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 CRF)为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它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我国慢性肾衰竭发病率约为100/百万人口,男女发病率分别占55%和45 %,高发年龄为40一50岁。

【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定义和分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1/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肾脏病分期依据美国肾脏基金会制定的指南分为1~5期,见表5-13-1。该分期方法将GFR正常≥90ml/min)的慢性肾脏病称为CKD 1期,其目的是为了早期识别和防治CKD;同时将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 ESRD)的诊断放宽到GFR< 15 ml/min,

有助于晚期CRF的及时诊治。应当指出,单纯GFR轻度下降(6015~2989m1/min)而无肾损害其他表现者,不能认为存在CKD;只有当GFR<60m1/min时,才可按CKD 3期对待。同时,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分类和白蛋白尿分级对肾脏预后和死亡率也有密切关系,需加以重视。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 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慢性肾脏病囊括了疾病的整个过程,即CKD 1期至CKD 5期,部分慢性肾脏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GFR可逐渐下降,进展至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则代表慢性肾脏病中GFR下降至失代偿期的那一部分群体,主要为CKD 4~5期。本章节主要介绍慢性肾衰竭。

(二)患病率与病因

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高达151% ,ESRD患病率为1738/百万人口。我国日前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

慢性肾脏病与慢性肾衰竭病因主要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孟肾炎、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等)、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病(多囊肾病、遗传性肾炎)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主要病因;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病因仍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但近年也有明显增高趋势,尤其在老年人群。

(三)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危险因素

慢性肾衰竭通常进展缓慢,但在某些诱因下短期内可急剧加重,因此,临床上一方面需要积极控制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素,延缓病情进展;另一方面需注意短期内是否存在急性加重的诱因,以消除可逆性诱因,争取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1.慢性肾衰竭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蛋白尿(包括微量白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吸烟等。此外,贫血、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胧氨酸血症、老年、营养不良、尿毒症毒素(如甲基胍、甲状旁腺激素、酚类)蓄积等,在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中也起一定作用。

2.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①累及肾脏的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肾病等)复发或加重;

②有效血容量不足(低血压、脱水、大出血或休克等);

③肾脏局部血供急剧减少(如肾动脉狭窄患者应用ACEI,ARB等药物);

④严重高血压未能控制;

⑤肾毒性药物;

⑥泌尿道梗阻;

⑦其他:严重感染、高钙血症、肝衰竭、心力衰竭等。

在上述因素中,因有效血容量不足或肾脏局部血供急剧减少致残余肾单位低灌注、低滤过状态,是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肾毒性药物特别是非幽体抗炎药、氨基糖昔类抗生素、造影剂等的不当

使用,也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常见原因。

在慢性肾衰竭病程中出现的肾功能急剧恶化,如处理及时得当,可使病情有一定程度的逆转;但如诊治延误,或这种急剧恶化极为严重,则病情呈不可逆性进展。

(四)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进展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肾单位高滤过:研究认为慢性肾衰竭时残余肾单位肾小球出现高灌注和高滤过状态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残余肾单位进一步丧失的重要原因。高灌注和高滤过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基质增加;损伤内皮细胞和增加血小板集聚;导致微动脉瘤形成;引起炎性细胞浸润、系膜细胞凋亡增加等,因而肾小球硬化不断发展,肾单位进行性丧失。

(2)肾单位高代谢:慢性肾衰竭时残余肾单位肾小管高代谢状况,是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肾单位进行性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代谢引起肾小管氧消耗增加和氧自由基增多,小管内液Fe2+的生成和代谢性酸中毒引起补体旁路途径激活和膜攻击复合物(C5b-9 )的形成,均可造成肾小管一间质损伤。

(3)肾组织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在某些生长因子(如TGF-β1)或炎症因子的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如包曼囊上皮细胞或足细胞)、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等均可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 MyoF ),在肾间质纤维化、局灶节段性或球性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4)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慢性肾衰竭肾组织内一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TGF-β1,白细胞介素-1、单个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紧张素II、内皮素-1等)参与了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的损伤过程,并对细胞外基质(ECM)的产生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某些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下调,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PAI-I )等表达上调,在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5)其他:在多种慢性肾病动物模型中,均发现肾脏固有细胞凋亡增多与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有密切关系,提示细胞凋亡可能在慢性肾衰竭进展中起某种作用。此外,醛固酮增多也参与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过程。

2.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

虽然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被用于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但这两种分子本身与尿毒症症状和体征无关。尿毒症症状及体内各器官系统损害的原因主要有:

①肾脏排泄和代谢功能下降,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如水、钠潴留,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等;

②尿毒症毒素(uremic toxins)的毒性作用;

③肾脏的内分泌功能障碍,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可引起肾性贫血、骨化三醇[ 1 ,25-( OH)2D3〕产生不足可致肾性骨病。

另外,持续炎症状态、营养素(如必需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缺乏也可引起或加重尿毒症的症状。

尿毒症毒素是由于功能肾单位减少,不能充分排泄体内代谢废物或降解某些激素、肽类等而在体内蓄积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物质。

尿毒症毒素可分为小分子物质(分子量< 500道尔顿)、中分子物质(分子量500~5000道尔顿)和大分子物质(分子量>5000道尔顿)三类。

其中小分子物质以尿素氮最多,其他如胍类(如甲基胍、琥珀胍酸等)、各种胺类、酚类等均可在体内蓄积,引起临床症状。

中分子物质的蓄积与慢性肾衰竭远期并发症相关,如尿毒症脑病、内分泌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甲状旁腺激素(PTH)是最常见的中分子物质,可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软组织钙化等。

大分子物质如核糖核酸酶、β2微球蛋白、维生素A等也具有某些毒性。

此外,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终末氧化蛋白产物和氨甲酞化蛋白质、氨甲酞化氨基酸等,也是潜在的尿毒症毒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在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各异。CKD 1~3期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患者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

进人CKD 4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

到CKD 5期时,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严重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甚至有生命危险。

1.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慢性肾衰竭时常出现各种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其中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钠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1)代谢性酸中毒:在部分轻中度慢性肾衰竭( GFR>25m1/min,或Scr<350 μmol/L )患者,由于肾小管分泌氢离子障碍或肾小管HC03-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可引起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即肾小管性酸中毒。当GFR降低<25 ml/min或Scr>350 μmol/L)时,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排泄障碍而储留,可发生高氯血症性(或正氯血症性)高阴离子间隙性代谢性酸中毒,即“尿毒症性酸中毒”。

多数患者能耐受轻度慢性酸中毒,但如动脉血HC03-< 15 mmol/ L,则有较明显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与酸中毒时体内多种酶活性受抑制有关。

(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为水、钠储留,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或(和)体腔积液,在临床相当常见;此时易出现血压升高、左心衰竭和脑水肿。少数患者由于长期低钠饮食、进食差、呕吐等,可出现低钠血症、低血容量状态,临床上需注意鉴别。

(3)钾代谢紊乱:当GFR降至20~25m1/min或更低时,肾脏排钾能力下降,易出现高钾血症;尤其当钾摄人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溶血、出血、输血等情况发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容易引起高钾血症,如ACEI/ARB、保钾利尿剂等,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应用此类药物时应特别注意。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5 mmol/L)需及时治疗抢救。有时由于钾摄人不足、胃

