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_课时2_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名师教学设计
《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小学时,我们已经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也就是说,将圆沿着直径所在的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这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难理解,但是该如何证明呢?这是本课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科书中提供了一种证明轴对称的常用方法,即在圆上任意选取一点,证明该点关于给定对称轴(直径所在直线)的对称点也在圆上,这种证明轴对称的方法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垂径定理将圆的轴对称性具体化、符号化,我们可以由下面这个问题引入垂径定理.如果我们在⊙O 中任意画一条弦AB ,观察图形(见下),它还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你能找到它的对称轴吗?有几条呢?同学们通过动手实验不难得出,此时只要作出垂直于弦AB 的直径,沿着直径所在直线对折,图形的左右两边就可以完全重合,即图形关于该直径所在直线成轴对称.显然,我们只能找到一条这样的直径,因此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我们不妨设直径CD 与弦AB 垂直相交于点P (如图),观察图形,想想你能找出图中隐含的哪些相等关系.如图所示,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将⊙O 沿直径CD 所在的直线对折,CD 两侧的半圆重合,点A 与点B 重合,C A =BC ,D A = BD ,AP=BP.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段,我们可以得到,直线CD 是弦AB 的中垂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接下来要引导学生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也体现了探究图形性质的科学过程.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方法,引导学生构造辅助线,通过全等的知识证明垂径定理.上述图形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1)直径(半径或过圆心的直线); (2)垂直于弦; (3)平分弦; (4)平分优弧; (5)平分劣弧.可以证明:由(1)(2)可以推出(3)(4)(5). 即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我们把圆的这个性质叫做垂径定理. 符号语言:如右图,∵直径CD ⊥AB 于P , ∴C A =BC ,D A = BD ,AP=BP.引发学生思考:由(1)(3)是否可以推出(2)(4)(5)呢? 即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上述结论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我们把圆的这个性质叫做垂径定理的推论.此处一定强调“非直径”,因为任意两条直径都是互相平分的,但并不一定都垂直.符号语言:如右图,∵直径CD 与弦AB 相交于P ,且AP=BP , ∴C A =BC ,D A = BD ,CD ⊥AB.通过类比学习,引导学生思考:知道上述5个条件中两个条件是否就可以推导出其他3个结论呢?总结为“知二推三”,也就是说垂径定理有9个推论,这个可以留给学生课后分组讨论研究.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学习过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以及证明垂径定理要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并且在小学已初步了解了圆的对称性,具备了学习这节课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平行四边形、角平分线、中垂线等几何内容,已经掌握了探究图形性质的不同手段和方法,具备了几何定理的分析探索和证明能力.但是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条件和结论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并应用.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2.掌握垂径定理,理解其证明过程,并会用它解决有关的证明与计算问题.3.掌握垂径定理的推论,理解其证明过程,并会用其解决有关的证明与计算问题.4.通过对定理的探究,提高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内容与证明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四、评价设计.学习评价量表标准等级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描述垂径定理 A 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描述垂径定理的推论 A 会证明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C 能利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B能利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简单的证明问题C五、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知问题1 约1400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赵州石拱桥(如图)主桥拱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长)是37 m,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为7.23 m,求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结果精确到0.1 m).1.分析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赵州桥的桥拱呈圆弧形,如图,C为弧AB的中点,且CD⊥AB.已知CD=7.23 m,AB=37m,求该圆的半径.学生猜测(1):AD=BD.学生猜测(2):CD过圆心.不过该如何证明呢?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实际问题导入新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新知问题 2 请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沿着它的直径对折,重复做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猜想哪些线段相等?哪些弧相等?2.(1)沿着直径将圆翻折,圆的直径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直线为圆的对称轴,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连接关于直径所在直线对称的两个点所形通过动手操作——沿着直径折叠圆,让学生直观感受圆的轴对称性,体会观察、实验在选定一条直径,在圆上任取一点,证明该点关于已知直径所在直线的对称点也在圆上.3.(1)作AB⊥CD,交⊙O 于B点,若能证明AP=BP即可.(2)连接OA,OB,通过三角形全等可以得到AP=BP.所以B为A的对称点.A B.=BC,D=D(2)可以从圆的轴对称性质出发证明,只要证明A和B是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即可.连接OA,OB,通过证明△OAP与△OBP 全等,得到AP=BP,说明DC所在直线为线段AB的对称轴根据圆的轴对称性得到:AC=BC,A B.D=D(2)可以从圆的轴对称性质出发证明,只要证明A和B为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即可.(3)此处强调非直径的弦,因为圆的所有直径都是互相平分的,但不一定垂直.(4)垂径定理还有别的推论吗?需要继续研究.论.解决问题提问1:对于活动1提出的问题,你现在有思路了吗?请大家小组讨论,给出问题的计算过程.如图,赵州桥的桥拱呈圆弧形,C为AB的中点,且CD⊥AB,已知CD=7.23 m,AB=37m,求该圆的半径.提问2:应用垂径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1.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可知CD的延长线必定过O点,且AD=BD.设半径为r,则OB=r,OD=r-7.23,BD=18.5,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为:222r18.5=r(-7.23).一般思路: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熟练运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计算问题.重要辅助线:过圆心作弦的垂线.典型例题例1 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 M在⊙O上,MD恰好经过圆心O,连接MB,若CD=16,BE=4,求⊙O的直径.例2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传染速度很快的疾病,为防止禽流感蔓延,政府规定:离疫点3 km范围内为扑杀区,所有禽类全部扑杀;离疫点3~5 km范围内为免疫区,所有禽类强制免疫.同时,对扑杀区和免疫区内的村庄、道路实行全封闭管理.现有一条笔直的公路AB通过禽流感疫区,如图所示,O为疫点,在扑杀区内公路CD长为4 km.问:这条公路在免疫区内有多少千米?例1 解设半径为R,因为CD=16,直径AB⊥CD,根据垂径定理得AB平分CD,所以DE=8.因为BE=4,所以OE=R-4.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得:222R8=R(-4).解得R=10,则直径等于20.例2 分析:利用垂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需要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如图,过点O作OE⊥CD交CD于E,连接OC,OA,在Rt△OCE中就可以求出OE,在Rt△OAE中求出AE,进而求出AC,最后求出结论.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以致用,熟练运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计算及证明问题.利用垂径定理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图形,会过圆心作弦的垂线,熟悉连接半径等辅助线的作法,能够结合勾股定理、设参法等知识或方法解决问题.例3 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E,∠CEA=30°,OE=4,DE=53,求弦CD及⊙O的半径.例4如果圆中两条弦互相平行,那么两条弦所夹的弧相等吗?例3 解如图,作OM⊥CD. ∵OE=4 cm,∠CEA=30°,∴OM=2 cm,EM=23cm DE=53 cm,∴D M=33 cm.∴OD=31 cm,即⊙O的半径为31 cm.OM⊥CD,∴CD=63 cm(根据垂径定理)例4 解通过画图可知,有三种情况.下图所示.在图(1)中,作 MN⊥AB 交圆于 M,N点,充分利用垂径定理即可解决此问题.∵ MN⊥AB,∴M=MA B.∵CD∥AB,∴ MN⊥CD.∴MC=MD.∴M MCA-=MB MD-∴=DAC B.同理:在其他两个图形中AC B的结也能得到=D论.