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陈晨老师下水作文:教育评价机制应当动起来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解析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解析【作文题目】(河南、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等)【阐释】解读一漫画作文横空出世,避免还是重回?我刚看到这个作文题目,脑海立即浮现8个大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为高考作文命题是永远在“规避”和“超越”中前进的,这是必然的现象,也是合情合理的。
命题人为了规避“模仿”“套路”这种现实,于是“漫画材料作文”横空出世了,或者说“又回来了”!这道作文题目存有三个典型特点:形象性,现实性,思辨性。
这几个特点都比较合乎最新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对于这个题目,首先,我觉得“意料之外”,是因为其提供的材料类型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纯文本形式,而是以一幅漫画的形式来呈现,这可能会对考生有一定的心理冲击。
不过语用专题都有图文转换的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教研室的冲刺作文训练中就提供了一到漫画作文题。
其次,我指出“情理之中”,是因为它的中心话题或者说中心任务非常明晰,就是关于家长、老师、社会看待孩子“成绩”的“心态”,只不过题目用了比较形象的“漫画”去呈现出罢了。
第三,我认为这道题目比较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位考生都会有漫画中的类似经历或体验,有话可说。
第四,做为选拔性考试,我指出这道题目存有较好的区分度,虽然学生基本都存有话可以说道,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写下杰出的文章,必须搞好以下几点:一是对漫画材料内容的准确理解,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分,得到了表扬,第二次考了98分挨到了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考了55分不及格,受到了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被表扬。
”两个孩子的遭遇明显不同,而这种遭遇正是高度关注分数(教育)的人给予的“评价”——亲吻(表扬、肯定)或耳光(批评、否定)。
而“分数”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学生成长的全部吗?这个题目充满著了思辨性,并且漫画背后潜藏着给学生的规定性任务:“你(学生)怎么对待这种现象”。
而且如果想要写下高分作文,还必须顺利完成一个“比较”的动作,即为两位学生的分数差距旗鼓相当,为何遭遇却相同。
2016年全国1卷下水作文:从“分数引起的赏罚现象”说开去-作文
2016年全国1卷下水作文:从“分数引起的赏罚现象”说开去2016年全国1卷下水作文:从“分数引起的赏罚现象”说开去看罢这幅漫画,我感触颇多。
这幅漫画折射出当今教育的过度追求分数一个缩影,一个考了100分的学生就会收到赞赏,但在另一次考了98分就得受打;一个考了55分,不及格就得受打,但在另一次考了61分就会收到赞赏。
这一切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的急功近利,一切为分数而论的现状。
教育,要分数,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若因短视而导致教育过度功利化,何异于买椟还珠?诚然,那些为父为母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光宗耀祖”;为此不顾采取一切手段,甚至包括暴力手段在内。
然而,这种不懂得教育本质和真谛之情况下,导致了过度追求分数,我认为是不应该的,也不值得提倡的,应该加以反对的。
也毫不否认,父母为了高分数的初衷是为了考上好的中学,将来为了考上好的大学,日后为了找到好的工作,最后就可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然而,这样的想法法即使可以获得暂时性的成功,但最后人生也是失败的,一生是痛苦。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当下考上了最好的大学,也不一定就能够飞黄腾达,能够光宗耀祖。
再说了人生不是靠分数来定位的。
分数只不过是一种暂时性的衡量罢了,很片面的。
人生靠的是素养,是一个人情商,还有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成功是很多因素铸就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不是百米冲刺。
至于为什么好多父母一直对子女的教育采取像漫画那样的手段呢,理由很简单。
很多父母觉得用暴力手段或者宠爱式的方法,可以很快的让孩子知道分数高与低应得的效果。
分数高了,就是宠爱有加;分数低了,就是皮肉之痛。
他们以为这样,孩子们就很重视成绩,就会拼命学习,就会拼命做题。
我认为他们在赏罚之时,也是做了一定的思考。
他们也深知,这样的赏罚是可以见效的,可以践行我们古代教育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梁锥刺股”等等;他们不是没有考虑到教育的德育体美劳,但他们毅然大打出手或者深深的宠爱之吻,这一切是基于他们深深渴望成绩,在他们的眼里分数才是唯一。
2016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
2016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
奖励与惩罚
千道理万道理,分数才是硬道理;这方法那方法,勤奋才是好方法。