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4)钙磷代谢紊乱:

主要表现为钙缺乏和磷增多。

钙缺乏主要与钙摄人不足、活性维生素D缺乏、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因素有关,明显钙缺乏时可出现低钙血症。血磷浓度由肠道对磷的吸收及肾的排泄来调节。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磷排出减少时,血磷浓度逐渐升高。高血磷与血钙结合成磷酸钙沉积于软组织,导致软组织异位钙化,并使血钙降低,抑制近曲小管产生1,25-(OH)2D3(骨化三醇),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PTH ) 。

在慢性肾衰竭早期,血钙、血磷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通常不引起临床症状,在慢性肾衰竭中、晚期(GFR<20ml/min)时才会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

(5)镁代谢紊乱:当GFR<20ml/min时,由于肾脏排镁减少,常有轻度高镁血症。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但不宜使用含镁的药物,如含镁的抗酸药、泻药等。低镁血症也偶可出现,与镁摄人不足或过多应用利尿剂有关。

2.蛋白质、糖类、脂类和维生素代谢紊乱

慢性肾衰竭患者蛋白质代谢紊乱一般表现为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氮质血症),也可有白蛋白、必需氨基酸水平下降等。

上述代谢紊乱主要与蛋白质分解增多或(和)合成减少、负氮平衡、肾脏排出障碍等因素有关。

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低血糖症两种情况,前者多见。糖耐量减低主要与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胰岛素受体障碍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或餐后血糖水平升高,但一般较少出现自觉症状。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出现高脂血症,多数表现为轻到中度高甘油三醋血症,少数患者表现为轻度高胆固醇血症,或两者兼有;有些患者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蛋白a「Lp(a)」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水平降低。

维生素代谢紊乱在慢性肾衰竭中也很常见,如血清维生素A水平增高、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等,常与饮食摄人不足、某些酶活性下降有关。

2.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血管病变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最主要死因。尤其进人终末期肾病阶段,心血管事件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比普通人群升高约15~20倍,死亡率进一步增高(占尿毒症死因45%一60 %)。

(1)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多由于水、钠储留、肾素-血管紧张素增高和(或)某些舒张血管的因子产生不足所致。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贫血和血液透析内瘘的使用,会引起心高搏出量状态,加重左心室负荷和左心室肥厚。

(2)心力衰竭: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随着肾功能的不断恶化,心力衰竭患病率明显增加,至尿毒症期可达65%-70 %。其原因多与

水、钠储留,高血压及尿毒症心肌病变有关。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肺水肿等症状,但一般无明显发绀。

(3)尿毒症性心肌病:

可能与代谢废物的潴留及贫血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的出现,与心肌损伤、缺氧、电解质紊乱、尿毒症毒素蓄积等有关。

(4)心包病变:心包积液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常见,其原因多与尿毒症毒素蓄积、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等有关,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与感染、出血等因素有关。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心音低钝、遥远,少数情况下还可有心包填塞。心包炎可分为尿毒症性和透析相关性;前者已较少见,后者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包炎相似,心包积液多为血性。

(5)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由于高磷血症、钙分布异常和“血管保护性蛋白”(如胎球蛋白A)缺乏而引起的血管钙化,在慢性肾衰竭心血管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往往进展迅速,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变程度较透析前患者为重。除冠状动脉外,脑动脉和全身周围动脉亦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钙化。

4.呼吸系统症状

体液过多或酸中毒时均可出现气短、气促,严重酸中毒可致呼吸深长。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由尿毒症毒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可引起“尿毒症肺水肿”,此时肺部X线检查可出现“蝴蝶翼”征。

5.胃肠道症状

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发生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多是由于胃乳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所致。

6.血液系统表现

主要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多数患者均有轻、中度贫血,主要由于肾组织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所致,故称为肾性贫血;同时伴有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因素,可加重贫血程度。晚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有出血倾向,多与血小板功能降低有关,部分患者也可有凝血因子VIII缺乏。有轻度出血倾向者可出现皮下或黏膜出血点、瘀斑,重者则可发生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

7.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早期可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其后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力降低。尿毒症时常有反应淡漠、澹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表现。周围神经病变也很常见,以感觉神经障碍为著,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也可有肢体麻木、烧灼感或疼痛感、深反射迟钝或消失,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震颤、痉挛、不宁腿综合征),以及肌萎缩、肌无力等。初次透析患者可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出现恶心、呕吐、头痛,重者可出现惊厥。

8.内分泌功能紊乱主要表现有:

①肾脏本身内分泌功能紊乱:如1,25-( OH )2D3 , EPO不足和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II过多;

②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与骨骼肌及外周器官糖吸收能力下

降、酸中毒、肾脏降解小分子物质能力下降有关;

③下丘脑一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泌乳素、促黑色素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水平增高;

④外周内分泌腺功能紊乱:大多数患者均有继发性甲旁亢(血PTH升高),部分患者(大约四分之一)有轻度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其他如性腺功能减退等,也相当常见。

9.骨骼病变

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钙、磷等矿物质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如PTH 升高、1 ,25-( OH)2D3不足等」,导致矿物质异常、骨病、血管钙化等临床综合征,称之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 )。慢性肾衰竭出现的骨矿化和代谢异常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包括高转化性骨病、低转化性骨病(包括骨软化症和骨再生不良)和混合性骨病,以高转化性骨病最多见。在透析前患者中骨骼X线发现异常者约35 %,而出现骨痛、行走不便和自发性骨折相当少见(少于10% )。但骨活检约90%可发现异常,故早期诊断要靠骨活检。高转化性骨病主要由于PTH过高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活跃引起骨盐溶解、骨质重吸收增加,骨胶原基质破坏,而代以纤维组织,形成纤维囊性骨炎,易发生肋骨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骼囊样缺损(如指骨、肋骨)及骨质疏松(如脊柱、骨盆、股骨等处)的表现。骨再生不良主要与血PTH浓度相对偏低、某些成骨因子不足而不能维持骨的再生有关;透析患者如长期过量应用活性维生素D、钙剂或透析液钙含量偏高,则可能使血PTH 浓度相对偏低。

骨软化症主要由于骨化三醇不足或铝中毒引起骨组织钙化障碍,导致未钙化骨组织过分堆积,成人以脊柱和骨盆表现最早且突出,可有骨骼变形。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骨病(DRA)只发生于透析多年以后,可能是由于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沉积于骨所致,X线片在腕骨和股骨头有囊肿性变,可发生自发性股骨颈骨折。

(二)诊断

慢性肾衰竭诊断并不困难,主要依据病史、肾功能检查及相关临床表现。但其临床表现复杂,各系统表现均可成为首发症状,因此临床医师应当十分熟悉慢性肾衰竭的病史特点,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并重视肾功能的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防止误诊。对既往病史不明,或存在近期急性加重诱因的患者,需与急性肾损伤鉴别,是否存在贫血、低钙血症、高磷血症、血PTH升高、肾脏缩小等有助于本病与急性肾损伤鉴别。如有条件,可行肾活检以尽量明确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基础肾病。

(三)鉴别诊断

慢性肾衰竭与肾前性氮质血症的鉴别并不困难,在有效血容量补足48-72小时后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肾功能即可恢复,而慢性肾衰竭肾功能则难以恢复。

