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

合集下载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鲁发[2003]25号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鲁发[2003]25号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正文:----------------------------------------------------------------------------------------------------------------------------------------------------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鲁发[2003]25号2003年12月23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今年省委工作会议和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从我省实际出发,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目标任务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采取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施强县带动战略、支持欠发达县进行改革开放试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全省县域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75.5%,完成财政收入占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占4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72.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68.9%,有1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

县域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对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先进省相比,与实现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强县不强、弱县较弱的问题比较突出。

现阶段,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助推工业强县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助推工业强县建设

企 业 建设研 发 机构 , 制 订 了《 象 山 县企 业工 程 ( 技术 ) 中 心 认 定 管 理 办法 》 ; 为 进 一 步 规 范 县 级 科 技 计 划 项 目管 理 , 推 动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为现 实 生产 力 , 修 订 了《 象 山县科
技 计 划 项 目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 同
市 首 批 1 3个 “ 3 3 l 5计 划 ” 团 队 之

平 台 。2 0 l 1年 6月 , 浙 江 大 学象 山技 术 转 移 中 心 正 式 落 户 县 科 创 中心, 是 象 山 县 与 院 校 共 建 科 技
创 新 平 台 的里 程 碑 。此 外 , 还 组
四 、 科技 合作 成绩 斐 然 ,
三 、 创 新 体 系建 设 步 伐 加
快 , 科 技 创 新 能 力显 著 增 强
2 0 1 0  ̄ 2 0 1 2年 , 财 政 累 计 投 入 3亿 元 , 企 业 累 计 投 入 科 技 经 费 2 0 . 3 6亿 元 , 研 究 与 试 验 经 费 1 5 . 2亿 元 。 此 外 , 将 研 发 机 构 建 设 作 为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 人 才 引 进
“ 十 大 名 校 百 名 专 家 对 接 象 山 科 技服务” 活动 , 举 办 了“ 2 0 1 1 象 山 科 技成 果交 易洽 谈会 ” , 由县 政 府 与 中 科 院 宁 波 材 料 所 签 署 全 面 合
作 协 议 , 充 分 发 挥 中 科 院 宁 波 材
培 养 和 科 研 成 果 转 化 的 重 要 载
镪 . 参考 t n n o V a t i o n&c o n s u | t a c i 。 n

推进工业强县实施方案

推进工业强县实施方案

推进工业强县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县域内,工业发展仍然滞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链不够完善,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推进工业强县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实现工业强县目标;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附加值;3. 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效应;4. 增强工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税收、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对工业发展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3. 加强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提高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4. 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县域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符合当地优势的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

5.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工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工业发展的人才保障能力。

6.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链的完善。

四、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工业发展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工业发展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

2. 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实施方案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工业强县的良好氛围。

3. 加强政府引导,形成多方合力推动工业强县实施方案的局面,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五、总结。

推进工业强县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工业强县的目标。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积极响应,全力支持,共同推动工业强县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XX县强县工程、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XX县强县工程、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XX县强县工程、乡村振兴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县的一名基层干部,首先感谢领导给予我们这次汇报的机会。

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XX县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情况。

一、XX县强县工程的基本情况强县工程是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XX县作为农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农村发展的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往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限制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道路交通设施、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XX县80%的灌溉工程建设,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修建了大量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条件,提高了农民的出行便利性;扩大了农村电网覆盖范围,改善了农民用电条件。

2. 发展农业产业农业是XX县的支柱产业,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首先,我们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我们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广了绿色有机农业、粮食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农产品的附加值。

3. 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发展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是农村人民的两个基本需求,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我们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向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派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医生,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乡村振兴工作的进展情况乡村振兴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决策部署,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进行。

1.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我们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和附加值。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31•【字号】湘政发〔2013〕1号•【施行日期】2013.01.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湘政发〔2013〕1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省人民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

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实施意义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石,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把产业、企业和项目结合起来,实现县域经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坚实发展;有利于在全省发展壮大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支柱产业,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经济强县,引导带动其他县市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培植县域主体财源,深化财政“省直管县”和扩权强县改革;有利于把产业发展资金有机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改变撒“胡椒面”现象;有利于带动农民致富,实现富民强省。

二、指导思想(一)以产业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项目配套,通过扶持一批重点项目,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县域经济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二)以规划为引领,以园区为载体,引导特色产业和企业向园区聚集,综合发挥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三)以科技为支撑,以生态为导向,提升科技对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和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作用,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和绿色产堂发展。

