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_李援
中国国家区域援助政策的沿革及调整方向
针对革命老区, 为促进老区的发展, 92 15年设立中央革
命 老根 据 地 建 设 委员会, 省 市都 设 立 了老 区建 设 委员 会 各
( 计划经济体 制下的零星援 助阶段 ( 4-97 - 一) 1 917-) 9  ̄ , 中国实行高度中央集权 的计划经济体 制, 资源绝大部分被 中央政府掌握和支配 。 加上该时期, 中
本 思路 。
[ 关键词] 区 域援助 政策
中图分类号: 0 15 F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0 7 2 1) 8 0 1- 10 - 6 0(0 1 0 - 08 5
中国是一个地 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大国。 在经济转型 时期, 由于各地区自 然经济条件、 发展阶段和响应能力的差
17 — 9 年, 9 81 8 受不平衡发展思潮的影响, 9 国家投资布
7 年代, 0 中国追求区域平衡发展 目标, 主张国家投资布局应 以落后地区为重点。 因此, 该阶段, 民族地 区、 革命老区和 边境地区成为国家实施援助政策的主要 目 标区域 。
针对 民族地区, 由于 民族地 区深受历史上民族压迫政
宏观 经 济
中国国家 区域援助政策的 沿革及调整方 向
● 邬 晓 霞
[ 内容提要] qm , 在经济转型时期, 各地区条 件差异较大, 为促进区 域协调发展, 国家实行了 域援助政 区
策。 本文从我 国区域援助政 策的沿革出发, 出现行 区域援助政策存在的问题 , 指 并提 出区域政 纂体系构建的基
民族对立。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国家开始了三年恢复时 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并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原始落后及民
提 出中国存在较大规模的贫困人口。 之后, 我国政府陆续发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愈发凸显。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政策背景与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化地理环境的大国,各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差异巨大。
过去长期以来,一些地区过度依赖资源开发或传统产业发展,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薄弱,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互补和合作,实现资源、市场和产业布局的协调,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这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各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政策措施与实施情况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 资金支持政策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例如,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推动西部大开发,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2. 产业升级政策中国政府鼓励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同时,也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
3. 人才引进政策为了解决中西部地区人才短缺的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工作和创业。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人才补贴、提供配套的职业培训等,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以上仅是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部分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果。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有所缩小,一些地区的发展潜力逐渐释放。
三、政策影响与展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论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 引言区域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特定区域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旨在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于全国性财政政策,区域财政政策更加专注于特定区域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
本文将探讨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区域财政政策的目标区域财政政策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财政政策措施,以实现以下目标:2.1 促进经济增长区域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收负担、提供补贴和奖励等措施,政府可以刺激企业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2.2 促进就业创造区域财政政策旨在促进就业创造,减轻失业率的压力。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就业补贴、培训和创业支持等方式,吸引企业在该区域进行招聘和扩大业务规模,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2.3 促进投资吸引区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补贴和奖励等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该区域投资。
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 区域财政政策的影响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方面的探讨:3.1 经济增长实施积极的区域财政政策可以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
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特别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支出,可以提高该区域的生产力并促进就业。
这将进一步推动经济活动,带动产业的发展和增加税收收入。
3.2 产业结构调整区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给予特定产业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措施,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政府可以选择支持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以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
这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的竞争力。
3.3 区域差距减小通过区域财政政策的实施,政府可以更好地解决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实现快速发展,并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3.4 创新能力提升区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加大对科研和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
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我国的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方政府具有许多支持措施和政策,旨在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和挑战。
首先,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引导和扶持的角色。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到当地发展。
他们也能够提供土地、税收减免等优惠,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鼓励发展新兴产业,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扶持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道路、桥梁、水电站、机场等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的交通、能源和通信的畅通。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建设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等,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升民生品质。
此外,地方政府还在教育、科技和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支持。
他们为当地的学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资金和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人才留在本地发展。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当地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地方政府在支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财务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难以应对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需求。
此外,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利用资源、资金和权力进行不当行为的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公平竞争。
对于这些挑战,地方政府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管,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总之,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投入资金和资源建设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
地方政府还在教育、科技和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还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社会福祉。
本文将从政策层面、产业协同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探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路径。
一、政策层面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应该注重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引导资金、人才和技术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使各个区域的发展水平逐渐趋于均衡。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协调,协调中央与地方发展规划,确保各地政策的有效实施。
