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从学校、学校、高中到高校乃至工作,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状况特别的多,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学问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
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忙到我们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篇1《石渠记》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乃记之而去。
【解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1) 民桥其上() (2 )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心乐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分)(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2分)【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
(4分)【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观鱼和巡游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答案【小题1】(1)桥:建桥、架桥。
(2)逾:过、越过。
(3)堕:落入。
(4)乐:以……为乐【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漂亮悦耳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2分)(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掩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漂浮。
(2分)【小题1】甲文:清亮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清亮透亮,水声动听。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小石潭记(含答案)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小石潭记(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谁?A. 柳宗元B. 欧阳修C. 苏轼D. 王安石()2. 《小石潭记》中,小石潭的位置在哪里?A. 洞庭湖畔B. 鄱阳湖边C. 西湖之滨D. 洞庭山腰()3. 《小石潭记》中,作者为什么游小石潭?A. 陪友赏景B. 寻找隐士C. 游玩散心D. 逃避战乱()4. 《小石潭记》中,作者对小石潭的描述主要侧重于哪方面?A. 水的清澈B. 石的奇特C. 潭的深邃D. 景的幽静()5. 《小石潭记》的语言风格是什么?A. 浓墨重彩B. 清新脱俗C. 唯美浪漫D. 深沉严肃()二、判断题1.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1篇《小石潭记》作业(含答案)
第11篇小石潭记一、[2021亳州市利辛县三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琅琊溪①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琅琊溪位于滁州琅琊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2)佁然..不动佁然:(3)悄怆幽邃.邃:(4)但.见流出山中花但: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小石潭记》(节选)写景动静结合,其中写动景的句子是“, ”;《琅琊溪》写景虚实结合,其中(虚/实)写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 (虚/实)写山中的春意。
(4分)4. 《小石潭记》(节选)和《琅琊溪》都是作者被贬期间所作,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4分)二、[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小石城山记》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小石城山记》【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
其上,为睥睨梁之形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
”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
②垠:边界,尽头。
③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
梁(lì):屋的正梁。
④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⑤箭:小竹子。
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
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 《小石潭记》(解析版)
专题12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小石潭记》(解析版)之一。
参加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⑵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⑶[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⑷[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冽:凉。
⑸[尤]格外。
⑹[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⑺[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⑻[坻]水中高地。
⑼[嵁]不平的岩石。
⑽[翠蔓]翠绿的藤蔓。
⑾[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⑿[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⒀[可]大约。
⒁[许]表示约数。
⒂[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⒃[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布:映照⒄[澈]穿透。
⒅[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⒆[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⒇[俶尔]忽然。
(21)[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2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3)[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24)[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25)[悄怆幽邃]凄凉幽深。
(26)[悄怆]凄凉。
(27)[邃]深。
(28)[清]凄清。
(29)[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30)[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⑴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答案】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案】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案】潭中的鱼大约的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
⑷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答案】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⑸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答案】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与游人一同欢乐。
⑹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训练——小石潭记
