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高效教案精品《明朝的灭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明朝的灭亡》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7课明朝的灭亡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一个王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明朝发生的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书中开篇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基本情况。
提示: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后果。
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1.史料解读17世纪的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
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
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烽起。
2.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明末爆发农民起义。
提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
3.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
提示: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4.史料解读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粮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
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
部编版初中历史《明朝的灭亡》教案精品(2022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一个王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明朝发生的假设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无视的事件,这些事件,外表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书中开篇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外表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开展的尽头。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朝中后期的腐败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明朝中后期腐败的根本情况。
提示: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开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后果。
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1.史料解读17世纪的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
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
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烽起。
2.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明末爆发农民起义。
提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
3.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根本情况。
提示: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开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4.史料解读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粮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
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
明朝的灭亡精品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标要求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住中原。
教学目标1.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知道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2.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经过,分析李自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了解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等基本史实,知道明朝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末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2.教学难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八旗制度与清朝崛起。
随堂练习1.哪项不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 B )A.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C.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2.明末陕西北部地区发生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D )A.宦官魏忠贤专权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C.明朝政府不断增加田赋征收D.陕西北部地区发生大旱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D )①建立政权,国号“大顺”②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③攻占北京,推翻明朝④山海关大战A.①③②④B.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4.1635年,皇太极改哪个族名为满洲( D )A.鞑靼B.畏兀儿C.藏族D.女真族5.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人物是( B )A.努尔哈赤B.皇太极C.福临D.多尔衮课堂小结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清兵入关,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板书设计布置作业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成为改变时局的关键人物,后来他的人生轨迹如何?你如何评价吴三桂这个人?。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明朝的灭亡》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的第17课。
教材通过讲述明朝末年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南明抗清斗争等,教材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插图,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更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明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和过程,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掌握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南明抗清斗争等历史事件,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珍惜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灭亡的原因,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南明抗清斗争等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插图,营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
3.历史资料: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等。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明朝灭亡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导学目标1. 了解明朝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2. 掌握明朝灭亡的原因和过程;3. 分析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二部分:导学内容一、明朝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1. 明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2.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3. 明朝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二、明朝灭亡的原因和过程1. 内部原因: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等;2. 外部原因:外敌入侵、民变起义等;3. 明朝灭亡的过程和具体事件。
三、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2. 开启了清朝的统治时期;3. 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第三部分: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并选取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明朝灭亡的过程和影响;3. 群体讨论:全班讨论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4. 课堂作业:写一篇关于明朝灭亡的文章,阐述自己对明朝灭亡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部分:导学评价1. 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评分;2. 参与讨论和活动,评定表现;3. 汇总讨论结果,评价每组讨论的质量;4. 学生个人总结,自我评价。
以上就是本次《明朝的灭亡》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和讨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明朝的历史,掌握明朝灭亡的原因和过程,以及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愿大家在学习中茁壮成长,为祖国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明朝灭亡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明朝灭亡的过程和影响。
3. 讨论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导学内容:1. 明朝灭亡的历史背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但在后期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民起义、地方割据和腐败等,导致国力逐渐衰落。
2. 明朝灭亡的原因: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政治腐败、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3. 明朝灭亡的过程:从明朝后期开始,明朝内部出现了大量农民起义和官员叛乱,加上外来势力的入侵,使得明朝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灭亡初中教案
