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美育教学探微
探索数学的美初中数学艺术与美学教学策略
探索数学的美初中数学艺术与美学教学策略探索数学的美初中数学艺术与美学教学策略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实质并非只是应对数学题目的解答,更是一门关乎美学的艺术。
在初中阶段,我们应该探索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提升数学教学的艺术性。
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进行探讨,介绍一些数学艺术与美学教学的策略。
一、数学的美学特点1.1 对称美数学中的对称美是指数学对象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一种美学表现。
例如,在初中几何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平面图形的对称性讨论。
通过让学生发现不同类型的对称性,可以培养他们观察和发现数学中的美感。
1.2 简洁美数学具有简洁美是因为数学的表述方法可以通过简明的符号和公式来表达复杂的思想。
例如,二次方程的解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这种简洁美让人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简洁美,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1.3 清晰美数学中的清晰美是指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和思想的清晰明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用逻辑严谨的语言来表述解题过程,并培养他们通过清晰的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清晰美让学生在解题时更有亲和力和认同感。
二、数学艺术与美学教学策略2.1 引导发现数学艺术与美学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数学中的美。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数学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数列的特点或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美学之处。
2.2 创设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对数学艺术与美学有深刻理解的重要策略之一。
可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应用和美感。
例如,在学习面积时,可以通过构建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自主探索面积和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感受数学美的能力。
2.3 课堂互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需要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数学的美。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是指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美育教育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数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但也是一门富有美感的科学。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并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
在讲解图形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数学艺术品或数学建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在讲解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讲解中的美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门美妙的科学。
美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富有创新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美育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需要灵活思维和想象力的学科,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解题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的个性特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思想,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美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美育教育的融入和实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趣的数学学习体验。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数学是一门理性、抽象、逻辑严谨的学科,而美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的教育。
在传统的认知中,数学与美育似乎毫无关系,数学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逐渐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角度探讨美育教育的作用,以及如何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美育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极具美感的学科。
数学中的规律和定理,如黄金分割、数列的美、图形的美等都蕴含着美的内涵。
而美育教育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欣赏这些美的存在。
通过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认识到数学的美感,从而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美育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
美育的理念注重的是“感悟之美”,而数学教学中引入美育教育,可以让学生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数学公式,更能够从中感受到优美的数学定理、美丽的数学图形,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愿意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全面发展。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更包含着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综合分析等多个方面。
而美育教育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仅是培养计算能力,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情感、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评价体系。
美育教育并非只是在数学学科中插入一些课外美术素描等单纯的美术知识,而是要在数学学科中实现美学与数学知识的完美结合。
我们应该引入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来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进行全面的评价。
不仅要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要考察学生对数学美感的把握程度、审美情感的表达能力等方面。
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真正实现美育教育与数学教学的完美结合。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理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而美育则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美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使数学教学更具魅力和深度。
本文将从美育的意义、初中数学教学与美育的结合以及实施美育教学的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
一、美育的意义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文化素养和表现能力。
美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美感和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使数学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与美育的结合1.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数学中的美感现象,如几何图形的美感、数学公式的美感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知。
2. 运用美育元素拓展数学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艺术、音乐、文学等美育元素,设计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如利用音乐节拍教授数学知识、通过美术作品展示数学规律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展数学教学的多元表现形式,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史、介绍数学家的成就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敬畏之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数学与自然、科技、艺术等领域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获得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实施美育教学的方法1. 创设美育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美育主题的教室环境、悬挂与数学相关的美术作品、播放与数学相关的音乐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学习兴趣。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也应该注重美育教育的培养。