讲出了当今时代的现状,也表现出了分数的重要性。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高考固然重要,分数固然重要,奖与罚也固然重要,压力产生动力,但一味追求分数、奖励却并不能百分百达到你想要的成功。
奖励与惩罚是相互制约着,但一个人如果奖励多余惩罚,会变得更加的乐观,反之,变得悲观。
几分之差,却有不同的结果。
进步是迎面热吻,退步是五指手印;这代表的是教育的功利化,还是功利的教育化。
给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让他快乐的成长。
孩子不是机器,赢在起跑线上重要,但愉快童年更重要。
2020年高考新课标1卷陈士同老师下水作文:数字、成长当相宜-作文教学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陈士同老师下水作文:数字、成长当相宜-作文教学一幅漫画,通过动态的发展揭示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评定成绩的优劣是否只能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指标,冷冰冰的数字能否浓缩一个人成长的全部?“人生处处是考场。
”人生阶段的不同,考试的形式不同;扮演的角色不一样,采取的标准有别。
至于如何衡量和估定,自然就千差万别。
如果用一把尺子进行测评,丰富多彩的生活就变得单一,绚丽多姿的人生也就只有了一种颜色,更谈不上温度和质感。
可从漫画中不难发现,随着分数的变化,数字的改变,因不同人对其的关注度不同,当事者的命运也就大相径庭:随着分数的递减,得到的是一个狠狠巴掌的惩罚;随着分数的递增,获得了一个深情之吻的奖掖。
两相比较,按照普罗大众普世性的心理,人们可能会给予后者高度的赞美,而对前者在批评的同时,自己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这样的角色。
其实,剥离开冷冰冰的数字,分数背后折射出来的现象是,对一种现象或一个事物发展进行评判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用以记录变化过程的数字,着力点也仅仅停留在升降的趋势。
殊不知,数字的记录只是一种表象的符号,它并不能反映事实的真相。
一旦被表象遮望眼,往往会背离真实。
再说,一个人的成长是多维度的,评价的元素也是多元的。
就学习而言,分数的高低不能作为评判成绩优劣,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
放眼当下,高分低能者大有人在,成为考试的机器,却不会生活的比比皆是。
河南姑娘拿到国内外的双博士后文凭,结果却被美国政府无情地遣返,成绩优异入住中科院,结果因为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团队合作而无法适应现实,只能选择离开。
在以分数定天下的大背景下,高分,好成绩不是大问题,可是当面对生活经营人生时,他们除了曾经引以为傲的好成绩,大把的文凭,他们什么也没有。
在这样的尴尬面前,成长与人生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有些人尽管成绩平平,记录的成长履历一般,但他们在面对生活和人生时,却长着一双慧眼,能够处处留心,时时发现,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2016年全国I卷高考下水作文:进奖退罚合情理?-作文
2016年全国I卷高考下水作文:进奖退罚合情理?2016年全国I卷高考下水作文:进奖退罚合情理?漫画中一个孩子考卷拿了100分,被奖励了一个亲吻,后来拿了98分,则被罚了一个巴掌;另一个孩子考卷拿了55分,被罚了一个巴掌,后来拿了61分,被奖励了一个亲吻。
这一奖一罚之间,看似是一进一退,可是这个亲吻这个巴掌的背后还有什么呢?“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中就有对奖罚公平而分明的描述,由此可见,赏罚古而有之,这分数高低以及其变化带来的奖励和惩罚正是其延续的一个小缩影。
不可否认,奖罚的的确确有着其存在的巨大意义。
苏格拉底有言:“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关键是如何让它发光。
”而奖励属于赏识教育的具体形式,它具有让这个太阳发光的能力。
你看,《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淘气鬼不是在挖掘赏识鼓励中找到自我了吗?另一方面,“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历史上的惨痛教训,而这巴掌打得越痛,反思就越深刻,崛起就越有力。
也正是因为那一巴掌,让55分的孩子痛定思痛,奋发图强,从而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了61分的成绩。
进步无论大小,都是可喜可贺的。
然而,赏罚严明固然是好,但是赏罚也必须建立在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科学的认识之上。
100分被奖励当然合乎人情,98分被罚也许是出于“严师出高徒”的心态吧,又难逃苛责的罪名。
表面上看来是退步,毕竟还是处于一个优秀的水平线上,有所提醒可以,一个巴掌下去,罔顾他人感受,反倒会事与愿违。
“恨铁不成钢”,55分被罚一巴掌似乎无可厚非,而一巴掌之后有了进步,马上便得到了对前面一巴掌的补偿以及对以往努力的肯定。
可是,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些巴掌和这些亲吻真的能够让被教育者拥有积极良好心态,让退步夭折,让进步可持续吗?无论是亲吻还是巴掌,都是看不到分数背后的实质和根本原因的。
这就是它们不合情理之处。
与其说,看不到与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还不如说,看不到的根本在于观念问题。
