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框架图
2023年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水盐运动
![2023年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水盐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f35e0d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e.png)
思维导图:水盐运动【思维导图】[考点精析]盐碱地及其分布盐碱地是指土壤(表层)里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的土地。
我国盐碱土分布极为广泛,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东部滨海盐碱地、黄淮海平原的盐渍土、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半荒漠内陆盐土、青海新疆极端干旱的漠境盐土等。
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在不包括滨海滩涂的前提下,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487万公顷,约为5亿亩,可开发利用的面积达2亿亩。
盐碱地形成原因分析盐碱地的成因“其实就是三个字:高、大、有。
”“高”是指地下水位高,较高的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位的上升,在土壤中聚集;“大”是指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量大,促进地下水中的盐分向上运动和累积;“有”是指有盐分积聚,致使土壤含盐量增加,最终达到一定浓度,形成盐碱地。
“盐碱地的形成,是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条件(气温与降水)——降水少、蒸发强,易导致盐碱化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聚;在东北、华北的半湿润地区,在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的季节,盐分在土壤表层积聚。
②地下水——地下水位的高低、含盐量大小地下水位高,含盐量大,易形成土壤盐碱化;反之,不易土壤盐碱化③地形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易导致盐碱化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进而影响盐分的移动和积聚。
地势高的地区,水往低处流,水中的盐分随地下水及地表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在低洼地带积聚。
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
④河流和海水的影响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升高,易形成盐碱地;沿海地区,因受海水影响,地下水位高且含盐量大,易形成滨海盐碱地;沿海地区,台风引发的风暴潮致使海水入侵淹没陆地,水分蒸发后,导致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盐碱地。
2.人为因素①灌溉不当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致使地下水位上升而积盐,这个过程叫次生盐渍化。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遗传变异进化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遗传变异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e4e139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9.png)
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
一定吗?
变异变
_改_变_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
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基因重组
不改变 基因的质,一般_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但改变基因间的组合方式及改变基因型。 (注:转基因会改变基因的量)
染色体变异 不_改_变_基因的质,__改_变__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 的排列顺序。
D.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探究乙图所 示的复制方式是否为半保留复制
图乙的复制起点在哪里? 有几个复制叉?
真、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
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核糖 体上进行,两者不同时进行。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和翻译两者同时进行。
辨析:真核细胞中,以上两种过程可以同时发生。(✔ )
5.(2022·河南百校联盟)如图是DNA复制过程的相关示意图,其中甲图是复制时
形成的复制叉,丙图是复制时形成的复制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由丙图可知,DNA复制起点的两 侧都能形成复制叉
B.由丙图可以推知复制环越大,复 制启动的时间越早
C.丙图有一个解旋酶参与催化DNA 分子中氢键的断裂
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 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 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 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D. 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A、均不含有35S,部分含有15N B、均不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C、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D、部分含有35S,全部含有15N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91c65db9f3f90f77c61b1c.png)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
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
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
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
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
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
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
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1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1](https://img.taocdn.com/s3/m/0626640eeff9aef8941e061c.png)
• 1.细胞的分子组成:知识难度较低,常以 选择题考查为主,考查糖类、脂类、蛋白 质和核酸的基础知识,结合实验分析与探 究考查有机物的功能、检测原理及应用, 特别是蛋白质与核酸,常以蛋白质的合成 过程综合考查。
• 2.细胞的结构侧重于对细胞膜、细胞器、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多角度考查,理综 卷中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生物单科卷中在 非选择题中以一至两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 形式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 代谢、遗传与变异上的不同,结合动、植 物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各种细胞器的结 构与功能。
• • • • • • • •
• 最新考纲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5.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6.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7.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8.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 复习指要 • 1.比较法复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将组 成生物体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从组成元素、种类、结构(或组成)、功能等 方面进行列表比较、记忆,特别是蛋白质 和核酸,还要联系后面各讲中的有关知识 进行复习,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以 明确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核酸分子多样 性的关系。
• 2.识记结构,掌握功能仔细观察动、植物 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理解各结构的功能, 区别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重点识记生 物膜系统与功能的联系,线粒体、叶绿体、 核糖体、高尔基体的生理功能,可采用举 例说明、图文结合、列表比较等形式理解 记忆。
• 1.(2011·福建理综卷)正常人体内的激素、 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 类物质都是( )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2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2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a7faf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3.png)