六、板书设计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七、达标检测与作业A级1.如图,在⊙O中,直径AB⊥CD于M.(1)AB=10,CD=8,求OM的长;(2)CD=8,OM=3,求AB的长;(3)CD=8,BM=2,求AB的长.2.如图,是一条直径为2 m的通水管道横截面,其水面宽1.6 m,则这条管道中此时水最深为 m.B级3.如图,AB是⊙O的弦,P是AB上一点,AB=10,BP:PA=4:1.若⊙O的半径为7,求线段OP 的长.4.如图,AB为⊙O的直径,P为OB的中点,∠APC=30°.若AB=16,求CD的长.5.如图,AB,CD是⊙O的弦,M,N分别为AB,CD的中点,且∠AMN=∠CNM.求证:AB=CD.6.某居民小区一处圆柱形的输水管道破裂,维修人员为更换管道,需确定管道圆形截面的半径.如图是水平放置的破裂管道有水部分的截面,若这个输水管道此时的水面宽为16c m,且水最深高度为4c m,求这个圆形截面的半径.C级7.已知AB,CD为⊙O的两条平行弦,⊙O的半径为5 cm,AB=8 cm,CD=6 cm,求AB,CD之间的距离.8.有一石拱桥的桥拱呈圆弧形.如图所示,正常水位时水面宽AB=60 m,水面到拱顶距离CD=18 m;当洪水泛滥时,水面宽 MN=32 m时,高度为5 m的船此时能否通过该桥?请说明理由.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遵循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研究过程中将直观感知、动手实验、逻辑推理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以赵州桥为背景的实际问题出发,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圆轴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证明圆的轴对称性,并指出证明图形轴对称的一般方法,便于学生积累几何证明方法,产生学习迁移;利用圆的轴对称性和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最后运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赵州桥问题和平行弦所夹弧等问题.整个过程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本节课渗透研究问题的方法.比如在证明垂径定理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先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基本思想方法.由动手操作、逻辑推理得到圆的轴对称性,这是由特殊到一般;再利用圆的轴对称性证明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这是由一般到特殊.教师作为引导者,课堂上尽管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但还没有完全放开.比如,在“提出问题”环节,可以让学生给出各种问题形式,而不是由老师给出问题或者例题.在探究垂径定理的证明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等.11/ 11。
初中数学人教版 图形的轴对称总复习 人教版
课堂小结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 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 做对称轴,对折后图形上能够重合的点叫对称点。
2、如果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 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 条直线叫做它们的对称轴。折叠后两个图形上互相重合的 点叫对称点。 你能说说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吗?
6.分行腰题型
7.腰高胖中瘦题型。
腰高题型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3为0
则顶角的度数为多少度?
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顶角
的度数为
.
A
D
B
C
D A
B
C
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1cm 和12cm两部分,则腰长为多少?
如图,在△ABC中 ,AB=AC,点D在AC上, 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①
②
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 .三条边相等
2.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等于60 ° 3.等边三角形各边上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 分线都三线合一. 4.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A= ∠ B= ∠ C ∴△ABC是等边三角形
OB的内部交于C.
B
N
O
3.作射线OC.
射线OC即为所求.
想一想:为什么OC是角平分线呢?
已知:OM=ON,MC=NC。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2.2中心对称图形课件(29张PPT)
美丽的中心对称图形
你能设计出中心对称图形吗?
巩固训练
1. 剪纸是我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反 映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 下列剪纸 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 图形的是( D )
A
B
C
D
3. 如图,直线 a⊥b 于点O,曲线 c 关于点 О 成中心对称,点 A 的对称点是 A',AB⊥a 于点B,A'D⊥b 于点 D. 若 OB=3,OD=2,则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6___.
4. 图①②都是由边长为 1 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 的网格,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等边三角形已涂上阴 影. 请在余下的空白小等边三角形中,分别按下列要 求选取一个涂上阴影: (1)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2)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画一画】
1. 下图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及对称中心,请你
补如全何它寻的找另中一心部对分称. A
B
图形的对称中心?
H G
C
D
F
E
2. 如图,请你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一条直线,把下 面的平行四边形分成完全相等的两部分.
几何画板演示
【归纳】过对称中心的直线将中心对称图 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
练习
如图,直线 EF 经过▱ABCD 的对角线的交 点O,若 AE=3,四边形 AEFB 的面积为15, 则 CF=__3___,四边形 EDCF 的面积为__1_5___.
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讲义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C. D.
【例2】已知二次函数y=ax2+bx+1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ax+b的图
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例3】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③a-b+c<0;④a+c>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3、抛物线 ( )的顶点坐标公式:( , );对称轴是直线: ;当 时,函数有最值: 。
4、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只要抛物线解析式中的a相同,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平移得到,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二、典型例题:
考点一:二次函数的定义
【例1】下列函数中,关于 的二次函数是( )。
A、 B、 C、 D、
A.y1<y2<y3B.y2<y1<y3
C.y3<y1<y2D.y1<y3<y2
【例2】已知二次函数 ,若自变量 分别取 , , ,且 ,则对应的函数值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三、强化训练:
【夯实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二次函数 的图象上有两点(3,-8)和(-5,-8),则此拋物线的对称轴是()
【例2】已知函数 ( 为常数)。
(1) 为何值时,这个函数为二次函数?
(2) 为何值时,这个函数为一次函数?
考点二: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最值
【例1】写出下列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顶点坐标及最大或最小值;
(1) (2) (3)
考点三:抛物线的平移(上加下减,左加右减)
【例1】把抛物线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A、4个B、3个C、2个D、1个
考点五: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教)学案设计:第29讲 图形的轴对称
3.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__ -1__.
折叠问题
【例4】
2.如图,在4×3的网格上,由个数相同的白色方块与黑色方块组成一幅图案,请仿照此图案,在下列网格中分别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图案.(注:①不得与原图案相同;②黑、白方块的个数要相同)
(1)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3)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解:设计方案有多种,在设计时注意每一种图案的具体要求.
失误与防范
(1)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理解、应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看是否能找到至少1条合适的直线,使该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两旁能够完全重合;若能找到,则是轴对称图形,若找不到则不是.
(2)如果图形是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那么在画出它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图形时,只要画出图形中的特殊点(如线段的端点、角的顶点等)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就可以画出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
错解当点P为BC中点时,PA+PM的和最小.∵M是AB的中点,∴PM是△ABC的中位线,且AP⊥BC,∴PM= AC= ×2=1,PA= = ,∴PA+PM=1+ .
剖析求两条线段之和为最小,应选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高作为对称轴来解题.
