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

合集下载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人地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人类早期,在文明初期,地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本质性的。

当时的人,基本上没有办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

但长期使人困惑的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大致相同的河流为什么会孕育出不同的文明?②这里需要弄清一个基本的概念。

地理环境“决定”了什么?“决定”到什么程度?其实,被“决定”的是一个上限或下限,超过或突破极限当然不可能,但是在这个极限之内,人可以有相对无限的创造力和发展空间。

如约旦河的供水量是有极限的,开发粗放的耗水农业只能维持有限的农田。

以色列人用暗渠管道取代明渠水沟,以喷灌取代漫灌,同样的水量就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

而且,人可以通过利用新的可利用资源,发现新的地理空间来突破这个极限。

③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与河流互动。

人类与河流不同形式或程度的互动,自然会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程度地塑造文明形态。

在人类早期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掌握全面的、准确的地理信息,对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也难以做出完全自觉、自主、理性的选择。

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完全有意识发展的结果。

因此,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④首先,自然环境的变迁。

河流所处的自然环境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有其自身的规律。

2019届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试卷

2019届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试卷

2019届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试卷语文月考试卷2018.1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共9分。

宋代的文化艺术比较兴盛,尤其是绘画艺术,在封建社会里也是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精品力作。

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大特点的、不可多得的绘画长卷。

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在北宋画院供职。

他的作品没有那种士大夫气,而多取材于民间生活。

《清明上河图》以汴梁为中心,描绘市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形象史料。

这幅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他以大量的笔墨、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场面。

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展开这幅长卷,犹如步入八个世纪之前的繁华都市。

画家以精细的手笔和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位人物、道具。

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

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丝不苟。

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严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再看城郊,树木苍苍,古河交纵,新枝吐绿,生机盎然。

而整个都市街景,社会活动,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并有疏密的节奏变化,反映出画家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据解放后对开封宋城的部分遗迹发掘考证,画中的许多地方,如虹桥、鼓楼、中心街道等,都是互有对证、表现准确的。

尽管对“清明”的概念(是时令还是街坊地名等问题)还时有争论,但作品所蕴涵的巨大信息量是无可置疑的,也是在古代绘画中不多见的。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语文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赵建永“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

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

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江西省吉安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吉安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吉安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素来为礼仪之邦、重情族群,华夏儿女自古便有寻根认祖、念旧怀乡的深厚情结。

“怀乡”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母题,可谓渊源有自、由来已久。

从先秦时代《诗经》里征人思妇的反复歌咏,到现代诗人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轻吟,乡愁一直是古今游子吟唱不尽的主题。

绵延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难以计数的怀乡思归的优秀诗篇。

翻阅《诗经》,那些被迫远行的游子征夫们在旅途中因思乡念亲而发出的吟唱,千载之后读来仍具感发人心的艺术魅力,这既说明当时的诗歌创作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同时也体现出怀乡主题本身所具备的强大的情感力量与崇高的文学价值。

说到古代怀乡诗词,便无法绕开唐代。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大唐文士于盛世下所蓄积的丰沛才情如火山般喷涌,而“怀乡”无疑是涌动情感的源头之一。

唐朝又是漫游之风盛行的时代,大量文人墨客怀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游走四方,他们往往自幼便读书山林寺院之间,成年后有些怀着报国立功的满腔热血从军边塞,有些因公务在身而宦游异乡,抑或是历经宦海沉浮后退隐而浪迹四方,笑傲烟霞……总之,唐人的游历经验相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格外丰富。

充满“少年精神”的大唐文士们拥有敏感的心灵、细腻的感受力以及超凡的想象力。

这一切促成了唐代诗坛成为古典怀乡诗的巨大宝库,荟萃了怀乡诗的精华。

随着大唐王朝的覆亡,进入五代十国之后,时局愈加板荡,连年战乱,不少文士离家逃亡,流离失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词的文体形式,来抒发心头挥之不去的亡国恨与思乡愁,其中五代与南唐词人的成就最为突出。

特别是南唐后主李煜,身为亡国之君,却在词的创作上展露出卓越才情,留下了诸如《虞美人》、《望江南》、《浪淘沙》等大批抒写亡国之殇与故国之思的词作,用情深挚且手法高妙,成为词学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大家。

山东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山东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山东省九校2019年12月高三检测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文风特点的句子是“,”(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轻松、亲切的环境后,又启发弟子各言其志的。