2.环境条件改变时光合作用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 (1)分析方法: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面综合分析。 示例: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
(2)物质含量变化
条件
光 照 由 强 到 光照由弱到强,CO2 供 应 由 CO2供应由不
弱,CO2供应 不变
CO2供应不变
充足到不足,足 到 充 足 , 光照不变 光照不变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H+由线粒体基质进入线粒体膜间腔时需 要蛋白的协助,A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进行,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H与O2反应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形成 大量ATP,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还原型辅酶NADH中的H+和电子被 电子传递体所接受,结果使得线粒体内膜外侧H+浓度升高,线粒体内膜 两侧形成H+梯度,C错误;分析题图,NADH中的H+和电子被电子传 递体所接受,使得线粒体内膜外侧H+浓度升高,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 一个质子跨膜梯度,NADH中的能量变为H+的电化学势能,再通过H+ 向膜内跨膜运输变为ATP中的能量,D正确。
变式三 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3.(2022·开封模拟)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和O2吸 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 题:
(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 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自__由__水__是__细__胞__内__的__良__好__溶__剂__,__许__多__生__物___化__学__反__应__ _需__要__水__的__参__与__,__水__参__与__物__质__运__输_____(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 在线粒体,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故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都可产生ATP,A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该阶 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该过程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丙酮酸分解为 CO2和[H]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该过程需要水的参 与,不需要氧气的参与,C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含有 少量DNA,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6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6](https://img.taocdn.com/s3/m/57fbc0f604a1b0717fd5dd25.png)
•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计算 • 2.“J”型曲线和“S”型曲线形成条件、特 点及增长率曲线 • 3.“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 4.群落的演替类型的比较及过程 • 5.设计实验探究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
• • • • •
6.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7.与能量流动有关的计算 8.探究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 9.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10.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1.生态系统的功能比较
项 来 目 途径 源
区别
特点 范围 联系
能 单向流 太 量 动, 阳 流 食物 逐级 能 动 链 递减 和
食物链 各营 共同把生 养级 态系统各 生物 成分联系 间 成一个统
项 目 来源
区别 途 径 特点 范围
联系
生物
与 生 物 信 或 多 共同把生 信息发 生物与 生物 生生 理或 之间 或
• 1.(2011·浙江理综卷)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 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 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1 1 1 1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年) 1 存活 7 7 7 7 6 6 5 4 2 0 80 9 数 8 7 6 3 8 4 7 3 5 6 3 0 1 6
• • • • •
• 最新考纲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 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 本规律及应用Ⅱ •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 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 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 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项目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高考选择题型1+正误判断型——准确跨越“130个坑”课件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高考选择题型1+正误判断型——准确跨越“130个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06791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f.png)
2. [2018·全国卷Ⅱ,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 RNA通过核膜到达细胞质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I. 答题模板 解答正误判断型题目可大致分“两步走”
36. 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 【细胞壁不具有生命活性,而且是全透性的,因此植物细胞 “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 37. 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不属于生命系统。 【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38. 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值由3升高到6的过 程中,酶活性不断上升。 【pH为3时酶可能失活】 39. 细胞质在显微镜下是逆时针流动,那么实际情况就是顺 时针流动 【画图试试】 40. 蔗糖和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呈现无色 【斐林试剂实际上是新配制的Cu(OH)2,呈浅蓝色,不是无 色。
21. 胡萝卜素位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 解度最高。 【层析液】 22. 纸层析法得到的色素带较浅,可能原因是用丙酮代替了 无水乙醇。 【可能是没加碳酸钙或二氧化硅】 23. 纸层析法得到的下面两条色素带较浅,可能原因? 【可能是没加碳酸钙】 24. 多糖及二糖能被细胞人体所吸收。 【必需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25. 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 其余的留在酒精中。 【还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突破题型1 突破题型2 突破题型3 突破题型4 突破题型5 突破题型6
正误判断型——准确跨越“130个坑” 史实方法类——广记归纳勤总结 图解图示类——有效“架桥”破解 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顺水推舟”破解法 计算类试题——运用数学思维解答 信息给予类——“去粗存精”突破法
2023届高三生物组二轮复习计划及详细教学进度表
![2023届高三生物组二轮复习计划及详细教学进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19b869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7.png)
2023届高三生物组二轮复习计划及详细
教学进度表
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为2023届高三生物组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复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帮助他们有效备战考试。
复计划
第一阶段:知识回顾(第1周-第4周)
- 第1周:复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知识
- 第2周:复生物化学知识
- 第3周:复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知识
- 第4周:复人体生物学知识
第二阶段:重点强化(第5周-第8周)
- 第5周:强化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知识
