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复习古诗的意境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古诗词意境鉴赏ppt(共24张)

高考复习古诗词意境鉴赏ppt(共24张)
域特征( 幽深、幽僻等)和场面 大小(雄浑壮阔、空旷辽远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
意境鉴赏常用术语
类别 用语 壮阔类 雄奇优美、雄浑壮阔、阔大悠远、富丽堂皇 明丽类 瑰丽、恬静优美、恬淡自然、幽静、生机勃勃、 繁华热闹 深远类 幽深、奇险迷蒙、迷茫、缥缈、暗淡、幽暗、 昏暗
• (2005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第二联用 了“片云”“孤月”二个意象,第三联用了“落 日”“秋风”二个意象,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分 别赏析二、三两联。
学以致用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成都草堂,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此诗选取江山、花草、燕子、鸳鸯等 意象,描绘了一幅江山秀丽,花草飘香,燕子 筑巢,鸳鸯暖睡的初春美景图,(步骤一)营造 了明净绚丽、生机勃勃的意境(步骤二) 。表现 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 骤三)。
答案:氛围:幽静、清冷;
心情:孤单、寂寞。
换个问法: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两句。 怎样答?

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鉴赏诗歌的意境

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鉴赏诗歌的意境

古诗词鉴赏:鉴赏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气氛(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二、解题步骤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局部:1.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局部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意境特点。

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气氛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表达其特点和情调。

3.剖析作者思想。

根据诗歌情境气氛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方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例:阅读下面的诗,回答下列问题。

山居即事[唐]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革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问题: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分析】《山居即事》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而《山居即事》中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

诗根据诗歌幽寂澄淡的意境及诗人的风格可以体会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简而言之,三步可概括为九个字:描图景+点气氛+析感情。

【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古诗词的“意境”鉴赏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的精华。

其语言精练,字字珠玑,内容精深,意味无穷,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积累诗量的增加,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却越来越淡。

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大多数古诗词,因时代生活各异,诗人表达风格不同,语言高度凝练,古今表达差异巨大,学生难以进入诗中所描绘的人、情、景中,难以与诗人进行思想的交融,更难以领略诗中的意境,时间久之,便觉学之无趣、诵之无味。

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意”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情感;“境”是客观立体的艺术图画。

古诗词的意境就是古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同客观的景象事物形成的整体的艺术境界。

一篇古诗词,由于作者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所以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言外意、弦外音、意外味,与诗人“相亲相近”呢?这既是现代小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复习的“硬骨头”。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古诗词,能更多地获得经验和方法,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一、读题目,抓诗眼古诗词有的在题目上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观点,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有的在题目上表明了诗的主旨以及诗人抒发的情感等;还有的在题目上点明了作品的范畴,是写景诗、咏物诗、叙事诗,还是送别诗、怀古诗,认真诵读题目,就会找到诗词信息点,从而对学习、分析、理解、欣赏古诗词大有帮助。

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题目中的“送”字就非常明确地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送别。

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仔细诵读古诗,就会发现诗中展现的那一个个画面“雨中送别”、“折柳赠别”、“喝酒饯行”等,都是为一个“送”字而设置的。

2015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2015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学习目标:掌握诗歌鉴赏意境题答题技法
小结:
1、从意象入手 2、注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技巧 3、概括图景,延伸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模式: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刻画, 描绘出……图画,情景交融(托物言 志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学习目标:掌握诗歌鉴赏景物形象分析技巧
堂清测试
《创新方案》P146“景物形象”【对点练】
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表述中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学习目标:掌握诗歌鉴赏意境题答题技法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列举景物(意象):缺月、孤灯、风露、鸣蝉、 半黄的疏桐等衰残的景象。 分析氛围:孤寂、凄凉的意境。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学习目标:掌握诗歌鉴赏意境题答题技法 真题赏鉴
(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 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 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 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 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 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 围”“心绪”各2分。)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解析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解析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解析中国古代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而闻名于世。

这些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让读者陶醉其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揭示其中的奥秘和魅力。

一、意境的概念意境是指诗词作品通过文字的表达手法,以及通过形象、音韵、意象等因素,展现出来的一种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的情感体验。

中国古代诗词意境的构建主要依赖于意象的具体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意象的运用意象是古代诗词中的一种基本手法,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和运用,诗人可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联想和情感体验。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以自然景物为主,如山水、花鸟等。

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和运用,诗人能够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意境的韵律古代诗词的韵律也是意境构建的重要元素。

