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虚词专项训练(答案及译文)张老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常考文言虚词练习(共18个,对应教材重点句子)(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虚词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而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2.宗受而藏之于庙。
《伶官传序》3.温故而知新。
《论语》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5.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六国论》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六国论》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1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12.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伶官传序》1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1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1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种树郭橐驼传》)()17.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2.何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2.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3.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孔雀东南飞》)()6.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8.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难》)()9.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0.何以战?《曹刿论战》11.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3.乎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虚词汇总练习(共18个,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汇总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一)而(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7)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二)何(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 (三)乎(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郁乎苍苍(《赤壁赋》)(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四)乃(1)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2)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夫我乃行也,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7)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其(1)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3)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4)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6)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8)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9)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庄子》)( )(10)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 )(11)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12)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六)且(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并序》)( )(3)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并序》)(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7)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 )(七)若(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八)所(1)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汉书》)(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九)为(1)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序》)( )(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十)焉(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5)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 )(7)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十一)也(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十二)以(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3)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5)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7)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8)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9)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10)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1)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12)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十三)因解释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虚词训练(而、何、乎、乃、其、且)有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虚词训练(一)——而、何、乎、乃、其、且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D.吾其还也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其”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乎”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可乎骤得D.郁乎苍苍4.下列句中“其”字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5.对下列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代词,它的B.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其:代词,它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都是代词,它的D.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其:代词,它的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而:连词,表转折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副词,才C.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而:连词,表顺承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且:表转折连词,却7.下列句中的“而”与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荆轲和而歌A.又前而为歌B.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C.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8.下列句中加点虚词“而”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序八州而朝同列知明而行无过矣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高中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虚词集训(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虚词集训(附答案)高中文言虚词集训(附答案)方法指导:掌握意义用法,记住例句,得法教材,触类旁通十八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而一、人称代词,通尔,你,高中文言虚词集训(附答案)方法指导:掌握意义用法,记住例句,得法教材,触类旁通十八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而一、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余知而无罪也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1、表并列:并且黑质而白章故其国富而兵强2、表承接:接着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又前为歌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表修饰:……的吾尝终日而思矣吾恂恂而起顺风而呼提刀而立4、表递进:而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表假设:假如、如果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6、表条件:才、就然则何时而乐焉7、表转折:但、但是、却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知文而不知武何一、动词,通“荷”,挑、背何蓑何立何戈与?(dui武器)二、疑问代词1、表人:谁、什么人来者何人?2、表时间:什么时候何当共剪西窗烛何时可掇3、表事物:什么,哪大王来何操?