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表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表征

主讲人:安福元

通过人的行为表征来洞察其内心秘密,早已被人所使用。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及其他许多专业人员都已认识到通过分析评断人的行为来做出诊断的价值。连产品推销员、小商小贩,也已通过观察顾客的行为表征,来分析他们认购的心理,并充分地加以利用。

在讯问领域内,我国先秦时期就提出“以五声听狱讼”,后来,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还用法律将其作为审案的方法规定下来。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五听”是具有心理学根据的,但是把它作为一种断案的依据,则是不科学的。

历史上运用“五听”的案例:

古代官吏郑子产一次在去上朝的路上,忽听一妇人在其夫坟前哭泣,于是他叫轿夫停下,仔细倾听,然后差人将妇人叫来盘问,妇人果然承认她就是杀夫凶

手。后来,人们问子产为何如此神奇,子产说道,正常人如果家人生病,其心理

状况的变化过程是:始病而忧;临死而惧;已死而哀。而妇人在哭中不哀而惧,

其中必定有诈。可见,五听的方法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

是观察必须深入细致,二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来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

主观臆断与实事求是之间往往只是一线之差。

因为人的心理活动,虽然都会在人的外部表露出来,有些表征能被人的肉眼所察觉,然而人的某种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行为表征;相同的行为表征,也会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源于不同的心理活动。所以被测人在讯问中的行为表征来判断其是否撒谎,把它当作如何讯问的依据还是可取的。长期以来,许多侦讯人员几乎完全依赖于被测人用语言表达的内容,有些侦讯人员只是通过“直觉”判断被测人是否诚实,也有不少侦讯人员在实践中积累了评断被测人行为表征的经验,但对被测人在讯问中行为表征特征的系统研究比较薄弱,尚无有价值的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不敢太多涉足这个敏感的禁区。同时,也与我国心理学研究刚刚起步有关,人们还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撑和适用的研究方法所致。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上个世纪随着神经生理科学、现代心理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测谎技术的广泛使用,对撒谎的原因和表现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并把这些成果应用到刑事侦查中,尤其是应用到侦查讯问中,而且写进刑事讯问的教科书里。为填补国内理论研究的这块空白,将美国学者弗雷德·E·英博等著的《审讯与供述》和另两位美国学者阿瑟·S·奥布里和鲁道夫·R·坎普托的《刑事讯问》中有关这方面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内容。

应该指出,尽管行为表征的评断在识别诚实者和说谎者时很有帮助,但是不能认为它们对认定案件事实具有决定意义。对人类行为的任何“诊断”均如此。甚至当某些行为表征在侦讯人员看来非常明确时,其价值也仅仅是判断被测人诚实与否的倾向性依据。因此,侦讯人员只能把它们作为决定如何讯问的根据,而不能作为认定被测人有罪无罪的根据。此外,侦讯人员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个行为表征,而应把被测人的所有行为表征综合起来加以评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语言反应的评断

语言反应包括声音语言和作为替代语言的动作,例如用点头表示“是”或用摇头表示“不是”。此外,语言反应的范畴还包括诸如语调、说话速度、音高和吐字清晰度等语音特征。

细心的人不仅能听出语言反应的意义,而且能听出与这反应相关联的节奏、字词和强调之处。语言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和讯问实践都表明,被测人在讯问中说真话和说假话的语言反应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提问做出语言反应所间隔的时间长短

一般来说,对提问立即做出回答是诚实的一个标志,而延迟的回答则表明有欺骗的可能性。因为一个简单、直接、明确的问题并不需要在做出回答前有很多考虑,而延迟回答常常反映出在试图编造一个假的回答。

(二)是否直接从正面回答提问

当直接问及犯罪本身时,被测人诸如“是我?我一整天都在家中”“我为什么要偷钱?我不缺钱”等回答就不是正面的回答。这些回答属于躲避性的,而且常常是虚假的,是被测人企图用一种与问题目标无关的评论来回避正题的作法。

(三)记忆力的好坏

有些被测人在做出否定回之前略有迟疑地说,“让我现在想想”,其目的是求得时间来考虑如何有效地说谎或回忆以前的陈述,装成对问题认真思考的样子来掩饰实质上的有罪反应。诚实的被测人无须对回答深思熟虑。他实际上只有一种回答,而且无论提问怎样重复,这回答也是基本相同的。诚实的被测人不需要依靠好的记忆力来做出回答,而说谎的人在回答时容易出漏洞,必须小心翼翼地防止做出前后矛盾的陈述。

也有些被测人为保持所编的“故事”前后一致而形成的思想负担有时会使其产生思维障碍,以至于使他根本无法回答问题,完全失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

还有一些说谎的被测人有时在对查询性问题或对其说谎的直接指责时,会假装记不起来了,通过使用这种策略,说谎的被测人努力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而不去冒险直接说谎。另外,有些说谎的被测人可能表现得似乎其记忆力极佳,甚至对一些无关的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四)表现过于谦恭

被测人表现得过于谦恭,甚至达到一再尊称侦讯人员为“长官”的程度,这可能表明该被测人想讨好侦讯人员以获得其信任。这种被测人在听到对其的指控之后会说“队长,我知道您为我好,但我确实没干”,“我明白您的意思”,等等。这种话表明该被测人可能在就查问的问题说谎。一个诚实的被测人没有必要使用这种带有歉意的语言,更没有必要解释说自己听懂了侦讯人员的指控。相反,诚实的被测人可能会对指控做出烈的反应,或者直接否认,或者用语言表明自己的愤怒。一个被测人如果“向上帝发誓”,或者“向毛主席保证”,或者要用其他形式的宣誓来支持其回答的话,那么他很可能讲的不是真话。与此相反,诚实的被测人对自己陈述的可信性充满信心,他们不需要这种宣誓。但是,侦讯人员必须牢记,具有某些文化传统的人可能习惯宣誓或使用类似的表达方式,这种被测人的宣誓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在说谎。

(五)回答的用语是否简洁明快

诚实的被测人会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因为他们不害怕落入什么圈套。他们知道自己讲的是实话,没有理由去装饰或延缓回答。他们敢于直截了当地指出侦讯人员对其怀疑是错误的。而且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困难来回答那些突然提出的无关问题,还会及时纠正侦讯人员在一些无关细节上出现的错误。而说谎者往往不会这样做。

(六)回答问题的清晰程度

诚实的被测人不仅回答问题直截了当,而且其讲话也比较清楚。而说谎者则常常说话含糊不清或声音很小,以至于不容易被听清。也许他们希望因自己说话声音小而使对方不太确切地理解自己的含义,如果对方以后提出其回答虚假时,他们可以否认曾说过这样的话,或者声称自己没有听清问题。另一方面,有些说谎者可能用极快的速度说话,或者可能在其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