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第二讲 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

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

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
政治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历史分析法:这种方法着眼于政治现象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过去政治事件的发展过程,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发展历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当前政治现象。

2. 社会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最初是由社会学家开发的,它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数据采集,对政治现象进行系统分析。

3. 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比较不同时间和/或不同国家的政治现象和制度,以找出差异和共同点,并进一步研究原因、效果和潜在影响。

4.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使用人类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技术来发现关于政治现象的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依赖于让受访者自己描述他们的经历和看法。

5. 文本分析法:这种方法使用文本数据进行研究,例如领导文件、文件、议会辩论、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帖子等等。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政治行动的内在动机和的实际效果。

这些方法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野,实际上,许多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得出相关结论和推断。

《比较政治》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政治》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政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客观介绍了比较政治学领域的有关知识,重点讨论了三个主题:一是作为方法论的比较政治学,二是作为理论知识的比较政治学,三是发展中的比较政治学。

本课程既在类型划分的意义上介绍了各种理论学说形态,又以历史概括的方式考察了政治学说发展和变迁的渊源和走势;既介绍了已经达成学界共识的政治学知识,又探讨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二、教学目标
目的是通过对比较政治学的方法、理论体系以及比较政治学的发展规律的学习与探讨,使学生掌握比较政治学的基本知识,从而为进一步开拓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打好基础,并引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思考和探讨可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借鉴的理论模式和制度模式。

三、最低课时安排
《比较政治》课程最低总计学习课时为64课时。

各章节最低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四、教学内容
我们对本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会提供PPT,并在PPT中标明知识点讲述要点,详细内容请参考PPT。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政治理论是指对于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理论研究和解释。

它涉及到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在政治理论的研究中,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

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价值观、政治权力、公共利益等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政治、国家和权力。

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以及公共利益的识别和实现。

其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包括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等不同的理论观点。

自然法理论认为政治权力应该建立在尊重个体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上,而社会契约理论则主张政治权力是由公民自愿让渡部分自由权利而形成的。

比较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政治体制、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的核心问题是政治体制的比较和分析,以及国家治理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比较政治学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各种制度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公共治理等方面的影响。

比较政治学的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对比分析和统计研究等。

国际政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作用。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家利益、国际冲突、国际合作等方面,以及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演变和变革。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理论建模和模拟实验等。

总结起来,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三个方面。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比较政治学研究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和分析,国际政治学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行为。

这些基础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学课程主要内容总结

政治学课程主要内容总结

《政治学》课程主要内容小结。

一、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内容共分九讲,分别是: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主要介绍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阐述作为政治学研究对象的政治究竟是什么。

(解释政治学是什么)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儒、道、墨、法等学派政治思想的特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解释政治学如何演变而来)第三讲《政治权力》:主要介绍政治权力的含义特点、实施方式、分配原则以及与政治权力相联系的政治合法性。

(解释政治围绕什么而展开)第四讲《政治结构》:主要介绍国家、政府、政党、社团组织等政治主体。

(解释谁[什么]在从事政治活动)第五讲《政治制度》:主要介绍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

(解释政治活动遵循什么规则和程序)第六讲《政治行为》:主要介绍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等政治行为,重点介绍政治管理中的政治决策。

(解释政治活动做什么事情)第七讲《政治文化》:主要介绍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政治社会化。

(解释政治活动在什么文化环境中进行)第八讲《政治价值体系》:主要介绍正义、平等、权利、自由、宽容、民主等政治价值观念。

(解释政治活动追求什么价值目标)第九讲《政治意识形态》:主要介绍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意识形态。

(解释政治活动遵循什么理念)二、主要知识点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对政治的不同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关于政治的定义。

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学习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三讲《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的特点。