慢性肾衰竭与急性肾损伤的鉴别,多数情况下并不困难,往往根据患者病史即可作出鉴别。在患者病史欠详时,可借助影像学检查(如B 超,CT等)或肾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如双肾明显缩小,或肾图提示慢性病变,则支持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但需注意,慢性肾衰竭有时可发生急性加重或伴发急性肾损伤。如慢性肾衰本身已相对较重,或其病程加重过程未能反映急性肾损伤的演变特点,则称之为“慢性肾衰急性加重”( acute progression of CRF)。如果慢性肾衰竭较轻,而急性肾损伤相对突出,且其病程发展符合急性肾损伤演变过程,则可称为“慢性肾衰基础上急性肾损伤”( acute on chronic renal failure ),其处理原则基本与急性肾损伤相同。

【预防与治疗】

(一)早期防治对策和措施

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原发疾病和去除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是慢性肾衰竭防治的基础,也是保护肾功能和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

首先要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警觉,重视询问病史、查体和肾功能的检查,即使对正常人群,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努力做到早期诊断。同时,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需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至少2次或以上,以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

对诊断为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要采取各种措施延缓、停止或逆转慢性肾衰竭发生,防止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其基本对策是:①坚持病因治疗:如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坚持长期合理治疗。

②避免和消除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③阻断或抑制肾单位损害渐进性发展的各种途径,保护健存肾单位。对患者血压、血糖、尿蛋白定量、血肌醉上升幅度、GFR下降幅度等指标,都应当控制在“理想范围”(表5-13-2 )。具体防治措施主要有: 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压24小时

持续、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对保护靶器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CKD 患者血压控制目标需在130/80 mmHg以下。尽可能减少尿蛋白到最低水平( <0. 5 g/24h )。但需注意降压治疗的个体化,避免因过度降压带来的副作用。

2. ACEI和ARB的独特作用具有良好降压作用,还有其独特的减少肾小球高滤过、减轻蛋白尿的作用,主要通过扩张出球小动脉实现,同时也有抗氧化、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害、减少系膜基质沉积等作用。此外,ACEI和ARB类药物还能减少心肌重塑,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3.严格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5. 0-7.2mmo1/L睡前6.1-8.3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4.控制蛋白尿将蛋白尿控制在<0. 5g/24 h,或明显减轻微量白蛋白尿,均可改善疾病长期预后,包括延缓病程进展和提高生存率。

5.其他积极纠正贫血、应用他汀类药物、戒烟等,可能对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二)营养治疗

限制蛋白饮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能够减少含氮代谢产物生成,减轻症状及相关并发症,甚至可能延缓病情进展。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在CKD 1-2期推荐蛋白人量0.8g/(kg·d)。从CKD 3期起应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推荐蛋白人量0.6g/( kg·d)。糖尿病肾病患者则从出现显性蛋白尿起就应该限制蛋白摄人,推荐蛋白人量0.8g/(kg·d)。一旦出现GFR 下降,蛋白入量需降至0.6g/(kg·d)以下。在低蛋白饮食中,约50%的

蛋白质应为高生物价蛋白,如蛋、瘦肉、鱼、牛奶等。如有条件,在低蛋白饮食0. 6g/( kg·d)的基础上,可同时补充适量「0.1~0.2 g/(kg·d)]的必需氨基酸和(或)α-酮酸。

无论应用何种饮食治疗方案,都必须摄人足量热量,一般为125. 6-146. 5kJ/( kg·d) [30-35kca1/(kg·d)」,此外还需注意补充维生素及叶酸等营养素以及控制钾、磷等的摄人。磷摄人量一般应<600-800mg/d;对严重高磷血症患者,还应同时给予磷结合剂。

(三)慢性肾衰竭的药物治疗

1.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

(1)纠正代谢性中毒:主要为口服碳酸氢钠,轻者1.5 -3.Og/d即可;中、重度患者3-15g/d,必要时可静脉输人。可将纠正酸中毒所需之碳酸氢钠总量分3-6次给予,在48-7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基本纠正酸中毒。对有明显心衰的患者,要防止碳酸氢钠输人量过多,输人速度宜慢,以免心脏负荷加重;也可根据患者情况同时口服或注射呋塞米20-200mg/d,以增加尿量,防止水钠储留。

(2)水、钠紊乱的防治:为防止出现水、钠储留需适当限制钠摄人量,一般氯化钠摄人量不应超过6-8g/d。有明显水肿、高血压者,钠摄人量限制在2-3g/d(氯化钠摄人量5-7g/d),个别严重病例可限制为1-2g/d(氯化钠2. 5-5g/d)。也可根据需要应用袢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呋塞米每次20-200mg , 2-3次/天);噻嗪类利尿剂及贮钾利尿剂对中、重度CRF患者避免应用,因此时疗效甚差,并可致药物蓄积。对严重肺水肿急性左心衰竭者,常需及时给予血液透析或持续性血液滤

过,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对轻、中度低钠血症,一般不必积极处理,而应分析其不同原因,只对真性缺钠者谨慎补充钠盐。对严重缺钠的低钠血症者,也应有步骤地逐渐纠正低钠状态。对“失钠性肾炎”患者,因其肾脏失钠较多,故需要积极补钠,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3)高钾血症的防治:首先应积极预防高钾血症的发生。GFR<25 ml/min时,应适当限制钾摄人。当GFR< lOml/min或血清钾水平>>5. 5 mmol/L时,则应更严格地限制钾摄人。在限制钾摄人的同时,还应注意及时纠正酸中毒,并适当应用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增加尿钾排出。对已有高钾血症患者,还应采取更积极的措施:①积极纠正酸中毒,除口服碳酸氢钠外,必要时(血钾>6mmo1/L )可静脉给予碳酸氢钠10-25 g,根据病情需要4-6小时后还可重复给予;②给予袢利尿剂,静脉或肌肉注射呋塞米40-80mg(或布美他尼2-4mg),必要时将剂量增至每次100-200mg,静脉注射;③应用葡萄糖-胰岛素溶液输人(葡萄糖4-6g 中,加胰岛素1单位);④口服聚磺苯乙烯,一般每次5~20g,3次/日,增加肠道钾排出,其中以聚苯乙烯磺酸钙更为常用,因为离子交换过程中只释放出钙,不释放出钠,不致增加钠负荷;⑤对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应及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2.高血压的治疗

对高血压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不仅是为了控制高血压的症状,也是为了保护心、肾、脑等靶器官。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CCB)、袢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均可应用,以ACEI,ARB,CCB

应用较为广泛。一般透析前患者应控制而压 130/80mmHg以下,维持透析患者血压不超过140/90mmHg。ACEI及ARB有使钾升高及一过性血肌配升高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清钾和肌配水平的变化。

3.贫血的治疗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应用如排除失血、造血原料缺乏等因素,血红蛋白(Hb) <100g/L可考虑开始应用rHuEPO治疗。一般开始用量为每周80-120 U/kg,分2-3次(或每次2000一3000U,每周2一3次),皮下或静脉注射,并根据患者Hb水平、Hb 升高速率等调整剂量;以皮下注射更为理想,既可达到较好疗效,又可节约用量1/4-1/3。对透析前患者,目前趋向于小剂量rHuEPO疗法(2000一3000 U,每周1-2次),疗效佳,副作用小。Hb上升至110 ~120g/L 即达标,不建议维持Hb > 130g/L。在维持达标的前提下,每个月调整用量1次,适当减少rHuEPO用量。个别透析患者rHuEPO剂量可能需要有所增加(每次3000-4000 U,每周3次),但不应盲目加大剂量,而应当首先分析影响rHuEPO疗效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

