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己权界论》翻译特色赏析
论严译《群己权界论》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关键词的翻译为例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论严译《群己权界论》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关键词的翻译为例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刘隆 彭瑶【摘要】本文将以严译《群己权界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关键词的翻译,分析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
译者的有意识型叛逆和译者的个人喜好、翻译原则、诗学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有关, 恰当的叛逆为解决许多文化差异上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向。
无意识型叛逆反映了译者对另一种文化的误读, 应当尽力避免。
【关键词】《群己权界论》 创造性叛逆一、引言自上世纪90年代,谢天振教授将“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这一概念引入到国内以来,翻译界就掀起了一场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和争论。
“忠实”还是“背叛”常常会让每个从事翻译工作,尤其是文学翻译的人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随着描述翻译学在学界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开始从静态的文本关注到“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过程的重视,尤其是对译者的翻译主体性的逐步认可和强调。
在后者中,翻译也已经从对原文机械式的模仿,转变为了一种关注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再创造。
国人谈及译事,几乎都绕不开的一位译者便是严复(1854~1921)。
作为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一位较早期,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西方政治思想的译介者,严复将西方思想译介到中文世界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严复一生译著众多,其中《群己权界论》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对英国学者约翰•弥尔(John Mill)的On Liberty 这部论述自由思想的著作进行译就的过程中,严复偏重归化的翻译策略,并结合自身深厚的桐城古文功底,使译文获得极大的自由度和可读性,备受译界称誉。
正视差异,尊重差异,严复将文本所含的原作者的视界与译者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视界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视界,使原作获得了再生。
对严译《群己权界论》进行创造性叛逆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文学翻译的本质和任务,以及译者主体性地位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探讨传播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卢家银新著《群己权界新论》评介
新书新声探讨传播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卢家银新著《群己权界新论》评介□魏永征【摘要】《群己权界新论》一书探讨了传播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体现了作者在传 播法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对研究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群己权界新论》;卢家银;传播活动;权利;义务駟2020/ 10 新闻知识------------------------------------------------《群己权界新论》(商务印书馆出版)是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卢家银博士的新作。
他以“群己权界新论”来命题自身在传播法研究方面收获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他对于传播法的思考和理解。
“群己权界论”,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54-1921 )在1903年将英国思想家J•密尔(1806-1873 )1859年出版的重要论著《论自由》(On Liberty,中国20世 纪50年代再次汉译出版则使用现名)译为汉语出版时所起的书名。
在中国思想史和翻译史研究中,对这个典故众说纷纭,评价不一。
一般 说来,人们认为在字面上“群己权界”与“自由”虽然相去甚远,然而体现了译者对于原著议题的认识和阐释,即自由的实质乃在厘清个人权益(己)与群体、社会(群)权益之间的界限。
作者撷取这个百余年前的古色词组作为此书主标题,而赋以当代传播法的新意。
信息传播,是人类维系社会运作的一项基本活动。
而从事传播活动的主体(自然人或法 人及其他组织)必定会同他人、社会以及各种群体和组织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这正是传 播法(或称传媒法、媒体法,因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传播活动必须经过媒体)所要调整的对象。
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国际上通称言论自 由(freedom of speech)、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 );在中国,宪法里称为言论、出版自由,政策和学术层面上较多称为表达权,这些称谓的所指其实并无不同。