实现政治权力的两个方面;实现政治权力的三种基本手段和策略。

政治权力分配的精英主义模式、多元主义模式、法团主义模式、马克思主义模式。

比较政治学考点

比较政治学考点

比较政治学第一章政治学方法论比较研究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一历史分析法1.把政治现象或政治理论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加以考察和研究,认为其产生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2.分析特点的政治现象,从历史因果关系当中去把握,从而认识政治现象的演化规律;3.研究特定的政治现象,从历史发展的合理角度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原因;4.研究政治现象,注重研究其发展的阶段性,并善于总结每个阶段的特点;5.眼注重总结政治现象的历史经验教训;四利益分析法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从事政治活动的动因;2.利益是政治发展的目标;3.利益是影响政治关系调整和变化的基本因素;4.利益是政治决策的价值取向;5.利益是社会成员形成一定政治心理的根源;五比较研究法1.通过纵向比较,研究政治现象发展的阶段性;2.通过横向比较,研究各种政治要素的特点和互动关系;3.通过宏观比较,研究政治现象的特点和模式;4.通过围观比较,研究事物之间的具体差异及其每个事物的特点;5.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6.通过比较,实现政治创新,政治借鉴,政治批断;二、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一行为主义研究方法认为,传统政治学只是抽象地、静止地研究国家权力和国家制度,没有研究政治行为当中的文化、心理因素,并且忽视了一些具体材料的运用,带有主观推测性,因此存在缺陷;1.把政治行为和政治行为为产生的文化、心理因素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不再重点研究国家和权力问题;2.在研究政治现象时,采取实证主义方式,注重定量研究,利用调查、民意测验、听证会等,来推断出政治行为的动机以及结果;3.在实际调查和研究中,大量采取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方法;4.在政治学研究中,应当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不能带有阶级偏见和意识形态的色彩,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得出公正的结论;5.将政治学和其他科学交叉起来进行研究,主要是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进而又产生许多以交叉学科;(六)个案研究法是指对于一种特定的政治现象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的某一事件或群体进行个别的、专门的研究;具体包括下列一些个案:1.描述性个案研究;只对研究对象做一些纯粹的描述,不做理论分析;2.阐释性个案研究;运用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3.假说构建型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的精细化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假说或者理论;4.理论增值型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某一理论的正确性,或者夸大丰富了某一理论的内涵;5.理论减值型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否定某一理论或者削弱某一理论的适用性;6.异常型个案研究;是指那些背离既有的理论、特殊的个案,通过研究这种情况,发现或者创立新的理论; (七)政治角色研究法是指无论普通农民还是精英人物,总是把自己确定在特定的行为规范相关联的位置上,而人们对于特定位置的人总是按照一定的行为标准而寄予期望;具体内容:1.角色扮演;社会成员依据社会对自己的某种期待去行动,努力扮演好社会分配给自己的角色;一个人一旦被授予某种角色,就应该是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风度等,尽可能的复合这一角色的要求和规范;2.角色期待;人们对于一定角色的社会成员所持有的要求和期望,分为局外人期待,当事人期待;3.角色分类;角色具有多样性,依据不同标准分为多种类型的角色;依据时间划分为,永久性角色、短期角色、临时性角色;4.角色网络;一种角色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角色处于联系之中;同时,一个人也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5.角色冲突;个人对角色的理解期待和他们对角色期待的冲突;个人同时扮演多种角色,也能引起内在的矛盾和冲突;第二章政治价值观比较研究三、多元主义一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1.政治过程中,政治行为主体是多元的,影响政治决策的因素是多元的;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除了政党、政府、议会、法院参与政治过程外,公会、宗教组织、教育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以及公民个人也要参与政治角色,都要从自己利益出发;2.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也是多元的,反对单一的意识形态占绝对统治地位;3.社会权力的分配也是多元的,反对高度垄断权力;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彼此竞争的精英,但是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强大的支配一切的政治精英,而是表现各种政治精英为争夺权力彼此竞争;4.政治资源也是多元的,表现为财富、武力、职业、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知识、能力以及家庭等;由于,对这些政治资源拥有的不同,导致了政治影响力的差异性;5.认为政治过程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多元竞争过程,政治斗争形式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讨价还价;二多元主义对政治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三多元主义的缺陷五、社团主义一社团主义基本观点1.社团主义主张要研究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认为特定的利益集团与政府要形成一种稳定的联系;利益集团与政府的互动式在一种共识的的基础上的理性行为,并且利益集团的互动也要受到政府的管辖;因此,主张利益集团与政府保持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社团主义本质是一种合作主义;2.社团主义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做推崇的价值观是秩序、理性、协调、合作,否认利益集团与政府间,以及利益集团彼此之间的存在冲突,注重人为地安排;3.认为政治过程就是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过程,政治斗争形式就是谈判与协商;4.强调法律以及规则的重要性,正是这些法律、规则、界定了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结构关系;5.认为国家决策在政治实践中的极其重要性,认为国家就是一种利益的结合体,因此,个别利益应该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6.突出政治领导者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自历史变革的关键时期,政治领导者个人意志具有中药中作用; 二社团主义与多元主义的比较1、二者的相同点2、二者的区别三社团主义的基本类型五社团主义的政治影响六、精英主义一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1.成人社会的差异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精英主义的逻辑起点;认为,内在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2.精英与大众两分法,是精英主义的基石;认为一切社会无论政治制度如何,度存在着两个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属于统治阶级的永远是少数人,他们垄断着权力并享有政权带来的好处;而被统治者是人数众多的,收统治者合法的或者专横的控制;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少数人统治着分散杂论的多数人的社会;3.精英主义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没有阶级,没有政治统治”的观点,也反对自由主义主张实行代议制的观点,认为代议制也不会改变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区分;4.认为精英之所以能够行使权力是因为:一是,取决于个人素质,这些人有特定的组织能力,人格,特征,奋斗精神,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二是,取决于社会结构,社会上的一些等级结构的存在,领导位置的特殊性,客观上也使一部分人成为精英;三是,非精英方面的因素,非精英具有被动性需要他人领导;5.精英行使权力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控制政府,支配经济,使用暴力,控制大众传媒,强化意识形态,惩处反对者拿手段保护及行使自己的权力;6.关于精英主义权力的更迭,提出了“非精英循环论”,认为历史的变迁是不同的类型的精英循环的产物,是一类精英被另一类精英取代的产物;7.关于非精英成为精英的问题,认为非经营上升到精英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不间断的,非精英首先要接受精英的观点,才能进入统治集团,此外,非精英还是要凭借自身的政治资源以及特定的政治机遇以及积极的政治行为才能成为精英;8.关于精英制定国家政策的价值取向;二精英主义的政治影响第三章国家观比较研究一、强权国家观1.认为国家是政治斗争的胜利者所建立起来的统治,统治者又以斗争的手段维持其统治;这种统治既包括物质统治,也包括非物质统治;2.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产物,是保证统治秩序的工具;3.国家政策市满足统治着需要的,维护期统治的一种现实的实现手段;4.统治者拥有压倒一切的权力,依靠国家全力保证国家稳定和统治秩序的正常运行;并且国家权力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独立性;5.国家目的就是追求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对内实行严密的控制政策,对外发动战争;二、法律国家观1.强调国家权力的规范化和非人格化;国家权力要依据法律规定来行使,官员的职权和责任有法律来规定,国家的价值就是行使权力的规范性;2.强调公民手法的重要性,每个公民都要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3.主张建立法治国家,强调法治优于人治;4.