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七年级生物上册《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知识点苏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苏教版.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苏教版.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苏教版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3、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0、生态瓶中的植物(水草)为动物(鱼)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鱼)为植物(水草)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

11、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氧气量减少,水少的生态瓶中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应该多些。

生态瓶里的小鱼增加了,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12、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那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荔湾区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为橘为枳的地理原因知识扩展 苏科版

荔湾区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为橘为枳的地理原因知识扩展 苏科版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地理原因《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说的是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变成苦涩难吃的枳。

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条件和环境变了。

由于环境条件即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等因素的不同,生物自然会产生差异。

如人参,其生活的最佳环境为:海拔高度700~800米,年降水量700~800mm,空气相对湿度70%,最热月温度为20~21℃,无霜期155天以上等。

在药用植物的种植中,随着自然条件的变迁以及异地引种、驯化家养,特别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运用,传统的中药品种原有的生态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从而导致“物虽非伪,而种则殊矣,药性异矣”。

不同的药材原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及积累活性药物成分所要求的环境因素是不同的,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有的喜水,有的耐旱。

从而只有在某一特定的生态质量环境下,才有可能生产出药性和药效不变的中药材,离开这一环境必然会导致中药材药性和药效的改变,甚至生长发育不良以至死亡。

如人参,以吉林的品质最佳,三七,以云南的最好,就是这个原因。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反思:澳大利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内容,澳大利亚属于区域地理中的国家地理,非常重要。

同学们学完前两章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美国、巴西等,澳大利亚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导入新课:以澳大利亚著名景观悉尼歌剧院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注重参与面。

2、课件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七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在课件中我运用了大量图片,可爱的动物,美丽的城市、直观的地图,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比较好。

3、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本节课最大的优点:课前准备充分,图片、地图、插图的合理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较充分地发挥。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笔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笔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笔记第一章第1节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二、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三、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的特征,或判定是否是生物的依据)1.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2.生长。

(由小长大,因为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3.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并排出废物。

(新陈代谢)4.繁殖,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应激性。

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6.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影响生物2.生物适应环境3.生物影响环境二、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捕2食(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竞争(如水稻和稗草)常见的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合作(蚂蚁搬食)寄生共生第一章第3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学能解决的危机:1.人口剧增2.能源危机3.资源匮乏4.粮食短缺5.环境污染三、1.袁隆平:(杂交水稻)2.弗莱明:青霉素(属于抗生素)第二章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一、显微镜的操作1.取镜:右手抓镜臂,左手托镜座,将3显微镜放置于距桌边缘5cm处。

2.装镜:转动转换器,选择低倍物镜。

3.对光:遮光器选择光圈,调整反光镜到视野内白亮。

光线过暗:反光镜调至凹面镜,遮光器选择大的光圈。

光线过亮:反光镜调至平面镜,遮光器选择小的光圈。

4.装片:将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压片夹下5.调焦:a注视物镜,调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最低。

b注视目镜视野内,调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至物象清晰。

6.眼注视目镜视野内,移动玻片,使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7.直接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8.眼注视目镜视野内,调细准焦螺旋直至要观察的物像物象清晰为止。

二、显微镜操作相关问题1.显微镜目镜是5×,物镜是10×,这台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50×。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生物复习笔记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生物复习笔记

第一章第1节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二、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三、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的特征,或判定是否是生物的依据)1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2.生长。

(由小长大,因为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3•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并排出废物。

(新陈代谢)4 •繁殖,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应激性。

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6.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环境影响生物2.生物适应环境3.生物影响环境二、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捕食(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竞争(如水稻和稗草)常见的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合作(蚂蚁搬食)寄生第一章第3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学能解决的危机:1•人口剧增2•能源危机3•资源匮乏4•粮食短缺5•环境污染三、1 •袁隆平:(杂交水稻) 2 •弗莱明:青霉素(属于抗生素)第二章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显微镜的操作1•取镜:右手抓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置于距桌边缘2.装镜:转动转换器,诜择低倍物镜。

3•对光:遮光器选择光圈,调整反光镜到视野内白亮。

光线过暗:反光镜调至凹面镜,遮光器诜择大的光圈。

光线过亮:反光镜调至平面镜:遮光器选择小的光圈4.装片:将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压片夹下5•调焦:a注视物镜,调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最低。

b注视目镜视野内,调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至物象清晰。

器夹孔台器镜筒换镜片光物光光座镜转物压通载遮反镜低借IIHUU5cm 处。

低倍;髙僭彳〒号5•物象偏左下方,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移动。

(诀窍:偏哪个方向往哪个方向移)6•观察显微镜时候,两眼睁开,左眼观察。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

