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课堂观察要点
课堂教学观察
课堂教学观察
在一堂课堂教学观察中,教师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学生们进入教室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们思考的欲望,例如:“你们知道自然界中最大
的陆地动物是什么吗?”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们积极思考,并且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速的控制。
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尤其当面对小学生时。
此外,教师的语速也需要适当放慢,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理解和跟上教学的内容。
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找出周围环境中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例子,比如书柜的架子。
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留出时间给学生们进行互动和合作。
例如,当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应重视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情绪状态。
教师可以巡视教室,留意学生们的表情和反应,及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们正面的鼓励和认可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结一堂课堂教学观察,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欲望;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语速进行讲解;通过举例和小组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重视学生们的参与度和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他们正面的鼓励和认可。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估方法。
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以提高教学质量。
1. 设定观察目标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
观察目标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2. 选择观察方法根据观察目标,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
常见的观察方法包括: - 直接观察: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获取信息。
- 非参与观察:教师作为旁观者,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
- 参与观察: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课堂活动,观察学生的互动和表现。
3. 观察要点在进行课堂观察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主动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提问。
- 学生的专注度:观察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是否分心或走神。
- 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 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是否能够提出创新的想法。
4. 观察记录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进行记录: - 笔记记录:将观察到的情况用文字记录下来,包括学生的表现、问题和建议等。
- 录音记录:使用录音设备记录课堂上的学生互动和教师的指导。
- 视频记录:使用摄像设备录制课堂活动,以便后期回放和分析。
5. 分析和反思观察结束后,需要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学生的整体表现: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度、专注度、理解和掌握程度等。
课堂观察的实施步骤和要点
课堂观察的实施步骤和要点1. 简介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评估工具,通过观察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和互动,以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
正确的实施课堂观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改进建议,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学习环境。
本文旨在介绍课堂观察的实施步骤和要点,帮助教育工作者有效地进行课堂观察。
2. 实施步骤步骤一:确定观察目标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和关注的重点。
这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来确定。
例如,关注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等方面。
步骤二:选择观察工具和方法根据观察目标,选择适合的观察工具和方法。
观察工具可以是观察表、记录表、评分表等,方法可以是实地观察、视频录像观察等。
关键是确保工具和方法可操作、有效,并且能够收集到需要的信息。
步骤三:观察课堂在观察课堂时,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并尽量不对课堂进行干预。
注意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和互动情况,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信息。
可以使用列点的方式记录,例如:•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如何?•课堂氛围是否积极向上?步骤四:整理观察结果观察课堂后,需要整理和分析观察结果。
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总结,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以便更好地进行反馈和讨论。
步骤五: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基于观察结果,向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是课堂观察的重要目的之一。
反馈应具体、具有针对性,并提供改进建议。
可以针对教学方法、学生表现、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反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3. 要点在进行课堂观察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尽量不对课堂进行干预。
•观察期间要专注于观察目标和关注重点,避免分散注意力。
•注意观察课堂氛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这对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信息,以免遗漏和遗忘。
•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改进建议,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论课堂观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实施课堂观察可以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课堂观察三篇
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课堂观察三篇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课堂观察,供大家参考。
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课堂观察1回顾一年多来我校“课堂观察”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走过了如下的三个阶段――学习和试点;探索和试行;实践和推广。
概括来说,就是“点”上深入,“面”上辐射。
一、学科引路,探课堂观察之“趣途”课堂观察,就是对课堂情况的记录、分析和研究。
对大多数老师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要开展这项工作,必须有引领,又不能操之过急。
20xx年11月,学校成立了“课堂观察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的丁解敏副校长任组长,确定语文、化学学科为试点学科,确定语文组的黄小林和顾吉萍老师和化学组的李红星和杨俊毅老师为试点老师。
该工作小组的还包括了教科室、教务处负责人,以及各教研研组长。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初期,定期组织工作组成员学习课堂观察相关理论,教科室还印发了“课堂观察”的有关材料,邀请了原吴江市教科室张菊荣副主任作专题讲座。
为了让课堂观察尽快实施,在同年学校的传统的“金秋开课日”中,“课堂观察”就作为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的团体观察,还是暴露了出很多的问题――1 目标不够明确。
这是一个教训。
究其原因,观察的目标不够明确,对观察主题的“界定”模糊。
事实上,“提问”是一个外延很宽泛的概念,如提问的深度,广度,频度,有效性,科学性等等,单单以“提问”笼统的作为观察主题,难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自然会引起歧义的。