国家是一个有强制性的秩序构成的共同体,而这个强制性秩序就是法律,因此,特备强调国家的秩序性和有组织性;5.认为国家是法律的产物,视为执行法律而设定的特定组织,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法人,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三、合法性国家观1.认为国家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国家的本质在于为社会提供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身安全,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2.特别强调国家经济职能的重要性,这种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依据正义原则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建立必须的社会公共设施,制定政策推动经济发展;3.主张实行社会福利;认为现代国家已经成为执行经济职能的工具,通过支配掌握大量的物质财富,不断的为全民谋福利,通过立法以及有关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措施发展社会福利,这样,国家由阶级统治工具变成了福利国家;4.指出国家由于提供了服务,实行了福利,国家由消极国家变成了积极国家,政府由无为政府变成了万能政府,国家由不干涉居民生活变为了积极敢于居民生活;第四章政体理论的比较研究一、柏拉图的政体理论1.他认为,最符合正义的政体是贤人政体,这是最好的政体,以“哲学王”为最高统治者;2.由于战争,一些善战的人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建立起军阀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强调体育和军事的训练,其不足之处是统治者只重视战备和荣誉,轻视知识和学问;3.由于人们对财产的崇拜与日俱增,富人的低位越来越高,甚至连战功和荣誉等都被忽视,这样财阀取代军阀成为最高统治者,这种政体只重视金钱,不重视学问;4.在财阀整体中,由于人们唯利是图,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穷人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这就难免不会发生穷人暴动,穷人一旦掌权就建立起了民主政体;这种整体的缺陷是:过度自由,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党执政官;5.在民主政体中,穷人领袖总是不断的剥削富人财富,引起富人的不满和反抗,有人以平民代表自居杀害富人,这些人被拥戴为最高统治者,建立其僭主政体;这是一种最坏的政体,因为统治者名义上代表平民,实质上代表专制,这种政体被贤人的整体取代;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1.关于政体的分类根据统治者的人数及其掌权的目的,将政体分为两类6种具体类型:一类是正宗政体,另一类是非正宗政体;在正宗政体中,一个人掌权的是君主制,少数人掌权的是贵族制,多数人掌权的是共和制;在费正宗政体中,以上3种政体的变态分别成为: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2关于政体变化原因他指出,贵族由于在财产上占据优势地位,要求在各方面都超越他们,将政治权力的不平等视为正义;平民则认为,大家都是自由人,因此要求一切方面都平等,将政治权力的平等视为正义;这样在同一城邦中,贵族和贫民在平等的要求上产生了矛盾,是该城邦政体变动的原因;3关于理想政体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因为i,城邦的居民分为三部分:极富阶级,极贫阶级,中产阶级;极富阶级和极贫阶级都是少数人,并且极富阶级生活奢侈,只顾发号施令,易于引起人们的嫉恨;极贫阶级太卑贱,只知道服从,不能从政;中产阶级财产适中,人数众多,具有中庸的美德,适合充当富者和穷者的仲裁者;因此,以中产阶级为基础建立的共和制最稳定;第五章政体发展理论比较研究第一节西方学者的政治发展理论一、政治发展观(一)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1.地理学指向的政治发展是指,把政治发展仅仅界定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并不是指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因为他认为发达国家不存在政治发展问题;2.派生性指向的政治发展将政治发展理解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后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教育普及化,以及大众传媒作用的日益显着,社会流动和分层的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的政治问题,这些新问题是政治发展的研究对象;3.目的指向的政治发展政治发展被看做是像某种特定的制度形态的政治变迁过程,主要是实现政治的民主化、专业化、制度化、理性化、官僚化;4.功能指向的政治发展5.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其中,多元化的政治体系,发达的政党政治和集团政治,合理的制度安排,个人权利得到保障是政治发展的研究内容;三、政治发展动力(一)依靠精神领袖推动政治发展一些具有特殊威望的、能吸引公众的、具有非凡才能的领袖人物,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形成政治权威; (二)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党组织推动政治发展因为政党能够动员民众,控制社会动荡,维护整治稳定,构建政治制度;(三)依靠文官推动政治发展通过文官的组织创新,强化专业精神,改善政治制度;(四)依靠军队推动政治发展认为军队参与政治有利于国家稳定;(五)依靠文化推动政治发展文化能够促进政治认同,强化政治动员,此制度因素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六)依靠中产阶级推动政治发展因为中产阶级有助于保持政治稳定,并且实现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描述(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是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任何政治发展都不是自发实现的,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四)改革是推动政治发展的一种现实动力;通过改革消除政治发展的阻力;(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先进的理论宣传教育群众,是政治发展的精神;(六)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这是政治发展的额文化和科技动力;(七)善于借鉴国际上的一些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要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推动本国的政治发展,这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外部条件;第六章政党理论比较一、政党与一般群众组成的区别1.政党有先天的阶级性;表现在:政党是在一定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是积极的核心,是由积极中的积极分子组成的;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维护者;政党在阶级斗争中起领导作用,而一般的群众组织不具备这种阶级特征;2.政党有特定的政治纲领;纲领主要包括政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目标、政治政策,政治纲领是判断政党政治属性的标志;3.政党有特定的组织纪律;任何政党都要制定组织章程,建立组织机构,从基层到中央形成一个组织体系,并且,用组织纪律约束其成员的行为;4.政党的活动与政权有密切联系;政党主要是围绕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参与政权和影响政权而展开的;5.政党是连接政府和社会的纽带;一方面,政党代表一定的社会利益;另一方面,政党又将社会实施控制,政党的活动既存在政治体系内部,又存在于政治体制的外部;二、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比较(一)区别1.政党是具有一定阶级性的组织,本质特征是阶级性;利益集团是由某种利益组成的团体,本质属性是利益性;2.政党的活动是围绕政权展开的,利益性的活动,虽然也是参与政治,但是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夺取政权,主要是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3.政党是全国性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得利益连接起来,而利益集团往往是按照一定的行业、区域、职业、民族、宗教等背景组织起来的;4.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利益集团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其成员也不受某种纪律的严格约束;(二)联系1.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都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2.利益集团的成员往往分布在政党之中,政党以利益集团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在竞选或执政过程中,政党需要得到利益集团的支持,3.利益集团的要求往往通过政党的政策特别是执政党的政策,得到保护和实现;4.在政党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利益集团往往会起到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利益集团是对政党政治的补充;第七章政治文化理论比较研究一、关于政治文化的内涵不同内涵(一)柏拉图的“知识治国论”柏拉图认为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一个城邦的好坏,有赖于人们的品德,正是因为人们品德的堕落,才引起了社会秩序的混论,因此,唯有城邦制度建立理想国家,除了实行等级之外,就必须使公民保持完善的品德,此外,治理国家还要靠知识,知识、美德和权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二)孟德斯鸠的“民族精神论”(三)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定义(四)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二、政治文化不同类型比较(一)依据参政倾向划分1.地区型政治文化2.臣属型政治文化3.参与型政治文化二依据政治文化演化过程划分1.传统政治文化2.现代政治文化三依据政治之间的关系划分1.冲突型政治文化2.协调性政治文化三、不同社会形态的政治文化比较一奴隶社会政治文化二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三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化四我国政治文化1.我国传统政治文化2.我国现代政治文化。

