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的地道战》教案
《冀中的地道战》经典教案

《冀中的地道战》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掌握《冀中的地道战》的基本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o理解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战略价值。
o学会通过文本分析,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o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地道战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价值。
o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中英勇斗争的敬意和爱国情怀。
o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特点,提取关键信息。
难点:•深入理解地道战的战略价值和历史背景。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冀中地道战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2.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3.学生事先收集有关冀中地道战的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冀中地道战吗?它在抗日战争中有什么作用?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冀中的地道战》,了解这场英勇斗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冀中的地道战》全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其表现,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三、了解历史背景1.教师出示冀中地区的地图和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了解冀中的地理位置和抗战形势。
2.提问:冀中地区在抗日战争中有什么特殊的地理和战略价值?3.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冀中地区的抗战形势和地道战的背景。
四、探究地道战的战略意义1.教师提问:地道战在冀中抗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有哪些战略优势?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地道战的战略意义和价值。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8《冀中的地道战》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8《冀中的地道战》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冀中的地道战》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能够通过朗读、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体会地道战的意义。
4.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冀中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战背景、情节及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地道战对抗战的重要意义,进行思辨性阅读。
三、教学准备1.课文《冀中的地道战》2.PowerPoint课件3.黑板、彩色粉笔4.学生练习册5.朗读音频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冀中的地道战》。
2.通过图片展示、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地道战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与理解(20分钟)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让学生对文中的故事情节有个整体了解。
2.解读生词和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
3.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地道战的背景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思考与讨论(15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地道战与抗战的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道战对中国抗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四步:书写与表达(15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地道战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学生进行自由发言和互相展示,提升表达能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
2.强调地道战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扬抗战精神。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道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和体会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其他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共1课时)

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共1课时)一. 教材分析《冀中的地道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从战争的需要出发,介绍了冀中地道战的出现、构造和作用,再现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巧妙地利用地道战这一斗争方式打击敌人的生动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地道战这种方式可能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地道战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地道战的相关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冀中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地道战的相关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地道战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课文中所表现出的冀中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料,再现地道战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育法: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地道战的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料。
2.课文:冀中的地道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道战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地道战的第一印象。
教师简要介绍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阅读。
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如:地道战是什么?地道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表现了冀中人民的智慧和勇气?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冀中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

《冀中的地道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构造特点和作用。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途径,获取有关地道战的相关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图片、资料等线索,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相关概念。
2. 地道战简介:介绍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构造特点和作用。
3. 地道战图片展示:展示地道战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道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构造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地道战的构造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道战的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地道战的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等线索,探究地道战的构造特点和作用。
4. 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5. 总结提升:教师针对学生探究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构造特点和作用。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地道战的结构图。
3. 家长访谈:向家长了解家乡的地道战情况,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构造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交流能力。
3. 学生通过图片、资料等线索,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冀中的地道战》。
2. 地道战相关视频、图片、资料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构造特点和作用。
2. 谈话法: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资料等线索,进行探究学习。
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教案

2.突破教学难点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智慧,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的培养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产生共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冀中的地道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遇到困难时如何机智应对的情况?”(例如:下雨天没有带伞如何避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地道战背后的智慧与勇敢。
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掌握生字词:地道、堡垒、艰巨、神妙等;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地道结构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3.领悟课文中地道战所体现出的智慧和勇敢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积极参与,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这说明他们具备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培养方面,地道战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然而,我也发现,这种情感态度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还需要通过更多实际案例和英雄事迹的分享,让学生们深刻领悟到地道战背后的精神内涵。