功能性缺铁是影响rHuEPO疗效的重要原因。在应用rHuEPO时,应同时重视补充铁剂。

口服铁剂有墟拍酸亚铁、硫酸亚铁等,但部分透析患者口服铁剂吸收较差,常需经静脉途径补充铁。

除非存在需要快速纠正贫血的并发症(如急性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通常无需输注红细胞治疗。因其不仅存在输血相关风险,而且可导致致敏状态影响肾移植疗效。

4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治疗

GFR<30m1/min时,除限制磷摄入外,可应用磷结合剂口服,如碳酸钙(含钙40%),醋酸钙(含钙25 % )、司维拉姆、碳酸斓等。碳酸钙一般每次0.5 }2g,每日3次,餐中服用效果最好。对明显高磷血症2.26mmo1/L 或血清钙浓度升高者,则应暂停应用钙剂,以防止转移性钙化的加重。司维拉姆、碳酸铜为新型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可有效降低血磷水平而不增加血钙水平。对明显低钙血症患者,可口服1,25-(OH)2D3(骨化三醇),0.25μg/d,连服2~4周;如血钙

和症状无改善,可将用量增加至0.5μg/d;对血钙不低者,则宜隔日口服0.25μg。凡口服骨化三醇的患者,治疗中均需要监测血钙、磷、PTH浓度,使透析前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保持在35-110pg/ml(正常参考值为10-65pg/ml );维持性透析患者血iPTH保持在150~300pg/ml.

5.防治感染

平时应注意预防各种病原体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原则,与一般感染相同,但剂量需要根据GFR水平调整。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药物。

6.高脂血症的治疗

透析前患者与一般高血脂患者治疗原则相同,应积极治疗。但对维持透析患者,高脂血症的标准宜放宽,血胆固醇水平保持在 6.5-7. 8mmo1/L( 250-300mg/dl ),血甘油三酯水平保持在 1.7-2. 3mmo1/L(150-200mg/dl)为宜。

7.口服吸附疗法和导泻疗法口服氧化淀粉、活性炭制剂或大黄制

剂等,均是应用胃肠道途径增加尿毒症毒素的排出。这些疗法主要应用于透析前患者,对减轻氮质血症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依赖这些疗法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同时需注意并发营养不良,加重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的可能。

8.其他①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着GFR下降,因胰岛素灭活减少,需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一般应逐渐减少。②高尿酸血症,如有痛风,参考相关章节。有研究显示别漂醇治疗高尿酸血症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并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但需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证实。③皮肤痉痒:口服抗组胺药物,控制高磷血症及强化透析,对部分患者有效。

(四)肾脏替代治疗

当GFR小于10 ml/min并有明显尿毒症表现,则应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适当提前至GFR 10-15 ml/min时安排替代治疗。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疗效相近,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可互为补充。但透析疗法仅可部分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对小分子溶质的清除,仅相当于正常肾脏10%-15% ),也不能代替其内分泌和代谢功能。肾移植是目前最佳的肾脏替代疗法,成功的肾移植可恢复正常的肾功能(包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要点、措施、评估.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英文缩写为CRF) 的概念是: 各种原因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CRF 为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转归,终末期称为尿毒症。 CRF的病程发展分为三期: 一、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又称肾储备功能减退期): Ccr < 80ml / min;Scr < 178umol / L; BUN < 9mmol / L;该阶段,病人的肾功能已下降但临床无肾衰竭的症状。 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 Ccr 25-50ml / min;Scr > 178umol / L; BUN > 9mmol / L;出现临床症状。病人处于该阶段时,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贫血。 三、肾功能衰竭期(又称尿毒症期): Ccr < 25ml / min;Scr > 445umol / L; BUN > 20mmol / L;症状明显。此时,病人的肾功能极度下降,出现各系统症状。当病人的Ccr < 10ml / min时,为尿毒症终末期。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原发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和肾盂肾炎、多囊肾等, 2.继发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SLE性肾病。 3.梗阻性肾脏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一、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症状是尿素等代谢产物对胃肠道粘膜刺激引起的。首发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后期口中有氨味,常有口腔粘膜溃疡、十二指肠炎、消化道出血。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二、血液系统:血液系统症状包括以下三方面 贫血(必有症状)EPO减少、铁摄入不足、失血、毒素抑制RBC生成、叶酸蛋白质缺乏。 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和聚集能力下降。 感染:WBC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 三、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 钠水潴留(容量依赖性);肾素活性增加(肾素依赖性);肾分泌降压物质减少;外周阻力增高。

慢性肾衰

第十一章慢性肾衰竭 【学习纲要】 1.了解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掌握其分期、典型临 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肾衰竭的病理生理和改变,各种临床症状 产生的原理。 3.了解慢性肾衰竭的病因、鉴别诊断、透析疗法和肾 移植的原理与适应症。 【多选题】(A1,A2,A3,A4,B1) A1型题(最佳选择肯定型) 每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引导句为肯定陈述,在答题时,只许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 1.下列哪项是慢肾衰最早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A. 胃肠道表现 B. 精神神经系统表现 C. 心血管系统表现 D. 呼吸系统表现

E. 代谢性酸中毒 2.下列哪项是慢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A. 心血管疾病 B. 高钾血症 C. 代谢性酸中毒 D. 贫血 E. 感染 3.在大部分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时,高血压的主 要原因是: A. 血浆肾素活性增高 B. 钠水潴留 C. 前列腺素分泌减少 D. 儿茶酚胺分泌过多 E. 血管舒缓素分泌减少 4.慢肾衰患者必具有的临床表现是: A. 大呼吸 B. 抽搐 C. 高血压 D. 贫血 E. 水肿 5.慢肾衰患者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失血

B.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C. 胍类抑制红细胞生长 D. 缺铁 E. 低蛋白 6.我国引起慢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是? A. 糖尿病肾病 B. 慢性肾小球肾炎 C. 高血压肾病 D. 梗阻性肾病 E. 多囊肾 7.国外引起慢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是? A. 糖尿病肾病 B. 慢性肾小球肾炎 C. 高血压肾病 D. 梗阻性肾病 E. 多囊肾 8.血管紧张素Ⅱ在肾衰进行性恶化中的作用是: A. 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引起肾小球肥大 B. 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C. 参与了细胞外基质降解 D. 减少肾小球的通透性

慢性肾衰竭护理记录

慢性肾衰竭护理记录 相关知识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简称肾衰,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分期:1、肾功能代偿期 2、肾功能不全期(氮质血症期) 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常见护理问题,措施及评价(PIO) P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I1:(1)解释疾病、营养、治疗效果的联系,使病人了解营养的重要性. (2)注意蛋白质的合理摄入,尽量少摄入植物蛋白。 (3)改善病人食欲,如适当增加活动量;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提供整洁、舒适的进食环境;少量多餐,多食新鲜的蔬菜水;病人胃肠症状明显,口中常有尿味,应加强口腔护理;可给于硬糖,口香糖刺激食欲,减轻恶心、呕吐。 (4)定期监测病人营养状况。 O1:体重无明显下降(日期2013-5-6)

