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比较
美国发电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美国发电行业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发电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美国发电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2. 美国发电行业概况美国发电行业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传统燃煤发电、石油天然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
以下将对这三个部分的发电情况进行介绍。
2.1 传统燃煤发电在过去几十年里,传统燃煤发电一直是美国主要的发电方式。
然而,由于环境和健康问题,燃煤发电正面临着压力。
近年来,美国政府加大了减少燃煤发电的力度,并鼓励转向更清洁的能源。
2.2 石油天然气发电石油天然气发电在美国发电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比于燃煤发电,石油天然气发电的环境影响更小,且技术上更为先进。
目前,美国政府也在鼓励通过扩大天然气发电容量来减少对燃煤发电的依赖。
2.3 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是美国发电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两个主要来源。
近年来,美国政府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并通过政策和补贴措施鼓励投资和发展。
3. 美国发电行业挑战与机遇3.1 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美国面临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
传统的燃煤发电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之一,因此,转向更清洁的能源发电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增强能源安全性。
3.2 技术创新与发展机遇随着科技的进步,发电行业也有了新的机遇。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让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逐渐降低,使得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此外,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的出现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优化带来了更多机遇。
4. 未来发展趋势4.1 清洁能源占比将增加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未来将占据更大的比重。
预计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将在未来几十年成为美国发电行业的主要力量。
4.2 储能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储能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使得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和可靠。
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
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中美两大经济体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和分歧备受关注。
中美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合作机制,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分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和分歧。
一、合作机制1.巴黎协定的签署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通过的一项全球气候变化协议,旨在应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签署和推动巴黎协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两国在巴黎协定的谈判过程中密切合作,并共同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2.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4年11月11日,中美两国发表了历史性的联合声明,承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合作。
声明中,中美承诺在2020年前实现各自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并采取进一步减排行动。
同时,两国还将加强在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研发、森林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3.中美气候变化联合研究中心为加强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双方成立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研究中心。
该中心通过联合研究、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两国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中美气候研究中心的建立为加深了双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分歧和挑战1.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不均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减排压力不可避免地加大了二者之间的分歧。
美国要求中方采取更多的减排措施,而中国则主张工业发达国家先行减排,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2.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而美国则是能源消费大国。
中美之间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
美国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而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然面临着对煤炭的高度依赖。
3.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等领域,中美之间存在着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分歧。
中国认为西方国家应该积极转让清洁技术,并降低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要求,以促进全球南北合作。
中国的全球气候领导力:在中美合作中的体现
中国的全球气候领导力:在中美合作中的体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通过在中美合作中的积极参与,中国展现了其在全球气候领导力方面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减排目标、合作项目、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探讨中国在全球气候领导力中的重要角色。
首先,中国在全球气候领导力中的体现之一是设定了积极的减排目标。
中国政府于2020年宣布,将在2030年前使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实现碳中和。
这一目标的设定无疑对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并向全球社会传递了中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严肃态度。