十一、小石潭记1.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1)水尤清冽..清冽:清凉(2)日光下澈.澈:穿透(3)佁然..不动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4)往来翕忽..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交错不齐的样子2.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2)伐.竹取道伐:砍伐(3)四面竹树环.合环:围绕(4)以.其境过清以:因为[2007](5)乃记之而去.去:离开[2007]3.句子翻译。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省略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为之高兴。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倒装句]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07安徽]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1.“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请结合文章第2段内容,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是潭水清澈,能够看清鱼影投在石上;石潭面积小。
2.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踪写的,即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
3.统观全文,小石潭和作者的境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小石潭岸势曲折、不知其源,这和作者被贬谪后遭遇坎坷、前途迷茫相似;小石潭周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环境和作者被贬谪后的孤凄悲凉、悲哀深沉的心境相似。
给作者带来了幽深冷寂、孤困悲凉、悲哀深沉的感受。
4.从文章最后一段来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第4段还要说“寂寥无人”?[教参·问题探究]①这种感受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小石潭记》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水尤清冽( )
(2)为嵁,为岩( )
(3)佁然不动( )
(4)悄怆幽邃( )
10.文章第一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来详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1.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心乐之(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明•袁宏道《观第五泄⑥记》)
【注释】①罅(xià):缝隙,裂隙。②掉:撼动。③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栏瀑布,激起水花。④掣折转折。⑤欹:斜靠。⑥第五泄:第五级瀑有。今浙江境内。
25.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闻水声( )
(2)不可久居Biblioteka )(3)瀑见( )(4)山行之极观也( )
专题23《小石潭记》(过关检测)-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④空,依据【乙】中的“纵意所如”“虽桃源之胜不过也”句意可知,这说明作者在此可以放松无拘束的在此游览山水之景,而且产生了即使美丽的桃花源也无法与之相比的美好感受,从而后烘托了作者喜悦(或陶醉)的心情。据此,本空可填写“喜悦”或“陶醉”等词语。
【乙】文“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意思是:我天性爱好山水,而我们桐城县的山水特别秀丽,优于其他县。“吾尝以为看远山更佳,则此地虽无大山,而亦未尝不可乐也”意思是:我曾经认为观赏远山意趣更好,所以这里虽然没有大山,也未尝不令人愉悦。从以上可以看出乙文作者热爱家乡山水,并以欣赏此景为乐。
【点睛】参考译文:
字典查阅法
“许”的义项:
A.答应,允许 B.表示约数 C.这样 D.处所,地方
潭中鱼可百许头①“许”词义:选项_____。
“胜”的义项:
A.能承担,能承受 B.尽 C.胜过,超过 D.优美的
每遇胜日②“胜”词义:选_____项
课内知识迁移法
斗折蛇行 “斗折”词义: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雷辊雹散③ “雹散”词义:____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①空,依据【甲】文中的“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句意可知,其中“佁然不动”的意思是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是静态描写;依据“俶尔远逝”句意可知,是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的意思。这是动态描写。因此,本空应该填写“动静结合”。
②空,依据“跳波急洑”局依可知,这里是写泉水奔涌的状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潭水水流湍急的特点。因此,本空可填写湍急(急速或迅疾)即可。
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小石潭记2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选自《礼记·礼运》)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C.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11.文段理解。(6分)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______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3分)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尤清冽( ) (2)不可具状(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往来翕.忽()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分)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2)佁然不动()(3)俶尔远逝()(4)以其境过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小潭溪流一潭上感受一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珮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2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四、答案:1.(1)大约(2)静止不动的样子(3)忽然(4)凄清2.(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3.D解析: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重点字词:澈,穿透;影,影子。
(2)重点字词:势,形状;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这里是活用,名词作状语);差互,交错不齐。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有误,“斗折蛇行”采用正面描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溪水的曲折蜿蜒,不是侧面描写。
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范本《小石潭记》文言文对比阅读(7篇)
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范本《小石潭记》文言文对比阅读(7篇)关于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范本一大家有没有听到那悦耳的水声,这种声音就似乎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你们感受到了吗?让我们连续向里走,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身旁有着成林的竹子,你们是否感受到环境的幽深冷寂?在这里,唐代诗人柳宗元曾经留下脚印,并写了一篇佳作------《小石潭记》。
让我们随着这悦耳的水声,追随着柳宗元老先生的脚步砍伐竹子进入。
朋友们,快看,下面有一个小水潭。
看!它是多么的清亮、透亮。
它以整块石头为底,石底有些局部还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大家看到这些石头的外形,有没有联想到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外形。
朋友们啊,这里是胜地啊!连鱼都和别处不一样,看它们,像不像在和我们逗乐,我想其它地方的鱼就不能了吧······这一景观可真独特。
这么活泼的鱼却生活在这么幽静的环境中,大家觉不觉得这是一个佳境啊!让我们向西南方向望去,我们可以看到溪身就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溪水就像蛇爬行那样弯曲,这景不愧雄奇壮丽!让我们一同坐在石潭,感受一下这安静、幽深的气氛。
让我们记住这番美景,让我们深吸一口这清爽的空气,让我们带着这些记忆,带着这口新奇的空气离开这里,进入下一站。