比较政治学——精选推荐

比较政治学——精选推荐

⽐较政治学⽐较政治学第⼀章绪论第⼀节⽐较政治学的性质⼀、什么是⽐较和⽐较研究1.什么是⽐较⽐较是⼀种科学研究的⽅法。

具体指:(1)从对⽐和鉴别中认识事物;(2)从经验事实中概括和提炼理论命题;(3)从反复发⽣的现象中作出规律性总结并据以预测未来。

⽐较是确定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法。

这⼀⽅法就是根据⼀定标准对存在某种联系的诸多事物分类,并对不同类型事物进⾏⽐照研究,把握事物特征,实现对所研究事物的理解与解释的过程与⽅法。

2.什么叫⽐较研究将⽐较⽅法系统地运⽤于科学研究⽽形成的⼀种特定的研究活动和研究⽅式。

(教材第3页)⽐较——研究⽅法⽐较研究——研究活动、研究⽅式特定性:研究领域、研究主题、交叉学科⼆、政治与政治学1.什么是政治⼈是政治动物。

政治就是共同体⽣活。

共同体⽣活是最符合⼈的本性的优良的⽣活。

——(古希腊)亚⾥⼠多德,《政治学》政就是众⼈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之事,便是政治。

——孙中⼭,《三民主义》政治就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伊斯顿,《政治⽣活的系统分析》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列宁,《论⼯会、⽬前局势及托洛茨基的错误》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本课教材关于政治的解释:所谓政治,在⽐较宽泛的意义上,是指主要与权⼒、统治和权威有关的⼈类关系样式。

这是⼀个关于政治的⽐较政治学的解释。

政治即社会实践主体围绕公共权⼒⽽展开的活动。

——商红⽇,《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研究》(1991)政治有⾼度政治与低度政治之分。

⾼度政治是以国家权⼒为中⼼⽽展开的活动;低度政治是围绕公民权、公民社会等⽽展开的活动。

——商红⽇,《⾼度政治与低度政治》(2009)2.什么是政治学政治学即研究政治的学问。

(教材,第4页)学问:其⼀,指⼴博的学识,系统的知识体系;其⼆,指按照⼀定学科规范开展学术研究前者通常指称博学的⼈,称为“有学问”;后者通常指称研究活动,称“做学问”。

大学政治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政治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政治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范畴和方法一、政治学的研究范畴1. 政治学的定义和作用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旨在揭示政治事实,揭示政治规律,解释政治现象。

政治学的作用是为政治实践服务,为政治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

政治现象包括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现象等,政治行为包括政治参与、政治决策、政治斗争、政治社会化等。

3.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历史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模型建构。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理解政治现象并制定政策建议。

二、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分析政治现象。

实证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来获取数据,然后通过分析数据来揭示政治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2.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或政治体系的政治现象来发现共性和差异。

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发现不同政治模式的优缺点,为政治决策提供参考。

3. 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历史资料和事件来揭示政治现象的演变和发展。

历史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理解政治现象的根源和发展趋势。

4. 理论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是通过建立模型和理论来解释政治现象。

理论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发现政治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5. 模型建构方法模型建构方法是通过构建数学或逻辑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政治现象。

模型建构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预测政治趋势和制定政策建议。

三、政治学的研究理论1. 权力和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概念,政治就是权力的斗争。

权力是一种支配关系,它是通过控制资源和制定规则来实现的。

权力可以分为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也可以分为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

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组织和规范方式。

政治制度包括宪政制度、议会制度、总统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

《比较政治学导论》笔记

《比较政治学导论》笔记

比较政治学导论《比较政治学导论》是一门介绍和讨论各国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变革的学科。

通过比较各国的政治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探讨政治科学的核心问题。

一、比较政治学概述比较政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研究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体系、选举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比较研究来揭示规律和解释现象。

二、比较政治学的方法1.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政治学的核心方法是比较研究。

通过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对它们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等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以寻找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

2. 定性和定量方法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种。

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历史分析和文本分析来获得详细的描述性数据,对政治现象进行深入理解。

而定量方法则是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构建来获得更为精确的数据和三、比较政治学的研究领域1. 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比较研究是比较政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研究各国政治制度的类型、结构、演变和效果,比较不同制度下的政治稳定性、发展性和责任性等问题。

2. 政治文化比较政治文化比较研究探讨各国政治文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对政治行为、政治信任和政治参与产生着重要影响。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因素对政治的影响。

3. 政党体系比较政党体系比较研究研究各国政党体系的类型、组织形式、竞争关系和影响力等问题。

政党是政治制度中重要的力量,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政党体系的运作和影响。

4. 选举制度比较选举制度比较研究研究各国选举制度的类型、效果和改革等问题。

选举制度对政治竞争、政党竞争和政治稳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选举制度的功能和影响。

《比较政治学导论》是一门重要而广泛的学科,通过比较研究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现象和变革过程。

比较政治学课件

比较政治学课件

比较政治学课件如下:
1. 课件标题:比较政治学基础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较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不同国家政治体系的特征和差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
* 比较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政治体系的类型和特征
* 政治发展的概念和模式
* 政治稳定与政治变革的要素和条件
*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 教学方法:
* 课堂讲解:介绍比较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不同国家政治体系的特征和差异。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政治发展、政治稳定与政治变革的要素和条件。

*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课堂互动。

5. 教学资源:
* 教材:《比较政治学导论》
* PPT课件:包含比较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政治体系的类型和特征等内容的PPT课件。