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还要兼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协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是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各个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并通过合作与协同,形成完整产业链。
例如,一个地区主要发展农业,可以与其他地区建立供应链合作,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效流转。
另外,各地还可通过产业链的衔接,实现资源的互补共享,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通过建设交通网络、电力网络和信息网络,可以促进资源的顺畅流动,提高各地之间的互联互通程度,打破区域壁垒,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四、加强区域间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
各地区应建立起相互沟通、协调的机制,并通过定期的会议、研讨活动等形式,加强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各地的发展能力,实现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的制定、产业的协同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交流都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区域协调发展对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对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区域不平衡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解决区域不平衡和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愈发显现,下面就来看一下具体的分析:一、加速资金流动,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加速资金的流动和优化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等领域。
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投资引导,实现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和资源的流动,给欠发达地区带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增加当地的发展活力和经济实力,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市场扩张。
二、加速城市间连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区域协调发展还可以加速城市间的连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优势和特点各不相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加强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流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增进。
三、促进战略性产业的集聚,增加经济竞争力区域协调发展还可以促进战略性产业的集聚,增加经济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往往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集聚性,通过区域之间积极开拓合作和协调,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推动了战略性产业的加快发展。
四、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区域协调发展也可以通过提高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越来越重视,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在生产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治理和减少环境破坏的程度,从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性。
总的来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加速资金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城市间连接、促进产业集聚和提高环境质量等一系列作用,最终实现各个地区协调均衡发展的目标。
当然,这只是区域协调发展所产生的几个作用,实际上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方面。
区域经济合作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合作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刻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一、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区域经济合作通过促进地区内不同城市或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人员流动等构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提升地区竞争力。
例如,21世纪初期,中国率先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并参与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和磋商等,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加入全球经济体系,促进了地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区域经济合作还带来了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和人员流动,加强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互信和相互了解,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的和谐发展。
二、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文化交流和技术革新区域经济合作不仅仅是经济交流的合作,也是文化互动的交流。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带来了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和人员流动,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文化影响。
例如,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中文课程成为了东盟国家学生学习的热门选项,同时也促进了拓宽中国学生学习东南亚语言的机会。
此外,区域经济合作还促进技术创新及智力交流,各国在经济拓展的同时也创造和提升了各自领域的技术革新。
在数字经济方面,亚洲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占有优势,为东盟国家的商业发展和数字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三、区域经济合作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有些已经成熟发达的城市或国家给地区内经济发展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助力。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寻找到自身的经济优势,借鉴已经成功的城市或国家的经验和互利互惠的合作机会,提高自身的产业初级阶段和经济竞争力。
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产业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扶持,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举措,产业政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调节、支撑和带动作用。
首先,产业政策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
对于某些地区而言,过度依赖传统产业或单一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维持,必须进行结构调整。
政府通过引导和规范投资,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使得地区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多元化。
例如,某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能会因为过度依赖某一种资源而导致经济风险,而政府则可以在产业政策上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以减少风险,保障经济稳定性。
其次,产业政策对于促进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对于重点产业的扶持,优化政策环境,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等方面的举措,政府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
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创新人才和资本投入,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产业政策还可以通过加强投资环境的建设,提升区域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到该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发展的信心,从而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最后,产业政策也必须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对于某些地区而言,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影响着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政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建设水电站等,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廉价的资源和交通条件,从而加快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节约企业的成本。
总之,产业政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扶持、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举措,为区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促进和支撑。
这种政策的落实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系统进行推行,同时,还需要立足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的服务,从而发挥其最大的贡献和价值。
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各国纷纷将发展重心转向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政策成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定义和目标区域经济政策是指对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目标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就业率、减少贫困等。
区域经济政策在实施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二、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政策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引导产业转移等措施,可以吸引大量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流入,从而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实施税收减免政策、提供土地和厂房等福利,吸引了大量企业的投资。