而传播主 体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社会及 其各种群体和组织的乃至国家的权利和利益,也是举世公认的基本原则。
论群己权界理论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意义
论群己权界理论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意义【摘要】在哲学和思想史上,关于什么是自由,自由的边界的界定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严复的《群己权界论》对于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论自由》的解读无疑在近代的中国的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启蒙式的革命。
其中关于“群己界限”界限的划分,以至于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治理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自繇群己权界当代法制建设罗兰夫人曾有名言:“自由!自由!几多罪行假汝而行。
”严复常引用罗兰夫人的名言警告人们不要滥用自由。
所谓“自繇平等权利诸说,由之未尝无利,脱靡所折衷,则流荡放佚,害且不可胜言,常于广座中陈之”1,事实上造成自由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中文的语义有关。
“中文自繇,常含放诞、恣睢、无忌惮诸劣义,然此自是后起附属之诂,与初义无涉。
初义但云不为外物拘牵而已,无胜义亦无劣义也。
夫人而自繇,固不必须以为恶,即欲为善,亦须自繇。
其字义训本为最宽。
”2一说到自由,很多人的脑中立马就会闪出诸如“自由散漫”、“自由化”进而是貌似专属于属于某个阶级的词汇——“资产阶级自由化”。
并且毫无缘由地将它们与自由等同起来。
好像自由跟鸦片一样,是西方资产阶级兜售给中国的洪水猛兽,一旦一直到中国来必然会水土不服,导致众多“趋之若鹜”者渐渐地痞化,流氓化,人心不古,各个把持不住自己,将一直被压抑的个性给释放出来,进而会国将不1陈宝琛:《清资政大夫海军协都统严君墓志铭》,《严复集》第5册第1542页2《群己权界论·译凡例》,《严复集》第1册第132页国,亡国灭种。
其实,事实上,就算是到了今天,就连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没有对于自由的内涵有清晰而公允的认识和理解,更遑论一般民众具备自由和民主的理念了。
自由并非洪水猛兽,亦不是毒品鸦片。
那些将想象中的自由当做是恶魔的人其实并非真正的懂得什么是自由。
关于自由的概念,自十七世纪以后,经历了如下演变: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自由思想是种自然权利论,人天然即有不可剥夺的自由权利;十九世纪的自由思想是一种人格发展论,以密尔和格林为代表,所论列的自由是一种公民自由(civil liberty)。
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分析
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探讨了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群体利益和个人权利平衡问题。
首先介绍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概念和特点,然后简要介绍了密尔的“群己权界论”。
接着分析了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如何平衡群体利益和个人权利的问题,以及密尔“群己权界论”在此过程中的应用。
对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了密尔这一理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通过此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讨如何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实现群体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平衡,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密尔、群己权界论、群体利益、个人权利平衡、应用、相关性分析、结论1. 引言1.1 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分析密尔的“群己权界论”是指每个人的自由只能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前提下得以实现。
而城市社区治理则是指在城市中,通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和自治,实现对城市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密尔的理论和城市社区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群体利益和个人权利是密不可分的。
群体利益是指社区整体的利益,而个人权利则是指每个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密尔认为,个人权利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但也不能忽视群体利益。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要平衡群体利益和个人权利,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同时也要考虑整个社区的利益。
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决策和管理,实现社区自治和民主治理,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权利和群体利益的平衡。
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时,也需要尊重个人权利,避免侵犯他人的自由和权利。