美育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可以通过美学体验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又抽象的学科,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数学的抽象概念。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美学元素,通过让学生观赏数学公式和图形的美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艺术的视角来看待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美育教育可以通过数学与艺术的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和艺术是两门看似完全不同的学科,但实际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学科,而艺术则是一种表现和创造的方式。
通过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艺术相关的创作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美育教育可以通过数学与文化的融合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学科,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数学的发展和应用产生影响。
通过将数学与文化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和应用。
在教学中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思维方式和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文化的共生关系。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和艺术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机械记忆和运算为主,
缺乏趣味性和真实性。
而融入美育教育元素可以通过数学史、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美丽
的数学公式图像,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奇妙之处,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学科,而传统的
数学教学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缺乏培养。
而融入美育教育可以通过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一些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
现问题,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学习动力。
学校和家长也要给予
支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为学生的美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将美育教
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有艺术修养、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数学人才。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1. 引言1.1 初中数学教学和美育教育的关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享受数学带来的美的乐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美育教育和数学教学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美育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能够理性思考、学会分析,也能够感受到美的魅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探索数学中体验美的真谛。
美育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2. 正文2.1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的重要性融入美育元素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层次理解。
美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这与数学中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让学生参与美术创作、音乐欣赏等活动,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融入美育元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通过让学生接触和理解美学理念,可以激发他们对美的认知和追求,培养他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美感体验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性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2 美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和意义美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情感的表达能力,以及启发对创造力的发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美育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美,提高情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这些都是对学生个人全面发展非常有益的,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成功和有自信。
2.3 美育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美育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包括多个方面。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初中数学是一门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的学科,它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美育素养的提升,以及人格全面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
一、初中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围绕着逻辑推理展开,通过探寻问题的本质、研究规律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定理和公式,需要学生通过合理的推导和演绎才能理解和掌握。
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
二、初中数学的实际运用创新思维初中数学中,几乎每一个知识结构都有一个实际应用的场景,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
而实际运用不仅需要基础知识,更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学实践、抽象、实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其合作和探究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美学目标的作用。
三、初中数学体验美的意义初中数学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让学生在理性的严谨之中得到感性的体验。
数学现象固然严谨,但是形式和美感更重要。
通过探究数学之美,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美的魅力,以此提高对美的感知、认知、欣赏和创造的能力。
四、初中数学使人格塑造更全面初中数学教育能够通过思维的升华和感知的提升,培养学生品德、情感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使得学生的人格塑造更加全面。
数学教育的中心就是人而不是技术,即使数学知识可以被外部人所忘记,但学生经过初中数学教育所塑造的完整人格,将伴随其一生。
初中数学教学的美育意义在于,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感性体验能力,另一方面塑造全面的人格。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在学术方面作用重大,更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数学是一门美的科学,数学中的定理和公式
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些美丽的数学思想和推理过程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当学生能够欣赏到数学中的美感时,他们会更加热爱数学,愿意持之以恒地学习数学。
审
美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发现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数学是一门精确的语言,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地描述问题,运用数
学术语和符号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锻炼他们
