的主要题材。
深圳戏剧小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即1997年罗湖戏剧小品斩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2006年全国首个“中国剧协·深圳小品创作基地”在罗湖挂牌成立、2012年罗湖文化馆“09剧场”推出《军哥剧说》系列节目,这些事件可将深圳戏剧小品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崛起期深圳戏剧小品主要集中于罗湖区。
据统计,自1992年始,深圳创演的70部戏剧小品在参赛与展演中,共获国家级奖项78项(如下图)。
[3]由图可知,罗湖区所创演的戏剧小品有39深圳戏剧小品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陈仕国 曹静雯部获得国奖,占整个深圳的一半。
可以说,“深派”戏剧小品主要以罗湖戏剧小品为代表。
1992年,深圳罗湖区戏剧家协会成立实际上是将分散在该区从事戏剧行业的精英聚集起来,出现了“三驾马车”,即张福生、梅玉文和方伟元 。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真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真题令狐文艳一:解释题1.宾白2.四大声腔3.家庭伦理剧4.影视艺术的逼真性5.剧诗6.脸谱7.长镜头8.新媒体的特性二:简答题1.元杂剧2.行当3.新德国四大导演4.新媒体接收环境的家庭性的特点5.海明威的代表作与艺术风格。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小说家。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其他小说有《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等。
他那清澈流畅、朴实无华的散文体奠定了他作为那个时代最富有才华和艺术感染力的散文体作家的地位。
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
他以简约、清新的文体净化了文风。
6.广播电视传播的特征。
1)对象广泛。
不受文化程度、家庭教育的局限,适合于各类人群。
2)时效性强。
制作周期短,不受场地的限制,甚至可以现场直播。
3)丰富直观。
不仅包括各种新闻和艺术形式,还可以包括绘画和舞蹈等多种题材内容,直观地刺激人的感官视听。
4)接受随意。
节日和频道的选择随人所愿,可以任意选择。
5)顺序接受。
必须按照节目的播出顺序接听收看。
6)转瞬即逝。
声音和图像无法保存。
7.景别与影片的关系或作用。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
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8.第四代电影导演的艺术特征。
;指70年代末才走上导演岗位的一批中年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滕文骥、胡柄骝、张暖忻、郑洞天、黄蜀芹等。
他们是新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熟悉电影规律,主张用新观念去改造电影,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程式化,追求开放式结构、散文化风格。
9.正剧的审美特点10.谈谈你对历史剧的看法11.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和假定性12.导演的基本素养有哪些13.试述电影的叙事学批评方法14.试述恐怖片的类型特征及其心理机制15.从古典四大名著中选择一部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你认为哪一部最为合适?为什么?怎么改?16.如何理解与评价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观点17.试比较分析表演理论中的“斯坦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18.试论苏联蒙太奇学派中维尔托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理论之间的异同19.比较谢晋、李翰祥、李行三位导演之间的异同20.试论述美国越战题材电影21.以《中国好声音》为例分析引进节目创新机制与本土化的问题22.试举例论述中国近年电影的类型化态势三、论述题1.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的“真实性”能等同于生活原生态吗?为什么?2.如何评价西方先锋派电影3.法国电影新浪潮4.电视鉴赏的间离行表现在什么方面5.台湾新电影运动6.试述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方法。
《2024年文化变迁视角下客家地方戏剧的变迁研究》范文
《文化变迁视角下客家地方戏剧的变迁研究》篇一一、引言客家地方戏剧,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在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客家地方戏剧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地方到全球的转变。
本文旨在从文化变迁的视角出发,探讨客家地方戏剧的变迁过程、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保护和传承客家地方戏剧提供参考。
二、客家地方戏剧的概述客家地方戏剧,源于客家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其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等,内容以反映客家人的生活、情感和历史为主。