2 投入不够充分。
和传统的听评课模式不同,课堂观察由于有了明确的观察主题,有了明确的任务分工――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面,你要对教学细节进行记录,还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堂细节进行翔实的记录和分析,的确是一件劳眼、劳耳、劳手、老心的事情。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表现和互动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升教学质量。
一、明确观察目标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
观察目标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方面。
明确观察目标有助于教师集中注意力,提高观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选择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有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记录观察、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
实地观察是指教师亲自到学生的座位旁边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观察是指教师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互动情况来进行观察,问卷调查是指教师设计问卷,让学生填写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小组讨论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
选择观察方法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三、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习动作、表情变化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例如,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主动思考问题等。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
例如,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等。
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了解学生的互动情况。
例如,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与同学进行合作,是否能够主动提问等。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他们的学习需求,并及时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却是一门需要专业技巧和经验的艺术。
本文将分享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们提高自己在课堂观察方面的能力。
重视目标设定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标和重点。
这些目标可以是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者是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根据观察目标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和工具。
制定观察计划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时,教师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和框架,以便整理和记录所得到的信息。
制定观察计划可以帮助教师集中注意力,并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观察计划应包括观察内容、观察方式以及需要关注的重点。
多维度观察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教师应该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观察。
除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外,还可以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学生参与度、情绪变化等等。
通过多维度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更全面、真实的画面,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灵活运用工具在课堂观察中,教师可以使用各种工具来辅助记录和分析所得到的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摄像机录制课堂活动,并在后期回放和分析;也可以使用记录表格或者软件来记录学生表现;此外,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学生反馈。
灵活运用各种工具能够提高教师在观察过程中的效率和准确性。
寻找合适时机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选取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度高、能够展示风采的时间段来进行观察。
而对于一些特定任务或者活动,例如小组合作、问题解答等,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时间来进行观察。
进行记录与分析在完成课堂观察后,教师需要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
记录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也为后续教学提供了基础数据。
可以利用记录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将信息整理出来,并结合之前设定好的目标进行分析和总结。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观察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有效的课堂观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呢?下面将从准备工作、观察方法和观察要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重点,确定观察的内容和范围。
其次,要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水平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分析。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观察记录表或者笔记本,及时记录观察到的情况,方便后期整理和分析。
二、观察方法1. 集中观察法集中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专门留意某个学生或某几个学生,对其进行深入观察。
通过集中观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2. 均匀观察法均匀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均匀地观察全班学生,不偏袒某个学生或某几个学生。
通过均匀观察,可以客观地了解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出相应调整。
3. 随机观察法随机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随机选择学生进行观察,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
通过随机观察,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减少主观偏见,提高观察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观察要点1. 学生的学习态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独立完成作业等。
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并引导。
2. 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速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
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的情绪状态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包括是否情绪稳定、是否存在压力等。
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4. 学生的互动情况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竞争等。
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和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在教育领域,课堂观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课堂氛围等方面,来评估和改进教学质量。
有效的课堂观察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呢?1. 制定观察计划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首先需要制定观察计划。
明确观察的重点和目的,确定需要关注的方面,如教师的授课内容、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管理等。
