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

合集下载

中国有哪些传统礼仪

中国有哪些传统礼仪

中国有哪些传统礼仪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那么你们了解过最传统的礼仪知识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有哪些传统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中国有哪些传统礼仪一、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二、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

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

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三、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

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中国是一个彬彬有礼之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礼仪大全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国古代仪表仪态礼仪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

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

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

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

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站姿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

正式场合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

女性站立时双腿要基本并拢,脚位应与服装相适应。

穿紧身短裙时,脚跟靠近,脚尖分开呈“V”状或“Y”状;穿礼服或者旗袍时,可双脚微分。

坐姿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

不可随意拖拉椅凳,从椅子的左侧入座,沉着安静地坐下。

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拢一下,并膝或双腿交叉向后,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松,双手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男士可以微分双腿(一般不要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

离座时动作轻级,不发出声响,从座位的左侧离开,站好再走,保持体态轻盈、稳重。

走姿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

遵守行路规则,行人之间互相礼让。

三人并行,老人、妇幼走在中间。

男女一起走时,男士一般走在外侧。

走路时避免吃东西或抽烟。

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问候,若需交谈,应靠路边站立,不要防碍交通。

中国古代交谈礼仪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

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

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不要耳鬓厮磨,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避免长时间攀谈、耳语。

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说话则注意平易近人。

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注意听取对方的话。

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与礼仪

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与礼仪

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与礼仪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与礼仪。

这些古老的传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本文就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与礼仪进行探究。

一、宴客礼仪中国古代的宴会文化极其重要,宴客礼仪也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

在宴会上,人们注重礼节,尊重宾客。

主人会事先准备好各种美味的饭菜,并按照传统的次序依次上菜。

客人们则要懂得谦虚谨慎,用餐时举止文雅,不大声喧哗,不过多索要。

宴会上一些重要的礼仪程序包括敬茶、敬酒和敬烟等,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

二、祭祀仪式祭祀仪式在古代中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动,用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崇拜。

这些仪式通常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如农历新年、清明节等。

人们会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规矩,燃香拜神、献上祭品,并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这些祭祀仪式不仅是一种信仰表达,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三、婚丧礼仪婚丧礼仪是古代中国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它们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也是传承家族血脉的关键环节。

在婚礼上,有着一系列的程序和仪式,如拜堂、交拜天地、合卺等。

而在葬礼上,人们则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规矩,进行告别、入殓、扫墓等仪式。

这些礼仪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婚姻和生死的态度。

四、着装礼仪中国古代的着装礼仪也是一门独特的学问。

在古代,人们对着装有严格的要求,社会地位和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着装风格。

如在宴会上,男子通常会穿著锦袍、走石等华丽的衣物,而女子则以长褙、弹棉、缨络等装饰来彰显自己的美丽和高贵。

而在公共场合,人们则会注重整洁和统一,以展示对他人的尊重和自身的素养。

五、节日习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的节日习俗。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以及特定的饮食和烹饪方式。

例如,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年夜饭、贴年红、放鞭炮等传统活动;而在端午节,人们则会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古代礼仪知识(6篇)

古代礼仪知识(6篇)

古代礼仪知识古代礼仪知识(6篇)古人日常礼仪使用筷子的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完毕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

但是,就有前面的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禁忌在使用筷子时要注意的,以下就是十二种忌讳的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这个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者用餐过程当中,如果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它叫做“三长两短”。

它的意思就代表着“死亡”。

因为,在中国古代,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棺材以后,在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就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和底部一共三块长木板,这样一共就是五块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由于当时的风俗习惯,就说那“三长两短”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这种做法也是令别人不能接受的,这个词语描述的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这在当时的北京人眼里就叫“骂大街”。

因为,在吃饭的时候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着别人,当时的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多数都有指责和责骂的意思。

由于当时的风俗,这样一来,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这是在指责别人,这和骂人是一样的道理,是不能理解和允许的。

除了用手指人,另一种情况也描述的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的时候,和别人交谈并且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而且不时地发出咝咝的响声。

在古代,这种行为被当作是一种不好的表现。

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再加上又发出一些声音,更是令人生气、讨厌。

所以,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做法的人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家教不严之类的,同样是不允许。

