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ANCA检测与应用
结果判定
胞浆型(cytoplasmic,cANCA)是在整个细胞质中均匀分 布由粗到细的颗粒型荧光,在细胞核叶间的荧光着染加深 而核本身不着染。
核周型(peripheral,pANCA)是围绕在核周围出现平滑的 丝带状荧光,细胞核为阴性。
临床意义
cANCA阳性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肿(WG)以及
ANCA 被认为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
血清标志物 。 ANCA 检测是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的
诊断、疗效观察、病情活动和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 ANCA 的效价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ANCA 效价的增高
或持续增高,提示病情恶化或缓解后再发。 ANCA 的
效价升高往往出现在疾病复发之前,故对 ANCA 的动 态监测对预测疾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PR3 和 MPO
PR3和抗MPO抗体在参与小血管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
作用,它们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导致脱颗粒反应,使大量的 蛋白水解酶活化,作用于小血管壁,并在其他免疫炎性介 质的协同作用下,造成血管炎症。
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CA
原理
检测ANCA的经典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这是一种初筛 试验。抗原片是用葡萄糖自健康人血清中分离出嗜中性粒 细胞,按每高倍镜视野10-20个细胞滴片制成,干燥后用 甲醛或95%乙醇固定。依次向细胞片上滴加待测血清和荧 光素标记抗人IgG抗体,再用荧光显微镜检查。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辅助诊断和监测特定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对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作用机制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胞浆内,导致细胞溶酶体的融合和释放。这些抗体还可以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等,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二、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系统性血管炎的关系
1. 小血管变源性肾炎(ANCA相关的肾炎)
小血管变源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常伴有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大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尤其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向髓过氧化物酶(MPO)和抗溶血细胞胞浆抗体向酸性肉芽肿因子(PR3)抗原的抗体。
2. 大血管变源性肾炎(ANCA阴性肾炎)
大血管变源性肾炎是一种罕见的肾脏疾病,与ANCA无关。它通常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同时存在。大血管变源性肾炎患者的血清中通常不检测到ANCA。
三、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除了系统性血管炎外,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还可能在其他疾
病中存在。临床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
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引起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阳性反应。
ANCA
抗-葡萄糖醛酸酶抗体:1992年,Nassberger等首先在溃疡性
结肠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但未被其他人证实。-葡萄糖醛酸酶 是嗜苯氨蓝颗粒中 的酸性水解酶,分子量75 000
ANCA自身抗体谱临床应用价值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CA autoantibodies
BPI 对G-细菌具有强大杀伤作用,对多种G-细菌有直
接的细胞毒作用,是中性粒细胞内最为重要的抗G-细 菌的内源性抗生素
BPI对内毒素有对抗作用,可以中和血清中游离的内
毒素,具有明确的抗感染、纠正内毒素血症作用
BPI-ANCA可能是干扰BPI的功能而致血管炎或炎症
发生
抗乳铁蛋白抗体(LF-ANCA) 抗弹性蛋白酶抗体(HEL-ANCA) 抗组织蛋白酶G抗体(Cath G-ANCA)
000糖蛋白,等电点PH9.4,属胰蛋白酶族中的丝氨酸蛋白酶, 只在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表达
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on)、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ammin) 等多种组织成分
PR3-ANCA与PR3复合物在炎症部位分解,PR3发挥水解作用, 致血管内皮损伤, PR3在血管炎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1988年,Falk等报告MPO为pANCA的主要靶抗原 MPO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嗜苯胺蓝颗粒中,为分子量146 000
的高阳离 子糖蛋白,等电点11.0,为细胞毒过程中产生毒 性氧自由基的主要酶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
简介:
有两种,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 (pANCA)ANCA对系统性血管炎和炎症性肠 病等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常用间接免 疫荧光法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原理:将荧光素 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 应。
第一步,用未知未标记的抗体(待检 标本
医学检验·各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
临床意义: 各不相同,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与不同的 疾病有关,故对ANCA 的特异性靶抗原检 测更有助于临床诊断。
医学检验·各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
正常值: 阴性。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
验室而定。)。
医学检验·各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
医学检验·各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
相关疾病: 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性关节炎、面部粟粒性狼疮。
谢谢!
