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练习

合集下载

文言虚词练习及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及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0、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1、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2何以哉?(《曹刿论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文言虚词练习(三)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捕蛇者说》)4、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十八虚词

十八虚词

十八个文言虚词梳理与练习(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 (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1) 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2)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1) 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 (2) 郁乎苍苍(《赤壁赋》)( )(3)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 (4)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 (5)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6)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7)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并序》)( )(四)乃(1)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 (3)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 (4)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 (5)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 (6)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7)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1)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2)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 (3) 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 (4) 失其所与,不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6)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7)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8) 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9)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庄子》)( ) (10)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11) 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 (12)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1)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知士》)(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并序》)( )(3)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并序》)( ) (4)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7)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 )(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汉书》)(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1)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2)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序》)( )(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 (2)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3)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4)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 (6)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并序》)( )(7) 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1)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 (3)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4)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 (5)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1)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 (2)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 (3) 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 (4)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 (5)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6) 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7)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8)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 (9)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并序》)( ) (10)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11)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12)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因”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专项练习多篇(带答案)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专项练习多篇(带答案)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专项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3.豫州今欲何至?大王来何操?4.然则何时而乐耶?其间旦暮闻何物?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6.徐公何能及君也?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0.今日之事何如?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12何以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十八个常见虚词练习

十八个常见虚词练习

五、其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6.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7.既其出。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10、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11、其孰能讥之乎? 1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3、其为死君乎? 14、怀其璧。
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6、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 至极邪? 1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0之志! 2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23、则齐国其庶几乎? 2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 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5、其若是,孰能御之?
16、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8、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19、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20、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21、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22、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答案:1-4处所,地方。5-9用在动词或 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 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 地方”、“......的人”等。10-11“所以”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 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等。12-15表示原因。相当于“......的 原因(缘故)”。16-18“所谓”所说的。 19-22“所在”到处。所在之处,处所。
18、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之事, 聊资一欢。 19、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20、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21、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22、君为我呼入。 23、为君翻作《琵琶行》。 24、臣请为王言乐。 25、为长者折技。

虚词练习(含答案)

虚词练习(含答案)

高考文言18 虚词练习题一、其狐谓狼曰:“羊肉1 其鲜乎!君2 其有意,叼3 其一而啖之,得饱4 其口福。

” 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5 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6 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7 其嬉逐,愿为一雪8 其耻。

君9 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10 其无辞乎”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答案:1. “何其”,多2. 表假设,如果3. 代词,一只(羊)4.代词,你5. 代词,它6. “其•…其••”是•…还是•…7. 代词,它8. 代词,那9. 副词,一定、可10. 副词,难道二、而1、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3、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6、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7、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答案:1、连词,表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2、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

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4、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 “却”。

5、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 “假如”。

6、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 。

8、表示目的关系.9、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

10、〖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11、〖然而〗这样的话,那么(然:承上,指代。

而:启下,表转折。

)三、何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5、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6、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8个文言虚词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练习一、【而】练习一1.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4.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5.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刺秦王》)()6.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8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9.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练习二1.图穷而匕见________ 《荆轲刺秦王》()2.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伶官传序》()3.温故而知新________《论语》()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伶官传序》()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六国论》()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_______《六国论》()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游褒禅山记》()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劝学》()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游褒禅山记》()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愚公移山》()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伶官传序》()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二、【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4.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5.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6.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

文言18虚词练习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o其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12何以哉?(《曹刿论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虚词练习自用1

虚词练习自用1

2024届虚词专题练习(一)1、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何陋之有”的“之”字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夫人之相与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对下面句子中加粗的“为”字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①/②④/③⑥/⑤B.①⑤/②④/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⑤/②③④⑥/⑤3、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能顺木之天B.其培之也C.虽曰爱之D.其实仇之4、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 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

有官君子, 审择焉。

A.之与而B.者与其C.之所其D.者所而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6、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D.战败而亡,诚不得已7、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莫能与之争D.当与秦相较8、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胡不归②奚惆怅而独悲——“胡”“奚”的意思都是什么。