(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5)、有遗传、有变异;(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7)、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3、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4、生物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2章探索生命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5、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如:探究腐肉上蛆从何而来的实验中,变量是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

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七部分;人和动物的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P37 、P412、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调控部门);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液泡中有细胞液;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苏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一、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课本3-7页)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自然界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2)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能由小长大);(3)生物体具有新陈代谢的现象;(4)生物体具有生殖、遗传和变异的现象;(5)生物体具有应激性;(6)生物体能适应并影响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本8-11页)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也影响着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课本13-16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生物学与人类、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章探索生命一、探索生命的器具(课本19-27页)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的工具。

显微镜的结构包括:反光镜凹面镜和平面镜,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使用显微镜时,需要取出、安放镜头、对光、放置、调焦、观察。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包括:擦、滴(植物用清水,人用生理盐水)、取、浸、展、盖、染、看。

二、探索生命的方法(课本28-31页)观察和调查是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在对照实验中,其他因素都相同,只有实验变量不同。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章讲述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35-43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相同点:都具有细胞膜(控制细胞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级上册必记知识点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级上册必记知识点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必记知识点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的特征:、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

、能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必须适应环境。

②生物也能影响环境③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6、生物学能解决的问题: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和人类的健康。

7、生物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2章探索生命1、显微镜:①结构:目镜、物镜、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

②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

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对光成功后可以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3、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4、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玻片标本也应朝右上方移动,才可以使物像回到视野中央5、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小,细胞体积越小,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则相反。

6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对光时,外界光线弱要用凹面镜、大光圈,外界光线强则用平面镜、小光圈7、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植物主要分为四个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

其中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根据他们的形态、结构可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

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它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因此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动物按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如鲫鱼)、两栖类(如青蛙)、爬行类(如蛇)、鸟类(如家鸽)、哺乳类(如山羊)等。

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环节动物(如蚯蚓)、软体动物(如河蚌)、节肢动物(如蝗虫)等类群。

4、细菌、真菌、病毒的个体多数体积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

5、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

(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5)、有遗传、有变异;(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6、沙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儿缺少水,苹果不能在南方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原因是温度,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是因为那儿缺少阳光。

7、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海带在淡水里无法生存,这说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山清水秀、穷山恶水”,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这说明了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茎膨大可贮藏水分,是仙人掌对沙漠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是由温度引起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了温度对鸭生活的影响。

9、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可分为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前者主要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土壤;后者主要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全解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全解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全解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3.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本节课需要安排二个课时,第一节课需要学生能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以及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关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通过先由教师举例说明,再由学生举例教师点评,使学生对具体事例能判断出主要是由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即可,而这些非生物因素如何影响生物生活的,不需要展开分析。

关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考虑到学生有许多相关知识,可通过先由教师举例说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以及寄生关系等,再由学生举出具体事例教师点评,使学生对具体实例能判断出生物之间的关系即可,而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以及寄生关系的概念,不需要学生能科学、系统地描述。

关于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考虑到学生的相关知识较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即可。

第二课时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每一个步骤,可以根据实例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鼠妇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围绕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控制变量和合理地设置对照实验。

表达和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

第一节课,学生应通过观察与思考、讨论总结等活动获得相关知识。

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应先通过教师举例说明,了解相关知识,再举具体实例来讨论总结,关于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学生应先通过教师引导,对于实例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了解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概述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

2.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 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特定的功能。

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

- 生长与分裂:细胞数量的增加和体积的增大。

- 遗传与变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便于研究、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

2. 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生物的主要分类:- 植物界: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 动物界:以其他生物为食,具有感觉和运动能力。

- 微生物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小生物。

三、生物与环境1. 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环境因素。

- 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等。

- 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2.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角色和作用。

- 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四、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过程。

2. 植物的器官:-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茎:支撑植物体,运输物质。

- 叶: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 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传播种子。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五、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命周期:从受精卵到成体的过程。

2. 动物的器官系统:- 消化系统:摄入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 循环系统: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 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 排泄系统:排除废物。