客家地方戏剧在客家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客家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三、文化变迁对客家地方戏剧的影响1. 社会环境变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客家地区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这对客家地方戏剧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2. 传播途径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
客家地方戏剧通过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但同时也面临着商业化、娱乐化等挑战。
3. 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客家地方戏剧在吸收其他剧种优秀元素的同时,也需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四、客家地方戏剧的变迁过程及特点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客家地方戏剧在保留传统表演形式和内容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创新。
例如,加入现代元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等,使剧目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
2. 多元化发展:客家地方戏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这些流派和风格在保持共性的同时,又各具特色,丰富了客家地方戏剧的内涵。
3. 社区参与:客家地区社区文化的活跃为地方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社区居民的参与使得客家地方戏剧更具生命力,也使得传承更加得以保障。
五、保护与传承客家地方戏剧的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客家地方戏剧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其传承和发展。
哈尔滨第一座戏曲剧场历史变迁——以报刊史料为中心
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2020年第6期(总第198期)No. 6. 2020General.No . 198哈尔滨第一座戏 曲 剧场历史变迁——以报刊史料为中心陈艳秋(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哈尔滨150080)摘 要:哈尔滨第一座戏曲剧场自1908年建成至2015年坍塌,先后经历了 “辅和茶园”"新舞台” “黑龙江省评剧团剧场”等三个时期。
在《远东报》《滨江时报}《滨江日报》等当地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中,以简 讯、剧评和广告等方式,记录了这座剧场的演出活动、经营业绩、商业竞争、募捐义演、火灾损失等相关情况。
以报刊史料为中心,梳理该剧场的历史变迁,可以管窥哈尔滨近代戏曲演剧活•动及城市文化生活。
关键词:戏曲剧场;辅和茶园;新舞台;黑龙江省评剧团剧场中图分类号:J8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 (2020) 06-0025-0520世纪初,哈尔滨因东清铁路修建而迅速崛起为远东重镇,中、俄、日等国以及山东、河北等地的国内外移民长期杂居交融,在短短百年间形成 了哈尔滨复杂、多元的新型城市文化。
在现代移民 城市构建中,中国传统戏曲在俄国、日本等外来文 化侵袭下,仍保持了艺术上的独立性和广泛的社会 影响力,成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 哈尔滨第一座戏曲剧场为线索,对近现代报刊相关 史料进行梳理,可见其戏曲演剧活动及市民娱乐生 活原貌,也可对相关文化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一、滥觞肇迹:辅和茶园时期1905年,清政府在哈尔滨设立滨江道,正式开埠通商。
1908年,哈尔滨第一座戏曲剧场“辅和 茶园”在傅家甸(今道外区)落成,为哈尔滨戏曲 剧场之肇始,开启了傅家甸商业区繁荣兴盛的序 幕。
此后短短几年间,规模不等的戏园如雨后春笋 般涌现,一时间优孟衣冠昼夜上演,各地名角纷至 沓来,戏迷观众熙攘盈门,顾曲周郎品茗辨音,这 座远东新兴城市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戏曲演出地, 业界流传着“北有平津,南有上海,东北有哈尔 滨”之说。
论移民文化与当代电视受众变迁_基于对_外地人_身份焦虑的思考_彭华新
论移民文化与当代电视受众变迁———基于对“外地人”身份焦虑的思考彭华新[摘要]人口的“流动性”是当代社会的一种人文景观。
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和融入现代性社会的身份凭证,当前人口流动和社会迁徙的频度几乎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从而生产出新的城市文化形态———移民文化。
电视受众的当代分析,无法回避这一文化形态。
受众迁徙所带来的文化融合与对峙,不得不说是一种尴尬的媒介境遇。
一方面,外来人口在迁徙后“遗失身份”,地方电视正是这一身份焦虑的始作俑者,在电视镜像里,外来人口被普遍的“悲情化”和“妖魔化”,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外来人口的数量累积、阶层上升、话语权也相应增加,电视转而又开始迎合外来人口的文化取向,为其“重拾身份”。