(3)《伶官传序》中,“,”两句话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意思表达上异曲同工。

16.(1)其文约其辞微(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优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每空1分,共6分)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已经准备好武器,要一起战斗的高昂激情。

(2)《陈情表》中,作者在文章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白己的忠贞之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这两句话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玩物丧志。

18.⑴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⑵臣生当结草,死当陨首⑶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1月山东全省统考模拟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密《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2)白居易《琵琶行》中“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两句,写当年的琵琶女无论是技艺还是容貌都出类拔萃。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重申玄宗和贵妃誓言的句子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评分参考:每答对-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二)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二)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命题人:高三语文组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复制原作内容和形式,再现原作的艺术现实,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实体。

作为一种再创作的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功能是满足社会的美学要求,使译文读者能够享受到和原文读者相同的美学感受。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再现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

艺术形象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单位,文学作品就是由众多的艺术形象组成的形象体系。

任何小说都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一部小说的美感也是同人物性格的塑造分不开的。

翻译文学作品时,就要尽量把原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口气表现出来,以让读者感知人物的性格。

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使人受到启迪,获得美的享受,不仅是它的人物形象具体可感,更重要的是包含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

它体现的是作者的爱和恨,传达了作者的作品态度。

文学作品的语言手段不只是语言外内容的中介,而且是作品的美学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属于文学作品的美学结构。

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的时候既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又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才不会影响原作美学价值的传达。

拿莎剧的翻译为例。

莎剧是戏剧,同时又是诗,而且基本上是用有格律的韵文行所组成,叫做戏剧诗,现今又叫诗剧。

在翻译它们时就必须考虑它们的节奏声调之美。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选词造句都有自己的特色。

原作者在英语原文中运用的语言形式,是为了让他的读者得到一种形式上的审美享受,而我们的译作则应通过译者让中国读者也享受到同样或相近的审美效果。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

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

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正是由于语言对思维的支配作用而造成的。

思维的差异会给文学翻译造成影响。

安徽省届高三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6首含答案

安徽省届高三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6首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客去追记坐间所言①陆游征西幕罢几经春,叹息儿音尚带秦。

②每为後生谈旧事,始知老子是陈人。

③建隆乾德④开王业,温洛荣河⑤厌虏麈。

倘得此生重少壮,临危敢爱不赀⑥身。

[注]①坐间所言:陆游晚年闲居家中,但以其诗名和主战态度名著当世,韩侂胄主政,曾一度主持北伐,可能是朝廷当局派人来向陆游征求意见。

②陆游1172年(47岁)被任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携同家眷赴任,1178年被回朝廷。

这期间曾亲赴南郑前线抗金。

③陈人:过去时代人物。

④建隆乾德:是宋太祖开国时的两个年号。

⑤温洛荣河:《尚书中候》“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又《易·乾凿度》“帝盛德之应,洛水先温”,诗中总指中原之地,为古帝王所都。

⑥不赀:价值无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壮岁从戎的经历,家眷同去,小儿咿呀学语时在边防前线度过,至今还带有秦地的方音,这常常又使诗人回忆起那段前线抗金的峥嵘岁月。

B.诗人生于硝烟战火,长于万方多难,对于南宋王朝屈辱的历史记忆犹新,而那些生长于承平之际的后生们对历史却一无所知,还常常嘲讽诗人是落伍之人。

C.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将“老子”与“后生”对待历中的态度,宋太祖开创基业的宏伟与南渡君王之萎弱进行对比,传达出“斯人独憔悴”的孤寂情怀。

D.尾联照应标题,是对来客坐间所言之事的回应;如果人生还能再少,面对国家的的危难,我毫不爱惜自身,义无反顾地重返战场杀敌报国。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14.B(“还常常嘲讽诗人是落伍之人”错,于诗无据。

“始知老子是陈人”是诗人感慨于年轻人对历史真相无知,再加上统治者美化历史,在年轻人面前谈历史,诗人自感落伍,是激愤之语。

)15.①对曾经的征西抗敌的战斗经历难以忘怀;②对年轻人不知历史的痛心、忧虑;③对宋王朝抗金大业后继无人的忧愤;④对南宋君主长期以来贪图享乐,腐朽无能,不思抗金的讽刺;⑤表达了老骥伏枥,时刻准备奔赴战场,杀敌保国,勇于牺牲的决心。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二)语文(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二)语文(含答案)

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得分: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

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

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

中国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我们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老树”“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几种事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

