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上浙教版4.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件(精)

合集下载

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知识点2 三角形的重心
A
知识点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 重点
图形
推理
结论
周长之比
.
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面积之比
.
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知识点4 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重难点
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构建出相似三角形模型,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利用数学知识求解.现对测量物体高的常见方法总结如下:
刘徽的《海岛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专著.他在该书中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测算海岛的高、远问题
测量原理
如图所示, , , , ,即 ._
测量数据
观测者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 ,观测者与镜子上的标记之间的距离 ,镜子上的标记与旗杆底部之间的距离 .
测量原理
如图所示, , .又 , , ,即 ._
中考常考考点
难度
常考题型
考点1: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图形的周长或面积等.
★★★★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考点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考点1 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链接教材 本题取材于教材第146页作业题第6题,考查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及图形面积.中考真题通过改变教材题中的条件进行Βιβλιοθήκη 式,整体难度相当.测量数据
人的身高 ,人的影长 ,旗杆的影长 .
利用影子测量物体高度时,人的影长和物体的影长必须是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测量得到的
测量原理
如图所示, , . , , .易知 , , . , , , 可测, 可求得 的长度, ._

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课件

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课件

(1)若BC=9cm,EF=___3_cm_______
A
(2)△AEF与△ABC的周长之比
5E
H
2 F
G
=___1_:_3____
(3)△AEF与△ABC的面积之比
B
D
C
=___1_:__9___
变1:当∠AFE=∠B,AF=2,AB=5时,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若AD⊥BC于点D,AG⊥EF于点G,求AD:AG的值. 5:2
∵S△ABC=3.8×2.2÷2=4.18(cm2)
4.18 三角形地块的实际面积
( 1 )2 10000
∴三角形地块的实际面积为
4.18×108cm2,即41800m2 NhomakorabeaB
A
2.5
DC
答:估计三角形地块的周长为970cm,实际面积为41800m2。
例题讲授
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EF∥BC,AE:AB=1:3
B/
C/
D/
∵△ABC∽△A/B/C/
C
∴ AD A/D/
=
AB A/B/
=k
∴ SΔABC SΔA /B/C/
=
1 2
BC
AD
1 2
B/C/
A/D/
=
BC B/C/
AD A/D/
=k×k=k2
1、已知两个三角形类似,请完成下列表格
类似比 2 周长比 2 面积比 4
1
3
100 m
k
1
3 100 m
解:设正方形PQMN是符合要求的△ABC
的高AD与PN相交于点E。设正方形PQMN 的边长为x毫米。
因为PN∥BC,所以△APN∽ △ABC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相似三角形 4.4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②课件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相似三角形 4.4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②课件 (新版)浙教版


,∠ABD=40°.求∠C的度数.
解:在△ABD与△ACB中,∠A=∠A,
•由 AB2 AD AC,
•得
AB AD AC AB
•∴△ABD∽△ACB
•∴∠C=∠ABD=40°.
=25cm,BC边上的高线长为20cm.小慧给出 一种裁纸方法:如图,将AB,AC分别五等分, 然后连结两边对应的点,并以这些连结线 为一边作矩形.剪下矩形纸条(图中阴影部 分)作为墙报镶边的材料.问:小慧的这种 方法能满足这版墙报镶边的需吗?请说明 理由.

C4


1 5

2 5

3 5

4 5

BC
2BC 2 25 50(cm) 48cm
谢谢大家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AD AO , 即 5 1,
BC BO
BC 2
BC 25 1(0 cm)
答:容器的内径BC为10cm.
1.已知: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 AC上的点,
AD AE DB EC
.求证:△ADE∽△ABC.
•解:由已知可得
三角形相似还有下面的判定定理: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相似.
例2 图4 -19是用卡钳测量容器内径的示意图.现量得卡钳上A,D
解 两端点的距离为5㎝,AO DO 1 .求容器的内径BC.
BO CO 2
} AOD BOC
AO DO
△AOD∽△BOC
BO CO
AD DB AE EC
AD
AE
••即 又∵∠A=∠AAADB,
AC AE

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课件

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课件

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2讲《相似三角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相关内容,详细涵盖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方法(SSS、SAS、ASA、AAS)、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方法及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如相似的建筑、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2. 例题讲解DEF中,DE=3cm,EF=4.5cm,DF=6cm。

判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是否相似。

(2)已知三角形ABC中,∠A=40°,∠B=60°,∠C=80°;三角形DEF中,∠D=40°,∠E=60°,∠F=80°。

判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是否相似。

3. 随堂练习(1)已知三角形ABC中,AB=5cm,AC=8cm,BC=10cm;三角形DEF中,DE=4cm,DF=6cm,EF=8cm。

判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是否相似。

(2)已知三角形ABC中,∠A=30°,∠B=60°,∠C=90°;三角形DEF中,∠D=30°,∠E=60°,∠F=90°。

判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是否相似。

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1)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精讲PPT课件)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精讲PPT课件)