正解作正△ABC关于BC的对称图形△A′BC,M′是M的对称点,故M′是A′B的中点,PM=PM′,∴PA+PM=PA+PM′≥AM′.连接CM′,易知∠ACM′=90°,∴AM′= = =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及其性质-老师版
中心对称及其性质人教九上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3-4一、学习目标认识两个图形关于某个点中心对称的本质;理解中心对称的性质,并可以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会画某图形关于某点对称的图形,会确定对称中心;会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求长度、角度和面积.二、知识回顾1.什么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哪些性质?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或成轴对称.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2.什么是旋转?旋转的特征是什么?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角度,这样的图形变换称为图形的旋转.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1.已知一个图形和对称中心点O,画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例1】画出△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图形.总结:1.画一个点关于某点(对称中心)的对称点的画法是:先连接这个点与对称中心,再延长一倍即可.2.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点的对称图形的画法是:先画出图形中的几个特殊点(如多边形的顶点、线段的端点、圆的圆心等)关于某点的对称点,然后再顺次连结各对称点即可.练1.画出如图所示的两个半圆关于点B成中心对称的图形.2.已知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画出对称中心【例2】如图所示,已知两个三角形成中心对称.请画出对称中心.总结:确定对称中心的两种方法:(1)找出一对对应点,连线的中点即为对称中心;(2)找出两对对应点,连线的交点即为对称中心.练2.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成中心对称,试画出它们的对称中心,并简要说明理由.3.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求角度【例3】如图,△ABC与△DEF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A=30°,∠ABC=70°,求∠DFE的度数.总结:1.当图形中出现中心对称时,要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解题.2.注意: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所以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根据线段和角的相等关系可以求线段长度、角度以及面积等.练3.如图是△ABC和△AB’C’成中心对称,点A为对称中心,若∠C=90°,∠B=30°,AC=1,求AB′的长.1.如图,△ABC与△DEF关于O点成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是()A.点C B.点D C.线段BC的中点D.线段FC的中点二、填空题2.(2013秋•扶沟县期中)如图,△ABC与△DEF关于O点成中心对称,则AB DE,BC∥,AC=.三、解答题3.请你画出“箭头”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图形.4.(2014秋•景洪市校级月考)如图,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5.(2012秋•兰坪县校级期中)如图,画出△ABC关于点O的对称图形.6.(2013秋•南丹县校级期中)如图,请你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O对称的图形.7.(2014•海沧区模拟)如图,画出△ABC关于点C对称的图形.8.如图所示,画出△ABC以O点为对称中心的图形.9.已知下列两个图形关于某点中心对称,画出对称中心.10.如图,画出半圆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11.如图,两个半圆分别以P、Q为圆心,它们的半径相等,A1、P、B1、B2、Q、A2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图形中的两个半圆是否成中心对称?如果是,请找出对称中心O.典例探究答案:【例1】画出△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图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点平分对应点连线,可得出各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出△ABC 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图形.解答:解:所作图形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作图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中心对称点平分对应点连线得到各点的对称点,难度一般.练1.画出如图所示的两个半圆关于点B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分析:分别找到A、C、D三点关于点B的中心对称点,继而确定两半圆的直径,作半圆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作图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找到各点的对应点.【例2】如图所示,已知两个三角形成中心对称.请画出对称中心.分析:对应点连线的交点即是对称中心.解答:解:如图所示:点O即是两三角形的对称中心.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作图的知识,若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关系,则对应点连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即是对称中心.练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成中心对称,试画出它们的对称中心,并简要说明理由.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连接任意两对对应点,交点即为对称中心.解答:解:如图所示,点O即为对称中心.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成中心对称,∴BF过对称中心,CG过对称中心,∴BF、CG的交点即为对称中心.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是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例3】如图,△ABC与△DEF关于O点成中心对称,∠A=30°,∠ABC=70°,求∠DFE的度数.分析:利用关于某点对称的图形全等,这样可以得出対应边与对应角之间的关系,进而解决.解答:解:∵△ABC与△DEF关于O点成中心对称,∴△ABC≌△DEF,∴∠DEF=∠ABC=70°,∠D=∠A=30°,∴∠DFE=180°-∠DEF-∠D=8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的性质,难度不大,比较典型.练3.(2013秋•天河区期末)如图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A为对称中心,若∠C=90°,∠B=30°,AC=1,求AB′的长2.分析:利用中心对称图形关于A为对称中心,得出两图形全等,即可解决.解答:解:∵此图是中心对称图形,A为对称中心,∴△BAC≌△B′AC′,∴∠B=∠B′,∠C=∠C′,AC=AC′∵∠C=90°,∠B=30°,AC=1,∴AB′=2AC′=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以及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课后小测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ABC与△DEF关于O点成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是()A.点C B.点D C.线段BC的中点D.线段FC的中点解:∵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线段FC的中点.故选:D.二、填空题2.(2013秋•扶沟县期中)如图,△ABC与△DEF关于O点成中心对称.则AB DE,BC∥,AC=.解:∵△ABC与△DEF关于O点成中心对称,∴△ABC≌△DEF,AB=DE,AC=DF.又∵BO=OE,CO=OF,∠BOC=∠FOE,∴△BOC≌△EOF,∴∠BCO=∠OFE,BC∥EF.故填:=,EF,DF.三、解答题3.请你画出“箭头”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图形.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4.(2014秋•景洪市校级月考)如图,画出△ABC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解: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5.(2012秋•兰坪县校级期中)如图,画出△ABC关于点O的对称图形.解:如图,△A′B′C′即为所求图形.6.(2013秋•南丹县校级期中)如图,请你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O对称的图形.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所求作的四边形.7.(2014•海沧区模拟)如图,画出△ABC关于点C对称的图形.解:△ABC关于点C对称的图形△A′B′C如图所示.8.如图所示,画出△ABC以O点为对称中心的图形.解:9.已知下列两个图形关于某点中心对称,画出对称中心.解:如图所示:点O,W即为图形的对称中心.10.如图,画出半圆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解:作半圆的直径的两外端与点O的连线并延长相同长度,确定旋转后的直径,然后画半圆..11.如图,两个半圆分别以P、Q为圆心,它们的半径相等,A1、P、B1、B2、Q、A2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图形中的两个半圆是否成中心对称?如果是,请找出对称中心O.解: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如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3.2.2 中心对称图形(22张PPT)课件
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如果一个图形绕着一个 点旋转180后的图形能 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 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 它的对称中心
________
①两个图形的关系
区别
②对称点在两个图形上
①具有某种性质的一个图形 ②对称点在一个图形上
若把中心对称图形的两部分分别看作两图,则它们成中心对称. 联系 若把中心对称的两图看作一个整体,则成为中心对称图形.
