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比的定义2.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及应用2. 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运算和解题2.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比的运用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翻译数学的信心2.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比的定义的讲解2.比的基本性质的归纳和总结2. 教学难点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形式进行解答2.学生轻复习和掌握比的运用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教学内容1.比的定义2.比的基本性质3.比的运用2. 教学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步骤20分钟比的定义 1. 引导学生回忆简单分数的概念2. 讲解比的概念及表示法3. 分享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50分钟比的基本性质1. 放映教育视频2. 归纳总结比的基本性质3. 练习习题巩固30分钟比的运用 1. 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2. 讲解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形式的方法3. 练习习题巩固3.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比的应用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3.讨论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四、教学评价及反思1. 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课堂回答问题的质量等)2.学生的考试成绩2. 教学反思1.教学进度的安排:需要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合理分配时间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强练习环节,提高学生能力的自主练习和归纳能力3.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难点。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优秀10篇)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优秀10篇)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篇一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媒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但是,教材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和学生要积累的活动经验是千变万变不能离其中,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为之服务。
因此,吃透教材,既要研究教材提供的显性材料,更要深度挖掘期中的隐性素材,才能把握好教学的要求,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初乍一看,就一内容:分数的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对这个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并不难,关键是这个性质是怎么得到的?这需要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动态地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通过归纳、数形结合、类比等思想方法让学生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材中,是通过三个环节去实现这一目标的:环节一:通过分饼,出示“分子、分母不同,但分数大小相等”的显性材料,从具体的“形”去展示教学内容。
环节二:通过举例、验证,发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数”去探究教材的隐性素材。
环节三: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利用整数的商不变规律去说明和印证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中,我们往往知识关注到了教材中的显性素材,忽略了重要的隐性素材,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教学环节的设置、素材的准备、内容的安排、目标的制定,使得我们的教学看似行云流水,实是浅显单薄的结局。
因此,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真正实现“向40分钟要效率”的目的,真正落实教学的目标。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篇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是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为以后学习分数的约分和通分打基础,同时,也为以后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打基础。
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那么在以前已经学习过了除法商不变的性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从商不变的性质入手,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很吃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一节内容,主要讲解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前项和后项乘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比的化简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性质进行比的化简和计算。
难点是理解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乘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比值不变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讲解和演示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们需要准备笔记本,以便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比如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来引入比的概念。
2.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我会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并解释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乘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展示如何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化简和计算。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以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我会将比的基本性质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
六、作业设计1. 2:32. 6:93. 12:18答案:1. 2:3 = 2/32. 6:9 = 2/33. 12:18 = 2/3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已经理解了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比的化简和计算。
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比的其他性质,如比的后项乘以一个数,比值也乘以相同的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比的概念时,我选择了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这个实际例子。
这个实践情景可以帮助学生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比的概念。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比的前项和后项是如何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和实践的热情;2.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比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同比、反比、比的分离及其应用等。
2. 教学步骤(1)导入和预习教师准备比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比的现象,引出比的概念。
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点,做好预备知识。
(2)讲授比的概念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并交替示范同比和反比。
(3)掌握比的性质在讲解比的基本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比的性质,包括同比、反比、等比、基准比例和不等比等。
(4)巩固比的应用教师利用课堂互动和分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比的应用习题,激发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让学生灵活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比的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课堂讲授法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明确比的性质和应用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小组合作法设计具体问题,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并应用比的知识。
5. 教学手段(1)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和课件,辅助教学。
(2)白板和黑板用于讲解和练习。
(3)教材、练习本用于教学和练习。
三、教学评价1. 教学方式教师以引导为主,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评价方法对于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团队协作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四、教学延伸1. 作业布置对于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师生互动的讨论,并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作业。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2. 比的基本性质3. 比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概念。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大小、比较长短等情况?这些比较其实就用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概念。