相关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懒惰白细胞综合征、急性 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血管炎性周围神经 病、显微型多血管炎、非特异性系统性坏 死性小血管炎、系统性血管炎、显微镜下 多血管炎、大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颞 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克 罗恩病、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变应 性血管炎、韦格内肉芽肿、系统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抗中性粒细胞胞浆_课件模板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
简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存在 于血液中的一种自身抗体,当中性粒细胞 受抗原刺激后,胞浆中的α-颗粒释放蛋 白酶-3、髓过氧化物酶物质及白细胞抗原 生成,刺激机体而产生ANCA,现已证实该 抗体是一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 志抗体,对血管炎的诊断、分类、鉴别诊 断以及预后评估都
医学检验·各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
临床意义:
下多动脉炎(MPA)。也可见于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结节性多动脉炎 (PAN)、SLE、RA、SS、SSc。在NCGN、MLeabharlann BaiduA 中pANCA和cANCA阳性率几乎相同。相对而 言,pANCA患者的血管炎病变程度重,常 有多系统损害。 非典型ANCA(xANCA):它
医学检验·各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
临床意义:
proteinase)。cANCA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 肿(阳性率占80%,且与病程、严重性和活 动性有关)。系Wegener(WG)肉芽肿病的特 异性抗体。C-ANCA对呼吸道有亲合性,致 上下呼吸道坏死,肉芽肿形成。C-ANCA阳 性也可见于少数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 Churg-S
医学检验·各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
ANA、ANCA检测及临床应用
80
Prevalence(%)
60 40 20 0
多部位病变
43 30.8 25.8 19.5 18.3 15.7 8.22
I
ve ne r
ki dn ey
Xin G, et al. Clin Diagn Lab Immunol. 2004 ;11(3):559-62 Wang Y, et al.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2004;39:1401-1405 Chen M, et al. Postgrad Med J 2005;81:723-727
PCNA 增殖型细胞核抗原
临床意义: SLE高特异性 (阳性率 3-7%), 与肾脏和CNS及血小 板减少相关
SLE自身抗体种类的演进
anti-Sm, U1-RNP ANA, aPL, anti-dsDNA SSA, SSB
From N. Engl. J. Med., 349: 1526 (2003)
ANA、ANCA检测及临床应用
ANA检测及临床意义
为什么要做ANA检测?
自身抗体产生是自身免疫疾病的基本特征 自身抗体成为绝大多数自身免疫疾病的血清学标记物 自身抗体检测是自身免疫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某些自身抗体可用于自身免疫疾病活动度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
某些自身抗体可用于自身免疫疾病预后或累及器官的估计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临床上常⽤的⾎管炎的⾃⾝抗体,但抗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就是⾎管炎么?其有何意义?下⾯为⼤家进⾏介绍:
以下内容来⾃《图表式临床风湿病学》。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项⽬说明
定义是针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蛋⽩的⾃⾝抗体
检测⽅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包括Western
blotting和Dot blotting)、免疫沉淀、酶免疫组化、放射免疫法及流
式细胞术等
正常值阴性
荧光图谱分型(1) 胞浆型(c-ANCA),主要抗原成分为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嗜苯胺蓝颗粒中的29kDa丝氨酸蛋⽩酶(即蛋⽩酶3, PR3)
(2) 核周型(p-ANCA),抗原成分主要为髓过氧化物酶(MPO)
(3) ⾮典型型ANCA(aANCA),它兼有以上两型的特点,其主要靶抗原⽬前尚不清楚,也较难与p-ANCA区分
临床意义(1) c-ANCA与PR3-ANCA均与韦格纳⾁芽肿病的关系密切, 其中c-ANCA的诊断特异度达90%,如加上PR3-ANCA,则特异度可达
95%, 其滴度与病情活动⼀致,常被作为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复发
的指标
(2) MPO-ANCA主要与显微镜下多⾎管炎、坏死性新⽉体肾⼩球
肾炎和过敏性⾁芽肿相关,其滴度与病情活动相关,可⽤于判断预
后、病情复发和判断药物疗效
(3)与c-ANCA相⽐,p-ANCA阳性的患者出现⾎管炎病变程度较重,
并常有多系统受累
(4) 下列疾病可出现假阳性:
①感染性疾病:艾滋病,⼼内膜炎,胰纤维性囊肿(继发感染),病毒性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判读与讲解
c, p p, c(少见)
p, c(少见) 低阳性率 p
PR3(30%),MPO(70%) PR3(25%),MPO(65%)
PR3(10%),MPO(60%) PR3( 5%),MPO(15%) MPO(30%)
EUROIMMUN
ANCA临床意义(2):IBD/ALD/CTD
相关疾病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UC, 60-80%) 克罗恩病(Crohn’s病, 10-20%)
Actin
Vimentin
EUROIMMUN
抗溶酶体抗体
1
4
粒细胞 (乙醇固定)
猴肝
2
3
粒细胞 (甲醛固定)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EUROIMMUN
ANCA临床意义(1):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相关疾病
IIF染色型 特异性靶抗原抗体
韦格纳氏肉芽肿(WG)
c, p(少见) PR3(85%),MPO(10%)