古代诗词中使用了丰富多样的韵律手法,如平仄、押韵等。

这些韵律不仅能够让诗词更加优美流畅,更能够让读者在欣赏中既能感受到诗词的美感,又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蕴。

四、意境的情感表达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古代诗词中的意境在表达情感方面特别突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对心理感受的表达,诗人能够以极其简练而深刻的方式传达情感,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这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之所以令人着迷的地方之一。

五、意境的哲理意蕴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蕴,这也是其意境深远的原因之一。

古代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以及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将深邃的哲理融入到诗词中。

这些哲理意蕴使得诗词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智慧和价值,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六、意境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不仅仅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古代诗词所表现出的美感源于其奇特的构思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敏锐感知。

这种审美价值能够让读者在欣赏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也能够提升读者的审美能力和修养。

高考古诗鉴赏之 意境

高考古诗鉴赏之 意境
析。 3.简要分析诗歌的意境。
7
“意境类”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 物象、意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 言再现画面。(2)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 情调。(3)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意境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图景;② 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③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 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 简而言之,三步可概括为: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
22Leabharlann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 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 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 翻译: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鸿雁 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 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但愿在清
两声黄莺的啼鸣。
24
答案: ⑴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
幽明丽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⑵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
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25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 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 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 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
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
骤三)。
9
❖春天暖烘烘的太阳普照大地,山河 一片秀丽景象,春风吹送着初放的 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 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 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 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诗歌的意境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诗歌的意境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诗歌的意境未2009-02-05 1928所谓“意境”,旧时诗论家也称“境界”,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正如王国维所说的:“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宋元戏曲史》)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境”即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常见的诗歌意境有:(!)雄奇阔大,如曹操的《观沧海》,写景雄奇壮美,抒情奔腾震荡;(2)苍凉悲壮,如李白的《关山月》,写景峻拔萧疏,抒情慷慨悲凉;(3)深邃沉郁,如杜甫的《登高》,沉郁顿挫,曲回郁结;(4)闲适淡泊,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寂幽趣,远尘避世;(5)凄婉幽伤,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哀伤凄冷,如泣如诉;(6)清新飘逸,如杨万里的《小池》,生动活泼,细致素雅。

一、[2007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6分)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事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

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曲的对照理解,涉及对典故的判断和理解,对诗歌意境、主题和语言艺术的理解鉴赏能力。

[答案]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二、[2007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秋夜独坐(节选)(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得意象与意境意象与意境就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得两个术语,也就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得两个得重点,更就是要分辨得两个难点。

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得《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得寓意就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就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得就是离别行旅之苦。

二就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得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得心情。

折柳几乎就就是离别得同义语。

在古诗词学习与鉴赏中,类似“折柳"得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与意境问题。

意象意象就就是(物)象与(情)意得组合。

即诗中得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得景与物,还包含了作者得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得不同,有得就是景,有得就是物;有得就是事,有得就是人;有得就是单一得,有得就是多个得。

ﻫ如苏轼得《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得怅惘心境正就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得。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得意境。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得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得《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得就是伤别情怀。

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得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得浑然一体得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得选择只就是第一步,就是诗得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得诗得艺术境界才就是目得。

高考诗词鉴赏复习—意境

高考诗词鉴赏复习—意境

意境的构成,要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主观方面的情与意和客观方面的景与 境统一,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感情和 生动的形象,三者缺一不可。意境是 诗歌的生命和灵魂。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 际流。”这是情深意切的景象,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 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由此寄托了诗人 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情景交融)
一、要了解“意境”可分解成“意”(来自诗人的主 观情志)和“境”(所描写的客观对象)两个方面, 不过这两个方面不是简单地相加和凑合,而是互相作 用和互为条件的,说得确切一点,“意境”是“意” 和“境”辨证统一。王国维曾把意境归纳为三种类型: (1)“以意胜”即以情为主,直抒胸臆。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一气呵成,悲凉慷慨地把 读者引入一种深远阔大的境界之中。 此类直抒胸臆之作,一般来说较少出现,更多的是以下两种。
三、学生要更准确地了解诗歌的意境,就必须“知人 论世”。了解诗人的阅历、情趣、心境以至创作风格, 了解这一作品是诗人在怎样一个特定时期创作。
如2004年春季高考(上海卷)选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和王维《相思》 两首绝句,还配有一段背景材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 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 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 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 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通过阅读这段背景材料, 我们就能了解杜甫创作此诗的时代和原由,以及李龟年唱“红豆”的深 意。从而也就能准确解读“落花时节”的寓意:诗人是在晚春与李龟年 相逢,交代了具体的时令,并且古人对于晚春往往具有惜春、伤春情怀, 所以晚春的落花正是象征二人漂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象征着 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社会现状,表达了诗人深重的故国之思、 家国之痛。