2. 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讲解比的定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 讲解比的表示方法:比可以用分数线表示,如a:b(a比b)。
-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 反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c/d。
- 比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 比的倒数性质:如果a:b=c:d,那么b:a=d:c。
-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 比的应用- 讲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比较速度、比较价格等。
-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 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应用规律。
4. 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强调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比,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了比的概念,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比的基本性质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一、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比的基本性质是数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更加方便地进行计算和推理。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优秀9篇】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优秀9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的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篇一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首先,进行了复习,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知识,什么是比?比个部分的名称,以及求比值和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又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及作用(通分、约分),商不变的性质及作用(小数除法的计算或简算)。
过渡:比、分数、除法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么比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呢?学生猜测。
其次,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求比值6:8,12:16,得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即两个比相等,6:8=12:16,观察前项、后项的变化,6:8=(6×2):(8×2)=12:16,发现规律: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上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观察12:16=6:8,前后项的变化,12:16=(12÷2):(16÷2)=6:8,发现规律: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把两条规律合在一起,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过渡:学了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呢?接着,教学化简比。
先介绍什么叫最简单的整数比,然后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
最后,进行了全课总结。
回顾本节课,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及化简比讲的较细致,学生掌握的也不错,会背比的基本性质,及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整数比、小数比。
同时本节课根据比、分数、除法的联系,渗透了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另外让学生明白知识是为了应用,明确学习的目的,不尽人意之处是由于时间关系,小数比的化简没有教学。
2023年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推荐篇二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优秀7篇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优秀7篇2023年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推荐篇一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
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搜集的数学资料和信息,为学生创设一个“数学就在我身边”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一)学情分析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过接触,比如:出勤率、投篮命中率、酒精浓度、含糖量等等。
所以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地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会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本课内容中,教材十分重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设计了“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
在充分研读教材后,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结合实际设计了通过交流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数引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新课标的要求是“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会用百分数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评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一《比的基本性质》是学习《比的意义》之后,需要学生在“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类推。
“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联想和猜测的理论支撑。
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比和除法、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并及时回忆它们的性质,为学生下一步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比较、类推新知做了铺垫。
王老师本节课从复习比的意义开始,然后通过让学生进行简便计算和通分、约分的练习,引出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
教师用“猜想”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比的基本性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起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再由各组推选代表汇报,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
学生在联想、观察、猜测、对比、类推、验证的过程中感受了知识的形成。
这一数学活动,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渗透在学生主动探索的全过程。
他们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主动探究,从不同角度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弄清了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了对“比的基本性质”的领悟和理解,初步渗透了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得到了培养。
1、教学思路清晰。
复习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教师也显得很轻松,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2、旧知让学生来忆。
教师在复习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这一知识点时,首先出示了简简单单的一个除法算式6÷25,让学生用简便方法来进行计算,从而引出商不变性质。
接着再出示1/3,3/4,6/24这几个分数,要求学生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都是12的分数,从而也很自然的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努力追忆旧知,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大脑中再现。
六年级数学《比例基本性质》评课稿4篇
六年级数学《比例基本性质》评课稿4篇六班级数学《比例基本性质》评课稿4篇六班级数学《比例基本性质》评课稿11、整节课思路清楚,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良好。
2、整堂课体现了大容量快节奏,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本课教学设计紧凑,环环相扣,容量大,节奏快,充分利用了课上的每一分钟.无论在同学验证猜想时,还是探究化简比的方法时,老师都要求全员参加.练习设计层次性强,有梯度,题型敏捷多样,供不同层次的同学选择,关注了全体.3、这节课老师通过几个简短地师生对话,应用新旧学问间的迁移引入新知,干脆利落。
4、在数学教学中,老师都会特殊强调一些关键性学问、易混淆学问和易疏忽学问时,常会采纳加重语气、转变字样、运用比较或反复训练等方法,让同学特殊重视这些留意点,防患于未然。
而这节课里冯老师实行放手让同学去推断,形成认知冲突。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其实强调一些关键性学问、易混淆学问和易疏忽学问,也可以采纳先让同学“吃一垫”来加深体验,然后“长一智”而自觉引起留意,成熟于已然。
5、各环节的连接都是在师生默契的对话中顺当进行。