2. 正文2.1 城市社区治理的概念和特点城市社区治理是指在城市社区内对各种事务和问题进行管理和处理的过程。
城市社区治理的特点包括参与性、权责明确、效率高等。
城市社区治理是一种多元化、广泛参与的过程,不仅包括政府、社区组织等官方机构,还包括广大市民群众。
【陈静】自由的含义:中文背景下的古今差别
【陈静】自由的含义:中文背景下的古今差别【陈静】自由的含义:中文背景下的古今差别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严复指出:“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
”(《严复集》第1册,第2页)八年之后的1903年,严复翻译的《群己权界论》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自序”中,严复写道:“十稔之间,吾国考西政者日益众,于是自繇之说,常闻于士大夫。
顾竺旧者既惊怖其言,目为洪水猛兽之邪说。
喜新者又恣肆泛滥,荡然不得其义之所归……学者必明乎己与群之权界,而后自繇之说乃可用耳。
”(同上,第131页)①严复生活的时代,正如他文章题目所标示的,是一个“世变之亟”的时代。
从观念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时代是西方近代观念蜂拥进入中国的时代,“自由”的观念也从“未尝立以为教者”,转而为“常闻于士大夫”。
新观念的传入或者兴起,一定会面临“竺旧者”和“喜新者”的分歧,“自由”的观念在一个“世变之亟”的时代兴起于中国,所面临的分歧尤其尖锐。
但是,严复敏锐地看到,新旧人士对于自由的观念虽有好恶之不同,却有共同的误解。
正是为了对治误解,他翻译了穆勒的On Liberty,并且译为“群己权界论”,认为划分“群己权界”是理解“自由”的根本,所以在该书的“自序”中特别指出:“必明乎己与群之权界,而后自繇之说乃可用。
”为什么中国历古圣贤深畏自由,从不立此为教?守旧者为何视之为洪水猛兽之邪说,而喜新者又如何误解了自由的含义?严复以“群己权界”为理解自由的关键,对于自由的观念意味着什么?这些是本文意欲探讨的问题。
一、“自由”的中文词源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认识到,自己的思考是在中文的语境下进行的,即使是研究西方思想,也将面临它们的中文表达问题,而一旦使用中文,中文语词的历史积淀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说:“新理踵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合,终嫌参差……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严复的自由翻译
严复的自由翻译严复的自由翻译如前所述,甲午战争前洋务派翻译了大量“格致之学”等方面的西方科技书籍。
“以为西人之长不过在船坚炮利,机器精奇,故学知者亦不过炮械船舰而已。
”而“政事之书,鲜有留心,译者亦少。
不知中国之患,患在政事不立。
而泰西所以治平者,固不专在格致也。
”1随着于西方的频繁交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逐渐感悟到:西方国家之所以强盛并不全在船坚炮利和自然科学的发达,主要还是由于它们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文化。
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大批的维新派人士更清楚地认识到“政事不立”乃“我国致败之由”。
因此,甲午战后时期,翻译关于西方“政事”的社会科学与哲学思想类书籍便成为维新派“变法自强”的重要途径之一。
他们希望通过翻译政治、社会学、哲学、财政、法律、教育、历史等类别的西学内容,为中国的变法提供借鉴。
维新派人士中最著名的翻译家是严复。
何兆武在《广学会的西学与维新派》)中评论,“严复一个人所译的《天演论》、《原富》、《法意》、《名学》几部书,实在要比一大批帝国主义分子与洋务官僚们三十年间所出的全部作品和书籍,更能响应这时代的要求,更能满足这个时代的热望”。
康有为说,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与张之洞书》)。
蔡元培也说过:“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候官严几道为第一”(《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
诚然,第一个把西方资本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正是严复。
严复(1854-1921),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从1898年他翻译的赫胥黎(T. 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出版到1912年的十多年间,严复先后翻译并出版了斯宾塞(H. Spencer)的《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of Nations)、约翰?穆勒(J. S. Mill)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甄克思(E. Jenks)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穆勒的《穆勒名学》(A System of Logic)、孟德斯鸠(Baron de Montesquieu)的《法意》(Spirit of Law)、耶方斯(W. S. Jevons)的《名学浅说》(Primer of Logic)等八大学术名著,在近代中国建构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的资产阶级理论基础,在思想界和史学界影响巨大。
自由主义
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一、群己权界。 学者必明乎己与群之权界,而后自繇之说
乃可用耳 。 二、自由的实现。 但自入群而后,我自繇者人亦自繇,使无
限制约束,便入强权世界,而相冲突。故 曰人得自繇,而必以他人之自繇为界 。
三、中国近代自由的倾向。
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 急,而所以去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 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 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群己并生,则 舍己为群。