- 神经系统:接收、处理信息,控制身体活动。

- 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

- 运动系统:支持运动和保持身体结构。

六、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生物特征的传递。

2018年苏科版初一生物上册生物生存的环境知识点-文档资料

2018年苏科版初一生物上册生物生存的环境知识点-文档资料

苏科版初一生物上册生物生存的环境知识点自然界中生活着成千上万形形色色的生物,它们分布在广泛的自然环境中,以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着,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查字典生物网整理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点名词: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

(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

)6、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5、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 6、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7、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

(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7、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语句: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

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以下无植物生存。

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

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

福清市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之间的合作实例素材 新版苏科版

福清市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之间的合作实例素材 新版苏科版

“吃莫言”的生理学依据是吞咽时会厌软骨来 口,食物就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咳嗽导致 甚至窒息死亡等。
(提炼重点,概括提升)
呼吸系统呼肺吸:道_气__:_体_能_交_够_换____温____暖的__场_、所__湿___润____、__
(沙场点兵,多多益善) 【考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
1.下列用鼻呼吸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寄居蟹没有硬壳来保护自己 , 不过 , 它居住在空螺壳里 , 海 葵也在螺壳上立足安家 , 吃些蟹掉下来的食物 , 如果有敌人靠 近 , 海葵还会叮它一口呢。
牛角金合欢拥有一支特殊的巡逻 部队。这支巡逻部队由蚂蚁组成 , 它们 生活在树刺中 , 能叮咬将前来侵犯的动 物 , 直至将它们赶跑。这些蚂蚁巡逻兵 同样还対付生长在牛角金合欢周围的 植物或小苗 , 因为这些植物会対牛角金 合欢的地盘构成威胁。为了报答这些 蚂蚁 , 牛角金合欢会分泌出香甜而油腻 的汁液 , 供蚂蚁们食用 , 同时也为它们 提供了栖息之地。
蚂蚁树生长在热带的红树林中 , 有一个像足球般大小的球茎 , 上面布满 了利刺 , 内部是由小管构成的网状结构。有些小管的管壁非常光滑 , 有些那 么很粗糙。蚂蚁通常居住在管壁光滑的小管内 , 而把昆虫的尸体或其它垃 圾存放在管壁粗糙的小管内 , 蚂蚁树便会从蚂蚁存放的垃圾中汲取养分。
地衣是由真菌〔共生菌〕和藻类〔共生藻〕联合形成的一类 稳定的、自立而又互利的、具有独特结构的植物。藻类生活在菌 丝间 , 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真菌所需的食物。地衣能在极贫瘠的 岩石等处生长 , 为岩石分解、土壤形成的先驱生物。
B.消化
C.说话
D.吞咽
9.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
A.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清洁空气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草方格式固沙
角色大变身
“假如我是——”
市长、校长、化工厂厂长、环保工作者、 记者、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任选一个角色,有 针对性的写一份倡议书,探讨一下应如何把自 己的家乡、国家和地球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实验探究
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生态瓶
材料用具:空瓶子、沙石、小鱼、螺蛳、水草等
生活体验
在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等方面任选一 主题,结合生活实际,小组交流探究其作用以 及如若破坏将会造成的影响。
我国某些地区的水污染现状
我国的空气污染
破坏生物圈之国环境治理展望
防护林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赵静
太空中适合我们生活吗
知识建构
1.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 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Ⅱ号
(点击观看视频)
“生物圈Ⅱ号”探秘
1.为什么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Ⅱ号”? 2.科学家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Ⅱ号” 3.“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了你什么启迪?

2020七年级生物上册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教案 (新版)苏教版

2020七年级生物上册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教案 (新版)苏教版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本节是生物与环境的第二课,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本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老师可以通过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对知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本届【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实验探究中,对照实验的设置及变量的控制。

尝试运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为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一重要观点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中,对照实验的设置及变量的控制。

课前准备课本,教参书,多媒体课件,网络图片展示探究讨论展示几组图片第1组:沙漠与热带雨林水被污染:水怎么这么臭?还能喝吗?谁把我们的水搞黄了?讨论交流:沙漠水分少,植物分布少,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热带雨林水分多,动植物种类繁多。

水分限制了生物种类的分布水对于生物的生存非常重要,一旦被污染很多动植物将无法生存。

引导学生感受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2组:北极狐和大耳狐讨论交流:北极狐身披长长的绒毛可以抵御寒冷,耳朵很小,减小散热面积;引导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温度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并荷花和松柏大耳狐耳朵大能迅速散热以适应燥热的环境,般晚上活动。