P2: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I2:(1)休息与体位:严重水肿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抬高水肿的下肢 (2)维持与监测水平衡: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严格记录24h 出入量,同时将出入量的记录方法、内容告诉病人,以便得到病人的配合 (3)监测并及时处理电解质、酸碱失调 O2:未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失调或失衡得到纠正(日期2013-5-6) P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I3:(1)评估皮肤情况:评估皮肤的颜色、弹性、温湿度及有无水肿、瘙痒;密切观察皮肤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2)避免皮肤过于干燥,应以温和的肥皂和沐浴液进行皮肤清洁,洗后涂润肤霜,以避免皮肤瘙痒;指导病人修剪指甲,以防止皮肤瘙痒时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3)水肿的护理:对水肿病人,应指导他们抬高水肿部位,每2h改变体位一次。 03:皮肤完整无破溃(日期2013-5-6) P4:活动无耐力 I4:(1)评估活动的耐受情况,指导病人控制适当的活动量。

(完整word版)慢性肾衰教案

授课教师经维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教学手段黑板板书授课日期2018-01-02授课对象16护本授课类型理论教学`授课内容慢性肾衰竭的护理学时数2X40min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和讲授提纲)时间安排 1、慢性肾衰竭疾病概述 2、慢性肾衰竭①病因和发病机制②病理变化 3、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 4、小结10min 15min 50min 5min 教学目的 1.了解慢性肾衰竭的概念和分期,发生机制以及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 2熟悉竭的高血压、酸中毒、高血钾、心力衰竭治疗。 3.掌握肾衰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以及发生机制,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4了解替代治疗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 课前、课中或课后示教典型病例,帮助学生认识本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 教学重点 [概述] 定义与分类,主要阐述慢性肾衰竭(CRF) [临床表现] 结合肾脏生理作用,阐明慢性肾衰竭造成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护理] 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抗感染护理。 教学难点 一、慢性肾衰竭概念和分期及发生机制。 二、。肾衰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以及治疗要点。 教材及参考书 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四年制教材,五版 思考题 试述慢性肾衰竭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试述肾性贫血的产生机制?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备注慢性肾衰竭 一.定义及分期 定义:慢性肾衰竭(CRF)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的肾小 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分期:一、肾功能代偿期二、肾功能失代偿期三、肾衰竭期四、尿毒症期 二. 病因及发生机制 病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病遗传性肾病 发病机制:一、肾小球高滤过学说二、矫枉失衡学说三、肾小管高代谢学说二.临床表现 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 三、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口腔溃疡、消化道粘膜溃 疡、出血。 四、心血管系统表现:高血压左心肥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 五、呼吸系统表现:气促、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心功能不全时发生) 六、血液系统表现:贫血、出血倾向。 七、皮肤表现:皮肤瘙痒(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皮肤干燥脱屑、尿毒症面容 八、肾性骨病:纤维囊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骨硬化症。 九、神经系统表现: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早期表现),性格改变、抑郁、 记忆力下降、谵妄、幻觉、昏迷(后期表现) 十、内分泌系统表现:女性闭经、不孕,男性阳痿、不育,甲状腺功能低下。 十一、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计数异常 二、尿液检查:夜尿增多,尿渗透压下降,尿沉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 三、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四、血生化检查:血钙降低、血磷增高,血钾、钠离子代谢异常。 五、影像学检查:B超、CT等示双肾缩小。 五.治疗要点 一、治疗原发病纠正加重慢性肾衰竭的因素。 二、营养治疗 三、控制高血压和肾小球内高压力。 四、贫血的治疗 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六、控制感染 七、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疗法、肾移植 六、护理 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饮食护理:合理膳食营养,限制蛋白质摄入,摄入优质蛋白,供给足够的热量,减少体内10min 简述慢性肾衰竭的疾病概况 15min 说明本病的发病机制 15min 用具体病例说明慢性肾衰竭特征10min 10min

2021年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 s e 欧阳光明(2021.03.07) 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概述】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 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 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 48-1)。 表 48-1 我国 CRF 的分期方法(根据 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 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 205 (ml/min) (μmol/l) (mg/dl) 肾功能代偿期 50~80 133~177 1.5~2.0 大致相当于 CKD2 期 肾功能失代偿期 20~50 186~442 2.1~5.0 大致相当于 CKD3 期 肾功能衰竭期 10~20 451~707 5.1~7.9 大致相当于 CKD4 期 尿毒症期<10 ≥707 ≥8.0 大致相当于 CKD5 期

注:肌酐分子量为 113,血肌酐的单位互换系数为 0.0113 或 88.5。如: 1.5 mg/dl=1.5×88.5= 132.75μmol/l ≈ 133μmol/l或1.5÷0.0113=132.74μmol/l ≈ 133μmol/l 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 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 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显然,CKD 和 CRF 的含义上有相当大的 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 CKD 患者中的 GFR 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 CRF 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 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 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已成为CRF 的主要病因,在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疾病在 CRF 各种病因中 仍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但近年也有明显增高趋势。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 “缺血性肾病”(ischemic nephropathy),在老年 CRF 的病因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

. 慢性肾衰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1)钠、水平衡失调常有钠、水潴留,而发生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2)钾的平衡失调大多数患者的血钾正常,一直到尿毒症时才会发生高钾血症。(3)酸中毒慢肾衰时,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肾小管分泌氢离子的功能缺陷和小管制造NH3的能力差,因而造成血阴离子间隙增加,而血HCO3-浓度下降,这就是尿毒症酸中毒的特征。如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l/L,则可有较明显症状,如呼吸深长、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严重者可昏迷、心力衰竭或(和)血压下降。酸中毒是最常见死因之一。(4)钙和磷的平衡失调,血钙常降低,很少引起症状。(5)高镁血症当GFR<20mL/min时,常有轻度高镁血症,患者常无任何症状,仍不宜使用含镁的药物。透析是最佳解决方法。(6)高磷血症:防止血磷升高有利于防止甲旁亢。 2.各系统症状(1)心血管和肺症状①高血压有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高血压。原因:a水钠潴留b肾素增高。②心力衰竭是常见死亡原因。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有部分病例症状很不典型,仅表现为尿量突然减少或水肿加重。③心包炎多为透析相关性。由尿毒症毒素引起。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包炎相同,惟心包积液多为血性。④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⑤呼吸系统症状酸中毒呼吸深而长,体液过多可引起肺水肿。尿毒症毒素可引起尿毒症肺炎。胸膜炎,甚至胸腔积液。(2)血液系统表现①贫血为尿毒症必有症状。有冠心病者可因贫血而诱发心绞痛。②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③白细胞异常容易发生感染,WBC计数正常,但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3)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是慢性肾衰的早期症状之一,其后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错误,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尿毒症时常有精神异常、对外界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等。慢性肾衰晚期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显著,尤以下肢远端为甚。患者可诉考,试大网站收,集肢体麻木,有时为烧灼感或疼痛感,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可与“中分子”物质潴留有关。患者常见有肌无力,以近端肌受累较常见。多种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在透析可消失或改善。 (4)胃肠道症状,最早最常见症状。(5)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是常见症状,尿毒症患者面部肤色常较深并萎黄,有轻度浮肿感,称为尿毒症面容。(名词解释)。(6)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包括纤维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7)内分泌失调在感染时,可发生肾上腺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的血浆肾素可正常或升高,血浆1,25-(OH)2D3则降低,血浆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性功能常障碍,患儿性成熟延迟。(8)易于并发感染尿毒症常见的感染是肺部和尿路感染。(9)代谢失调及其他①体温过低基础代谢率常下降,患者体温常低于正常人约1℃。②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慢肾衰时原有的糖尿病胰岛素量会减少,因胰岛素降解减少。③高尿酸血症,其升高速度比肌酐和尿素氮慢。④脂代谢异常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我国较常见的慢性肾衰竭病因不包括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主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等。 1.应力争明确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应搞清楚肾脏损害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还是以肾间质小管病变为主,抑或以肾血管病变突出,以便根据临床特点,有针对性治疗。 2.应查明促使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可逆性因素,如感染,药物性肾损害,代谢性酸中毒,脱水,心力衰竭,血压降低过快,过低等。 3.应注意寻找加剧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减退的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凝状态,高蛋白质饮食摄入,大量蛋白尿等。 分期: 慢性肾衰竭(CRF)时称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15%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