两个既相悖又相依的社会过程,共存于我国现代都市与媒介文化之中。
[关键词]移民文化;外来人口;电视受众;身份焦虑;身份重拾中图分类号:G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5)10—0141—0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13AXW014)、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电视民生新闻与外来工的归属感建构研究”(GD14CXW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彭华新(1978-),男,湖南汩罗人,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影视文化传播。
广东深圳518000受众说到底是集中于某一地理空间的人口。
从人类学角度讲,区域的自然环境和集体记忆赋予了一定区域的人们相同的文化,而文化正是区域人口相区别的标志,“人是社会性的存在。
人类是通过特定的文化分隔开来,又通过具体文化联系起来,构成具体的社会。
”[1](P.3)但是,现代社会人口的一种最吸引人的景观就是“流动性”,在某些区域,“异文化”和“自文化”的交融,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区域特色,“地方的特殊性不断地被再生产,但是这种特殊性并非源自某些长远、内在化的历史。
舞台戏剧艺术新形式的探索思考——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
舞台戏剧艺术新形式的探索思考——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为例
刘峰畅;冯正龙
【期刊名称】《东方娱乐周刊》
【年(卷),期】2024()1
【摘要】舞台戏剧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中国是戏剧大国,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
体系与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然而,在当今社会,
中国并不是全球戏剧的中心,其一,在快餐文化时代背景下,体量庞大的戏剧不再是受
众的首要选择;其二,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对观众知识文化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
舞台戏剧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这一项目将戏剧观
演与公园文旅活动相融合,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文化部落,探索了舞台戏剧全新的发展
模式,阐释了舞台戏剧制作与观演的新路径。
【总页数】3页(P0187-0189)
【作者】刘峰畅;冯正龙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相关文献】
1.基于游客体验的文旅演艺项目开发研究——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
2.文
旅融合视角下沉浸式旅游体验发展思路研究——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3.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戏剧文化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4.新媒体视域下河南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研究——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5.沉浸式展演模式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品格与戏剧生态 熊源伟
城市品格与戏剧生态| [<<][>>]——深圳实验戏剧报告一就在台湾兰陵剧坊上演《荷珠新配》开启台湾实验戏剧的1 980年,中国人刚刚知道一个新的地名:深圳,那时的深圳到处是开发荒滩、平整土地的爆破声;1982年,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出现了第一个实验戏剧团体:“进念·二十面体”,此时的深圳还是一个“大工地”,马达与压路机齐鸣,吊车与脚手架林立,圈地盖楼,热火朝天;当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北京出现了以《屋外有热流》与《绝对信号》为标志的实验戏剧时,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正埋头于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起跑线上蓄势待发,对于当时的深圳来说,戏剧是个无人顾及、无暇顾及的话题,更遑论实验戏剧。
深圳的前身是中国广东省毗邻香港的边陲小镇宝安。
与广东全省其他地区一样,这里的通用语言是粤语(白话、潮汕话、客家话),由于广东省特殊的语言文化背景,广东的话剧始终处于边缘地位,时至今日,广东戏剧的主流还是粤剧和潮剧,即使是话剧院团,也是粤语演出胜于普通话演出。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深圳(宝安)唯一的戏剧团体自然只是粤剧团一脉单传、一枝独秀。