* 视频资料:介绍不同国家政治体系的视频资料。

* 案例资料:具体国家政治体系的案例资料。

6. 课后作业:
* 写一篇关于某国政治体系的论文,要求分析其特征和优缺点。

* 思考题:如何运用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政治形势?
7.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比较政治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比较政治学课程

比较政治学课程

比较政治学课程第一讲:一、比较政治学的学科定位1、比较政治学的定义比较政治学是政治科学的分支学科,它是对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体系的政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2、比较政治学的历程(1)主题:从城邦到民族国家(2)方法:从政体分类到政治过程(3)人物:从亚里斯多德到阿尔蒙德3 、比较政治学的现实价值(1)拓展政治视野(2)超越自我中心主义(3)实现政制借鉴4、比较政治学的知识功能(1)积累背景知识(2)改善知识分类(3)检验理论假说(4)作出前景预测二、当代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内容1、宁骚的区分:比较分析的多维度视角(1)比较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2)比较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行为(4)国别政治与地区政治2、威亚尔达的区分:地理划分的视角(1)国别研究(2)多国家研究(3)区域研究(4)跨地区研究(5)全球比较 (6)主题研究3、迈耶的区分:政治经济关系的视角(1)工业民主国家(2)工业独裁和专政(3)欠发达国家的政治4、《政治科学新手册》的区分:学科发展的视角(1)国别研究(2)国家之间的系统比较(3)研究方法(比较的规则、层次与局限)5、总结:比较政治学的研究体系(概念—方法—理论—制度)三、当代比较政治学的发展:从比较政府到比较政治1、比较政治学的发展线索(1)历史主义(2)法律—制度主义(3)行为主义(4)新制度主义2、二战与比较政治学的发展(1)极权主义的影响(民主—独裁)(2)冷战背景下的新兴国家(共产主义—资本主义)(3)欧洲到美国的学者移民(欧洲—北美)3、比较政治学的具体发展(1)在范围上,新兴独立国家的出现拓展了比较分析的边界,非西方世界的国家建构和民主建设等议题受到广泛关注。

(2)在内容上,突破了以法律机构为主体的研究模式,与公共权力有关的利益集团、社会舆论开始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

(3)在主题上,开始从辩论民主政治的本质转向思考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探索经济发展、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之间的关系。

比较政治学笔记

比较政治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1.政治学的五大范畴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政治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叫比较政治学。

为政治学五大范畴(政治哲学、本国政治、国际政治、公共政策、比较政治)之一2.比较政治学的特色(比较方法的运用)比较是用对比和鉴别的方式,确定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法。

比较研究:将比较方法系统地运用于科学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活动和研究方式。

比较方法是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的前提或基础❖总之,政治: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国家系统理论、政治文化理论、发展理论、阶级精英理论、比较政治经济学3.(一)早期的比较研究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政治学》,其比较研究步骤:(1)提出适合于进行比较分析的问题(2)收集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个案材料(3)在个案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三个相关性准则对城邦国家进行分类2.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宏观性的体制比较(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论证基调:首先,民主被论证为基于自然法和契约论上的最好的政府组织形式;其次,随着民主革命的扩散,民主又被论证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启蒙时代思想家的比较研究在空间上局限于欧洲诸大国之间的比较,在时间上局限于前后相续的历史的比较。

(二)近代的比较研究首先是前一时期的纯思辩型的工作已经开始让位于最初形态的、十分精彩的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学术探讨(托克维尔、白哲特、奥斯特罗果夫斯基、米歇尔斯等)其次,是在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那里,我们可以看到更高层次的比较再次,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认识在这一时期有了比较明显的突破(孔德、杜克海姆)(三)二战后的发展1.为什么比较政治学在二战之后得到长足发展?(1)现实政治发展的影响:❖首先,20—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欧洲或以制度形态或以社会运动方式的普遍兴起,特别是其后所造成的大战浩劫,给当时的学者以新的课题,更多使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革命、战争和当时的法西斯主义。

政治学中的比较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中的比较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中的比较政治学研究一、介绍政治学中的比较政治学是研究不同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科。

其目的是通过比较研究,深入了解各国政治体系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政治变革和制度变革的成败因素,以此为基础为世界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比较政治学起源于19世纪,当时,在欧洲和美国都开始出现类似的研究活动。

在普鲁士,门格斯-维尔尔斯博士(Ignaz Jastrow Menger)率先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思想。

1872年,“比较法学和比较政治学”学会在法国成立。

20世纪30年代,比较政治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并且出现了主要理论派系,如美国的现代化理论、欧洲的制度主义等。

三、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内容1. 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政治文化是一种蕴含在人们心理中的观念和现实的总和。

比较政治学通过比较各国政治文化,研究其特点、来源和影响,寻找不同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为理解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础。

2. 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政治制度是指政府管理和控制人民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比较政治学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其优劣和不同,比如民主制度和独裁制度等。

对比较政治学而言,政治制度的研究是其重要的表征。

3. 政治转型和民主化的比较研究政治转型和民主化是不同国家政治制度转化的过程。

比较政治学通过对这些政治过程的比较研究,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转型和民主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4. 政治环境和政治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许多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策,如经济、文化、地理和历史因素。

比较政治学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政治经济学,比较其优劣和不同,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四、比较政治学的发展趋势与启示随着世界的发展,比较政治学也在发生变化。

比较政治学的发展需要结合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民主意识和新的思想体系来推进。

1. 多元化和全球化政治环境和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比较政治学的发展。

全球化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使得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广泛。