(2)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中心对称 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们的对称中心. ( )
(3)角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 )
(4)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线段平行
(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
3. 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
√ ×
√
√
√
√
√
4. 观察图形,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些只是轴对称图形?(3)(4)(6) (2)哪些只是中心对称图形?(1) (3)哪些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
O
B
C
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后,能和原来的图形
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
叫做它的对称中心;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图中____A_B_C__D_是中心对称图形 对称中心是__点__O__
点A的对称点是_点__C___
点D的对称点是_点__B___
小练习
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复习中心对称的概念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 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 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在旋转后能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关于对称中心的 对称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是指含有二次根号“√”且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的式子。
最简二次根式是指被开方数的因数和因式都是整数和整式,且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
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将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的式子先写成分式形式,再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将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的式子先分解因数或因式,再将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
2.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其中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a)2=b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解。
配方法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x±b)2的形式,再求解。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求根公式为x=(-b±√(b2-4ac))/(2a)。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当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相等,x的符号相反。
即点P(x,y)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P’(-x,y)。
第四单元圆:一、圆的相关概念1、圆的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2、圆的几何表示: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二、弦、弧等与圆有关的定义1、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中的AB)。
2、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图中的C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3、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1)相交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相交于两点,相切于一点,相离于两点.2)内切圆和外切圆的位置关系:内切圆和外切圆的切点在圆心连线上,内切圆和外切圆的圆心连线垂直于切点所在的直线.要点诠释:在解决两圆位置关系问题时,需要注意圆心的位置关系,切点的位置关系以及圆心连线与切点所在直线的垂直关系.要点二、切线及其性质1.切线的定义:过圆上一点,且与圆相交于该点的直线叫做圆的切线.2.切线的性质:1)切线与半径的关系:切线与过切点的圆的半径垂直.2)切线定理:切线与半径的关系可以推出切线定理: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切点与此点的连线垂直于切线.3)切线的判定方法: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勾股定理、切线定理和判别式来进行判定.要点诠释:切线是圆的一个重要性质,切线定理是判定切线的重要工具,切线的判定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要点三、圆的面积和弧长1.圆的面积公式:S=πr².2.弧长公式:L=αr(α为圆心角的度数).3.扇形的面积公式:S=(α/360°)πr².要点诠释:圆的面积公式和弧长公式是圆的基本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可以通过弧长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得出.要点四、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1.圆锥的侧面积公式:S=πrl.2.圆锥的全面积公式:S=πr(l+r).要点诠释: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和全面积公式是圆锥的基本公式,其中l为斜高,r为底面半径.1) 两个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连接两圆心的直线。
2) 相交的两个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它们的公共弦,相切的两个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
4.与圆有关的角度1) 圆心角是以圆心为顶点的角度。
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应的弧的度数。
2) 圆周角是顶点在圆上,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度。
圆周角的性质包括:①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应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一半;②同弧或等弧所对应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应的弧相等;③90度的圆周角所对应的弦为直径;半圆或直径所对应的圆周角为直角;④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⑤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典型例题: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1m-+(m-3)-1=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21.2.1 配方法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
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4)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章 旋转 图形的全等变换: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复习》优质课教案_13
图形的全等变换: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复习(第1课时)一、内容与内容解析内容: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主要知识点:图形平移、轴对称、旋转的性质;内容解析:几何是研究物体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一门学科. 如果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这样的变化叫做全等变换.基本的全等变换有平移、轴对称与旋转.研究的思路:定义——分离要素——研究性质——用坐标表示变换. 研究的内容:变换前后图形间的关系、对应点间的关系.研究的方法:画出变换前后的图形——观察——猜想——验证说明.重点是研究图形变化下的不变性.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图形变换相关知识的整理.二、目标与目标解析目标:1.理解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的概念.2.掌握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的性质,会用坐标表示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和中心对称.3.了解全等变换的研究过程,体会全等变换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目标解析:目标1 要求学生能通过画图理解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等概念.目标 2 理解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的性质并会这些性质来研究其它的几何图形;会用坐标表示多边形的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前后位置关系.目标3 会用图形研究的一般方法研究图形的全等变换.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图形的三大全等变换是几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者在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学生能根据变换的图形得出一些具体的结论,但缺乏对知识的整理与归纳,存在在脑中的是散点式的知识,无法形成网状结构,建构知识系统.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要生成知识体系与通用方法.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建构三大全等变换的知识系统,探究复习的一般策略.四、教学过程设计1. 课题引入问题1复习有什么作用?师生活动:学生个别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复习主要作用:(1)知识更具有系统性;(2)方法更具有一般性.设计意图:点出复习的作用与目的.问题2 对于三种全等变换,怎样复习比较好?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全等变换复习的基本方法:(1)抓住共性,分清区别;(2)能有一般的复习策略.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体会用一般方法进行复习研究. 问题3 回顾三种全等变换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学习历程?师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研究全等变换的思路:定义——分离要素——研究性质——应用(用坐标表示变换).设计意图:要使学生明白这种研究数学的思路也是研究数学的一般思路. 2.知识回顾与整理问题4 如图(1),(2),(3)中的一个三角形是又另一个三角形怎样变化得到的?师生活动:学生回顾三种图形的变换. 设计意图:借助图形直观,引出相关概念. 问题5 分别说说在各个图中你能得到的结论?师生活动:学生列举,教师板书(有意识的将学生所举结论分类)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是一个零散的过程,它需要经历列举与整理的阶段. 问题6 针对同学们刚才所列的结论,请你归纳研究内容.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全等变换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变换前后图形间的关系、对应点所连线段的特征.设计意图:抓住全等变换的主要内容,并将知识进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复习方向. 问题7 列表比较全等变换的定义、基本要素、性质.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表格.C图(1)D图(3)C 图(2)问题8 你是如何得到全等变换的结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得出研究性质的方法:画出变换前后的图形——观察——猜想——验证说明.设计意图:用已有几何研究经验来回顾图形变换的研究方法.进而总结复习的一般策略:(1)理清研究思路;(2)整合研究内容;(3)归纳研究方法.3. 策略迁移运用一般复习的策略,请你说说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是怎样得到的,有什么性质?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下表设计意图:再次体会复习的一般策略.追问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图形有哪些? 4. 知识应用例1 如图,△ABC 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点A (-3,-2),B (-2,-1),C (-1,-4),(1)将△ABC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111A B C ;(2)记△ABC 关于x 轴对称的三角形为△222A B C ,画出△222A B C ;(3)已知△333A B C 可以由△222A B C 绕某一点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求出旋转中心的坐标与旋转角度.设计意图: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变换后坐标有怎样的变化规律;体会平移、轴对称、旋转的决定因素与特征,并了解平面内任意两个全等图形肯定能通过三大变换中一种或几种变换之后,两个图形能重合.例2 如图6.1-3,在矩形ABCD 中,AB =5,BC =7,点E 为BC 上一动点,把△ABE 沿AE 折叠,当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ADC 的角平分线上时,则点B ′到BC 的距离为( ) A .1或2 B .2或3 C .3或4 D .4或5设计意图:体会轴对称的性质,知道利用轴对称解决问题时会用到轴对称性质,即对应边或对应角相等.5. 总结提升问题1 全等变换的复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得出:1.知识回顾;2.知识整理;3.策略迁移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复习与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问题2 复习的一般策略有哪些?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复习的一般策略有(1)理清研究思路;(2)整合研究内容;(3)归纳研究方法.设计意图:再次体会几何变换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并推广到一般.B'EDCBA。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