B.①悟已往之不谏②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②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②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9、下列加粗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为之踌躇满志B.樊哙覆其盾于地/因击沛公于坐C.以其无礼于晋/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D.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莅中国而抚四夷1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为父死,无所恨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B.乃幽武置大窖中羝乳乃得归C.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以状语武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不拘于时B.死生,昼夜事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恐年岁之不吾与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D.其间旦暮闻何物何陋之有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因泣下沾衿C.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何谓相坐D.輮使之然也梁。

18个文言虚词用法意义例句+练习题【含答案】

18个文言虚词用法意义例句+练习题【含答案】

18个文言虚词用法意义例句+练习题【含答案】以一、用法归纳介词表工具、方法等王好战,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表提宾秦亦不以城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把表原因且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因、由于表时间、处所,同“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牧羊》在、从表对象,同“与”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和、跟、率领、带领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而、又、而且、并且表承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而、或省去表目的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而、来、用来、以致表因果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因为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地动词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认为、以为任用复音虚词以是、是以无以、有以足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啦)奚足以语文事?(哪里够得上议论文章的事)因此、无法、有机会、够得上注:所谓“提宾”句,就是宾语前置句,在介词提宾句里,宾语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宾语前常用“以”(译为“把”“对”)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自以寿不得长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5、宫之奇以其族行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农民以鬻子者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请其矢,盛以锦囊1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6、余船以次进6、古人以俭为美德。

常见虚词练习及解说(50例).doc

常见虚词练习及解说(50例).doc

常见虚词练习及解说(50例)1、按照依照遵照你就原样复制一件,好吗?我们上级的指示,马上处理好这件事。

我们将预定的计划进行。

(依照、遵照、按照)2、本来原来做学生的当天的作业就应当天完成。

啊,我认出来了,是你啊?(本来、原来)3、必定必然缺乏幻想的人,缺乏创造力。

我们会取得胜利。

(必然、必定)4、到底毕竟旧历年底最像年底。

这种新方法,试验成功了。

(毕竟、到底)5、到处处处教师应该关心学生。

这家伙哪儿去了,我都找不到他。

(处处、到处)6、赶紧赶快赶忙时间太晚了,我们走啊。

天要下雨了,走吧。

他把作业作完。

(赶快、赶紧、赶忙)7、何曾何尝我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我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何曾、何尝)8、何苦何必既然不会下雨,带伞?冒着这么大的雨去看电影,呢?(何必、何苦)9、几乎简直不是你提醒,我不相信。

教室里热得我们呆不住。

(几乎、简直)10、基于鉴于我们上述理由,不赞成他的意见。

(基于、鉴于)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更需要向党的一切组织和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

11、继而既而雨停了,我们欣然登山。

(既而、继而)众人先是一惊,哄堂大笑。

12、另外此外他家新买了一台拖拉机,还买了脱粒机。

院子里种了两棵玉兰和两棵海棠,还有几丛月季。

(另外、此外)13、曾经已经他去过北京。

他来这里住了几天了。

(曾经、已经)14、屡次一再他表示,要来参加我们的会议。

他们创造新记录。

(一再、屡次)15、恰好恰巧他正愁没人帮忙,这时候老师来了。

你来得,我正要找你呢!(恰巧、恰好)16、索性干脆那人不讲道理,别理他。

既然已经做了,把它做完。

(干脆、索性)17、通过经过这个问题要群众,才能做出决定。

屋子打扫,干净多了。

(通过、经过)18、往往常常他工作到深夜。

他工作积极,受到老师的表扬。

(往往、常常)19、必定一定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球赛会胜利。

海峡两岸要统一,台湾要回归祖国。

(一定、必定)20、一齐一起他明天到武汉,你去吧。

虚词之的练习题初二

虚词之的练习题初二

虚词之的练习题初二虚词是汉语中非常常见的一类词语,它们在句子中扮演着连接词与状语的角色。

在汉语中,虚词有很多种类,包括了常用的助词、介词、连词和副词等等。

初中学习阶段,认识和正确使用虚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虚词的练习题,帮助初二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虚词的用法。