(一)由于肾功能损害多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我国传统地将肾功能水平分成以下几期: 1.肾功能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1/2时,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血肌酐(Scr)在133~177μmol/L (2mg/dl))。 2.肾功能不全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50%以下,血肌酐(Scr)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 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60mg/dl),Scr升至442μmol/L (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终末期 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 (二)美国肾脏病基金会DOQI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KD)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该分期方法,已为临床广泛认可和使用。 (三)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竭所有》word版

教案首页编号:

(教学提纲) 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明确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2、熟悉本病的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 3、了解本病的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2.典型病案 3.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肾衰进行性恶化的机制、尿毒症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各系统表现。 5.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其他。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2)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3)鉴别诊断。 7.治疗:延缓急性肾衰竭进展的具体措施和肾脏替代疗法,辩证论治。 (教案续页) 第七章慢性肾功能不全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授,学会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中西医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诊断、鉴别诊断,中医辩证论治。 2.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 3.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概念。 三、教学内容 1.概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流行病学、历史沿革。 2.典型病案 3.病因病理:病因: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均可导致。病理学说包括健存肾单元学说、矫枉失衡学说、肾小球高压和代偿性肥大学说、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4.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包括消化系统表现、心血管系统表现、

血液系统表现、呼吸系统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内分泌功能失调、代谢紊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液生化检查和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根据典型肾脏病史、临床表现及肾功能检查异常等。鉴别诊断须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消化道肿瘤相鉴别。 6.治疗:一般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过劳、防止感冒、预防感染、避免肾脏损害药物的使用,限制蛋白摄入,食物因易于消化并有充足的维生素等。去除诱发因素、必需氨基酸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高血压的治疗、尿毒症性心包炎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贫血的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的治疗、并发感染的治疗、血液净化疗法和肾移植。中医辩证论治。 7.预后 8.中医研究进展 第六节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晚期的共同归宿,是一组以进行性肾单位毁损从而使肾脏排泄功能、内环境稳定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等发生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尿毒症是进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除发生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外,由于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而表现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血液等广泛的全身中毒症状。据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慢性肾脏疾病的年发病率为0.2%-0.3%,尿毒症的年发病率为每100万人中有100-150例,且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癃闭”、“关格”、“肾风”、“溺毒”、“肾劳”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理解

一、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理解: 中医学经过历代医家几千年的不懈努力对慢性肾衰竭的研究治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较为突出的要数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和香港奕世堂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研究成功的纯中医六逆重生疗法疗法,对现代医学临床治疗肾衰竭、尿毒症产生颠覆性影响,解救了不计其数的肾衰竭病人,让更多的病人免除了透析、换肾的痛苦。 慢性肾衰古中医文献没有专门论述,但从文字描述的症状、表现特征及发生过程来看,可贵类以现代医学的“水肿”、“癃闭”、“关格”、“溺毒”、“虚劳”、“呃逆”的范畴。历代医家对肾衰竭的论述:《黄帝内经》:“肾病者,腹大胫肿,咳喘身重”。张景岳:“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症也,水道不通,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本破难堪,必致危殆。”…….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内在因素:肾虚为本,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久治不愈,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衰败失调,涉及脾、肝、心、肺四脏,久治不愈所致,是发病的先决条件; 2、外来因素:指外邪侵袭、饮食所伤、劳倦过度、情志失节、失治误治,是疾病发展恶化的诱发因素;肾元亏虚则阴阳气俱虚,卫外功能下降,易招外邪;无论劳心劳力皆可伤及五脏,令其虚损加剧;情志失节则周身气机失调,气血运行逆乱而损伤脏腑。 二、病机: 总论:慢性肾衰竭虚实错杂、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指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衰败失调;标实指本虚前提下水湿、痰浊、淤血等毒邪蕴蓄。脾肾衰败,五脏失调,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是其证候特点;结局往往是阳衰阴竭,阴阳不相维系而离决。辩证首当明辨虚实,本病无论处于何阶段,具为正虚,所以应辨别阳虚、阴虚、气虚、气阴两虚之各异;正虚多夹实邪,当辨外感、痰热、水湿、湿浊、湿热、淤血、风动之偏盛。 (一)正虚为本 正虚指气、血、阴、阳不足,其中气血双亏临床普遍存在。阳虚表现为脾肾两虚,阴虚表现为肝肾亏虚,但阴阳互根,故互相影响,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最终表现为阴阳俱虚。 (二)邪实为标 1、湿浊内盛:正气不足,肾之亏虚、气不化精、湿浊内生、湿浊上逆、湿浊泛滥而发生临床诸症。脾肾阳虚则浊从寒化为寒湿瘀阻,肝肾阴虚则浊从热化成湿热浊毒。湿浊内蕴,郁久化热,湿热互结。湿热之邪始终贯穿本病。慢性肾衰竭湿热形成或因外感水湿,或因饮食不节,脾胃湿热内生,或因正虚复感外邪与内湿相合,郁而化热,或温补太过气化之机不行,水湿无以宣行,内蕴成湿热。在慢性肾衰竭病理中,湿热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内蕴之湿蕴久,渐以热化,无形之邪热与有形之湿相合,湿热逗留三焦,损伤脾肾气阴,升降开合失常,精微不攝而出,水浊反而潴留,湿浊不得泄,充斥中焦,清浊相干,导致SCR\BUN升高。 2、淤血内阻

最新第三章病例分析——慢性肾衰竭

第三章病例分析——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概念 慢性肾衰竭(CRF)指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进行性不可逆的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正常肾功能 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存在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直到晚期大部分

肾功能丧失后才出现临床症状。 (一)胃肠道 食欲减退,晨起恶心、呕吐是尿毒症常见的早期表现。晚期呼出气体中有尿味和金属味,可有消化道出血。 (二)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高血压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左心室肥厚或扩张型心肌病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危险的心血管并发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血管病 3.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4.心包炎早期表现为随呼吸加重的心包周围疼痛,伴有心包摩擦

