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3阶段复习课课时调节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课件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课件

︱高中总复习︱二轮·生物
2.实验步骤的四段表述法 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第二步:实验处理,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第三步:培养(或 处理)观察、记录→第四步: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1)取材、分组、编号的语言描述 ①若实验材料为植物,可描述为“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 编号为A、B、C……”; ②若实验材料为动物,可描述为“选择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 组,分别编号为1、2、3……” ③若实验材料为溶液,可描述为“取两支(或多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或甲、乙、 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 (2)“实验处理”语言描述 可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如“在A、B两组均加入等量的(或相同的)……”; “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如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水等)”。
合(和)作用 磷酸二酯(脂)键 三体综合征(症)

︱高中总复习︱二轮·生物
(2)生物学概念混淆 原生质层 半透膜 原生生物 细胞液 血红蛋白 原生质体 选择透 过性膜 原核生物 细胞内液 血浆蛋白 遗传信息 神经纤维 生长素 中枢神经 传导 遗传密码 神经末梢 生长激素 神经中枢 传递
基因频率
中心体 原代培养
︱高中总复习︱二轮·生物
考前第2天
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中总复习︱二轮·生物
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它具有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评分客观等特点。这
类试题具有构思新颖、思路活、解法巧、思维量大等特点,能从多角度、多方
位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学生常因顾此失彼而错答,得分率较低。 方法1 “陷阱”排除法 对于迷惑性或设陷阱性试题特别要注意,首先排查题目中的干扰因素,防止无 关因素的干扰;目前的陷阱一般出现在概念性题目上,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2题 B项,“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设置陷阱为“双缩脲试 剂能检测到含有肽键的蛋白质的存在,而不能检测氨基酸的存在及含量”;再 如2015年全国Ⅰ卷第1题D项,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设置陷阱为“控制细 菌性状的基因位于线粒体中的DNA上”。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复习教师用书: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复习教师用书:

“稳态系统”专题,重点探讨生物个体稳态的维持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系统”内部稳定的原因及其调控机制。

以“系统”的观点分别从个体的非生命系统——“内环境”以及宏观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两个方面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阐述,但二者之间并非孤立、割裂的,它们是从不同层面印证生命系统稳态的两个实例。

因此,以稳态为主线,建立个体和生态系统两个视角间的联系,对于培养整体性思维十分有益,并有助于形成认识生命活动所应具有的动态观。

本专题按照生命系统的层次性,顺次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水平编排。

对每一个层面我们都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去考量它们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及发展变化过程。

1.模型构建2.模型分析本专题仍然可以依照“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发展变化”这一主线展开分析:(1)对于生物个体的稳态(以人体为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稳态系统的组成;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等器官是稳态系统的结构基础;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定是系统的功能;内环境的失调及恢复是系统的发展变化。

(2)关于群体的稳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生物体外的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系统的结构包括种群、群落等;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系统的发展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波动、群落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维持。

可见,以稳态系统为线索,运用系统思想阐释生命稳态,把握专题架构,对我们理解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性和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系统——稳态与免疫第1课时稳态及其调节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A.神经递质、血浆蛋白和抗体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C.内环境的稳态仅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虽然产生较多的乳酸,但不会引起血浆酸碱度的明显下降解析:选C A项中的三种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全国版】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全套精品专题复习配套文档(含答案)

【全国版】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全套精品专题复习配套文档(含答案)

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考纲要求]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状元笔记1.辨清糖类和脂质的2个易错点(1)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如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

(2)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相比,脂肪中H比例高,故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氧气多,产生水多。

2.4种重要化合物的特征性功能(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2)主要储能物质——脂肪(3)功能最复杂的物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4)遗传物质——核酸3.巧据“颜色”确认“物质”待测液+I 2―→呈蓝色,待测液中存在淀粉;待测液+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沉淀,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待测液+苏丹Ⅲ(苏丹Ⅳ)染液→呈橘黄色(或红色),待测液中存在脂肪; 待测液+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待测液中存在蛋白质(或多肽),状元反思1.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之前为何要留出部分组织样液? 提示:作为对照,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2.向某试管内无色液体中加入斐林试剂,经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就能表明试管内含有葡萄糖吗?提示:不一定,(也可能是其他“还原糖”)。