其实啊,这种简单粗暴的进奖退罚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唯结果至上的观念以及急功近利的心态。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张伟老师下水作文:本应同奖赏,责罚何太急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张伟老师下水作文:本应同奖赏,责罚何太急本应同奖赏,责罚何太急张伟漫画中有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成绩从100分到98分,第二个孩子则是从55分到61分。
出人意料的是,得到父母奖赏的却是成绩相对较低的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孩子不仅没能得到父母奖赏,反倒被重重责罚。
掩卷沉思,我们不难推测孩子家长的想法。
第一个孩子纵使分高,奈何仍是退步,即使只是退步了小小的2%!但第二个孩子则不一样,他可谓进步明显,整整进步了10%有余呢!退步就该责罚,进步则要奖赏。
这样的逻辑似乎并无多大问题。
真的没有问题吗?一次考试结束,成绩优秀者和突出进步者本应共同获得奖赏。
家长在不顾试卷难度,学生个人发挥的情况下,不问青红皂白,便妄加责罚。
如此这般,出现漫画中的荒谬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本该是门艺术。
可在漫画孩子家长的眼中,教育已经全然扭曲成为赤裸裸的分数,闻增则喜,闻减则怒。
“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的警告言犹在耳。
诚然,扭曲的教育不仅不能“诲人不倦”,反倒是“毁人不倦”。
更值得我们警醒的则是,扭曲的教育所折射出的浮躁的社会心态。
过去我们一向自诩“天朝上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则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整个民族以一种追赶者的急切心态,渴望摆脱落后的尴尬处境。
可有的人总是显得急不可耐,仿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转瞬之间便能实现。
于是,我们的社会心态开始变得浮躁不堪,急功近利,害怕退步,害怕失败。
害怕退步,害怕失败,又有谁敢去尝试?没有大胆的尝试,又谈何创新?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又谈何希望?最后,第一个孩子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不妨从容淡定一些,孩子从98分到100分,2分的退步,也许只是孩子的一次粗心大意。
天没有塌下来,你的孩子还是那个优秀的孩子,他值得你去奖赏。
一味的责罚,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
你是想培养一个自信从容的孩子,还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孩子?我想,这个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016年新课标I卷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2015新课标I卷高考满分作文大全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第1篇致小陈的一封信:那,贵于法律亲爱的孩子:你我素不相识,我是从新闻上知道你的事迹——因为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边开车边接打电话,屡劝不止,所以你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你的父亲。
你是一名19岁的大学生,毋庸置疑,你举报父亲并让你父亲受到应有的教育和处罚,你内心一定认为你这样做是对的,正确的——开车就是不应该打电话,你父亲打了,是错的。
亲爱的孩子,你父亲也是成年人,相信你父亲也一定知道开车不应该接打电话,接打电话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但是你父亲为什么要接打电话呢?你考虑过没有?我不知道你父亲从事什么职业,万一他的职业是报社,有一件突发新闻需要立刻处理呢?或者你父亲是一名医生,一位他接诊过的患者忽生状况呢?再或者,你父亲可能就是一名普通员工,他的老板给他打来紧急的工作电话,如果他不接,有可能暴躁的老板直接让他下岗回家呢?孩子,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要说,不管什么原因,就是开车的时候不能打电话,因为这是错的!如果你非要这么说,我只能说,好吧,也许你以后长大了,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否则你可能此生很难得到友谊和爱,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我们需要的是在我们做两难选择的时候,或者在我们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亲人站在我们的一边,帮助我们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不停地在边上指责我们,数落我们,甚至直接举报——让我们接受惩罚。
2016年语文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全面解读及下水作文
2016年语文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全面解读及下水作文2016年语文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全面解读及下水作文一、高考真题:201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适用地区: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命题意图高考前,“一点四面”这一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试题中如何落实“一点四面”的问题,成了我们今年备考的突破性思考方向。