中国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了具体的减排措施和时间表,努力降低煤炭的使用量、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其次,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不仅在中国的全球气候领导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样板。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和美国两国的合作被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两国通过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开展碳市场合作、加强技术交流等方式,实现了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
中美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的共同成果,不仅为两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益处,也对于全球气候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中国在全球气候领导力中的体现还表现在技术创新方面。
中国致力于研发和应用低碳技术,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使用。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同时,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力储能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最后,中国在全球气候领导力中的体现还可通过国际合作来展示。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合作机制,与其他国家共同制定全球气候治理政策,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供了资金、技术和经验,促进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平等和可持续发展。
数据分析|中美两国电力工业发展对比
数据分析|中美两国电力工业发展对比前言:近期看到一些关于中美能源和电力发展对比的文章,作者包括能源电力专家和能源主管部门的老领导,引起了一些讨论,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找了一些数据,做了一些图表,可供行业专家们参考。
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自2011年超过美国后,成为全球电力装机最大的国家。
毋庸置疑,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其电力工业的发展先于中国很多年。
经过中国近十余年来的追赶,在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上均超越了美国,位居全球第一。
在装机结构上,两国有其固有差异,但装机结构的变化趋势,值得对比分析,这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然,对比本身不是目的,通过对比看到问题促进发展,发展才是目的。
一、中美两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发展、比较首先,中美两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发展对比。
手头可查到的连续的美国发电装机容量数据为1990以后的数据,下图展示了1990~2017年的装机容量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发电装机到1990年已经发展到了很稳定的阶段。
除了2002~2003年这4年发展较快之外(2002年增长6.7%为最增长率),其余年份,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自2008年突破10亿千瓦,截至2017年(10.85亿)仍未能突破11亿千瓦。
接着看发电量的发展,数据较全,下图展示了美国自1950年开始的发电量增长。
美国本土未受到二战破坏,自1950年以来,发电量持续增长。
一直到1970年,折合年均复合增长率都大于6.5%(注:本文的折合年均复合增长率,是对多年度数据的一种处理,如两个数据跨N年,则计算这N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后面数据如再跨M年,则再另行计算这后M年的复合增长率。
下文同)。
总体来说,在过去的70年里,美国的发电量增速是下降的,近十年来部分年份是负增长的。
从2005年站上4万亿千瓦时以后,基本不再增长,2010年达到历史峰值4.125万亿千瓦时,2017年为4.015万亿千瓦时。
接下来看中国的电力装机发展。
中美能源政策比较与启示
中美能源政策比较与启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挑战。
其中,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能源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中美能源政策的比较1. 能源结构和来源中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依赖于煤炭,其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的40%以上,而化石燃料占比超过80%,但新能源的快速崛起已经在几年内迅速增长。
而美国则依赖于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其中油气和煤炭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除此之外,美国还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积极探索和研发。
2. 温室气体减排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较为迅速,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很高。
但近年来,中国在国内环境污染被广泛关注的情况下,开始逐步采取行动,特别是在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之后,中国着眼于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环保措施,承诺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控制在2030年之前。
美国虽然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贡献较大,但在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其气候政策的执行与前任奥巴马政府相比有所放松。
特朗普政府不仅取消了一些环保法规,还宣布退出了《巴黎协定》以及化石能源的利用计划,导致美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形象一度遭到质疑。
3. 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研发速度快,年度投资将近700亿美元,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发电方面,中国在全球已经超过了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成为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消费国之一。
美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同样拥有良好的基础和实力。
过去的几年中,美国积极推进“能源革命”,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和技术优势,促使美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了重要的话语权和竞争优势。
启示1. 认识到能源结构的多样性中国和美国能源结构的多样性促使了两国在能源领域的不同发展模式。
可以看到,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能源结构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能源创新和发展上,必须兼顾全局,注重一个国家的自身能源特点和需求,以此在新能源技术和能源管理方面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2. 合作与共享的重要性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在全球能源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的分歧及其解决途径