显微型多动脉炎(MPA) 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NCGN)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抗GBM病)
ANCA分两种:cANCA及pANCA。
EUROIMMUN
ANCA检测方法及指标
间接免疫荧光法
ELISA方法/欧蒙印迹法
ANCA检测和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国际公识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及临床意义
――间接荧光免疫(IIF)方法(欧盟)
一、ANCA概念及分类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常规检测项目。
目前,已经有十余种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被证实为ANCA的靶抗原,蛋白酶3(PR3),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EL),乳铁蛋白(LF),组织蛋白酶G(Cath G),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 (H-LAMP2),溶菌素(LYS),天青杀素,防御素,烯醇化酶,葡萄糖醛酸酶。
根据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基质片中,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荧光模型:
一种胞浆型(c-ANCA),是均匀分布在整个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颗粒型荧光,细胞核无荧光。在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片中,其荧光模型表现相同。其主要的靶抗原是蛋白酶3(PR3)。
另一种是核周型(p-ANCA),是围绕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周围的平滑带状荧光。由多种抗原引起,主要靶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EL),乳铁蛋白(LF),组织蛋白酶G(Cath G),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 (H-LAMP2),溶菌素(LYS)等。不同抗体在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片中,其荧光模型表现有所不同。抗MPO抗体产生的p-ANCA因耐甲醛,其荧光模型与在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中出现的c-ANCA类似故叫甲醛抗性的p-ANCA。而其他非MPO抗体不与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反应,无荧光表现,这种类型又称为甲醛敏感的p-ANCA。故根据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片表现,可初步判定ANCA的靶抗原PR3,MPO,非MPO三类。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判读与讲解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 p, c(少见) PR3(10%),MPO(60%)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低阳性率 PR3( 5%),MPO(15%)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p
MPO(30%)
(抗GBM病)
第一页,共44页。
ANCA临床意义(2):IBD/ALD/CTD
相关疾病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UC, 60-80%)
假阳性
给临床信息少
国内ANCA临床常规检测存在的问题
第四十页,共44页。
ANCA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
l 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ANCA临床应用价值 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约5%IIFT阴性而ELISA阳性
第四十一页,共44页。
ANCA IIF法检测的影响因素-ANA
l 据国内外报道,采用IIF在SLE中检测ANCA,阳性率差异很大, 16%-69%,主要为pANCA 仅采用乙醇片判断,ANA干扰大
注意区分ANA对荧光模型的干扰
ANA homogen Nuclear dots Centromere ANA nucleolar
Scl-70
Sm/RNP
SS-A/SS-B
Nuclear memb. Ribosomes Mitochondria Golgi apparat. Lysosomes
Actin
血液透析患者抗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02
血液透析患者抗粒细胞胞 浆抗体检测的重要性
血液透析患者抗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必要性
血液透析患者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 体(ANCA)相关血管炎的高发人群 ,因此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抗粒细胞 胞浆抗体检测是必要的。
ANCA相关血管炎是一种严重的自身 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血管炎症、狭窄 和闭塞,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
定期监测
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定期的抗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以便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健康宣教
向患者普及抗粒细胞胞浆抗体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 识和预防意识。
改善生活习惯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以降低感染和免疫异常的风险。
血液透析患者抗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治疗方法
ANCA主要分为胞质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它们与多种自身免疫 性疾病相关。
抗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01
百度文库
通过观察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细胞表面的反应,判断是否存在
ANCA。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02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特定抗原的