制定好观察计划可以帮助观察者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 保持客观和中立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观察者要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不带有个人情绪和偏见。
尽量做到客观记录所看到的情况,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主观评价。
只有客观中立,才能更好地引导后续的改进工作。
3. 注重细节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观察者要注重细节,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表情变化、互动情况等。
这些看似细微的细节往往能揭示出问题的根源,为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4. 多角度观察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观察者可以选择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可以从教师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学生、家长甚至其他同事角度来进行观察,获取更加立体化的信息。
5. 及时反馈和跟进完成课堂观察后,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包括教师、管理者等。
同时制定改进计划,并跟进实施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6. 持续改进课堂观察不应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通过不断观察、反馈、改进,教育工作者可以逐步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关键在于制定周密的计划、保持客观中立、注重细节、多角度考量、及时反馈和跟进以及持续改进。
只有通过科学系统地进行课堂观察,并将所获信息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取得真正有效的教育成果。
希望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用心观察,不断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观察68个观察点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46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47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48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49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教师教学
环节
19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机智
32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课程性质
目标
36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37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55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56
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57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一、明确观察目标在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目标。
观察目标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例如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掌握程度等。
通过明确观察目标,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
二、选择观察方法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是进行有效课堂观察的关键。
常见的观察方法包括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和记录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教师亲自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例如学生的言行举止、参与度等。
间接观察则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记录观察是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教师可根据观察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
三、注重细节观察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教师需要注重观察细节。
细节观察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非语言细节,这些细微的变化往往能够反映学生的情绪和态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例如他们的动作、协作情况等。
通过注重细节观察,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灵活运用观察工具为了提高课堂观察的效果,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观察工具。
观察工具可以是简单的观察记录表、观察工作表,也可以是专门设计的观察评估表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化地记录和整理观察到的信息,从而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现代技术工具,例如录音笔、摄像机等,来帮助观察和回顾课堂情景。
五、及时反馈和调整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与及时反馈和调整相结合。
教师在观察后,应尽快将观察到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并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某一环节掌握较差,可以通过讲解、辅导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帮助。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概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观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可以获取对学生学习状态、掌握程度以及困难与问题的了解,并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但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是一门技巧,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本文将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1. 明确观察目标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自己观察的目标和焦点。
不同课程和学生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确定需要观察的内容。
例如,对于语文课堂,可以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数学课堂,可以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等。
明确观察目标有助于教师更加集中和针对性地开展观察工作。
2. 多角度观察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以获取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观察方式:视频录制使用摄像机录制课堂活动可以提供客观且详细的数据供回放和分析。
通过视频录制,教师可以回放自己的授课过程,并对学生参与、互动、反应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
此外,视频录制还可以为后续研究和评估提供素材。
笔记记录教师可以通过手写或电子方式做好观察笔记,在课堂上即时记录所见所闻。
笔记记录应尽可能详细和准确,包括学生答题情况、表达方式、参与程度等。
通过笔记记录,教师可以在后续分析中回溯细节,并作为依据进行评估。
学生作业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评价,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
作业表现往往能反映出在课堂上是否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
3. 经常性反馈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有经常性的反馈机制。
教师可以透过一对一讨论、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关注,还为教师提供了直接获取学生想法和反馈意见的机会。
同时,在反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并肯定学生的优点,并给予建设性指导和鼓励。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1. 引言课堂观察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和教学改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反应和行为,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并得出准确的结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2. 观察目标的设定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是什么。