考点一 蛋白质、核酸及其相互关系1.(2014·全国课标Ⅱ,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 聚合酶的参与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 的复制C .双链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解析 双链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C 错误。

答案 C2.(2013·新课标全国Ⅱ)关于DNA 和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有氢键,RNA 没有氢键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 和RNA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 ,也有RNA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解析在tRNA中,也存在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故也有氢键,A错误;一种病毒中只含有一种核酸,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B错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体RNA组成,不含有DNA,D错误。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练全套有答案(7份)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练全套有答案(7份)

题型专项练一图示图解类一、选择题1.(2017福建厦门一中考前模拟,1)溶酶体的吞噬消化作用有两种:一种是自体吞噬;另一种是异体吞噬,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消除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实现的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吞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特异性识别抗原答案 D解析据图分析,线粒体衰老后被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包裹形成自噬体,在与溶酶体结合后被消化处理;细菌等病原体是通过吞噬作用形成吞噬体后与溶酶体结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最后被清除,A项正确。

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的加工和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参与,B项正确。

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项正确。

吞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项错误。

2.(2017安徽江淮十校三联,1)下图表示光合作用时ATP形成的图解,图中b6f复合体能将叶绿体基质中的质子(H+)转移到类囊体腔内,该过程需要依赖于水光解时产生的电子(e-)进行推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质子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腔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光合作用中ATP合成过程会减小类囊体内外的质子浓度差D.物质X既具有催化功能又具有运输功能答案 B解析据图分析,图中有光合色素复合体,将水分解产生了H+和O2,为光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项正确。

质子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腔内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B项错误。

图中光合作用中ATP 合成过程会推动质子的运输,从而减小类囊体内外的质子浓度差,C 项正确。

物质X 可催化ATP的合成,还具有运输质子的功能,D 项正确。

3.(2017湖北黄冈一中二模,3)下图1为某果蝇染色体上与白眼基因S 有关的示意图,图2为该染色体上相关基因转录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1图2A.该果蝇体细胞中可能没有与基因S 相对应的等位基因B.图2与图1中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 —UC.由图2可知一个DNA 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不同D.S 基因若发生图2过程,催化该过程酶的结合位点在图1的Ⅰ区段〚导学号50074053〛答案 D解析 果蝇白眼基因S 属于伴X 隐性遗传,雄性体细胞中没有与基因S 相对应的等位基因,A 项正确。

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3 阶段复习课课时 调节 含答案

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3 阶段复习课课时 调节 含答案

阶段复习课调节(限时:20分钟)1.生长抑素(SS)是一种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1)合成1分子SS可产生________分子H2O;下丘脑分泌的SS经________的运输到达靶器官。

(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

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如下图(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__将减少。

②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________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________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________,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________作用。

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________。

④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解析)(1)因为生长抑素(SS)是14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多肽,所以合成1分子SS产生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的数目,即可产生14分子水。

生长抑素属于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

(2)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机体会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降低血糖,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减少。

②TSH为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由垂体分泌。

TSH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③由题中给出的信息可知,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

实验中处理组与对照组最明显的差异是SS的含量不同,据图可知,处理组的TSH 上升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所以SS增多对TSH增加有抑制作用,导致处理组TSH 增加量较少。

通过对比处理组1和处理组2可知,急性高血糖(葡萄糖)比药物A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板块3 阶段复习课 调节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板块3 阶段复习课 调节
(3)激素b通过影响________细胞的活动而抑制抗体产生,器官移植时使用肾 上腺皮质激素的目的是________。
(4)淋巴因子IL-1由____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IL-1能促进激素a分泌的事实 说明下丘脑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淋巴因子IL-1的________。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激素a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题图的激素分泌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2)下丘脑通过神经系 统的调节属于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3)产生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浆(或效应B) 细胞,器官移植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目的是抑制免疫应答。(3)淋巴因子是T 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IL-1能促进激素a分泌”,说明下丘脑中分 泌激素a的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识别淋巴因子IL-1的受体。