Tt : n Dfrn e n o t ni oprt no hn n m r at S l eQ et no l ae ie O ie csad Sli C oeai fC iaad A e c o o et u so fCi t l e uo n o i v h i m n s s m. d a ,a d i r v o p r t y t o e
.
Ke r s l t h n e e v rn n o i c ; n e a in eai n y wo d :ci e c a g ; n i me tp l is it r t a r l t ma o t n ol o
a d A r a l i ee t e e o i g se Ot a erc o e a in g a o l a . e o d y t e U i d S ae n me c i i df r n v l p n t p S tt i o p r t o li n t e r S c n l , h n t t ts i en d h h o s c e
处 的社 会 发 展 阶段 不 同 , 致使 双 方 合 作 目标 不 明确 。 其次 , 国对 华 政 策 的 偏 见 导 致双 方 战略 互 信 不足 , 质 美 实
性 的技 术合 作 进 展 缓 慢 。 再 次 , 国对 气候 条 约 的理 解 存在 着 差异 。最 后 . 国对 各 自的 减 排 量 难 以达 成 共 两 两
h s r u i gisC iaadte a nt ei eec te. a’ w ytocu te an t uce O a pe dc aa t h ycn o l v aho rT tS h onr s n o scedi C — a j e n n n h b e h h w i c n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美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严重,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本文以中美两国作为研究对象,对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
首先,本文从国际环境法的角度出发,比较并分析了中美两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签署和履行国际环保公约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以及两国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态度;其次,本文分别从中美两国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层面,比较了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法律框架和政策措施,分析了其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本文总结了中美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异同点,并提出了促进两国气候变化合作与交流的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美目录:一、引言二、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制度比较1.中美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法律制度比较2.中美在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中的法律制度比较三、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法制度比较1.立法层面的比较2.行政层面的比较3.司法层面的比较四、中美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异同点分析五、促进中美气候变化合作与交流的建议六、结论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各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各国都采取了应对措施,其中关键的一部分是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强化。
中美两大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责任。
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互动和合作,既有全球意义和长远性,也具有现实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本文拟从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制度和国内法制度两个方面,对两国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深化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奠定基础。
二、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制度比较1.中美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法律制度比较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和《京都议定书》签署等重要国际气候变化活动中,中美两国的法律制度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与挑战
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与挑战
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
中美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包括:
1.工业领域合作:中美在钢铁、水泥等行业开展了合作,
共同探索降低排放的方法。
2.能源领域合作: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包括风能、
太阳能和核能等技术交流和合作。
3.林业领域合作:中美在森林保护、林业管理和森林碳汇
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挑战:尽管中美之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一定的合作,但双方之间仍存在一些挑战:
1.合作不够深入:中美之间的气候变化合作仍然比较表面,
缺乏深入合作和实质性进展。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平衡也是一个挑战。
中国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之间找到平衡点,而美国需要对其高排放的经济活动采取更严
格的管控。
3.政治因素的影响:中美之间的气候变化合作受到了政治
因素的影响。
在某些时候,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影响到
气候变化合作的进展。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比较分析
( 上海师范大学
【 摘
珍 , 李秋 萍
商学院, 上海 20 3 ) 024
要】 针对 中美两 国在对“ 同但有 区别的责任” 共 原则理解 、 减排 目 、 术转 让问题 等方面的分岐 。 标 技 应对气候变化
的合作要真正成为现实 , 还需要 经过双方艰苦的努力, 别是 需要具有战略眼光 的两国高层领 导人 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双方 特 合作应建 立战略互信 的新平 台, 在优先领 域率先开展合作 , 努力创造若干成功的典 范, 以吸 引更 多机构和企业等市场主体 的
WA GZ e , I i- ig N hn L u pn Q
