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1 王凯端
小学数学教案《图形的平移》
小学数学教案《图形的平移》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图形的平移;2.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变换的定义;3.学生能够画出平移变换后的图形;4.学生能够解决平移变换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老师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图形的平移?比如说,拿着本子移到桌子上,或者是把玩具车从桌子的这边移动到那边?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相同的图形,并将其中一个图形向右移动一格,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2. 讲解平移变换的概念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在黑板上移动图形的这个过程,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向学生讲解平移变换的定义:平移变换是指将平面上的一个点或者一个图形,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并且距离和方向相同,但形状大小不变。
老师通过在黑板上画图,向学生演示平移变换的过程,并让学生回答平移变换的特点。
3. 练习平移变换老师给学生发放纸和笔,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并告诉学生,让他们在正方形上进行平移变换。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平移变换时,要注意保持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
老师还提供了一些练习的提示: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画出箭头,表示方向,让学生进行随意平移变换,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设定的规则进行平移变换。
比如说,在正方形内部画一个小正方形,要求将小正方形向右平移三格。
4. 解决平移变换的实际问题老师提供一个实际的问题:小明有一个正方形火柴盒,他们一家人要搬家,火柴盒放不下,该怎么办?让学生通过平移变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火柴盒拆开,变成一个长条形,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个长条形进行平移变换,让它变成一个可以放进箱子的形状。
并让学生记录变换的过程,画出变换后的图形。
5. 归纳总结在本节课的最后,老师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1.图形的平移是指什么?2.平移变换的特点有哪些?3.如何进行平移变换?4.如何通过平移变换解决实际问题?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平移变换的定义、平移变换的特点和如何进行平移变换。
2.2图形的平移(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2.2图形的平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图形的平移。
2.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平移的概念及其性质。
2. 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对平移性质的深入理解。
2. 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平移的动画和实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移现象,教师总结平移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图形的平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的平移过程。
2.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平移,教师点评并给出准确的定义。
三、讲解平移的性质1. 教师通过PPT展示图形平移的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的距离和方向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平移的性质,并加以验证。
四、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图形平移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纠正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五、实际应用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地图上的平移、建筑设计中的平移等,引导学生运用平移性质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解决过程和答案。
六、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移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平移有了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平移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图形的平移》(教案)
《图形的平移》(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图形的平移”概念及相关知识,并掌握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平移的方法,判断移动前后图形的位置关系,并解决简单的相对位置变换问题;3. 学生能够应用图形的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图形的平移定义和性质;2. 掌握平移的方法并熟练运用;3. 能够解决简单的相对位置变换问题。
教学难点: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平移的相关知识;2. 能够应用图形的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自备一些图形板块、图画纸、彩色笔以及其他教学用具;2. 提前制作好教学课件,包括相关的图形平移实例等。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平移”的概念。
1. 引导学生耳熟能详的游戏:小球过河;2. 以图形呈现: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来发掘规律,资源使用一些图形板块进行示范,这样可以理解什么是平移、为什么要平移。
话题部分(授课内容):第一节:图形的平移概念1. 引导学生回忆“平均法则”,让学生了解“平移”的概念。
2. 定义:“平移”指平移图形(或平面上的点),使其沿着一个方向移动某段距离到达另一个位置,但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变。
3. 平移有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4. 讲解图形的平移“划定位置”:原来图形的位置和移动后图形的位置。
5. 提出图形平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移动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包括大小、形状、方向变化。
6. 通过一些图形例子让学生思考不同的平移方式对平移效果的影响。
第二节:图形的平移方法1. 教授平移方法:以示意图和实例呈现,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平移的方法。
2. 给学生许多机会来实践这个过程。
这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且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平移的实际过程。
第三节:平移的性质1. 讲授平移的性质:平移保持平行性;距离(长度)不变;平移不改变图形的方向、大小和面积。
2. 以实例测验各种不同情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平移》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平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图形的平移概念及其特点。
2. 学会使用向量表示图形的平移。
3. 掌握图形平移的规律和方法。
4. 能够应用图形的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等学习资料。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平移前后的图形,向学生引入平移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
2. 概念讲解:向学生解释图形的平移是指将图形在平面上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但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3. 规律探究: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引导他们总结出图形平移的规律。
4. 方法讲解:介绍使用向量表示图形的平移,教授平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5. 练习演示:通过几个简单的平移练习题,让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巩固所学的平移方法和规律。
6. 合作探究:分组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图形进行平移操作,并与同组同学一起交流和分享经验。
7. 实际应用:呈现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图形的平移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8. 小结复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平移的特点和应用,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习册作业,巩固学生对图形平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0.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情况。