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

然而几种事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摘编自吕洋《中西方诗歌比较》)材料二①与中国古典诗歌弱化主体的倾向不同,西方诗歌中的主体差不多总是在场的。

以十四行诗为例,主体总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诗中,站出来讲话。

这样,西方诗歌就形成了与中国诗歌迥然不同的风格。

②诗歌的风格离不开其文化土壤。

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

早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就已经建立起来。

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经济稳定繁荣,因此,人们非常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世界的任何微妙变化都很敏感,他们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铁人中学2019级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所沉淀形成的精神观念、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彰显了其独特的民族性追求,因而其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性标志,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沟通是最难达成的,因此需要通过“求”而达到“同”的目标。

这里的“求”,即通过坦诚的交流与对话来充分理解对方的价值关切,进而求同存异,寻找文明视阈的融汇。

首先,在文化心态上,必须摒弃文化偏见与文化歧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开启了同步时空的发展节奏,文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加快推进。

在此背景下,我们首先需要调整好文化心态,尤其是要消除文化自大或文化自卑的两极对立思维,克服文化偏见,消除文化傲慢,倡导文化会通。

如果持有盲目的自我文化优越情结,对其他民族所创造的时代文明视而不见,则势必会导致文化的误读与误判。

事实表明,文化偏见如果不予以坚决纠正,就会导致文化歧视,导致民族间文化交往中的不对等。

平等对待其他文化既是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自信心的价值呈现。

开放的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追求“美美与共”的文化发展,向世界展示的是平等与包容的胸怀。

其次,在文化实践层面,文明交融的世界需要自觉坚守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在一定意义上,正是经济全球化催生了文化的多样性。

面对新的世界发展格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要把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展示出来。

但同时我们看到,全球化进程中的扩张与掠夺又是资本主义成长与发展的生命线,这就会滋生出文化霸权主义,即以强势心态向世界传播西方价值观,迫使后发展国家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被动接受其价值观念乃至意识形态。

江苏省七校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七校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前黄中学、淮阴中学等七校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海瑞去世后,南京人民__,如丧考妣。

出丧那天,不少店铺自动停止营业以示__。

许多与海瑞___、非亲非故的普通民众也纷纷前往送葬。

人们为这位善良、刚毅、正直、清廉的官员,献上最诚挚的感激和哀思。

A.奔走相告哀怜似曾相识B.奔走呼号哀悼素不相识C.奔走相告哀悼素不相识D.奔走呼号哀怜似曾相识2.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文房四宝”,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千古留佳作,神颖传万年。

圭玄韵味足,砂麝聚青瑰。

苦辣酸甜事,包容千古明。

厚重蓄神蕴,深沉存雅堂。

A.纸砚笔墨B.笔墨纸砚C.墨砚笔纸D.笔砚纸墨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敏锐善感的心理特质,使得朱自清经常产生生命不堪重负的感觉,不免陷入低徊的情绪中。

___。

___。

___。

___,___,___。

于是朱自清便从现实批判和伦理承担两方面来直面人生的沉重现实批判,展示了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但是平正的理性,又不许他陷入颓唐在伦理关系重建中建构父子、夫妻、朋友的亲密关系,一日三省自己的过失也实现了自我道德人格的升华朱自清又在转换儒家文化合理内核中寻找到心灵安置之所A. B. C. D.4.根据下面的材料,对“创客”内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创客”是一群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又执着地要将每个“灵光一闪”变成现实的人。

对于这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人,什么都能缺,就是梦想不能缺。

(《光明日报》2014年5月3日)市领导与年轻的创客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创新创造成果,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实现梦想。

(《解放日报》2015年4月26日)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有一句名言:“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这句话在创客文化中依然得到了应验。

创客们对他们眼中的“美”——市场空白之处、无人涉足之地——格外地敏感。

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6名句默写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6名句默写含解析

名句默写1.【2019届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三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烂漫,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与友人饮酒吟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中行先生为一副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果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3)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而且现在课标卷考核“理解性默写”,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2.【2019届甘肃静宁一中高三上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代韩翃《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两句以浮云侧面衬托山之高;李白《蜀道难》首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他物侧面衬托山势之高,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2)在《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依山而建的楼阁密集、高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说农家酒味虽薄,而“____________”,表现了农村淳朴的民风;又写村民们身着简朴衣装,古风犹存,“____________”一句,展现了祈求农事丰收的热闹场景。

【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3)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

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

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

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

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

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

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

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①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