Ab ta t sr c :Du o te df r n e i t e p icp e o o e t i e e c s O h r i l fc mmo u i e e tr s m i i t n u d rtn i g e sin r d c o a g t h l n n b tdf r n e p e bl y i n esa dn , miso e u t n t e , i i r a d tc n lg a s rt e l e t e c o e a o n ci t h n e b t e i a a d t e U A, e n e ta f r e p ca y n e h oo y t n f o ra i o p r t n o l r e z h i mae c a g ewe n Chn S w e d a mu u le o t s e il n h , l s o g s p o t r m e i rla e i t t gci sg t f w o n re . h o p r t n n e s a n w p a o m t t a u t sat t n u p r f r o s n o d r w t sr e i n ih t o c u t s T e c o a i e d e l t r w h muu lt s, tr e s h a o i e o f i r
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公众气候素养之比较研究
定 与 实施 影 响着整 个 世 界 碳 排 放 的趋 势 , 而两 国推 行 的应对 气候 变化 政策 也 有所 不 同 。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 项 目—— “ 全球气候 变 暖的碳减排 压力 下我 国制造 业发展 研究 ”( 目编号 :0 7 0 3 项 目负责人 : 廉 项 7 83 6 , 李
感 受到 了 来 自应 对 气 候 变 化 问 题 上 的 国 际 压 力 。 同年 的卡 特 丽 娜 飓 风 等 严 重 自然 灾 害 也 使 得 美 国 开 始重 新 审 视 气 候 变 化 所 带 来 的严 重 影 响。2 0 07
2 中美 两 国 公 众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认 知 差 异 性 比较 分 析
系在节 能减 排 中的作 用 。中 国政 府 面对 气 候变 化 ,
署任何 与《 公约 》 有关 的协议 。2 0 年 3月 2 j 01 8
日, 布 什 政 府 宣 布 退 出 《 都 协 议 书 》 自 19 小 京 。 97 年 _20 05年 , 国联 邦 政 府 鲜 有 法 律 或 政 策 的 行 美 动 , 国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问 题 总 体 上 处 于 最 消 极 时 美
活动对 气 候 的影 响 和 气 候 对 人 类 生 活 和 社 会 发 展 的影 响 。一 个 具 有 气 候 素 养 的人 应 当 具 备 以下 条 件 : 地 球 气 候 系统 的 主 要 规 律 原 则 ; 道 如 何 理解 知 科 学 的评估 哪些 关 于气 候 的信 息 是 正确 的 ; 目的 有 的 了解 并 与 其 他 人 交 流 有 关 气 候 和气 候 变 化 的 问 题 ; 于有 可 能 影 响 气 候 的 问 题 , 对 能够 做 出有 效 和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过程比较
19 92年通 过 的《 合 国气 候 变 化 框 架 公 约》 确 立 了 联 , “ 同但 有 区 别 ” 责任 原 则 。美 国作 为发 达 国家 , 要 共 的 需 承担 量化 减排 义务 。 0 1 2 0 年美 国政 府 退 出《 京都 议 定 书》 以来 , 应对 气候 变化 的 消极态 度受 到 了国际 社会 的 普遍 其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和《 。作为一个 发展 中
国家 , 中国不需 要 承担 量 化减 排 的 国际 义务 , 因而 在很 长 的一段 时 间内 , 中国国 内并 没有 展 开针对气 候 变化 的 全 国 范 围 内的具 体 行 动 。进 入 2 l世 纪 以来 , 中国 的能 源 消费 飞速增 长 ,0 2—2 0 20 0 3年 能 源 消 费 总量 增 长 了 1 . 8 ; 52 %
中 国 人 口 ・ 源 与环 境 资
21 0 1年
第 7期
右 。19 9 0—20 0 8年 , 国的碳 排放 经 象局 , 国务 委员 宋 健担 任 组∞ 。19 年 ,_嘟辎 9 央 I 长 u0 48u 中一 国家 1 一 5 3 2 【● 0 0 n 1u一 7 6 机关 的机构 改革 将 国家 气候 变 化 协 调小 组 更 名 为 国家 气
界 总排放 的 比例 由 3. %上升 到 4 .% 。 38 07
从 人均 来 看 ,0 6年 , 国人 均 C 排 放 量 为4 8t 20 中 O . ,
战 略转变 。正如 中国政府所 说 ,气 候变 化既 是环境 问题 , “ 也是 发展 问题 , 归根 到底是 发展 问题 ” 。这 期间 , 但 协调 小组 的 职责 主要在 于协 调 各 部 门之 间 的国 际气 候 谈 判 策 略 , 不涉及 国内具体 的气候 变 化政 策及 行 动 。20 并 0 7年 6 月, 国务 院成 立 国家应 对气候 变化 及节 能减排 工 作 领导 小 组 , 工作需 要也 称 国家应对 气候 变化 领导 小组 或 国务 院 视 节 能减 排工作 领导 小 组 。领 导 小组 办 公 室 依 旧设 在 发 展 与 改革 委员会 , 由国务 院总理 温家宝 担任 组 长 。这表 明 但
世界各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 气候 变暖
世界各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
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
各国政府和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气候变暖,包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推广新能源和技术等方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各个国家的应对措施。
中国在 2020 年底宣布,中国的排放到 2030 年之前的峰值并最终达到碳中和状态,这是世界范围内最好的目标之一。
中国还计划在 2030 年之前,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 20% 左右。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推出了大规模的清洁能源项目,包括大规模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以及发展新的混合动力和电气化交通系统等。
美国总统拜登于 2021 年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在 2035 年之前建成 5 万英里的清洁电网,以及在 2050 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等。
拜登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计划,以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欧盟最近宣布了“绿色新政”计划,此计划旨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完全减少碳排放量,以达到碳中和。
欧盟正在努力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到 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 32%。
欧盟还制定了其他措施,以减少污染和碳排放,包括推广电气化交通、加强建筑和城市设计的环境友好性等。
印度正在追求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减少对煤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印度提出了一个旨在到 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 40% 的目标,并将尽力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印度还计划用太阳能发电来解决国内能源短缺的问题。
加拿大政府宣布,到 2050 年将实现净零碳排放。
加拿大政府打算在未来几十年中持续投资于清洁能源技术,加大对新的环保技术和创新的资金支持,以达成减排目标。
日本制定了一项旨在减少排放和推广清洁能源的雄心勃勃的计划。
该计划要求到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到 22-24%。
中美经济合作助力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中美经济合作助力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当前,全球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卫生安全等。