阶段复习课 调节
段 复


调节类大题,一般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和植物激素调节任选其一,也有不少 年份的高考试题中两类调节题同时出现,主要考查内容如下:
1.神经调节一般围绕反射种类,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反射弧中兴奋产生的 生理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或在突触中的传递等知识点命题,试题大多 以结构图或简单的文字表述或以实验设计的形式呈现。考点集中,难度中等。
【答案】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负反馈(反馈) (2)反射 反射弧 (3)浆 (或效应B) 抑制免疫应答 (4)T 受体
阶段复习课 点击图标进入…
1.肾上腺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 垂体调节。如图所示,研究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应答,激素b具有 抑制抗体产生的功能,淋巴因子IL-1能促进激素a的分泌。请分析回答:
(1)激素b是________,如图所示的激素分泌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1阶段复习课代谢含答案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1阶段复习课代谢含答案

阶段复习课代谢
代谢类试题通常着眼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考查,有时也考查酶的相关知识。

纵观历年高考生物试题,代谢类试题的考查形式有以下几种:
1.借助实验情境或曲线图等形式考查细胞呼吸,尤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应物质变化(如有机物种类、鲜重或干重的变化)或生理变化(如自由水或结合水的含量变化与代谢的关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条件及在果蔬储藏方面的应用等。

2.多以坐标曲线、柱形图、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及实验数据表格等形式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等进行考查。

3.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也是常考内容,其中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等一直是考查的热点,“CO2的吸收量”“O2的释放量”“有机物的制造量”“有机物的积累量”“有机物的消耗量”也成了题目中常见的关键词。

4.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经典的光合作用实验如萨克斯实验,创设新情境考查光反应、暗反应的联系等实验设计或分析类题目也是此部分的常见考查形式。

(1)该模型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其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是________分子。

(2)该模型中填入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另外还需要填入________作为直接能源。

(3)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

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K+?________________这样改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

请从细胞膜的功能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改造这个结构?。

【通用版】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审题培优课件(打包5套,含答案)

【通用版】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审题培优课件(打包5套,含答案)
审题培优(一) 概念原理类
【题型概述】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高 考命题常从对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对生物学基本原 理的理解、应用的角度进行考查,文字表述、图示表示、联系实际都是常 考的方法。
典例示范
1.(2017·湖南湘潭模拟)下图中的1~6依次与各选项的内容相对应,其中包 含关系错误的是( A ) A.细胞中的脂质、脂肪、磷脂、固醇、胆固醇、性激素 B.植物细胞中的糖、单糖、二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C.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 散、协助扩散 D.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染 色体数目变异
︱高中总复习︱二轮·生物
(1)图示中参与缩鳃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
个。
审题技巧:解答情境信息类题目可大致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认真阅读题干, 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题干创设新情境中的新知识;第二步综合提出 的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第三步运用比较、 归纳、推理等方法,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的旧知识牵线搭桥,迁移到要解决 的问题中来,解答问题。 (1)分析题图:参与缩鳃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2个 神经元参与。 答案:(1)2
︱高中总复习︱二轮·生物
类题通法 (1)坐标曲线类
︱高中总复习︱二轮·生物
(2)数据表格类
︱高中总复习︱二轮·生物
审题培优(三) 实验探究类
︱高中总复习︱二轮·生物
【题型概述】实验探究能力是高考考查较高的能力目标,实验探究题目是高 考生物试题中区分度最大的题目。在近几年的全国卷命题中该类型的题目 较多地出现在遗传变异部分,题目难度较大。探究性实验是对未知的生物学 现象进行探索,因此预期的结果及结论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其书写格式 一般为“如果……则……”;验证类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预料之中”的,因 此结果和结论只有一种情况。结果即由所学知识或实验原理推出的现象,结 论即实验目的。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板块4 阶段复习课 生态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板块4 阶段复习课 生态

(1)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________。3 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 速率显著减小,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其他种群迁入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
(2)第 7 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________。
【答案】 (1)3~7 月 田鼠和鸟类与蝗虫种群对食物的竞争加剧(食物减少) 蝗虫种群被天敌捕食的数量增加 增强 (2)增加 (3)210
阶段复习课 点击图标进入…
(3)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 20%,则鸟类增加 10 kg,至 少需要草________ kg。
【解析】 (1)由图甲可看出: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7 月。 由于田鼠和鸟类与蝗虫种群对食物的竞争加剧(食物减少)、蝗虫种群被天敌捕食的 数量增加,故 3 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 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 力就越强,故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2)第 7 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 “猫头鹰种群的数量会因食物链条数的减少而增加”,因营养级减少,能量损失 减少,导致猫头鹰种群获得的能量增多而数量增加。(3)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 食物占食物总量的 20%,则鸟类增加 10 kg,至少需要草 2÷20%+8÷20%÷20%= 210目常综合考查,以食物网和能量流动图解 为依托或以简洁的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食物网的条数、食物网的绘制、种间关系、 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计算等。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常以填空题形式呈现,考查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 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有关知识。