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带动了地区内生产、就业的增加,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2. 优化资源配置区域经济政策可以通过改善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会通过鼓励不同产业的发展和区域间的合作,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又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互利,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3. 提高就业率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进而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吸引企业投资、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不仅可以降低地方的失业率,还可以促进人口的流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4. 减少贫困通过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等手段,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
这样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的生活状况,实现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缩小。
三、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1. 资源外流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时,为了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可能过分倾向于给予外来企业以过多的优惠政策和资源福利,导致本地的资源被大量外流。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变得愈发重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通过合作、协调和互动,将不同地区的经济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它能够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区域内各地带来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创新驱动等诸多好处。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等。
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将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例如,某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周边地区则缺乏这一资源。
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煤矿、发展煤电等产业,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能源供应,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地方产业竞争力。
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许多地方的企业难以发挥竞争优势和实现规模效应。
而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将不同地区的市场整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市场规模。
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还能够激发地方企业的创新活力。
例如,某地区的小型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与周边地区的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整合资源、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拓展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存在差异,一些地方仍然依赖传统产业,难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而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地方经济的升级。
例如,某地区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难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
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引入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促使地方经济结构向高端服务业、创新驱动型产业转型。
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可以促进地方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共享。
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加强地方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推动各地之间的协调发展。
区域合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区域合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区域合作不仅有助于打破贸易壁垒,促进市场开放,还能为参与各方带来经济增长和发展机会。
本文将探讨区域合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分析相关案例。
二、区域合作的潜力与机遇区域合作机制为参与国家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经济环境和机遇。
首先,通过建立共同的规则与标准,参与国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其次,区域合作可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技术创新和经验共享。
最后,区域合作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进入,提高各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成功案例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也是最早成立的经济论坛之一。
APEC的成立与发展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APEC通过推动自由贸易与投资,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了区域内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刺激了贸易增长。
其次,APEC致力于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与创新发展,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资源和产业协同发展。
最后,APEC还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四、欧盟的成功案例欧盟是世界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
欧盟的成功经验表明,区域合作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欧盟通过建立共同的市场和货币联盟,实现了资金、人员和商品的自由流动,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
其次,欧盟通过共同决策和协调政策,增加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稳定和可预测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商业机会。
此外,欧盟还通过区域基础设施和科研合作,推动了成员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作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亚洲地区的一家区域性多边开发银行,旨在促进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一体化。
AIIB的设立为参与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支持,推动了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产业扶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创新产业扶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各种创新产业扶持政策。
本文将探讨创新产业扶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产业扶持政策的定义及内涵创新产业扶持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和促进创新产业的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人才引进和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扶持措施。
其目的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产业扶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1. 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产业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条件。
通过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政府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
同时,政府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这些措施帮助企业提升科技水平,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创新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通过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这些新兴产业往往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创新产业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创新能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政策措施有助于企业打破技术壁垒,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政府的支持也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持。
4. 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创新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这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
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机制探究
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机制探究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机制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究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机制,分别是政策方面、资金方面和人才引进方面。