4.击盏敲盅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出现这种行为会被看作是乞丐或者要饭的。

因为,在过去只有要饭的和乞丐才用筷子敲打要饭盆,敲打发出的声音在加上嘴里的哀告,引起过路人的注意并且给它施舍。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礼仪、坐立行走礼仪、仪表礼仪、服饰礼仪、见面礼仪、访客礼仪、婚礼礼仪、丧礼礼仪和节庆礼仪等。

这些礼仪制度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促进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饮食礼仪饮食礼仪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

在古代,人们注重饮食的纯洁性和道德性,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在宴席上,人们注重礼仪和秩序,尊重长辈和地位高的人,先让长辈入座,地位高的人先动筷子。

同时,人们也注重饮食的节制和礼让,不能暴饮暴食,不能贪吃贪喝。

二、坐立行走礼仪坐立行走礼仪也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人们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

在座位上,人们不能乱坐,不能抢占座位,不能斜倚靠背。

在站立时,人们要保持直立,不能佝偻曲背,不能倚靠墙壁。

在行走时,人们要稳步前行,不能急躁慌张,不能践踏花草。

三、仪表礼仪仪表礼仪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代,人们注重仪表的整洁和端庄,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人们注重洗脸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头发整齐光滑。

同时,人们也注重穿着得体,不能穿得太露太透太奇装异服。

四、服饰礼仪服饰礼仪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古代,人们注重服饰的整洁和雅致,讲究“衣贵洁不贵华”。

在服饰上,人们注重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和美感,不能穿得太艳丽刺眼。

同时,人们也注重服装的质地和工艺,不能穿得太粗劣。

五、见面礼仪见面礼仪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的基本礼节之一。

在古代,人们见到长辈或地位高的人时,要行拱手礼或打千礼,向他们表示敬意和尊重。

在与平辈或下属见面时,人们则行抱拳礼或作揖礼,以示亲切和友善。

六、访客礼仪访客礼仪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重要的社交礼节之一。

在古代,人们去拜访别人时,要先通报姓名和身份,然后等待主人迎接入座。

在交谈时,人们要保持礼貌和谦虚的态度,不能高谈阔论或打断别人的发言。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中国是一个彬彬有礼之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礼仪大全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国古代仪表仪态礼仪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

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

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

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

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站姿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

正式场合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

女性站立时双腿要基本并拢,脚位应与服装相适应。

穿紧身短裙时,脚跟靠近,脚尖分开呈“V”状或“Y”状;穿礼服或者旗袍时,可双脚微分。

坐姿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

不可随意拖拉椅凳,从椅子的左侧入座,沉着安静地坐下。

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拢一下,并膝或双腿交叉向后,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松,双手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男士可以微分双腿(一般不要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

离座时动作轻级,不发出声响,从座位的左侧离开,站好再走,保持体态轻盈、稳重。

走姿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

遵守行路规则,行人之间互相礼让。

三人并行,老人、妇幼走在中间。

男女一起走时,男士一般走在外侧。

走路时避免吃东西或抽烟。

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问候,若需交谈,应靠路边站立,不要防碍交通。

中国古代交谈礼仪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

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

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不要耳鬓厮磨,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避免长时间攀谈、耳语。

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说话则注意平易近人。

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注意听取对方的话。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衣着、饮食、出行和生活习俗。

首先,衣着方面,中国古代对穿着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服饰的颜色、样式和材料的选择。

“五礼”之一的吉礼,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对穿着规定最为严格的礼仪之一,人们要尽量选择红、黄、黑等颜色,避免白色和花色。

其次,饮食方面,中国古代也有很多礼仪规定。

特别是在祭祀和宴请宾客时,讲究的是食品的摆盘、敬酒的顺序、食物的摆放位置等。

此外,古代饮食还讲究营养搭配,孔子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被誉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行方面,中国古代出行时,人们都有特定的交通工具,并且要遵守交通规则。

步行时,要尽量不打搅他人,以免引起冲突和危险。

生活习俗方面,古代礼仪制度强调家族与传承,注重孝道和亲情。

还有中国的婚姻、祭祀、宗教等方面的礼仪,例如祭天、祭地、宗庙祭祀、军礼、诞生礼、成年礼、飨燕饮食礼仪等,都需要人们严格遵守。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进,强调和谐与尊重、道德与教化、秩序与稳定、家族与传承等价值观,对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文明礼仪