课练习
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且让小尺竖直,看到尺上大约有24个分划恰好 遮住旗杆。已知此同学的臂长约为60cm,求旗杆的大致高度。
解:由已知得:BC=24cm=0.24m,CM=60cm=0.6m,
EN=30m,BC//DE,CM//EN,

∴△ABC∽△ADE,△ACM∽△AEN BC AC ,CM AC ,
探 ∴ 100 CD 40 .
D
120 CD
究 答:点C到直线PQ的距离为240m.
1、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
练习 为5cm,6cm和9cm,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2.5cm,则它的最长边
课 为( C ) A. 3cm B. 4cm C. 4.5cm
D. 5cm
DE AE EN AE
练 习
BC CM , DE EN
0.24 0.6, DE 30
∴DE=12m. 答:旗杆大致高12m.
动脑筋
课 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小 结
1、已知△ABC∽△DEF,AM,DN分别为△ABC,△DEF的一条中线,
练习 且AM=6cm,AB=8cm,DE=4cm,求DN的长. DN=3cm
作 证明:∵△ABC∽△A′B′C′, ∴∠B=∠B′,∠BAC=∠B′A′C′.

又∵AT,A′T′分别平分∠BAC=∠B′A′C′,
∴∠BAT= 1∠BAC,∠B′A′C′= 1 ∠B′A′T′
2
2
∴∠BAT=∠B′A′T′,
究 ∴△ABT∽△A′B′T′, ∴ AT AB . A' T' A' B'
归纳 类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类似比.

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课件(浙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课件(浙教版)
4, 6
2、已知△ABC与△DEF类似, △ABC的三边为2,3,4, △DEF的一边为8, 求其余两边.
4,6或12,16或16/3,32/3
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格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连线为
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如图所示,在10×10的方格
中,已知△OAB.
y
1.作一个格点三角形与 △OAB全等.
AC
∴△A′B′C′∽△ABC
A
A′ B′
C′
归纳性质
类似三角形的对应角 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
类似三角形对应边的 B 比, 叫做两个类似三角 形的类似比(或类似系数) (similitude ratio).
A
A′
注意: 两个三B角′形 的前后顺序.
C
C′
如图,AB = 1
AB 2
,
所以△A′B′C′与△ABC的类似比为
1 2
△ABC与△A′B′C′的类似比为2
做一做
如图,△ADE与 △ABC类似,根据图形分别说出两个 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A
D
B (1)
E
C
C
B A
(2) E
A
D
D
E
B
C
(3)
问题探究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类似吗?为什么? A
D
类似. 因为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
B
CE
F
2、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类似吗?为什么?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
例2、已知: 如图, D、E分别是△ABC的AB, AC边上 的点, △ABC∽△ADE.
已知 AD:DB=1:2, BC=9cm, 求DE的长.
温馨提醒: AD:DB的比是 △ADE与△ABC的类似 比吗?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相似三角形》,具体内容包括:5.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5.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5.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性质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几何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推导和应用,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如建筑物的立面图、衣服上的图案等),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3. 例题讲解: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判定方法解题。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① AA相似定理② SSS相似定理③ SAS相似定理④ RHS相似定理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 对应角相等② 对应边成比例③ 对应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成比例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

证明:三角形ADE与三角形ABC相似。

(2)已知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

若AD:DB=2:3,BE:EC=3:4,求AC:BC的比值。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较好,但对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还需加强。

九年级数学上册 4.4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课件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4.4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课件 (新版)浙教版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 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有两个角对应相等
方法3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方法4 三边对应成比例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三角形相似与全等的三种常用判定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判定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方法
1 两边对应成比例, 两边对应相等,
A
EC
5.如图:在△ABC中,点M是
D
BC上任一点, MD∥AC,
A E
ME∥AB, BD 2,求CE .B 2份 M 3份 C
AB 5 AC
5份
解:∵MD∥AC, ∴△BDM∽△BAC
∴ BBAD=
BBMC=
2 5

MC BC
=
3 5
又∵ ME∥AB,
∴△CEM∽△CAB
∴ CE= CA
CM = 3 CB 5
A
C
A
B
(1)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2)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4)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5)有一个角是100 °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6)有一个角是70 °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7)若两个三角形相似比为1,则它们必全等。√ (8)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大小不等。×
学以致用
1、如图判断4×4方格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
似,并说明理由。
D
想一想:找角的关系容易, 还是找边的关系容易?
解:根据勾股定理,得:
EB
CA 2 AB2 2 BC 10
A C
DE 5 EF2 5 FD 5
F
∴△ABC∽△EFD
2如 .如图图在 在正正方方形形网网 格上格 A有1上 B1△C有 1和 A1BA2B1C2C21, 和△ A它2B们2C相2,似它吗 们相?似如吗果 ,?相 求 如似 果出相相似似,比 求; 出 如果 相不似相比似 ;如,果请不说相明 似,理请由说。明理由。