在这些挑战面前,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中美经济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两国经济发展,也能为全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加强环保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而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两大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有义务在减排方面展开合作。
双方可以在技术创新、碳排放交易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
例如,双方可以共同投资研发清洁能源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应用,减少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
二、维护自由贸易助力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贸易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有责任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制的稳定和规则的完善。
双方可以加强贸易合作,降低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准入,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和动力。
三、强化卫生合作应对全球卫生安全挑战全球卫生安全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威胁,如疫情的跨国传播等。
中美两国可以加强医疗卫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卫生安全挑战。
双方可以在传染病防控、疫苗研发和医疗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一个稳定和可持续的全球卫生安全体系。
四、促进创新合作助力共同繁荣发展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于解决全球各种挑战也起到关键作用。
中美两国可以加强创新合作,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繁荣。
双方可以分享科研成果、加强人才培养、推动科技产业合作等,进一步加强创新力量。
五、加强教育文化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教育文化交流是增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美两国可以加强教育文化合作,推动学术交流、留学生互访、文化艺术交流等,为两国人民之间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和桥梁。
综上所述,中美经济合作对于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双方应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美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比较
亿 K -,占 Q 5 Ⅵh 7 %。如图 4所示 。 可见 ,中美两 国发 电机 组都 是以 火电为主 ,美
计算出中国 2 0 0 9年负荷率为 6 4 %。如图 2所示 。 69 可 以看 出 ,美 国 的负 荷波 动 比 中国剧 烈得 多 。 2 0 年 最高 用电负荷美国是 中国的 l 4 ,用 电量 08 倍 3
家的 C , O 减排 目标 才有可 能实现 。而且 电力行业 相
电力需 求的结构存在 巨大的差别 。美 国主要 是居 民 和 商业用 电占据较大 的比重 ,而中国则是工业 用电 占据较大 的比重 。由于 工业用 电相对 比较 集中 ,电 力 需求也 比较平稳 ,因此 满足需 求相对容易 ,电网
智库课题 4 9
中美 电力行业 应对气候变化 比较
长策智库 胡军峰 Fe r hK hl丁建华 rdi a r c
摘要 : 中美 电力行业在 各 自国家都是 C O 排放最 多的行业 ,因此 也是应对 气候 变化最受 关注 的行 业 。但 是 由于经济 发展 阶段和 资源 禀赋不 同 ,中美 电力行 业也存 在很 多不 同 , 包括 电力需求 结构 ,电力负荷特性 ,电力 需求增长 ,发 电结 构 ,调度方 式 ,调峰方 式和 辅助服 务方 式 等方 面 。同时 中美 电力行业在 应对 气候变化 方面所 采取 的政 策也 不周 ,美 国更注 重需求侧政 策 ,中国更注重供给 侧政 策 。因此在借 鉴美 国电力行业 应对气候 变化 方 面 ,不能全盘照搬 ,应该结合 中国电力行业特 点进行深入分析 ,以明确可以借鉴之处 , 找 出真正适合中国 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 的政 策和措施 。 关键词 : 中美 电力行业 ; 气候 变化 ; 电力 需求
供 职 于 美国E 3公 司。
中美两国电力工业的比较
3、美国 10 万千瓦以下的低效燃煤机组 2210 万千瓦,占总 容量的 6.6%;中国 10 万千瓦以下的低效燃煤机组有 8392 万千 瓦,占总容量的 18.77%,远高于美国。
国的煤电发电量在 2005 年出现高峰后开始下降,水电发电量则
从 1998 年的高峰(3178.67 亿千瓦时)下降到 2006 年的 2852.07
亿千瓦时。相反,美国除水电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天然气和
核能发电量都一直呈增长态势。
煤电 油电 天然气发电 其他气体燃料 核电 常规水电 其他可再生能源 其他
7.00
33.3
—8—
克/千瓦时 %
供电标准煤耗
400 392
390 380 370
368
385 374
383 373
380 374
376375
377 370
376 367
360
35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中国 美国
线 路损 失率
10
8
7 .7 0 7.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55 7.11
大。
表 1 2006 年中美发电装机容量及燃料构成情况
中国
美国
容量
增长率 所占比例 容量 增长率 所占比例
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
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经验及政策措施编者按: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现实的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携手应对。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据统计,此次会议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
因此,这次会议尤其引人注目。
两周前,中美两国均提出了具体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11月25日,在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方第一次以约束性指标的方式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
同一天,美国白宫也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被舆论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国际社会希望这次会议对2012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达成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取代2012年第一减排承诺期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因此,这次会议是继1997年12月日本京都会议之后,全球关于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一次谈判。
为了帮助我省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借鉴世界各国在此次会前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经验及政策措施,促进湖北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本刊特对有关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供省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全球工业化以来,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致的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避免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国外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一,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或制定政策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上走在了前头。