热则阔形叶,冷则针形叶感受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图片展示探究讨论第3组蚯蚓下雨后跑出土壤和鱼浮头被污染的空气下雨后,土壤中雨水积累多,缺少空气,蚯蚓外出;天气热,水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鱼“浮头”呼吸新鲜空气。

引导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空气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并感受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空气污染严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美好生活将受到严重的危害。

设问引导阅读课班26页资料,说一说影响丸花蜂生存的因素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影响丸花蜂的环境因素,如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新课改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接下来我们为你整理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重难点分析:此探究活动是本书第一个较完整的通过实验来进行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通过该活动来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可以说这个探究活动在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培养上的教育价值高于它在知识上的教育价值。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侧重训练学生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等方面的探究能力,不应仅限于面面俱到的介绍探究的一般过程。

突破方案:1.装置的设计考虑到当堂课实施的可操作性。

为了保证变量的单一性和观察的准确性,避免土铺的不均匀,我们没有用湿土和干土作对比,而是用湿润的粗糙纸板来去除水分这一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只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

2.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设计对照实是否正确呢?给出实验装置,请同学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自然会把思维聚焦到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探究问题上。

在设计实验方案之前先提醒同学思考探究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头脑里不断丰富和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有了成熟的探究方案,学生操作起来就容易多了。

2.实施方案前请同学思考哪些人为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以督促学生安静实验,认真记录。

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重点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割裂的整体”这一核心概念的建立需要大量的事实支撑。

建议通过师生列举丰富的事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得出观点。

突破方案:列举典型生物学事例,并设计问题,让学生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到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影响,逐步领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割裂的整体。

如:在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列举以下问题:1.如果缺乏某种非生物因素会对小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为什么只有在北方才盛产小麦?在南方却盛产水稻?同学们去高山旅游时,常会看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往往分布阔叶林,海拔较高的地方往往分布针叶林,为什么?3.学习地理我们知道地球上可以分成热带、温带和寒带等地区,不同地区植被的分布有什么不同?这说明哪种因素对植被分布的不同有影响?4.令人奇怪的是有两个地方气温相近,植被却有明显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请同学们看长白山和锡林郭勒草原植被不同的视频,感悟降水量(水分)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归纳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归纳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在自然界中,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2、自然环境是指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

3、自然界的生物形形色色。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不管是幽深的海洋、浩瀚的沙漠、辽阔的天空,还是冰冻的极地、烈日炎炎的赤道,甚至在土壤中,都存在着千姿百态的生命。

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1、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有:①、种间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互利共生。

②、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种内斗争(蜜蜂)。

2、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

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它们都影响生物的生长、生存和分布。

如:极地狐和大耳狐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2、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

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空气湿度在45%--55%范围内,病毒死亡较快。

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如:保护色:动物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

例如,变色龙,沙漠蜥蜴等。

拟态: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例如,竹节虫,警戒色:如毒蛇,瓢虫的鲜艳斑纹。

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

2、实验常用的器材,(见课本第16页)3、显微镜的结构,(见课本第17页),4、显微镜的使用:(见课本18页),①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______和____面反光镜。

②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 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知识点苏教版
名词: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

6、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5、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6、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

7、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语句: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

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以下无植物生存。

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

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
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

E、光线影响动物习性:白天活动与夜晚活动。

②温度:
a、不同地带的差异:寒冷地方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地方阔叶林较多
b、植物的南北栽种: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
c、对动物形成的影响: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体形大;
d、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变温动物;夏眠—-蜗牛;洄游:迁徙;季节性换羽。

③水分: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水是影响生物
生存的重要生态因素;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2、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但各种生态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有关键因素和次要因素之分。

3、区分共生、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图象。

a、共生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二者同生共死;
b、捕食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后增者后减少,为捕食者。

被捕食者图象的最高点高于捕食者;
c、竞争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开始时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以后则你死我活。

4、决定海洋不同深度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

课后练习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下列各项中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最大的是。

A.可生殖范围
B.可生存范围
c.可生长范围
D.一样大
2.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A.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生物能改变环境
c.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3.猫头鹰有利爪与生活相适用。

A.飞行
B.草食性
c.肉食性
D.陆地
4.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A.蚯蚓要见阳光
B.土壤中温度太低
c.蚯蚓要寻找食物
D.土壤中缺少氧气
5.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

A.骆驼刺喜欢沙土
B.骆驼刺怕被风刮走
c.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