严复与穆勒的差异
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最重要的衍变 就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被纳入了自由主义 的核心范畴,严复始终从个人与群体的关 系来解释和定义自由主义。在穆勒及其它 功利主义个人主义那里,个人的权利和自 由是第一位的,只有当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妨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时,群体才通过契 约的方式来制衡个人。
二、自由并不能排斥社会担当意识。
西方自由主义的三大基点
个人 民主与法律:制度 多元主义
会的功利也随之增加。
“公共利益是由个人利益组成的,离开了个 人利益就没有公共利益。个人利益是社会 利益的基础,损害个人利益也就是损害公 共利益。……惟有个人利益是现实的利益, 不能为了他人的幸福而牺牲个人自己的幸 福。”
社会的最终价值只能是个人的幸福和个性 的自由发展,所有社会行为的最终目标都 是为了确保一切人的行为完全独立的自由。 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最大多数人的 最大幸福,惟有通过最大限度地增进个人 利益,才能达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 欧美自由主义
边沁 穆勒Mill《群己权界论》,又可以称为密尔
的《论自由》 柏林《自由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卢梭 康德:自由是道德的基础。
黑格尔: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世界的发 展顶点就是自由的实现。
严复《群己权界论》
群己权界论1930年,商务版。
书中论述公域讲权力,私域曰权利;公域讲民主,私域言自由。
这就是「群己界线」,或曰「群己权界」——「群」者,群体、社会公域也;「己」者,自己、个人私域也;亦即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要区分清楚。
表示社会和个人都有自己的「权」,但它们的权又都有其界限。
自由在个人与群体间的分寸是非常精微的,严复当年用文言语句翻译穆勒的《论自由》时(On Liberty),将书名译作《群己权界论》。
严复以「自繇」二字,将穆勒对个人尊严与自由的想法引介至中国,让近代中国的知识份子对於西方的自由思想,有了一个开创性的认识;并相当重视群与己之间的互动与平衡。
由一人一己之自繇,乃至一会一党之群体,须明白群己权限之划分,使不偏於国群而压制小己,亦不袒护小己而使国群受害,并强调自由民主制度的实施其实是涉及一个国家的形势与国民程度。
对於自由的内涵、个人与群体、公域与私域间的权界,析论分明。
即《论自由》(On Liberty),作者为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又称穆勒)。
此书为古典自由主义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原作1859年(英国)出版。
严复于1899年着手翻译,1903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中译本。
[1]编辑本段内容结构//目录//第一章引论第二章释思想言论自繇第三章释行己自繇明特操为民德之本第四章论国群小己权限之分界第五章论自繇大义之施行1,思想与言论的重要性。
2,个性的自由发展不仅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人的本质要求。
3,社会对个人实行强制或法律的惩罚之条件。
4,经济自由主义。
[2]。
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分析
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分析1. 引言1.1 介绍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概念约束,格式等。
以下是内容:---在城市社区治理的领域中,密尔的“群己权界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概念。
密尔认为,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但这些权利和自由的边界在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之处。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这一理论概念可以被理解为每个社区成员在享有自己权利和自由的应当考虑到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以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社区关系。
城市社区治理是指在城市生活中,居民之间协商、合作、管理社区事务的过程和方式。
密尔的“群己权界论”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密尔的这一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社区成员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从而促进社区治理的有效实施。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分析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对城市社区治理的启示,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
通过深入剖析密尔的理论概念,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1.2 分析密尔“群己权界论”对城市社区治理的启示密尔的“群己权界论”是他在《自由原理》中提出的一个理论,主要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权利和集体权利的边界问题。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密尔的理论也能提供一些启示。