6、我们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每个教学内容一般都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于每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就可能造成活动板块之间的割裂。
老师一般通过设计过度语言或采纳前呼后应等手法来弥补这种“裂痕”,使各个环节融会贯穿、浑然一体。
但在详细操作上难免有生硬预设嫌疑,冯老师注意联系点的有效生成,所以自然、流利。
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冯老师面部表情再和气可亲一些会更好。
六班级数学《比例基本性质》评课稿2一、引入新课洁净利落。
上课伊始,老师提问什么叫“比”,并举例,然后出示几组比,提生算出比值,观看这两个比,你有什么发觉?生:比值一样,可以用等号连接。
在数学教学中,学问的引入时机不同,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
引入得过早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急促、突兀,过晚又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拖拉、罗嗦。
这节课老师通过几个简短地师生对话,应用新旧学问间的迁移引入新知,干脆利落。
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评课材料
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评课材料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评课材料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评课材料(2篇)1、把握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如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让学生在联想、观察、类比、对比、类推等活动中,探讨比的基本性质。
2、题型设计针对性强,每个题都用心细腻,为课的开展埋下伏笔。
如课前的“服从命令听指挥”, 1/6除以2/9=(),要求被除数、除数变为整数,这些题既是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又将化简分数比、小数比的关键突破了。
3、放手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化简比,善于抓住学生暴露的真实问题,恰当的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之成为教学的最佳资源。
如:学生将化简比的形式写成了分数形式,教师及时发现,予以纠正,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
4、过渡自然,衔接顺畅,尤其是抓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点,进行对比教学。
如:商不变的性质可使除法简算,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将分数化成最简分数,那么比的基本性质可以用来干什么。
一下子将前后知识顺利的联系起来。
5、教师一改以往的从性质中找出关键的字、词的做法,替代这一环节的是不同形式的练习。
学生在练中感悟、提炼、掌握性质中的每一个字、词,并且又通过反复的阅读中发现关键信息、有用的数学信息,体现了数学阅读的价值。
6、教师精明干练的教学状态,课堂氛围紧张、充实,教学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建议:板书设计再条理、清楚些更好。
听了靳老师的《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有以下收获:1、把握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如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让学生在联想、观察、类比、对比、类推等活动中,探讨比的基本性质。
2、就地取材,尊重学生,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自豪感,善于抓住学生暴露的真实问题,恰当的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之成为教学的最佳资源。
3、学习方法引导准确、到位。
如1:2=2:4=3:6教给学生如何观察:从左到右、从右往左,发现比的前项、后项是如何变化的。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第二个红点以及相应的“练一练”,自主练习的习题。
【教材简析】“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基础上组织教学的。
本课以小组合作探究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为教学重点,以“猜想”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验证猜想——质疑、完善猜想——形成结论”等过程。
学好这一内容为“化简比”和“比例的意义”等知识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2.让学生在经历和探索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 在探索、推理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谈话,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吗?看,这是村长慢羊羊为对付灰太狼而配制了两种药水,倒入四个瓶子中,但是,慢羊羊太粗心了,他忘记贴标签了。
现在,它也分不明白到底那几瓶是同一种药水。
不过,他记录了每瓶药水的质量和体积。
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你能帮助他分清哪几瓶是同一种药水吗?(课件出示)谈话:怎样才能知道哪几瓶是同一种药水?(学生可能说出:可以比较它们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比值相等,就是同一种液体)。
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它们的比值,组织学生汇报交流:4:5=4/5 16:20=4/5 50:50=1 40:50=4/5谈话:比值相等的有哪几瓶?也就是说,——1、2、4瓶是同一种药水。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 比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比的概念及比的表示方法。
2.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例如:同比例、反比例、分离、合并等。
3.了解比的实际运用,在生活中能够使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及比的表示方法。
2.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如何合理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一课时:比的概念及比的表示方法(1小时)1.引入:通过询问学生身高、体重等来了解他们对比的概念的认识。
2.讲解:比的概念、比的表示方法。
3.案例分析:使用图形、词语、数字等方式表示比。
4.练习:自编比的题目,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比的理解。
第二课时:同比例(1.5小时)1.复习:比的概念及比的表示方法。
2.讲解:同比例的概念,同比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同比例的判断方法。
3.案例分析:使用同比例的基本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图形的相似、物品的组合等。
4.练习:自编同比例的题目,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同比例的理解。
第三课时:反比例(1.5小时)1.复习:同比例。
2.讲解:反比例的概念,反比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3.案例分析:使用反比例的基本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速度、电路中电阻和电流的关系等。
4.练习:自编反比例的题目,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反比例的理解。
第四课时:分离、合并(1.5小时)1.复习:同比例、反比例。
2.讲解:分离、合并的概念,基本求解方法。
3.案例分析:使用分离、合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薪资分配、液体浓度的混合等。
4.练习:自编分离、合并的题目,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这两种方法的理解。
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课堂上给予学生自编题目进行练习,老师进行抽查评估。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并批改,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测验:定期进行教学测验,以检验学生对比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教科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
2.PPT课件:教学过程中使用PPT进行辅助讲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2比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2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了解比的基本性质:相等比的比值相等,比例倒数相等的两对比成比例。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
2.比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
2.讲解法。
3.组织讨论法。
4.情景模拟法。
四、教学过程1. 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展示一个装有苹果和橙子的篮子,问学生苹果和橙子的数量谁多?引出比的定义。
2.介绍比的表示方法。
例如,苹果和橙子的数量比为2:3,可表示为2/3或2:3。
2. 比的基本性质1.相等比的比值相等。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例如2:1和4:2是相等比,因为它们的比值相等。
2.比例倒数相等的两对比成比例。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例如2:3和4:6比例倒数相等,因为它们都为2/3。
3. 比的应用能力训练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校初中一年级有男生500人,女生600人,男女比例为5:6,求该校学生总数及其中女生的人数。
2.情景模拟训练。
例如,学生们自己编写一组实际问题,然后通过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最后展示在班级上并进行讨论。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
2.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如将概念讲解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组织讨论法以及情景模拟法等。
但是,对于学生的基础掌握程度和学情变化的情况,教师要灵活应对,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比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定义、性质和比值的计算。
-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的概念。