古代文明礼仪

我国古代文明礼仪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

他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

后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得多了,形成了“五礼"。

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

“五礼”的内容: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分。

一、古代政治礼仪政治礼仪包括祭天、祭地、祭宗庙、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1.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2。

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3.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中国传统礼仪常识

中国传统礼仪常识

中国传统礼仪常识【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间的礼节。

一指禅让,即让位给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行礼时,头碰地即起。

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稽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

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

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肃拜】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

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先到地,然后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所以又称〃手拜〃。

【空首】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合拢,低头到手,头与心齐平而不着地,所以又称〃拜手〃。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粘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

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饮,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尚右】古代左、右所表示地位尊卑不同。

周、秦、汉代以右为上。

〃左迁〃表示降职。

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膜拜】古代的拜礼。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折腰】即拜揖。

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

表示敬意的古代行为礼仪

表示敬意的古代行为礼仪

表示敬意的古代行为礼仪
在古代,表示敬意的行为礼仪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礼仪:
1.跪拜礼: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礼节之一,也称为叩头、磕头。

下辈/社会地位
低的人对长辈/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施的礼仪。

2.作揖礼:民间传统的一种礼节,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磬折,表示向人敬礼。

3.颔首礼:又称点头礼,常用于同辈或者同级别人之间,属于比较快、比较
生疏的礼节。

4.取跪姿:又称顿首,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常用于结尾。

这些古代的礼仪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现在很多礼仪已经不再被现代社会所普遍使用,但了解和尊重这些古代礼仪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十大礼仪

中国古代十大礼仪

中国古代十大礼仪
1.冠礼:指男子成年穿戴头饰的礼节,用于表示男子已经成年,可以
独立生活。

2.婚礼:婚礼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要,要求结婚双方要做好婚前的各种
准备,礼仪非常讲究。

3.丧礼:中国人尤其是古代非常注重丧礼,认为这是对死者的一种尊
重和纪念。

4.朝会礼:古代中国官员要进行朝会,这是一种非常正式的官方场合,各种礼仪要求非常严格。

5.祭祀礼:古代中国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对先祖和神灵的
一种供奉和尊重。

6.进馔礼:进馔礼是指君王或重要官员在接待客人时要进行的礼节,
要求食物、饮料等都要符合规范。

7.系带仪:古代中国人要进行系带仪,这是一种重要的仪式,表示君
臣之间的忠诚和尊重。

8.受茵礼:古代官员在上朝时,要受茵礼,表示对于君王的尊重和崇敬。

9.奉承礼:在古代中国的官场中,奉承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要
求对上司的恭谨和尊重。

10.建庙礼:在古代中国,建造庙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进行
非常正式的建庙礼,表示对于神灵的尊重和供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7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7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7古代礼仪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仪式。

这些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体现。

古代中国礼仪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美德。

以下是古代中国文化常识中的七种古代礼仪。

一、祭祀礼仪: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祖先的尊崇和祭祀。

祭祀活动中,人们会按照一定的仪式,如净身洗濯、焚香敬献、奠酒祷告等,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这种祭祀礼仪不仅是人们对祖先一种文化传承,更是维系人们情感纽带的重要纽带。

二、婚礼礼仪:古代中国的婚礼是一种重要的社交仪式,它不仅关乎两个家庭的交流和结合,更涉及社会秩序和家族尊严的问题。

婚礼礼仪中包含了一系列仪式,如聘礼、婚宴、迎亲等,人们在这些仪式中注重礼貌、尊重和传统美德的表达。

三、丧葬礼仪:古代中国的丧葬礼仪也是一种十分庄重的仪式。

人们在丧葬仪式上会穿上素服、燃烛奠酒、守夜哀悼等,以表示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

这种礼仪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和追念,更是家族和社会尊严的表现。

四、官员任职礼仪:古代中国的官员任职仪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礼仪活动。

在这种仪式中,新任官员会接受祝贺、登记封印、宣誓就职等一系列程序,以表示对朝廷和职责的恪守。

官员任职仪式的严谨和庄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官职的重视和对政治秩序的维护。

五、觐见礼仪:古代中国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人们如果要觐见皇帝,必须按照一定的礼仪程序进行。