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练习册作业,检查他们对图形平移的掌握情况。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情况。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反馈意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的旋转和反射,与平移进行比较和联系。
2. 引导学生运用向量的概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图形平移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观察和应用图形的平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word版)《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2.通过经历图形的平移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的能力。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直尺四、教学过程设计:步骤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整合点与软件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复习有助于学生对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这一知识的1.复习旧知出事两组图片提问:小亭子是怎样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的过程,孩子能够较清楚的弄清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引起对已有复习与巩固,也为本节新知的探究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同时,通过这两个问题自然的引出本节的课题。
平移的?2。
揭示课题:平移经验的有效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本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选择斜向平移时不易于描述平移的格数,进而引导1.出示例题提问:你能把小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角吗?提问:那小亭子图要沿着所选的方向平移多少格呢?师:现在我们就有请运用横向平移和竖向平移的同学来说一说2。
探究斜向平移学生借助ppt动态演示,充分感知图像的平移过程,从而将二次平移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掌握二次平移的方法,从而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减负。
通过斜向平移的学生把斜向平移转换成横向平移和竖向平移。
课件展示斜向平移过程动态展示,让学生更容易发现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描述的困难,从而引起转化思考。
三、深入探究,巩固练习本题在于让学生认清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感受平移的不同方法。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按要求画平移后的图形。
信息窗2《图形的平移》(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图形的平移》- 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平移的概念及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如何描述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具(如平面图形卡片、直尺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平移现象的实例,如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平移。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平移现象呢?2. 探究新知- 让学生观察教具(平面图形卡片),引导他们发现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
- 让学生尝试用直尺将图形平移,观察并描述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
- 引导学生总结图形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后,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发生变化。
3.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发生了平移,哪些没有发生平移,并描述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平移的概念及特征。
- 强调图形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地图制作等。
5. 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图形平移的练习题。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并描述平移现象。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图形平移的概念及特征?2. 学生在描述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时,是否准确无误?3.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图形平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平移2. 教学重点:图形平移的概念及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
3.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如何描述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布置5.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图形的平移(教案)(共5篇)
图形的平移(教案)(共5篇)第一篇:图形的平移(教案)11.1图形的平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情景,理解平移的定义,理解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的概念。
2、经历观察、测量等活动的过程,归纳出图形平移后的性质,理解平移距离的概念。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经过平移后的平面图形,体会平移变换的思想。
4、通过观察美丽的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美.教学重点:平移概念的理解、平移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平移性质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生活中的情景直观感受物体的平移2、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引出图形的平移,揭示课题二、观察思考,归纳概念1、通过对移门抽象成长方形后,进一步提问,帮助学生逐步得出图形平移的概念。
2、通过具体演示进一步理解平移概念的要素。
3、通过三角形的平移运动给出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的概念。
三、利用多媒体、探究性质1、利用观察及教具演示讨论图形平移中有那些量在变化,那些量保持不变。
2、归纳总结出图形平移的性质四、运用新知、形成能力(一)填空题1.图形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不变的是图形的。
2.将腰长为8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得到△MNP,则△MNP是三角形,它的面积是cm2.3.如图,将⊿ABC向右平移4cm得到⊿DEF,如果AB=8cm,EC=5cm,∠A=500,∠B=400,则∠D= 度,∠DEF= 度, DE= , 移动的方向为(填“向右”或“向左”),移动的距离为 cm.EF= cm.(二)解答题五、课堂小结、形成体系学生交流在本节课学习中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小结.六、趣味拓展,发展能力1、如图,已知长方形的长是2cm,宽是1cm,在长方形ABCD 中以点C为圆心,以CD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F,再以点F为圆心,以FB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运用平移解决图形面积问题,使计算更简单、快捷,渗透数学化归思想.2.某公园计划在一块长方形草坪上修两条人行道,修建方案如图所示,其中一条为长方形,另一条是平行四边形.求剩余草坪的面积.8m 2m 2m 10m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必做题:练习册11.1.2、选做题:动手动脑创造:利用图形的平移,在16K纸上为某产品设计商标,或画一幅图画,并配以标题及文字,说明你的设计意图,并注上班级、姓名.第二篇:图形的平移教案图形的平移二年级居楠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了解平移的特征。
图形的平移教案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要明确平面图形的平移变换,不少平面图案都可以看作是由其中的某一部分,沿着上下或左右的方向,平移若干次而成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现象,让学生通过各种图形的平移,体验感受图形平移的主要因素是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 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和欣赏这些图形的平移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平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性质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它由什么要素决定?
