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返校考试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语文考试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语文考试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以中华民族主体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一直起着凝聚和维系中华各民族精神生命和力量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的最强大的动力。

可以说,这是我们全部特色之中最大的特色,一切优势之中最突出的优势。

怎样去观察和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劣?首先要懂得“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即“使人之为人”的全部要素、过程和成果。

按照这个本质来理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方式和过程的凝结,是民族主体生命历史的积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这是一切民族文化的“共色”;而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是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就像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是来自语言形成的独特历史一样。

其“特色”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因为它代表着民族的现实的、具体的个性。

一般说来,并非所有特色都一定是优点和优势;但是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与其民族主体的生命之间,却必然有一种本质上的、占绝对优势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

因为,“我的文化就是我本身”——民族与民族文化存亡与共,荣辱相依。

除非民族本身改变,或被消灭和取代了,否则这种联系是不会让位于其他文化的。

在这层意义上,就可以说“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特色”了。

可见,文化上的所谓“特色”和“优势”,虽然看上去似乎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其实却是来自文化的主体性,来自文化与文化主体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

所以一般说来,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优势。

世界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都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彼此都有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处。

这样说是否抹煞了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不是的。

2019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孝子培养不能舍本求末郁喆隽《论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孔子的话提出谈论“孝”的两个重要方面:“孝行”与“孝心”。

有了孝心自然会有孝行;换言之,孝行是孝心的自然流露与结果。

孝心是本,孝行是末。

近日媒体报道,某学会近日启动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主要针对4-6岁儿童,辅以考评、证书和跟踪等手段,计划5年培养百万孝子。

此举恰恰是在培训儿童短时段的孝行,而忽视了长时段的孝心培育。

此外,在该工程的推广和宣传中,充满了大工业时代的词藻、语汇和思维。

它自身好比是一个批量生产孝子的流水线,而那些儿童孝子就是它的产品。

我们想要知道的是,这些“产品”的质量如何,保质期有多久。

孝的教育应当培育“孝的精神”,即把“孝”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内在化到青少年心灵中。

而那种将教育视为工程的技术思维,仿佛将“孝”视为人的一个“插件”,通过短时间的“加工”即可外在地获得,并且终身有效。

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导致该工程从一开始就有舍本逐末之嫌。

没有孝心的孝行不仅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将“孝心”还原成“孝行”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恰是这个时代鲜有孝子的深层原因。

社会化理论指出,由特定机构,如学校、培训机构执行的狭义教育,只能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起到很小的一部分作用;很多其他环节,诸如家庭、亲友、邻里、社区、媒体等广义教育,都可能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决定性的影响。

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社会化的偏差。

单纯狭义教育不是培养出“孝子”的充足条件;只有广义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对了,才能培养出“孝子”。

这类似于所谓的“链条原则”——链条的整体强度取决于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当链条被扯断的时候,断裂的永远是其中最弱的一环。

(完整word版)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

(完整word版)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

2019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满分16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2019.5一、语言字运用(12 分)1. 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谭鑫培的唱腔,其感情上的描绘,尺寸上的操持,长短腔的安排,都是法分明,_______________ 。

《空城计》散板前六句用腔简捷,到第七句腔调迂回曲折,如行云流水,悦耳动听,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

有时________________ ,耐人寻味;有时浓墨一挥,气象万千。

听之似乎无板眼之拘;细拍之则_______ ,意到神随,美不胜收。

A. 秋毫无犯淡妆浓抹丝丝入扣B. 秋毫无犯轻描淡写环环相扣. 有条不紊轻描淡写丝丝入扣D. 有条不紊淡妆浓抹环环相扣2. 下列对联中歌咏的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组是(3 分)( )①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②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

③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只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A. 周瑜周王史可法B. 诸葛亮仓颉史可法. 周瑜仓颉天祥D. 诸葛亮周王天祥3. 在下面一段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小品是散之一种。

“小品”这个名词,晋代就有了,指的是佛经的简本。

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这就和晚明公安、竟陵的小品大不相同了。

①现代小品又和晚明小品不同②直到晚明时代,才有所谓小品③还强调要用平易的语言,讲出高深的道理④它受西洋随笔的影响很深,往往有幽默感⑤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一不可以写⑥既强调要写出作者的个性,又强调要描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A.②①④⑥⑤③B.②④③①⑤⑥. ④②①⑥⑤③ D. ④③②①⑥⑤4. 下面这段话中,画线词语表达都得体的一组是(3 分)()先生乃三湘大儒,得知我祖籍湘潭,常①叨陪末座,相谈甚欢。

2019届高三三测语文参考答案

2019届高三三测语文参考答案

肇庆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36分)(一)1. D(D项张冠李戴,“文学才不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是就“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而言)2.C(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结构,不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也不是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3.B (B项推断的依据是“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

”;A项,“变”和“新创”就是这样的定海神针的说法有误,“中国精神”才是“定海神针’。

C 、D项推断都不成立。

)(二)4.A(“断层式发展”无中生有,“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困难”强加因果,“加强引领力度”与题干前面内容不构成因果。

)5.B(曲解文意。

原文表述为“可以多用一些课时来完成”,不代表向课内讲解倾斜,也不存在“应当”。

)6.①各科教师都应承担责任,作专而准的整本书荐读、导读;②将课堂上提纲挈领式的讲解与课下个性化指导相结合;③在提倡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允许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其他方面的健康有益的书籍;④重视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评价。

(6分。

每点2分)(三)7.B (小说没有描写主人公的语言。

)8.【参考答案】①指的是声音温和不刺耳的电动剃须刀。

②指的是营销者展示给顾客温和的笑容背后所藏起来的如刀尖的脾气。

③指的是主人公作为温和的农村子弟心中藏着的冷酷性情。

④指的是一件件貌似无伤大雅但对主人公内心不断造成伤害的小事。

⑤指的是看似温和实则拒绝与伤害外来弱者的冷漠城市。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9. 【参考答案】①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自由灵活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

②运用插叙手法,插入主人公兼职、与同学交谈、与父亲争执等内容,丰富了故事情节,让人物形象更具体可感。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_1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_1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检测题语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阅读(36分)(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学世界理解。

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

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

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

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

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精神的愉悦。

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心灵的愉悦。

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

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

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一辙。

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

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

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

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当地蓝印布创作受张謇文化的,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当今人们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为中国印布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②在游子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熟悉并且,它犹如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了千里之外的异地。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B.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D.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2.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数仅限于四言和六言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B.凡事不可能总不成功,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①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②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③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④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⑤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A. ①③②④⑤B. ①④⑤②③C. ④①③②⑤D. ④⑤②①③5.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人把它作前进的路标,结合自身实际,灵活运用B.有人亦步亦趋,只知道生搬硬套,不顾自身的实际C.生活中不同的人对待成功者的经验态度也不尽相同D.将成功者足迹视为路标实际上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河南信阳高中2019高三年级第三次大考试题-语文

河南信阳高中2019高三年级第三次大考试题-语文

河南信阳高中2019高三年级第三次大考试题-语文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总分值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

”竺可桢指出,阴历系统不能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这才有了用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的手段,所以说,节气是一个用以辅佐阴历,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节点,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节俗活动。

后来成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那么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这一天,人们往往要禁火冷食〔寒食〕,墓祭,以及举行一些巫术性游戏。

唐玄宗时,朝廷还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寒食节。

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完全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密切的配合关系。

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后来上巳节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

古时以夏历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后汉书·礼仪志上》称这一天“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滩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上巳春嬉,青年男女可以在野外踏青嬉戏,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实为古代中国之“情人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