一、政策方面政策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政府的支持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各种扶持措施,从而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举个例子,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购置税优惠、免费使用公共停车场等,这些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扶持,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还在滨海新区、深圳等地设立了自贸区,出台了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旨在吸引海内外企业落户,推动经济发展。
二、资金方面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资金政策来为区域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比如,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无息贷款、直接投资等形式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此外,政府还可以引导社会投资者参与区域经济发展。
比如,设立一定程度上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入股,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例如,政府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建设,如公路、公铁路、水利工程等项目的建设,通过PPP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人才引进方面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人才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比如提供购房、学位、社保等优惠,吸引优秀人才来到本地区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扶持科技创新来吸引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高额的科研资金、技术指导,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相关的人才培养机构,比如高校、科研机构等,吸引支持人才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总之,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机制是多方面的,在政策、资金和人才引进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政府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支持机制,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经济发展的区域合作区域合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的区域合作区域合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的区域合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区域合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区域合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区域合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跨国贸易的促进区域合作可以为成员国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机会。
通过建立共同的贸易协定、减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成员国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加强贸易往来。
这将刺激跨国贸易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例如,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和共同市场,为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资源优化与互补区域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互补。
不同国家或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和经济特色,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换和共享。
比如,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另一个国家则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技术实力,双方可以通过合作互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区域合作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提升整个地区的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
成员国可以共同投资兴建跨国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实现贸易的便利化和物流的畅通,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例如,中亚地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与欧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
四、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合作可以推动成员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通过合作,成员国可以共同研发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
例如,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立了区域产业合作计划,旨在加强成员国在制造业、电子商务、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东南亚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五、人员流动与人力资源的流动区域合作可以促进人员流动和人力资源的流动。
成员国之间可以实行签证便利化政策,促进人员的跨境流动。
这样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个地区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例如,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人员流动便利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流动和跨国企业的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已经明确。
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国一张网、统筹城乡、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那么,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什么呢?首先,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投入。
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框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统筹协调,可以实现不同地区的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
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其次,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市场内需。
中国的城乡差距较大,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就会影响到中国市场的内需。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增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互动和互相促进。
这也会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增强市场内需,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加强地区间合作,促进经济共赢。
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各地区之间加强合作,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合作可以促进互利共赢,有效地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区间的合作尤为重要,可以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最后,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群建设。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城市群建设成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战略。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各地人口的有序流动,支持城市群建设。
城市群建设可以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协调机制,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发展。
总之,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地区间合作,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群建设,可以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地区经济合作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地区经济合作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家间合作的深入,地区经济合作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为例,东盟经济共同体、中日韩自贸区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机制不断涌现,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就地区经济合作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一、促进区域贸易发展地区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区域贸易的发展。
由于地理位置的相邻和文化的接近,区域内的货物和服务更能够得到快速的交流和流通。
由于经济合作机制下的自由贸易,贸易成本得以降低,对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以中国与东盟为例,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订了自贸协定,至今经过多轮升级改进,加强了对农产品、汽车等领域的开放合作,促进了区域贸易的快速增长。
二、促进投资和技术的流动经济合作可以为区域内的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投资和技术合作空间。
由于合作机制的推动,区域内的企业和投资者得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合作意愿更加强烈。
合作机制的推动还可以更便利地推动技术和知识的流动。
