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期末考试复习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期末考试复习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题型与计分:单选:1分*10共10分;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简答:5分*4,共20分;论述分析:15分*2,共30分;计算:10分*2,共20分.二、复习范围:(一)名词解释: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得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得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得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得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得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得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2、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就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得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得竞争,又具有垄断得因素。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petitionmarket)就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就是完全竞争又不就是完全垄断得市场,就是处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得一种市场。

3、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得物价上涨而规定得这些产品得最高价格。

为了维持限制价格,政府就要实行配给制。

4、规模经济:在技术水平不变得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得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得扩大会使产量得增加大于生产规模得扩大,但当生产规模得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得增加小于生产规模得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

5、国内生产总值:一国一年内所生产得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得总与.6、基尼系数: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得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得指标。

基尼系数就是比例数值,在0与1之间,就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得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7、菲利普斯曲线:就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得曲线。

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就是负数;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高。

8、吉芬商品:就是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1、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商品的边际代率MRS12 来表示。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其斜率为-P1/P2<0。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切点上,于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MRS12=P1/P2,或者MU1/P1=MU2/P2。

(3)在(2)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即令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这便可以得到该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4)在(3)的基础上,将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描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就可以得到需求曲线,显然有需求曲线一般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而且,在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都是可以在该价格水平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最优消费数量。

2、基数效用者是求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得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得边际效用.某一单位得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将每一消费量及其相对价格在图上绘出来,就得到了消费曲线.且因为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消费曲线是右下方倾斜的.(2)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 /P=。

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与理解(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市场均衡:在经济学中,均衡指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市场均衡指在某段时间内,某个市场内商品需求和商品供给正好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

2.市场出清:是指在市场调节供给和需求的过程中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地消除超额供给(供给大于需求)或超额需求(供给小于需求),市场在短期内自发地趋于供给等于需求的均衡状态。

3.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一个厂商或者整个社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种组合,同它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简单地说,生产函数是表示产出和投入的技术关系。

4.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按同比例变动,从而生产规模发生变动引起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情况。

5.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通常是指一年内本国(或地区)领土上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6.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7.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它是国民总支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8.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集体来说,就是一国GDP(或者GNP)的增加,是一个经济体中所产生的物品和劳务数量的长期和持续的增加。

二、单项选择1.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买者以低价买到了想购买的商品D以上都对2.如果需求曲线为向下倾斜的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B)A开始增加B开始增加,当达到最大时开始减少C开始减少,当达到最小时开始增加D不断减少3.)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减少,而市场需求保持不变,则(D)A均衡价格下降B均衡数量增加C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数量减少4.消费者剩余可理解为(D )A消费过剩的商品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C支出货币的总效用D消费者购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支出货币的总效用5.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Y商品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 )A 20B 30C 45D 556.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1商品的价格为5元,2商品的价格为4元,假设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的1商品和5单位的2商品,1商品和2商品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果实现效用最大化,应该(A)A增加1商品和减少2商品的购买量B增加2商品和减少1商品的购买量C同时减少1商品和2商品的购买量D同时增加1商品和2商品的购买量7.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A经过原点B与纵轴相交C与平均产量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8.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为(A )A.生产成本B.生产可能性曲线C.总成本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9.经济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10.机会成本是指(D)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出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付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11.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A)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繁荣﹑萧条﹑衰退﹑复苏C.复苏﹑衰退﹑萧条﹑繁荣D.衰退﹑繁荣﹑萧条﹑复苏12.经济增长的标志是(D )A.工资水品的提高B.城市化步伐加快C.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D.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13.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B)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14.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是(A)A.周期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隐蔽性失业15. 政府把价格提到均衡价格以上会导致大量积压16.平均分配与哪条线重合:与45°线重合。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课后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计入GDP。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不是存量。

购买一辆用过的车,这辆车在以前已计入往年的GDP了,现在购买是财富转移,不能重复计入GDP。

(3)购买股票不能计入GDP。

购买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股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增加或减少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