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

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

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

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

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_第02期_专题09_图文转化_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_第02期_专题09_图文转化_含解析

图文转化1.【2019届广东深圳高中高三12月模拟】下面是某中学应对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答案】学校如有重大事故发生,值班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临时应急救治工作,同时迅速报告学校领导并请求医疗救援。

学校领导立即向上级报告后赶赴现场指挥,协助医疗求援,安排老师联系家长,并协调力量,全面处理事故。

最后做好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工作。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2.【2019届广东深圳罗湖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下图是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手续的流程示意图,请把这一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 个字。

【答案】参保地经办机构将参保人员信息备案后传至省平台,再由省平台传至部平台,形成全国联网;患者持社保卡异地入院治疗,出院时其医疗费用信息经由省、部网络平台传回参保地,然后按规定结算。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3.【2019届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五】下面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会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中国版图部分为绿色)【答案】标识由地球、地球中间的“CIIE”英文缩写、外侧的圆环和进博会中英文名称组成。

①地球寓意进博会的全球性和包容性;②绿色中国,体现了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③英文缩写“CIIE”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寓意进博会是世界与中国的合作、友谊之门。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

描述、介绍图标(徽标)内容,要对其进行客观的介绍说明,不添加枝叶,不带任何个人感情,不议论,不抒情。

说明的顺序可采用先中间再两边,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外到内的顺序。

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

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

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

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

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

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

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

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

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

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

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

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卷(含部分解析)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卷(含部分解析)

绵阳南山中学2021 年秋季2019 级文综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 年 7 月,经济以钢铁工业为主的攀枝花发放育儿津贴,以 500 元每月的标准补贴二孩、三孩生育直至 3 岁,属全国首创。

下表为攀枝花和成都人口普查数据。

据此完成 1~3 题。

1.攀枝花与成都常住人口的变化差异,最能反映两地()A.年龄结构差异 B.环境承载差异 C.出生人口差异 D.产业结构差异2.攀枝花发放育儿津贴,主要目的是()A.吸引周边人口迁入 B.缓解居民就业压力 C.促进全国人口发展 D.提高居民生活水平3.为了更好地激发生育意愿,当地还可以()①取消计划生育②降低育儿成本③降低结婚年龄④延长陪护假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都市会展业为全球型新兴行业,该行业包含上游的会展公司、中游的场馆、下游的会展服务配套产业等部分。

上海依托大型会展场馆等设施,举办大型会展、节事活动,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变化。

下图示意 2014 年上海会展企业密度分布。

据此完成 4~6 题4.下列属于都市会展业下游部分的是()A.设施维护 B.会展策划C.酒店经营 D.工程展示5.图示会展业空间密集区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策扶持 B.土地租金高C.人口素质高D.经济活动频繁6.图示高密度会展区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A.提升商业区的价值B.促进住宅区的扩建C.减少城市绿地的面积D.利于工业区的集聚冻土是指温度在0℃及其以下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赵建永“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

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

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积累了非常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继续传承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经典性成果,非常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生成路径和文艺意识形态论的阐释路线。

首先,这篇讲话的结论部分开篇就强调说:“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

不是从定义出发。

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他在这里显然不是说不需要研究文学艺术的定义和艺术规律,而是说在当前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应当首先着力回答和解决文艺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这篇讲话中所提出讨论的一系列文艺问题,如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文艺方向问题、学习问题等,无一不是当时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当中的突出问题。

其次,这篇讲话贯穿始终的核心文艺观念,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意识形态论观念,讲话明确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因此,革命文艺或人民文艺就应当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推动社会革命、人民解放和历史前进的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正是文艺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的根本特性与价值功能。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2月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2015.12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仗着有领导参与轮窑厂的年终分红,该厂厂长在本地 ____、欺压农民工。

②邓崎琳在当上武钢的“一把手”之后,____,搞“一言堂”,没人敢向他提建议。

③韩国外交部长日前表示,朝鲜只有放弃核试验,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

若朝鲜____,执意进行“战略挑衅”,后果自负。

A. 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B. 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一意孤行C. 专横跋扈一意孤行独断专行D. 一意孤行专横跋扈独断专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B. 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C. 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D.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B. 小院地偏人不到C. 门巷深深过客稀D. 寒气偏归我一家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答案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的山水眼光,进而用这种眼光观看我们周围的真山真水。

什么是山水的眼光? 中国画家画一座山,通常先在山脚下住一段时间,在山腰又住一段时间,山前山后来回跑,又无数次登上山岭远望,最后整座山了然于心,待要画时,和盘托出。