为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确立排放权交易的合法性,2003年6月,欧盟立法委员会通过排污交易计划指令,规定从2005年1月起,包括电力、炼油、冶金、水泥、陶瓷、玻璃与造纸等行业的12000个设施,须获得许可才能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其二氧化碳排放占欧洲排放总量的46%)。
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对节 能材料 和 现场 实体 进行 检测 ,影响 节能 分部 和单 位工 程验 收 、备 案
生以题 为 提高 能源效 率 与可持 续发 展 和抵御 全球 气候 变化 ” 的精彩 演讲 得 到 了众 多与
会 者 的认可 。 建筑 节能 方面 , 氏化学 作 为挤 塑聚 苯乙烯 隔 热保温 材料 的发 明者与 领 在 陶 导 者 .旗 下的舒 泰龙 隔热保 温板 以其独特 的蓝 色 为市 场所 熟知 目前 已在全 球 21 0万 0 栋 建筑 中应用 ,每年 节约 能耗 约 9 0亿美元 。乐海 瑞先 生说 : 在美 国 每 年 建筑 行业所
产 生 的 能 源 消 耗 和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是 所 有 行 业 产 生 总 量 的 5 % 在 中 国 ,这 一 指 标 也 同 0
样 高达 4 % 。作 为全球 领先 的建 筑节 能解决 方 案提供 商 ,陶 氏化学 有义 务也 有责 任 为 7 全 球范 围内 的节能 降耗做 出应 有 的努 力。 ( 彭旋 )
第 三 届 中 日节 能 环 保 综 合 论 坛 在 东 京 举 办
由中 国国家 发展 改革 委 、商务 部 、驻 日本使 馆 与 日本 经产 省 日中经协 共 同 主 办的 第三届 中 日节 能环保 综 合论 坛 2 8日上午 在东 京开 幕 。中 日两 国政 府 、 研究 机 构及企 业 的近 1 0 0 0名 代表 参 加了论 坛 并在 与会 中日官 员 的见证 下共 签署 了 1 9个 合作协 议 。其 中北 京泰 豪智 能科技 有 限公 司与 松下 电工株 式会 社 、三井 物产 株式 会社 共 同签订 了建 筑节 能诊 断 和改造 项 目合作 协议 。 京泰 豪董事 长李 春生 北 作 为中方代 表 参加 了签 字仪 式 。中日双 方 同意从 2 0 0 9年秋 季开 始 , 将松 下 电工面 向 中国市 场开 发 的最尖 端 的楼宇 节能 系统 EMI T综合楼 宇 系统 ”引进 中国市 场 。 这 套 系统针 对 占楼 宇整体 耗 能量 7 % 的照 明和 空调 系统进 行能 耗控 制 , 日本 国 5 与 内普通 的楼 宇 系统相 比节 能率 也 高 出 3 %,将对 中 国的楼 宇节 能发 挥更 大作 用 。 O 中 曰节 能环保 综 合论 坛 自2 0 年首 次举 办 以来 , 06 每年在 中日两 国轮流 举办 一 次 。两 国在 节能 环保领 域 的合 作 ,已经 成 为两 国经 贸合作 的新 亮点 。 ( 婧婧 ) 赵
世界各国能源政策比较
世界各国能源政策比较能源政策作为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
随着全球对于气候变化及环境保护的关注加剧,各国在能源领域的政策也日渐丰富和多样。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政策出发,比较其特点、做法及效果,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一、美国的能源政策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其能源政策面临多重挑战,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能源独立及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等。
能源独立美国政府通过提升国内油气开采和可再生能源生产,实现了部分的能源独立。
近年来,页岩气革命使美国的天然气产量暴增,大幅度降低了对外依赖。
与此同时,美国还增加了对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的投资,以推动绿色转型。
清洁能源计划尽管美国在特朗普总统任内退出了巴黎协定,但拜登政府重回国际气候舞台,提出了“清洁能源计划”,旨在2035年前实现电力行业的零排放。
这一计划强调要大幅度降低煤炭的使用,并支持风能与太阳能的发展。
补贴与激励措施美国各州纷纷推出补贴政策以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例如,联邦税收抵免(ITC)和生产税抵免(PTC)对可再生电源和存储技术提供长达十年的优惠。
这一政策有效刺激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二、中国的能源政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能源需求与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性的能源政策。
五年规划中国定期发布五年规划,将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作为重要目标。
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以上,这体现了中国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决心。
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市场。
此外,中国还提出加强电网建设,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接入,提高整体供电效率。
减排目标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
这一目标引导着国家在运输、建筑及工业等领域加速转型,推动清洁低碳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环境政策不一致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国内外环境政策不一致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与应对措施一、引言电力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之间环境政策的不一致性给电力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国内外环境政策不一致对电力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国内外环境政策不一致对电力行业的影响1. 导致市场竞争失衡由于不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措施,导致电力企业面临着不公平的竞争。
一些先进国家实施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和限制性政策,使其电力企业在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更容易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订单。
而发展中国家却由于缺乏相应技术和资金支持,无法达到这些标准,在全球市场中处于较为被动地位。
2. 影响跨国投资与合作由于环境政策的不一致,跨国电力企业在寻求投资和合作机会时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政策的频繁变化和地区差异导致企业难以评估风险,影响了他们对于项目的决策和投入。
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更愿意选择在相对稳定和支持性政策环境中进行投资,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较为劣势的位置。
3. 加大成本压力不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差异性带来了电力行业生产成本的差异。
先进国家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和限制性政策,使得电力企业需要增加环保设备和技术改造投入,同时还需承担高额环保税费等额外负担。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有限、技术滞后等原因,无法迅速适应这些要求,增加了其运营成本。
