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复习 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完整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教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一、诗歌鉴赏之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
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衬托手法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衬托手法复习教案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衬托手法有如下几种:
一、用衰败之景衬托愁苦之情
情随事迁、情随景迁,面对衰败、萧飒之景,人们通常会引发出伤感愁绪。诗词中常用衰败、萧飒之景来烘托人的这种愁苦、伤感之情,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我们来看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四年,友人去世、四川内乱,社会一片黑暗。杜甫沿江东下,到达夔州。为排遣郁闷,杜甫抱病登高,吟得此诗。
首联写了急风在高天中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不停哀号;深秋了,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一只鸟或许是因食物少或许是跟鸟群失散,在急风中不停地盘旋。颔联写森林茫无边际,落叶在秋风中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奔流不息。作者写出了夔州满目苍凉的恢廓秋景,衬托出作者的羁旅之愁、孤独之感。这种愁苦像落叶、流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为下文作者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流落他乡的伤感作了铺垫。
二、用美好之景反衬愁苦之情
诗词中为了突出人的痛苦、哀愁,有时也用令人愉悦的情景来作衬托,借助情景的不协调形成鲜明的反差,达到强化人的愁苦之情的意图,以欢悦之景写愁苦之情更加凸显人之愁苦。我们来看李煜的词《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所作。字面上写了往昔的繁华:游上苑时的浩大声势,和煦的春风,皎洁的月光,鲜艳的花朵。作者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过去繁华生活的梦境来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越能反衬出梦醒后悲哀的浓重;对旧时繁华的眷念越深,就越能反衬出亡国后的凄凉。
2019-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策略优秀教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答题策略优秀教
案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单元第五节古代诗歌整体阅读与比较鉴赏教案
一、近三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统计
二、近三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
1.选材不拘一格。从全国各地试卷的命题看,从唐宋诗词,到元曲、明清诗歌;从先秦的《诗经》,到清代乃至近代佳作;从大家名篇,到以往关注度不高的作家作品,可谓百花齐放。这是广大考生复习时必须了解的。当然,唐宋诗、宋词以及大家名篇仍然居主体地位。
2.题材丰富多彩。田园、山水、边塞、风物、咏怀、咏史、送别、闺怨、羁旅、行役等题材都有所涉及。
3.难度有所加大。虽然传统的单诗鉴赏题仍是主流,但也出现了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型鉴赏题:有的题目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考点,而是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中的不同考点糅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而且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类的难度较高的题目已有亮相。
走进高考【p188】
例1(2016·山东)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2019届语文复习 第七章 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 专题三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
核心突破二从语言角度鉴赏
-—因言得意,得意赏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古诗词语言从语音上分析,有音乐美、节奏美;从语义上分析,具体有语境表层义和特殊的深层义,有形象、情感、精练美;从语法上分析,有语序颠倒、语句跳跃、词语错位、词性活用、成分省略等,常常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更是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如热情奔放、沉郁顿挫、委婉含蓄等等。
一、炼字
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1.炼动词
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词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试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韵味。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精选)-高三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精选)-高三语文
</Script>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一)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我指的是体裁方面的知识,因为很少考及而且以前讲过,此地处不再涉及。
一.鉴赏用词之妙
(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
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
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变革。
2. 理解一些著名古诗词的意义和背景。
3. 发掘古代诗歌的文化意蕴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
2. 分析古代诗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 了解古代诗人的风格和特点,提高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掌握如何从文化和思想层面解读古代诗歌。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浏览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古代诗歌或朗读几句古代诗歌进行导入,使学生对古代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习
2.1 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变革
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古代诗歌与汉赋、唐诗的区别,包括内容、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等方面的不同。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代的古代诗歌的变革。
2.2分析著名古诗词的意义和文化背景
以唐诗、宋词为例,通过对著名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特点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古代诗歌的文化内涵。例如:拟古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思想等方面的联系,以及闲适的田园生活、对故巷儿女的爱情之类系列。
2.3诗人的风格和特点
阅读古代诗歌不仅要关注内容,还要关注作者的风格和特点。
通过分析不同诗人的创作特点和写作风格,让学生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 总结
3.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收获。
3.2 解答学生对诗歌的疑惑和问题。
3.3 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理解和创造力的发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诗歌创作。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李白诗歌鉴赏专题教学设计
李白诗歌鉴赏专题教学设计
一、设计依据
2019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教学建议:
选修Ⅰ应注重学习“面”的广度,选修Ⅱ应注重学习“点”的深度。本任务群在选修Ⅰ“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基础上,选择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进行深入研讨。旨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
(一)教材分析
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有三个单元,教材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从把握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人生经历、把握作品主旨入手;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从把握诗歌的意境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从诗歌声韵的角度,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歌美妙的音韵,感受作者浓烈的情怀。三个单元,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在阅读鉴赏中,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感受能力,发展学生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个诗歌单元都选入了李白的作品,第一单元《越中览古》《苏台览古》《行路难·其一》,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三单元《将进酒》。这几首诗,恰好是李白青年漫游,奉诏入京后赐金放还,返回东鲁,再次漫游时期的作品。这段时间是李白创作高峰期,也是最能代表李白诗歌风格的典范之作。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李白诗歌专题,利用现有文本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古代诗歌作品的方法,感受李白诗歌的音韵美及情境美,并对诗人李白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获得情感的陶冶,获得思想的提高。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