高考诗歌鉴赏技巧——常说的意象、意境概念

高考诗歌鉴赏技巧——常说的意象、意境概念

高考诗歌鉴赏技巧——常说的意象、意境概念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

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意象意境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专项精讲-古诗阅读之意象意境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如王维《渭城曲》中的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思乡类意象:或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者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亮
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从美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 开朗,意味伸长,从深邃无底而又美妙的自然境界体味人生。
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 耐寒,以此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 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 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 竹 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 标志。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比如“咬定青 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风霜雨雪云类
海浪 人生的起伏 东风 春天、美好 春风 旷达、欢愉、希望
露 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天阴 压抑、愁苦、寂寞 海浪的
人生凶险、江湖诡谲 汹涌 狂风 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西风 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雪 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小雨 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暴雨 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绦污秽的力量 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江水 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之意象意境

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之意象意境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本诗写到的事物有:
邮票、母亲、船票、新娘、 坟墓、母亲、海峡、大陆。
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本 诗的意象?
——不是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读诗三步走
1、读题目
2、寻找五感可以感觉到的 事物
3、分析它们的深层含义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诗的意象有哪些?)
(此首曲出现了“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1 0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们 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 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 哀愁。这是本诗流传千古的原因!)
第二节:铺叙俄罗斯河山风景 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第三节:诗人怀着人所不知的 快乐详细描写农家生活的场景
《祖国》的作者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俄罗斯原野 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 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运用丰富的意 象: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 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 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打谷场丘堆满丰收 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 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 场面,写出了诗人忧郁和欣喜,叹惋和赞美等复 杂的感情,仿佛对俄罗斯的乡村大地,作了一次 有趣的巡礼。描写出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的画 面、绝妙的民俗图。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爱和对 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 的真挚感情 。

【语文】学会鉴赏高考诗歌题意境

【语文】学会鉴赏高考诗歌题意境

【语文】学会鉴赏高考诗歌题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里,意境又称为境界。

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而韵味无穷的意象才是意境。

简言之,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形与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融合。

这几年高考的诗歌鉴赏比较侧重意境的赏析,在此提供三个角度供学生参考,并结合写作手法进行分析。

意境结构的第一个层面,是将思想情感寄托于某种景象而形成意象,这个意象具有情与景的不同方式的交融。

首先,是情景交融式。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情深意切的意象,你可以想象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与“雪上空留马行处”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其次,是借景抒情式。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悲壮崇高,体现了进取旺盛的生命活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画面辽阔,感情豪迈,表现了生命的坦荡与生活的富足。

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内心情感,这是景物结构与情感结构的交融。

第三,是触景生情式。

孟浩然的《春晓》意象单纯,诗人只是听到了春天清晨的鸟鸣声,突然想到昨夜的风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隐含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与赞美。

在情与景的融合中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才形成了文学特有的意境。

意境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是境生象外,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使读者通过对意象的理解达到韵味无穷的境界。

首先,是景理结合。

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意象雄浑,动静结合。

后两句诗如何升华呢?诗人由实入虚,由景入理,将情、景、理融为一体,构成了对生命的超越,意味深长。

苏轼的《题西林壁》将描写和议论融为一体。

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无痕有味。

其次,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

《陌上桑》中对罗敷形象的侧面描写是一种虚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兹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这是侧面烘托罗敷的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化虚为实的艺术效果。

高一语文学习指导:古诗文的“意境”

高一语文学习指导:古诗文的“意境”

高一语文学习指导:古诗文的“意境”高一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

而且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学习语文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鉴赏古诗文是语文必备的一项本领,那么如何去品味古诗中的意境呢。

下面学习啦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学习指导:古诗文的“意境”,打好基础对于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高一语文学习指导:古诗文的“意境”一、了解背景。

古诗语言精练,篇幅短小。

诗人一般不可能交待写诗的目的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这就必须向老师、家长或书本求教,为理解诗意、进入意境扫清障碍。

如学习《梅花》一诗,如果了解了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复杂心情的表白,那么你对诗中梅花凌寒独自怒放的意境就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二、理解词句。

要进入诗的意境,必须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

古诗的意境,往往是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

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就能进入诗的意境,打开诗人情感的大门。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被人称好,为什么?如果换用其他同义词,就没有“绿”字那么形象、生动。