何枝可依4、表原因:为什么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三、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多么水何澹澹,山岛耸峙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言虚词练习100题(含答案解析)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文言虚词练习100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焉】未知生,焉死?A、【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C、【代词】相当于“之”D、【代词】哪里、怎么E、【句末语气词】“了”、“啊”、“呢”F、表停顿语气G、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答案:D解析: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2.【而】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A、【表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接着”“并且”,有时也可不译B、【表转折】“却”“但是”C、【表假设】“如果”“假如”D、【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E、【表因果】“因而”“所以”F、【表目的】G、【通假字】通“尔”,译为“你”“你的”H、【通假字】通“如”,译为“如同”“好像”答案:A解析:(表并列)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3.【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A、【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C、【代词】相当于“之”D、【代词】哪里、怎么E、【句末语气词】“了”、“啊”、“呢”F、表停顿语气G、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答案:F解析: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
4.【而已】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A、【表限止】相当于“罢了”B、“才”“方才”C、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D、“不久”“一会儿”答案:A解析:过了会儿摇头、跺脚的人,就有了数十个。
5.【而】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表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接着”“并且”,有时也可不译B、【表转折】“却”“但是”C、【表假设】“如果”“假如”D、【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高考文言文虚词翻译练习
一、练习目的通过对高考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翻译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二、练习内容以下是一些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及其翻译练习:1. 而者(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2)翻译:而——连词,表并列。
2. 于(1)原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2)翻译:于——介词,在。
3. 以(1)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2)翻译:以——连词,表目的。
4. 为(1)原文:满招损,谦受益。
损者,谦也;益者,满也。
(《尚书·大禹谟》)(2)翻译:为——动词,是。
5. 其(1)原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2)翻译:其——代词,他的。
6. 与(1)原文:吾友孟尝君,以客为贵,待士如客。
(《史记·孟尝君列传》)(2)翻译:与——介词,和。
7. 所(1)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诗经·关雎》)(2)翻译:所——助词,构成“所”字结构。
8. 焉(1)原文:吾欲之南海,何如?(《庄子·逍遥游》)(2)翻译:焉——疑问代词,哪里。
9. 乃(1)原文:秦王坐章台之上,环顾左右,无人可用。
(《史记·秦本纪》)(2)翻译:乃——副词,竟然。
10. 何(1)原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翻译:何——疑问代词,什么时候。
三、练习要求1. 熟练掌握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
2. 能够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翻译虚词的意义。
3.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为高考文言文考试做好准备。
四、练习答案1. 而——连词,表并列。
2. 于——介词,在。
3. 以——连词,表目的。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练习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练习解释下列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因】1、罔不因势象形。
2、变法者因时而化。
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ft河5、不如因而厚遇之。
6、因击沛公于坐。
7、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8、因造玉清宫,伐ft取材,方有人见之。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10、因拔刀斫前奏案。
11、相如因持璧却立……12、于今无会因。
13、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14、蒙故业,因遗策。
1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1、会于会稽之兰亭2、赠谥美显,荣于身后3、而耻学于师4、师不必贤于弟子5、不拘于时,学于余6、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7、沛公居ft东时,贪于财物8、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9、以勇气闻于诸侯【乃】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ft记》)4、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5、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齐桓晋文之事》)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其】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ft记》)4、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ft记》)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ft记》)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7、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9、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10、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ft记》)11、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12、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则】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文言虚词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文言虚词类试题专项练习1、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何陋之有”的“之”字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对下面句子中加粗的“为”字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①/②④/③⑥/⑤B.①⑤/②④/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⑤/②③④⑥/⑤3、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使妇人载以过朝厚敛以雕墙B.谏而不入问其名居,不告而退C.公嗾夫獒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子为正卿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4、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能顺木之天B.其培之也C.虽曰爱之D.其实仇之5、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 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
有官君子, 审择焉。
A.之与而B.者与其C.之所其D.者所而6、指出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
(1)之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②由是观之③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以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焉"的理解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C.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D.复驾言兮焉求8、下列对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以:介词,拿,用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介词,凭借C.大块假我以文章以:介词,把D.开琼筵以坐花以:连词,表承接9、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B.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D.故将吊而更以贺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0、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1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D.战败而亡,诚不得已12、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莫能与之争D.当与秦相较13、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①静:定而后能静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安:静而后能安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③虑:安而后能虑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④格物:致知在格物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⑤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⑥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连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⑦端:仁之端也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⑧达:泉之始达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胡不归②奚惆怅而独悲——“胡”“奚”的意思都是什么。