2018届江西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2018届江西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新余市2018年高三“二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16 Al:27 Cl:35.5 Cu 64 Se:79Ag 108 Au 19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DNA的生物一定含RNA B.含RNA的细胞器一定含DNAC.含DNA的细胞一定含RNA D.含RNA的生物一定含DNA2、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重要考查的内容。

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导致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都用到50%酒精冲洗D.用32P、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细菌,可证明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3、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C.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状态4、下列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的是() A.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B.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C.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D.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植物细胞,不论是否发育成了完整个体,该细胞都有全能性B.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不论是否引起了免疫反应,该物质都是抗原C.一定自然区域,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不论是否进行了交配,它们都是同一个物种D.某种群足够大,不论自交繁殖多少代,如果基因频率都不发生改变,则基因型频率也不会改变6、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试题(含解析)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试题(含解析)第3讲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速率相同B. 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C. 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D. 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答案】D【解析】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与根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根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不同,吸收速率不同,A错误;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从而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B错误;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渗透作用,C错误;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可以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2. 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以通过该方式进行B. 图示的物质运输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 图中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 膜上蛋白质分子都可以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C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进行的,A 错误;图中载体蛋白分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膜上的载体蛋白才可以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 若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 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C. 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D. 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液浓度乙>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相当于一层半透膜,A正确;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仍有水分子由甲→乙,也有水分子由乙→甲,只是单位时间内由甲→乙和由乙→甲的水分子数相等,因而仍发生渗透作用,B错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原生质层和半透性,与外界溶液之间形成浓度差,所以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C正确;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液浓度乙>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D正确。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3 酶和ATP 含答案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3 酶和ATP 含答案

专题三酶和ATP考点串讲1| 酶的作用、特点及影响酶促反应的曲线分析1.(2013·全国卷Ⅱ)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B[无论细胞分化到什么程度,某些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是所有细胞共有的,如DNA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呼吸等,这些反应中涉及的酶就是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所共有的酶,如RNA聚合酶、呼吸酶等,故A项正确。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一个适宜的温度,如果低于这个温度,酶的活性降低,但并没有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故B项错误。

酶在生化反应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度,故C项正确。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酶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可作为催化剂,而在另一些化学反应中,则可能作为底物被相关蛋白酶分解,故D项正确。

]2.(2016·全国甲卷)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 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15482012】(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讲义(4)调节讲义(Word版,含答案)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讲义(4)调节讲义(Word版,含答案)

专题四调节串讲(一) 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第Ⅰ课时基础自查——学生为主体·抓牢主干,以不变应万变1.理清内环境及稳态机制(填图)2.理解下丘脑在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中的作用(填空)(1)图示:(2)分析:①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a.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

b.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

②水盐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③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3.明辨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中的四大误区(填表)(1)被人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减少(×)(2)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O2浓度(×)(3)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2015·海南卷,T11C)(4)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2015·山东卷,T4B)(×)(5)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6)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C.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D.腹泻会引起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解析:选D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如激素、神经递质、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葡萄糖、血浆蛋白、尿素等;有些激素和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组织液(内环境的一部分)中,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抗体与抗原在内环境中特异性结合;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与组织液;腹泻会引起体液中的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但体液中的蛋白质不会大量丢失。

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I、II、III含答案

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I、II、III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5-第11讲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5-第11讲