(4)购买一块地产不能计入GDP。

土地不是最终产品,它用于生产产品或劳务时,只有当产品或劳务的价值得到实现时,土地的价值才能得到补偿。

这时如果计算土地的价值将会使价值重复计算。

购买土地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故不能计入GDP。

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西方经济学两张复习资料的答案选择:《西方经济学》微观选择判断1~5D D B D B6~10 D A A A B 11~15 B C A C A16~20 B B A A D 21~15 B C A A B26~30 D A A C B 31~35 C D D C A 判断:1~5√ √ × × ×6~10 × × × √ × 11~15 √ √ √ √ √16~20 × √ × × √《西方经济学》宏观选择判断选择:1~5 A A B D B6~10 B D B D A 11~15 B A/D C C A16~20 B B B B A 21~15 D B A B C26~30 A C C D D 判断:1~5× √ √ √ ×6~10 √ × × √ × 11~15 √ × × × ×《西方经济学》微观简答题1、发生下列情况蘑菇的需求曲线将怎样变化?为什么?(1)卫生组织报告,这种蘑菇可以致癌。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3)培育蘑菇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答:(1)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2)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3)需求曲线不变化,成本只影响供给,不影响需求。

2、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后,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后价格又可能回升。

请问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为什么?答: 不对,混淆了需求与需求量,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而不是需求增加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歉收,但有人认为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可以提高谷物价格,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答:从理论上讲,农业歉收导致供给减少,价格上升,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对农民有利。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西⽅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西⽅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说明:(1)此复习资料是结合中央电⼤《西⽅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的考核说明对本课程考核的知识点作总结。

(2)希望同学们将这些知识点掌握清楚,灵活运⽤于各类题型中。

第⼀章1、稀缺性(1)相对于⼈类社会的⽆穷欲望⽽⾔,经济物品,或者说⽣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它决定了每⼀个社会和个⼈必须作出选择。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限的欲望⽽⾔,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切社会。

稀缺性是⼈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选择:(1)选择就是⽤有限的资源去满⾜什么欲望的决策。

(2)选择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相对于⼈类社会的⽆穷欲望⽽⾔,⽣产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的。

选择包括“⽣产什么”,“如何⽣产”和“为谁⽣产”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3)经济学是为了解决稀缺性问题⽽产⽣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正是由稀缺性⽽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3、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放弃的另⼀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①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的区别:第⼀,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

第三,中⼼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理论是国民收⼊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I、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5、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6、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7、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8、自然失业率: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来表示9、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10、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固定物品包括经济中所有的物品与劳务,是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简答题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答:包括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及预期等。

相关商品有两种。

一种是互补品,另一种是替代品。

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期末考试复习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期末考试复习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期末考试复习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题型和计分:单选:1分*10 共10分;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简答:5分*4,共20分;论述分析:15分*2,共30分;计算:10分*2,共20分。

二、复习范围:(一)名词解释: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2.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

3. 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为了维持限制价格,政府就要实行配给制。

4. 规模经济: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生产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

5. 国内生产总值: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6. 基尼系数: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7.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高。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材料西方经济学: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第一章 导 言 重点掌握内容:一、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绝对性: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的同时,又存在着资源的浪费,因此产生了经济学。

生产可能线是指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生产两种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结合形成的线。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为什么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资源稀缺⏹ 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资源配置 ⏹ 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 点上?---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既稀缺又浪费 ☐ 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 点上?---经济制度(市场和计划)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给定条件下的最大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利用。

其中资源配置又称为选择。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具体地说,选择包括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① 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③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 ④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①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③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④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基本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二者都是实证分析 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GDP的核算1.什么叫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如何理解GDP(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产量。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的劳务),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是指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是时期数,存量是时点数;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

例如人口出生数与人口总数,就分别是流量与存量。

这一说法的含义就是计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而与此相联系的GNP则是一个国民的概念两者的区别是:GDP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GNP是按“国民原则”来计算的。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注意: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项目必须要同时符合这几个附加条件!3.什么是最终产品、中间产品?举例说明最终产品: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中间产品:指由一家企业生产出来被另一家企业当做投入品的那些产品。

(不计入GDP)举例:一辆小汽车是最终产品,而小汽车上的耐磨轮胎则是中间产品。

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许多产品既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中间产品例如:对农业来说面粉是最终产品;对工业来说面粉是中间产品。

煤炭在化工等行业的原料,用作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燃料是作为中间产品出现的,但用于家庭冬季取暖或者烧制饭菜是作为最终产品出现的。