练习题1:助词请根据句子的语境,填入适当的助词。

1. 妈妈叫我_________擦桌子,但我想去玩。

2. 我_________做完作业,才能去游乐场。

3. 你____________我,我们可以一起去上学。

4. 他总是_________注意力,所以成绩提高了很多。

5. 他不但喜欢运动,_________爱阅读。

练习题2:介词请根据句子的语境,填入适当的介词。

1. 昨天我和朋友一起去_________动物园玩。

2. 小猫一下子钻到床_________,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它。

3. 他把礼物放在桌子_________,等我们来拆开。

4. 爸爸昨天买了一本很有趣_________故事书给我。

5. 冬天,大家都穿上很厚的衣服来保护_________寒冷。

练习题3:连词请根据句子的语境,填入适当的连词。

1. 她既聪明,_________勤奋,所以成绩一直很好。

2. 你可以选择悲剧,_________可以选择喜剧。

3. 我昨天做了很多功课,_________今天没什么事情做。

4. 雨下得很大,_________我们还是骑车去上学了。

5. 他既喜欢打篮球,_________喜欢踢足球。

练习题4:副词请根据句子的语境,填入适当的副词。

1. 外面下雨了,他慌忙地拿着伞出门了。

2. 弟弟说话_________,让人听不懂。

3. 妈妈做菜_________,所以每次都很好吃。

4. 哥哥兴奋地跑到我面前,_________地把好消息告诉我。

5. 这本书里写得非常_________,我很容易理解。

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初二学生巩固对虚词的理解和运用。

虚词练习及答案

虚词练习及答案

文言虚词专项练习1.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⑶泉涓涓而.始流⑷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⑸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⑹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⑺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⑻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⑼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⑽某所,而.母立于兹⑾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⑿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⒀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A.⑴⑿/⑵⑹⑾/⑶⑻⒀/⑷⑸/⑺⑼/⑽B.⑴⑿/⑵⑹⑼⑾/⑶⑻⒀/⑷⑸/⑺/⑽C.⑴⑿/⑵⑹⑺⑼⑾/⑶⑻⒀/⑷⑸/⑽D.⑴⑿/⑵⑹⑾/⑶⑻⒀/⑷⑸/⑺⑼⑽[答案]A[解析]⑴⑿表转折⑵⑹⑾表顺承⑶⑻⒀表修饰⑷⑸表假设⑺⑼表并列⑽代词,你的。

2.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A.曰:壮士,能复饮乎.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E.相与枕藉乎.舟中[答案]B[解析]语气助词,表反问.反诘A.语气助词,表疑问C.语气助词,表示推测D.助词,用于形容词后E.介词,在。

3.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⑴豫州今欲何.至⑵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⑶徐公何.能及君⑷大王何.来操⑸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⑹至于誓天断发,泣下粘襟,何.其衰也⑺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⑻童子何.知?躬逢盛饯⑼何.可胜道也哉A.⑴⑷⑸⑻/⑵⑺/⑶⑼/⑹B.⑴⑵⑺/⑶⑻⑼/⑷⑸⑹C.⑴⑷⑸⑻/⑵⑹⑺/⑶⑼D.⑴⑶⑼/⑵⑺⑷/⑸⑻/⑹[答案]A[解析]⑴⑷⑸⑻疑问代词,宾语,“哪里,什么”⑵⑺疑问代词,谓语,“为什么”⑶⑼疑问副词,怎么⑹程度副词,多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⑵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⑷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⑸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⑹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⑺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A.⑶⑷相同,⑹⑺相同B.⑴⑵不同,⑶⑸不同C.⑶⑷不同,⑹⑺相同D.⑴⑵相同,⑶⑸相同[答案]C[解析]⑶他们⑷我,自己⑹⑺那些⑴其中的⑵助词⑶⑸他们5.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⑴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⑶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⑷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汉语虚词练习题

汉语虚词练习题

汉语虚词练习题汉语中的虚词是连接词与句子成分的重要元素,其作用多种多样。

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虚词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方面。

为了帮助大家提升对汉语虚词的掌握程度,以下是一些练习题,请根据给出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虚词填入空白处。