抗体。
血液透析患者抗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阳性时,可 能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疼痛 ,可累及多个关节。
anca概念
anca概念
A N 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抗体,主要针对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产生免疫反应。在临床检测中,ANCA抗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
c-ANCA抗体主要识别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蛋白质酶3(PR3),与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Wegener肉芽肿)等疾病相关。 p-ANCA 抗体主要识别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等疾病相关。
A N CA抗体检测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ANCA抗体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相关疾病,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意义
㊃论 著㊃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儿童闭塞性
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意义
陈晓雯1 吴上志1 谢娜1 刘文宽2 林育能1 陈涛2 牛学锋2 蔡勇1 张亚文1陈德晖1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510120;2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510120谢娜现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长沙410008
通信作者:陈德晖,E m a i l c d h 84@126 c o m
ʌ摘要ɔ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 N C A )对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 O )的临床意义㊂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㊂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B O 的患儿59例(B O 组)㊁同期的轻症支气管肺炎患儿43例(轻症肺炎组)㊁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18例(重症肺炎组)以及正常体检儿童15名(正常对照组)㊂于患儿住院首日(入院时)及最后一日(出院时)(正常对照组于体检当天)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 P O )-A N C A 及蛋白酶3(P R 3)-A N C A 的抗体浓度,并计算其阳性率㊂结果 入院时B O 组的M P O -A N C A ㊁P R 3-A N C A 的阳性率及滴度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㊁重症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 值均<0 05),而轻症肺炎组㊁重症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㊂出院时B O 组的M P O -A N C A ㊁P R 3-A N C A 的阳性率及滴度水平仍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与重症肺炎组(P 值均<0 05),而轻症肺炎组与重症肺炎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㊂B O 组㊁轻症肺炎组㊁重症肺炎组患儿入院时与出院时M P O -A N C A ㊁P R 3-A N C A 阳性率与滴度水平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㊂结论 B O 患儿的M P O -A N C A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中ANCA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经验交流·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中ANCA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张秀琴,冯磊
(玉溪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玉溪653100)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炎症性肠病;抗体检测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4141(2018)03-0244-03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是一组针对中性粒细胞许多胞浆成分所产生的自身抗体,已证明其对多种血管炎性疾病有诊断价值,并认为有致病作用。其主要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根据IIF荧光核型,主要可分为胞浆型(c-ANCA),核周型(p-ANCA)[1-3]。采用抗原特异性ELISA可鉴定出许多ANCA的靶抗原,如c-ANCA的靶抗原主要是蛋白酶-3(PR-3),目前认为是诊断肉芽肿性血管炎的特异而敏感的免疫学诊断指标。p-ANCA 的靶抗原主要是髓过氧化物酶(MPO),见于伴血管炎的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也可在SLE、类风湿关节炎及无肾脏累及的血管炎中。目前已基本明确的ANCA靶抗原有PR-3,MPO,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乳铁蛋白(LF),杀菌/渗透性增强蛋白(BPI),组织蛋白酶-G(CG)和溶菌酶(LY),不同类型ANCA所针对的抗原成分不同,与临床上不同的疾病有关。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国外CD发病率高于UC,而国内UC发病率高于CD,近年来IB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普遍认为是由于肠道菌群触发易感宿主导致异常免疫反应,引起肠道慢性炎症[4-8]。
ANA、ANCA检测及临床应用
靶抗原与分型并 非总是一一对应
髓过氧化物酶(MPO) 乳铁蛋白 弹性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G -烯醇化酶 -葡萄糖醛酸酶 溶菌酶 天青杀素 (CAP37) ...