(四)以绩效为目标,以整合为手段,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带动社会资源全面投入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三、主要内容(一)每年重点扶持3个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选取主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统计部门对产业的划分标准,由省直有关部门及专家评选确定,每年重点扶持3个特色产业。

县关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

县关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

县关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打造“开明开放、创业创新、兴绿兴游、和谐和美”新崇义的总体要求和“十二五”工业发展目标,进一步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营造工业发展良好环境,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战略为契机,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打造“三大产业基地”(全国钨产业深加工基地、全省竹木精深加工基地、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植壮大钨深加工、竹木加工、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物能源、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

坚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生态”,形成绿色环保、优势突出、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结构体系,不断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全面实现工业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推进我县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总额年均增长30%。

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8%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优先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高投资强度、低消耗、低污染的“四高两低”产业,突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主导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到2015年,钨、竹木加工、绿色食品三大产业集群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

培植发展生物质能源、光伏材料、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加工等新兴产业,共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

——企业规模和竞争力稳步提高。

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壮大规模,做响品牌,增强实力,不断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创建经济发达县必须强化工业全自动食用菌装袋机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横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不时壮大,六景工业园区已被列入自治区支持的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那阳工业集中区创建初具规模,基本形成制糖、制茶、建材、茧丝、食品加工、制浆造纸等地方优势产业集群。

“十二五”时期,要继续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力争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

重点发展“两区一带”工业经济。

施展发展特点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特点产业,是传统农业大县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横县是国度商品粮和糖料蔗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及茉莉花茶加工基地、双孢蘑菇生产基地、甜玉米生产基地,现在基本形成茉莉花、甜玉米等“八大特点”农产业。

“十二五”时期,横县将重点打造“特点、绿色、名牌”农业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强生态创建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是加快转化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十二五”时期,横县要保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创建资源节俭型、环境友爱型社会,力争建成国度级生态县。

一是加强生态创建。

保持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推动生态乡镇、生态村开创工作,抓好城乡绿化工程、生态公利林工程、动植物多样化保护工程,创建一批大方生态保护区。

二是强化环境保护。

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严厉污染物排泄标准。

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泄的循环全自动食用菌装袋机经济发展形式,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抓好重点耗能行当节能技术改造和循环经济试点,大力造就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四是节俭和归纳利用资源。

工业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最新)

工业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最新)

工业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构筑工业经济发展新高地,全力打造工业经济强县,奋力实现工业经济追赶超越目标。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思路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优化产业布局和培育产业集群为主线,以工业园区和飞地园区建设为重点,实施六大行动,狠抓“富硒食品、生物医药、绿色能源、新型建材”四大产业集群建设,实现我县工业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全力打造“工业经济强县”。

二、工作目标到X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累计达到40家。

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产值过5000万元企业25家,培育工业梯队小微企业30家。

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X年均递增21%以上,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以上。

(一)工业经济质量不断优化。

到X年,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初步成果,煤炭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3%下降到15%。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45%。

加工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分行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全县工业实现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二)工业贡献能力不断提升。

到X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X年的30%提升到40%,工业在二产中占比达到70%。

工业企业解决就业3000人,实现利税5000万元。

(三)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到X年,全县工业中小企业达到90家以上,主板上市企业1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21%左右,增速迈入全省前10名。

建成产值过30亿元的工业园区,形成富硒食品、生物医药、绿色能源、新型建材四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比X年翻一番。

德清县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模板】

德清县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模板】

德清县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县、数字引领之路,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政策意见。

一、支持范围和重点(一)支持智能工业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三)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五)支持企业品质升级,提升内在发展质量;(六)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支持对象及基本条件(一)支持对象:在我县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从事工业与信息化产业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企业。

(二)基本条件:1、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管理规范;2、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的财务记录;3、企业产业符合我县产业发展导向。

三、支持内容和标准(一)推动智能工业发展1、鼓励企业智能化改造。

鼓励企业采用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高端智能装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企业智能化技改项目生产性设备投入在200-2000万元的按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按设备投资额6%给予补助;对生产性设备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6%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按设备投资额7%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400万元。