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 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 O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面、旋转角2、旋转的性质:(1)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两个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两个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4、中心对称的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5、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6、坐标系中的中心对称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 P(x,y)关于原点 O 的对称点P′(-x,-y).(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 ·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三)菱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考点梳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它是指一个图形所具有的对称性质,而轴对称则是针对两个图形而言的,它描述的是两个图形的一种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其自身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重合,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一个图形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联系: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时,它就成了一个轴对称图形.典例精析典例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2022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全国上下掀起喜迎冬奥热潮,下列四个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拓展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平移1.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2.平移后,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或一条边共线,方向相同.3.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平移后新旧两图形全等.典例精析典例2下列运动中:①荡秋千;②钟摆的摆动;③拉抽屉时的抽屉;④工厂里的输送带上的物品,不属于平移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C【解析】①荡秋千,是旋转,不是平移;②钟摆的摆动,是旋转,不是平移;③拉抽屉时抽屉的运动,是平移;④工厂里的输送带上的物品运动,是平移;故选C.拓展2.下列四组图形都含有两个可以重合的三角形,其中可以通过平移其中一个三角形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是A.B.C.D.3.如图,两只蚂蚁以相同的速度沿两条不同的路径,同时从A出发爬到B,则A.乙比甲先到B.甲比乙先到C.甲和乙同时到D.无法确定旋转通过旋转,图形中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沿相同的方向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在旋转过程中,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典例精析典例3 如图,在中,,以点A 为旋转中心,将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连接,若,则的大小是A .B .C .D .【答案】A【解析】∵△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B ′C ′的位置, ∴AB ′=AB ,∠B ′AC ′=∠BAC =, ∴∠AB ′B =∠ABB ′, ∵BB ′∥AC ,∴∠ABB ′=∠CAB =65°, ∴∠AB ′B =∠ABB ′=65°, ∴∠BAB ′=180°–2×65°=50°,∴∠BAC ′=∠B ′AC ′–∠BAB ′=65°–50°=15°, 故选A . 拓展4.五角星可以看成由一个四边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则每次旋转的度数可以是A .36°B .60°C .72°D .90°5.如图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ED ,若点B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BAC =20°,则∠ADB 的度数为ABC △65BAC ∠=︒ABC △AB C ''△BB 'BB'AC ∥BAC '∠15︒25︒35︒45︒65︒A.55°B.60°C.65°D.70°中心对称识别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①识别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一类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若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称,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则称该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为它的一条对称轴.轴对称图形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②中心对称图形识别:看是否存在一点,把图形绕该点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典例精析典例4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解析】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拓展6.下列图形中,△A′B′C′与△ABC成中心对称的是A.B.C.D.同步测试1.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已知点A的坐标为(3,–2),则点A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的坐标为A.(0,–2)B.(6,–2)C.(3,1)D.(3,–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旋转中心到对应点的距离相等;②对称中心是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③旋转后的两个图形的对应边所在直线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④任意一个等边三角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在方格纸中的△ABC经过变换得到△DEF,正确的变换是A.把△ABC向右平移6格B.把△ABC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1格C.把△AB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6格D.把△AB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6格5.如图,已知菱形OABC的顶点O(0,0),B(–2,–2),若菱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45°,则第60秒时,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A.(1,–1)B.(–1,–1)C.(1,1)D.(–1,1)6.在菱形ABCD中,AB=2,∠BAD=120°,点E,F分别是边AB,BC边上的动点,沿EF 折叠△BEF,使点B的对应点B’始终落在边CD上,则A、E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__.7.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若∠1=110°,则∠2=__________°.8.如图所示,直线EF过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D、BC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____.9.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矩形AB′C′D′的位置,旋转角为α(0°<α<90°).若∠1=112°,则∠α=__________°.10.△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若△A 1B 1C 1与△ABC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则点A 1的坐标为__________; (2)将△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2B 2C 2,则点B 2的坐标为__________; (3)画出△ABC 绕O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A 3B 3C 3,并求点C 走过的路径长.11.如图,在ABC △中,D 为BC 上任一点,DE AC ∥交AB 于点E DF AB ,∥交AC 于点F ,求证:点E F ,关于AD 的中点对称.12.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 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坐标为(1,3),点B 坐标为(2,1);(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点C'的坐标;(3)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3.如图,已知∠BAC=40°,把△AB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使得点B与CA的延长线上的点D重合,连接CE.(1)△ABC旋转了多少度?(2)连接CE,试判断△AEC的形状.(3)若∠ACE=20°,求∠AEC的度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测试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测试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中国“二十四节气”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下列四幅作品分别代表“清明”、“谷雨”、“白露”、“大雪”,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若方程x2−2x+m=0没有实数根,则m的值可以是()A.−1B.0C.1D.√34.一元二次方程(x+1)(x−1)=2x+3的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B.只有一个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y=−x+m不经过第一象限,则关于x的方程mx2+x+ 1=0的实数根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1或2个6.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是()A.2x2﹣x+1=0 B.x2﹣2x+2=0 C.x2+3x﹣2=0 D.x2+2=07.如图1,矩形ABCD中,点E为BC的中点,点P沿BC从点B运动到点C,设B,P两点间的距离为x,PA−PE=y,图2是点P运动时y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则BC的长为()A.4B.5C.6D.78.