比较政治学讲义

比较政治学讲义

比较政治制度归泳涛guiyongtao@第一讲比较政治学引论一、什么是比较政治学1、比较政治学的三个核心要素比较的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国家,至少是独立的政治体系;经验科学2、比较政治学的两种视角强调解释性的、跨国家的归纳;认为国家具有独特性,对国家逐个描述3、比较政治研究的类型1)国别研究(在宏观图景中说明选题意义)⏹概述(人口、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社会分层、利益集团、政党⏹政治体制(政府机构、决策模式)⏹公共政策例:CIA World Fact Book/cia/publications/factbook/index.html中国外交部网站/chn/gjhdq/default.htm《世界各国概况》2)对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研究3)地区研究(一组具有相似特征的国家)4)跨地区研究5)全球比较6)主题研究二、研究领域⏹总统制与议会制⏹立法、行政、司法⏹政党制度⏹政治文化⏹农业政策、教育政策、人口政策⏹福利政策、移民政策⏹妇女的政治参与、同性恋的权利三、比较政治研究的意义知己知彼;换位思考;他山之石;世界大势;决策依据四、研究方法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2、规律因果关系:A导致B;非因果关系:A和B都由C导致,A和B只是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3、理论一种因果规律及其解释:A如何导致B(A导致q,q导致r,r又导致B)4、自变量和因变量5、基本概念⏹政治体系、国家、民族国家⏹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现代化⏹民主、独裁、专制、威权、极权⏹合法性⏹政治文化⏹利益集团、舆论四、政治体系的分类1、按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按政治体制:民主(总统制、议会制);专制3、按经济体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第二讲比较政治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古代的比较政治学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政体类型的划分、混合政体)附: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论⏹混合政体的两层含义☐不同的阶级利益的混合:富人和穷人的要求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不同的政治原则的混合:议事、行政、审判(权力制衡原则:对孟德斯鸠、美国宪法的影响)⏹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节制与中庸的原则、服从理性⏹混合政体是一种理想的政体☐混合了民主制与贵族制,拥有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的政体是最稳定的权力分立的理论与实践:防止权力的滥用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类型的划分(模型、理想类型)2、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中世纪罗马:西塞罗;中世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1500 年中比较政治学销声匿迹3、近现代的比较政治学1)近现代比较政治学复兴的背景民族国家的崛起;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地理大发现2)近现代比较政治学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霍布斯:《利维坦》;洛克、孟德斯鸠、联邦党人——分权学说;⏹洛克的分权学说☐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立法权、行政权(主动)、司法权(被动)☐以权力约束权力:贵族院与平民院、相互否决权、弹劾权、违宪审查权⏹《联邦党人文集》与美国的实践☐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 );联邦制卢梭;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美国民主制相对平稳发展的原因宪法中的制度设计平等的最大危险是“多数的暴政”;民主制下非常可能出现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冷漠和无责任;☐自由的传统:移民“生而自由”;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地方自治和结社的传统马克思涂尔干(迪尔凯姆)《自杀论》一⏹社会团体因素对自杀率分布的影响☐天主教国家比新教国家低——自杀率与宗教派别有关☐教义都禁止自杀☐不同:天主教会以牧师为中心,新教徒单独面对上帝——新教的结合程度较低⏹假设:社会团体的结合程度与自杀事件成反比☐已婚者比未婚者低☐家庭中子女数多的低☐政治危机或战乱时期低⏹利己主义的自杀类型☐世俗化、个人主义:“人是人类自己的上帝”涂尔干:《自杀论》二⏹经济关系对自杀率的影响☐工商业领域比农业领域高☐自杀率与社会经济水平成反比⏹长期贫穷的人中自杀率最低,富足和从事自由职业的人中自杀率最高☐经济萧条和繁荣的时期自杀率高⏹大起大落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造成破坏性影响⏹道德失范的自杀类型☐现代工业社会缺乏道德约束☐传统社会:义务性的利他主义自杀,选择性的利他主义自杀——基于强烈的集体意识韦伯关于合法统治的三种纯粹类型二、战后比较政治学在美国的勃兴1、二战对比较政治学的影响☐极权主义概念的引入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斯大林治下的苏联☐美国的世界影响☐欧洲学者移民美国☐大量新独立国家的出现2、二战后比较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历史主义(19世纪中期——)⏹制度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为主义(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理论☐依附论、世界体系论⏹新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历史—制度—行为第三讲现代民主制的类型一、民主与民主制1、相关概念1)民主多数决?2)民主制: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3)现代民主制——代议制民主制度因素: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行政权、司法权、联邦制与单一制、利益集团2、利普哈特对民主制的分类——多数民主与共识民主(majoritarian democracy and consensus democracy)阿伦²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主要关注政府、政治制度、政治理论以及政治过程等方面的问题。

而比较研究则是指对不同政治体系、政府机构以及政治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意义以及方法和应用案例等相关问题。

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意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关注政府组织、政治力量以及其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通过政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国政治体系的运作机制,为政策制定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二、比较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比较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不同政治体系进行对比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的异同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国政治的特点和制度安排,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比较、制度比较和文化比较等。

三、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应用案例1. 政治制度比较:通过对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比如通过对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制度下人权保护、政党竞争等方面的差异性,为国家治理提供对策建议。

2. 政治文化比较:政治文化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对政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共同特征。

通过对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对政治行为和制度运作的影响,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文化因素考虑。

比如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文化差异对民主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为政治决策提供指导。

四、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未来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信息时代,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可以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国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比较政治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比较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试图理解不同政治体制的优缺点,总结各种政体的特点,并对政治制度进行评价。

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以及共享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比较政治学的重要性1.1 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借助比较政治学的方法,系统地对不同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通过对希腊城邦、波斯、斯巴达等政治制度的比较,他试图找出最佳政体的特征和条件。

这种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制度进行评价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2 比较政治学的实践意义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政治制度,亚里士多德试图总结各种政体的优缺点,从而为理想政体的建立提供参考。

比较政治学的实践意义在于拓宽了我们对政治制度多样性的认识,有助于寻找适合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形式,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二、亚里士多德对比较政治学的贡献2.1 对不同政体的比较分析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各种政体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包括寡头制、民主制、君主制等。

他试图找出各种政体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并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为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2 对政治制度的评价和改良建议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政体都有其局限性,没有一种政体能够完美地满足人们的政治需求。