一画之中,山脚与山体俱见,山前和山后齐观,巅顶与群峦并立,这就是所谓的“高远、深远、平远”。

不为透视所拘,不受视域所限,山水草木一例相看,烟云山壑腾挪反转。

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饱游而饫看,游目而骋怀。

山水眼光是一种不唯一时一侧的观看,更是将观看化入胸壑,化成天地综观的感性方式。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

中国人的内心始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山水依恋。

何谓“山”?山者,宣也。

宣气散,万物生。

山代表着大地之气的宣散,代表着宇宙生机的根源,故而山主生,呈现为一种升势。

何谓“水”? 水者,准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相对山,水主德,呈现为平势、和势。

正是这种山水之势在开散与聚合之中,在提按与起落之中,起承转合,趋背相异,从而演练与展现出万物的不同情态、不同气韵。

山水非一物,山水是万物,它本质上是一个世界观,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综合性的“谛视”。

所谓“谛视”,就是超越一个人瞬间感受的意念,依照生命经验之总体而构成的完整世界图景。

这种图景是山水的人文世界,是山水的“谛视”者将其一生的历练与胸怀置入山水云霭的聚散之中,将现实的起落、冷暖、抑扬、明暗纳入内心的观照之中,形成“心与物游”的存在。

多年前,我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北宋郭熙的《早春图》。

我在这里看到一片奇幻的山壑被一层层的烟云包裹着,宁静而悠远,峻拔而生机勃勃。

这是早春即将来临之时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苏醒,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天的消息。

2019年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好题专项汇编12【名著阅读类】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好题专项汇编12【名著阅读类】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好题专项汇编12【名著阅读类】题及答案解析1.【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趁曹丕病死,曹睿即位,发兵汉中,抵达渭水,然后采用马谡的反间计离间了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致使司马懿被削职回乡。

B.《茶馆》最后一幕中,常四爷、秦二爷和王利发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祭奠自己,三人分别后,王利发上吊自尽。

C.《家》中的高老太爷专横、冷酷,是家族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觉民和琴,觉慧和鸣凤几个人的爱情悲剧。

D.《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看到太太因自己抢夺梳妆匣气得晕死过去后,马上放弃抢夺,因为如果气死了太太,女儿将依法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

E.《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在前往英国时,涂改了国王克劳狄斯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导致英国国王杀了克劳狄斯的两位大臣。

【答案】A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

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题中A项,应为发兵汉中之前使用马谡的反间计;C项,没有“觉民和琴”。

故选AC。

2.【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简答题(1)“会做人”是薛宝钗的特点,请结合“金钏之死”的情节加以说明。

(2)在《白光》中,鲁迅从哪四个方面营造了阴冷,诡秘的氛围?【答案】(1)①在语言上宽慰王夫人:金钏儿的死是她自己造成的,与王夫人无关;②在行动上为王夫人分忧:她主动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给金钏儿妆裹。

(2)①人物:陈士成的幻觉;②环境:阴冷的月光;③情节:祖母讲的神秘故事;④主题:白光的描写,白光将陈士成一步步导向死路。

【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

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

重点记忆课本3.【2019届江苏常州武进区高三上期中】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红楼梦》中探春发起诗社活动,众人都起了别号雅称,黛玉是“潇湘妃子”,探春是“秋爽居士”,宝钗是“蘅芜君”,李纨是“稻香老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十二月月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是否为本人。

.......................................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带回。

....................
4.本试卷满分
...分钟。

...
...分,考试时间
......150
.....1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诗歌多义性的深入研究,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

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作
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

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

这就涉及诗歌多义性的问题了。

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艺术,无疑是一条途径。

但是,决不能用语义分析代替对
于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

英国的恩普逊在其《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一书中,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里
的暧昧语、含糊语,固然有其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诗歌艺术的研究。

所谓多义并不是暧昧和含糊,而是丰
富和含蓄。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多义性有相通的地方,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以取得多义的效果,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按照词汇学的解释,由于语言中词的数量有很,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
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

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些意义都是为社
会所公认的。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这种多义性不同。

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
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意象和意境,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激起种种感情
的波澜。

诗人写诗的时候往往运用艺术的手法,部分地强调着或改变着词语的意义,赋予它们诗的情趣,
使一个本来具有公认的、确定的意义的词语,带上复杂的意味和诗人主观的色彩。

而读者在读诗的时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