推动智能工厂(车间)建设,被认定为智能工厂的项目按生产性设备投入10%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被认定为智能车间的项目按生产性设备投入8%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500万元,若同一项目涉及多项奖励的,按最高一项执行,不重复补助奖励。

被认定为省级以上智能工厂(含无人工厂)、市级智能工厂项目的分别奖励100万元、20万元;被认定为省级以上智能车间(含无人车间、数字化车间)、市级智能车间(含数字化车间)项目的分别奖励50万元、10万元(单个企业智能车间补助奖励不超过2个)。

关于促进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的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五转”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特制定以下若干措施。

一、鼓励招大引强1.鼓励企业轻资产。

鼓励支持园区采取“订单式”统规统建用于企业入驻的生产性用房,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鼓励园区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代投设备等多种方式,支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入驻标准厂房的企业,可享受经开区关于标准厂房相关优惠政策,条件成熟后可按成本价购买标准厂房作为企业资产。

2.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对当年新落户园区的企业,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不含土地购置费用,下同)达到1亿元以上(含1亿元,下同)、3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并且一个完整纳税年度内税收贡献率达到标准(现代服务业税收贡献率达到20万元/亩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贡献率达到10万元/亩以上)的企业,分别按照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金额的0.3%、0.5%、0.8%给予奖励。

单家企业只享受一次投资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300万元。

3.鼓励发展总部经济。

对新入驻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前2年,按企业对地方税收贡献额的80%给予奖励,后3年税收保持环比增长的基础上按企业对地方税收贡献额的40%给予奖励。

对原有总部企业,本年度比近三年纳税最高年度对地方纳税额新增20%以内,按增量的60%给予奖励;新增20%至50%部分,按增量的70%给予奖励;新增50%以上部分,按增量的80%给予奖励。

二、培育龙头企业4.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20亿元、10亿元、5亿元的企业,增幅超过10%且税收有增长的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每上一个台阶奖励一次。

5.鼓励企业贡献上台阶。

对年度实际纳税额(扣除各项退税部分,下同)达到1000万元至X万元(含)、X万元-3000万元(含)、3000-5000万元(含)、5000-10000万元(含)、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给予突出贡献奖,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

工业强县实施方案

工业强县实施方案

工业强县实施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各地也纷纷提出了加快工业发展的目标。

作为一个工业强县,如何实施工业强县方案,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已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政策制定、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工业强县实施方案。

一、政策制定政策是引导和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工业强县实施方案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包括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等。

产业政策要明确支持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

财税政策要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竞争力。

土地政策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生产用地。

人才政策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人才交流和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工业强县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

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在传统产业方面,要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新兴产业方面,要加大科研投入,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工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工业强县实施方案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

四、人才培养人才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业强县实施方案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要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同时要加强高等教育,培养科研人才和创新人才,提高整体人才素质。

综上所述,工业强县实施方案需要政策制定、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推动。

只有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才能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实现工业强县的目标。

希望各地政府和企业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强县实施方案,共同推动工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围绕工业强县发言材料

围绕工业强县发言材料

围绕工业强县发言材料尊敬的主持人,亲爱的嘉宾和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下有关工业强县的发言。

工业强县是指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在工业经济方面具有较高竞争力、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较高的工业发展水平。

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工业强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而言,工业强县的地位相当于是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首先,工业强县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工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的基石,不论是制造业还是重工业,都是能够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一个发展良好的工业强县,必然会在促进就业、提高GDP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使地方经济得以快速增长。

其次,工业强县对城乡发展的均衡具有积极意义。

在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工业强县的发展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工业强县的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留在当地,促进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工业强县的发展也对全局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能够提高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竞争力,减少依赖外部市场。

这样,即使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工业强县的内需也能起到稳定作用,有助于维持全局经济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工业强县的建设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工业生产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建设工业强县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业强县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为了实现工业强县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企业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而社会各界应该关心和支持工业发展,提供积极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同推动工业强县建设的合力。

最新整理关于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意见.docx

最新整理关于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意见.docx

最新整理关于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意见一、工作目标到20xx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xxxx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工业税金5亿元,新增就业人员2万人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0户,其中10亿元企业2-3户,5亿元企业10户以上,亿元企业3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70亿元;实现50亿元产业1-2个。

到2019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10亿元,其中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xxxx亿元;工业税金超过7.5亿元,新增就业人员3万人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以上,其中,10亿元企业4-5户,5亿元企业13户以上,亿元以上企业4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90亿元;力争实现100亿元产业1个,50亿元以上产业2个。