他提出了通过对不同政体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一种理想政体的构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良建议,为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对比较政治学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不同政体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各种政治制度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政治实践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比较政治学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政治多样性的重要性,避免盲目奉行某种政治制度而忽视其他可能性。

总结回顾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 比较政治学是其重要的部分。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政治行为、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

而比较研究则是在政治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来探索其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本文将探讨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关系,以及其对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影响。

1. 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角色、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党和选举等方面。

政治学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研究,寻求政治行为背后的规律和动因,以及政治制度的优劣和演进。

2. 比较研究的意义与方法论比较研究是政治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对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来发现其相似性和差异性。

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情况,揭示不同政治制度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入的理论思考。

在进行比较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寻找共同点和差异点,并制定合适的比较范式。

比较研究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或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研究问题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来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3.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关系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政治学通过对个案的详细研究,揭示了政治现象的细节和内在机制;而比较研究则通过对多个案例的比较,发现了政治现象之间的普遍规律和趋势。

比较研究可以使政治学研究更具广度和深度,通过对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可以拓宽研究者的视野,发现政治学之外的共同因素和影响力。

同时,比较研究还可以验证和修正政治学理论,提供实证依据。

4.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应用价值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对于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在学术研究方面,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可以为政治学家提供更全面的研究结论和辅助决策。

比较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于政策制定、分析国际关系、预测政治趋势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

此外,政治学与比较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国家治理、民主发展、制度改革等实践领域。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通过对各国政治体系、政府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比较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政治的本质与规律。

本文将从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典型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定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一门学科。

而比较研究,则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发展等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政治现象的普遍规律和差异。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目标是理解政治,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释各国政治体系的功能、发展和变化。

二、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重要性1. 揭示政治现象的普遍规律:通过比较各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发现政治现象背后隐藏的普遍规律,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政治现象的本质。

2. 发现不同国家的政治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政治差异,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种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3. 提供政策建议与决策支持: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通过对不同国家政治实践的比较研究,可以为各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制度改革的参考依据。

三、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典型方法1. 宏观比较方法:宏观比较方法是对国家间政治制度、政策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大量的国家案例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寻求不同国家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以揭示普遍的政治规律。

2. 横向比较方法:横向比较是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研究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发展路径和模式,从而理解各国政治现象的差异和原因。

3. 纵向比较方法: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这种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同一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当今世界背景下,深入研究各国政治体制和政策变化对于理解世界政治格局、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学研究方法与技巧

政治学研究方法与技巧

政治学研究方法与技巧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参与等。

为了深入理解和分析政治学问题,研究者必须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研究水平。

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政治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著作和研究报告,研究者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进行文献研究时,研究者应当选择可信度较高的文献,如学术期刊、学术著作等。

同时,要注重文献的批判性阅读,对文献中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确保自己的研究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二、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政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观察等方式,研究者可以获得大量的实证数据,进而分析政治现象和行为。

在进行调查研究时,研究者应当注意样本的选择和调查工具的设计,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注重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解释,避免过度解读或武断结论。

三、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政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段的政治现象和行为,研究者可以揭示其共性和差异,进一步推断政治学问题的普遍规律。

在进行比较研究时,研究者应当注重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并提炼出共同点和差异点。

同时,要注意比较研究中的误区,避免盲目类比或简单归纳。

四、定性研究法定性研究法是政治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强调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和行为的质性特征。

通过深入访谈、焦点小组和内容分析等方式,研究者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口头资料,进一步理解政治学问题的本质。

在进行定性研究时,研究者应当关注细节和背景,将个案的观察和访谈结果与理论联系起来,避免片面和主观的判断。

五、建模与模拟在政治学研究中,建模与模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构建形式化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研究者可以模拟和预测政治现象和行为的变化。