4.为什么总支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总产出:就是GDP,即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v总收入:生产GDP的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总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GDP的总支出(1)(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二章供求理论四、概念联线1.需求: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2.需求规律: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3.供给: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4.供给规律: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6.供求规律: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7.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8.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9.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10.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1.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2.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3.蛛网理论: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72)一、名词解释。

1、均衡价格2、财政政策3、机会成本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5、生产可能性曲线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7、国内生产总值8、需求价格弹性10、固定成本二、判断题并说明理由。

1、时间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2、失业率等于失业人口除以人口总数。

()3、企业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引起的费用是机会成本。

()4、政府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是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5、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必然获得最大的利润。

()6、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7、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8、需求规律说明一般商品价格上涨,将引起其需求量下降。

()9、吉芬商品是一种正常品,当价格上升时,人们将增加对它的需求。

()三、计算题。

1、画出照相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2、计算价格在80元~100元之间和在100元~120元价格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3、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

4、照相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多少?(二)1998年美国小麦生产的供给曲线为:Qs=1944+207P。

对美国生产的小麦的需求曲线为:QD =3244—283P。

1、该年小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小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2、均衡时,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3、均衡时,小麦的供给价格弹性是多少?4、假设干旱使小麦的供给减少,预测小麦价格将上升还是下降?(三)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工资100亿元利息10亿元租金3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利润3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所得税3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5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2、按支出法计算GD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净出口。

四、问答题1、试述治理通货膨胀有哪些方法?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什么?根据需求交叉弹性的大小如何对商品进行分类?3、一切经济社会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市场经济如何解决这三大问题?4、简要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5、失业的类型有哪些?6、结合图形分析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这两个经济学的分支是密切相关的,也有所不同-它们研究不同的问题2.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需求定理▪物品的需求量是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需求曲线移动:买者数量、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测供给曲线移动: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例题:用三步法来分析下列事件对音乐下载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事件A:CD价格下降事件B:音乐下载的卖者通过谈判降低了他们出售每一首歌需要支付的特许使用费事件C:事件A和事件B都发生3.市场均衡的含义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4.生产可能性边界主动学习1参考答案15▪点F :100台电脑, 3000吨小麦▪点F 需要40,000个小时的劳动。

能够但没有效率:不用减少任何物品的生产便能获得更多的两种物品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100200300400500600电脑小麦(吨)F主动学习1参考答案1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100200300400500600电脑小麦(吨)▪点H :300 台电脑, 3500 吨小麦▪点H 需要65,000个小时的劳动,因为经济只有50,000个劳动小时,所以不可能。

H生产可能性边界 (PPF):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取决于经济将资源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时机会成本的变化情况 需求价格弹性取决于:▪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 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 物品的定义是宽泛还是狭义 ▪ 时间框架—长期比短期更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密切相关 ▪ 拇指规则: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分类:主动学习3参考答案海滨别墅(供给缺主动学习3参考答案新汽车(供给富有弹性)例题:▪ 海滨别墅的供给缺乏弹性的,而新汽车的供给是富有弹性的▪ 假设人口数量的增长使对两种物品的需求都翻了一番(就是在在每种价格水平上,需求量加倍) ▪ 哪种物品的价格变动更大? ▪ 哪种物品的产量变动更大?6.消费者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市场价格7.机会成本的概念,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会计利润= 总收益—总显性成本▪经济利润= 总收益-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没有考虑隐性成本,因此会计利润要大于经济利润8.厂商的生产理论9.什么是垄断,垄断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其评价垄断:一个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10.公共产品的性质,什么是搭便车,什么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a)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b)假设交易成本为零,只要明确界定产权,市场将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且资源配置与产权的初始界定无关。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集)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集)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微观部分需求的决定因素: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选择题)供给的决定因素: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弧弹性与点弹性的计算弧弹性:e d=ε=-(ΔQ/Q)/(ΔP/P)=-ΔQ/ΔP*P/Q弧弹性的中点公式:e d=-(ΔQ/P)*[(P1+P2)/2]/[(Q1+Q2)/2]点弹性:e d=lim--ΔQ/ΔP*P/Q=dQ/dP*P/Q###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价格的商品与它的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价格的商品与它的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

无差异曲线的三个特征1、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2、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均不会相交。

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题型和计分:单选:1分*10 共10分;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简答:5分*4,共20分;论述分析:15分*2,共30分;计算:10分*2,共20分。

二、复习范围:(一)名词解释: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2.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