文言虚词复习专项练习含答案
文言虚词复习专项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___一、课内巩固在下列各题中,分别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均为单选题;1.例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B.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例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余闻而.愈悲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3.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C.徐公何.能及君也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4.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5.例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C.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6.例句:秦王恐其.破壁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7.例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A.其.若是,孰能御之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C.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8.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示赵弱且.怯也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9.例句: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A.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B.更若.役,复若赋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D.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10.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A.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B.臣所.过屠者朱亥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11.例句:吾所以..A.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吾所以C.师者,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传道受业解惑也 D.所以12.例句: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A.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B.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D.吾属今为.之虏矣13.例句:臣请为.王言乐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如姬为.公子泣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14.例句: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D.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15.例句:余闻之也.久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古之人不余欺也.16.例句:操当以.肃还付乡党A.秋以.为期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17.例句:不赂者以.赂者丧A.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B.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18.例句: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于今无会因. D.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19.例句:君幸于.赵王A.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C.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D.业精于勤、荒于.嬉20.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A.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B.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C.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1.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此则.寡人之过也22.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A.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3.例句: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太后盛气而揖之.C.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D.作师说以贻之.24.例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25.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B.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C.顷之.,烟炎张天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二、课外拓展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26-27题;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①,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②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耶”帝怆然,遂舍之;注释:①愎:执拗;②临:临刑;26.与例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乳母告急于.东方朔;A.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B.赵氏求救于.齐;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业精于勤,荒于.嬉;27.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我当设奇以.激之;A.以.乱易整,不武; B.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C.将帅二三子以.蕃; D.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28-29题;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游不用之国,欲无穷得乎”28.选出与“而徙于越”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吾尝终日而.思矣;29.选出与“或谓之曰:‘子必穷’”中的“或”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或.曰:“此鹳鹤也;” B.或.师焉,或否焉;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0-32题;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吾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甘罗曰:“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 君其试臣,何遽叱臣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30.对下列句子中的“而”字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A.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表承接,有因果联系的意思;B.而.不肯行——表转折,相当于“却”;C.我自行之而.不肯——表转折,相当于“却”;D.七岁为而.为孔子师——表承接,相当于“就”;31.下列各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之: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其:①君其.试臣,何遽叱臣乎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以:①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D.于:①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与②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32.对下面三个句子的语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君侯何不快甚也②汝安能行之也③何遽叱臣乎A.三句都是反问语气B.①是询问,②③是反问C.①②是询问,③是反问 D.三句都是询问语气;文言虚词复习专项练习参考答案1.C例:表转折,却;A表并列,B表承接,C表转折,D表修饰2.B例:表承接,就;A表递进,并且;B表承接,就;C表因果,因而;D通“尔”,你3.D例:为什么;A什么;B通“呵”,喝问;C怎么;D为什么4.A例:介词,对于;A介词,对于;B助词,舒缓语气;C助词,呢;D助词,舒缓语气5.B例:连词,才;A副词,竟然;B连词,才;C表判断,就是;D代词,你的6.A例:代词,他;A代词,他;B代词,这;C副词,一定;D代词,自己7.D例:副词,难道;A代词,它;B副词,一定;C副词,大概;D副词,难道8.D例:副词,将要;A连词,尚且;B连词,并且;C副词,暂且;D副词,将要9.B例:代词,你;A连词,如果;B代词,你;C代词,这;D动词,像10.C例:名词,地方,处所;ABD都是代词,所字结构;C名词,地方,处所11.C例:用来……的;ABD都是“……的原因”,C用来……的12.A例:动词,以为;A动词,以为;B动词,作为;C动词,成为;D介词,被13.C例:介词,向;A介词,被;B介词,替;C介词,向;D助词,呢14.C例:代词,它<他>;A代词,哪里;B助词,啊;C代词,他<它>;D助词,啊15.C例:句中舒缓语气;A表判断语气;B表商量语气;C句中舒缓语气;D表陈述语气16.A例句:介词,把;A介词,把;B介词,凭借;C介词,因为;D连词,表并列,又17.B例:介词,因为;A动词,认为;B介词,因为;C连词,表修饰,而;D连词,用来18.D例:连词,因为;A介词,凭借;B介词,通过;C名词,缘由;D连词,因为19.B例:介词,被;A介词,到;B介词,被;C介词,比;D介词,在20.B例:介词,跟,同;A动词,赞同;B介词,同;C连词,和;D动词,结交21.D例:副词,就是;A连词,表承接,那么;B连词,就;C连词,却;D副词,就是22.A例:助词,定后标志;A助词,定后标志;B代词,……的人,CD都是助词,表提顿23.C例:代词,我;A代词,这;B代词,他;C代词,我;D代词,他24.C例:助词,“取独”;A助词,提宾标志;B助词,的;C助词,“取独”;D代词,它25.D例:助词,定后标志;A代词,它;B动词,到;C音节助词;D助词,定后标志26.B例:介词,向;A介词,在;B介词,向;C介词,比;D介词,由于27.C例:连词,表目的,来;A介词,用;B介词,因为;C连词,来;D介词,凭28.B例:连词,表承接;A表转折;B表承接;C代词,你;D表修饰29.C例:代词,有的;ABD的用法与例句同;C连词,表选择,或者30.C表递进,可译为“尚且”31.DA都是动词,到、去;B都是副词,表希望;C都是介词,把;D①介词,被②介词,到32.B。