1. 他病了,要__请假__一个星期。

虚词:(甲) 正在 (乙) 不 (丙) 好像 (丁)连2. 这篇文章很有__意思__。

虚词:(甲) 和 (乙) 加上 (丙) 多少 (丁)了3.我们应该__保护__环境,不要随意乱扔垃圾。

虚词:(甲) 尽管 (乙) 并且 (丙) 为了 (丁)就算4. 班里大家__上课__都很认真。

虚词:(甲) 还是 (乙) 除了 (丙) 都 (丁) 根本5. 她非常喜欢这个礼物,__所以__非常高兴。

虚词:(甲) 能 (乙) 没有 (丙) 而且 (丁)如6. 这次旅行我们计划去北京、上海和__杭州__。

虚词:(甲) 还是 (乙) 或者 (丙) 虽然 (丁)而7. 他工作__认真__又负责。

虚词:(甲)可是 (乙) 以及 (丙)都 (丁)不但8. 别人的事情,你能__帮__得了几个?虚词:(甲) 就算 (乙) 能 (丙)除了 (丁)才9. 他不仅有好的学术成就,__而且__很有社交能力。

虚词:(甲) 喜欢 (乙)同样 (丙) 还是 (丁)因10.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应该__立刻__解决。

虚词:(甲) 因此 (乙) 再 (丙) 还是 (丁)以以上是关于汉语虚词的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虚词。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相信大家在使用虚词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请根据以上句子,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虚词填入空白处,并自行核对答案。

18个虚词整理及练习

18个虚词整理及练习

18个虚词词义·课文例句整理及练习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四)固定词语【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虎丘记》)【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初三文言虚词练习题

初三文言虚词练习题

初三文言虚词练习题虚词是文言语法中的重要部分,它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辞、补充等功能。

初三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需要掌握并正确运用各类虚词。

本文将为初三学生提供一些文言虚词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一、填空题1. 因为哥哥生病了,姐姐每天都会在医院 __他__。

2. 这幅画的笔触细腻,让人感到十分 __动__。

3. 宋词中常有描写江南水乡的诗句,其中描写水乡景色的词语有__:花、草、船、雨)。

4. 他是一位很有 __文__的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多读书。

5. 每年寒假,我们都会去外婆家 __。

6.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 __没有__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对他的要求很高。

二、改错题下面的句子中有一处虚词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如果没有错误,请写"正确"。

1. 爷爷岁数大了, __是不__ 外出锻炼身体。

2. 学生们在教室里 __最也__专心听老师讲课。

3. 老师看见学生们都进教室了, __一齐__开始上课。

4. 小明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的成绩 __最也__ 的好。

5. 姐姐准备了很多礼物 __,为了__ 欢迎远方来的朋友。

三、连词成句根据所给词语,连成完整的句子。

1. 老师、鼓励、多看书。

2. 病人、医院、哥哥、照顾。

3. 寒假、去、都、家、外婆的。

4. 这幅画、感到、动、腻、细、让人。

5. 成绩、好、非常、可能、的、乐观。

四、写作练习根据下面的素材,自由发挥,用文言文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素材:寒假来临,我和家人一同去外婆家团聚。

外婆家在一个江南水乡,河水清澈,船只穿梭其间,犹如畅游在画中。

我们在江边品尝着美味的家乡菜,欣赏着河上的景色,畅快地笑声此起彼伏。

五、答案解析1. 照顾。

2. 动人。

3. 花、草、船、雨。

4. 文化。

5. 游玩。

6. 并且。

改错题答案:1. 爷爷岁数大了,不能外出锻炼身体。

2. 学生们在教室里也最专心听老师讲课。

3. 老师看见学生们都进教室了,一齐开始上课。

4. 小明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的成绩也最好。

高考复习18个常见的虚词练习

高考复习18个常见的虚词练习

高考复习18个常见的虚词练习高考复习18个常见的虚词练习一、之练习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寡人之于国也》代词他(他们)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代词他(他们)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代词它(它们)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说》指示代词这(这些)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这(这些)6.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代词我7.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助词,取独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助词,补语的标志9.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提宾标志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提宾标志11.顷之,持一象笏至。