部编版《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教案(共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冀中的地道战》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单元主题是“提高阅读的速度”。
这个单元由《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以及《冀中的地道战》四篇课文组成。
《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地道战产生的原因、作用以及地道的样式和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有一千多字。
教材内容离我们很远,学生阅读起来有困难。
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编者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中地道产生的原因、作用,以及地道的构造特点;二是训练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速度;三是让学生感受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无穷智慧。
本课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是一篇学习介绍事物的好文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既要落实这一单元的阅读策略,同时也要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特点,感受人民的无穷智慧。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本课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教学不同于常规单元,更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要将阅读策略教学和课文内容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学习提示、课后题等,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实现自读自悟,尝试运用到合作交流、独立运用阅读策略的目的。
【教学目标】1.认识“侵、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侵、略”等10个字,会写“侵略、修筑”等14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题目质疑,唤起学生的好奇1.出示课文的题目《冀中的地道战》。
2.根据题目质疑。
3.出示资料:“冀中”指的是我们河北的中部,一块宽阔的平原,没有一点高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作⽤、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进⾏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地道战作了⾼度评价,热情颂扬了⼈民群众的⽆穷智慧和顽强的⽃志。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原⽂ 1942到1944那⼏年,⽇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碉,⼋⾥⼀堡,想搞垮我们的⼈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的“扫荡”,冀中⼈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争⽅式,这就是地道战。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在⼴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敌⼈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了,我们就从地道⾥出来,照常种地过⽇⼦,有时候还要打击敌⼈。
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地道的式样有⼀-百多种。
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的地道挖在街道下⾯,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
地道有四尺多⾼,个⼉⾼的⼈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三四尺,不妨碍上⾯种庄稼。
地道⾥每隔⼀段距离就有⼀个⼤洞,洞顶⽤⽊料撑住,很牢靠。
⼤洞四壁⼜挖了许多⼩洞,有的住⼈,有的拴牲⼝,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
⼀个⼤洞容得下⼀百来⼈,的能容⼆百多⼈。
洞⾥经常准备着开⽔、⼲粮、被⼦、灯⽕,在⾥⾯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洞⾥有通到地⾯的⽓孔,从⽓孔⾥还能漏下光线来。
⽓孔的⼝⼦都开在隐蔽的地⽅,敌⼈很难发现。
⼈藏在洞⾥,既不⽓闷,⼜不嫌暗。
有的⽼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地道的出⼝也开在隐蔽的地⽅,外⾯堆满荆棘。
有的还在旁边挖⼀个陷坑,坑⾥插上尖⼑或者埋上地雷,上⾯⽤⽊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踏上去就翻下坑⾥送了命。
在地道⾥,离出⼝不远的地⽅挖⼏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警戒;拐弯的地⽅挖⼀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万⼀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8《冀中的地道战》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任”,积累本课词语。
2.学会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1.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的智慧。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一、激趣导入1.(视频播放《地道战》的电影片段)师:同学们,刚刚看了《地道战》的电影片段,你们知道影片中的人们是怎样打击敌人的吗?(学生答,教师板书课题)2.师:从课题来看,哪一个词是中心词?(地道战)“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冀中”指的就是河北省的中部平原地区。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课件出示关于地道战背景知识介绍)二、明确要求,提示“带着问题读”的方法,交流阅读体会。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课题后,你有哪些疑问?把问题简要记下来,带着问题读文章。
2.记录时间和问题,检测阅读效果。
课件出示检测题,检测阅读效果。
3.交流阅读体会,说说在阅读时提出了什么问题。
让阅读时间不同的学生汇报阅读情况,说说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预设1:我不明白什么是“大扫荡”,“孑口”指什么?“任丘”在哪里?但这些不影响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会暂时忽略,做到了不回读。
预设2: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的情况呢?”我知道这句话是这段话的关键语句,接下来文章要具体说人在地道里怎么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三、梳理主要问题,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并初步梳理。
2.全班汇报,归类梳理问题。
预设1: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地道战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什么是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在地道里是怎么打仗的?预设2:和课文的主旨有关的: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地道战?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的意义有哪些?为什么利用地道可以打败敌人?预设3:文章写法方面的: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地道战的?筛选出对于理解课文和把握主旨最有价值的问题。
《冀中的地道战》语文教案范文

《冀中的地道战》经典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冀中的地道战》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简介冀中地区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引入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地图展示冀中地区。
引导学生讨论地道战的意义。
1.4 教学活动:展示冀中地区的图片和地图。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冀中地区会出现地道战。
第二章: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地道战的特点和优势。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地道战的特点和优势。
2.4 教学活动:展示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地道战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章:地道战的结构与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结构和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地道战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地道战的不同层次和功能。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地道战的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地道战的不同层次和功能。
3.4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结构。
观察和描述地道战的不同层次和功能。
第四章:地道战的应用与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应用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地道战在战争中的应用和影响。
分析地道战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使用历史资料和案例展示地道战的应用和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4 教学活动:展示历史资料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应用和影响。
思考和讨论地道战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思维。
5.2 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和拓展方向。
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和拓展方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当培养小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比如,要求小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
这样,学生能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快速地消化和处理信息。
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提高了阅读速度。