三、应对措施1. 制定明确的国内环境政策面对国内外环境政策不一致的情况,建议我国制定明确具体的环境政策和标准,并且能够长期稳定执行。
政府应该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履行职责。
同时,要通过财政和税收等手段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激励,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技术水平。
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了应对国内外环境政策不一致所带来的挑战,电力行业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性论坛和研讨会议等形式,分享经验和技术成果,促进合作项目的推动。
气候变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与适应
气候变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其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包括电力系统。
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也加剧了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因此电力系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以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气候变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暴风、干旱等)的增多,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电力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暴雨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短路、变电站设备受损,暴风可能造成输电塔倒塌,干旱可能导致水电站停止发电。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
1.2 能源供应不稳定气候变化导致了能源供应不稳定,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太阳能和风能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但它们的发电量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大,不稳定性较强。
当天气条件恶劣时,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会减少甚至中断,导致电力系统供电不稳定。
1.3 能源需求增加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气候变化对各个领域的影响,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增加。
空调、制冷设备等耗电设备的使用量增加,使得电力系统负荷增加,对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二、电力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电力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1 提高系统韧性提高电力系统的韧性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
电力系统应该加强设备的抗灾能力,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韧性,以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挑战。
2.2 多元化能源结构多元化能源结构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多种能源的混合利用,减少对某一种能源的依赖,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灵活性和韧性。
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促进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3 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适应能力。
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能力,实现对供电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比较长策智库胡军峰1,2,Fredrich Kahrl3,丁建华4(1华北电力大学,2长策智库,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美国E3公司)摘要:中美电力行业在各自国家都是CO2排放最多的行业,因此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最受关注的行业。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不同,中美电力行业也存在很多不同,包括电力需求结构,电力负荷特性,电力需求增长,发电结构,调度方式,调峰方式和辅助服务方式等方面。
同时中美电力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采取的政策也不同,美国更注重需求侧政策,中国更注重供给侧政策。
因此在借鉴美国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能全盘照搬,应该结合中国电力行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明确可以借鉴之处,找出真正适合中国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1、导论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其中人类活动所导致的CO2排放加剧是最主要的原因。
全球CO2排放在2006年已经达到291.95亿吨,而且还在继续增加,但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CO2排放在2050年需要下降到100亿吨的水平,CO2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CO2排放最多的国家,合计占了全球CO2排放40%多的比重,未来比重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因此为了实现全球CO2排放目标,中国和美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电力行业都是CO2排放最多的行业,占了各自国家超过40%的排放量。
因此电力行业对于中国和美国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中美要想成功实现CO2减排,必须对电力行业加以重视。
只有电力行业的CO2减排成功,各自国家的CO2减排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而且电力行业相对其它行业而言比较集中,政策实施的效果相对明显,也可以对应对气候变化,减少CO2排放做出重要的贡献。
2、中美电力行业对比电力行业作为关键的能源供给基础行业,在中国和美国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不同,中美电力行业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2.1 电力需求结构不同美国2009年净电力需求为35755亿KWh 1,其中居民电力需求为13629亿KWh ,占38.12%,工业电力需求为8819亿KWh 2,占24.67%,商业电力需求为13307亿KWh 3,占37.22%。
中国2009年净电力需求为31515亿KWh 4,其中居民电力需求为4575亿KWh ,占14.52%,工业电力需求为22056亿KWh 5,占69.99%,商业电力需求为3944亿KWh ,占12.51%。
如图1所示。
图1 中美电力需求结构对比图1显示,由于中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电力需求的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别。
美国主要是居民和商业用电占据较大的比重,而中国则是工业用电占据较大的比重。