- 第6周:强化生物化学知识
- 第7周:强化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知识
- 第8周:强化人体生物学知识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第9周-第10周)- 第9周:模拟考试一,复各个模块知识- 第10周:模拟考试二,复各个模块知识
教学进度表
以上是2023届高三生物组二轮复习计划及详细教学进度表,希望能帮助到你有效备考。
祝你顺利考试!。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f1b0955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1.png)
免疫 系统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 素等
内分 泌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内分 泌系 统
【即时训练】1.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研 究发现,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但过量的炎症因子会造成免疫过强,自身器官受到损伤。2019年 底出现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部分重症患者体内细胞产 生了过量的炎症因子,在治疗方法上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对 抗强大的炎症反应。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炎症因子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合成,并促进
该离子通道与细胞膜结合
。
(3)若使用 Ca2+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膜 Ca2+通道的开放,则能减缓炎症因子引起的疼痛,为探究 Ca2+
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
的 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结果是实验组神
质
B.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 B 细胞合成并分泌
C.过敏体质的病人,只要使用抗生素,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D.用药前做耐药试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
药突变
答案为A
5.(2019·全国卷Ⅲ,T30)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
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小鼠分组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复习 种群和群落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复习 种群和群落](https://img.taocdn.com/s3/m/c340bc3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4.png)
A.迁入该池塘一段时间内,该种鱼的数量呈“S”型增长 B.t2时刻对该种鱼进行捕捞能一次性获得最大产量 C.t2~t3时间段,该种鱼的种群数量仍然呈上升的趋势
D.若向该池塘投入适当饵料,则该种鱼的K值会增大
总结:K值与K/2值的应用
(二轮大书P81)基础自测2 (2021·宁夏银川模拟)图甲表示某生 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 乙表示该生物种群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头叶)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数
番茄单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瑰邻作 1.4
0.2
0.1 1.8
2.2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
关系的功能
1.某人工淡水鱼塘养殖了大量的某种鱼,成鱼底栖,捕 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单位体积水体中成鱼和幼鱼的个体数构成了该鱼的物 种丰富度 B.该人工淡水鱼塘中幼鱼与浮游动物间可能存在捕食和 竞争关系 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镶嵌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 平结构 D.鱼塘底部与岸边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垂 直结构
A. 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B. 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C. 水分是马齿苋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D. 白天马齿苋属植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框架图(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框架图(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301fab011ca300a6c390c0.png)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框架图
专题 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细胞的结构★知识框架
专题 2 细胞代谢
★知识框架
减 分和精 数 裂受作
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的过程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受精作用
人 对传质探
类 遗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遗 的胞础物
传 细基和质
物 的索
DNA 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本组成单位
DNA 分的构
DNA 分子的结构
子 结和 DNA 的双螺旋结构
结构特点
复 制
DNA 分子的复制
时间、条件、过程、特点、意义
基因的本质
基 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 对状 因 性 DNA 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的 转录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控 制
翻译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中心法则及其补充
细胞增殖
细胞的生命历程
真核 细胞 细胞分化
表现 根本原因特点 意义
细胞全能性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过程与特点意义
细胞周期 过程与特点意义
实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的生长
细胞不能无限生长原因
模拟细胞表面积和体积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专题 3 细胞的生命历程
★知识框架
异常
专题 4 生物的遗传
★ 知识框架
细
胞
癌变
专题 5 生物的变异、进化和育种★知识框架
专题 6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框架
专题 7 生物与环境★知识框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结构网络图》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结构网络图》](https://img.taocdn.com/s3/m/b5565265ba1aa8114431d9e8.png)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C 、H 、 O 、N 、 P 、S 、 K 、Ca 、 Mg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mx-=……………………………………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may18-=…………………………………………②或者xary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2癌细胞的特点1.23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安排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4b3df1f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f.png)
【例1】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 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 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 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 成果 (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添加标题
高级神经中枢调节
躯体运动中枢 又分为许多小的功能代表区 顶部——控制下肢运动 下部——控制头部运动 躯体各部分的运动都由运动中枢的一定部位控制 皮层中的功能代表区的分布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 (能看、能写、能听、不能说)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 (能看、能写、能说、不能听)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醛固酮
类 固 醇
肾上腺皮质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钾离子的排出
雄激素
主要是睾丸
01
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表示单侧光) ( )