的表达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的也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体
验到数学的美。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只有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问题和引导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
维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
造力和创业精神。
数学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创新
精神和批判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
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育教育,努力让学
生感受到数学中的美。
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探讨
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探讨中学数学教学则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中学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
中学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教师需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教学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因此让中学生产生对中学数学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发现了数学的美,挖掘出数学的美,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促进德、智等协调发展。
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
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中学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容是美的。
事实上,中学数学中有大量的美学内容,如函数表达式把两个变量的关系通过对应规则,并且用等号连接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中学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美。
如圆锥曲线图形的对称、三角的对称等反映了数学的对称美;黄金分割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出建筑的美,为人类留下了许多美的风景线等。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本质挖掘出来,揭示出来。
通过中学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爱好数学、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提高中学生数学审美和想象力。
中学数学审美离不开想象,想象在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谈数学审美想象力,就不能不提到黄金分割数。
按此比例把线段分割做成像框给人以协调的感觉。
它可以把圆十等份,做成正十边形,连接对角线又可得到正五角星。
医学研究也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最佳藕合系数,其变动范围属黄金分割数,正巧把黄金分割值包括在内。
人类意识活动的最佳状态的重要条件是脑心耦合机制,即心脑以心、脑最佳频率耦合的形式参与了思维。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1. 引言1.1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是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教育目的。
美育教育是多学科交叉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视美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美育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和重要性。
通过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劲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出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数学人才。
【2000字结束】2. 正文2.1 美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美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美育不仅是要求学生具备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美育理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富有美感的数学问题和例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和探索来感受数学的美丽,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数学竞赛、数学艺术展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欲。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和探索来体会数学的美,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美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通过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知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数学知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通常与计算和推理相关。
然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数学知识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数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并重点讨论数学概念对于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帮助。
首先,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几何意识。
美术作品的构图和透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几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构图规则,进而创作出更具视觉吸引力和艺术感的作品。
例如,在画室内景时,学生需要正确地运用透视原理,使画面更加逼真。
其次,数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比例感。
在美术作品中,正确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中的比例概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数学比例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描绘人物、建筑物等作品时的比例原则,使美术作品更加生动、逼真。
此外,数学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在数学中,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色彩的混合与对比规律。
同样,在美术创作中,运用正确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画作的视觉效果。
通过数学中对色彩规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搭配原则,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数学还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空间形体。
在美术创作中,正确地表现立体效果可以使画作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学习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立体效果的表现技巧,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立体饱满。
最后,数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数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创作过程,提高美术作品的质量。
同时,数学中的规律和模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发现和表达自己的创造思想。
综上所述,数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几何意识、比例感、色彩感知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合理地运用数学知识,学生可以创作出更具艺术感和美感的作品,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和创造力。
数学知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数学知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不断发展,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也各具特色。
美术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而数学知识因具有逻辑性、科学性、精确性和实用性等特性,也广泛应用于美术教育领域中。
本文就初中美术教学中数学知识如何运用展开探究。
一、数学知识在绘画技法中的运用1.几何知识几何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空间及其形态、大小、位置、方向等问题。
在绘画中,线条的构成和角度的把握都需要运用到几何知识。
如透视法是绘画中的基本原理之一,运用直线、角度等几何概念来描绘远近,使画面更有立体感和距离感。