pANCA(核周型)
杀菌性/通透性增强抗白(BPI)
ANA、ANCA检测人群
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 • • 高危人群健康体检 生育期的年轻女性 家族中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人群 长期或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头痛、关节肿痛、肌肉痛 、口腔黏膜溃疡、面部红斑、癫痫、痉挛和大量脱发 等现象的人群 •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
抗dsDNA抗体与SLE
高度特异性抗体(ACR标准之一)
30~90%患者阳性(取决于疾病活动度及器官表现),
0.5%正常人或RA患者阳性,某些Ⅰ型AIH患者也可阳性
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但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抗体滴度上升但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抗体检测后5年
内80%患者进入活动期 敏感性不及核小体抗体
报告单解读:ANA阳性,无相应临床症状
药物诱导 • 超过80种药物可能诱导ANA产生 • 常见药物:普鲁卡因胺,肼酞嗪,异烟肼,…… • 通常停药之后,ANA会逐渐消失
ANCA检测与临床意义
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1989年提出 ANCA =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 Autoantibodies
ANCA
中性粒细胞
核周型ANCA(pANCA)
两种ANCA荧光染色成因
Jennette JC, N Engl J Med 337:1512-1523 (1997)
粒细胞(乙醇固定)粒细胞(甲醛固定)猴肝HEp-2
粒细胞(乙醇固定)粒细胞(甲醛固定)
猴肝HEp-2 细胞
粒细胞(乙醇固定)粒细胞(甲醛固定)
猴肝HEp-2 细胞
猴肝HEp-2 细胞
粒细胞(乙醇固定)粒细胞(甲醛固定)
粒细胞(甲醛固定)猴肝猴肝
HEp-2细胞
粒细胞(乙醇固定)粒细胞(甲醛固定)
中性粒细胞(乙醇固定)中性粒细胞(甲醛固定)猴肝HEp-2
PR3 (纯化靶抗原)MPO (纯化靶抗原
中性粒细胞(乙醇固定)猴肝
中性粒细胞(甲醛固定)HEp-2 细胞
MPO (纯化靶抗原) PR3 (纯化靶抗原)
中性粒细胞(乙醇固定)中性粒细胞(甲醛固定)
猴肝HEp-2细胞
PR3 (纯化靶抗原)MPO (纯化靶抗原)
抗PR3抗体检测方法学革新
第一代:直接包被第二代:捕获法
based on Kidney Int. 2003 Feb;63(2):756-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 N C A的检测及临床意
义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及临床意义
――间接荧光免疫(IIF)方法(欧盟)
一、ANCA概念及分类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常规检测项目。
目前,已经有十余种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被证实为ANCA的靶抗原,蛋白酶
3(PR3),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EL),乳铁蛋白(LF),组织蛋白酶G(Cath G),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 (H-LAMP2),溶菌素(LYS),天青杀素,防御素,烯醇化酶,葡萄糖醛酸酶。
根据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基质片中,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荧光模型:
一种胞浆型(c-ANCA),是均匀分布在整个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颗粒型荧光,细胞核无荧光。在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片中,其荧光模型表现相同。其主要的靶抗原是蛋白酶3(PR3)。
另一种是核周型(p-ANCA),是围绕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周围的平滑带状荧光。由多种抗原引起,主要靶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EL),乳铁蛋白(LF),组织蛋白酶G(Cath G),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 (H-LAMP2),溶菌素(LYS)等。不同抗体在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片中,其荧光模型表现有所不同。抗MPO抗体产生的p-ANCA因耐甲醛,其荧光模型与在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中出现的c-ANCA类似故叫甲醛抗性的p-ANCA。而其他非MPO抗体不与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反应,无荧光表现,这种类型又称为甲醛敏感的p-ANCA。故根据乙醇和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片表现,可初步判定ANCA的靶抗原PR3,MPO,非MPO三类。
二、ANCA的检测
间接荧光免疫方法是检测ANCA的参考方法或者标准方法,至今也是最常用的经典方法。IIF是区分c-ANCA和p-ANCA的基础,有较高敏感性,可半定量,但IIF测定的是总ANCA,不能准确区分靶抗原,需特异性的检测方法作为补充。