3. 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为了维持限制价格,政府就要实行配给制。

4. 规模经济: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生产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

5. 国内生产总值: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6. 基尼系数: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7.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高。

8. 吉芬商品:是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

所谓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这是西方经济学研究需求的基本原理时,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对爱尔兰的土豆销售情况进行研究时定义的。

9.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10. 边际成本: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二)简答题:1.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 23)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嗜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以及政府的消费政策。

2.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 26- P. 27)厂商的目标、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资源得供给与资源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政府政策以及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3.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有何区别?(P. 12)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主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4.支出法核算GDP有哪些内容?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

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量,用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支出法的公式是:Q1*P1+Q2*P2+.......+Qn*Pn=GDP5. 确定适度规模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 70)适度规模是指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本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条件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如交通条件、能源供给、原料供给、政府政策等)。

6. 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边际分析。

(P. 71)厂商为了实现生产要素是最适组合,一定要考虑购买各种生产要素所能获得的边际产量与所付出的价格。

这样,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则是:在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应该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

7. 内在经济的原因有哪些?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设备; 第二,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三,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8.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P. 147)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②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的增加A. 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B. 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C. 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③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④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的特点所引起的通货膨胀;⑤货币数量引起的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过多⑥预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由于人们的预期而持续;⑦惯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本身的惯性。

(三)论述分析:1. 什么是价格机制并举例说明价格机制的缺陷。

(P. 35-P. 36)价格机制:又称市场机制,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

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

价格机制概述了市场经济中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及其内在规律。

缺陷:①价格机制的充分发挥作用是以完全竞争和信息对称为前提的。

但是,现实中很难存在不受任何干扰与阻碍的完全竞争。

生产的集中和积聚必然出现垄断。

在出现了垄断或者竞争与垄断并存的情况下,价格机制的作用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此外,由于现实生活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买卖双方并不完全相互了解,这时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化,资源的浪费也无法避免。

这就是说,在现实中价格机制难以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是由于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充分而引起的。

②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调节有其自发性和盲目性,这就使价格机制在调节经济的同时也会具有某种破坏性,这难免会导致生产的不足或过剩、资源配置的失误。

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的无数次经济危机正是价格机制失灵的标志,而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宣告了价格机制神话的破产。

③价格机制调节的结果不一定是合意的。

一种情况是,从短期来看,这种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也许是合适的,但从长期来看,对生产有不利的影响。

如,当农产品过剩时,农产品的价格会较大幅度地下降,这种下降会抑制农业生产。

从短期来看,这种抑制作用有利于供求平衡。

但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农产品的低价格对农业产生抑制作用之后,将会对农业生产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后,农产品并不能迅速增加,这样就会影响经济的稳定。

这就会动摇农业的根基,使之陷入无法恢复的衰落。

因此,供求关系引起的农产品价格波动,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农业的稳定。

另一种情况是由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会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

例如当某种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时,价格会很高。

在这种价格之下,收入水平低的人无法维持其最低水平的生活,必然产生社会动乱。

2. 长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有何区别,如何解释?(P. 153-P. 154)注:SPC1和SPC2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LPC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短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在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①在短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通货膨胀可能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

这样,工人所得到的实际工资可能小于先前预期的实际工资,从而使实际利润增加,刺激了投资,就业增加,失业率下降。

而且,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

②在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

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

这时,工人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

而且,在长期中,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

3. 画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并分析其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P. 137-P. 138)(1)总需求: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均衡价格上升;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①总需求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效应。

②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但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物价上而不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

(2)总供给:总供给增加,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均衡价格下降;总供给下降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4. 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企业行为?(P. 100-P. 103)①解决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产业政策通过对厂商的生产进行必要的引导、限制,使之不仅符合厂商利润的最大化,而且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

②对厂商生产活动的限制:厂商所进行的各种生产,至少应该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等。

③反托拉斯法:反对垄断,保护竞争。

④国有化政策: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的行业(例如军工、重要的工业、前沿科技),或是私人不愿意经营或无力经营的行业(例如交通、邮电及其他公用事业等)或是一些新兴的、风险大的行业,实行国有化。

国有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的稳定;有利于社会财产分配与收入分配的平等化;有利于对抗私人垄断,对垄断起到限制于对抗作用。

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国有企业官僚主义严重,生产效率低下;国有企业的亏损增加了政府财政的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