如山景画,在画布上用相交的直线描绘出山脉和天际线,使画面透视感更强,场景更具象。
2.比例关系绘画也需要掌握比例关系,比如头、脸、身体、四肢的比例关系等。
如欧洲立体派艺术家毕加索的作品,他将轮廓线和面构成的部分视觉上计算重叠,运用到数学方面,其实就包括比例关系的掌握。
比例关系不仅在绘画中,也在装饰设计和环境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3.颜色配比颜色配比也需要掌握数学知识,比如颜色的不同混合方式、颜色取值和比例关系等。
如何根据画面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合理配比色彩,能够起到加强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的作用。
二、数学知识在美术史研究中的运用1.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一种在美术创作中广泛应用的比例关系,也是美学美术中的一个经典概念。
黄金比例指的是两个数之和与较大的数之比等于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之比。
这种比例关系在美术中很常见,如绘画中的构图、拍摄中的取景等。
黄金分割的数学意义和美学意义相结合,使得运用黄金分割构图的作品更具美感和吸引力。
2.美术技巧与数学计算结合美术技巧和数学知识结合,也是美术作品的创造和创新基础。
如超现实主义和梵高式画风,往往需要精确计算作品中每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比例、位置等,让作品整体视觉效果更加完美。
三、数学知识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1.教学命题、设计在美术教育中,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应用于教学命题与设计。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美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来寻找数学问题背后的美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是如何体现在问题的求解中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感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数学中的一些美丽的定理和公式,或者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数学图形和图像,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深入理解数学的内在美感,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艺术的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数学在建筑、雕塑、绘画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和艺术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从生活和艺术中找到数学的美丽之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美育教育相关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相似三角形图形,或者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美丽的相似三角形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感受到相似三角形的美感是如何体现在图形、艺术作品中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阶段,而美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数学学习的效果。
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数学知识和技能渗透的起点。
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抽象性强:初中数学的学习对象主要是代数、几何等抽象概念和技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 逻辑性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逻辑思维清晰,推理和证明能力强。
3. 实用性强:初中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学业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
4. 形象性弱: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相比,初中数学的形象性较弱,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
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美育教育在其中的融入和重要性。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引导学生从抽象中感知美,从逻辑中体验美,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的教育活动,它能够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能够起到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数学中的图形、图像等形象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感知美的存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
美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为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基础。
3. 拓展数学教学的思路和手段。
融入美育教育可以拓展数学教学的思路和手段,增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
数学是一门极富有智慧性和思辨性的科学,同时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美育,注重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美的联系,让他们爱上数学。
首先,数学本身就是一种美。
数学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数字和符号,更是一种借助抽象符号和特定规则进行逻辑推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艺术。
例如,矩阵美妙的规律,素数之美简洁而神秘的特性,黄金分割和对称美妙的比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些美妙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爱上数学。
其次,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更应该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提示学生寻找问题本质和寻找规律等策略,鼓励学生深刻地思考数学问题,让他们从中发现潜在的美。
同时,可以通过欣赏数学作品和有趣的数学例子,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
最后,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美学意识。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数学成果都是美和创新的结晶,如勾股定理、黄金分割、无理数等,它们都展现了人类智慧和美学追求。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发散思维,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引导他们走向数学的艺术和美学方面的探究。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是一项必须要重视的任务。
通过让学生了解、理解数学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美学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探索数学的奥秘,进而爱上数学。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美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美育元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以实现数学教学与美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的世界,引导学生发展数理逻辑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不断地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规律,培养抽象思维的也需要加强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展全面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机。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美的情感和美的审美能力的过程。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可以丰富数学教学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美育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美育相结合,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情感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公式、图形等内容进行审美欣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3.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美育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的体验,启发出创新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培养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融入美育元素,实现数学教学与美育的有机融合:1.创设美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的美育渗透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的美育渗透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而美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的力量,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数学教学往往被认为是理性思维的培养,但实际上,数学与美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美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提升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本文将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进行探讨。
