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混合运算元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0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0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括号的知识。
你还记得58-(14+6)它的运算顺序吗?58-(14+6)=58-20=38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
把不参与运算计算的部分落下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7×(7-5)(77-42)÷7(二)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
总结运算规律。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1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2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我们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1.对比练习,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
7×5-2 7×(5-2)=35-2 =7×3=33 =21(1):左、右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讲解:左面的算式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右面的算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小结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通过比较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计算结果不同,小括号还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2、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小学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混合运算中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计算题中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法则,如加减乘除的结合。
2. 混合运算的方法•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往右顺序计算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通过简单的算术题例子引出混合运算的方法。
3.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继续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重点讲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2.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3.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计算。
第三课时1.给学生更多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3.总结本单元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
2.数学游戏法: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析讲授法:通过解题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给学生出小测验,检测他们对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3.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文档《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混合运算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计算。
(三)新课导入:1、引入课题。
以前我们在计算时,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计算。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综合算式53-24=29 29+38=67 53-24+38=67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53-24+38=29+38=67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
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
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48-8+17 15÷3×5问题:1. 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2. 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小结:脱式计算时,每道题第一步的计算结果都要写在第一行的下面,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要照抄下来。
左边的等号要上下对齐。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混合运算第3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混合运
算(3)》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混合运算的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老师出示一道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
通过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方法,包括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3. 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手写计算,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 拓展练习
布置一些拓展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能力。
五、教学反馈
每道练习题都进行集体批改,让学生发表解题思路,并指导学生在哪些地方还需要注意或改进。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七、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八、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解的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思考如
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混合运算(3)》的教案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5混合运算:混合运算》优质课教案_1
学科_数学__二_年级_下册第__五_单元
学校:_ 北街小学 _优化人:_尹秀芬
课 题
混合运算(一)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47页例1及做一做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教师:这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预设
个性调整
一、情境导入:(PPT2)
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3、各小组分享自己的结论
颁发【分享星】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PPT5)
颁发【总结星】
五、作业:
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 1、2题。 (PPT6)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一)
课后反思
揭示课题:混合运算(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律。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耐心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解决复杂混合运算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和运算技巧。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展示。
2.学生用具:纸笔、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讲述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阶段:讲解与练习1.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律,如先乘除后加减。
2.展示示例题目,让学生跟随计算。
3.继续练习更多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巩固理解。
第三阶段:拓展和应用1.提出有挑战性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
2.学生相互讨论解题方法,分享答案并进行讨论。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技能,强调提高混合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反思学习中的困难和进步。
五、课堂作业1.布置混合运算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混合运算题目,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反馈1.定期检查作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提升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动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希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勤加练习,不断进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5 混合运算 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111~112“练习二十一”第1、2、4~6题。
▶教学目标1.巩固简单的推理知识,进一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让学生在练习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逻辑推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以及发现、欣赏数学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简单的推理知识。
▶教学难点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师:老师的两个手心里分别写着数字8和9,我左手写的不是8。
从这条线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左手写着9,右手写着8。
师: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表达你的观点吗?【学情预设】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左手写的是9。
师: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吗?【学情预设】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右手写的是8。
师:那谁能用上“因为……所以……那么……”来完整地陈述自己的推理和判断?【学情预设】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左手写的是9,那么右手写的是8。
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右手写的是8,那么左手写的是9。
师小结:根据一条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巩固练习1.基础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一”第1题。
1.下面三位同学每人拿着一张动物卡片,分别是兔、狗、猫,他们拿的各是什么动物卡片?小林说拿的不是猫,小风说拿的是兔。
我们可以用连线的方式帮我们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因为小风说拿的是兔,(点)所以最先确定小风拿的兔卡片。
因为小林说拿的不是猫,就是(停顿)狗(点)。
剩下的猫就是(点)小青拿。
你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吗?因为小风说拿的是兔,(点)所以最先确定小风拿的兔卡片。
因为小林说拿的不是猫,猫就是(点)小青拿。
剩下的狗就是(点)小林拿。
(点)小林拿的是狗,小青拿的是猫,小风拿的是兔。
(2)完成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一”第2题。
读题我们用列表格的方式帮我们解决问题。
(点)可以把排球个数和人名分别写成行和列,再打√和×。
二年级数学下册 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用综合算式练习导学案
1、学生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运算顺序,提高列综合算式的能力;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啊数学的情感,领略数学魅力。
学习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5+42-18 56÷7×9 8×3÷4
38-12÷3(5+4)÷3 49÷(23-16)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练习十三4题.
小明在计算“6+□×5”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除法,得到结果是40.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完成后汇报。
引导揭示:这样的题目叫“错中求解”,解题的思路一般是先根据错误的算法(6+□)×5=40,运用倒推的方法,求出“□”表示的数,再按正确的算法计算“6+□×5”,算出正确的结果。
(学生回答。)
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2、练习十三3题.
从图中能知道什么?