二、发展措施(一)狠抓工业主导,推进三产互动始终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着力能源开发、化工建材、农副产业精深加工、新兴产业,推进“四个基地”建设,做强做实工业经济。

充分发挥工业的带动作用,以工业项目为支撑,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向集约化、节约化、新型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着力实施“两化”互动、协调共进,推进产城一体,城乡统筹发展,“站”、“城”、“园”相融互动;着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产业链延伸,带动农业向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发挥农业孵育作用;着力“两化”融合发展,发挥信息化促进作用;着力工业带动金融、物流、设计、咨询、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发挥服务业助推作用。

坚定工业是加快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工业带动一三产业发展,一三产业促进工业发展。

强化安全监管,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确保三产互动、协调发展。

(二)狠抓园区建设,打造支撑平台夯实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全力推进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电wang、供排水管wang、天然气管wang、通讯wang、物流wang等配套要素集聚,实现园区内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提高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园区行政服务中心,中小企业信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双创”工作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双创”工作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基层反映:当前基层“双创”工作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当前基层“双创”工作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近日,肥西县人大代表周本元、马家林对全县“双创”工作,特别是创新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他们反映:当前基层创新工作动力不足,不仅缺少创新平台、而且缺少人才支撑,导致基层创新工作滞后。

为此,建议:一要贯彻工业强县战略,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要坚持贯彻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不动摇,突出创新驱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产业规划与布局,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条式发展,形成产业集聚。

按照企业为主、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上下联动的原则,围绕项目、平台、服务等关键要素积极作为,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二要理顺体制机制,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要敢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在科技、教育、财税、金融等诸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通过简政放权、管理创新带来更高的行政效率、更好的公共服务,促成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良好互动关系,释放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氛围。

三要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依托,各方创新要素联动起来,构建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紧密衔接的平台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合力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要加强县级科技孵化器建设,为更多的科技中小企业提供研发、生产、政策等方面的共享设施和服务。

四要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放大作用,引入风险投资,撬动银行贷款,同时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引导商业银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尤其是加大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五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三名”工程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3]58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三名”工程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3]58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三名”工程的若干意见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三名”工程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3〕5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全面实施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培育工程(以下称“三名”工程),努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全面实施“三名”工程,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注入强大动力(一)重要意义。

知名企业是浙江经济的骨干支撑,知名品牌是浙江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标志,知名企业家是浙商群体的杰出代表。

实施“三名”工程是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有效途径。

当前,中小企业多、龙头骨干企业少,品牌数量多、知名品牌少,大小老板多、知名企业家少等“三多三少”问题,仍是制约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

全面实施“三名”工程,有利于加快改变“三多三少”状况,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对于加快推进浙江经济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分类指导与重点扶持、整合资源与优化机制相结合,以创建“名企、名牌、名家”为载体,强化扶优扶强政策导向,大力实施名企战略,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实施名品战略,创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区域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大力实施名家战略,打造一支由知名企业家领衔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推动我省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品牌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变。

关于推进扩权强县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简篇)

关于推进扩权强县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简篇)

关于推进扩权强县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扩权强县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增强县级政府对所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城镇化跨越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扩权强县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XX市实际,现就推进扩权强县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扩权强县的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扩权强县的实施意见》,对于加强县级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进一步加强乡镇工作、建设经济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后发赶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对推动县级经济社会的发展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省扩权强县的重大部署上来,围绕大胆先行先试、奋力强行起飞、提速后发赶超、加快在西部超常规崛起的目标定位,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强化经济强县建设的高度,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高度,从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切实抓好扩权强县工作,加大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扩权强县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二)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改革开放工作会议,通过扩大试点县经济管理权限等政策措施,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加快县级发展创造条件;理顺县级政府事权与财权关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增强县(区)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市级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减少同构化、提升发展的层次和质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更好地统筹城乡,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加速实现试验区跨越发展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合规、责权统一、扩权放活、富民强县的原则,在保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扩大县(区)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原需经市审批或管理的经济事项,原则上改为由县(区)自行审批、管理,报市备案;原需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原则上改为由县(区)直接审核、报省审批,报市备案。

最新县领导班子评议意见(精选)

最新县领导班子评议意见(精选)