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课件

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课件

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2章《相似三角形》。

具体内容包括: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几何画板。

2.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相似三角形的例子,如建筑物的立面图、衣服的图案等,让学生感受到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细节: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过程细节: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进行练习。

过程细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过程细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4.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三角形ABC中,AB=4cm,AC=6cm,D是BC边上的点,使得BD=2cm,CD=3cm。

求证: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相似。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B(4,6),C(2,3)。

求证:三角形OAB与三角形OBC相似(O为坐标原点)。

2. 答案:(1)证明:由题意得,BD:CD=AB:AC=2:3,且∠B=∠C(公共角),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相似。

新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相似三角形》精品课件

新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相似三角形》精品课件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82021/11/82021/11/811/8/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82021/11/8November 8, 2021
B
C
(2)
∵ BC∥DE
∴ ADDEAE
AB BC AC
又∵ ∠A= ∠A ∴ △ABC∽△ADE
∠ADE=∠B,∠AED=∠C,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 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 角形相似。
用数学符号表示:
A
∵ DE∥BC
E
D
D
E ∴ ΔADE∽ΔABC A
B
C
(1)
F
C
D
思考题
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相似
已知: DF//BC
A
DE//AC
D
F
EF//AB
C
B
E
问题
如果△ABC∽△A1B1C1 而△A1B1C1 ∽△A2B2C2 那么△ABC与△A2B2C2 是否相似? 为什么?
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如果
△ABC∽△A1B1C1 ,
而△A1B1C1 ∽△A2B2C2
那么△ABC∽△A2B2C2 。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和13, 与其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为39,你知道这个三 角形的其它情况吗?
1.全等三角形是不是相似三角 形?说明你的理由。
2.(1)所有的等腰三角形是 不是相似三角形?
(2)所有的直角三角形是不是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完整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完整版)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重心分每一条中线成1:2的两条线段.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2, 则对应高的比为__1_:__2____, 则对应中线的比为__1__:__2___. (2)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为1:4 ,则对应高的比为_1_:__4__ .
A'
D'
C'
新知讲解
解:∵△ABC∽△A'B'C',∴∠B=∠B', AB BC . A'B' B'C'
∵ AD,A'D'分别是△ABC与△A'B'C'的中线,
∴BD= 1 BC,B'D'= 1 B'C',
2
2
BD
BC
AB .
A
B'D' B'C' A'B'
∴△ABD∽△A'B'D',
AD A'D'
1 2
.
证明:如图,连结DE.
∵BD,CE是△ABC的两条中线,∴
DE
∥=
1 2
BC.
∴∠EDB=∠DBC,∠DEC=∠ECB,
∴△DEP∽△BCP.
DB PP
EP CP
DE BC
1 2
.
新知讲解
例2中,如果再作BC边上的中线,这条中线与AC边上的中线BD的交 点也必定分BD成1:2的两条线段,也就是点P. 这就证明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作业布置
选做题: 3.如图,在△ABC中,BC=120,高AD=60,正方形EFGH的一边在 BC上,点E,F分别在AB,AC上,AD交EF于点N,则AN的长为( B). A.15 B.20 C.25 D.30

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课件

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课件

浙教版数学九上42《相似三角形》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2章《相似三角形》。

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具体的教学内容有: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尺子、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同时,教师结合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体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组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6. 作业设计:(1)判断下列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题目: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C=EF,AC=DF。

答案:△ABC~△DEF(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已知:在△ABC中,AB=5cm,BC=8cm,AC=10cm。

求△ABC的周长。

答案:△ABC的周长=5+8+10=23cm。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在知识讲解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结合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体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其应用(公开课)课件浙教版九年