本单元是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为主题的板块,本篇课文是本组速读训练的第四篇。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速读经验,所以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既关注学生已有的速读整篇课文的能力,又夯实带着问题速读部分段落的能力,在层层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剪辑《地道战》的影视资料。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地道战的资料。
2.读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激发情感1.多媒体播放《地道战》的视频剪辑。
(板书:地道战)2.学生畅谈观看感受。
3.教师深情介绍: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板书完整课题:冀中的地道战)4.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后质疑。
预设:冀中的地道战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作用?冀中的地道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学会围绕课题质疑,为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激情导入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地道战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其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情境。
通过质疑,既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又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速读感知,分层内化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2.组内交流并汇报。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冀中的地道战》是周而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抗战期间,冀中人民创造的一种新型斗争形式——地道战,热情讴歌了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抗日战争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超人智慧。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二自然段,主要讲地道战诞生的历史背景,先说敌人的做法和企图,再说我们的斗争形式。
第二部分是第三至第七自然段,主要讲地道的样子和各种功能,第三自然段总体介绍地道的作用和意义,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地道的式样和构造,第五自然段主要讲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第六自然段主要讲怎样防御敌人进攻,第七自然段主要讲怎样传递情报。
第三部分是第八自然段,主要讲地道战产生的作用。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除了正常的阅读理解外,还承担着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任务。
【教学目标】1.学习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道的特点,感受冀中人民的智慧。
3.认识“侵、略、垒、丘、搁、陷、拐、岔”等8个生字,会写“侵、略、筑、堡、党、丘、妨、蔽、陷、拐”等10个汉字。
【教学重难点】学习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扫读游戏,训练速度1.同学们,我们继续玩扫读游戏。
游戏规则和以前一样:我在屏幕上一次性出示一组词语或者一段话,看看谁能一眼看完、记住所有词语或者这段话里的内容。
2.屏幕闪现以下词语,停留时间1-2秒,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地道大洞气孔出口(2)侵略扫荡修筑搞垮破坏(3)十里一碉八里一堡不计其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无穷无尽3.屏幕闪现一段话,停留1-3秒,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2)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任、岔、陷”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理清文本结构,了解地道战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4.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理清文本结构,了解地道战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请大家再次回忆,你还能说出哪些呢、小结:大家总结的都很棒!像带着问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一目两行、三行,还可以才用跳读、抓关键词的方式;看来大家以及掌握了适合自己的方法。
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技巧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冀中的地道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课题,质疑。
预设:地道里都有些什么?地道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造地道?为什么要在地道里打仗呢?是谁在里面打仗?······2.出示自读要求:(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问题答案。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地道的哪些方面。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任丘”“岔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蔽”的写法和笔顺。
(4)课文写了地道的“结构”“作战”“作用”三方面的内容。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地道的结构有哪些,又有什么样的特点?读课文1-4小节,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扫荡、粉碎、封锁、了如指掌”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冀中人民在战争中英勇无畏的精神。
了解冀中地道战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冀中地道战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抽象的词语,如“扫荡”、“封锁”、“了如指掌”等。
深入理解冀中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冀中地道战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是如何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吗?他们运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战斗方式——地道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冀中在哪里?地道战是怎样的战斗方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教师随即板书: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人民战争的威力。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过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冀中地道战的特点和作用。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冀中地道战有什么特点?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并划出关键的语句。
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冀中地道战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随即板书:隐蔽安全、能打能藏、全民皆兵。
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全班交流讨论: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作⽤、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进⾏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地道战作了⾼度评价,热情颂扬了⼈民群众的⽆穷智慧和顽强的⽃志。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课⽂原⽂ 1942到1944那⼏年,⽇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碉,⼋⾥⼀堡,想搞垮我们的⼈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的“扫荡”,冀中⼈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争⽅式,这就是地道战。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在⼴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敌⼈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了,我们就从地道⾥出来,照常种地过⽇⼦,有时候还要打击敌⼈。
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地道的式样有⼀-百多种。
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的地道挖在街道下⾯,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
地道有四尺多⾼,个⼉⾼的⼈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三四尺,不妨碍上⾯种庄稼。
地道⾥每隔⼀段距离就有⼀个⼤洞,洞顶⽤⽊料撑住,很牢靠。
⼤洞四壁⼜挖了许多⼩洞,有的住⼈,有的拴牲⼝,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
⼀个⼤洞容得下⼀百来⼈,的能容⼆百多⼈。
洞⾥经常准备着开⽔、⼲粮、被⼦、灯⽕,在⾥⾯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洞⾥有通到地⾯的⽓孔,从⽓孔⾥还能漏下光线来。
⽓孔的⼝⼦都开在隐蔽的地⽅,敌⼈很难发现。
⼈藏在洞⾥,既不⽓闷,⼜不嫌暗。
有的⽼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地道的出⼝也开在隐蔽的地⽅,外⾯堆满荆棘。
有的还在旁边挖⼀个陷坑,坑⾥插上尖⼑或者埋上地雷,上⾯⽤⽊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踏上去就翻下坑⾥送了命。
在地道⾥,离出⼝不远的地⽅挖⼏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警戒;拐弯的地⽅挖⼀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万⼀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冀中的地道战》第2课时(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冀中的地道战》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他们的感情变化。
3.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感情真切地演绎故事中的情节。
4.能够表达对于勇敢坚韧的人物行为的感悟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描写,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内心的冲突与变化。