一共进了80本《十万个为什么》,上周卖了25本,这周卖了38本,要求:还剩下多少本?
怎么解答这个问题呢?学生尝试练习。
交流方法。
80-25-28
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80-(25+28)
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2、计算下列各题。
学习难点: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情景挂图。
教法:组织指导练习法。
学法:独立练习、讨论交流。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对比练习。
1、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说一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巩固练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2.能够正确应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学工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场景,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新知讲解
1.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通过例题讲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 案例练习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混合运算的案例。
2.随堂辅导学生解答疑惑。
4. 拓展延伸
1.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
2.开展一些实际应用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反思
•思考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七、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
•步骤和技巧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混合运算(2)》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混合运算
(2)》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原理和方法。
2.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1.在混合运算中正确应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向学生出示几道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题目的。
2. 讲解
1.简要介绍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及意义。
2.详细讲解混合运算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逐步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4. 拓展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混合运算的应用场景。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
布置适量的混合运算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反思和改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混合运算第2课时混合运算(2)》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2课时混合运算(2)》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混合运算的概念,能说出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能够正确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 1. 合理运用加减乘除法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PPT4.计算器(备用)5.练习题纸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场景。
2. 讲解1.通过示例向学生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分别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3. 练习教师出示几道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并进行答题。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并指导他们尝试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自主寻找生活中的混合运算例子并简单记录。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整理关键词汇和核心公式: - 混合运算的概念 -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 实际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部分学生在应用乘除法时出现了困难,需要更多实际练习以加强理解。
下节课将更多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来进行混合运算练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进行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
•熟练运用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先后顺序,并能运用交换律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拆分数字、借位等方式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先后顺序,能够正确运用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能够独立解决混合运算问题,尤其是在出现多个运算符时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包含大量混合运算例题的幻灯片。
•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小白板及白板笔。
•课堂练习题:设计好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导入1.以熟悉的简单加减法为例,复习学生对加减法的基本认知。
2.提出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节:混合运算基础知识讲解1.介绍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强调加减法的先后顺序和交换律。
2.演示如何通过拆分数字或借位等方法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给出一些简单例题进行讲解和操练。
第三节: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1.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混合运算题目,供学生课堂上进行练习。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四节:课堂练习及小结1.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课上的学习成果。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混合运算过程中注意的细节和常见错误。
五、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
2.鼓励学生课后积极思考,探索更多的混合运算案例,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实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并掌握解题方法。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案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
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混合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目。
2.复印好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引入
1.利用实例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混合运算解决。
第二节:讲解与练习
1.通过课件展示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第三节:拓展应用
1.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混合运算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列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讨论。
第四节:总结与作业
1.总结混合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并思考如何应用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需要重点加强训练。
应多开展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列综合算式》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五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5课时问题: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 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2). 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3).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明。
(4). 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5).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两层来谈。
第一层先谈谈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第二层再谈谈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1)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先举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例1 小勇买了一块橡皮,价18分,又买了3支铅笔,每支12分,一共多少钱?综合算式18+12×3=18+36=54(分)=5角4分根据题意,这道题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是合情合理的。
例2 小春有18分钱,小敏有12分钱,小冬的钱数是他们俩人钱数之和的3倍,问小冬有多少钱?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应该先求出小春与小敏两人钱数之和,即求出(18+12=)30分,然后再求出30分的3倍,即(30×3=)90分。
得出小冬有钱90分。
这样的解答层次,也就是说先算加法,后算乘法是符合题意的,是合情合理的。
使我们看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先算乘法的与需要先算加法的事例都不少。
如果永远用分步式计算的话就不必规定运算顺序了。
只因为列出综合式,就得规定出前后的顺序。
(2)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而后加减呢?应该从法则的定义说起,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也可以看作是相同数的连减。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5.混合运算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2.进一步明晰混合运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能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经历互动交流,自主构建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联想、归纳的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系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能正确解答相应的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错误答案:4+8÷4
=4+2
=6(只)
正确答案:(4+8)÷4
=12÷4
=3(只)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列综合算式时没有使用小括号。这道题应先用加法求出一共有12只兔,再用除法求出每个笼子放几只。所以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把4+8用小括号括起来,才能保证第一步算加法。
规避策略:在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环节1:单元知识归纳
知识点
具体内容
乘除混合运算
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与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6=3
正确答案:36-27+3 18÷2×3
=9+3=9×3
=12=27
错点警示:这两道题都错在运算顺序颠倒了。第1题应先算减法;第2题应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规避策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易错点2没有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两种情况(即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和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导学案
3解决问题
项目内容
1.计算下列各题。
56-(23+8) (24-18)×9
(14+35)÷736÷(3×3)
2.面包师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分析与解答:(1)通过读题,我知道的信息有: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读图可以看出,要解答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先求出还剩下多少个面包。
(2)我们可以先计算出没烤的面包的个数,列式为( ),再计算出还要烤的次数,列式
为( ),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 )。
(3)验证:每次烤9个,烤( )次是54个,再加上已经烤的( )个,正好是90个。
口答:剩下的还要烤( )次。
3.解答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时,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
( ),再( ),最后进行解答和验证。
4.光华路小学买了1个排球和4个铅球,共用去42元。
如果每个排球18元,那么每个
铅球多少元?