观察目标应当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具体明确。
例如,可以设定观察目标为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内容等。
只有明确了观察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 观察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是进行有效课堂观察的关键之一。
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等。
在选择观察方法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时间、人力资源等。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此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3.1 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指的是教师亲自在课堂上进行观察。
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学生言行举止、听取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该方法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容易遗漏或者主观判断偏差较大等问题。
3.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发放问卷给学生,让他们填写相关问题来获取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收集较多的数据,在人力和时间上相对较为节约。
然而,由于问卷填写过程中存在着主观评价和回答不准确等问题,需要保证问卷设计合理且问题准确清晰,以提高数据收集的可靠性。
3.3 录像观察法录像观察法是通过将课堂过程进行录像,并后期回放分析来获取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捕捉更多信息,并且可以反复观看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论,同时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
然而,录像所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在使用上也相对复杂。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要注意准确记录所获取到的数据,并将其整理成可供分析和评估的形式。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估手段,它不仅标志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发展,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课堂观察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评价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以下将从目标规划、观察准备、观察实施、结果分析和反馈交流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目标规划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观察的目标可以包括: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分析其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找到改进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学习态度和情感表现,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估课程效果: 通过对特定课程实施情况的观察,收集课程对学生知识掌握与技能提高的真实反馈,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鼓励教师之间互相观摩,通过分享观察结果和经验,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合作精神。
明确目标后,观察人员应基于目标选择合适的观察内容和方法。
观察准备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充分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合适的观察工具: 依据观察目标选择量表、记录表或视频录制等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帮助系统化地收集数据。
例如,如果目的是评估教师的互动技巧,可以使用细致的互动记录表来捕捉师生交互中的关键时刻。
确定观察时间和地点: 提前与教师沟通,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观察。
确保被观察课堂环境舒适,没有过多干扰,这样可以获得更真实的数据。
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 在观察开始前,结合教育理论与实际需求,详细罗列出活动内容及需要关注的细节,包括教学策略、学生参与度、课堂管理等要素,以保证全面性。
练习观察技能: 如果是第一次进行课堂观察,建议提前参加其他人的课堂,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对即将进行的正式观察有所准备。
观察实施课堂观察实施阶段是数据收集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客观公正: 作为观察者,应保持中立,不带个人偏见地记录所见所闻。
避免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尽量如实反映课堂实际情况。
教案模板中的课堂观察与评估技巧
教案模板中的课堂观察与评估技巧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需要通过不断观察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来更好地指导他们。
在教案中,课堂观察与评估技巧是关键的一部分,它们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反馈。
本文将介绍教案模板中常用的课堂观察与评估技巧,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
一、课堂观察技巧1. 注重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表情: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表情,教师可以推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例如,学生的表情愉悦、专注,动作流畅,可能表示他们已经掌握了知识点;而面色紧张、困惑或动作迟缓的学生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
2. 观察学生的言语表达:除了动作和表情,教师还应该留意学生的言语表达。
通过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程度。
有时学生的言语表达反映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准确,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诊断性评估,进一步指导学生。
3. 注意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互动和协作情况。
学习小组内是否存在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程度和协作效果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评估技巧1. 使用开放性问题: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推理、解释或归纳。
这种评估方式能够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展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创设情境进行评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要求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思考和解决。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表现,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3. 使用学习记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思考,例如学习日志、作业完成情况等。
通过学习记录的分析,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思考的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更好地给予指导和评估。
4. 运用多元化的评估工具:除了常规的口头答问,教师还可以使用其他多元化的评估工具,如学习任务、小组报告、作品展示等。
课堂观察应关注三个“基本点”
课堂观察应关注三个“基本点”-校长管理论文课堂观察应关注三个“基本点”课堂观察是有别于传统听评课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实践中,由于许多教师在细节操作上拿捏不准,往往视它为烫手山芋。
实际上,关注课堂观察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课堂观察是以“观察量表”为轴心,呈现出三个“基本点”,即“切入点”“着力点”“生长点”。
实践中,这三个“基本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展示了课堂观察的全过程。