由于多种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ANA,用IIF法检测ANCA时,会产生干扰实验结果的判断。为避免干扰现象,采用了四基质联合的检测即:乙醇固定的粒细胞;甲醛固定的粒细胞;Hep-2(人喉癌细胞)细胞;猴肝细胞。基质片各细胞分布及意义如表一所述。
ANCA荧光模型及表现如表二所述。
表一:四联基质片分布及意义
表二:ANCA荧光模型及表现
三、注意事项
为提高对疾病诊断的特异性,检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检测ANCA,一般建议同时做IIF初筛和确认实验,以提高ANCA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做单独初筛或单独确认实验,以免降低对疾病诊断的特异性。
2、不能仅检测抗PR3和MPO两种特异性抗体,而不检测,这样容易限制ANCA对疾病诊断的特异性。
3、用IIF检测时,仅使用乙醇固定的粒细胞片,这样不能严格排除ANA的干扰,容易出现假阳性。
四、临床意义
(一)ANCA与原发性小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多动脉炎(MPA),坏死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NCGN)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等等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的发病与ANCA密切相关,临床上已将上述疾病统称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ANCA,特异性PR3抗体和抗MPO抗体的检测已成为原发性小血管炎的敏感特异的血清学检测项目。
1、抗PR3抗体
特异性PR3抗体为WG的标志性抗体,抗PR3抗体荧光模型以c-ANCA为主。但以
c-ANCA诊断WG特异性为90%,而以抗PR3抗体的特异性可超过95%。抗PR3抗体在其他的原发性血管炎中业可以检测出来,但阳性率较低。
抗PR3抗体敏感度与疾病的活动性及病程有关,在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时,就可出现阳性。因而抗PR3抗体常作为WG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复发估计的指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抗MPO抗体
抗MPO抗体荧光模型以p-ANCA为主,主要与MPA、NCGN、CSS相关。还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节结性多动脉炎,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病,WG,SLE,RA,药物诱导的狼疮,Felty综合症等。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可用于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复发估计的指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抗MPO抗体阳性高度提示坏死性血管炎或特发性NCGN,对诊断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达到99%。因而每一个不明原因的血管炎或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都应该检测ANCA。
表三:ANCA与原发性小血管炎
(二)ANCA与药物诱导性血管炎
近年来不断有药物治疗引起的ANCA阳性的病例报道,如丙基硫氧嘧啶,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青酶胺,美满霉素,他巴唑/甲巯咪唑等。其中报道比较多的是长期使用丙基硫氧嘧啶引起的ANCA,其特点是滴度高,抗体谱广(抗原主要是MPO,也可同时伴有或单独出现其他靶抗原,如PR3,LF,Cath G,BPI,LYS等)。
药物诱导性血管炎患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血管炎类似,停止丙基硫氧嘧啶用药后,临床症状好转,ANCA可转阴。因此,长期使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测ANCA,及早发现药物诱导性血管炎。
(三)ANCA与其他疾病
除原发性血管炎外,其他一些疾病中也可出现ANCA,主要为p-ANCA,其靶抗原并非PR,MPO,而是LF,Cath G,BPI,LYS等
1、慢性炎症性肠病(CIBD)
CIBD是一种消化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两种。以往的CIBD诊断依赖X线检查,内窥镜及组织学诊断,缺乏有效的试验室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UC病人血清中ANCA阳性率为60-80%,而CD患者的阳性率为10-20%,多为p-ANCA,相关靶抗原有BPI等。滴度与疾病的活动度和病程无关。因为p-ANCA在UC阳性率高,CD阳性率低,故可作为两者的鉴别诊断及UC早期诊断指标。
2、结缔组织病
在结缔组织病中,ANCA阳性主要见于SLE和RA,其他结缔组织病中少见。但文献报道在SLE和RA阳性率差异特别大(16-69%),这可能与使用方法,抗原基质片及工作人员水平有很大关系。
SLE中ANCA阳性可能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如动脉炎,浆膜炎和CRP增加等。有报道抗MPO抗体与RA的关节外损害及血管损害有关。
3、自身免疫性肝病
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也可检测到p-ANCA。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中,p-ANCA阳性率高达70-80%,是该病重要的血清学指标。
4、其他疾病
有文献报道,HIV,阿米巴,细菌感染以及不明原因的肺部慢性炎症及纤维化患者中有p-ANCA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