觐见礼仪通常包括跪拜、上表、贡品进献等,以示对皇帝的尊重和忠诚。

觐见礼仪的严谨和庄重体现了对皇权和君臣关系的重视。

六、宴会礼仪:古代中国的宴会礼仪非常繁复,宴请客人时人们会按照不同场合和身份准备不同的菜肴、礼品等。

在宴会上,人们会注重坐次、敬酒、敬茶等礼节,以展示主人的好客和尊重。

宴会礼仪的规范和细致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客”、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视。

七、交友礼仪:古代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和交友,交友礼仪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传统礼仪基本知识

古代传统礼仪基本知识

古代传统礼仪基本知识一、仪容仪表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注重个人仪容仪表的整洁与恭敬。

男子通常要留长发,束发于顶,以示尊重;女子则要掩面不露。

古代人们注重衣饰的整齐大方,服装要合适,不可过于华丽或朴素。

他们还会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不随便乱说话,待人接物时要注重礼节和谦虚谨慎。

二、进退礼仪在古代社会中,进退礼仪被视为人们交往的重要环节。

进门时,要优雅地走进去,并向主人致以礼貌的问候;退门时,也要恭敬地告别主人。

在进退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的挺直,目光要平和,态度要恭敬,以示其对主人的尊重和礼貌。

三、宴会礼仪在古代社会中,宴会是人们交际、沟通感情的重要活动,因此,人们对于宴会礼仪特别注重。

古代宴会通常遵循着一定的次序,宾主互称的方式表达尊重;坐席的位置也有严格的规定,高官显贵坐上首席,普通客人则坐在次席。

宴会上,人们要合适地运用筷子、酒杯等器具,不可搔头挠耳或其他不雅行为,以免破坏宴会的庄重气氛。

四、祭祀礼仪古代人们对于祭祀活动亦非常重视,他们认为祭祀是人们与神灵沟通的方式。

在祭祀活动中,人们要遵循着严格的规矩和仪式。

首先,要在适当的时间、地点进行祭祀,准备好祭祀物品和供品;其次,要恭敬地向神灵告知祭祀目的,并向神灵祈求保佑或卜问事宜;最后,对于祭祀物品和供品,要有仪式性地献上,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和敬意。

五、婚嫁礼仪古代的婚嫁礼仪也是古代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婚礼上,男方要派亲族或朋友前去迎娶新娘,并且还要履行一系列的礼仪程序。

举行婚礼时,要提前选好吉日,摆设喜庆的酒席,同时还要进行一些仪式性的活动,比如敬茶、拜堂、交杯酒等。

婚礼中,新郎、新娘和嘉宾们都要穿上华丽厚重的服装,以示喜庆和尊重。

综上所述,古代传统礼仪涵盖了人们的仪容仪表、进退礼仪、宴会礼仪、祭祀礼仪和婚嫁礼仪等方面。

这些礼仪准则和规定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更是人们对于礼仪文化的积极传承和发展。

古代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保持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十大礼仪

中国古代十大礼仪

中国古代十大礼仪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礼仪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礼仪,将其视为道德和精神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国古代十大礼仪。

一、祭祀礼仪祭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为了向神灵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人们会按照一定的仪式,举行祭祀仪式。

祭祀礼仪包括祭拜、献祭、进香等环节,通过这些仪式来维护族群间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持。

二、婚礼礼仪古代中国的婚礼礼仪十分繁琐,涉及到订婚、过门、嫁娶、乘车、迎亲等环节。

婚礼礼仪的主要目的是展示两个家庭的尊重和友好,维护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三、葬礼礼仪古代中国人对待葬礼非常重视,认为葬礼是对逝者表示敬意和怀念的方式。

葬礼礼仪包括停灵、告别、送葬、守灵等环节,通过这些仪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纪念。