本作文题确实是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落实了这一重要指导思想,非常鲜明地彰显了“立德树人”的这一核心指导思想。
从命题者来说,这样的作文题设计,可以说非常漂亮地完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从备考者来说,面对这样的题目内涵,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这就实现了今年高考题“保持稳定”的整体目标。
(二)材料解读2016年新课标Ⅰ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
漫画类材料作文,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说简单,是因为只要把握了漫画的正确的、核心的寓意,作文的观点也就迎刃而“立”了。
说难,是因为漫画的寓意并不容易把握,特别是漫画的各种符号所代表的精神寓意。
《汉典》解释“漫画”为:“抓住人物特点,用夸张或歪曲的手法呈现,以产生滑稽讽刺的绘画。
笔法简单,不拘形式,題材自由变换,或出于想象,或掇拾时事,或描绘片段人生,而以趣味为主。
”根据漫画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读懂漫画的几个方法:首先,由于漫画“笔法简单”,线条单一,往往只是事物或人物轮廓的勾画,那就更需要读者还原线条背后丰富的意蕴。
其次,由于漫画是运用夸张或歪曲的手法呈现的艺术,某些符号必定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与人物不符,那就需要在漫画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某种必要的联系,从而读懂漫画。
再次,由于漫画往往与人物(或拟人化的人物)有关,那就需要读者把握人物的外在的行为、动作、表情、语言等,并且透过现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甚至内心世界。
【图文】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讲评及范文
更可怕的是,面对教育的“王道”,整个社会集体失语了。
在教育的词典里只有分数,只要孩子分数不及格,就被打入冷宫;只要分数为满分,鲜花掌声扑面而来。
我们早已习惯于这种“弱肉强食”的生存模式,从不质疑奖罚本身的合理性,只是做一个规矩的强暴者。
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下,发红包防逃课、奖励高考状元一套房子等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当前整条教育战线都集体患上奖罚依赖症,难道对教育没有更好更长远的评价路径吗?简单地依赖奖罚,正折射出教育之殇,教育的短视正剿灭着孩子的天性,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以简单的经济思维来断论教育的兴衰,更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学习兴趣而换取可怜的数字。
教育的本质从来就是为了立人,人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
教育的“终极武器”是什么?不是吻与打,不是简单的奖罚,而是爱与快乐,是唤醒。
正如鼎鼎大名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谢谢。
2016全国I卷高考下水作文:不唯分数是瞻【推荐下载】
2016全国I卷高考下水作文:不唯分数是瞻2016年全国I卷高考下水作文:不唯分数是瞻漫画中,在前后两次考试中分数或减或增,便使得两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受到了家长或肯定或否定、或鼓励或责打、或罚或奖的悬殊对待。
漫画中的场景其实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甚至亲演某一角色:拿到高分或成绩进步的,脸上便印上了温热的唇印,分数退步或不及格的,脸上便留下了热烫的掌痕。
不少家长和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忽视孩子成长的其他方面,而是简单粗暴地将“分数”视作成才的标准,这个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如不及时纠正,孩子便难以成才,家庭难言幸福。
从这点来看,能读这幅漫画犀利的讽刺味道,读到深刻的时代意义。
现实中,人生时刻存在比较,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奖励、快乐,对于升学的同学来说,甚至带来锦绣前程、美好人生。
有成功者,便有所谓的失意者。
有的学生因为分数不理想心生自卑,有的学生因一分之差而痛哭伤心,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没考到理想分数而绝望自杀,“分分分,真成了学生的命根”。
今年2月,武汉一15岁学霸女孩因期末考试不理想,离目标差几分想不开,竟从18楼家中跳下当场殒命。
悲剧发生时,家长一切的追悔自责都无可挽回了。
不少类似极端的事例频见报端,徒留唏嘘痛心而已。
学生的分数牵动家长的心,若处置不当,会造成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紧张,甚至发生悲剧。
数年前,浙江金华发生一起家庭惨剧:因不堪其母的严格管束,17岁的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将母亲活活打死。
事后人们了解到,徐力的母亲平时对他的学习成绩要求非常严格,每门功课不得低于90分,否则就会严加斥责。
这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最终心理失衡了。
触目惊心的事例令人沉思,我们的孩子怎幺了?我们的家长怎幺了?分数就真的那幺重要吗?孩子的奖与罚不能简单粗暴地唯分数是瞻,分数只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