一、对县委常委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一)经济发展类1、要更进一步掀起推进思想大解放、引领XX大发展的高潮,形式要丰富多彩,喜闻乐见。

2、发展经济要立足长远,重打基础,不能竭泽而渔,尤其要注重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并重。

3、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落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指导XX科学发展、又稳又好又快发展。

4、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工业化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在思想认识和操作层面上真正使新型工业化成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

5、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以煤炭产业为支撑的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步伐。

6、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建设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XX。

(二)部门工作类1、在工作落实上,各职能部门必须认真履行法律和职责赋予的责任,切不可简单一推了事,见权就揽,见责任就推。

如在整顿矿业秩序上,国土、林业、环境、水利、供电、公安等部门就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尽管乡镇有责任,但不能一味把责任的压力推向乡镇,必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2、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督促其为乡镇发展企业、项目建设服好务,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3、对某些问题如矿业秩序整治,乡镇有重要责任,但法律上讲部门责任更大。

我们认为,取缔非法煤矿应以部门联合执法为主,理由如下:①部门依法执法,更加理直气壮,执法风险小。

②办矿人多为本地有一定势力人员,乡镇政府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他们支持,以县为主取缔,有利于乡镇政府工作开展。

③部门联合执法声势大、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巩固执法成果,确保不反弹。

4、建设系统是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无论在“创卫”、“创园”等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县委领导班子在今后进一步加强对建设系统工作的关心,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建设工作,以促进我县建设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5、建议县委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人大机关建设,特别是进一步重视对人大机关干部的培养、配备、提拔和交流。

6、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推介XX文化品牌,挖掘XX文化底蕴。

全县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讲话

全县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讲话

全县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讲话同志们:今天这次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推进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既是贯彻落实省、市、县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我县开局“十四五”、谋求新突破的关键举措。

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动员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导向,坚定不移强工业,集中精力兴产业,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县建设新局面。

刚才,大会对先进产业链、先进个人和先进企业进行了表彰,企业家代表、先进产业链牵头单位代表和链长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大家从各自切身实践中,谈认识、讲体会、谋规划,听了之后,感受到大家开拓进取的劲头足、争创一流的决心强、创新创业的措施实,深受启发,也倍感振奋,非常值得在座的同志们和各位企业家学习借鉴、对标看齐。

上周,我先后到XXX等8家企业进行了新型工业化专题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等情况,研究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征求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为我们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今年的新型工业化工作,进一步明晰了方向、完善了措施。

今天,我们还成功举行了“XX 县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标志着在推动全县经济和产业企业动能创新、智能创造和高质量发展上,进一步强化了服务保障和平台支撑。

下面,就做好今年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推进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奋力开创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新局面XX的短板弱项是工业,现实出路也在工业,这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普遍共识。

去年,我们按照XX市委、市政府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战略部署,研究制定了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补齐短板、塑强弱项、进位崛起,从路径规划、政策供给、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务实举措,呈现出量质提升、全面起势的良好态势。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路线图更加清晰。

发展首先要明确方向和路径。

去年,我们围绕做强做大产业体系,对标XX工业强市和“541”产业体系,摸家底,定方向,明路径,确立了“361”产业体系和“链长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势推进工业化进程。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大县域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以体制、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工业经济增速年均36%;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4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30家,超5亿元的企业10家,超10亿元的企业5家;着力推进“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形成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白色家电、新型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到2012年,四大支柱产业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累计开发新产品50个,建立10家企业技术研究研发中心。

二、推进重点和实施内容
(三)强势推进招商引资,突出工业招商。

坚持把引进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

围绕四大产业抓招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抓招商,围绕产业集聚抓招商,不断创新招商方式,鼓励已投产运营企业再投资。

强化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招商引资中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不断扩充招商引资项目库,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量,进一步抓好招商推介引进、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等工作,做好项目跟踪服务。

(四)加强园区建设,提升县经济开发区综合竞争力。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创新园区建设思路,鼓励多元化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拉开园区框架。

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政策、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整体优势,积极引导重点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以大项目支撑工业大发展。

力争2012年前每年实现园区建设规模、5000万元以上引进项目、园区产值和园区利税四个翻番;到2012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120亿元,财政收入6亿元。

(五)加快发展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按照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加快襄河、十字、武岗、古河、二郎、大墅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