由于工业用电相对比较集中,电力需求也比较平稳,因此满足需求相对容易,电网结构也相对比较简单,而居民和商业用电则比较分散,电力需求波动性和随机性也较大,满足相对困难,电网结构也需要更为复杂。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居民和商业电力需求所占比重也会逐渐增加,电力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
2.2 电力负荷特性不同美国2009年最高用电负荷为72596万KW 6,相应可计算出美国2009年负 1 美国用电量统计口径为净用电量,即不包括厂用电、输电线损和抽水蓄能用电量。
美国的数据都来源于美国能源信息署,后面不再特别说明。
2 美国工业用电量中包括农业用电量。
3 美国商业电力需求为美国商业和交通用电量合计。
4 中国用电量统计口径为全社会用电量,为与美国相比较,此处数据将厂用电、输电线损和抽水蓄能用电量扣除。
中国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后面不再特别说明。
5 中国工业电力需求为工业和建筑业用电量合计,扣除厂用电、输电线损和抽水蓄能用电量,不包括农业用电量。
6美国最高用电负荷分夏季和冬季分别统计,但中国只统计最高用电负荷,不分季节。
为便于比较,美国美国居民12%工业24.67%商业37.中国居民工业69.99%12.其它2.98%荷率为56.22%。
中国2009年最高用电负荷为54111万KW ,相应可计算出中国2009年负荷率为66.49%。
如图2所示。
图2中美电力负荷特性对比可以看出,美国的负荷波动比中国剧烈得多。
2008年最高用电负荷美国是中国的1.34倍,用电量则美国只是中国的1.13倍。
为了满足剧烈波动的负荷需求,美国需要有足够的调峰发电能力,中国负荷波动则相对较小,调峰需求不如美国强烈。
2.3 电力需求增长不同美国1996-2009年的平均电力需求增长率为1.10%,中国1996-2009年的平均电力需求增长率为10.02%7,如果未来中美电力需求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到2020年美国净用电量将达到40330亿KWh ,中国净用电量将达到102260亿KWh ,中国电力需求将是美国的2.5倍。
如图3所示。
最高用电负荷采用2009年夏季最高用电负荷数据。
7 中国1996年电力需求没有统计抽水蓄能用电量,因此中国电力需求增长率按照全社会用电量计算。
而且按照净用电量计算出的电力需求增长率与此处数据差别应该不大。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最高负荷(万KW )负荷率(%)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092020图3 中美电力需求增长对比(亿KWh )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电力需求增长也相对很快。
为了满足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中国需要新建大量的发电机组,其中既包括化石能源发电,也包括非化石能源发电,这些发电机组如何布局和协调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美国的电力需求增长则较慢,不需要过多考虑新增发电机组的问题。
2.4 发电结构不同美国2009年净发电量为39531亿KWh 8,其中煤电为17645亿KWh ,占44.64%,天然气发电为9204亿KWh ,占23.28%,水电为2721亿KWh ,占6.88%,核电为7987亿KWh ,占20.2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1411亿KWh 9,占3.57%,中国2009年发电量为36812亿KWh 10,其中火电为30117亿KWh 11,占81.81%,水电为5177亿KWh ,占14.06%,核电为701亿KWh ,占1.90%,风电为276亿KWh ,占0.75%。
如图4所示。
图4 中美发电结构对比可见,中美两国发电机组都是以火电为主,美国占了将近70%,中国则占了80%,但是美国火电中还有将近1/3的天然气发电,中国则主要都是煤电。
由于天然气发电较为清洁,CO2排放较少,在同等火电发电量的情况下,中国CO2 8美国发电量统计为净发电量,即不包括厂用电和抽水蓄能用电量。
9 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小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
10 中国发电量为全社会发电量,包括厂用电和抽水蓄能用电量。
2009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厂用电率为5.76%,其中火电厂用电率为6.62%,水电厂用电率为0.40%,但是核电和风电的厂用电率没有统计,无法估算各自的净发电量。
但是厂用电是否扣除对发电结构影响不大,因此中国发电结构指全社会发电量结构,未扣除厂用电和抽水蓄能用电量。
11 中国火电包括煤电和天然气发电,但是天然气发电量没有统计。
根据作者粗略统计,2008年中国燃气电厂有74个,发电量为497亿KWh ,占火电发电量不足2%,可以忽略,因此可以粗略认为中国火电发电量就是煤电发电量。
美国煤电44.64%23.28%水电6.20.中国水电14.81%排放比美国要多。
另外美国核电发电量占了20%,中国则只有大约2%,美国核电发电量大约是中国的10倍,水电美国比中国少一些,可再生能源发电美国则大大领先。
2.5 调度方式不同美国的调度方式采用边际成本调度的方式,即按照发电机组的边际成本排序,优先调度边际成本低的发电机组上网发电。
中国的调度方式则更多采用行政命令的发式,发电机组在建设审批时会预先设定一个发电利用小时数,上网发电时按照预先设定的发电利用小时安排。
由于行政干预往往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因此中国的调度方式体现为平均调度的特点。
由于平均调度不考虑各个发电机组的成本,为满足同样的电力需求,平均调度相比其他调度方式所需成本往往较高,CO2减排效果也往往较差。
为了改变调度方式的弊病,中国于2007年开始在5个省份试点节能发电调度,即优先调度非化石能源发电,然后调度天然气发电和煤电,煤电的调度顺序按照供电煤耗的顺序安排发电。
如表1所示。
表1 中美调度方式区别项目美国中国调度方式边际成本调度平均调度节能调度试点2.6 调峰方式不同由于调度方式不同,中美在满足高峰负荷的方式上表现也不一样。
由于天然气发电的边际成本较高,在边际成本调度中往往排在最后,因此在美国主要由天然气发电机组和水电机组来满足高峰负荷。
而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由煤电来满足高峰负荷。
2009年中美各种发电方式的年利用小时数如表2所示。
表2 2009年中美发电技术年利用小时美国中国年利用小时发电技术煤电5589 486512天然气NGCC机组3723 —天然气NG调峰机组858 —水电3486 3328核电7910 771612中国为火电年利用小时,因为中国火电机组基本上为煤电机组。
可再生能源发电2961 207713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煤电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差别很大。
中国煤电机组年利用小时为4865小时,是美国利用程度的87.05%。
美国主要通过天然气机组进行调峰,其他机组比如煤电、水电、核电等则主要满足基础负荷需求,而在中国则主要通过煤电机组进行调峰,相应利用小时数相对较小。
2.7 辅助服务方式不同由于电力负荷预测和实际情况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以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等特征,电力行业不可避免需要提供辅助服务。
辅助服务根据要求不同可以大体分为三类,即自动调节辅助服务、旋转备用辅助服务和启动备用辅助服务。
中美在辅助服务的技术上差别不大,但是在辅助服务的利用补偿机制方面却存在巨大的差别。
美国辅助服务利益补偿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通过辅助服务电力市场的方式确定辅助服务补偿标准,中国则主要通过行政法规的方式,通过电力监管委员会制定辅助服务补偿标准来补偿电厂提供的辅助服务,其中自动调节辅助服务还要求电厂必须义务提供。
3、中美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异同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大体分为两类,即需求侧政策和供给侧政策。
中美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在很多方面相一致。
但是由于中美电力行业特点不同,中美电力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考虑的重点以及采取的政策也存在差别,美国更多采取的是需求侧政策,而中国更多采取的是供给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