爱迪生一生只在小学校园里读过三个月的书,并被老师认为智力低下,但他刻苦自学,勇于尝试,百折不挠,成为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
2016全国1卷下水作文: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推荐下载】
2016全国1卷下水作文: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2016年全国1卷下水作文: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有人将夏明的漫画稍作改动,其画面清晰可见:条纹衣男生第一次考100分,得到一个亲吻的奖赏,第二次考98分时得到的却是一个耳光的惩罚;黑短袖男孩,第一次考55分,挨了一巴掌,第二次考61分,得到了一个亲吻。
两幅画面的寓意很明显:无论基础如何,只要有进步就会得奖赏,退步了必将遭到惩罚。
从纵向对比中我们还会发现,条纹衣男生得到了“吻印”之后却难以维持现状而退步了,而黑短袖男孩第一次收获了“掌痕”之后,成绩很快进步了。
这不是在警示我们: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能缺失惩罚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松柏之所以耐寒,是因为它不畏惧严冬。
人又何尝不如此呢?经不起严峻考验何来顽强的意志力!纵观当今社会,人们一谈教育必言赏识,谈“惩”而色变。
在这种赏识教育的温室里,孩子们失去了最基本的挫折承受力。
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学习进步,口头表扬不起作用之后便是不惜重金奖励,而面对孩子成绩下降时却敢怒不敢言。
因为家长们担忧,长春17岁男孩因父母的几句批评跳楼身亡了。
因为老师们害怕,徐州丰县某高一学生因在数学课上看小说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后跑出教室从5楼跳下去了;扬州一小学生因不愿意打扫卫生被老师批评而负气跳楼轻生了。
更令老师们恐慌的是:湖南桃江一学生因不叠被子被老师批评而跳楼,教师夫妻被逼下跪之后没有丝毫的教师尊严了。
这些生命之花为何如此脆弱?因为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中缺失了惩罚,就像长期生活在温室里的花儿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
在缺失磨难与挫折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很难培养出多次被贬而乐观豁达的苏东坡,更难以出现忍辱负重而奋笔疾书的司马迁。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几句批评都承受不了的人,都是因为缺少了惩罚教育。
连一点挫折都承受不起的人,何谈担当大任!受教育者失去了惩罚教育,而教育者必将遭到惩罚!近年来,老师因批评学生挨打,父母因教训子女而遭杀害的例子已不再是新闻。
对“高考阅卷要求教师写下水作文”的看法
对“高考阅卷要求教师写下水作文”的看法摘要: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首次尝试让阅卷教师先写下水作文,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目前,很多教师怕写下水作文,一方面是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在作怪,另一方面是教师对自身要求的降低。
这造成了作文教与学的脱节现象,指导不力也就很难让学生写出像样的作文。
教师只有多读书,善思考,勤动笔,才能写好下水作文,才能有力地指导学生作文。
关键词:高考;下水作文;功利性作者简介:陈静,任教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一、教师普遍不愿意写下水作文的现状及原因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点要求参加作文阅卷的教师在阅卷前先写一篇高考作文《拒绝平庸》的下水作文。
此举受到了从家长到教育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写下水作文可以让阅卷教师更加深刻地体会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品尝考生的艰苦,从而能更加客观公正地来评判试卷。
目前,教育人士对教师写下水作文持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下水作文会因教师个人的行为影响学生的思维扩展,束缚学生的个性,不符合语文教育的个性特点。
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下水作文非常必要,只是解决如何下水的问题。
其实,下水作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写文章给学生示范,甚至模仿抄袭。
借此行为变化引起教师其它的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的改变,这种变化对教师本人和学生都有很大的益处。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要“下水”作文,并以此来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
但就目前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作文教学生态失衡现象非常严重,教师的写作思维与学生的写作实际严重脱节,课堂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写了三年甚至六年的作文,作文水平却不见提高。