三、教学准备1.课文《冀中的地道战》第2课时教材。
2.学生课本、笔、纸。
3.课堂板书。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教的内容,帮助学生回忆起《冀中的地道战》这篇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引导学生回忆起作者通过哪些描写表现了冀中地道战士的坚韧和不屈不挠。
2.新课讲解•听取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进入新课做好铺垫。
•利用板书,梳理文章中涉及的主要情节,突出展现人物的性格转变和心理活动。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对于人物行为的评价和感悟。
3.课文朗读•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指导他们在朗读中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性格的转折。
•听取学生的朗读,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调,提高朗读的表现力。
4.课文分析•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所表达的人物性格和感情变化。
•鼓励学生围绕文章展开自由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5.小组讨论•安排学生组成小组,就文章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课文感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人物行为,表达自己对于勇敢坚韧的评价和感悟。
•鼓励学生真情流露,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文章中人物的性格转变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勇敢坚韧的品质,努力成为堂堂正正的少年。
六、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于《冀中的地道战》这篇文章的理解。
•思考并描述身边发生的勇敢坚韧的事例,写成小作文。
8《冀中的地道战》(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冀中的地道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冀中的地道战》的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的敬佩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课文《冀中的地道战》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冀中地区人民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略,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地道战战术。
课文通过讲述地道战的起源、发展和成果,展示了中国人民在逆境中的智慧和勇气。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冀中的地道战》的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道战背后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逆境中的奋斗和智慧。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地道战吗?请大家谈谈对地道战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冀中的地道战》,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起源、发展和成果。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地道战的理解和感悟。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地道战的情景,体验地道战的魅力。
2. 各小组进行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板书,突出地道战的重要性和意义。
六、作业设计(5分钟)2. 让学生思考:地道战背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哪些品质?请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冀中的地道战》,让学生了解了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精选7篇)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冀中的地道战》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冀中的地道战》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并从中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并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4.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描写古代战争的《赤壁之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描写的是现代人民战争——《冀中的地道战》。
(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冀中”指什么?(河北地区中部,冀,河北简称。
)你对“地道战”有哪些了解?(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或书中谈谈自己对地道战的了解。
)二、教师简介背景知识。
三、提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思考问题:(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冀中地道的?(2)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冀中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3)从课文中描写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中,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两点,谈谈你对“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感受。
3.同桌或小组交流讨论。
课文先讲了地道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接着讲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式样多,地道的位置和高度,地道里的大洞及通气孔,地道的出口,地道的通讯联系等。
学生交流时,可引导他们画出相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4.结合课文内容,画一画地道的示意图。
(丑)个人画。
(2)选择画得好的在班上展示。
5.引导体会“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的意思。
6.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篇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8《冀中的地道战》(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冀中的地道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冀中的地道战》,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战进行抗日斗争的英勇事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文章内容,提炼关键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冀中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精神,增强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 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写作手法。
3. 深入探讨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战术特点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4. 体会作者对冀中人民的赞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战术特点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战进行抗日斗争的英勇事迹背后的意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板书《冀中的地道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 简要介绍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
2. 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三、合作探讨(10分钟)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提炼关键信息。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 分析文章写作手法,如叙述、描写、议论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五、情感教育(5分钟)1.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冀中人民的赞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讨论地道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课堂小结(3分钟)2.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冀中的地道战》,使学生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战进行抗日斗争的英勇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中的地道战》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字,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任”,积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特点。
3.体会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认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没收到爱国主义教育。
4.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录时间。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字,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任”,积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认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没收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背景资料导入:
抗战时期,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2.出示图片,了解抗日战争。
二、学习生词
出示生字:侵略等生字。
1.领读生词,注音读准字音。
2.观察每一个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词语。
3.用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4.用形近字识字。
5.多音字:任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
2.请你认真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同学们,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下阅读的时间。
3.速读课文
本文有1200字,我打算4分钟读完,你呢?