高中文言虚词专项训练(答案及译文)张老师
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纪闻》(1)下列选项中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③木欣欣以.向荣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A.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③④全都不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所奏,乃.常事耳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太祖尝弹雀于.后园C.①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②……则或咎其.欲出者……D.①自当有史官书之.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胡旦,文辞敏丽,见推一时。
晚年病目,闭门闲居。
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传,其人少贱,尝屠豕。
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此又难为辞,相与见旦。
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选自《渑水燕谈录》(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书此又难为.辞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①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C.①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D.①其.人少贱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18个文言虚词及翻译练习(教师卷)
18个文言虚词检测卷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教师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1.C(①⑥转折连词,译为“然而,却”。
②④修饰连词③⑦顺承连词,译为“就,然后”⑤⑧递进连词,译为“并且,而且”。
)2.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D(A.疑问副词,译为“怎么”。
B疑问代词作宾语,译为“什么”。
C译为“什么”,作定语。
D疑问副词,译为“为什么”。
E副词,译为“多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3.D(①表示比较,译为“比”。
②表疑问语气,译为“吗”。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
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ADG(A表顺承,译为“才”。
(完整版)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虚词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虚词)1.(2021·全国甲卷)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
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
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
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2.(2021·湖南5月考前押题最后一卷)自晏球击败秃馁,又走惕隐,其余众奔溃投村落,村落之人以锄耰白梃所在击杀之,无复遗类。
惕隐与数十骑走至幽州西,为赵德钧擒送京师。
(节选自《新五代史·王晏球传》)3.(2020·全国I卷)(苏)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4.(2020·全国Ⅱ卷)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
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
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5.(2020·全国Ⅲ卷)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桓)温依周公居摄故事。
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
谨具封还内,请停。
”事遂不行。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6.(2019·全国Ⅲ卷)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7.(2019·浙江卷)(宗)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
2024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文言虚词(含解析)
文言虚词——2024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也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B.臣之妻私臣C.辍耕之垄上D.何陋之有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足为外人道也中轩敞者为舱B.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C.在水之涘能以径寸之木D.乃大惊乃不知有汉4.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B.且焉置土石有子存焉C.以残年余力以君之力D.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6.下列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C.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D.投诸渤海之尾告之于帝7.下列句中“一”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余拏一小舟B.湖心亭一点C.上下一白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8.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又数刀毙之B.实是欲界之仙都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D.相与步于中庭尝射于家圃9.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尝射于家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笑而遣之10.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执策而临之B.其真无马邪弗学,不知其善也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货恶其弃于地也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子之不知鱼之乐11.对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俯身倾耳以请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A.两个“以”相同,两个“则”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则”相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则”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则”不同1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再而衰,三而竭足肤皲裂而不知C.公将鼓之登轼而望之D.望其旗靡被其辙乱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14.“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也15.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乃记之而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潭西南而望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句意为:他的妻子提出疑问。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虚词常考题专项练习(共18个,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虚词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在括号里写出虚词的意义)一、于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二、与1、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②骞叔之子与师。
——《骞叔哭师》()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2、①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3、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③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4、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三、焉1、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师说》()②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③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④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2、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3、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②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4、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四、何1、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③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五、其1、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高考语文课本内18个文言文虚词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课本内18个文言文虚词专练(含答案)一、乃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笑问客从何处来。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因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不如因善遇之。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5·蒙故业,因遗策。