明朝灭亡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掌握李自成起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了解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的概况。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与教师精讲相结合。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理解现阶段我国反腐力度之大。
【教学重点】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教学方法】巧用史料创设情境导学,教师设问启发和学生探究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明朝晚期的社会矛盾。
2. 提问:明朝的灭亡是由于什么原因?李自成起义是如何推翻明朝的?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请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进行标记。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明朝晚期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 详细介绍李自成起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强调起义对明朝灭亡的重要性。
3. 讲解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的概况,解释清兵能入关的原因。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李自成起义对明朝灭亡起到了什么作用?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明朝灭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如何看待腐败现象?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教师补充总结,强调明朝灭亡的原因和影响。
【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明朝灭亡的短文。
2. 深入研究李自成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下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明朝灭亡的原因和李自成起义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明朝灭亡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说课稿5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第17课明朝的灭亡》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明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农民起义以及清朝的建立。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明朝灭亡的深入了解,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一是明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包括腐败、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问题;二是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包括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三是清朝的建立,包括清军的入关和顺治帝的登基。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前,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学生已经学习了前面的明朝相关内容,对明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和过程可能还不够深入。
其次,学生对于农民起义和清朝的建立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相关知识。
最后,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了解明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包括腐败、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问题。
2.知道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了解清朝的建立,包括清军的入关和顺治帝的登基。
4.通过对明朝灭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重难点设定为:1.重难点一:明朝末年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土地兼并问题。
2.重难点二: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重难点三:清朝的建立,包括清军的入关和顺治帝的登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明朝灭亡的原因和过程。
2.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和过程。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设计-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一、重难点分析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从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两个方面展开叙述。
“政治日益腐败”这一部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皇帝昏庸和宦官专权。
从明武宗开始,屡出昏君。
由于君主不理政事,朝廷大权落入奸臣和宦官之手。
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夺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
“土地兼并严重”这一部分,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它与政治腐败之间的关系,知道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的严重,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危机。
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建立皇庄,皇室、贵族和宦官大量侵占民田,土地兼并之快之猛之多,均为历史上所罕见,导致大批农民流离失所。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明代〈流民图〉(局部)》并补充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讲完以上内容,教师应该小结:政治上日益腐败、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经过两方面叙述。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分为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即政治腐败、赋税苛重,直接原因即陕北连年灾荒。
政治腐败在教材第一部分已有叙述,教师可以补充赋税苛重和陕北灾荒严重的历史材料,以加深学生对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必然性的认识。
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认识:明末农民战争首先在陕北爆发,是因为那里的灾情最严重;农民军有几十支之多,李自成起义军是起义的主力军。
“李自成起义的经过”这一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起义军的主要活动。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了解教材《李自成像》和《人物扫描》中对李自成的介绍,阅读教材《材料研读》中提供的歌谣,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引导学生总结李自成农民起义目标明确、规模浩大、作战勇敢与深受百姓欢迎等突出特点,充分体会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明朝的死亡》导学案一、导入引导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朝代,但却在其璀璨时期迎来了死亡。
今天我们将进修《明朝的死亡》,了解明朝为何会走向覆灭的道路,从中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明朝的兴起和繁荣时期;2. 掌握明朝死亡的原因和过程;3. 思考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进修重点1. 明朝的兴起和繁荣;2. 明朝死亡的原因;3. 明朝死亡的过程;4. 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进修内容1. 明朝的兴起和繁荣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朝代,由朱元璋建立于1368年,统治了近300年。
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如永乐大典的编纂、明代瓷器的茂盛等。
2. 明朝死亡的原因明朝死亡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包括内部腐败、外部入侵、民变等。
内部腐败导致了官员贪污腐化,政治腐败严重;外部入侵则是指蒙古、女真等民族的侵略;民变则是指农民起义,如张献忠的农民起义等。
3. 明朝死亡的过程明朝死亡的过程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内乱和外患。
其中最为闻名的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攻破北京,明朝死亡。
4. 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明朝的死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遥影响,导致了清朝的建立和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此外,明朝死亡也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脆弱和腐败,为后来的历史教训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进修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明朝的兴起和繁荣;2. 思考明朝死亡的原因,分析内部腐败、外部入侵和民变对明朝的影响;3. 探讨明朝死亡的过程,思考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对明朝的影响;4. 思考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探讨清朝的建立和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六、进修总结通过进修《明朝的死亡》,我们了解了明朝的兴起和繁荣,明白了明朝死亡的原因和过程,思考了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珍惜当下,尽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灭亡》教案-最新
明朝的灭亡
备课人:授课时间:
课题
17、明朝的灭亡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理解李自成起义及明朝灭亡的必然性。
2、认识均田免赋的口号,记住明朝灭亡的原因。
3、了解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4、重点难点:认识均田免赋的口号,记住明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1、导入新课。
2.认知学习目标。
3、问题引领、自主学习、解析课
4、问题拓展深化。
5、小结
检测
读课前提示,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明朝是怎样走向灭亡的?
出示目标
一 让生根据本课的导学提纲自主学习并合作交流本课的基础知识,并构建起知识框架.