预设:
快速来默读课文。
默读时集中注意力,避免出声,减少注视点,缩短眼停时间,避免回读。
4.联系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内容整体感知:
地道战的产生及作用。
地道战的式样和特点。
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5.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注意:
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正确处理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6.读一读第一部分,思考:地道战的作用?
预设:有效地保护自己有力地打击敌人
7.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讨论: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地道战的结构的?
地道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坚固性科学性隐蔽性实用性
8.分析一下地道战的式样和特点!请你找出来。
9.读一读课后最后一段,你打算怎样读,感受到了什么?
10.创设情景,小组合作朗读。
预设:
想一想我们要用怎样的情感来读这篇课文?
想一想要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读?
读完课文,你还了解了什么?小组之间整理记录一下。
四、学写生字
今天我们要学会10个生字,大家想一想怎样学习的效果好。
1.课件出示:侵、略等10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
预设:“略”:左短右长。
右边横撇的撇和捺要长,盖住下边。
;“堡”:上部分书写要紧凑,下边底横要长,托住上边。
“党”秃宝盖略宽,“兄”的竖弯钩伸展。
“陷”“撇”要短一点,两横居中分开。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背挺,足安。
六、巩固提高
打开“基础训练-《冀中的地道战》”,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小组自检。
2.形近字我会积累,我用自己的方法来区分开。
照这样子,学会积累其他形近字吧!
出示词语:
妨碍纺织防止访问坊间
3.出示词语认读:
侵略修筑粉碎领导
不计其数打击坚持游击
妨碍隐蔽陷坑拐弯迷惑无穷无尽
4.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地道样式多样,实用科学,出口隐蔽。
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战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二、课文赏析
按着标记的小标题再理清课文的内容。
预设:
1.地道战的产生及作用。
2.地道的式样和特点。
3.地道战在抗日史上的作用。
(一)快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地道战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出示句子一: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2.出示句子二: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1)这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预设:篇末点题
3.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
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预设: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4.和同学一起说一说课文中还写到了地道战的哪些作用?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重点谈一谈保护自己和打击敌人的部分。
5.带着问题学习第二部分
地道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哪些式样?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啊?
预设: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
6.请小组之间讨论学习“地道战的式样”。
7.重点解决:地道战有什么样的?式样怎么这么多啊?
8.结合“任丘”的地道,观察地道的结构,分析地道的特点。
9.为什么说“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你在那里还看到过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
(1)街道下面四尺多高
(2)小洞作用大
(3)不妨碍种庄稼
(4)与别村相连
……
10.谈一谈敌人是怎样破坏地道的,我们是怎样与他们斗争的?
水(连接枯井)、火(土、沙)、毒气来破坏(孑口)
11.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
预设:这句话在本段里有什么作用?
无线电有线电
12.冀中人民是怎样利用地道与敌人作斗争的?
预设:重点抓住斗争展开。
13.想一想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从总体结构看比较隐蔽
从对付敌人的破坏方面的结构看
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的作用看
从通讯联络方面的结构看
四、课堂扩展:
1.谈论分享你了解到的其他战争形式?
2.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请谈一谈对战争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查看相关的资料,观看影视作品《地道战》。
六、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冀中的地道战》”,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