研究发现,作文教学特别是高考作文复习教学生态失衡主要有如下三个表现:(1)应试思想浓重。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课堂普遍无“人”——教师和学生全都“唯考是图”,“唯分是瞻”,作文课堂彻底沦为“应试”的基地。
教师注重条条框框,大谈应试技巧,告诉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遗词造句等等。
学生则被条条框框约束,动弹不得,严守教师的规定,投师所好,丧失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找不到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更谈不上创新,于是只能是一凑、二抄、三套,凑材料,抄范文,套格式。
2016年东莞市教师高考下水作文评 分 报告
2016年东莞市教师高考下水作文评分报告2016年东莞市教师高考下水作文评分报告2016年高考作文甫出,市教研室收到121篇教师下水作文,经过多位评委的评分,现已得出奖次。
在公布奖次之际,我们评委将评分依据与评卷感受报告如下。
首先要交代的是,我们评分参考了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但对细则内容也有选择地对待。
下面是细则摘要:一、关于题意理解作文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内容是指漫画材料直接反映出来的表层意思,寓意是指由漫画抽象出来的较为深层的意思。
(一)材料的内容1、学生考试成绩理想,家长就奖赏;2、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就惩罚;3、学生起点不同家长的期望值不同;4、家长在学业成绩上追求完美;5、家长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对待孩子发生变化的考试分数;6、家长对孩子的考试分数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7、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反映家长对孩子考试分数的态度;8、孩子因家长对待自己的方式而产生了不同的心理;9、其他。
(二)材料的寓意第一方面:漫画反映了社会上对于教育的一些片面的认知与做法——1、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2、社会片面追求分数,扭曲了教育本质;3、片面的人才评价观;4、教育者只评价孩子的考试分数,却忽略了孩子的其他方面的素养;5、片面的人才观和人才成长途径观;6、其他。
第二方面:对漫画中的考生、分数、印记均可作抽象、引申的理解。
考生可以联想到某人类体,分数可以理解为人的工作成绩乃至团体、社会或国家的进步退步,印记可以视作一般意义的表扬与批评等。
1、对待进步和退步,我们应采取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2、起点不同,影响人们对进步、退步的预期;3、事物的起点不同,我们应理性地对待进步和退步;4、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的奖惩;5、唯数字奖惩的社会症结;6、对当今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应持理性态度;7、评价标准具有相对性;8、进步到一定高度,提升空间小;反之提升空间就大;9、是否进步的判断,不是与他人比较得来的,应是与自己比较得来的;10、其他。
2016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新课标Ⅰ卷-2019年精选文档
2016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新课标Ⅰ卷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解析1.从“分数对比”的角度立意:学校也好,家庭老师也好,教育孩子,切不可“唯分数”论,应当追求全面发展。
2.从“教育评价”的角度立意:评价一个孩子,分数不是唯一的尺度,简单粗暴的方式对教育孩子是无益的,满分、及格这些分数不应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如何科学公正地评价是教学的关键。
3.从“被吻被掌”的角度立意:考好了,进步了,就能得到“吻”,考砸了,退步了,就被掴掌,在这种情境,孩子的心态与学习环境还能好吗?因此,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显得多么重要。
4.从“进步退步”的角度立意:孩子进步也好,退步也罢,不能简单看分数多少,而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分析其中根源。
5.从“鼓励批评”的角度立意:教育孩子是门艺术,鼓励或批评非常重要,尤其是鼓励与批评的方式、语气、机会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
6.从“表象假象”的角度立意:孩子分数,只是一个表象而已,对待人与事,我们不能被眼前某些表象或假象迷惑,尤其是在教育孩子上。
一类文拒绝粗暴,从“心”做起□江西一考生成绩不及格,就被父母掴掌;成绩退步2分,也被掴掌。
如此教育孩子,如此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家长是不明智的。
粗暴地对待孩子,我们要坚决说“不”!粗暴地对待孩子,会给孩子心理带来阴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然而,这种现象屡屡出现,施暴者有老师,也有家长,最近屡屡爆料老师虐待孩子的新闻,反绑孩子双手,用胶带封住孩子的嘴,甚至对孩子拳打脚踢,家长虐待孩子就更普遍了。
据专家研究表明,粗暴地虐待孩子会造成孩子对事物认知能力的下降,影响他们的智力水平。