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其应用(公开课)课件浙教版九年
解决几何证明题
在数学竞赛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证明一些几何定理或推论。
解决代数方程问题
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可以将代数方程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从而简化解题过程。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它们的相似 比。
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相似比 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角角角判定
如果两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 相似。
边边角判定
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则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
三边判定
如果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0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证明三角形全 等、求解角度和长度等问题中。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 以推导出许多重要的几何定理和性质。
例如,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证明勾股定理、余弦定 理等重要的几何定理。这些定理在解决几何问题中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与解三角形的关系
解三角形是指通过已知条件求解三角形各元素的过程,而相似三角形是解三角形 的一种重要工具。
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将问题转化为比例 关系,从而简化求解过程。
05
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测量中的应用案例
测量建筑物高度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建 筑物的影子长度和同一时刻已知高度 物体的影子长度,计算出建筑物的高 度。
综合运用
在实际解题中,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证明方法 进行解答。
拓展应用
通过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几何、代 数等领域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F B
D
3
例2 如图,屋架跨度的一半OP=5m,高度 OQ=2.25m,现要在屋顶上开一个天窗, 天窗高度AC=1.20m,AB在水平位置。求 AB的长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Q
A
C P
B
O
4
例3 数学兴趣小组测校内旗杆的高,有以下几种方法:
小雨把长为2.4米的标杆CD直立在地面上, 量出旗杆影长2.8米,标杆影长1.47米
A
测量:人与标尺的距离,人与旗杆的
距离,确认标尺的长度
E
C F D
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 B
依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1、如图,△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 BC=120毫米,高AD=80毫米,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 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 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浙教版九(上)
§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2)
衢江区周家学校 方红忠
1
回顾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3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 方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之比,对应边上中线 之比,对应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2
如图. 有一路灯杆AB,小明在灯光下看 到自己的影子DF,那么 (1)在图中有相似三角形吗?如有,请写出. (2)如果已知BD=3m,DF=1m,小明身高为 A 1.6m,你能求得路灯杆的高吗?
AB BD 那么 EC DC
BD EC 120 50 解得AB 100(米) DC 60
答: 两岸间的大致距离为100米.
11
我们还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目标点A,再在河的 一边选点D和 E,使DE⊥AD,然后,再选点B, 作BC∥DE,与视线EA相交于点C。此时,测得 DE , BC, BD, 就可以求两岸间的大致距离AB了。
A
方法一:利用阳光下的影子。
(太阳光线可以近似的看作平行线)
x m
C 2.4m 1.47m D 2.8m
F
E
B
小商在旗杆前面的地面上平放一面镜子(E),观 测者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调整位置使恰好在镜 子里看到旗杆顶点A.测量出:BE=8m DE=2.8m
CD=1.6m
A
方法二:利用镜子的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二、测高的方法
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用“在同一时刻 物高与影长的比例”的原理解决
三、测距的方法
测量不能到达两点间的距离,常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测高、测距),
一般有以下步骤:①审题 ②构建图形
19
③利用相似解决问题
20
21
解:设正方形PQMN是符合要求的△ABC的高AD
与PN相交于点E。设正方形PQMN的边长为x毫米。
A E
N P 因为PN∥BC,所以△APN∽ △ABC AE PN 所以 = AD C BC B Q D M 80–x x = 因此 ,得 x=48(毫米)。答:边长为48毫米。 80 120 9
2、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
选定一个目标作为点A,再在河的这一边选点B和C, 使AB⊥BC,然后,再选点E,使EC⊥BC,用视线确定 BC和AE的交点D. 此时如果测得BD=120米,DC=60米,EC= 50米,求两岸间的大致距离AB.
A
B
D
C
E
10
解: 因为 ∠ADB=∠EDC,
∠ABC=∠ECD=90°, 所以 △ABD∽△ECD,
1
2
3
17
变式二
小晨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影长 0. 4米,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 有一部分落在第一级台阶上,测得此影长为0.2米,一级台阶 高0.3米,此时落在地面上影长为4.4米,求旗杆的高度.
18
一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 2 测高(不能直接使用皮尺或刻度尺量的) 测距(不能直接测量的两点间的距离)
A
B
D
C
E
12
如图,已知零件的外径为a,要求它的 厚度x,需先求出内孔的直径AB,现用一个 交叉卡钳(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去量, 若OA:OC=OB:OD=n,且量得CD=b,求厚度x。
分析:
O
如图,要想求厚度x,根据 条件可知,首先得求出内孔 直径AB。而在图中可构造出 相似形,通过相似形的性质, 从而求出AB的长度。
xm
C
1.6m
D
2.8m E
8m
B
方法三:利用标杆
小明在地面直上立一根标杆EF,沿着直线BF后退到点 D,使眼睛C、标杆的顶点E 、旗杆的顶点A在同一直 线上。 A
测量:人与标杆的距离DF,
人与旗杆的距离DB
人的目高和标杆的高度
E
G H D F B
C
方法四:利用标尺
用手举一根标尺EF,让标尺与地面垂直, 调整人与旗杆的距离或眼睛与标尺的距离, 使标尺刚好挡住旗杆的高度。
15
解:∵ OA:OC=OB:OD=n
且∠AOB=∠COD
∴△AOB∽△COD ∵ OA:OC=AB:CD=n
O
又∵CD=b
∵AB=CD ·n = nb 又∵x = ( a - AB )÷2 = ( a - nb )÷2
16
测高变式一
小聪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 放置时影长1.5米,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 一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 在地面上影长为21米,留在墙上的影高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