“三看”法判断是否是内环境的成分 1.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的成分:若是,则一定 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 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 液、汗液、体腔液等内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 成分。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解析:选 C。据题干信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 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 B 细胞数量减少”,推知该种病是 由自身的胰岛 B 细胞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导致的,D 选项错 误;胰岛素由胰岛 B 细胞产生后分泌进入血液,胰腺导管堵塞 会导致胰液无法排出,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 选项错误;在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能降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血 糖,二者为拮抗作用,A 选项错误。
[核心探究] 图解体液与内环境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内环境有关的三个失分点 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 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 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 境的一部分。
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 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中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 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三类调节方式涉及信息分子的比较
调节方式 信息分子
来源
靶细胞或作用部位
神经调节 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体液调节 激素 内分泌腺细胞
相应靶细胞
抗体 免疫调节
淋巴因子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1题多练六 生命活动调节B 含答案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1题多练六 生命活动调节B 含答案

大题1题多练六生命活动调节B1.(2017辽宁沈阳育才学校八模,29)下图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

(1)据图分析,胰岛B细胞通过方式分泌激素甲,能调节这一过程的信息分子有。

(2)处于N点状态时,除了上图所示的调节外,下丘脑还会通过调节增加(激素名称)的分泌,这一分泌过程属于调节。

(3)激素甲作用于靶细胞后,可增加靶细胞表面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其生理意义是。

答案 (1)胞吐神经递质、葡萄糖(2)肾上腺素神经(3)促进靶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解析 (1)激素甲表示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其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的;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和葡萄糖。

(2)N点状态时,血糖浓度较低时,能量供应不足,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乙——胰高血糖素增多,血糖浓度升高;同时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糖浓度升高。

(3)激素甲——胰岛素分泌量增多,可增加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2017云南昆明一中月考,30)下丘脑中存在着对体温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分别称为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它们放电的频率可随着机体体温的升降而变化。

科学家将微探头埋植在狗的下丘脑,通过向探头中灌水改变灌流液温度来改变下丘脑温度,测量A、B两个下丘脑神经元对局部温度变化的反应,得到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下丘脑中的神经元受到温度变化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神经元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2)据图分析,当下丘脑温度降低时, (填字母)神经元单位时间内的冲动数,故该神经元为冷敏神经元。

(3)另有实验发现,若下丘脑前部受损,机体就会失去在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功能,表现为等主要散热途径失控,这说明下丘脑的该区域主要分布的是(填“热敏”或“冷敏”)神经元。

(4)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位于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到位于的水平衡调节中枢,再通过刺激垂体抗利尿激素,最终调节并维持水盐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复习课调节
(限时:20分钟)
1.生长抑素(SS)是一种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1)合成1分子SS可产生________分子H2O;下丘脑分泌的SS经________的运输到达靶器官。

(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

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如下图(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__将减少。

②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________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________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________,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________作用。

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________。

④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解析】(1)因为生长抑素(SS)是14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多肽,所以合成1分子SS产生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的数目,即可产生14分子水。

生长抑素属于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

(2)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机体会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降低血糖,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减少。

②TSH为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由垂体分泌。

TSH 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③由题中给出的信息可知,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

实验中处理组与对照组最明显的差异是SS的含量不同,据图可知,处理组的TSH上升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所以SS 增多对TSH增加有抑制作用,导致处理组TSH增加量较少。

通过对比处理组1和处理组2可知,
急性高血糖(葡萄糖)比药物A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

④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

【答案】(1)14体液(2)①胰高血糖素②垂体甲状腺③少抑制强④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
2.(2018·烟台市二模)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Ach酯酶的作用是分解Ach,使Ach失活,其生理过程如下图。

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X中的Ach释放到突触间隙,其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

兴奋传到突触时,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肌细胞膜上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

α-银环蛇毒可以抑制Ach酯酶的活性,若α-银环蛇毒进入人体后,则可能引起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2)雌激素作用于细胞Y上的__________,可增加抗体浓度,其增强免疫力的机理与__________(物质)类似。

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道防线。

【解析】(1)结构X是突触小泡,其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是通过胞吐的形式进行的。

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在肌细胞膜上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α-银环蛇毒进入人体后,抑制Ach酯酶的活性,兴奋型递质Ach无法被降解,会使肌肉持续收缩。

(2)读图可知细胞Y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Z为浆细胞。

雌激素与B细胞或记忆B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雌激素的免疫机理与淋巴因子类似。

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是保卫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1)胞吐化学信号→电信号肌肉持续收缩(或突触后细胞持续兴奋)
(2)受体(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二
3.(2018·天津高考)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

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