如何才能有效把握这三个“基本点”的操作要义,避免“课堂观察综合症”,使我们的观察呈现出“专业性”的品质呢?结合我校近两年的具体观察实践,提出三点建议:一、切入点: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所谓的“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就是指观察者要“带着问题进课堂”,且问题设计要因需而定。
“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即使就在你眼前的东西也不一定能看得到”。
既然课堂观察是“基于一定的目的”展开的,我们只有“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才会明确相应的主题,增强观察的针对性,保证观察的实效性。
“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1.教学反思,梳理问题。
通过反思,提炼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为后续行为进行有益的“问题储备”。
2.确定主题,细化重点。
以某个典型的问题为突破口,形成观察的主题。
同时,将问题具体细化为一个个小问题,确定为一个个观察点。
主题明确,观察的指向才明确;定位科学,观察的结果才实用。
分析以上观察量表,我们可以发现,不仅观察主题明确,而且基于主题分析出来的观察点,操作指向也十分明显,整个设计模块呈现清楚,构成要素详备,为后续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当然,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不能仅凭我们偶尔的兴之所至,“从问题切入,科学定位”要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重点突破。
“什么问题都要解决,其实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靠一两节研究课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观察要有侧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二是化整为零。
问题范围太大,过于抽象,不仅针对性不强,也难以驾驭。
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_课堂观察.doc
课堂观察有哪些观察点_课堂观察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对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教师就一直着力于课堂观察,只不过是日常的一般意义的观察居多,很少进行专门的课堂行为研究。
作为专业活动的课堂观察最初是由教育研究者发起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课堂观察的科学研究方法,创建了课堂观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技术,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
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得出的结论往往用于论证理论上的假设或得出某种理论观点,也会据此为学校、教师与学生提供改进建议。
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以往传统的听课评课类似,是学校最常见的教学研究方式,但他们又有差别。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上,在教师的施教行为上,在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传统的听课评课缺乏科学性、技术性,不再适应新课程的实施。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凭借自身的多种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在课堂上直接或间接从教学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作出有依据的科学评价,以求得学生学习的发展和促进教师施教水平的改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一种专业技术。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是一种重要、科学的教学研究方法,它具有两个主要的作用:一、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具有“临床指导”的性质。
为了查清教师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成绩,通过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进行“临床诊断”,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学策略、制定教学程序、反思研究教学等等方面做出观察透视,分析问题的所在及其因果,判断其价值,总结提出具体改进意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观评课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性课堂观察要点1.课堂引入是否巧妙、有创意;2.课堂文化:教师是否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否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3.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建构主义教学思想、STSE教育思想、关注学生化学观念和学习能力等;4.学生活动情况:学生实验、分组讨论、小组交流汇报、互相评议补充;5.课堂互动情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6.教师的个人素养:语言、肢体动作、板书、对学生的尊重等;7.教学效果:是否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8.教材处理:是否巧妙地处理教材;9.教学资源的生成、教学资源的利用;10.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11.课程观: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12.教学设计是否精妙、教学环节是否环环紧扣。
评课稿的撰写1.写成一篇文章,500字左右,有点像论文。
2.第一段综述。
第二段开始分点叙述。
根据课堂观察点选取比较有话说的观察点进行夹叙夹议、有理有据。
不要写太多理论(正确的废话),要针对课堂的情况来写。
第三部分总结。
教学建议可以穿插其中。
3.适当加入定量观察的元素。
【范例1】人教版《金属的化学性质》评课稿林丽璇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来进行钠及铁两种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问题设计紧凑、合理,课堂的重点、难点在问题与实验中一一得到呈现、突破、解决,同时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得到强化。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
一、环节设计——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本课通过洛阳火灾的着火原因及灭火的方法的引入,设计了阶梯型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建构金属的化学性质。
整节课由7个问题构成,通过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突破、最后再实现问题的解决。
二、资源应用——体现化学源自生活又反馈与生活的理念本课的资源利用丰富多彩,涉及的资源有:洛阳火灾的视频、钢铁厂的规定、钠与水反应的学生实验及改进实验、铁与水反应的设计等,通过利用这些资源,把整堂课创设得生动有趣,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生参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中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有三大方面:第一是学生分组实验,第二是学生设计实验,第三为课堂讨论与发言。
在整堂课中学生活动参与面达100%,学生参与的深度较大,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的难度和设计问题的巧妙观察出来。
但学生参与的梯度相对差一些,个体回答10次,其中班长回答3次,建议多关注一些其他学生。
四、教师修养——体现“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品质任教教师的修养很高,本节课教师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进行改造,有相当的技术难度,但教师能自然地过渡、从容地完成。
对铁和水的反应的实验设计也改造得很好,说明这位老师的专业素养较高。
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语言引导,而且非常尊重学生,说了很多“很好”、“没关系,想好了再说”,特别是向回答问题的学生说“谢谢”,可以看出该教师的品格修养较高。
五、情感教育——体现教育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教师从课堂一开始一直渗透一种思想,即学习化学要学会安全、避免事故,不忘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总体来说,本节课是一节非常精彩与成功的课,是教授“元素化合物”新知识课型的典范。
【范例2】《配位化合物》评课稿罗德炳授课教师:孙海涛(中学一级教师、教龄12年)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6日上午第二节授课地点:化学实验室108授课班级:高二11班使用教材:鲁科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本节课是鲁科版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中“配位化合物”的新知识授课,教学设计简洁、条理清楚、流畅,课堂教学详略得当,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突破做得较好,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课堂的引入——富有创意,激起学生兴趣本节课的课堂引入采用展示青花瓷图片和周杰伦《青花瓷》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然后播放周杰伦《青花瓷》歌曲的片段,再引出青花瓷中彩釉成分的研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配位化合物。