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
3
思考:图中的四个小三F。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合作探究活动中,通过移一移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知道图形平移的的两个要素,并能初步总结出图形平移的方法。
2、在自主操作活动中,通过画一画进一步明确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连续平移。
3、在生活拓展的环节,通过赏析知道生活中的很多图案都是通过图形的平移而得到的,同时也了解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平移后过程。
围绕目标一:1、通过交流自学单认识图形平移的两个要素:平移距离和平移方向。
并总结出找对应点点和找对应线来明确平移距离的方法。
2、通过简单的图形一次平移让学生知道图形平移的方法。
3、通过图形的连续平移让学生对图形平移的方法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为下面画出图形平移过层做铺垫。
围绕目标二:1、通过画简单的形的平移过程,总结出画图形平移过程的方法。
2、运用画图形平移过程的方法,来画组合图形平移的过程,这里我没有给学生规定方向和距离,让学生自己确定,体现了方法多样化。
3、通过我是小小设计师的环节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方法。
围绕目标三:1、先找一张生活中通过图形平移得到的图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加深对图形平移的认识。
2、出示大楼可以平移吗?的资料让学感受平移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过程:一、交流自学单,初步认识图形的一次平移1、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单,要求:把你们小组内的不同做法标注出来。
哪个小组上来交流一下你们自学单。
(交流时注意:我们小组圈出的是。
组长交流,组员作补充)预设:先找出平移和移动的不同用哪个词形容更合适?为什么?平移表示向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板书:平移)预设:找出有方向和无方向的不同你认为哪个描述比较准确?为什么?如果想帮小蚂蚁把美味带回家没有方向是不行的,所以平移方向是不能缺少的。
(板书:平移方向)预设:无平移格数或平移距离不同。
这个格数该不该有呢?为什么?这个就是平移的距离。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1)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息烽县石硐小学黄孝国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三角尺,直尺,方格纸。
2.教师准备:课件,三角尺,直尺,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提问:能说说生活中平移的例子吗?复习平移的方向、位置。
幻灯片出示电梯的平移和整座大楼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两次平移。
1.图形的两次平移。
我们来看小亭子图片,(幻灯片演示)沿方格平移一次能到达右下方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图形的平移。
板书:图形的平移师:在动手操作之前,请完成这几个问题:认真观察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后,再组织交流讨论:师: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上来做一回小老师,你是怎样平移的,边移边讲给大家听,比一比,谁做得最好最棒。
(指名移动)你是怎么知道平移的格数的?强调:先平移关键的点。
师:你为什么第一次把小亭子向下平移到这个位置?生:这样使第一次平移后的图形与最后的图形对应点在一条水平线上。
只要再平移一次就行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平移的格数的?强调:先抓关键的点,再怎样一格一格的数的。
接下来怎样移?还有不同的移法吗?(指名移动)评价一下。
小结: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找对应点确定平移的格数。
2.画平移后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是动手用图片在方格纸上进行了平移,那如果我们要把平移的过程画在方格纸上,你准备怎样画?一起动脑筋想办法。
先干什么?小结:先确定关键的点。
《图形平移》课程教学设计.docx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18—23页,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1.通过移一移、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
2.在操作活动中,明确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连续平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幅图,请大家欣赏,想看吗?生:想看!(屏幕出示。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特点?生:这幅图是由5个同样的小图案组成的。
师:你很善于观察,还有其他发现吗?生:这幅图可以由一个小图案变化得来。
师:怎样由一个小图案变化得到呢?生:我觉得可以平移得到。
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还特别善于思考。
这个图形是怎样平移得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图形的平移。
(板书:图形的平移)【评析:课一开始,教师开门见山地提供给学生一幅由平移得到的图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的特点,引发学生的想象,并通过问题''这个图形到底是怎样平移得到的”,将学生带入对新知的探索中。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尝试平移图形。
①独立尝试。
师:大家想不想试着平移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呢?生:想!师:在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有这样一张学具纸和一个这样的小图案,请大家先想一想,再试着移一移,并把你的平移过程填在记录单上。
(学生独立尝试。
)②同桌交流。
师:有想法了吗?来,把你是怎样平移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③集体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做法和大家来分享一下?生1:我先把这个图案向右平移2格,这样就得到第2个图案,然后把这个图案向右平移2格,得到第3个图案…师:他的平移方法,大家听明白了吗?嗯,他不仅说清了平移的方向,而且还说出了平移的格数。
对于他的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生2:你怎么知道平移了2格呢?师: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是啊,从哪儿看出这个图案是先向右平移了2格呢?生:我是看图案上面的这个点,移到这里,再移到这里。
五上数学二单元《图形的平移(一)》教案
学生:三角形从位置①向左平移5格到位置②。
教师:不错,(黑板上出示位置③的三角形)三角形怎样才能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③呢?小组讨论,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纸上平移,操作完以后抽学生展示汇报,汇报的结果可能有两种:
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观察长方形移动格数的?
请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一个到讲台上边展示边介绍,说6格的是两个长方形间相隔6格,说8格的是从位置①的某个点到位置②相应点相隔8格。
教师:你们觉得谁的意见对呢?