以中日韩自贸区为例,三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分工和合作模式。
三国在教育、创新等领域的交流也日益活跃,三国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互通也得到了加强。
这一切都为三国的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技术支持。
三、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经济合作可以加强区域的一体化进程。
各国以及各地方之间的经济有共性和差异性,但是经过区域经济合作,还是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的一体化进程。
以欧洲为例,欧盟经济一体化在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欧洲国家经过合作,实现了货物和服务在欧洲国家之间自由流通,也为欧盟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四、加强区域风险防范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国家之间有着长期的往来和交流,各国之间的利益深度交织。
在发生风险和危机时,各国之间的依存度很大,因此区域经济合作还可以加强对区域风险的防范。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还没有形成像欧洲那样的共同体制,金融结构也没有全球化。
论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言区域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核心是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正确使用。
区域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制定和实施区域财政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财政政策的产生和发展区域财政政策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国家制度的变迁、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财政金融的改革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3年,在中央财务委员会的号召下,“三角债”清理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通过统一清理城市、县区间的财政拖欠关系,构建新的财政关系,从形式上确立了区域财政制度。
1994年国务院颁布《城市体系规划》向社会宣布国家形成健康的城市体系为经济增长提供的环境条件,重视城市体系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随后,试行《西部大开发规划》等区域性发展战略,统筹布局区域的经济开发和全面建设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如今,我国已经具备了有关地区稳定增长的财政支持措施,可以通过税收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向区域经济需求提供有效支援。
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存在巨大的不同,因此单纯的宏观调控是无法满足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区域财政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活力,丰富财政资源,并对资源配置起到合理的调节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区域财政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国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资金投入,在区域内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有效缩小地区差距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从而达到稳定的经济发展增长。
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区域财政政策的另一个根本目的是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地方经济各有优劣势,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最终实现全体的收益,由此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健康增长。
7197 区域经济合作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合作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概述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同一地区内的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商和合作,旨在促进彼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一种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在多个方面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许多好处。
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和数据,通过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来分析其对实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影响。
支撑经济增长的好处区域经济合作的支持下,国家之间得以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从而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通过区域间贸易的互相促进和增加,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的互补性,也具有更好的优势互补,这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地区化的贸易和经济联系可以支撑本地的经济增长,帮助刺激研发和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强区域间竞争和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也鼓励区域间的竞争和合作,促进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
当国家合作时,他们会分享知识、技能和工作方法。
这种交流有助于消除竞争者之间的摩擦和冲突,降低成本。
通过分享经验和共同合作,产生在全球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并能发挥全地区优势。
推动贸易自由化合作使得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快。
在一个区域间,贸易自由化是、投资和流通是可以协议的推动的,可以促进跨境商业活动的增长。
贸易部门也可以在区域间进行密切的合作,使得关税、壁垒和其他限制减少,商业自由增加,进而推动商品的销售和购买。
挑战和解决方案区域经济合作也面临许多挑战。
对于不同国家间的利益分配、文化差异的问题,以及对包容性政策和规定的不理解,都会减缓区域间的合作。
要想克服这些挑战,需要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通过限制贸易壁垒、合作、协商和达成共识,可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
进一步的,投资、开发交流项目、政策协合性,可促进区域企业间的经济和贸易互动。
结论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合作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明显且持续的促进作用。
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互通、知识分享和技术交流,有助于与提高竞争力增强合作精神。
也有利于降低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壁垒,扩大市场规模,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浅论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浅论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创新被认为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理论层面上,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五大促进作用。
早在1998年,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因此,技术创新被认为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
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得区域经济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
而知识经济则以智力资源和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实质上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
因此,创新被认为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区域创新能力不同,使得区域经济在不同范围内展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
因此,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信息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单会受到自然环境与资源能源的影响,还在很在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区域政策。
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随着区域政策的不断调整而逐渐演化的,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不断的升级、优化,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空间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巨大变化主要是由不断增强的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引起的,但是,其中,地方政府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区域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
区域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内部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也可以促使区域内部的生产要素得到最合理的流动。
地方政府是推行区域政策的重要力量,其配置区域资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推动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实现各个区域间的公平、平等;另一个则是推动区域资源在各个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全面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
可以说,区域政策不但会影响到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均衡状况,还会对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一、区域政策的概念和类型从理论上来讲,区域政策是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完全由市场对经济行为进行调节的一个否定。
迈达尔在1957年提出了“累积因果理论”,他明确表明“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更倾向于是扩大区域之间的差距而非缩小”。