密尔提倡个体自由,城市社区治理也需要尊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不能任意侵犯个体的权益;密尔认为集体权利不应压制个体权利,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也需平衡集体利益与个体权益的关系;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机制来保障个体权利,密尔的理论可以为构建这样的机制提供一些借鉴。
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对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重要指导,在平衡集体与个体权利关系、建立有效制度机制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密尔的思想可以帮助城市社区治理更加科学、民主和公正。
2. 正文2.1 密尔“群己权界论”对城市社区治理的适用性探讨密尔在《自由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群己权界论”,认为每个人的自由权利在不侵犯他人同样权利的前提下都是绝对的。
严复传文言文翻译
复译著颇丰,其最著名者,莫若《天演论》。
是书原为英国赫胥黎所著,复以其译入中国,名为《天演论》,寓意进化之理。
复译是书,意在阐明物种进化之理,及国家、民族兴衰之由,以警醒国人。
复译《天演论》,信、达、雅兼备,被誉为“译界巨擘”。
复译《天演论》后,名声大噪,世人皆以严复为楷模。
继《天演论》之后,复又译有《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穆勒名学》等西方名著,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之传播,功不可没。
复译《原富》者,英国亚当·斯密所著也。
是书论述政治经济学,复以其译入中国,名为《原富》,寓意国富民强。
复译是书,旨在阐述经济自由主义,以启导国人富强之道。
复译《群学肄言》者,英国斯宾塞所著也。
是书论述社会学,复以其译入中国,名为《群学肄言》,寓意群体之学问。
复译是书,意在阐明社会进化之理,以警醒国人。
复译《群己权界论》者,英国约翰·密尔所著也。
是书论述自由主义,复以其译入中国,名为《群己权界论》,寓意群体与个体之权利界限。
复译是书,意在阐述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以启迪国人。
复译《社会通诠》者,英国甄克斯所著也。
是书论述政治制度,复以其译入中国,名为《社会通诠》,寓意社会政治之通义。
复译是书,意在阐述政治制度之演变,以启迪国人。
复译《法意》者,法国孟德斯鸠所著也。
是书论述法的精神,复以其译入中国,名为《法意》,寓意法律之精神。
复译是书,意在阐述法律之重要性,以启迪国人。
复译《穆勒名学》者,英国穆勒所著也。
是书论述逻辑学,复以其译入中国,名为《穆勒名学》,寓意穆勒之逻辑学。
复译是书,意在阐述逻辑学之重要性,以启迪国人。
复之译著,影响深远,启迪无数。
其信、达、雅之翻译标准,成为后世翻译之典范。
复之精神,永垂不朽,堪为后人楷模。
总之,严复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也。
其译著丰富,影响深远,为我国近代思想启蒙、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吾辈当铭记严复之精神,传承其文化,以促进我国之繁荣昌盛。
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分析
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分析引言城市社区治理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有效地管理城市社区,保障市民的权益和提高社区的治理效率成为了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密尔的“群己权界论”作为经典的政治哲学理论,其关于个体自由和社会控制的思想,也具有与城市社区治理相关的深刻内涵。
本文将围绕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和城市社区治理展开相关性分析,探讨密尔的理论对城市社区治理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他的著作《自由论》中提出了“群己权界”(the harm principle)的概念,即“每个人完全主宰自己的行为和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的那部分权利,是完全无限制的;那部分对他人的行为可能影响他人乃至全部社会的行为的权利,是人类的根本之义务且在绝对不得越过的界限内。
”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体自由和社会控制的平衡,认为个体在行使自由的同时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而社会也不应该无限制地干涉个体的自由。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是一种典型的权力与自由的博弈。
在城市社区中,政府、社区组织、业主委员会等各种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利益和权力的争夺层出不穷。
一方面,政府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常常需要对社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对市民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干预和管理;市民也希望在社区生活中享有更多的自由和自治权,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区发展的方向。
如何在兼顾社区秩序和个体自由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社区治理,成为了城市社区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个体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强调了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平衡同样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在保障公共秩序的同时尊重市民的自由,不过度干预市民的生活。