看到这个“绿”字,就让人似乎看到一阵春风刚过,随即出现一片翠绿,整个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中折射出诗人思念春光旖旎的江南,急欲回去的心情。

此类例子很多,如:“月出惊山鸟”的“惊”,“僧敲月下门”的“敲”等,举不胜举。

由此可发现,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大多数是动词。

因此在鉴赏时应多注意动词。

优秀的古诗中一般有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名句往往是理解内容的关键。

三、想象补白。

诗歌的思路具有跳跃性的特点,这给理解诗意和体会意境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同学们要善于展开想象来填补因“跳跃”而形成的句与句之间的空白,从而更好地“入情悟境”。

如学习《寻隐者不遇》一诗,针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一句,大家可以提出“谁问”“问什么”“言者是谁”“‘师’是何人”等问题进行补白。

四、品析修辞。

古诗中有不少诗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

高考语文复习XX的意境和意象讲解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复习XX的意境和意象讲解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复习的意境和意象讲解|语文综合知识-
意境是指诗人寄托情感的物象综合起来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包括景、境、情。

答题时三者不能缺一。

以下是的意境和意象讲解,请大家学习。

使至塞上王维ﻭ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玉楼春宋祁
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泊船瓜州王安石ﻭ
京口瓜洲一水间,**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明月何时照我还
乌夜啼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黑云压城城欲摧
登鹳雀楼王之涣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意境和意象讲解的内容就是这些,预祝考生可以在高考中超常发挥。

ﻭ。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整)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整)

常见意象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 —是思乡的代名词 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 西风——往往表达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柳絮——表送别离愁 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竹—— 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 梅——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 洁,傲然独立、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等。 菊——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意境鉴赏规范语
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意境宏 阔) 空寂、缠绵、婉转、朦胧;(清丽、隽秀) 幽静、幽美、淳朴、宁谧;(恬淡、静美) 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繁复) 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感伤、哀婉)
意象和意境例析
例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 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 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分析:意象,就是诗中包含了作者思想情感的 事物,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 、“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意境 , 则是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 成的艺术境界。 “缺月”等意象和“独”、 “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结合 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 这种氛围和 孤高自赏的形象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了 的艺术境界。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女词人。父亲 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深厚的士大夫 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 照18岁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金 石的搜集整理。 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宋高宗南逃,重新 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 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 康。两年后,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 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 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 着动荡不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 州。 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定大家闺秀的 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 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4分)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 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从 (2) (4分)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 容 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 说 课 2014-7-21 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1)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 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 了小桥、弯弯流水、村庄、 绿岸、浮萍、荷花、人家、 庭院等景物。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 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 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 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飞将军,原指汉代名将李广,这里代 指迅捷勇猛的得力将领。追骄虏,表 明骄横一时的敌军已经败退。 沙场,战场;匹马,代指一兵一 卒,败兵残部。诗歌末句大有“宜将 剩勇追穷寇”的气概,显示出诗人勇 毅豪迈的卫国气概
——2015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意境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提问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 境氛围? 2、描写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3、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4、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意境的提问方式
常见的表意境的词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幽静、生 机勃勃、壮观 悲凉、凄清、阴冷、萧条、荒凉、冷 落、衰败、孤寂、凄迷、僻远、阴沉、 昏暗、苍凉、凋零、萧瑟、肃穆 恬静、浩淼、清新、明丽、绚丽、壮 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明净 从 空明澄澈 容
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 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抓主要景物,体会意境 8.(5分)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 的作用。回答切忌空洞,例 要叙述。 不能只答“感伤”,应答出 9.(6分)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为什么而“感伤”。纯写景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 诗不要拔高或套用。 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8. (5分)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 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 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在那 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 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 儿栖息。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 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 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 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 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 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 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 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 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 (今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 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 多人。
(1)(4分)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 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4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 从 容 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说 课 2014-7-21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 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 沉浓重的景象。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 秋”,所以寒云低压,月色 清冷。满,笼罩。就把“军 城”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 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 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 寓示着环境肃杀,军情紧急。
说 课 2014-7-21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答题方法: 1、根据诗句内容,对诗 中的景物进行描述 2、概括景物或环境的特 点(要学会使用诗歌鉴赏 的术语)
把握时间、地点、意象的总体特征,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通过联想想象,语言力求优美。懂得意象 合成意境.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
次石湖书扇韵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 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 约作于此时。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天净沙 江上 嗈嗈落雁平沙, 依依孤鹜残霞。 隔水疏林人家, 小舟如画, 渔歌唱入芦花。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从 容 说 课 2014-7-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