四、封爵礼仪古代中国的封爵礼仪是为了对功勋卓著的人进行封爵和赐予贵族身份。

封爵礼仪包括封爵仪式、算卜、册立文书等环节,通过这些仪式来表彰功绩、激发士气。

朝贺礼仪是古代中国君主履行国家元首职责的一种方式,他们会定期接受臣民的朝见和贡献。

朝贺礼仪包括跪拜、献贡、表演、进献礼品等环节,通过这些仪式来展示君王的威严和统治力。

六、拜年礼仪中国人民对新春的到来非常重视,过年的时候会进行拜年活动。

拜年礼仪包括辞旧岁、迎新年、交换贺年卡等环节,通过这些仪式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吉祥。

七、礼节礼仪礼节礼仪是指古代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规矩和行为准则。

这些礼仪包括上下相继、尊卑有序、尊重师长、尊重祖先等,通过这些仪式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八、封赐礼仪封赐礼仪是君主对功臣和臣下的赏赐和嘉奖的一种方式。

封赐礼仪包括颁授徽号、册封封号、颁发官印等环节,通过这些仪式来表彰贡献、鼓励忠诚。

九、谢恩礼仪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感恩之道,谢恩礼仪是他们表达感激和敬意的方式之一。

谢恩礼仪包括致谢辞、回礼、祝福等环节,通过这些仪式来展示对恩人的感激和尊重。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

中国古代礼仪大全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人们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了悠久的传统美德。

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

我们不要将这些传统遗忘,快来学习~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

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

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

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古代宾礼之一。

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

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古代宾礼之一。

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

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

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

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

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行礼时,头碰地即起。

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

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

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

古代礼仪五礼

古代礼仪五礼
• “时见”是有事而会,“殷见”是众诸侯同聚; “时聘”是有事而派遣使者存问看望,“殷覜 (tiào)”是多国使者同时聘问。后代则将皇帝 遣使藩邦, 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四、军礼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包括: • 大师之礼(征战); • 大均之礼(均土地、征赋税); • 大田之礼(定时狩猎); • 大役之礼(营建工程); • 大封之礼(勘定封疆、树立界标)。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古代礼仪
不学礼, 无以立。
古代的五礼
一、吉礼:祭祀之事 二、嘉礼:冠婚之事 三、宾礼:宾客之事 四、军礼:军旅之事 五、凶礼:丧葬之事
一、吉礼
•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指祭祀的礼仪,古 人祭祀的目的,意在祈求吉祥,故名。 • 吉礼的范围很广,包括 天神、 地祇、 人鬼
五、凶礼
• 凶礼是哀悯吊言忧患之礼。“以凶礼哀邦国之 忧”,“哀”是救患分灾之意,是以实际的措施 抗灾救患,不限于表达哀悯之情,凶礼的内容有: • 以丧礼哀死亡; • 以荒礼哀凶札; • 以吊礼哀祸灾; • 以恤礼哀寇乱;
二、嘉礼
• 嘉礼是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脈膰、 庆贺之礼的总称。 • 内容有: 饮食之礼 婚、冠和笄之礼 宾射之礼 飨燕之礼 贺庆之礼
古代宴会礼仪
古代结婚礼仪
三、宾礼
•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宾礼包括: •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观、冬见曰遇。 • 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
拜日与祭天
大Leabharlann 社稷、五帝、五岳地祗
(泛指大 地上的各 种神祇, 包括土地、 名山、大 川、乃至 建筑中的 神明,依 照尊卑分 为)

中国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礼仪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 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 子 孟子.离娄下
基本礼仪
华夏祖先用肢体动作传递“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的语言,这 些动作叫礼.传递下来的礼仪动作,承载华夏传统交手礼
这些礼仪动作,源自远古,源自人类没有语言的时代.是“哑语”, 是人皆能懂的“象形字”,是代代承传的“普通话”.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 ,祭祀之事为吉礼, 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 军礼,丧葬 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 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 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 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 礼 、军礼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 、高禖之祀 、 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津”的作用.
通典·礼:“自伏牺以来,五礼 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轲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 况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 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朱 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 玄
1、起源时期:夏朝以前
2、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
(1)“五礼”
在商代已有完备的礼制,周代将其扩充和用于规范整个社会,都起到了制约和干预的 作用. “五礼”指:பைடு நூலகம்
吉礼—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 嘉礼—婚嫁、宴请等喜庆场合之礼
凶礼—丧葬、灾祸之礼 军礼—军旅之礼 (2)“三礼”
宾礼—是朝见天子或会见之礼
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拜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礼仪关于筹办婚姻嫁娶喜事用事帖式的总说明1、凡单帖、小帖不须写“顿首”,只写“拜”字。