赫什曼在1958年著作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到了相似的观点,并提出了“边缘区域与核心区域理论”。
艾萨德在1960年写作的《区域分析方法》一文中,也是用上述观点为前提来全面阐述各个区域的经济开发理论和方法的。
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区域政策”概念首次出现,也被叫做是“区域发展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或是“区域经济政策”,由于使用人员的约定与习惯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别,为方便起见,本文将其统一称为“区域政策”。
学术界的各位学者对“区域政策”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举例来讲,鲁希曼提出了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从空间范畴展开的,杨开忠提出了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自于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李树桂等则认为区域政策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制定的各种引导性经济活动或是政策,以通过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在区域之间的配置情况,达到各个区域之间合理分工、推动各个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目的。
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也就是说在一个分权与集权并存的经济体制中,从区域政策的目标与效果出发,存在四种不同的区域政策,具体如下:1.资助型政策资助型政策是指在实施之后不单会对本区域,还会对其他区域产生有利影响的政策。
一般情况下,集权者喜欢使用资助型政策,原因就在于集权者从全局考虑,力图采用一项政策就能够实现几个区域经济的同时高度发展。
而分权者一般出于本区域的经济利益考虑,虽然认识到资助型政策会对本区域产生或多或少的积极影响,但是,由于考虑到政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所以往往很少采用资助型政策。
例如,国家倡导的东西地区合作,取得的成效要比预期效果差的很多,原因就在于此。
2.抵触型政策抵触型政策是指实施后会对某区域产生有利影响,而对其他区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对总体的经济发展目标不利的政策,例如,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构化。
一般情况下,分权者喜欢使用抵触型政策,而且经常是过度采用,容易导致区域间的互相封锁,甚至引发更大的矛盾。
而这些是集权者不愿意见到的,所以说,即便是在分权的体制中,中央政府也要不断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3.混合型政策混合型政策是指实施后会对本区域产生有利影响,而对其他区域既会产生益处也会带来害处的政策。
一般来讲,这种政策是集权者与分权者均可以接受的。
但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前提下,集权者必须要加强中央政府的调控力度,适时地制定一部分抵触型政策,以引导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4.中性型政策中性型政策是指实施之后会对本区域产生有利影响,而对其他区域既没有益处也没有害处的政策。
这在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政策中是很难找到的,尤其是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之间必然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关联。
二、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产业集聚作用导向性的区域政策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企业在区域间的迁移。
一般来说,发达区域对营业执照颁发的标准愈严格,就愈能够促进企业向欠发达区域搬移,而欠发达区域的企业优惠政策与补助愈多、区域差异愈明显,也就愈能推动企业向欠发达区域迁移。
企业的区域性迁移能够促进同行业、同类型的企业逐渐向一个区域集中,形成产业齐聚效应,产业集群可以推动产业加快升级、信息加快交流、成本趋于最小化,也会扩大对外界区域的影响。
2.资源配置作用适宜的区域政策可以引导区域内部的有限资源流向效益高的行业、产业以及其他具备先导性的行业、产业。
具备一定政策导向的区域政策可以对区域内部的物力、人力与财力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有助于推动其向上游行业、产业移动,从而实现区域内部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使用。
3.资源增值作用区域政策的资源增值作用指的是政策将集聚产业内部的资源加工成深度加工产品,实现资源增值的功能。
随着区域政策对产业集聚作用的不断增强,区域从产业集聚中获取经济效益的可能性就愈大,也就是说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集中及其相互配合,可以为地区带来各种费用上的节约或是经济效益上的提升。
这就大大增强了资源的增值作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李 援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资本缺乏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也不甚均衡。
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区域社会稳定以及提升区域人民生活水平,而这些都是通过区域政策得以实现的,可以说,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区域政策的内涵与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区域政策的作用过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区域政策;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348-02区域经济用,从而促使区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4.就业创造作用就业创造是区域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区域政策可以引导区域内部的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最合理利用、国民收入增加,随着欠发到地区的经济发展,各个区域间的差距必然缩小,相应地,也会创造出很多就业机会。
同时,区域政策能够引导财政资金与私人投资资金向新兴产业或是可以容纳更多劳力的产业流动,为区域内部的剩余劳力创造就业机会,也会有助于区域产业的升级、优化。
5.地区自强作用地区自强作用是指区域政策在促进产业集聚与资源增值的过程中,地区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效能,例如,由于区域政策的产业集聚作用,大量的企业势必需要一系列为之服务的非生产型与生产型行业,从而使得这些行业也在本地区获得高速发展,行业的发展会引发区域人口的大量增加,而人口的增加会引发其他的一系列为之服务的产业获得相应的发展,从而促成区域综合实力的增强。
6.区域扩散作用区域扩散作用是指区域政策促使形成的产品或是技术,除了可以供给本区域人民消费与使用之外,还可以有选择地供给其它地区的人民,其他区域为了取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也会开发部分产品,以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
随着区域政策推动地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地区必须从更大的范围中取得越来越多的矿产品、农副产品等初级的原材料,这就需要利用技术转让、对外投资等扩散形式推动广大的区域增加对这些产品的生产量,促进地区的产业升级,从而提升其综合实力。
三、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通过增加、稳定或是缩减区域政策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说,区域政策的改变会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政策的缩减会引发地区走向败落正如政府在“二五、三五、四五”时期,经济政策倾向于内地,导致政策西高东低,在西部地区建立起许多的企业中心,例如宝鸡、兰州、西安等。
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政府政策又倾向于东部地区,原有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很多生产力与高新技术人才都被吸引到东部地区去了。
2.区域政策的增强会促使地区成为发展重心区域政策增强的地区通常会成为产业引力重心,可以推动区域生产力与人口向该区域集聚,例如珠海、深圳、海南、汕头等经济特区,增强地区的区域政策力度,可以有效地牵引生产力流向这些地区。
3.区域政策的稳定有助于地区的稳步发展如果区域政策不产生突发变化,那么随着区域政策力度的逐渐加大,区域结构也会在原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上获得进一步地稳定充实,例如,我国中部地区。
综上所述,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政策,不仅有利于我国各个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
参考文献:[1]张秉福.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对外经贸财会,2006(04).[2]刘玉.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效应与实施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7(09).[3]姚敏.中国区域经济政策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分析[J].中国发展,2011(04).作者简介:李 援(1975-),女,河南郑州人,讲师,从事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方向的研究。
经济带跟其他经济带一样,并没有初始禀赋的优势。
D2系数显著为负,反映了在其他条件不变下,珠三角地区有初始禀赋的劣势,实际情况是,珠三角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等都比其他两大经济带差,验证了模型的结果。
X1*D1、X1*D2、X1*D3分别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珠三角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环渤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各自GDP的影响程度。
三者均显著为正,反映了这些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正向作用,这是三大经济带的共性。
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度(X1*D2)的系数为0.808820,远高于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表明珠三角的经济增长相对更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
在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
X2*D1、X2*D2、X2*D3反映了长三角地方财政支出、珠三角地方财政支出、环渤海地方财政支出对各自GDP的影响程度。
三者也均显著为正,反映三地经济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政府的投资作用。
经济增长对政府财政支出的依赖程度上,环渤海 ﹥ 长三角 ﹥ 珠三角。
这与现实情况相符,中国由北向南,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环渤海地区传统上还是已大中型国企为经济主体结构,对政府依赖大,而珠三角则民营经济活跃,市场经济发展更为充分,相应的对政府依赖小,这些地区往往处于相对的小政府状态。
四、结论本文通过引入虚拟变量,将34个地级市分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部类,构建个体影响模型,找到了同一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对三大经济圈的不同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