这种课堂引入方式新颖、简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气氛。
但是这一片段还可再升华,是否可以调整为:先展示青花瓷图片,问学生联想到什么?(培养思维的广度),抓住学生冒出的周杰伦《青花瓷》,顺势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唱这首歌曲的第一段,达到调动课堂气氛的效果。
这样则会使课堂更加锦上添花。
二、实验与练习——目的性强,设计层次分明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4个学生实验和3题练习,实验和练习的设置层层递进,呈现和处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实验一、二让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做不同的实验,却得出相同的结果,为下个环节研究哪些离子参与反应留下了伏笔;在了解配合物结构之后,设计了实验三来研究配合物内界和外界的离子的反应不同;完成本节的主要教学任务后,又让学生制取银氨溶液,并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这样的每个实验都是根据教学任务精心设计的,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同样,练习的设置也有很强的目的性。
课堂练习1和2是巩固性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配合物的组成;最后布置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三、学生的活动——参与面大,体现学生主体本节课设计了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学生设计实验、课堂巩固练习等学生活动,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但对个别学生的提问较少,只有提问了3位学生,而且问题的深度还不够,问题的探究性和思辨水平有待提高。
四、课堂的互动——尚有欠缺,今后多加关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应当在老师的引导下互动交流、研讨,在问题碰撞中进行辨析、得出结论、学习知识。
教师应本着这一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中充分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
本节课在这一方面尚有较大的欠缺。
如在学生分别做完实验一和实验二时,只提问一位学生,最好能再问他的同桌同学的实验现象,引导他们以及全班所有同桌同学互相对比实验现象,让学生产生疑问,形成认知冲突,生成教学资源;配位化合物的概念形成,可以让学生分析刚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互相讨论、评价、补充,逐渐形成概念的关键点,最后形成完整的概念;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一后,虽然没有实物投影仪,但可以让学生上讲台书写答案,并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得出正确的答案。
本节课设计新颖,课堂教学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学习新知,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物质性质研究》评课稿安一中罗德炳授课教师:厦门六中林秉珠授课时间:2012年12月26日上午第二节授课地点:邵武一中化学实验室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后化学实验教学受到极大削弱的现实,厦门六中化学组在厦门市教科院傅兴春老师的指导下,组织课题组在福建省考试说明规定的22个必做实验的基础上,对高中化学实验进行有机整合,开发了13课时的学生实验校本课程,并在市教科院化学科的统一部署下,在厦门市推广实施。
本节课正是在这一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了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基础知识之后,将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改为传统人教版的学生实验课的模式,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渗透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加深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逐步形成实证的化学观念。
一、课堂体现新课程师生平等、互相尊重的课堂文化新课程倡导师生平等,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像学生的大姐姐一样,在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和讨论活动中,能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到老师的亲切、和蔼,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这充分实现了新课程重视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当一位女生学生上台展示但因为紧张而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善解人意的林老师说:“没关系,老师也会紧张的。
”当一位小男生很紧张地站在展示台前不敢发言时,林老师双手搭在这位学生的肩膀上,就像呵护自己的小弟弟一样鼓励他。
每次学生回答完问题,林老师总是亲切地说声“谢谢”。
课堂结束时,林老师再次向全体同学的合作表示感谢。
整节课,林老师使用了15个谢谢。
这些细微之处,正是林老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从内心深处爱学生的体现。
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实验课,学生的实验技能还不够熟练,教师的指导是否适时、到位显得格外重要。
每一个实验前,林老师都通过问题引出下一个要探究的实验,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实证探究。
每一个实验前,林老师都先投影实验步骤和注意点,并详略得当地进行指导。
为了使实验的指导更加准确、直观,整节课林老师还使用了9幅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更能直观地了解实验的步骤、程序。
对于较难的实验,如硬质制玻璃管的安装、加热碳酸氢钠的实验装置的安装及停止实验的操作等,林老师都认真做了示范。
每次学生动手实验,林老师都到学生中进行实时指导;发现学生不规范之处,及时指导纠正。
当发现很多学生使用滴管不规范时,又及时进行示范指导。
整节课的指导是非常及时、到位的。
当然,如果在对每个实验进行集体指导之后、学生动手实验前,能给学生几十秒的时间,让学生再次认真梳理实验步骤,对实验有一个全局认识以后再开始实验,则能防止学生照方抓药,有利于学生树立实验的全局观念。
三、学生活动丰富,师生互动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学生除了实验活动,还有上台展示、解说、师生交流、同学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等活动。
学生活动较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热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特点。
每一个实验后,林老师都能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或是让学生上台展示实验报告并进行解释,并让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
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若是能及时引导学生开展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则会更加锦上添花了。
四、课堂设计详略得当,学生实验、教师演示穿插其间本节课设计了7个实验,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实验技能还不够熟练,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每个实验都让学生做。
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此已有预见,在大多数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前提下,部分实验采用教师演示实验或是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
如钠与硫酸铜溶液实验由老师自己演示完成,在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实验过程的同时,还请一位同学上台近距离观察实验,并让这位同学汇报实验现象。
在做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的速率比较实验时,则让两位同学进行演示。
这样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达到实验的效果。
但本节课设计的实验稍微多了一些。
由于实验太多,一方面学生接受信息量相对教大,对这么多实验的印象和理解不够深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时间就显得很紧,致使有些实验无法充分挖掘其功能和价值。
五、注重新课程研究方法的指导林老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整合的同时,不忘新课程化学研究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