而市民也需要在享受自由的承担起对社区的责任,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只有在个体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平衡之中,城市社区治理才能够更好地实现。
严复的翻译:近百年来中西学者的评论.
严复的翻译:近百年来中西学者的评论严复对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的翻译(即《原富》),是为了纠正国人“重义轻利”的偏见,鼓励国人积极致富。
然而这一次严复在翻译过程中的自我表达是比较无意识的。
按照史华慈的解释,在严译《原富》一书,他要传达的讯息是“从斯密书中所描述,并由维多利亚时代之英国所具体展示的经济自由主义,是一个能促成国家富强的体制”。
(117)换言之,只有以自由的经济制度来解放个人的能力,才能达成国家的富强。
此一比较无意识地对国家富强的关怀尤其表现在严复对穆勒自由思想的译介之上。
史华慈反复地强调严复并不了解西方个人主义者将个人自由当作终极目的,他错误地(也是比较无意识地)将自由当作对个人动力的解放,而最后是达成国家富强的方法:如果在穆勒的著作中,个人自由经常被看作是一种目的;那么,在严复的译作中,个人自由则成为提高“民德”、“民智”,并最终为国家目的服务的一种手段。
(114) 不错,史华慈虽然强调严复的主要关怀是国家富强,但是他也指出我们不能忽略严复思想之中神秘主义的一面:他对于鸦片的沉迷(31),对于佛教、老庄、宋明理学中形上学的部分的喜好,与斯宾塞所谓“不可思议”(Unknowable,104)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此一神秘面向。
然而按照史华慈的看法,严复思想中神秘主义的方面并没有影响严复所秉持的己轻群重的主张。
这种神秘主义的境界只是配合对国家富强的追寻,这涉及严复对于传统价值与西方现代价值,及两者之关系的看法。
史华慈认为,严复不是一个全般西化者,他对传统有所肯定,也有所批判。
在批判方面,严复觉得中国的积弱与传统专制体制,以及由此而导致国人公共精神的缺乏有关。
(66-70)由此严复看到东西文化之间一个强烈的对比,“西方动力主义、权利伸张与能力实现等价值,与自由、民主与科学等价值,和中国所崇拜的因循停滞精神,和无意义的社会和谐,以及负面性的专制体制,抑制了人民体力、智力的发展等,构成明显的对照”。
《群己权界论》翻译特色赏析
《群⼰权界论》翻译特⾊赏析2019-09-11摘要:本⽂将从专名翻译、语录体翻译⽅法、取词⽂典三个⽅⾯赏析严复“⼋⼤译本”之⼀《群⼰权界论》的翻译特⾊。
关键词:《群⼰权界论》翻译特⾊专名翻译语录体翻译⽅法取词⽂典《群⼰权界论》译⾃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古典⾃由主义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的著作On Liberty(1859年),由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1854-1921)于1899年着⼿翻译,以《⾃繇释义》为题。
庚⼦之乱爆发后,严复避往上海,译稿⼀度丢失。
1903年,译稿失⽽复得,严复将书名更改为《群⼰权界论》,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付梓⾯世。
⼀、专名翻译严复在《天演论》卷⾸“译例⾔”中坦⾔,翻译西⽅社会科学的概念时,常常“⼀名之⽴,旬⽉踟橱”,只因“新理踵出,名⽬纷繁,索之中⽂,渺不可得,即有牵合,终嫌参差”。
《群⼰权界论》核⼼概念“liberty”的译法,严复在该书“译凡例”篇⾸做了训诂。
他⾸先纠正了将“liberty”译为“公道”的错误,认为“liberty”与“freedom”同义,应以为“⾃繇”,意为“⽆挂碍”。
严复深知跨⽂化交际必须⾯对“⽂化”有⾊眼镜的“过滤”作⽤。
虑及清末⼠⼤夫们对“⾃繇”概念的不同理解,严复(2009:2)指出“⾃繇”在汉语⽂化中“常含放诞、恣睢、⽆忌惮诸劣义”,此皆为“后起附属之诂”,⽽其“初义”为“不为外物拘牵”,“⽆胜义亦⽆劣义”,属中性词。
传教⼠、汉学家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在其编撰的《英汉字典》(1847年)中,⾸次将“liberty”译作“⾃主,⾃主之权,任意擅专,⾃由得意”。
翻译 On Liberty 的严复却将核⼼概念“liberty”译为“⾃繇”,他(2009:3)在“译凡例”中指出,⽤“繇”取代“由”,“⾮以为古也。
视其字依西⽂规例,本⼀⽞名,⾮虚乃实,写为⾃繇,欲略⽰区别⽽已”。
严复群己权界论解析
A Probe of Yan Fu's Ideas of Liberty
作者: 王艳勤[1]
作者机构: [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1-66页
主题词: 严复;群己权界;自由
摘要:严复的《群己权界论》无论是从译名还是从内容看,都忠实地传达了密尔的原意。
所谓自由.就是“群己权界”,就是政界自由,它与伦理学意义上的个人自由相区别。
政界自由是从反对政府干涉的消极意义上讲的,按照伯林的区分,属于消极自由。
严复在讨论个人自由和群体自由的关系时,无所谓孰轻孰重。
严复的表达与其说是己轻群重,不如说是群先己后。
所谓轻重是在价值优先序列上作出判断,所谓先后是在时间优先序列上进行陈述。
他在虑及民族危机时提出的“群先己后”,其根基依然是密尔的“群己一体”。
在严复的思想里,小己自由始终是国群自由的前提和基础.其自由观念是个人本位的。
严复的翻译:近百年来中西学者的评论
严复的翻译:近百年来中西学者的评论(1)一、前言严复的翻译工作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事,肯定严译之贡献的学者颇多。
例如梁启超认为严复是清末输入欧化之第一人,代表了本国西洋留学生介绍新思想的开端。
任公自讽地说清末西洋新思想的输入,在开始之时是囫囵吞枣,乱无章法,此种译介工作可称为“梁启超式的输入”;而第一位精通外文,能避免上述缺陷的译介者,就是严复。
(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4),第71-72页。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3),第30页。
)蔡元培说近50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注:蔡元培:《五十年来之中国哲学》,收入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上海:申报馆,1923),第1页。