《项脊轩志》调整补足音节或表示停顿,无实义。

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定语后置标志13.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定语后置标志14.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动词去往15.吾将瞷良人之所之《齐人有一妻一妾》动词去往二以练习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用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孟子二章》介词,用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按照依照4.舍郑以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介词,把(把……作为)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连词,而以致6.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认为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介词,因为8.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介词,凭借9.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登泰山记》介词,在1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相当于而并列1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相当于而修饰12.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相当于而目的,来1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相当于而修饰1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因此15.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虚词练习题答案

虚词练习题答案

虚词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这个问题是__谁__先发现的。

2. 我们__不得不__接受现实。

3. 他为了看到你__特地__赶来了。

4. 他被老板__当作__助理来培养。

5. 她__正好__在我找她的时候回来了。

6. 我生日的时候,他__恰好__在国外出差。

7. 我从小就__就__喜欢读书。

8. 他突然决定__唱一首__歌给大家听。

9. 他__根本__不知道他的决定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

10. 你还有什么其他的__问题__吗?二、改错题1. 他真的太__不懂事__了。

→ 去掉“太”2. 我们一定要__还记得她__的好。

→ 去掉“还”3. 这个孩子从小__就__很聪明。

→ 去掉“就”4. 他__完全不__知道我在说什么。

→ 去掉“不”5. 这个问题对于__我们大家来说都__非常重要。

→ 去掉“对于”6. 学习一门语言__要有__耐心。

→ 去掉“要”7.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__非常地__震惊。

→ 去掉“地”8. 我__刚刚__在图书馆看到他。

→ 去掉“刚刚”9. 我们要__争取去__参加这个会议。

→ 去掉“去”10. 她是一个__非常地__聪明的女孩。

→ 去掉“地”三、选择题1. 他__根本__没有听我说的话。

A. 经常B. 从来C. 真的D. 毫不答案:D2. 他在面试中__完全不__紧张。

A. 很B. 从不C. 毫不答案:C3. 你为什么__偏偏__要选择这个选项?A. 经常B. 从来C. 偏要D. 在意答案:C4. 这次考试__不得不__靠自己的实力了。

A. 经常B. 不是C. 偏要D. 必须答案:D5. 这个问题__不需要__我们过多地关注。

A. 很要B. 从来D. 不必答案:D四、翻译题1. I have to go now, but I'll visit you again sometime.我现在必须走了,但我会再来看你的。

2. The weather is really nice today, so I think we should go for a walk.今天的天气真好,我觉得我们应该出去散散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测试班级:姓名:分数: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四、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3.豫州今欲何至?大王来何操?4.然则何时而乐耶?其间旦暮闻何物?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6.徐公何能及君也?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0.今日之事何如?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2何以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五、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句: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六、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

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七、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儿寒乎?欲食乎?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

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

”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

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九、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5、臣乃敢上璧。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十、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十一、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

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

”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十二、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5、童微伺其睡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7、独其为文犹可识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1、距其院东五里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5、其皆出于此乎?16、子其勉之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8、国无主,其能久乎?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22、吾其还也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十三、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十四、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

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归国,将相失和。

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

(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十五、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6、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7、不出,火且尽8、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甚恐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10、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十六、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吾攻赵,旦暮且下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三、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

“存者(1)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

若此,帝尚每日声歌,(2)且委政非人。

则李唐(3)且亡,必矣。

于斯世,河水清(4)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

纵有“死(5)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二、1.C(①⑥转折连词;②④修饰连词;③⑦顺承连词;⑤⑧递进连词。

)三、1. 连词,并列关系;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文言虚词练习(二)答案一、1.疑问代词(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

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用作定语。

译作“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2.副词:(1)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

译作“为什么、怎么”。

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

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

译作“怎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

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如: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

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如: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3.A (A.怎么;B.什么,宾语;C.什么,定语;D.为什么;E.多么)三、1. 疑问副词,可译为“怎么”;2.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 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 副词,可译为“多么”;6.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7. 可译为“凭什么”;8. 可译为“怎么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