古代诗歌阅读教案
“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歌是高度凝炼的文字,是作者发挥想象并浓缩在心中的一幅至美图画,一字浓缩数语,一句就是一个场景。因此,读懂诗歌,须字斟句酌,善于想象,不可操之过急,浮于表层,不求甚解地盲目去做题。无论是平时的训练,还是在考场上,读懂是做对的前提,读是第一位的,具体到每一首诗,应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诗。
一、从“四角度”入手,读懂诗歌大意
抓标
题
以从以下方面来“读”:
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
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
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
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应用体验]
卷别标题重要信息
1.2017年全国卷Ⅰ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
试
①交代地点(礼部贡院);
②表明了事件(阅进士就试);
③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
2.2017年全国卷Ⅲ
编集拙诗,成一十
五卷,因题卷末,戏赠
元九、李二十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编集拙诗,成一十五
卷);
②表明了对象(元九、李二十);
③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戏赠)
3.2017年北京卷晓行巴峡
①点明了写作时间(晓);
②表明了事件(行巴峡)
4.2016年全国卷Ⅰ金陵望汉江
①交代了写作地点(金陵);
②表明了事件(望汉江);
③明确了诗歌题材(即景抒怀诗)
5.2016年天津卷登裴秀才迪小台
①交代友人(裴秀才迪);
②交代事件(同友登台远眺);
③暗示手法(借景抒情)
6.2016年山东卷水仙子·舟中
①交代了地点(舟中);
②暗示了题材(羁旅行役诗)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一片冰心在玉壶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别诗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片冰心在玉壶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别诗教案新人教版一片冰心在玉壶
资料整理:兴义八中语文组:张江山教材分析:赠友送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此类试题的命题角度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与分析、对情感的把握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的辨析与评价。
一、知识目标
⑴复习送别类诗歌鉴赏题,牢记送别诗中常见主题和意象;
⑵明确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
二、能力目标:
⑴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⑵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⑴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⑵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
【教学难点】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一.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人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人们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这千古之“伤”——
(语文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你知道怎么写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大约产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叶)的五六百年间。其诗以四言为主。一起看看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欢送查阅!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
一、课文篇目
诗经三首离骚
孔雀东南飞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二、目标导航
本单元复习重点是鉴赏古典诗歌。要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一般特点:1、抒情;2、了解古典诗歌鉴赏的三个环节:了解、感悟、联想;3、明确鉴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把握作品风格,感悟作品意境,鉴赏作品形式。
三、方法指津
复习古典诗歌要多诵读,从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意境,鉴赏艺术特色。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要点回放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
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注意其中的比照、比兴手法。
秦风•无衣是秦国人民抗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表现了奴隶社会时
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注意“赋〞的表现手法。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诗人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
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烙成了这篇冲动人心的诗歌。
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刘兰芝夫妇为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对抗精神。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
教案标题:高中语文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高中语文知识点,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复习语文知识点,包括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知识;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思考。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点、示范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点;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 任务型学习法:设计各种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诗词鉴赏
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名画,并与学生一起欣赏,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思考。
2. 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并鉴赏诗歌。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首诗歌,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诗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4. 板书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教师总结诗歌的鉴赏要点,并在黑板上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
1.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并与学生一起阅读,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思考。
2. 指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并鉴赏文言文。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篇文言文,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文言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诗文鉴赏与背诵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诗文鉴赏与背诵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古诗文鉴赏与背诵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理解并鉴赏古代诗文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古代诗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诗歌的韵律、句式等;
3.背诵并朗读一首经典的古代诗文;