【例】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
02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0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5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5](https://img.taocdn.com/s3/m/e57c2517fc4ffe473368ab25.png)
• 6.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 系 • 7.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及实验探究 • 8.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类型 • 9.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实验验证 • 10.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的最适浓度 • 11.设计实验验证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A. 是由脊髓控制的反射;B.人脑的高级功能; C.语言中枢属于人脑高级功能;D.排尿是由 低级中枢参与,但受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 的控制。 • 答案: D
• 2.(2011·山东理综卷)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 的实例是( )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 • • • • •
• 最新考纲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 6.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 • • • • • •来自7.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8.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1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12.其他植物激素Ⅱ 1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激素调节。草莓 果实自然发育成熟,是生长素、乙烯等激 素共同调节的结果;雪松树冠呈塔形主要 是生长素调节使其呈现出顶端优势;饥饿 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主要是胰高血 糖素的调节作用;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 甜属于神经调节。 • 答案: B
• 1.“反射与反射弧”和“神经冲动的产生 与传导”“突触的结构”的考查最为突出, 题型有选择题、非选择题、实验设计题。 • 2.对脊椎动物激素调节的能力考查,集中 在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生 命活动调节过程和作用为知识载体进行考 查。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生态平衡和常见环境问题治理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生态平衡和常见环境问题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c1ae2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2.png)
甲
乙
丙
生态修复措施
完全自然恢复
修筑堤坝,堤坝上栽植本 土护坡植物,每年注入淡
水
人工栽植杨树、白蜡和杨树— 白蜡混交林,每年注入淡水
植被物种数
6
10
12
(种)
优势种
碱蓬、柽柳
芦苇、白茅、柽柳
野大豆、芦苇、白茅、茵陈蒿 、节节草、泥胡菜
1) 甲、乙、丙三个区域的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水__平___结构,造成 甲、乙区域植被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盐__碱__度_。
[2021·河北卷] 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 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注: 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 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 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专题四:结合热点情境和课本模型的生态专题
第4讲:生态平衡和常见环境问题治理 考法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法2 生态足迹和生物多样性 考法3 常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与治理
考法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知识 ①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保___持__或___恢__复__自___身__结___构__和__功___能__相___对__稳__定____的能力。 ② 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具___有__一__定___的__自___我__调__节___能__力___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有__一__定___限__度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3讲 生物变异与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3讲 生物变异与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e804c92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7.png)
答案:C
类型2 全国卷真题体验寻共性 4.[2020·全国卷Ⅱ,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状分离的植株
长句专练 强素养 1.深挖教材类 (1)(必修2 P84“与社会的联系”)现在我们家庭养殖的色彩斑斓、形 态各异的金鱼,你知道是怎样形成的吗?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人工选择产生的
(2)(必修2 P85“拓展应用”)镰状细胞贫血主要流行于非洲的疟疾高 发地区。具有一个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在氧含量 正常的情况下,并不表现出镰状细胞贫血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 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些地区 具有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其他地区的高,为 什么?
让该隐性突变个体分别与各种单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 型,则该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出现该性状即可。
类研真题 明考向 类型1 等级考真题体验寻趋势 1.[2022·浙江6月]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的 部分片段丢失。这种变异属于( ) A.倒位 B.缺失 C.重复 D.易位
答案:B 解析:染色体片段丢失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缺失。
2.[2022·湖南卷]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
经60Co γ射线照射产生的含B基因染色体破片的精子参与受精,受精卵进行第一 次卵裂后该破片在其中一个子细胞中丢失
若用实验检验上述推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框架图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细胞的结构★知识框架
专题2 细胞代谢
★知识框架
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
★知识框架
专题4 生物的遗传
★ 知识框架
异常
真核 细胞
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生长
细胞不能无限生长原因
模拟细胞表面积和体积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
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表现 根本原因 特点 意义
细胞全能性
细胞癌变
细胞周期 过程与特点 意义
实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过程与特点 意义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 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
基因对性状的控 制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物质基 础
减数分裂的过程 受精作用
精子的形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卵细胞的形成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 是遗传物质
DNA 分子的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 DNA 的双螺旋结构 结构特点
DNA 分子的复制 时间、条件、过程、特点、意义
基因
基因的本质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DNA 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转录 中心法则及其补充
翻译
减数分裂的概念
专题5 生物的变异、进化和育种★知识框架
专题6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框架
专题7 生物与环境★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