已知二次函数y=2x2−8x+6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若其图象上有且只有P1,P2,P3三点满足S△ABP1=S△ABP2=S△ABP3=m,则m的值是()A.1 B.32C.2 D.49.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0),与y轴交于点(0,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关于此题,甲、乙、丙三人的说法如下:甲:a+c=b , 2a+b=0;乙:方程ax2+bx+c=0的解为−1和3;丙:c−a>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对,乙错B.甲和乙都错C.乙对,丙错D.甲、乙、丙都对10.如图,△ABC和四边形DEFG分别是直角三角形和矩形,∠A=90°,AB=4cm,AC=3cm,FG⊥BC于点B.若矩形DEFG从点B开始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平移至点C,且矩形的边FG扫过△ABC的面积为S(cm2),平移的时间为t(秒),则S与t 之间的函数图象可能是()A.B.C.D.11.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中记录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问长多阔几何?”其大意是:矩形面积是864平方步,其中长与宽和为60步,问长比宽多多少步?若设长比宽多.....x步.,则下列符合题意的方程是()A.(60 - x)x = 864 B.60−x2×60+x2= 864C.(60 + x)x = 864 D.(30 + x)(30 - x)= 86412.已知P1(x1,y1),P2(x2,y2)为抛物线y=−ax2+4ax+c(a≠0)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1+x2<4,则y1<y2B.若x1+x2>4,则y1<y2C.若a(x1+x2−4)<0,则y1>y2D.若a(x1+x2−4)>0,则y1>y2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二次函数y=ax2-3ax+c(a<0,a,c均为常数)的图象经过A(-2,y1)、B(2,y2)、C(0,y3)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4.关于x的方程x2−x−1=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x1+x2−x1x2的值为________.15.若二次函数y=ax2-bx+2有最大值6,则y=-a(x+1)2+b(x+1)+2的最小值为____.1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4,另两边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6x+n=0的两个根,则n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共9个小题,17、18每小题8分,19-25每小题10分,共86分)17.已知A=(1-2x+1)÷x2-2x+1x+1.(1)化简A;(2)若x是方程x(x+2)=x+2的解,求A的值.18.解方程:x2−16=2(x+4)19.已知关于x的方程x2 - 5x + m = 0(1)若方程有一根为- 1,求m的值;(2)若方程无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20.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冰墩墩和雪容融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某网店以每套96元的价格购进了一批冰墩墩和雪容融,由于销售火爆,销售单价经过两次的调整,从每套150元上涨到每套216元,此时每天可售出16套冰墩墩和雪容融.(1)若销售价格每次上涨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上涨的百分率;(2)预计冬奥会闭幕后需求会有所下降,需尽快将这批冰墩墩和雪容融售出,决定降价出售.经过市场调查发现:销售单价每降价10元,每天多卖出2套,当降价钱数m为多少元时每天的利润W(元)可达到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1.已知T=(x+2)2x2−4−xx−2.(1)化简T;(2)若点(x,0)在二次函数y=(x+1)(x+2)的图象上,求T的值.22.某超市销售一种商品,每件成本为50元,销售人员经调查发现,销售单价为100元时,每月的销售量为50件,而销售单价每降低2元,则每月可多售出10件,且要求销售单价不得低于成本.(1)求该商品每月的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求自变量取值范围)(2)若使该商品每月的销售利润为4000元,并使顾客获得更多的实惠,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3)超市的销售人员发现:当该商品每月销售量超过某一数量时,会出现所获利润反而减小的情况,为了每月所获利润最大,该商品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23.如图1是一架菱形风筝,它的骨架由如图2的4条竹棒AC,BD,EF,GH组成,其中E,F,G,H分别是菱形ABCD四边的中点,现有一根长为80cm的竹棒,正好锯成风筝的四条骨架,设AC=xcm,菱形ABCD的面积为ycm2.(1)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BD,那么当骨架AC的长为(2)为了使风筝在空中有较好的稳定性,要求25cm≤AC≤43多少时,这风筝即菱形ABCD的面积最大?此时最大面积为多少?24.端午节是我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市场上豆沙粽的进价比猪肉粽的进价每盒便宜10元,某商家用8000元购进的猪肉粽和用6000元购进的豆沙粽盒数相同.在销售中,该商家发现猪肉粽每盒售价50元时,每天可售出100盒;每盒售价提高1元时,每天少售出2盒.(1)求猪肉粽和豆沙粽每盒的进价;(2)设猪肉粽每盒售价x元(50≤x≤65),y表示该商家每天销售猪肉粽的利润(单位:元),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最大利润.25.某旅游区的湖边有一个观赏湖中音乐喷泉的区域,该区域沿湖边有一条东西向的长为32m的栏杆,考虑到观景安全和效果,旅游区计划设置一个矩形观众席,该观众席一边靠栏杆,另三边用现有的总长为60m的移动围栏围成,并在观众席内按行、列(东西向为行,南北向为列)摆放单人座椅,要求每个座位占地面积为1m2(如图所示),且观众席内的区域恰好都安排了座位.(1)若观众席内有x行座椅,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每行的座椅数,并求x的最小值;(2)旅游区库存的500张座椅是否够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和原图形重合.2.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绕着某个定点旋转180°后能与原图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解题关键是熟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3.D【分析】直接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由题可知:“△<0”,∴(−2)2−4m<0,∴m>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当“△<0”时,该方程无实数根,本题较基础,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4.D【分析】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然后利用根的判别式求解即可.【详解】解:∵(x+1)(x−1)=2x+3,∴x2−1=2x+3,即x2−2x−4=0,∴Δ=b2−4ac=(−2)2−4×(−4)=20>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知判别式符号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式解题的关键.5.D【分析】直线y=−x+m不经过第一象限,则m=0或m<0,分这两种情形判断方程的根.【详解】∵直线y=−x+m不经过第一象限,∴m=0或m<0,当m=0时,方程变形为x+1=0,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有一个实数根;当m<0时,方程mx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且△=b2−4ac=1−4m,∵m<0,∴-4m>0,∴1-4m>1>0,∴△>0,故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综上所述,方程有一个实数根或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的分布,一元一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准确判断图像不过第一象限的条件,灵活运用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6.C【分析】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的情况用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详解】A选项中,△=b2−4ac=(−1)2−4⋅2⋅1=−7<0,故方程无实数根;B选项中,△=(−2)2−4⋅1⋅2=−4<0,故方程无实数根;C选项中,△=32−4⋅1⋅(−2)=17>0,故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选项中,△=−8<0,故方程无实数根;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情况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先利用图2得出当P点位于B点时和当P点位于E点时的情况,得到AB和BE之间的关系以及AE=5,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到BE的值,最后利用中点定义得到BC 的值.【详解】解:由图2可知,当P点位于B点时,PA−PE=1,即AB−BE=1,当P点位于E点时,PA−PE=5,即AE−0=5,则AE=5,∵AB2+BE2=AE2,∴(BE+1)2+BE2=AE2,即BE2+BE−12=0,∵BE>0∴BE=3,∵点E为BC的中点,∴BC=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函数图象的理解与应用,涉及到了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点的定义等内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理解题意,能从图象中提取相关信息,能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等,本题蕴含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8.C【分析】由题意易得点P1,P2,P3的纵坐标相等,进而可得其中有一个点是抛物线的顶点,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假设点A在点B的左侧,∵二次函数y=2x2−8x+6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令y=0时,则有0=2x2−8x+6,解得:x1=1,x2=3,∴A(1,0),B(3,0),∴AB=3−1=2,∵图象上有且只有P1,P2,P3三点满足S△ABP1=S△ABP2=S△ABP3=m,∴点P1,P2,P3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如图所示:∵y=2x2−8x+6=2(x−2)2−2,∴点P1(2,−2),∴m=S△ABP1=12×2×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甲:把x=−1,y=0代入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得a+c=b;根据对称轴为x=1,即可求出2a+b=0;乙:根据对称轴为x=1,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可以得出抛物线与x 轴的另外一个交点坐标为(3,0),即可得出方程ax2+bx+c=0的解为-1和3;丙:根据与y轴交于点(0,2),得出c=2,根据抛物线开口向下,可以得出a<0,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点(-1,0),∴a−b+c=0,∴a+c=b,∵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b2a=1,∴2a+b=0,故甲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方程ax 2+bx +c =0的解为-1和3,故乙正确; ∵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0,2), ∴c =2,∵抛物线开口向下, ∴a <0,∴c −a >2,故丙正确;综上分析可知,甲、乙、丙都对,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对称轴公式x =−b2a ,是解题的关键. 10.A【分析】求出A 点之前和之后的面积表达式,发现都是二次函数,且165之前是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165之后是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再结合这两个函数图像得出答案.【详解】在A 点之前(0<t <165),FG 扫过的三角形面积为:12×t ×34t =38t 2在A 点之后(165<t <5),FG 扫过的面积为: 3×4×12−(5−t )(5−t )×43×12=6−(25−10t +t 2)×23=6−503+203t −23t 2=−23t 2+203t −323所以它的函数图形应该是: t 在0~165时,S =38t 2,a >0,所以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t 在165~5时,S =−23t 2+203t −323,所以图像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在求面积中的应用,根据条件写出各个阶段的面积表达式即可大致判断图像得出正确选项. 11.B【分析】画图分析即可得,宽为60−x 2步,长为60+x 2步,根据面积关系即可得方程.