4.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古代文化的敬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古代诗文的鉴赏和背诵;
2.难点:对于一些古代汉字和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三、教学准备
1.课本:《古诗文选》;
2.电脑和投影仪;
3.课堂工具:黑板、粉笔等;
4.学生课前预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的画像或古代文学作品的图片,引发学生
的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二、知识讲解与讨论(20分钟)
1.通过展示课件,讲解古代文化和诗歌的起源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
中的重要地位。
2.介绍古代诗歌的韵律、句式和常用修辞手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3.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古代诗歌的看法和感受,并引导他们思考诗歌
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三、案例分析与练习(30分钟)
1.选择一首经典的古代诗文,在黑板上逐行展示给学生。
2.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和解读这首诗文,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带领学生朗读这首诗文,提醒他们注重语音语调的处理和情感的
表达。
4.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自行选择一首古代诗文进行鉴赏和背诵,
并组织展示和交流。
四、个人作业(10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文进
行背诵和朗读,写下自己对这首诗文的感悟和理解,并交到老师手中。
五、课堂总结(5分钟)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古诗鉴赏训练 教案
训练一梳理概括内容
练前提醒
“读不懂”是古典诗词鉴赏的一大障碍,因此,江苏卷一般会在第一题或第二题设考查考生能否读懂诗歌的题目,即围绕诗的基本内容梳理与概括的题目。答题的关键在于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仔细品读,再借助标题、注释等内容,就可以分解出答案。如根据“客路”“天涯”可以分析出“羁旅漂泊”等,根据“典衣”“酒债”“寒衣”“单衣”可以概括出“生活贫穷、处境艰难”等,需要提醒的有两点:一是诗歌语言“言少意丰”,需要细品细抠;二是它与概括思想感情题不完全相同,一定要紧扣题干指令回答。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文签:五律+兄弟情深
送柳秀才往连州[注]看弟
马戴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注连州:位于广东清远。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意在表达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担忧之情。首联中的“离人”与题目呼应,点出送别之意,同时点明离别不是因为自己的人生处境艰难,而是要去连州看望被贬谪的弟弟。开篇为全诗奠定了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颔联、颈联中,诗人运用虚笔,想象友人此行的路途遥远和行路的艰难。诗人选取了“楚雨”“湘云”“猿”“雁”“蒹葭”“星月”等江南典型意象,调用了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营造了凄清的氛围,将自己的愁苦之情寓于萧瑟清冷的景物之中,不言情,而情溢于篇。尾联中的“愁”是诗歌的诗眼,总括全诗。
1.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精品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必备——古典诗词鉴赏
考点阐释
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才能是语文阅读才能中最高的一个层次,需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根底,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才能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才能,但高考考的只是“初步的鉴赏〞,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展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展鉴赏。只要对诗词曲有兴趣,对课内同类作品认真研读过,做这类题也并非很难。
古代诗歌包括古诗、唐诗、宋诗、宋词、元曲、明诗、清诗以及对联等,高考对古代诗歌的阅读才能的考察,主要是通过详细的文字表述性试题来表达的。考察作品以唐宋诗词为主,作品体裁以近体诗和词为主,考点分布比较全面,形象语言表达观点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考察,题量稳定,一般设2道题,分值有增加的趋势。唐诗鉴赏一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主轴,直到2021年以前都是独霸天下的。随着地方卷的增多,命题的选材、题型等也随着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可喜场面,唐诗不再是一枝独秀,但仍是命题者选材的首选。从风格上看,唐诗大致与唐代历史的分期一致:初唐万象更新,诗歌表现的是欣喜、创新的气象;盛唐繁华竞逐,诗歌那么或者者寄情山水,或者者表现文人雅士的雅趣,或者者咏怀状物等等,诗歌的情感以大气、豪壮为主;中唐在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诗歌那么多为忧国忧民、讽劝时弊;晚唐国力孱弱,诗歌那么是在讽谏中流露出对盛唐气象的神往和对唐帝国的忧虑。近五年选取的唐诗有首25,占诗歌考题总量的近1/3.命题者往往将前人对字句的甄别、前人的评述〔包括将两首诗歌比较起来评述〕等作为命题点,以期通过比较、联想,使考生获得古诗学习的一条好方法。这一点,从2021年以后的高考试题可以得到验证。另外,赏析、探究类题目也频现高考试题。和明清及近代诗歌一样,唐代以前的诗歌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不是可以忽略的。这一时期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形成与开展时期,尤其是以诗经、汉魏六朝的写景、状物和叙事诗歌为代
高三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课题:诗歌专题复习学案(一)——表达技巧
上课日期:月日星期:节次:
复习目标: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一.知识归纳: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和间接抒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哀情,托物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用典抒情,以景结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3)白描 (4)扬抑 (5)象征 (6)高低远近结合 (7)动静结合 (8)点面结合(9)声色光味结合 (10)渲染 (11)借古讽今 (12)对比 (14)正侧结合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反复、互文、借代、对偶、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怎样是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并加以分析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王伦》)
答案: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答;“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
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复习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疑难预设:掌握鉴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复习“古诗词鉴赏”中的常用名词术语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等。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的诗歌,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复习诗歌的风格和流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教师口头提问,明确答案,并板书。
风格: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风格。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
流派:指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诗人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体。诗歌的流派在盛唐最为典型: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词的流派在宋代最为成熟:以柳永、李清照、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诗人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以及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词,则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则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不严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诗人不只有一种风
格,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同为豪放派,苏词旷达洒脱,辛词则慷慨愤世。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美的享受,又给读者哲理的启迪。
学生总结诗歌形象。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教师结合具体诗歌带领学生复习
通过具体诗歌,学生总结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
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