全帖、大帖或给长辈写帖,必须写“熏沐顿首叩拜”。

有事请客写“候光”,酒席请客写“候叙”,晚辈请长辈写“候教”。

有喜事请客写“洁具喜筵”,“恭候”、“台光”。

2、正月请客写“新正春扈”,或“春茗”。

清明请客写“敬气新火”,“蒲具小酌”。

重阳请客写“敬涤萸触”。

端午节请客写“洁治蒲触”。

冬腊月请客写“新成淑杯”。

有公事用公款请客写“丑酌”。

3、关于“称呼”在帖式应用时,是一个重要关键,决不能乱写、乱用。

尤其是在婚姻嫁娶中的“下聘帖”、“过庚帖”、“定亲帖”、“日子帖”及“婚书”中所用的称呼,是非常讲究的,切不可乱写。

①大称呼类:是长辈的应该称:大德望、大乡望、大有道、大硕德、大姻望。

是平辈的称:大英畏。

是幼辈的称:大时彦、大茂才、大时杰。

工匠称大经师、大工师。

称女亲眷为:大闺范、大淑德。

对一般的称呼:称姻亲。

无亲戚关系称:世弟、世兄。

自称“愚弟”或愚世弟。

同窗称硕兄、仁兄,自称“如弟”、“世弟”。

舅与甥,甥自称“愚外甥”。

岳父对婿写侍生,内弟对姐夫自称“眷弟”。

内侄与姑父自称“眷侄”。

学生对先生自称“门人、门生”,门生之子自称“晚生”。

世谊称世弟。

世侄也可写愚侄。

②词解:“顿首拜——顿是头叩地也。

首,是头。

拜是两手下地。

嵇——头至地也。

泣血嵇首——是指居服丧。

技泪嵇首——期服丧。

——备也。

端肃——用于新亲。

喜书格式要求精华知识精华知识问问推荐的网友答案立写“婚书单”:“婚书单”是根据出嫁人“八字”拟定的。

一般在请“阴阳”先生“看日子”的同时,'就推究明白,抄写出来,作为男女完婚当天的“指南”,有关行动都要按“婚书单”上的规定施行。

附:旧“婚书单”样式(红纸一张分条开列)婚书单一论上头某时某刻面向某方大吉一论冠戴某时某刻面向某方大吉一论上轿面向某方大吉忌三相一论下轿面向某方大吉忌三相注:①上头:即打开发辫、盘上纂的时刻;②冠戴:戴上凤冠,穿上“迎衣”(“迎”这里俗读为“宁”)的时刻;③忌三相:凡一个相属在有关年份都要忌相冲克的三相,民间旧俗,凡新人上下轿或抬嫁妆时,所忌的属相人就得回避,否则,对双方都不利。

一般戒规是:申子辰年蛇鸡牛,巳酉丑年虎马狗,寅午戌年猪兔羊,亥卯未年龙鼠猴。

知道后要自觉避开。

5.送好日子:男家将婚期择定之后,要选吉日送到女家,俗叫“送好日子”。

过去都是以,“换帖”形式进行的,表示双方首肯,再无异议,就可以分头准备,如期嫁娶了。

这种形式早已废止,后来只是口头告知女方,同意即可。

现在,当地民间婚嫁“看日子”的习俗仍然传承,但迷信复杂的清规戒律多已被破除。

许多人都在“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里完婚。

按指节纹查:太岁门前一五九正端月,二花月,三桐月,四梅月,五蒲月,六荷月,七瓜月八桂月,九菊月,十阳月,十一薇月,十二嘉平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八卦所属方位乾为西北,坎为正北,艮为东北,震为正东巽为东南,离为正南,坤为西南,兑为正西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

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所列方位称后天图◇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图。