关于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范本二各位敬重的旅客朋友们,早上好,今日由我带着您参观一个不着名的小石潭。
大家请看身边的这个小丘,当然小,但却是风光宜人。
四周郁郁葱葱,人烟依旧很稀有。
大家随着我一起往西走。
大家请闭上眼睛,知大家有没有听见什么?有些像佩与环相互碰撞的悦耳声。
现在请随我顺着这条小路下往,让我们来一探毕竟。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小潭就是大家刚刚听到的悦耳声的起源地。
大家可以看到,这小潭的潭底,是以一整块石头做成的,大家现在可以走近些,但当心脚下不要滑倒。
这小潭的潭底有些地方已经凸出来了,就像海上的岛屿,水中的平地一样。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往来翕.忽()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分)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07 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时间40分钟,共100分)1.(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文言文。
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B.其岸势/犬牙差互C.教然后/知困D.今齐地方/千里(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2021·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解析
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解析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解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本文作者为代(朝代)文学家(人名)。
(1分)【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水尤清冽()②往来翕忽()③斗折蛇行()④悄怆幽邃()【小题3】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本文中与此景致相似的是哪一句?(2分) 【小题4】作者写发现小石潭是“心乐之”,写游鱼是“似与游者相乐”,这与后文的“凄神寒骨”矛盾吗?该怎样理解?(3分)【小题5】本文是作者山水游记中的名篇,至今被人称颂,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其成为名篇的'原因。
(2分)答案【小题1】唐柳宗元【小题1】格外;迅速;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忧伤的样子。
【小题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题1】不矛盾。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小题1】略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
结合平时的积累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
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找出与之相似的句子即可。
《小石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解析版)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③,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厓④有巨人迹⑤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⑥弄珠璧。
到家二皷⑦,复与过饮酒,食余甘⑧,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殆:大概,恐怕。
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上石头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
④厓:岸边。
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⑥掬(jū):双手捧取。
⑦皷:古同“鼓”。
⑧余甘:水果名。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佁然不动佁然:(2)凄神寒骨凄:(3)折处辄为潭辄:(4)书以付过书: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3.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使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小溪岸势高高低低,凹凸不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悄怆幽邃”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作者一来到小石潭,心情就凄苦忧伤。
他游山玩水,是为了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
C.“掬弄珠璧”写出了江月倒映水中,父子二人捧水弄影的幽雅情趣。
D.“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结合画波浪线句子,分析写法上有何不同,写出水怎样的特点?【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024年春季中考语文复习:《小石潭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
《小石潭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一、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
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学作品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
)二、文体知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
三、文言知识整理1.一词多义道:伐竹取道(道路,名词)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动词)清: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词)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形容词)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副词)不可久居(能够,动词)环:如鸣佩环(玉环,名词)竹树环合(环绕,动词)以:全石以为底(把,介词)以其境过清(因为,介词)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隶而从者(跟从,动词)差:参差披拂(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词)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为:全石以为底(作为,动词)为坻(成为,动词)游: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动词)似与游者相乐(游玩,出游,动词)若: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动词)曾不若孀妻弱子(如,比得上,动词)若屈伸呼吸(你,代词)乃:乃记之而去(于是,就,副词)乃不知有汉。
(竟然,居然,副词)而: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乃记之而去(连词,表顺承)隶而从者(连词,表并列关系)2.古今异义闻水声古义:听见今义:用鼻子嗅全石以为底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允许,许可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小石潭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水尤清冽冽卷石底以出卷崔氏二小生小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心乐之当余之从师也
B.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
C.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乃记之而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15.文中第一段中“伐竹取道”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答: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
阅读理解整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