-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 比是两个数的比较,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 比可以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
2. 比的性质- 比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差来确定。
- 如果两个数的差为正数,则第一个数大于第二个数;如果差为负数,则第一个数小于第二个数;如果差为零,则两个数相等。
- 比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来保持不变。
3. 比值的计算- 比值是两个数的比较结果,表示为分数、小数或整数。
- 比值的计算方法是将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就是比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定义、性质和比值的计算。
难点-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
2. 探究-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差来确定,以及比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来保持不变。
3. 讲解与示范- 讲解比的定义、性质和比值的计算方法。
- 通过示例题,示范如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与巩固-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比与除法”,重点讲解比的基本性质。
具体包括: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比的大小比较、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的推导和理解。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比的大小比较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比值,引发学生对比的思考。
2. 讲解比的意义: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比的大小取决于前项和后项的数值。
3. 比的读写:引导学生正确读写比,如2:5读作“二比五”。
4. 比的大小比较:通过举例,讲解如何比较比的大小,让学生明白比的大小取决于前项和后项的数值。
5.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通过示例和推导,使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6. 练习巩固:出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意义: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比的读写:前项:后项比的大小比较:前项和后项的数值决定比的大小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比的基本性质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A.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2,比值不变B.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2,比值不变C.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3,比值不变D.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3,比值不变2. 答案:(1)判断题:√(2)选择题: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但在讲解比的大小比较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惑。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
这一内容也为化简比打下基础,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部分,因此,在比和比例这章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节核心内容价值和功能:比这部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回归生活,用来指导生活,所以这章把这部分内容交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活性。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
学情分析1、由于这个班是我从五年级就开始带的,所以我对学生学习基础很了解,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基础比较扎实,而该部分内容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比较紧密。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的教授具有“螺旋上升”的特点,即每学年都会学习一些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前一基础上的深化和加深,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的。
五年级时候本班学生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上,有比较好的基础和理论准备,所以我认为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候没问题的,可以轻松掌握。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的最大障碍应该在于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的比的化简和求比值,两者容易混淆,在此要给学生认真详细分析两者的不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经历发现、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在感受和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使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掌握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合理运用归纳思想、整体思想,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渗透探索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本节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2、培养学生做事、待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八篇)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八篇)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1今天听了丁老师执教的《比的基本性质》一课。
丁老师围绕活动主题,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重视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不错。
优点:1.课堂教学中都体现了类推的数学思想,转化的思想,开课伊始对分数基本性质、除法商不变性质的复习,在教学中,由最简分数到最简整数比,这些由旧知的复习到新知的引入与理解,充分体现了数学中的类推思想和转化思想,不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效果不错。
2.教学中做到了分散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了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利用学生课前阅读,各类判断题的判断(前项后项乘的数不同,前项后项运算不同,没有加上0除外等等),让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并在教学中,有效建立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的关系,分散了教学的难点,抓住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收到不错的效果。
3.课堂容量大,丁老师的教学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容量大,将课堂教学看作是考试一样,引导学生在紧张、高效的情况下学习、了解、巩固、提升。
建议:教学中重视了学生在判断中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但缺乏学生亲自动手化简的过程,如果让学生自己亲自去化简,会充分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节概念课,老师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不错,突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她关注数学的本质,凸显“数学味”,较好的体现了自主体验教学新理念。
通过听武老师的课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值得我学习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武老师的微笑。
在这节课中,武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属她迷人的微笑了。
我想这也是这节课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因为老师的微笑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给学生以自信,使课堂自始至终都处于和谐的气氛当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多方面的人才。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优秀6篇)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优秀6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6篇《《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评课稿篇一一、说教学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1、教学资料《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资料。
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
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忙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明白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另外,本单元的知识资料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1)透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比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