【详解】画图如下:由图知:宽为60−x2步,长为60+x2步则可得方程为:60−x2×60+x2= 86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弄懂题意并画图分析得到宽与长是关键.12.D【分析】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分类讨论a>0及a<0时各自的选项即可求解.【详解】∵y=−ax2+4ax+c(a≠0),∴y=−a(x−2)2+4a+c(a≠0),∴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为x=2,①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x1<x2,∴当x1+x2<4时,点P1(x1,y1)与点P2(x2,y2)在对称轴的左侧,或点P1(x1,y1)在左侧,点P2(x2,y2)右侧,且点P1(x1,y1)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P2(x2,y2)离对称轴的距离大,∴y1>y2,故选项A错误;②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x1<x2,∴当x1+x2>4时,点P1(x1,y1)与点P2(x2,y2)在对称轴的右侧,或点P1(x1,y1)在左侧,点P2(x2,y2)右侧,且点P1(x1,y1)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P2(x2,y2)离对称轴的距离小,∴y1>y2,故选项B错误;③若a(x1+x2−4)<0,当x1+x2<4时,a>0,则−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x1<x2,∴当x1+x2<4时,点P1(x1,y1)与点P2(x2,y2)在对称轴的左侧,或点P1(x1,y1)在左侧,点P2(x2,y2)右侧,且点P1(x1,y1)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P2(x2,y2)离对称轴的距离大,∴y1<y2;当x1+x2>4时,a<0,则−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x1<x2,∴当x1+x2>4时,点P1(x1,y1)与点P2(x2,y2)在对称轴的右侧,或点P1(x1,y1)在左侧,点P2(x2,y2)右侧,且点P1(x1,y1)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P2(x2,y2)离对称轴的距离小,∴y1<y2;故选项C错误;④若a(x1+x2−4)>0,当x1+x2<4时,a<0,则−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x1<x2,∴x1+x2<4时,点P1(x1,y1)与点P2(x2,y2)在对称轴的左侧,或点P1(x1,y1)在左侧,点P2(x2,y2)右侧,且点P1(x1,y1)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P2(x2,y2)离对称轴的距离大,∴y1>y2;当x1+x2>4时,a>0,则−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x1<x2,∴x1+x2>4时,点P1(x1,y1)与点P2(x2,y2)在对称轴的右侧,或点P1(x1,y1)在左侧,点P2(x2,y2)右侧,且点P1(x1,y1)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P2(x2,y2)离对称轴的距离小,∴y1>y2;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13.y1<y3<y2##y2>y3>y1【分析】将A(-2,y1)、B(2,y2)、C(0,y3)代入y=ax2-3ax+c,用a,c分别表示出y1,y2,y3,再根据a<0即可比较.【详解】将A(-2,y1)、B(2,y2)、C(0,y3)代入y=ax2-3ax+c中,可得:y1=a×(-2)2-3a×(-2)+c=10a+c,y2=a×22-3a×2+c=-2a+c,y3=a×02-3a×0+c=c,∵a<0,∴10a<0,-2a>0,∴10a+c<c,-2a+c>c,∴10a+c<c<-2a+c,∴y1<y3<y2,故答案为:y1<y3<y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将A(-2,y1)、B(2,y2)、C(0,y3)代入y=ax2-3ax+c,用a,c分别表示出y1,y2,y3,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2【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1,x1x2=−1,将其代入x1+x2−x1x2中即可求出结论.【详解】∵方程x2−x−1=0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x1+x2=1,x1x2=−1,∴x1+x2−x1x2=1+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2【分析】根据题意设二次函数y=ax2-bx+2的顶点坐标为(m,6),且开口向下,根据平移可知y=a(x+1)2-b(x+1)+2的顶点坐标为(m−1,6),根据关于y轴对称可知y=-a (x+1)2+b(x+1)-2的顶点坐标为(m−1,−6),且开口向上,有最小值,根据向上平移4个单位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二次函数y=ax2-bx+2有最大值6,∴设二次函数y=ax2-bx+2的顶点坐标为(m,6),平移可知y=a(x+1)2-b(x+1)+2的顶点坐标为(m−1,6),根据关于x轴对称可知y=-a(x+1)2+b(x+1)-2的顶点坐标为(m−1,−6),且开口向上,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y=-a(x+1)2+b(x+1)+2此时顶点坐标为(m−1,−2),则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利用顶点坐标变换是解题的关键.16.8或9【分析】分4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和4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两种情况,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根的判别式求解即可得.【详解】解: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1)当4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时,则4是关于x的方程x2−6x+n=0的一个根,因此有42−6×4+n=0,解得n=8,则方程为x2−6x+8=0,解得另一个根为x=2,此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4,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2)当4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时,则关于x的方程x2−6x+n=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因此,根的判别式Δ=36−4n=0,解得n=9,则方程为x2−6x+9=0,解得方程的根为x1=x2=3,此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3,4,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综上,n的值为8或9,故答案为:8或9.【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根的判别式、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点,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需注意的是,要检验三边长是否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17.(1)1x−1(2)−13【分析】(1)A括号内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解,代入A中计算即可.(1)A=(x+1x+1−2x+1)÷(x−1)2x+1=x−1x+1·x+1(x−1)2=1x−1;(2)方程移项得:x(x+2)−(x+2)=0,因式分解得:(x−1)(x+2)=0,解得:x=1或x=-2,当x=1时,原式无意义;.当x=-2时,原式=−13【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化简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8.x1=−4,x2=6【分析】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x2−16=2(x+4)去括号得:x2−16=2x+8,移项合并得:x2−2x−24=0,分解因式得:(x+4)(x−6)=0,∴x+4=0或x−6=0,∴x1=−4,x2=6【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注意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可能为零,所以在解方程时,不能在两边同时除以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以免丢根,正确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1)m的值为−6.(2)m>254【分析】(1)将x=−1代入原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2)令根的判别式Δ<0,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详解】(1)解:∵方程有一根为- 1,∴x=−1是该方程的根,∴(−1)2−5×(−1)+m=0,解得:m=−6,故m的值为−6.(2)解:∵方程无实数根∴Δ=b2−4ac=(−5)2−4×1×m<0,解得:m>25.4【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以及根的判别式,熟练利用根的判别式,求出对应无实数根的方程中的参数取值,这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0.(1)20%(2)当降价钱数m为20元时,每天的利润W可达到最大,最大利润是2000元.【分析】(1)设每次上涨的百分率为x,根据“销售单价经过两次的调整,从每套150元上涨到每套216元,”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列出W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1)解:设每次上涨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得: 150(1+x )2=216,解得:x 1=0.2,x 2=−2.2(不合题意,舍去), 答:每次上涨的百分率为20%; (2)解:根据题意得:W =(216−m −96)(2m 10+16)=−15m 2+8m +1920=−15(m −20)2+2000∴当m =20时,W 最大,最大值为2000,答:当降价钱数m 为20元时,每天的利润W 可达到最大,最大利润是200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明确题意,准确得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1.(1)T =2x−2(2)T =−23【分析】(1)根据分式运算,化简求解即可得出答案;(2)将点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可求出x ,在带入原式即可求出T . (1) 解:T =(x+2)2x 2−4−xx−2=(x +2)2(x +2)(x −2)−xx −2=x +2x −2−xx −2=2x−2. (2)解:∵点(x ,0)在二次函数y =(x +1)(x +2)的图象上,∴0=(x+1)(x+2),解得x1=−1或x2=−2,由(1)中分母可知x≠−2,故舍去,把x=−1代入,T=2x−2=2−1−2=−23;故答案为:T=−23.【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二次函数的性质,仔细计算,注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2.(1)y=−5x+550;(2)70元;(3)80元.【分析】(1)明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求出函数关系式即可;(2)根据题意,按照等量关系“销售量×(售价−成本)=400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到该商品此时的销售单价;(3)设每月所获利润为w,按照等量关系列出二次函数,并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最值即可.【详解】解:(1)∵依题意得y=50+(100−x)×12×10,∴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x+550;(2)∵依题意得y(x−50)=4000,即(−5x+550)(x−50)=4000,解得:x1=70,x2=90,∵70<90∴当该商品每月销售利润为4000,为使顾客获得更多实惠,销售单价应定为70元;(3)设每月总利润为w,依题意得w=y(x−50)=(−5x+550)(x−50)=−5x2+800x−27500∵−5<0,此图象开口向下∴当x=−8002×(−5)=80时,w有最大值为:−5×802+800×80−27500=4500(元),∴当销售单价为80元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4500元,故为了每月所获利润最大,该商品销售单价应定为8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并掌握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1)y=−14x2+20x;(2)32;最大面积为384cm2【分析】(1)E,F,G,H分别是菱形ABCD四边的中点,得出BD=40−12x,根据菱形面积公式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x的取值范围,整理y=−14x2+20x=−14(x−40)2+400,函数图象开口向下,自变量x的取值在对称轴左侧,所以x取最大值时,面积有最大值;【详解】(1)解:∵E、F为AB、AD中点,∴EF=12BD,同理:GH=12BD,∵EF+BD+GH+AC=80,∴BD=40−12x,∵四边形ABCD是菱形,∴y=12(40−12x)x=−14x2+20x;(2)∵AC≤43BD,∴x≤43(40−12x),∴x≤32,∴25≤x≤32,∵y=−14x2+20x=−14(x−40)2+400,又∵−14<0,∴当x=32即AC为32cm时面积最大,此时最大面积为384cm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主要用菱形面积公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出函数关系式,解题关键是判断取值范围与对称轴的关系,得出最值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24.