四、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居则曰:“不吾知也。
”五、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犹且从师而问焉。
3·未知生,焉知死?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六、之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七、乎1·儿寒乎?欲食乎?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纪闻》(1)下列选项中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③木欣欣以.向荣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A.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③④全都不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所奏,乃.常事耳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太祖尝弹雀于.后园C.①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②……则或咎其.欲出者……D.①自当有史官书之.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胡旦,文辞敏丽,见推一时。
晚年病目,闭门闲居。
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传,其人少贱,尝屠豕。
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此又难为辞,相与见旦。
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选自《渑水燕谈录》(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书此又难为.辞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①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C.①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D.①其.人少贱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
主人惜之,加意笼豢。
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
”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后闻常止巢于官道陇树之末,凡吴商驱车入秦者,鸣于巢外,问曰:“客还,见我段二郎安否?”悲鸣祝曰:“若见时,为道鹦哥甚忆二郎。
”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①,事在熙宁六七年间。
选自《玉壶清话》①高虞晋叔:人名(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段生以.事系狱②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①乃.特具车马②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①凡吴商驱车入秦者.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①为.道鹦哥甚忆二郎②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
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
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则天久之,曰:“朕比①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
”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
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
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唐语林》①比:并(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因”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非碌碌因.人成事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D.振声激扬,伺者因.此知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臣以.文章直道进身②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B.①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C.①吾不意为.娄公所涵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D.①而.娄公未尝有矜色②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
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
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
狗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
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
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
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
狗呻吟彻晓。
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
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
”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
”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与。
余即无惜。
”人曰:“若尔,便不相出。
”狗因下头目井。
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
人即出之,系之而去。
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选自《搜神后记》①周章:急得绕圈子。
②周旋跬步:周围半步之内。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若”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尔,便不相出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以此狗见与.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B.①生因.暗行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境湖月C.①以.狗相与②眄庭柯以.怡颜D.①乃.语路人云②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木八剌,字西瑛,西域人,其躯干魁伟,故人咸曰“长西瑛”云。
一日,方与妻对饭,妻以小金鎞①刺脔肉②,将入口,门外有客至,西瑛出肃客,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
比回,无觅金鎞处。
时一小婢在侧执作,意其窃取,拷问万端,终无认辞,竟至陨命。
岁余,召匠者整屋,扫瓦瓴积垢,忽一物落石上,有声,取视之,乃向所失金鎞也,与朽骨一块同坠。
原③其所以,必是猫来偷肉,故带而去,婢偶不及见,而含冤以死。
哀哉!世之事有如此者甚多。
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
选自《南村辍耕录》①金鎞:金钗②脔肉:切成块的肉③原:推求(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且”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且.置器中,起去治茶A.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①乃.向所失金鎞也②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尔已C.①故带而.去②单于视左右而.惊D.①而含冤以.死②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文言句式专项训练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省略句。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4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1、是为何谷?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4、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不拘于时,学于余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二、翻译: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
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
”2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2、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文言句式练习(三)状语后置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4、申之以孝悌之义文言句式练习(四)宾语前置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大王来何操?3、沛公安在?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夫晋,何厌之有?6、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二、晋平公与群臣饮。
饮酣,乃喟然叹日:“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披衽(衣襟)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2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日:“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
公日:“释之,以为寡人戒。
”《师旷撞晋平公》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2、太师谁撞?3、请找出一个判断句和两个状语后置句,并翻译。
(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状语后置句文言句式练习(五)定语后置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
3、马之千里者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铸以为金人十二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
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