5.生产小组上午接到38件生产任务,下午接到34件生产任务,如果把这些任务平均分
给8个小组,每个小组接到多少件生产任务?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和四则运算。
参考答案
1.255474
2.(1)369(2)90-36=54(个)54÷9=6(次) (90-36)÷9=6(次) (3)6366
3.解答什么解答什么
4.(42-18)÷4=6(元)
5.(38+34)÷8=9(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五单元混合运算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五单元混合运算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一、知识导入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对前几节课所学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复习和整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运算的原理和应用。
二、重点内容梳理1. 加法回顾加法的基本原理,即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在一起,求和的过程。
例如,2 + 3 = 5,表示将2和3这两个数相加得到5。
2. 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例如,5 - 3 = 2,表示从5中减去3得到2。
3. 乘法乘法是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例如,2 * 3 = 6,表示将2和3这两个数相乘得到6。
4. 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的运算。
例如,6 ÷ 2 = 3,表示6被2整除得到3。
三、综合练习1. 计算题1)12 + 5 - 3 = ?2)8 * 4 ÷ 2 = ?3)20 - 3 * 2 = ?2. 应用题小明有12支铅笔,小红有8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四、课后作业1.写出以下算式的计算结果:–15 + 6 * 2 =–48 ÷ 6 + 2 =2.思考题:如果一个数被2整除余1,这个数可能是多少?五、思考题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可以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相信你对于数学的混合运算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加强练习,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巴林左旗XX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5混合运算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导学案新人教版7
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混合运算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学会了加、减、乘、除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要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习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课时分配:(1)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1课时(2)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1课时(3)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解决问题1课时(6)练习课1课时(7)整理和复习1课时(8)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教法与学法: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处理好情境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建立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好练习,做好学生的分层指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课题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教学中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出发,创设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从尝试把两个分步算式合教师总结: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0分钟)1.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答:划出已知、求。
(3)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什么?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
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做题的思路是怎样的。
在需要改变计算顺序时要用到小括号,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有小括号里面的计算
板书设计: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与7×7-5
(77-42)÷7与77-42÷7
课后反思:
学校
班级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混合运算练习课
课时—总课时
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2、出示例1
2、学(结合一课一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二、自主学习。
学生独立解题。在本子上书写,并且弄清楚自己解题的思路(运算关系、格式等)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目标:
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7+(4×3)=19 7+4×3=19
54÷6-7 7+54÷6
课后反思:
学校
班级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时—总课时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示学生由抽签代表号数的学生,自己练习的完成情况。
加减乘除,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运算顺序,同级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两级混合运算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3题。
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4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
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
课前预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
学校
班级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同级混合运算
课时—总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生答: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4,你们会解答吗?
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
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分步算式列出对应的综合算式。
课前预习
没有括号的综合计算
课型
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 Nhomakorabea件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旧知、引新课、目标)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口答题:(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出示立例题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二、自主学习。
出示例4。例4: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1)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先干什么?
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
2、说明练习内容,
2、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3、导入课题。
2、学(出示课本,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二、自主完成。
1、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9题表二。提示:注意发挥小括号的作用。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小组内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 29+38=67
53-24+38=67
交流讨论。
并在各小组由抽卡片的形式派出哪组以及组员代表进行解题展示,思路。一课一案的完成情况。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重难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预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旧知、引新课、目标)
2、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0题。
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减法的一个性质: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用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有时这样能全计算简单。
3、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2题。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自己的练习完成情况组内交流讨论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3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重难点
教学重点: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
加、减、乘、除运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常规口算(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
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2、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二、自主学习。
教学教材第49页例3
1、计算58-(14+6)先说说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加法?
2、用递等式计算7×(7-5)
(77-42)÷7(1)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按格式计算上面两题。
(3)说说7×(7-5)与7×7-5一样吗?
(77-42)÷7与77-42÷7一样吗?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7×(7-5)与7×7-5
(77-42)÷7与77-42÷7计算过程与计算方法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学生作业展示7×(7-5)与7×7-5
(77-42)÷7与77-42÷7
2、例题2以及一课一案
2、学(出示一课一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二、自主学习。
一课一案
例2。
结合一课一案说说图意、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脱式计算
4×3+7 7+4×3
计算54÷6-7 7+54÷6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有小括号里面的计算,在需要改变计算顺序时要用到小括号。
5、练(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6题。注意正解使用小括号。
2、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8题。
3、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9题表一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五、课堂小结。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共同解决。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校
班级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两步计算应用题
课时—总课时
第5课时
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