)革命党人胡汉民则称严复是“译界泰斗”,又说:“近时学界译述之政治学书,无有能与严译比其价值者”,(注:胡汉民:《述侯官严氏最近之政见》,《民报》第2期(1905),第1、7页。
)更有不少人将严复与林纾并列,称为并世的译才。
(注:如康有为即有“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的诗句,见康有为,〈琴南先生写万木草堂图题诗见赠赋谢〉,《庸言》,第1卷第7号(1913),“诗录”页1。
)然而严复的译作除了广受好评之外,也引起了不少的讨论。
近百年来学者们对严译的讨论延续不断,形成一个复杂的评论传统,不但包括人们对严译的评论,也包括了对于评论的再评论。
这些批评主要是环绕着严复所说的:“信雅达”三原则。
开始的阶段学者们多半同意严译合乎雅与信的标准,而集中于批评达的方面,尤其是雅对达的影响。
其中不但涉及严译是否容易了解,也探讨它们曾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逐渐地也有人注意到信的问题,评论严译是否忠于原书,而如果不忠于原书的话,为什么许多人指出严译与原书之间的各种差异;有些人并从富强的关怀对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来解释造成差距的原因。
对于上述批评严译不忠于原著的看法,部分学者不表赞同,认为严译完全合于信的标准。
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分析
密尔“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分析密尔的“群己权界论”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着由群体和个体所构成的不同层次的权力界限,这些界限通过互动和协商来形成并维持。
城市社区治理是指城市社区内各方利益相关者通过参与和协作来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和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
本文将分析密尔的群己权界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性。
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强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界限。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个体和群体都是重要的参与者。
个体拥有自己的权利和需求,而群体代表着共同利益和共享资源。
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界限的划定来协调和平衡。
密尔认为,个体的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而群体也应当由个体自愿加入,并遵守集体决策。
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强调互动和协商。
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和协商,以达成共识和解决问题。
密尔认为,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界限可以通过互动和协商来划定和调整。
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的互动和协商,可以促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彼此协商和妥协,达成共同的目标。
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强调权力控制和制约。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权力控制和制约是密尔群己权界论的重要内容。
密尔认为,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和制约,以确保个体和群体的权利得到保护。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力需要受到监督和制约,以避免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
密尔的群己权界论强调自愿参与和自治能力。
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自愿参与和自治能力的发展。
密尔认为,个体只有在自愿参与群体并具备自治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在权力界限内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个体和群体都需要具备自愿参与和自治能力的能力,以推动社区的发展和解决问题。
论自由的本质
自由之求索路——《论自由》与《自由秩序原理》读后感这是两本关于自由的经典巨著,在此将二者进行对比阅读,不仅因为主题相同,还为了透过这两本著作反思中西近代的自由求索之路,鉴古明今。
一、严复、密尔与《论自由》本人阅读的《论自由》(又名《群己权界论》)的翻译者为清末学者严复,作者是英国学者约翰.密尔(穆勒)。
严复是百年来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杰出先行者,他在国家内外交困、濒于灭亡之际,埋头译著。
严复最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他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由于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根据是哲学,严复以实用主义者的眼光一共翻译了八部西方政治哲学著作,其中就有密尔的《论自由》。
《论自由》发表于1895年,最具密尔个人特色,影响也最大。
这部著作探讨的主旨是确定社会所能合法施予个人的权力和限度,强调只要个人的行为不涉及他人的利害,就不应该受到限制。
密尔从个人在生活、言论、结社、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诸方面,把自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主张的是真正的社会自由。