有的家长,总是“聪明”地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其实,打骂式教育对孩子的心理成长相当不利,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逆反感,越是打骂就越是顽劣,越是打骂就越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越是打骂就越会造成孩子的焦虑恐惧。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徐国平老师下水作文:只见分数不见人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徐国平老师下水作文:只见分数不见人给我一个吻,只因考百分;巴掌打在脸,只因2分减。
这个漫画折射的是对学生成绩的错误评价。
这种评价手段留给学生的恐怕只有恐怖的噩梦。
另外一幅漫画所叙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否就心花怒放呢?恐怕也难以乐观地来看待。
不及格,挨巴掌;及格了,亲一个!彰显的仍然是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观念,估计被教育者是高兴不起来的,这种深刻体验留下的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下次再考不及格,下次再退步了,那等待自己的还不是“五指山”“神龙掌?曾几何时,“只见分数不见人”的评价机制甚嚣尘上。
对学生如此,对教师亦如此。
读王开东的《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一书,其中有一篇说及第一个反对素质教育的是中国家长。
作者似乎继承鲁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的家长的传统。
而笔者却“心有戚戚”,不敢苟同。
曾给作者留言,我们同作为今年家有考生的家长,我们有这么功利吗?我们有这么势利吗?把这种臆测揣度作为事实判断,把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怪罪到家长头上是否客观厚道?笔者不揣浅陋给对方发去一梭子机关枪似的质询。
甚至质疑作者是否也在高唱“这届人民不行”的论调。
后来,有网友也评论说的确有不少家长是这样,他们比任何人都认可把应试进行到极致。
如果剔除漫画中“亲吻”和“巴掌”的象征意义,结合时下教师是很难对学生实施“巴掌”这样的惩罚的,似乎教师只有被学生打的份了,这幅画批判的便是芸芸家长,莘莘父母。
亲吻、巴掌,这些形象的富有冲击力的动作只有家长才可以做。
看看安徽一处小镇的毛坦厂超级中学附近陪读的家长,看看蜗居在筒子楼逼仄巷口的外地家长,也许就可以佐证家长不惜代价让学生去应试。
他们绞尽脑汁,苦心孤诣,让学生为高分鞠躬尽瘁,让学生为成绩殚精竭虑。
学生去了学校之后,终极目标就是高考,为了这个英特耐尔一定要实现的共产主义,孩子们加班加点。
据说毛坦厂中学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控制。
前两天读新闻,哪所高中还搞考前演练,长时间要学生憋尿甚至憋出了膀胱炎。
2016高考下水作文800字-唯分赏罚,教育之殇
2016 高考下水作文 800 字- 唯分奖惩 , 教育之殇漫画中,一个孩子考了100 分,脸上赏了一个吻;另一个孩子考了 55 分,脸上罚了一个掌印。
而当第一个孩子只考了 98 分以后,便由“吻”变“掌”;第二个孩子考上 61 分,由“掌”变“吻”。
这一简单粗暴的奖惩行为的背后,也许正是我们长远以来唯分论英豪的人材培养制度的表现。
可叹,教育之殇!唯分奖惩,反响出社会中急于求成教育思想正“人心所向” ,伤害着好多跟风的家长们。
此风不只,将直接影响每个孩子的教育成长。
第一个基础稍好的孩子由 100 分变成 98 分,此中原由是什么?是考试难度大了,还是孩子考试时身体不舒畅,抑或是上课时不专心所致?第二个基础单薄的孩子由 55 分考到 61 分,是正常发挥,还是方法上的改进,抑或不过猜想蒙对?家长们不由分说,直接玩“变脸”---晴转过云或多云转晴,孩子呢?或愁眉不展或盲目快乐。
而家长们就做了孩子人生舞台上的“幕后导演”,简单粗暴地左右了他们的人生。
急于求成,不明就里的奖惩,带来的结果必然是造就了一批相同“不明就里”的家长和孩子!唯分奖惩论英豪,也许是我们整个教育界都应当警惕反省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假如都只逗留在一个维度上思虑实践教育的真理,那将是教育的一场灾害。
教育之殇,源于单一单薄的教育议论系统。
两个孩子的综合素质的高低议论,除了分数这一个结果,还应当与其学习过程的表现,与同学协作的状况,表达交际能力的强弱,专长的发挥等要素联合起来,才能给学生正确而全面的“吻”与“掌”,不然教育将走向死胡同,会逼疯多少个“范进”,庸常多少个“方仲永” ,淹没多少个“韩寒、马云、钱钟书”?而那些虎妈狼爸们,巴掌下又教训破坏了多少“优秀有潜力”的孩子们?可叹,教育之殇!猜想,这幅漫画给小学生们目睹,怕也会会意一笑,更况且历经了大大小小考试的我们。
无论学生或是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能深切体会这分数背后给自己一世带来的影响。
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语文作文试题评析(优秀篇)
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语文作文试题评析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语文作文试题评析承载课程新理念高举美德大旗帜-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语文作文试题评析■龚嫦娥钟武伟【试题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采。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今年新课标卷的高考作文试题承载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多重理念,可谓名副其实。
其主要表现在: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并将“情感和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课程目标之一。