2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提示类比得出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比,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引入1.复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孕伏新知比 分数 除法5:7 ( ) ( )( ) 78 ( )( ) ( ) 8 ÷1010:15 ( ) ( )2.师:比和除法,比和分数之间有那些联系?生答: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进行类比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出示三个分数:34 ,68 ,912 。
师:这三个分数相等吗?为什么?生:相等,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问这三个分数可写成比的形式吗?分别是什么?生:3 :4,6 :8,9 :12师:这三个比相等吗?生:猜测,应该相等。
(3 :4=6 :8=9 :12)师:为什么?生:……有困难生:通过求比值,我发现它们比值相等。
师:这三个比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3 :4=6 :8=9 :12生:由一个比到另一个比是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师:想一想,我们刚才复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比有什么性质?小组交流。
生:猜测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需要注意乘的相同的数的范围吗?生:……(疑惑)生:0不行。
师:很好,还是有同学在类比分数基本性质的时候比较细心。
师:共同总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师、说明: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一
《比的基本性质》是学习《比的意义》之后,需要学生在“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类推。
“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联想和猜测的理论支撑。
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比和除法、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并及时回忆它们的性质,为学生下一步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比较、类推新知做了铺垫。
王老师本节课从复习比的意义开始,然后通过让学生进行简便计算和通分、约分的练习,引出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
教师用“猜想”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比的基本性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起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再由各组推选代表汇报,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
学生在联想、观察、猜测、对比、类推、验证的过程中感受了知识的形成。
这一数学活动,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渗透在学生主动探索的全过程。
他们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主动探究,从不同角度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弄清了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了对“比的基本性质”的领悟和理解,初步渗透了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得到了培养。
1、教学思路清晰。
复习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教师也显得很轻松,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2、旧知让学生来忆。
教师在复习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这一知识点时,首先出示了简简单单的一个除法算式6÷25,让学生用简便方法来进行计算,从而引出商不变性质。
接着再出示1/3,3/4,6/24这几个分数,要求学生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都是12的分数,从而也很自然的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努力追忆旧知,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大脑中再现。
通过写和概括性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规律让学生来找。
任何规律的获得都是通过实践,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得到的,教师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举例验证规律的可靠性,即真理性。
真正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实践验证、归纳总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觉、主动工,教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4、方法让学生来悟。
当归纳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在学生判断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一个最简整数比,然后让学生再归纳什么叫最简整数比。
接着就直接放手让学生化简比,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和看书自学,学生自己悟出了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的方法。
只有学生自己悟出的方法,学生体会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5、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书上有三种类型,教师每种类型都让学生先尝试做再让学生独立分析,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除以7;为什么乘以18等,教师并没有给这些题目套一种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方法,学生的思维就在这样的思考中得到了发展。
本节课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摒弃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形式。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心境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在本节课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在练习中应该多设计一些提醒,增加比较和思考性;在课堂中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让更多的学生来说说比的基本性质等。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二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教师,今天有幸听了王老师这么棒的一节课,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此说一下我的几点感受。
这节课整体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觉,这种“新”体现在王老师个人讲课的风格---温柔,如沐春风,吹到了我的心里,但温柔中又不失她讲课一贯的风格---语言有力道,让人听起来很给力,给学生增添了很大的自信;这种“新”更体现在了课堂呈现方式上,她改变了数学课一往的枯燥,让这节课也有了语文文的一面,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环节,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环节的设计点燃了我的兴奋点。
王老师通过简洁的情境,准确定位了教学的起点,沟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嫁接了新知探究的支点;教师的举例示范,更为小组合作举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搭建了支点;最精彩的部分要数练习题的设计了,王老师通过试手气,展才气的设计让我知道了,数学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有趣;在判断能不能组成比例一题时,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来做,有的学生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有的学生用了比例的意义来做,更是达到了一题多练的目的;在填空练习中又穿插判断练习更让我感到了这是一节很高效的课堂,题的涉及范围之广,有最小质数、最小合数、倒数等的提及,让我也感觉到了王老师很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王老师课件制作的小小失误更是让这个“没有预约的精彩”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总之,感觉这实在是一节很成功的教研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希望这样的课能多有几节,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别人的精彩!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三(
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会了比和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好这一知识对今后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听了王老师的这一课后,我感到受益匪浅。
最突出的有三大亮点:
1.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扣,过渡自然。
2.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一、思路清,环节紧
找准新旧知识切入点提问导入:让生回顾比例的意义,引出比例各部名称,再让生猜测比例内项乘积与外项乘积的关系,然后让生自主计算验证,并通过举一反三发现出内项乘积与外项乘积的等量关系,最后导生抽象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这样一环紧扣一环,条理相当清楚。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在探索比例的性质这一环节,教师导生自觉弄清四个项,并给充分的时间让生猜想同项的乘积是否相等,再进行动手计算验证,并通过多练习使生发现与总结出比例的性质。
整个环节都由生自主构建知识的形成,使生尝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因而信心十足。
三、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如: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师放手让生自己去读与写,并让生说出第几项与第几项是同项的,是一对好朋友。
接着:又导生自觉课本,学会用箭头把同项的连接起来,使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