深圳特区建立以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一跃而为繁华都市,操粤语的原居住民仅占这个繁华都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城市人口的绝大部分是外来移民,而且深圳和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所不同的是,其他城市虽然通行普通话,但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乃至他们的思维活动中,该地的方言仍然占据着话语主导权,这就为当地地方戏曲的生存提供一定保障。
深圳居民却来自五湖四海,没有任何一种方言(包括粤语)可以在深圳取得话语主导权,在移民的深圳,普通话真正成为全体居民的主导话语。
粤曲的绮词丽音日渐在移民的深圳陌生起来,日渐远离深圳都市文化的中心位置,由于在都市圈失却了呼应和合的群落,粤剧在深圳呈现出放弃城区、覆盖周边的态势,深圳粤剧团的演出场地也出现了战略转移,从深圳转向深圳的周边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乃至粤北山区的中小城镇。
论熊源伟导演作品的“平民化”品格
论熊源伟导演作品的“平民化”品格张仲年【期刊名称】《民族艺术研究》【年(卷),期】2016(29)6【摘要】熊源伟从事戏剧事业已有40多年的历程。
在这期间,他导演了80多台个性鲜明的舞台艺术作品,其中涉及话剧、戏曲、音乐剧、滑稽戏等艺术形式。
纵观熊源伟的导演理念以及创作实践:从先锋探索开端,坚持实验戏剧;从话剧、音乐剧走向戏曲,无不体现着他的“平民化”追求。
他借鉴吸收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戏剧,但能够以我为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
他的导演艺术从文化角度看,是一种比较完整形态的新市民或移民文化,吸纳后现代艺术主张,具有开阔奋进的精神状态。
%Xiong Yuanwei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cause of drama for more than 40 years,during which he directed more than 80 distinctive stage art works which involve drama,opera,musicals,comedy,etc.Xiong Yuanwei's ideas about directing and practice of creation all demonstrate his pursuit of plebification,from his pioneering exploration to experimenting plays and from dramas,musicals to operas.He learns from Western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 dramas,but always sticks to what he wanted and gives priority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his directing art is a relatively complete form of new citizens'or immigrants' culture,absorbing postmodern artistic ideas and possessing open and progressive spirit.【总页数】9页(P78-86)【作者】张仲年【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11【相关文献】1.熊源伟东京"戏剧工作坊"导演侧记 [J], 李莎2."似是而非"的导演美学追求熊源伟导演艺术的海派特征 [J], 刘永来3.突破与兼容(上)——访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导演熊源伟 [J], 海水4.突破与兼容(下)——访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导演熊源伟 [J], 海水5.熊清华董伟【设计作品】 [J], 熊清华;董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戏剧研究深圳戏剧新移民城市 戏剧文化特征———深圳戏剧现象思考熊源伟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其戏剧发展脉胳以及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深圳 移民 文化 戏剧 体制 演出一深圳特区成立之前,深圳的戏剧演出“一脉单传”,仅有粤剧一枝独秀。
从1974年建立粤剧团,至1980年特区成立,六、七年间演出了16台大戏,其中有创作或移植改变的现代戏,也有移植改变或整理的古装戏,在主创人员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后在特区戏剧发展中有所贡献的曾文炳(编)、梁德先(导)、冯刚毅(演),冯刚毅日后还为深圳赢得了第一个中国戏剧大奖———梅花奖。
特区成立以后的20年间,深圳粤剧团上演了41台大戏,演出场次达2000场。
1996年,深圳市宣传文化部门会同广东省宣传文化部门,扶植、指导深圳粤剧团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剧《情系中英街》(编剧:曾文炳、萧柱荣、刘强、罗锐曾,导演:梁德先、钟汉秋、余汉东、陈少梅),一年间数易其稿,调集省内、市内编导精英,通力合作,一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青年演员卓佩丽也在该剧中脱颖而出,荣获梅花奖,为深圳赢来DOI:10.13917/ ki.dra ma.2000.03.010了第二朵“梅花”。