背诵基础知识
二 知识拓展:
1、结合所学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贪腐成风,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天灾人祸,农民流离失所,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直接导致明朝灭亡。 直接原因。
完成练习册选择题
学生读课前提示引入。
认知目标
一 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并抢答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构建起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记忆基础知识
1、找学生代表回答,其他学生质疑补充。
学生抢答
复习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框架,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记忆巩固
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找出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总结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明朝的死亡》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明朝的兴起和死亡的历史背景;
2.掌握明朝死亡的主要原因;
3.分析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
1.明朝的兴起和繁荣
2.明朝死亡的原因
3.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导学重点和难点
1.明朝死亡的主要原因;
2.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深遥影响。
四、导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明朝的繁荣和死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进修:讲解明朝的兴起和繁荣,包括明太祖朱元璋的建立明朝、永乐大典的编纂等。
然后介绍明朝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政治腐败、农民起义、外族入侵等。
3.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明朝死亡的原因,每组呈现自己的分析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4.总结:总结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文化传承的断裂等。
五、导学延伸
1.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明朝的兴衰;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钻研,探讨明朝死亡的深层原因;
3.展示学生的钻研效果,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课后作业
1.写一篇关于明朝死亡的文章,总结明朝死亡的原因和影响;
2.整理明朝的兴起和死亡的时间线,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七、反馈与评判
1.学生通过教室讨论和作业展现对明朝兴衰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评判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4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本课主要内容为明朝末年的历史事件,包括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南明抗清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明朝灭亡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基本情况和明朝中期以后的社会矛盾。
但学生对于明朝灭亡的具体过程和原因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以及李自成起义和南明抗清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灭亡的历史过程,掌握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南明抗清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灭亡的历史过程,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南明抗清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2.教学难点:明朝灭亡的原因,以及李自成起义和南明抗清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和历史过程。
2.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明朝中期和晚期社会的不同,从而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
3.讨论教学法:学生讨论李自成起义和南明抗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
2.史料:关于明朝灭亡的史料文献、图片等。
3.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朝晚期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明朝的基本情况,然后提问:“你们认为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呢?”让学生思考本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南明抗清等历史事件的史料,让学生了解明朝灭亡的历史过程。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部编教材】明朝的灭亡优质教学PPT1
•
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 机一样 ,并不 是经常 发生的 社会历 史现象 ,无论 是个体 的文化 习惯的 改变、 价值信 念或信 仰的改 变,还 是特定 群体或 特定社 会某些 文化特 质或文 化理念 的一般 意义上 自觉的 或不自 觉的更 新,都 不能算 作文化 转型.
•
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 导性文 化观念 、文化 理念、 价值体 系、文 化习惯 的总体 性的、 根本性 的转变 ,才是 我们所 说的文 化转型 。
王朝有( )
A.宋、元 B.元、清 C.元、明 D.明、清
B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17张PPT)
•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1635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16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建立后金。
清兵入关,吴三 桂、清兵联合败
李自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17张PPT)
课堂巩固练习
(2019·山东东营)1.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
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陕北起义
建立大顺 政权
攻克西安
崇祯帝自缢 ,明朝灭亡
01
02
03
04
05
进军中原
攻克北京
提出“均田 免赋” 口号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 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 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初中历史教案明朝的灭亡
初中历史教案明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 了解明朝的兴起和繁荣时期;
2. 掌握明朝灭亡的原因和过程;
3. 认识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明朝的兴起和繁荣时期;
2. 明朝灭亡的原因和过程;
3. 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如何解释明朝灭亡的原因;
2. 如何理解明朝灭亡的过程;
3. 如何评价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图片展示明朝的繁荣时期和灭亡时期,引发学生对明朝的认识和思考。
二、讲授
1. 明朝的兴起和繁荣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文化艺术和科技的繁荣时期。
2. 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原因有内外交困、社会矛盾加剧、官员贪污等。
3. 明朝灭亡的过程:明朝在朱厚熜时期,遭受辽、大、长等部的侵袭,自然灾害频发,兵变连连,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4. 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明朝的灭亡标志着封建王朝的结束,开启了清朝的统治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三、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四、总结
梳理明朝的兴衰史,强调历史教训和对中国历史的启示。
五、作业
1. 回答问题: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 写作文:你认为明朝灭亡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明朝的兴起和灭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历史
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启示,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民族意识。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5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明朝的灭亡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的主题。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明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农民起义以及清朝的建立。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明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明朝灭亡的详细过程和原因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史实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农民起义以及清朝的建立,掌握明朝灭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史实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灭亡的原因及其过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明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典型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明朝灭亡的过程。