即乾,西北;坎,北方;艮,东北;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坤,西南;兑,西方。

参阅宋朱熹《周易本义·图目》、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八卦方位》。

后天(文王)八卦方位图后天八卦方位图又称文王八卦方方位图《周易·易传·说卦传》说: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地支方位(十二属性)子为正北,丑寅东北,卯为正东,辰巳东南午为正南,未申西南,酉为正西,戌亥西北五行所属方位金为西方,木为东方,水为北方,火为南方,土为中央忌三相(新娘当日避其三个属相)申子辰年蛇鸡牛,巳酉丑年虎马狗寅午戌年猪兔羊,亥卯未年龙鼠猴上轿迎喜神(查阅老黄历干支即可得出面向的方向)甲己在艮乙庚乾,丙辛坤位喜神安丁壬只在离宫坐,戊癸由来在巽间财神方位歌甲乙东北是财神,丙丁向在西南寻,戊己正北坐方位,庚辛正东去安身,壬癸原来正南坐,便是财神方位真。

甲乙天干财神在东北方位,丙丁天干财神在西南方位戊己天干财神在正北方庚辛天干财神在正东.壬癸天干财神在正南也可以说这个流年的天干财神的方位也是这样推算.下轿背本命(本人属相论)寅卯辰女宜向西,巳午未女宜向北申酉戌女宜向东,亥子丑女宜向南下轿方位的讲究旧时对新娘下轿方位很重视,一般是按落轿时辰来算方位,如寅卯辰向西,已午未向北,申酉戌向东,亥子丑向南。

也有选“喜神”位的。

冠笄迎贵神(查阅老黄历或万年历干支即可)丙在西来壬在东庚南己北不相同甲乙西南丁西北戊辛东北癸巽宫相妨歌自古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猛虎见蛇如刀割兔儿见龙泪交流,鸡而与犬莫相中,猪与猴相久有愁断婚原因若不信,管保妇夫不到头一份完整的婚书格式如下:谨占某月某日命小儿迎亲(占用第一页)一上轿(车)宜面向某某方位,(按上轿迎喜神从皇历干支中查出)二下轿(车)宜面向某某方位,(按下轿本人属性查出)三冠笄宜面向某某方位(按冠笄迎贵神歌诀查老皇历干支即可)四娶送客宜忌(忌三相,按本人属相太岁门前一五九数三个属性避之,三个属相之外均为宜)(占用第二页)右启大德望某老亲家先生台下(一行到底)(占用第三页)姻眷某某屯首拜(此行写在第三页的最左边,一行到底)名列前副后有余庆一份三代人的称呼:大德望某翁老亲家老先生大人,既令郎某翁老亲家先生大人暨令孙某翁老亲家先生大人台下姻眷弟某某率男某某孙某某顿首拜长一辈称呼姻眷侍生,长两辈写眷教侍生,晚一辈写姻眷晚生,二辈写姻再晚生,第一面:婚礼或谨遵婚礼第二面:谨占吉期,择定于农历×月×日命几子××亲迎特达贵府论新人上轿宜面向×方,迎喜神大吉大利。

论新人下轿宜面向×方,背本命大吉大利。

论新人梳妆上头宜面向×方,迎福神大吉大利。

论新人娶送客忌妨×××三相避之大吉大利。

论新人拜天地宜×点至点之内××吉神值时辰大吉大利。

第三面: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第四面:风雨附会第五面:金玉满堂第六面:长命富贵第七面:大德望×翁×老先生亲家大人之禧阁下姻眷弟×××熏沐顿首叩拜第八面:龙凤呈祥永结良缘注:①大德望某翁某——翁名不翁姓,翁后边某填姓:如亲家是李文山。