但是,随着全国各地的大批移民的涌入,随着一个现代化都市的神话般的崛起,随着普通话成为这座城市市民的日常交流的管道,粤剧的绮词丽音日渐在移民的深圳式微,日渐远离深圳都市文化的中心位置。
深圳粤剧团的演出场地也出现了战略转移,从深圳转向深圳的周边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乃至粤北山区的中小城镇。
全国各地大批移民的涌入,不仅改变了深圳的人口结构,也改变了深圳的戏剧结构。
深圳由一个边陲渔耕小镇一跃为吞吐大荒的繁华都市,操粤语的原居住民仅占这个繁华都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就决定了深圳粤剧的命运。
就粤剧的特性而言,粤剧和一般的戏曲还不太一样,如果说中国的民间戏曲属于农耕文明,它的生命力附着于广袤的农村乡镇,那么粤剧在它的生成过程中,和上海的越剧有相似之处,受到过大都市市民文化的浸淫,多了一点都市文明的基因,粤剧在南粤大地的都市链中,尚无生存危机之虞。
然则深圳是个例外。
问题出在语言上。
地方戏曲不同剧种的主要区别在于曲调(音乐),曲调的区别源自于各地不同的方言。
深圳和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不同,其他城市虽然通行普通话,但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乃至他们的思维活动中,该地的方言仍然占据着话语主导权,这就为当地地方戏曲的生存提供了土壤;深圳居民虽然身处南粤,却来自五湖四海,没有任何一种方言(包括粤语)可以在深圳取得话语主导权,在移民的深圳,普通话真正成为全体居民的主导话语。
粤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它那绮丽婀娜的、外人难以驾驭的粤曲,可是在深圳,粤曲的源头———粤语散布于周边一隅,粤曲在都市圈失却了呼应和合的群落,粤剧在深圳呈现出放弃城区、覆盖周边的态势,也就在所难免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态势并不意味着粤剧本身的颓势。
1995年,地处深圳宝安区的万丰村成立了万丰粤剧团,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粤剧《大潮》(编剧:刘强、曾文炳、萧柱荣,导演:钟汉秋、梁德先),不但在万丰村为村民演出,还应邀赴京汇报演出,引起戏剧界的关注。
这一现象至少印证了一点,在深圳周边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带和粤北山区的城镇乡村,粤剧仍将是众多观众的戏剧选择。
那么,在深圳这一新兴城市里,都市居民的戏剧选择又将是什么呢?如前所述,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带来了京、沪等内地大城市以及诸多省会城市、中等城市的文化准备与文化期待。
当然,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其文化的准备与文化的期待是很不相同的,倘若只从这一点出发来考察深圳的戏剧结构,还是不得要领;深圳的移民还有两个重要的特点:深圳是个年青的城市,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深圳是个国民教育层次较高的城市,高学历者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居全国城市之首。
当一个城市居民拥有年轻人的主体、拥有知识阶层的主体,这个城市的戏剧选择就有迹可循了。
它必然既是青春的、艳丽的、娱悦的(青年主体),又是信息含量高的、思辩容量大的、具有现代品格的(知识层主体)。
一句话,这个城市的戏剧选择将是那些以现代文明与都市文明为依皈的戏剧门类,它们主要是:当代话剧。
音乐剧与现代舞剧。
当代话剧、音乐剧、现代舞剧是现代都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观众群体主要就是都市青年与知识分子,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对于当代话剧、音乐剧与现代舞剧来说,以青年人与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深圳拥有着为数可观的潜在观众。
我之所以称之为“潜在观众”,是为了强调这只是纯理性上的分析,这一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将它转化为现实,成为“实在观众”,则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有待梳理,这正是本文后面要讨论的。
当然,这里谈及的只是戏剧现象的客体因素———观众,戏剧现象还要有主体因素———从事戏剧创作的人———戏剧艺术家。
当大量移民涌入深圳时,其中也“涌”来了内地的一些戏剧家和戏剧工作者。
这些人中,有国家剧院、省级剧团的主要演员、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师,有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的历届毕业生,有国家级大奖获得者,有崭露头角的新秀。
这些人除少数进入文化行政、文化辅导单位,从事着边缘戏剧工作外,大部分散布在深圳的各种单位,或当官、当公务员,或经商、当企业家、实业家,或任高级职员、文员,或当教师、当编辑、搞电视,或个体,或打工……这种现象曾被总结为“藏艺于民”,成为深圳戏剧现象的又一特色。
问题是“藏艺于民”的深圳并没有形成深圳戏剧的良性发展。
从戏剧创作的客观环境来说,前十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一切以经济为归依。
城市是“经济”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崭新的一个深圳,除了原有的粤剧团,有没有别的演艺团体无关宏旨。
何况戏剧演出必须要有观众的参与,而当时深圳的观众太“忙”,对于他们来说,更需要电视、歌舞厅一类的“快餐文化”,无暇“细嚼慢咽”地坐在剧场里看戏;从戏剧创作自身的规律来说,戏剧不象绘画、歌唱,可以个人行为,无须集团作战,戏剧是综合艺术,必须编、导、演,舞美、灯光、音响一起上。