音,随病情进展出现心包积液甚至心包填塞。 (三)血液系统 1.贫血主要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出血倾向常表现为鼻衄,月经量增多,术后伤口出血,胃肠道出血,皮肤瘀斑等。 (四)呼吸系统 可发生肺充血和水肿,X线以双侧肺门毛细血管周围充血形成的“蝶翼”样改变为特征,称为“尿毒症肺”。可发生尿毒症性胸膜炎。 (五)神经肌肉改变 可表现为尿毒症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变。 (六)皮肤表现 瘙痒是尿毒症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 (七)骨骼系统 慢性肾脏病引起的骨骼病变称为肾性骨病或肾性骨营养不良。 1.高转化性骨病表现为纤维囊性骨炎,伴有PTH水平增高。 2.低转化性骨病早期表现为骨软化症,逐渐发展为无力型骨病。 (八)内分泌和代谢紊乱 晚期常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女性患者闭经,不孕,男性患者阳痿,精子缺乏和精子发育不良。 (九)感染 可表现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等部位各种感染。 (十)代谢性酸中毒

(整理)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近代秘方50首

肾炎 1、急性肾炎 ⑴五草汤(连楣山方)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健脾利水。 【组成】鹿衔草20克,益母草30克,鱼腥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车前子15克,苍术12克,麻黄4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⑵清肾汤(傅云江方) 【辨证】肾阴不足,热蕴水停。 【治法】滋阴,清热,利水。 【组成】生地15克,山药12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连翘15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⑶七味治肾汤(王玉方) 【辨证】外感风邪,肺气失宣,水道不利。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湿毒,祛风行水。 【组成】白茅根100克,土茯苓100克,夏枯草25克,桑白皮15克,大腹皮12克,小蓟12克,蝉蜕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慢性肾炎 正虚诸证: (1)肺肾气(阳)虚证:颜面浮肿或肢体肿胀,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易感冒;舌淡苔白润有齿痕,脉细弱。 (2)脾肾阳虚证:全身浮肿,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神疲,纳呆或便溏;性功能失常(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3)肝肾阴虚证: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脊酸痛,梦遗或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4)气阴两虚证: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邪实诸证: (1)外感证:有风寒或风热表证。

(2)水湿证: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胸腹水。 (3)湿热证:皮肤疖肿.疮疡等;咽喉肿痛;脘闷纳呆,口干不思饮;小便黄赤,灼热或涩痛不利;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血瘀证:面色黎黑或晦暗;腰痛固定或呈刺痛;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象细涩;尿纤维蛋白(FDP)含量升高;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升高。 (5)湿浊证:纳呆,恶以或呕吐;身重困倦或精神萎糜;血尿素氮.肌酐偏高。 验方集选: ⑴慢性肾衰竭康复汤(吉林站前医院孔彪儒教授秘方,亦称益气化瘀补肾汤)冬虫夏草2麝香0.6六曲2研细调匀用竹沥适量调和成面块状再用砂锅竹笼屉蒸3次晾3次再研细,冲服每次2g日3次开水冲服】 生草氏30-60g仙灵脾30g石韦50g大腹皮30g白术15g制寸子10-15g制川雪15g制三草10g制工草10g川断30g淮牛膝15g坤草30g高血压者加决明子2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血尿者加白茅根60g王几3g[分3次冲服]尿少者加沉香5g车前子20g尿素氮,肌酐高者加大黄10-20g丹皮15g苏叶15g金钱草30g茯苓15g半边莲30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2-3次,15付一个疗程 主治:1.瘀血阻络:腰身疼痛、痛有定处,肢体水肿,纳差泛恶,离经之血或尿红细胞增多和或潜血阳性,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2.主要兼症:①湿浊内蕴:纳差、腹胀,恶心,水肿,舌苔厚腻。②脾肾气虚:面色不华,倦怠乏力,夜尿频多,舌淡苔白。 ⑵温阳补肾益气化瘀血方(朱良春.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5)∶272)生黄芪30g 仙灵脾20g 石韦15g 熟附子10g(先煎1小时)川芎10g 红花10g 当归10g 续断10g 牛膝10g 益母草30g 水煎300ml一日一剂 主治:益气化痰,温阳利水,补肾培本。适用于慢性肾炎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胸闷,纳呆,泛恶者。 ⑶慢性肾炎广东中医院方 ①阳和汤(广东中医院)功效:温补脾肾 常用药物:温补脾肾可用干姜、制附子(先煎)、巴戟天、肉桂、巴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概述】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 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 48-1)。 表 48-1 我国 CRF 的分期方法(根据 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 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 205 (ml/min) (μmol/l) (mg/dl) 肾功能代偿期 50~80 133~177 ~大致相当于 CKD2 期 肾功能失代偿期 20~50 186~442 ~大致相当于 CKD3 期 肾功能衰竭期 10~20 451~707 ~大致相当于 CKD4 期 尿毒症期 <10 ≥707 ≥大致相当于 CKD5 期 注:肌酐分子量为 113,血肌酐的单位互换系数为或。 如: mg/dl=×= μmol/l ≈ 133μmol/l或÷=μmol/l ≈ 133μmol/l 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 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 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显然,CKD 和 CRF 的含义上有相当大的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 CKD 患者中的 GFR 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 CRF 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 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 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已成为 CRF 的主要病因,在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疾病在 CRF 各种病因中仍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但近年也有明显增高趋势。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缺血性肾病”(ischemic nephropathy),在老年 CRF 的病因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临床表现】 在 CRF 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 CRF 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早期,病人可以 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病人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CRF 中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在尿毒症期,可出现急性心衰、严重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1.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肾衰时,酸碱平衡失调和各种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当常见。 在这类代谢紊乱中,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钠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1)代谢性酸中毒:在部分轻中度慢性肾衰(GFR>25 ml/min,或血肌酐<350μmol/l) 患者中,部分患者由于肾小管分泌氢离子障碍或肾小管 HCO3 -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因而可发生 正常阴离子间隙的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即肾小管性酸中毒。当 GFR 降低至<25 ml/min (血肌酐>350μmol/l)时,肾衰时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可发生高氯血症性(或正氯血症性)高阴离子间隙性代谢性酸中毒,即“尿毒症性酸中 206 毒”。轻度慢性酸中毒时, 多数患者症状较少,但如动脉血 HCO -3 < 15 mmol/L,则可出现明 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 (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肾功能不全时,

慢性肾衰竭及案例分析

慢性肾衰竭 概念 慢性肾衰竭(CRF)指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进行性不可逆的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正常肾功能

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存在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直到晚期大部分肾功能丧失后才出现临床症状。

(一)胃肠道 食欲减退,晨起恶心、呕吐是尿毒症常见的早期表现。晚期呼出气体中有尿味和金属味,可有消化道出血。 (二)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高血压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左心室肥厚或扩张型心肌病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危险的心血管并发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血管病 3.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4.心包炎早期表现为随呼吸加重的心包周围疼痛,伴有心包摩擦音,随病情进展出现心包积液甚至心包填塞。 (三)血液系统 1.贫血主要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出血倾向常表现为鼻衄,月经量增多,术后伤口出血,胃肠道出血,皮肤瘀斑等。 (四)呼吸系统 可发生肺充血和水肿,X线以双侧肺门毛细血管周围充血形成的“蝶翼”样改变为特征,称为“尿毒症肺”。可发生尿毒症性胸膜炎。 (五)神经肌肉改变 可表现为尿毒症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变。 (六)皮肤表现 瘙痒是尿毒症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