新课标卷这则作文材料高举弘扬传统美德的大旗帜,蕴含了向善、等主题,对考生具有明显的道德指向与情感教育。
新课标鼓励高中学生,“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发展能力力、思辨能力和批评能力。
”考卷中的作文材料适合考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现实,进行探究性与个性化的解读,对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进行批评性、思辨性的分析与思考。
新课标鼓励高中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考卷中作文材料可以提炼出多重主旨供考生立意,而且作文的具体要求非常开放,写作的角度、立意、文体与标题都由考生自己确定,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与生活积累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2016年江苏卷教师下水作文3篇
2016年江苏卷教师下水作文3篇2016年江苏卷教师下水作文3篇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1.言语的智慧洪劬颉你不得不承认,言语是有智慧的。
言语的智慧不在于你要说什么,而在于你针对具体的对象在具体的情境中针对谁要说些什么,和怎么来说。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重点是说话者。
既然有说话者,就必然会有听话者。
在说话者和听话者这一对关系中,和你有话说,就多说一点,没有话说,就少说一点。
道不同,不相与谋也。
在这一对关系中,偏重的是说话者这个主体。
而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偏重的是听话者这个对象,有话则短,短在清楚明白,言简意赅,对方领会;无话则长,长在没话找话,消磨时间,拉话家常。
你想要对方听清楚,前提是要自己说清楚;你想要自己说清楚,前提是自己要想清楚。
言语的智慧根本上看在于自己的思维度向。
想要说清楚,终极价值在于是要对方听清楚。
听不清楚,原因有很多,但根本上来看,是自己没有说清楚,或在说的过程中,无视听者的反应,自说自话,而全然不顾及听者已经无法忍受、躁动不听。
要使听者听清楚,为什么要短,为什么要言简意赅?对方已经知道的,你还喋喋不休,势必会引起厌恶感,这种厌恶感即使再忍受,也终有罅隙泄露出的机会;别人已知的我不必再说,说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都是不必要的,而要说必要的就是自己区别于听者的和他人的。
如果一味强调重要性,那只需一两句而已;此时需要说的,是与别人不一样的话,这个不一样,也许会醍醐灌顶,点醒听者;也许会扰乱思维,迷糊听者。
为了不至于对听者造成太大的负影响,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如是而已。
说,是一种隐喻;那么说的话,更是一种隐喻。
我们的言说,不只是自说自话。
我一直把人云不云,老生不谈视作自己写作的箴言,也以此来引导我的学生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陈晨老师下水作文:教育评
价机制应当动起来
教育评价机制应当动起来
陈晨
漫画中有两个孩子,分数变化不同,所受待遇也不同,若要简单概括,可谓是“图中两小儿,哭笑各不同。
前者2分降,后者6分提。
热吻已不再,巴掌甩不轻。
若问此何故,评价当相移!”
从这幅漫画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孩子取得不同分数时,家长们的教育评价是不同的。
漫画里体现的教育评价方式有可取之处吗?肯定有。
第一个小孩得了一百分,受到了表扬,第二个孩子进步了,也受到了表扬。
从这个层面来看,两个孩子同处于一样的考量机制和评价机制中。
试卷难度一样,孩子们得到了与学习态度正相关的分数,说明孩子们处于一个公平的应试环境中。
家长们看到了分数的变化,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期帮助孩子们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是遵循教育的科学方法的。
但是这幅漫画寓意是不是仅仅如此呢?诚如上文分析,这幅漫画中有可取之处,但是表现出的教育评价机制的问题,却更值得人们深究。
两个孩子考试,一个高至满分,一个徘徊于及格线,说明两个孩子确有水平差异,接受能力高低之分。
那么拿同一张卷子去考察不同层次的孩子,虽然公平,但是公正吗?春秋时期孔子尚且知道因材施教,那么发展至今天的教育,仅仅根据同一张考卷分数的变化而不考
虑孩子的水平和层次,这样的教育评价机制是不是有待商榷呢?
事实情况如此:下降2分的孩子依然是高水平,提升6分的孩子依然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布鲁姆说,评价是系统收集证据确定学习者是否发生了变化。
那对于一两次考试,我们应该做的,是给高水平的孩子多以宽容,允许他们有一定分数升降的弹性空间。
给低水平的孩子多一些肯定与鼓励,允许他们有足够的进步成长的时间。
这小小空间和时间的存在,是可以使得教育评价机制动起来的润滑油和缓冲板。
更进一步看,漫画体现的评价机制以及家长面对分数的简单粗暴,仅仅是众多评价机制中的一个缩影。
我想,不同分数带来热吻与巴掌巨大的落差,何尝不是教育评价机制背后的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缺乏自信的急躁的体现呢?民国时期虽兵荒马乱但大师辈出,恐怕原因可窥一二。
教育机制如此,社会上各行各业是不是也可以有“因地制宜”的评价机制?对于个人,不因业绩的浮动简单粗暴评价个人能力,对于国家,不因GDP的浮动去断言国家的发展趋势。
对于不同的孩子,不同考查不同评价,将略微浮动的数值定在弹性空间内,彰显的是评价机制背后的整个社会的自信力与胸怀。
评价体制动起来是教育之福,深刻思考评价机制背后的原因,则是社会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