作为英国古典自由主义者的代表,密尔是个人自由权利的捍卫者,他认为社会只有在以下几种条件下才能对个人实行强制或法律制裁:第一,个人彼此互不损害法律明文规定成员在默契中认作权利的确切利益;第二,每个人都承担着保护社会或其他成员免遭损害的责任;第三,对于某些有害于他人或对后果欠缺应有的考虑,但又没有达到违犯其既得利益的程度时,就不能施予法律惩罚,而应给予道德谴责。
密尔的阐述都围绕着这样一个出发点:一个人自己规划他的存在方式总是最好的,不是应为这个方式本身最好,而是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方式。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即对于他自己而言,这种选择权就是自由,对于除他外的其他人而言,给予他自由的方式就是尊重他的选择。
二、哈耶克之《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首先明确,他所定义的自由不同于政治自由、内心自由、自由权项等,是与强制对应的最原始意义上的自由,即在社会生活中他人强制的最少或不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为《 群 己权 界 论 》 , 由上 海 商 务 印 书 馆 付 梓 面 世 。
一
、
专 名 翻译
2 01 0) 下 面 以例 证 说 明
穆 勒 的原 作 是 典 型 的 西 方 学 术著 作 . 多用 长 句 、 严复在《 天演 论 》 卷首“ 译例言” 中坦 言 , 翻 译 西 方 严复添加反问句式 , 使语气增强 , 更 易 引 发 思 社会科学的概念时 , 常常“ 一 名之 立 , 旬月踟橱 ” , 只因 陈述 句 “ 新理 踵 出 。 名 目纷 繁 , 索 之 中文 , 渺不 可得 , 即 有 牵 考 。褒 贬 品评 , 溢于言表。 合, 终嫌 参 差 ” 。《 群 己权 界 论 》 核 心概 念 “ l i b e r t y ” 的译
例一 : T h e d e s p o t i s m o f c u s t o m i s e v e r y w h e r e t h e
t a n d i n g h i n d r a n c e t o h u ma n a d v a n c e me n t ,b e i n g i n 法. 严 复 在该 书 “ 译凡例” 篇 首 做 了训 诂 他 首 先 纠 正 s 了将 “ l i b e n v ” 译为“ 公道 ” 的错误 . 认为 “ l i b e r t y ” 与 u n c e a s i n g a n t a g o n i s m t o t h a t d i s p o s i t i o n t o a i m a t
《 群己权界论》 译 自英 国 哲 学 家 、 经济 学家 、 古 典 自由 主 义 思 想 家 约 翰 . 斯 图尔 特 . 密尔 ( J o h n S t u a r t
《 自繇 释 义》 为题。 庚 子 之乱 爆 发 后 , 严复避往上海 , 译
录先 民言 论 和 上 古 帝 王 谈 话 。 春 秋 战 国 时代 . 诸 子 散 有 关诸 子讲 学 、 论 辩 的 记 录 比比 皆是 。 ( 马 自力 , 稿一度丢失 。1 9 0 3年 . 译稿失 而复得 , 严 复 将 书 名 更 文 中 ,
典 三 个 方 面 赏析 严 复 “ 八 大译 本 ” 之 一《 群 己权 界 论 》 考. 个 人 自由 一旦 失控 , 急需 理性 力量 的介 入 和 干 预 。
的翻 译 特 色。
关键词 : 《 群 己权 界 论 》 翻 译 特 色 专 名 翻 译 语 录体
翻译方法 取 词 文 典
“ f r e e d o m” 同义 . 应以为“ 自繇” . 意为“ 无挂碍 ” 。
s o me t h i n g b e t t e r t h a n c u s t o ma r y ,wh i c h i s c a l l e d ,a c —
o r d i n g t o c i r c u ms t a n c e s , t h e s p i r i t o f l i b e t r y , o r t h a t o f 严 复 深 知 跨 文 化 交 际必 须 面 对 “ 文 化” 有 色 眼 镜 c 的“ 过滤” 作 用 虑 及 清 末 士 大夫 们 对 “ 自繇 ” 概 念 的不 p r o g r e s s o r i mp r o v e me n t .( Mi l 1 . 2 0 0 9: 6 9 ) 居 今 日文 明之 时代 . 而权 力 足 以 劫 制 上 下 者 , 其 同理 解 . 严复( 2 0 0 9 : 2 ) 指 出“ 自繇 ” 在汉 语文 化 中“ 常 其 含放 诞 、 恣睢、 无 忌惮诸 劣义 ” , 此 皆为 “ 后 起 附 属 之 惟例 故乎 ?擢 塞 禁遏 使 上 下 必 循 其 初 而 不得 进 者 ,
二语录体翻译方法穆勒的原著文义深刻意繁句重其论述的哲理距离中国士大夫的思维和视域有一定距主要采取的形式有反问自问自答问答
安徽文学
ANHUI W ENXUE 文
学
群 己权界诒 译特色赏析
袁 颢
( 安 徽城 市 管理 职业 学院 )
摘 要: 本 文将 从 专名 翻 译 、 语 录体 翻 译 方 法 、 取 词 文
研 究
为界 ” ( 严复 . 2 0 0 9 : 2 ) 。经 历 了 庚 子 之乱 的严 复 开 始 思 二、 语 录 体 翻 译 方 法 穆 勒 的原 著 文 义 深 刻 . 意繁句重 , 其 论 述 的哲 理 , 距 离 中 国士 大 夫 的 思 维 和 视 域有 一定 距 离 . 为 了增 进 译 文 的理 解 . 严 复将 一 些 直 白 的陈 述 句 根 据 中 国古 老 的散 文 文 体 “ 语 录体” 进行加工 . 主要 采 取 的 形 式 有 反
问、 自问 自答 、 问答 对 话 。 此 种方 式让 读 者 联 想 到 中 国 语 录体 作 为一 种 记 言 Mi l 1 . 1 8 0 6 — 1 8 7 3 ) 的著 作 O nL i b e r t y ( 1 8 5 9年 ) , 由清 末 古 代 文 学 作 品 中常 见 的 语 录 体 。 的文 体 形 式 , 诞 生 于先 秦 , 在 《 尚书 》 中, 有 许 多 篇 章 记 著名翻译家严复( 1 8 5 4 — 1 9 2 1 ) 于1 8 9 9年 着 手 翻 译 。 以
诂” . 而其 “ 初义 ” 为“ 不为外 物拘牵 ” . “ 无 胜 义 亦 无 劣
义” , 属中性词。
惟例 故乎 ? 例 故 者进 取 之 仇 敌 也 。有 例 故 , 无 自繇 , 无 改 良. 无进步。( 严 复, 2 0 0 9 : 6 8 ) 自问 自答 是 一 种 较 特 殊 的 对 话 形 式 . 营 造 或 设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