一、美育与数学的联系数学和艺术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金分割、几何图形等数学知识在艺术创作中经常被运用,而在数学的图形绘制、曲线图像等方面也融入了艺术的元素。
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借鉴艺术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来渗透美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1. 利用数学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的美感体现在其规律和对称性上,例如在几何图形、曲线图像等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示数学知识的美感之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培养出对数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 结合艺术手法进行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艺术的手法和表现形式,结合艺术元素进行数学教学。
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艺术的手法和表现形式,通过绘画、剪纸等形式展示几何图形的美感,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感受数学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与艺术的交叉领域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与艺术的交叉领域活动,例如设计数学与艺术的主题展览。
通过展示数学与艺术的交叉领域作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艺术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4. 带领学生进行数学与艺术的跨学科研究三、美育渗透对学生的益处1.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渗透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加敏感于美的发现和欣赏,在数学学习中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培养出对数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引起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跨学科的拓展和提升。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之美育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美的力量。
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问题和公式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数学的公式和问题往往蕴含着一种美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公式的推导和数学问题的解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
在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和公式,如勾股定理、圆的性质等,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公式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思想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数学思想是具有美感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传递数学思想的美。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思想的美感。
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又能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念,通过数学问题和公式的美感、数学图形的美感、数学思想的美感和数学知识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享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培养自己对数学的美感和欣赏能力,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审美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数学的美。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达到美育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07发掘初中数学中的美育教学素材与资源,寓数学审美与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摘要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美;数学美育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历来以其高度的抽象性。
严密的逻辑性为人们以赏识,然而,它不但拥有真理,也拥有真理的光辉——一种至高至深的美。
数学中的美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它们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最好资源。
初中是学生审美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发掘初中数学中美育教学素材与资源,寓数学审美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并进一步去追求和创造数学美,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一、融入历史人文,感受数学艺术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在初中阶段,教师可充分收集、挖掘和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文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巧做铺垫,不断渗透。
(一)融入诗歌,展现数学浪漫之美诗歌是是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地借用诗歌辅助教学,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浪漫之美。
如对数轴中“无限”思维的理解教学,可借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通过这首诗,学生能体会“无限”这个抽象思维的浪漫解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题西林壁》因其蕴含的哲理性和一分为二的辩证性,成为分类讨论思想的代名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转化思想的应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必然与或然数学思想的体现。
借助诗词,浓缩古今,数学浪漫之美,尽在诗情画意中。
(二)援引历史,体现数学厚重之美数学的历史源远流长。
数学与语言、艺术以及宗教一并构成了最早的人类文明。
这使数学成为人类文化中最基础最前沿的学科。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和穿插数学史实,能展现数学的厚重美。
如学习“实数”一节时,由于学生对2非常陌生,对无理数也很难理解。
这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讲讲2的发现及发现者希帕索斯的遭遇,讲讲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辉煌与野蛮,以及2的证明等史实。
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感受数学家不畏权威的批判精神和捍卫真理的献身精神,初步体会利用反证法证明代数问题的思想。
通过史实的渗透,让学生消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认识到数学的进步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闪烁着数学美的光芒。
(三)辅以故事,尽显数学精巧之美故事有强烈的感染力,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启发。
特别是涉及较抽象深奥的问题时,借助故事巧妙的情节设计,让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思维道理,常能达到化难为易,触类旁通的效果。
如七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推理证明,由于初次接触等量代换、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新名词,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推理书写常常因果不分,前后矛盾。
如何启迪和铺垫,才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呢?讲故事无疑是最佳策略。