4.情感教育:结合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历史资料:收集与明朝灭亡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明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明朝会灭亡?新建立的清朝又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明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死亡》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明朝死亡的原因和过程。
2. 分析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沉思历史教训,防止重蹈覆辙。
导学内容:在导学活动中,我们将进修明朝的死亡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并从中吸取历史教训,熟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导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与明朝有关的视频,引发同砚对明朝历史的爱好。
2. 导入问题:你知道明朝是如何死亡的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朝的死亡?3. 进修明朝的兴衰史,了解明朝死亡的原因:可分为内忧和外患两方面进行讲解,如内忧方面包括太监专权、太监政变、官员贪污腐败等;外患则是指明朝面临的战争、自然灾难等问题。
4. 分组谈论:将同砚分成几组,让他们分析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找出进修历史的启迪。
5. 小结:总结明朝的死亡原因和影响,并向同砚强调历史教训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从历史中吸收智慧,防止重蹈覆辙。
6. 课后作业:让同砚就“如何防止历史的重演”这一问题进行深度沉思,并撰写一篇文章或演讲稿。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同砚将更加深刻地熟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明白历史教训对我们的启迪意义,以防止历史的重演。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明朝的兴起与衰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精通明朝死亡的主要原因和过程。
3.分析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明朝的兴起与衰落1.明朝的兴起:明朝由朱元璋创建,经过洪武、永乐、嘉靖等时期的茂盛进步,国力达到巅峰。
2.明朝的衰落:明朝后期,内忧外患加剧,朝政腐败,社会动荡,导致明朝走向死亡。
二、明朝死亡的原因和过程1.内忧:明朝后期太监专权、东林党争、农夫起义等内部冲突不息加剧。
2.外患:明朝后期遭遇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身亡。
3.分析明朝死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导学步骤:1.导入:通过谈论明朝的兴起和衰落现象,引出明朝死亡的主要原因和过程。
2.进修:同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明朝死亡的详尽状况。
3.谈论:分组谈论明朝死亡的内忧外患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进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教材导航: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线索清楚,从明末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促使农民起义频繁发生,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统治,清军借势入关,并建立清朝。
学情研判:
本课由于线索较为清晰,学习难度不大,在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个人自学、小组交流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预设:
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概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的有关史实,理解明末内外交困的原因及其后果。
运用比较法,分析历史事件的总体规律和个性特征,结合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论述历史事件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学会归纳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基本规律以及各自的特点。
阅读有关明末社会状况的材料,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状,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我国古代社会频繁爆发农民起义的主要因素,认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内外交困的晚明政局、明末农民起义、明朝灭亡与清军入关
教学难点:
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导学案教学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教材导航:本课内容较为简单,线索清楚,从明末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促使农民起义频繁发生,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统治,清军借势入关,并建立清朝。
学情研判:本课由于线索较为清晰,学习难度不大,在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个人自学、小组交流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预设:
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概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的有关史实,理解明末内外交困的原因及其后果。
运用比较法,分析历史事件的总体规律和个性特征,结合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论述历史事件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学会归纳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基本规律以及各自的特点。
阅读有关明末社会状况的材料,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状,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我国古代社会频繁爆发农民起义的主要因素,认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内外交困的晚明政局、明末农民起义、明朝灭亡与清军入关
教学难点:
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明代,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们结党营私,。
2.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潘博。
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尖锐。
4.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的口号。
5. 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
6.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史称后金。
7.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
9. 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交战失利,退回北京,最后失败。
二、合作探究
在历史长河中,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却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走向灭亡,你知道明朝的灭亡有哪些原因吗?
三、练习巩固
1.据史书记载:“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处理,自己在宫内纵情享乐,四处游玩,明熹宗爱好木工,整天沉迷木作,朝政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打理。
万历皇帝在位48年,竟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
”从材料中你得出的信息是()
A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B 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朝政
C 皇室内部勾心斗角
D 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1644年在贤建立政权,政权名称是()
A 大通
B 大利
C 大顺
D 大西
3.明末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提出的口号“均田免赋”针对的是()
A 宦官转正
B 官员贪赃枉法
C 兼并土地,赋税沉重
D 皇帝贪图享乐,疏于朝政
4.如果为努尔哈赤写一本传记,下列哪一史料不能作为参考()
A 统一女真各部
B 建立后金政权
C 与明军交战,接连取胜
D 改族名为满洲
5.清朝时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
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是()
A 1616年努尔哈赤
B 1636年,皇太极
C 1405年,郑和
D 1644年,李自成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成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上述材料中的闯王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他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什么口号?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