应书写成:“大德望山翁李老先生亲家大人之禧阁下”。

②男女家的主婚人同辈,自称“姻眷弟”(不论年岁大小这是高称。

)若女家主婚人辈长,则自称“姻眷晚生某某某。

若过男家比女家主婚人辈长,则称“姻眷待生某某某”。

若女家比男家高两辈,则自称“姻眷晚生某某某”……一、迎亲喜帖1、鸾凤柬喜2、眷弟×××顿首启上大德望翁×老亲家大人台阁下3、千里有缘三生有幸敬修问牍伫候轮音公元二××六年月日上启眷弟某某某在顿首拜二、光前左为男家大见面——过帖时所写的格式;此四幅柬写好后外用红纸信封装入⑴喜——禧⑵眷弟×××顿首上启大德望翁×老亲家大人台下⑶惟命是从问顶厥祥(4)三星在户一言之诺五世其昌百年好合公元二000六年月日上启眷弟×××在顿首三、裕后做为女方回帖式样⑴喜——双喜⑵今承冰人传言今×××结为百年婚配天作之合卜云其吉敬乞⑶启右大三殿京元翁老亲家台阁下⑷姻眷弟×××鞠躬时公元二00六年月日定婚四、男家定婚四幅柬⑴喜——双喜⑵今承行媒之言今×××与×××终身姻缘忘攀高门既蒙不弃格遵台命⑶布启大硕时荣德望寿翁×老亲家大人台下⑷眷弟×××顿首公元二00六年月日定婚五、女家回帖式样男定亲文(一)亲迎候诸异日婚配定于今朝(二)婚姻为人愉之始夫妻乃王化之源女方回帖文(一)相悠情殷知章士之可乐将婿念慰卜敬仲之堪妻(二)荀陈德重应符太史之占王榭高门不负人愉之垂六、帖式称谓:晚辈称——眷晚或眷弟平辈称——眷弟或姻眷弟长辈称——眷弟眷晚则七、择好帖式:也就是那哪一天典礼谨择於农历月日丙小儿迎娶贵府晚、长、平辈姻眷晚弟姻眷弟×××顿首1、新人下轿宜向××方大吉2、送女客忌×××三相3、路线(忌三门西行)先向东走,如何拐弯因地确定。

此帖用红纸写好。

封面叠个大红信封装入信封上写个双喜字。

由媒人送到女家路远者一般要招待每人吃午餐。

新人下轿忌用三相:鼠忌鸡蛇牛牛忌虎马狗虎忌兔羊猪兔忌龙猴鼠龙忌蛇鸡牛蛇忌虎马狗马忌猪羊兔羊忌龙猴狗猴忌鸡牛蛇鸡忌狗虎马狗忌猪兔羊。

狗忌鼠兔羊上述是以女新人的层向往下数一、五、九、的层向就是妨碍或克丧。

即告奉某命谐贵府亲迎眷晚生某某某顿首叩拜八、送嫁妆帖计开轿夫几名物类名称各几件右呈台览姻眷弟某某某拜九、迎亲礼帖谨具腥肴几味油果几封奉申聘敬姻眷弟某某某拜十、娶亲辞贺单帖谨占吉期某年某月某日小儿完婚辞贺眷弟某某某拜十一、娶亲请贺喜帖谨占吉期某月某日小儿结婚庆典敬备喜筵恭候台光眷弟某某某拜请十二、嫁女请客单帖某月某日小女出阁浩恭候台光眷弟某某某拜请十三、谢亲帖谢老岳山:愚婿某某某熏沐顿首叩拜十四、请予席执事帖谨占某月某日肃具豆奉迓敬请执事台光眷弟×××拜请十五、完婚后请谢媒人单帖谨占×月×日洁治喜筵牵迓台从肃聆鸿教惟翼期光临曷胜欣盟右启大冰鉴×老先生大人台下眷弟×××顿首拜十六、请媒人单帖谨占○月○日肃豆敬迓问柢礼聆柯教惟翼右启大月老×翁×老先生大人台下眷弟×××顿首拜十七、男家向女家请帖(生辰八字)敬请淑造意结百年之好眷弟××××顿首拜时值公元×年农历×月×日女家回帖坤命某年×月×日×时呈览姻眷弟×××顿首拜十八、女家请媒人帖谨占×月×日敬具豆奉迓台从共定良辰佳期右启大月老×翁×老先生台下眷弟×××顿首拜十九、贺亲家娶亲喜事帖×翁或老姻兄令郎化烛之禧人伦之始礼金×元礼物×件姻愚弟×××拜贺二十、贺女家亲戚之喜帖某老姻嫂令爱出闺之禧雀屏中目贺金×元贺礼物品几件姻愚弟×××拜贺1、凡单帖、小帖不须写“顿首”,只写“拜”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