如逻辑推理问题,可讲述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在一次出国访问途中,华罗庚看到飞机上邻座的乘客阅读的杂志上有一道智力题:求59319的立方根。
华罗庚脱口而出:39。
众人十分惊奇,忙问计算的奥妙。
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回答:首先由103=1000,1003=1000000,就能确定59319的立方根是两位数。
然后由59319的个位数是9,就能确定59319的立方根的个位数是9。
最后划去59319后面的三位319得到数59,而33=27,43=64,由此能确定59319的立方根的十位数是3,故答案是39。
华罗庚的睿智和敏捷博得其他乘客一片喝彩。
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深刻领略到数学推理的魅力和逻辑美的光辉,也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品味数字图形,诠释数学内涵美数和形,是初中数学两个主要研究对象。
用各种初中数学美育教学探微张昌贵(漳平市永福初级中学,福建漳平364400)2017·07符号表示的数就像一个人的灵魂,而各种图形就像他的躯体和颜值。
正是数与形的各自演绎与完美结合,才集中塑造了数学独特的内涵美。
(一)数学数字,蕴含组合之美先看0.1010010001……这个数,有规律而又无限不循环组合,是一个无理数,比起2等无理数,学生更欣赏它,称之为“人造美女”;而源自中国风靡美国的“二十四点游戏”,即将四个数(四个数都只能用一次)进行“+”“-”“×”“÷”运算组合,使其结果等于24。
由于此游戏变化多端又富有挑战性,让许多学生喜爱有加,欲罢不能;再看式子(1+1%)365≈37.8,一个简单的增长率的变式,却可以诠释为励志格言: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365天后,就是原来的37.8倍。
如此励志有趣的组合,自然受到学生追捧,同时能感受数字鉴赏带来的唯美愉悦。
(二)数学图形,勾勒变换之美我国古代就有四大智力玩具: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和鲁班锁。
它们都是基本几何模型的集成,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审美意识和对图形的变换能力。
进入初中后,学生也会陆续接触各种几何图形:既有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等腰梯形、五角星等轴对称图形,又有平行四边形,太极图等中心对称图形;既有美国总统加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最简单图形,也有刻在高斯墓碑上的正十七边形的复杂图形;既有天圆地方的平面图形,又有柱、锥、体、台等立体图形;既有直线的一马平川,又有抛物线的跌宕起伏。
通过这些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及位似变换,最终构成一幅幅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的完美图形,点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鉴赏这些数学图形的美,令人心旷神怡。
它的直观与简明透彻都给学生以巨大的美的感染,吸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欣赏美和创造美。
(三)数形结合,展现和谐之美抽象的数量关系融于几何图形之中,形象具体,颇具活力;直观的几何图形寓于数量关系之中,内容丰富,说服力强。
数犹如诗,形犹如画,若能兼具两者之长,巧妙联系,就能感受数学诗情画意,水乳交融的和谐之美,也能触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例如教师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温度计,进而抽象得出数轴,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数学和谐美的基石。
又如对于a 2+4这样一个单调枯燥的二次根式,如果引导学生把它构造为一个直角边长为a ((a >0)和2的直角三角形,则其斜边即为a 2+4。
数形有机结合,高度统一,是数学和谐美的升华;再如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通过介绍杨辉三角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直观观察并探索(a+b ))n 的展开式系数。
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数学卓越成就的同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哲理的启示。
让数学教学展开它那想象的翅膀,带着学生遨游在数学美丽的天空下,是数学和谐美的最高境界。
三、创设情境活动,演绎数学外延美数学课要化静为动,离不开数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注意将新鲜的元素注入其中,让学生体验富有情趣而又寓教于乐的活动,是数学应用的外延之美。
(一)设置合理情境,体验美的生成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可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数学中的美学因素,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处处感受数学美的力量。
知识与活动的完美结合,让数学课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外角”一节时,教材是以推导三角形外角和结论作为例题。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外角概念,对外角的性质的运用也不熟练,直接给出外角和的结论,学生可能感觉突兀而无从下手。
因此,在呈现该例题时,可设计以下呈现方式:先让三位学生手拉手摆成如图1的造型,然后引导学生抽象得出图2,再进行观察、猜想和推导。
由于遵循了数学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在操作中探究、体验,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虽有一点难度,但也能较好完成。
同时,手拉手图片与三角形外角和为360度高度契合,有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团结就是力量的美好寓意。
(二)应用信息技术,赋予数学新涵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相对固定,但呈现方式却因人而异,教师若能与时俱进,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能赋予数学新的涵义。
如学习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一节时,教材例题是直接要求分解因式的题目,如果选择直接呈现,学生势必兴趣不高。
于是改用多媒体展示了一棵挂满苹果的苹果树,每个苹果都对应一个多项式,学生随机选取,先判断能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若能,摘下来分解,若不能,说明理由。
由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并添加了游戏的元素,一道看似枯燥的例题,变成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活动。
多媒体辅助例题教学,能达到更直观、更形象的效果,使平淡无奇的教学变得生动而富有创造性。
(下转54页)理论与实践2017·07信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很有用,所以要保证学习单的完成质量。
教师必须督促学生及时独立完成前置学习单。
班级可以建立学习小组,由组长全面督查,组间互相监督,教师抽查。
采取组内相互检查批改,组间交叉检查批改、科代表检查批改,教师全批全改、教师抽查批改等手段进行检测评价与反馈。
教师要经常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前置学习单。
学生在同学的赞赏和老师的激励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学习兴致更持久,才会更加乐学。
总之,前置学习单的设计有利于促进课内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前置学习单的内容要围绕核心知识点,尊重差异、分层设计、简捷化、问题化,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多元化评价与及时反馈,重在释化学生的学习困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1]李庾南.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王一峰.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J].数学教学通讯,2015(3).[3]盛徽.“前置性学习”的设计特点及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研究,2011(8).(责任编辑:王钦敏)(上接25页)(三)注重剖析反思,创造美的源泉数学之美,不仅仅本身的美,更是解决问题之美。
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和析题。
以解析(2+1)(22+1)(24+1)(28+1)(216+1)=?一题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平方差公式,发现其中的残缺美,找出乘以(2-1)这个补全方法。
在得出答案后,继续让学生反思解题中的策略与思想,归纳得出诸如“抛砖引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有收获,必先付出”等朴素的人文与哲学思想。
通过解析加工,一道题变得回味无穷,美不胜收。
欣赏这些美需要数学的剖析,数学思想的提示,数学意境的营造。
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学价值,让学生在剖析反思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的源泉。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数学美,积累数学美的素材,丰富学生数学美的体验和情感,从而优化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任勇.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09.[2]张奠宙,柴俊.欣赏数学的真善美[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1).[3]张小宁.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大学学报,2007(9).(责任编辑:王钦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