(七)骨骼系统 慢性肾脏病引起的骨骼病变称为肾性骨病或肾性骨营养不良。1.高转化性骨病表现为纤维囊性骨炎,伴有PTH水平增高。2.低转化性骨病早期表现为骨软化症,逐渐发展为无力型骨病。 (八)内分泌和代谢紊乱 晚期常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女性患者闭经,不孕,男性患者阳痿,精子缺乏和精子发育不良。 (九)感染 可表现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等部位各种感染。(十)代谢性酸中毒 多数尿毒症患者代谢性酸中毒不重,pH值很少低于7.35。(十一)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可出现水钠潴留,钾平衡紊乱,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时间正常,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下降、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障碍,但PT、APTT一般正常。 (二)尿液检查 ①尿比重和尿渗透压低下,晨尿尿比重<1.018,尿渗透压<450mOsm/L;②尿量一般正常;③尿蛋白量因原发病不

最新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持续<60ml/min·1.73m2 ≥3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CKD-3期:GFR 30~59ml/min·1.73m2,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2.CKD-4期:GFR 15~29ml/min·1.73m2,临床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3.CKD-5期:GFR <15ml/min·1.73m2,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1.脾肾气虚证: 症候: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2.脾肾阳虚证: 症候:形寒怕冷,纳差,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五更泻,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3.气阴两虚证: 症候: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4.阴阳两虚证: 症候: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慢性肾衰竭有哪些类型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多数都不了解这个疾病,其实在临床中,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达到终末期的表现,肾功能接近正常人10%左右时,出现一系列综合征一般有比较长的病程,慢性肾衰竭的类型有什么?*濟南腎病醫院* 按其肾功能损害程度分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终末期又称尿毒症期。而且慢性肾衰竭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应引起患者朋友的重视。 临床中,慢性肾衰患者根据病情的发展不同,慢性肾衰竭分型有四个阶段:其中有代偿期:在代偿期的时候,肾病综合症病人的血肌酐效益178微摩尔、血尿素氮小于9毫摩尔每升、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一般没有临床症状表现。失代偿期:血尿素氮在九毫摩尔每升以上、血肌酐达到178微摩尔以上、内生肌酐清除率每分钟在25-50毫升以上。 除有轻度的消化道症状和贫血症状之外,慢性肾衰竭患者夜尿增多处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是在感染、血压波动、进食蛋白质过多、劳累时,症状会加重,此期又被称为是氮质血症时期。 临床中还有最常见的肾功能衰竭分型:在这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肌酐为每升 221-442μmoL、血尿素氮每升为17.9-21.4毫摩尔、内生肌酐清除率每分钟为10-25毫升。 大多数患者为比较明显的贫血和消化道的症状表现,有轻度钙磷代谢异常或是代谢性的酸中毒,但是没有明显的水盐代谢紊乱,称为是尿毒症早期。尿毒症期:血尿素氮每升大于21.4毫摩尔、血肌酐每升大于442微摩尔。 常常会出现有各种尿毒症的症状,如明显的贫血、严重的呕吐、恶心和各种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状,甚至昏迷。明显的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当出现血肌酐每分钟大于707微摩尔、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十毫升的时候,被称为是尿毒症的晚期症状。 对于患者来说,应及时掌握此知识,对治疗有所帮助,在治疗的时候,可以直接针对具体的类型治疗,效果会更好。

慢性肾衰竭发生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本文来源于安徽中肾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507919.html, 慢性肾衰竭发生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慢性肾衰竭发生的主要病因有哪些?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群。慢性肾衰的终末期,会发展为尿毒症。它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病症之一。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慢性肾衰竭的产生呢?肾病医院专家综合一下,可将导致肾衰竭病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比例最大的就是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引起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小球肾炎,最后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可以在几个月内出现,也可以迁延几年,直到血清尿素和肌酐上升,肾功能降至正常人的一半,症状才会出现。有时发病后几年,直到可怕的尿毒症症状出现后,才诊断患有肾小球肾炎。 其次就是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占慢性肾衰发病率的第二位。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瘢痕化导致肾小球血液供应减少和肾功能减退,是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之一。 还有就是糖尿病性肾病,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一部分人可出现肾脏并发症,特别是青年型或I型糖 尿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这常常是肾脏受累的第一个指征。出现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半在5年后发生肾功能衰竭,而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网状内皮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同时出现。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早期常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可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 安徽中肾医院推荐云火活肾疗法治疗尿毒症,云火活肾系列疗法是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穴位渗透扩散到患者肾脏,以通肾活络、活血化瘀、降浊排毒为途径,以疏通肾脏,激活肾脏功能为目的。云火活肾疗法能促进和改善已经萎缩坏死肾脏的微循环,加速病变肾脏的新陈代谢,使药物中有效成分充分发挥作用,修复受损肾小球,增强肾小球重吸收,恢复肾脏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使血肌酐、尿素氮降至正常。 慢性肾衰竭发生的主要病因有哪些?通过上面的介绍你一定有所了解。最后,尿毒症医院的权威专家温馨提醒广大的患者: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正规的医疗机构!若大家还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随时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以及拨打热线咨询。 还想了解相关知识,请查询安徽中肾医院

《慢性肾衰竭所有》word版

教案首页

(教学提纲) 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明确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教学要求 1、学握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2、熬悉本病的实验室检査、治疗原则。 3、了解本病的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2.典型病案 3.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肾衰进行性恶化的机制、尿毒症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亲乱,各系统表现。 5?实一验室厦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其他。 6.诊断与鉴别诊断

⑴诊断。 (2)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⑶鉴别诊断。 7.治疗:延缓急性肾衰竭进展的具体措施和肾脏替代疗法,辩证论治。 (教案续页) 第七章慢性肾功能不全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授,学会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中西医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诊断、鉴别诊断,中医辩证论治。 2.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 3.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概念。 三、教学内容 1?概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流行病学、历史沿革。 2.典型病案 3.病因病理:病因: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均可导致。病理学说包括健存肾单元学说、矫枉失衡学说、肾小球高压和代偿性肥大学说、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4.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包括消化系统表现、心血管系统表现、血液 系统表现、呼吸系统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内分泌功能失调、代谢紊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液生化检查和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根据典型肾脏病史、临床表现及肾功能检查异常等。鉴别诊断须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消化道肿瘤相鉴别。 6.迨疗:一般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过劳、防止感冒、预防感染、避免肾脏损害药物的使用,限制蛋白摄入,食物因易于消化并有充足的维生素等。去除诱发因素、必需氨基酸疗法,纠正水、电解质亲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高血压的治疗、尿毒症性心包炎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贫血的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的治疗、并发感染的治疗、血液净化疗法和肾移植。中医辩证论治。 7.预后 8.中医研究进展 第六节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晚期的共同归宿,是一组以进行性肾单位毁损从而使肾脏排泄功能、内环境稳定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等发生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尿毒症是进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除发生水和电解质代谢亲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外,由于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而表现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血液等广泛的全身中毒症状。据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慢性肾脏疾病的年发病率为0.2%-0.3%,尿毒症的年发病率为每100万人中有100-150例,且患者人数呈逐年増多趋势。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瘙闭”、“关格”、“肾风”、“溺毒”、“肾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