如果学生能说出平移是点到点的移动,则加以肯定;如果学生思考有困难,则可以再演示一遍。演示时先在位置①的长方形上找一个点A,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这个点到A′平移了多少格,通过演示统一学生的意见。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①研究长方形的平移
教师:我们以长方形为例,仔细看看长方形是怎样平移的?(教师演示长方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看清楚了吗?再看一遍。(放慢速度再演示一遍)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了位置②。
教师:长方形平移了多少格呢?请先用学具在方格纸上移一移。
学生操作学具后讨论。估计有的学生会说移动了6格,有的会说8格。
单元
第二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图形的平移(一)
教 学 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实例,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
重点
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
难点
能将图形平移。
教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种方法,你们赞成哪一种呢?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1)
附件2 编号:教学设计模板学科数学版本册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目名称《图形的平移》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能判断方格纸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在方格纸中按水平和垂直方向将图形进行平移。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图形平移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的运动过程,培养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培养物体运动的观点,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课时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平移现象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另外,学生也接触了生活中有关平移的现象,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本课时中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具体活动,进一步认识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体会图形运动的基本方式,积累一些图形运动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在方格纸上按水平、垂直方向将图形进行平移。
难点: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的使用方式和意图一、引入课题1.创设情境谈话:上学期秋游我们去了苏州乐园,你能将苏州乐园里的游乐项目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指明学生回答。
提问:你能举出其他物体平移的例子吗?谁来说一说并用手势表示平移运动。
你还能举出物体旋转的例子吗?谁也用手势表示一下。
提问:通过这些例子你知道平移是怎样的运动?(板书:平移:沿直线运动)旋转呢?2.引入课题一、引入课题任意单击课件出示6幅游乐项目动画:【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亲身经历的秋游情境,提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游乐项目,借助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先前对“平移”、“旋转”的已有学习经验,帮助学生激活旧知,让谈话:我们知道了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就图形的平移继续做一个深入学习。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学习例题1.初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1)出示课件图片1提问:如何将方格中的A点平移到B点?如何将A点平移到C点呢?(2)出示课件图片2提问:如果要把线段a平移到和线段b重合,怎样平移?指出:把图形进行平移除了要沿直线运动,还要注意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
2.能够进行图形的平移。
3.能够通过图形的平移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图形平移的概念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使用图形平移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及相关工具。
2.教材及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寻找物体的移动轨迹。
例如,将书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然后移动书并记录下移动轨迹。
(2)从第一个例子中引出图形平移,并且要求学生说出平移的概念。
2. 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
(1)通过课件展示图形平移的过程,阐明概念。
(2)巩固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画出自己的例子。
3. 练习基本的图形平移
(1)通过教材的例子,让学生反复练习基本图形的平移。
(2)可使用实物进行演示,例如卡片等。
4. 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公园里种了若干棵树,现在需要将一颗树移动到其他地方,如何移动?
教师可先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再给出正确答案,并要求学生再次练习对图形的移动。
5. 巩固练习
让学生通过教材或相关练习册进行练习。
五、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课堂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图形平移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图形平移的概念、方法以及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图形的平移【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例3。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重点难点】平移的方法。
【情景导入】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生:关上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关上。
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中一边)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
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
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平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出示课本例3图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1.先把箭头向上平移5格,具体数格方法是以某一点为准。
再向右平移7格,具体以某一点为准,向右数7格,画出移后的图。
2.提问:这两幅图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3.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平移》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图形的平移。
2.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3. 平移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用数值表示平移的距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的概念、性质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移的性质。
2. 利用直观教具,如图形卡片、幻灯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平移。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如“位置的相对性”,引出平移的概念。
2. 讲解平移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平移是指图形上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3. 演示平移:利用直观教具,如图形卡片,进行平移演示,让学生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
4. 分析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5. 讲解平移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箭头和数值表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6. 练习巩固: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移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奉化市锦屏小学王凯端
教材分析:
图形运动板块的内容分三个阶段学习,二年级时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四下跟进学习轴对称和平移,五下跟进学习旋转并整合本板块的知识。
四下的图形运动单元主要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的知识又分为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以及运用平移解决问题三块内容。
其中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所教学的“对应思想”和作图的步骤方法为学习图形的平移提供了思想和方法的支撑。
图形的平移一课主要教学例3和做一做。
例3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根据图形填信息,二是根据信息画图形。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平移的特点,即图形平移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理解平移的性质,即图形平移前后每一点到对应点移动的距离相等;根据平移的性质掌握正确的图形平移作图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平移图形的对比中了解描述平移的两个要素,体会平移的特点。
2、在平移图形的辨析中,理解平移的性质,掌握平移的作图方法并能正确作图。
3、在平移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平移的性质、平移的作图方法
教学难点:
图形连续平移的作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尺子、红色记号笔、配套演示材料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