力争到2012年,全县6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工业经济总量均超10亿元。

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执行县开发区一切惠商、安商政策,由所在重点乡镇考核兑现奖励政策。

(六)培育产业集群,壮大四大支柱产业。

即:以全柴动力、天利动力、路杰机械等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温氏畜牧、达诺乳业、大平油脂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全椒海螺水泥、欧波管业等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金帅电器、天祥空调、中诺模具等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

力争到2012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现价产值达120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80%以上,拉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三、主要激励政策
(七)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

从起,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00万元,并根据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增。

主要用于工业指标完成情况、四大产业和“三大”发展及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小企业发展、全民创业与发展非公经济的奖励和补助。

(八)鼓励引进支柱工业项目。

鼓励招引符合我县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白色家电、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的大企业、大项目。

在执行县委、县政府鼓励投资奖励(《关于印发<全椒县鼓励投资办法>的通知》)的基础上,企业已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县财政
再按10%的比例奖励给企业,加快支柱产业入驻项目建设速度,使其尽快发挥效益,促进县域工业经济规模快速膨胀。

(九)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

1、凡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享受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试行)》(全发[]13号)规定的各项奖励。

2、对已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由县财政按一定标准奖励返还,具体标准按照“全政[]87号”文件规定执行。

3、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凡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投入,县财政按实际技术改造投入的1%给予奖励。

(十)鼓励企业科技进步。

1、对新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10万元的奖励。

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从被认定之日起3年内,因该产品所缴纳增值税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全部奖励返还给企业,用于企业研发投入。

2、对新认定为国家、省、市级的高新技术研究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

3、对荣获国家级、省级新产品认定并批量生产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励。

4、鼓励产学研合作(博士生指导站),工业企业购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在本县实现产业化并经认定的,给予企业3-5万元专项奖励。

(十一)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标准等方面发展意识。

1、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着名商标(省知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6万元、2万元的奖励。

2、对新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6万元、2万元的奖励。

3、鼓励企业主持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获得认可的企业给予5—10万元奖励。

(十二)加大对工业投融资的支持力度。

1、鼓励金融部门对工业企业信贷投入。

具体奖励措施按照县委、县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办法(试行)》执行;同时将政府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开户、存放向发放贷款增量大、内部管理较好的金融机构倾斜。

2、县内相关部门服务企业投融资过程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通过指定中介机构等手段变相收费;并按承诺时间下限提供服务。

3、加快担保机构建设,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平台。

新建立的担保公司,在5个会计年度内按企业实际缴纳税金的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给企业,同时免收县级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

担保公司给我县工业企业担保额在5000万元的基础上,每新增1000万元,县财政奖励担保公司3万元。

4、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做强做大。

加快我县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积极培育拟上市企业。

凡进入上市融资备选企业名单,根据企业上市工作开展进度情况,补助前期费用5万元;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后,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0万元。

(十三)鼓励兴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中小企业。

鼓励节约用地,科学规划和建设标准化厂房,兴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期间免收县级各种行政事业性费用;其运营三年内所缴纳的各种税费县级留成部分予以返还。

鼓励投资规模小于500万元的工业建设项目,进入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

对入驻创业基地的中小企业,县财政部门在三年内给予每平方米补助5元∕月。

(十四)鼓励企业争先进位。

每年动态评选工业10强企业和优秀成长性10佳企业,对当选的企业颁发奖牌,对当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四、保障措施
(十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推进工业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工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贸委,负责制定工业经济奖励考评细则,落实县委、县政府奖励政策。

2、实施县级领导分工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制度。

不断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业强县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3、构建齐抓共建机制。

经贸委、开发区、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建设、招商、国土、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都要从自身职能出发,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建设。

加快成立各类行业协会及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工业经济发展牵线搭桥。

各镇党委、政府要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组建工业发展专门班子,落实专门人员,对本镇工业发展实行统筹规划和总体协调。

(十六)优化工业人才的成长和创业环境。

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吸引人才的政策规定,鼓励企业对特殊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聘请一批知名企业家为县政府经济发展顾问;切实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七)严格考核,实行奖惩。

要把工业强县建设作为对各镇、各部门岗位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要制定企业改革和工业经济发展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

(十八)转变职能,搞好服务。

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在资金和各项生产要素方面的协调力度,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监测、预测和分析,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企业技改项目的立项报批和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财政、金融等部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鼎立支持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顺利推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