(1)猪肉粽每盒进价40元,豆沙粽每盒进价30元;(2)y=−2x2+280x−8000(50≤x≤65),最大利润为1750元【分析】(1)设猪肉粽每盒进价a元,则豆沙粽每盒进价(a−10)元,根据某商家用8000元购进的猪肉粽和用6000元购进的豆沙粽盒数相同列方程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当x =50时,每天可售100盒,猪肉粽每盒售x 元时,每天可售[100−2(x −50)]盒,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计算最大值即可. 【详解】解:(1)设猪肉粽每盒进价a 元,则豆沙粽每盒进价(a −10)元. 则8000a=6000a−10解得:a =40,经检验a =40是方程的解. ∴猪肉粽每盒进价40元,豆沙粽每盒进价30元. 答:猪肉粽每盒进价40元,豆沙粽每盒进价30元. (2)由题意得,当x =50时,每天可售100盒.当猪肉粽每盒售x 元时,每天可售[100−2(x −50)]盒.每盒的利润为(x −40) ∴y =(x −40)·[100−2(x −50)],=−2x 2+280x −8000配方得:y =−2(x −70)2+1800 当x =65时,y 取最大值为1750元.∴y =−2x 2+280x −8000(50≤x ≤65),最大利润为1750元.答: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2x 2+280x −8000(50≤x ≤65),且最大利润为175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以及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1)14 (2)够用【分析】(1)表示出列的数量,根据列的长度不大于32求出x 的取值范围即可; (2)根据行与列的乘积等于总座椅数,求出总座椅数的最大值即可. (1)∵观众席内有x 行座椅,且三边用现有的总长为60m 的移动围栏围成 ∴观众席内座椅列数为60−2x ,∴依题意得:{1≤60−2x ≤32x ≥1 ,解得14≤x ≤30.5∴x 的最小值为14 (2)够用,理由如下:设总座椅数为y,则y=x(60−2x)=−2x2+60x=−2(x−15)2+450∵14≤x≤30.5∴当x=15时,y有最大值450;∴旅游区库存的500张座椅够用【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属于围栏面积问题的变种,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答案第15页,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基础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基础复习测试题(含答案)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 .B .C .D .2.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解的是 ( ) A .220x x -= B .()()130x x --= C .220x -=D .210x x ++=3.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 ( ) A .明天下雨B .篮球队员在罚球线投篮一次,未投中C .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D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4.若⊙A 半径为5,圆心A 的坐标是()12,,点P 的坐标是()52,,那么点P 与A 的位置关系为( ) A .点P 在⊙A 内B .点P 在⊙A 上C .点P 在⊙A 外D .无法确定5.如果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2,3--和()5,3-,那么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 ) A .3x =B .3x =-C .32x =D .32x =-6.如图,C 、D 是O 上直径AB 两侧的点,若20ABC ∠=︒,则D ∠等于 ( )A .60︒B .65︒C .70︒D .75︒7.将两块斜边长度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板如图①摆放,如果把图①中的BCN△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ACF △,连接MF ,如图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BC CED △≌△B .BCN ACF △≌△C .AMC BCN △≌△D .MFC MNC △≌△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抛物线222y x x -=+上运动.过点A 作AC x ⊥轴于点C ,以AC 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 ,连接BD ,则对角线BD 的最小值 ( )A .0.5B .1C .1.5D .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00mx nx m --=≠的一个解是1x =,则m n -的值是______.10.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5A a B b (,)、(,)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_____.11.如果二次函数()2224y a x x a =+++-的图像经过原点,那么=a ______.12.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若干个红球和10个白球, 摇匀后每次随机从袋中摸出一个球, 记下颜色后放回袋中, 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白球的频率是0.4,则袋中红球约为_________个.13.如图,正方形ABCD 四个顶点都在⊙O 上,点P 是在弧BC 上的一点(P 点与C 点不重合),则CPD ∠的度数是_____.14.已知2222a b a b++-=,则22()(1)20+的值为___________.a b15.抛物线2=++上部分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对应值如表:y ax bx cx …4-2-0 2 4 …y …m n m 1 0 …由表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是(4,0),则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边BC与x轴重合,顶点A、D 在抛物线2=-+上.若抛物线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比BC长4,则c的值为4y x c_____.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72分)17.解方程(1)()2(30-=+;3)x x x+(2)2250x x+-=.18.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1.(1)画出将ABC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 B C '''; (2)请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19.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1,0)A -、(3,0)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坐标; (2)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若10PABS =,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20.5张背面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写有不同1,2,3,4,7中的一个正整数.现将卡片背面朝上.(1)求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正面的数是偶数的概率.(2)连续摸出4张卡片(不放回),已知前2张正面的数分别为1,7.求摸出的4张卡片的数的总和为奇数的概率(要求画树状图或列表).21.直播购物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某电商直播销售一款水杯,每个水杯的成本为30元,当每个水杯的售价为40元时,平均每月售出600个,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若售价每上涨1元,其月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当某月月销售利润恰好为10000元时,求每个水杯的售价.22.如图,一个圆形喷水池的中央竖直安装了一个柱形喷水装置OA ,A 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水流喷出的高度(m)y 与水平距离(m)x 之间的关系式是252(0)4y x x x =-++>.(1)喷头A 离地面O 的高度是多少? (2)水流喷出的最大高度是多少?(3)若不计其他因素,水池的半径OB 至少为多少,才能使喷出的水流不落在池外?23.如图,在Rt △ABC 中,∠C =90°,BC =8,AC =6,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边AC 向点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D 从点A 开始,沿边AB 向点B 以每秒 5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且恰好能始终保持连接两动点的直线PD ⊥AC ,动点Q 从点C 开始,沿边CB 向点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PQ .点P ,D ,Q 分别从点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两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1)当t =3时,求PD 的长?(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QPD 的面积为△ABC 面积的一半?(3)是否存在t 的值,使四边形PDBQ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4.如图,ABC ∆中,AC BC =,D 为AB 上一点,⊙O 经过点A ,C ,D ,交BC 于点E ,过点D 作DF BC ∥,交O 于点F .求证: (1)AB ∥CF (2)AF EF =.25.如图1,直线22y x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C ,过A 、C 两点的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B .(1)请直接写出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D 是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设D 点横坐标为m . ①如图2,连接BD ,CD ,BC ,求BDC 面积的最大值;②如图3,连接OD ,将线段OD 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E ,过点E 作EF x ∥轴交直线AC 于F .求线段EF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D 的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A
B
轴对称性质复习专题教案于都县小溪初中黄海龙
一、教学目标
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教学重难点相关应用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小测】如图,已知直线l是矩形ABCD的对称轴.
(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M=DM B.直线l经过AC与BD的交点
C. BC⊥直线l D.BN=MN
(2)如图,F为AD上一点,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找出它关于
直线l的对称点G.
(3)在(2) 条件下,
①若A(-3,3)、D(3,3)、F(1,3),则G的坐标为
若∠DCF=40°,则∠AGB=
2、【应用理解】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在AD、BC上,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A、B分别落在矩形ABCD外部的点A′、B′处.
(1)若AB=5,BC=10,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多少?
(2)试判断△ P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APF的角平分线.
(4)当点B′落在AD上时,设AE=a,AB=b,BF=c,试猜
想a,b,c之间的一种关系,并给予证明.
(F)
A
B
G G
3、【应用提升】【变式训练】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且点A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折痕的两端点G、F分别在AB,AD上(含端点),且AB=6,BC=10. (1)当点F与点D重合时,求BE的长;
(2)当BE=3时,点F离点A有多远?
(3)AF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直接写出AF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小结归纳】(1)在知识方面,你有什么收获?
(2)在解题方面,你有什么经验?
【变式训练】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且点A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折痕的两端点G、F分别在AB,AD上(含端点),且AB=6,BC=10.
(4)连接CF,当△ECF是EF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BE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