在进行建模与模拟时,研究者应当注重模型的简化和合理性,选择合适的参数和函数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合法性的终极基础:同意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问题??? 1,合法性与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构建关系
国家认同性危机、政府合法性危机(实体性) 政策渗透性危机、政治参与性危机、 资源分配性危机(过程性)
2,合法性与合法化的关系
合法性:社会、公众对国家、政府的价值判断和 态度
合法化:国家、政府向社会、公众为寻求合法性 的过程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 九、宪政样式(constitutional format):
即由宪法规定的政治决策结构以及结构 之间互相作用的模式。
政治制度、政治体制 问题?
“宪政(constitutional polity)”与“宪法政治 ( constitutional politics)”的关系
• 八、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 与社会结构
(一)社会分层:指一个社会中哪些人 结社或分离。也就是确定个人的社会身份 和政治身份。
划分标准:经济、宗教、语言和文化、 种族、地域等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问题?? 以“阶级”作为划分标准的评论:
1,“阶级”的经济内涵及使用意义 2,“阶级”身份的明确性与易变性 3,非经济性标准的模糊性与持久性 4,“阶级”群体行动的非实在性 结论:阶级分析方法的特殊性与解释力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二)社会结构的类型:
1、垂直性分层(累积式分化)
(cumulative or mutually reinforcing): 单一标准所形成的社会结构
特点:个人身份单一、成员关注本群体、群体 间相互隔离、跨群体互动低,内部很可能是金字 塔式的结构。
后果:高强度、不妥协的政治冲突和社会竞争, 党派间相互敌对与升级,政治动荡与暴力。
第二讲 比较政治学基础知识
一、研究的主要题域 二、概念术语与解释 三、政治体系的类型
一、比较政治学的主要题域
• 一、系统理论与国家理论
(一)政治系统理论
1,一般系统论(戴维·伊斯顿)
一、比较政治学的主要题域
一、比较政治学的主要题域
2,结构功能主义(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
一、比较政治学的主要题域
比较政治学的文化动力: 1,人类学对文化的传统研究 2,社会学对社会化和小群体的研究 3,心理学中的个性研究 理论研究路径:模型构建、实证研究
一、比较政治学的主要题域
• 、政治发展理论
新兴民族国家的大量出现 理论和现实问题
1,政治民主发展理论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
2,政治发展阶段理论
奥甘斯基《政治发展阶段》 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附: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与结构:
1、政治认知:包括知识(Knowledge)和见闻 (Information)
2、政治情感:即对政治体制的感觉。 1)体制热爱(system affect)——对政权的认 同和归属感。 2)体制疏远(system alienation)——以对政 府和官员的普遍不信任为体现。 3、政治态度:指对政治对象的心理定位,常常 包括对事物应有情形的合乎惯例的看法。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附: 宪政的8大原则
1,人权原则(私权) 2,有限政府原则(公权的来源目的与边界) 3,分权原则(权力分立) 4,法治原则( 依法治理) 5,代议原则(代表立法) 6,同意原则(武力、强制的非正当性) 7,民主原则(多数优先) 8,政教分立(世俗社会与政治)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 五、民族主义(nationalism):
人们(民族)对自身所享文化、历史 和领土的认同以及时而感到伟大的意识。 对自身所属民族的伟大与夸大的信念。
“我们不要别人的统治!” 排外主义性质:对其它民族或国家充 满敌意、轻蔑或仇恨。
当今具有爆炸性的意识形态,极具亲和力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 六、政治情境
(political environment/settings/background):
指政治事件、行为发生和政治体制运行 的环境。
自然地理、人口因素、历史经验、社会 结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 等等
比较政治学: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 七、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
西德尼·维尔巴:由得自经验的信念、表 意符号和价值观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规定 了政治行为所由发生的主观环境。
阿尔蒙德:指称政治的主观方面,包括一 国居民中当时所盛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 和技能。简单地说,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 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
1,精英人物的政治作用和社会功能。 2,对社会大众与精英的对比性分析。 3,对特定社会阶层、特殊群体的深度 研究。
一、比较政治学的主要题域
• 五、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 →比较政治经济学 重点在于帝国主义理论、依附理论、欠 发展理论、国家理论和阶级理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复兴 经济因素对于政治分析仍具有某种强势 的影响和解释力
一、比较政治学的主要题域
3,民族国家构建理论
卡尔·多伊奇《民族主义与社会交往》 埃默森《从帝国到国家》
4,政治发展与变迁理论
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5,不发达理论 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原因解释
殖民统治论、依附论、帝国主义论等
一、比较政治学的主要题域
• 四、社会结构理论
主要研究社会阶级、阶层、特殊群体、 精英、大众、领袖人物等社会结构要素
3,政治沟通理论(卡尔•多伊奇)
(二)国家理论 系统理论的缺陷与国家主义的复兴 主权国家理论、民族国家国家理论 多元资本主义,多元社会主义,社团
主义、新保守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工具 主义、结构主义、女权主义的国家理论
一、比较政治学的主要题域
• 二、政治文化理论
确定文化因素在政治系统中的作用,主要用 以解释制度差异的原因,是对政治表象的更深 层次的探索。
特色的对象,用共同的属性(标准)予以衡量的做 法,是对一系列复杂现象进行系统地整理、组织和 最终简化的基本工具。
一、最早的、传统的分类:亚里士多德
三、政治体系的分类
二、在现代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中的分类 (一)按政治意识形态取向与经济水平状况 相结合的分类: 1,工业民主国家(西方发达国家) 2,共产主义体系(社会主义国家) 3,第三世界国家(全球余下的国家)
“分裂(碎块)社会(segmental societies )”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尼日利亚由种族和宗教形成的“分裂社会”图示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2、横切分割(cross-cutting cleavages)
在一种主要标准的分层结构中,其它标准也很有 影响力,因而使个人具有多种社会、政治身份和角 色地位,同时属于多个群体。——角色交叉
特点:个人身份多样、成员关注各类群体、群体 间相互联系、跨群体互动高,内部和外部很可能是 平等式的结构。。
后果:利害关系复杂化、行动倾向妥协性、低强 度的政治冲突与竞争,社会稳定和政治民主。
“整合(融合)社会(integrated societies)”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北欧国家的“整合(融合)社会”
3)顺从型态度——承认一些人更具资格占据统治 地位,但他们却有义务照顾公共利益并对其政治统 治的后果承担责任。 (英国)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4、政治价值:优先考虑的事物和目标所采用的 基础性标准。
平等与特权 自由与控制 集权与分权 统一与分立 人治与法治 他治与自治 民主与独裁 5、政治信仰:政治生活的最一般性的构想。 1)教条主义——政治决定严格与既定的一套原 则相一致,很少考虑实际后果。墨守成规是其精确 的特征。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2)意识形态——可根据新信息予以适当 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但总体上仍较为封闭的 一套信仰体系。
不断的调适一般会改变原初的观念和意义, 但在表述形式上则会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3)实用主义——不考虑原则而在反复试 错得出的结果基础上作出政治决定。常常形 成政治上的渐进主义。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三、政治体系的分类
(二)按决策模式不同的分类 1,民主体制:
标准:定期的选举,合法的反对党 (1)总统制: (2)议会制:
A,议会主导制 B,内阁主导制(责任内阁制)
2,权威体制:无选举、无合法反对派 ;非竞
争性选举、欺骗、恐吓大众和反对派
三、政治体系的分类
(1)专制权威主义:
国家是指在既有领土上运用主权进行统 治的合法实体。(国际法:四要素说)
人为建构的产物 (country):意指出生的地方 (nation): 有血缘关系的人群构成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 四、民族国家(nation-state):
主要指一个政治实体与一个自然的或者 建构的民族在其范围上较为一致时所产生的 共同体。 一个民族nation+一个政府结构state
“民族”的两种含义和用法: 1,种族学意义——自然形成的 2,社会与政治学意义——人为建构的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中国的民族分布与“中华民族”观念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 三、国家(state):
一种政治结构,通常指具独立自主性的、 有足够的权力来贯彻其法令实体。
关键是对“权威”的态度
二、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及解释
权威(authority):
1)权力 2)合法的权力 3)权力拥有者
1)平等型态度——指普通人在承担政治角色 和作出政治判断时与权威者的相对平等。(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