然而,移民来深圳的人也是“经济”的,先前内地的戏剧人进入深圳,绝大多数是冲着“换一种活法”而来,着眼于财富的积累,戏剧情结被“雪藏”起来。
“藏艺于民”说来容易,“聚集从艺”谈何容易。
所以,尽管“藏艺于民”使得这座移民城市潜藏着一个戏剧人才库,但由于心不在焉,力量分散,难成戏剧大气候。
1986年初,最早来到深圳的一些戏剧工作者,凭籍深圳大学,连同一群爱好戏剧的青年学生,组成粤海门剧社,排练上演了当时在北京、上海颇为风行的校园戏剧《魔方》(导演:熊源伟),并赴广州、海南巡回演出,引起小小的轰动。
但随着人员的流散,加之人心的浮躁,剧社昙花一现,复又归于寂静了。
二九十年代以降,深圳进入了第二个十年,“文化深圳”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目标日渐为深圳的父母官与市民接受。
深圳的文化关注,启动了深圳戏剧的觉醒。
90年代初,深圳出现了戏剧人自发组织的京剧联谊会和话剧联谊会,后者排练演出了一些戏剧小品;前者则开展了定期的吊嗓演唱活动,聚集了一批昔日的京剧演员、票友以及京剧爱好者,切磋技艺、自拉自唱、自娱自乐,成为深圳业余戏剧的一道风景线。
1992年,深圳市戏剧家协会进而成立(迄今已有会员187人),深圳剧协从一开始便注重组织创作演出,开始了深圳当代话剧的零的突破。
他们先后创作排演了小剧场话剧《泥巴人》(编剧:熊早,导演:能源伟)、无场次话剧《我爱莫扎特》(编剧:熊早,导演:熊源伟)、荒诞话剧《希望》(编剧:杨阡,导演:杨学军)等剧目,在广东乃至全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泥巴人》于93年应邀参加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演,荣获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等6个奖项,该剧还被全国10余个省、市剧团搬演。
但是,由于机制不畅,并受到经费和时间的制约,这些戏剧活动,始终处于“拓荒”状态,另金散玉,举步维艰,缺少规模性和持续性。
1995年深圳大学创办了艺术系,招收表演专业,后又发展成为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在短短的几年间,聚集起一批执著于话剧艺术的专业人士,自此,深圳所始有了专职的、持续的戏剧活动。
岁月留痕,水滴石穿,十年孕育,十年累积,到了90年代末,深圳的戏剧终于出现了质的变化。
1999年,深圳戏剧是个“大年”,是深圳特区建立以来戏剧舞台最为充盈的一年。
新春伊始,深圳歌舞团创作演出的现代舞剧《深圳故事·追求》(编剧:岳世果、应等定、邢德辉、张平,总导演:应粤定,作曲:叶小钢),开创了我国编演现代舞剧之先河,作为第一台建国50周年晋京演出的献礼剧目,一举荣获国家大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音乐剧方面,有二十一世纪演艺中心推出的《新白蛇传》(艺术总监:谭嗣英,编剧:刘毅然、韩毓海、张平,总导演:张平,作曲:三宝)与《杨贵妃传奇》(艺术总监:谭嗣英,编剧/总导演:赵之成,作曲:龙伟华)的商业性演出,实践着艺术与市场结合的新路;而深圳音乐剧的创作方兴未艾,人们有理由期待,不久的将来当有好作品问世。
话剧方面,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在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和麒麟山疗养院合作,推出了颂扬深圳英模人物贺方军的多幕剧《贺方军》(编剧:张朔、张西铭,总导演:顾威,导演:魏新、杨学军);由福田区委、区政府主办,福田区文化局、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联合演出的《窗外有片红树林》(编剧:陈慧中,总导演:能源伟,导演:李大明、巫伟平、傅丽华),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剧目赴沈阳参加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编剧奖、导演奖、表演奖,并晋京参加建国50周年献礼演出,被中宣部领导和文化部领导誉为“上百台晋京献礼演出中最好的之一”;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师生根据鲁迅小说创作演出的实验戏剧《故事新编之铸剑篇》(艺术指导/创意策划:熊源伟,改编:吴熙,导演:吴熙、宋洁、王冰),继98年赴上海参加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之后,99年又应邀赴香港参加香港小亚细亚戏剧节,这是深圳话剧首次赴海外演出;99岁末,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又推出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意大利著名喜剧家达里奥·福的讽刺喜剧《喇叭、小号与口哨》(导演:王冰),成功地在深圳搬演世界经典名剧;以罗湖区的剧作家群为主力军的深圳话剧小品创作,同样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继《钥匙》(张福生)、《也想有个家》(梅玉文)获97年全国群星奖银奖、铜奖之后,99年以来,计有《一碗面条》(张福生)、《名记》(梅玉文)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一等奖,《欢乐家庭》(张福生)、《道是无情却有情》(侯继宽、江鸟、卜纯)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二等奖,《庭院故事》(方伟元)、《忘年交》(方伟元)、《在诲边》(朱子椿)、《许愿》(杨阡)、《本地人外地人》(周金)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