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整体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客观选择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特征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

其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旨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

一、经济发展的战略和路径选择在经济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了一系列关键的发展路径选择。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注重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强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二、政治体制的战略和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和中国实际情况的特点。

政治体制的战略和路径选择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通过党的领导,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法治建设。

坚持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保障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民主建设。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和范围,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度和获得感。

三、社会文化建设的战略和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文化建设是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后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后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后题答案二.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实践证明了改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模式的反思,开放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最终确立,得益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中国大地上成功地得到了验证。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新发展,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都各是一种经济体系,是配置生产资源的手段,是维护行为主体利益的一种经济制度,即维护参与经济活动所投入的资源来获取利益的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是政府计划指令,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是商品交换,都是与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制度,正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制度一样。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搞市场经济,不能抛弃宏观调控,而且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不同之处是所有制。

2.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2023职称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10-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职称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10-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

A、共享发展B、绿色发展C、创新发展D、协同发展2、与“十四五”规划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删除了()。

A、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B、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C、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D、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二十大报告突出的关键点是()。

A、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B、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C、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理念D、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改革4、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A、便捷化B、程序化C、简易化D、通俗化5、我们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A、融合集群B、独立自主C、中外合资D、集中创新6、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体系。

A、交换B、流通C、生产D、分配7、()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A、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与促进共同富裕B、实施就业优先战略C、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D、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二、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安全保障防线集中体现在()方面。

A、文化安全B、政治安全C、经济安全D、国家整体安全E、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我国面临的三重压力与考验是指()。

A、我国舆论环境导致创新创业环境疲软B、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C、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D、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E、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硬骨头多3、要坚持的重大原则包括()。

A、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D、坚持深化改革开放E、坚持发扬斗争精神4、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深度融合。

A、先进制造业B、现代畜牧业C、先进工业D、现代农业E、数字化制造5、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

A、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B、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C、提高全要素生产率D、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E、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国开(XX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00分)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网上考试平台,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案例。

2.组成4�D8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小组成员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讨论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资料占10%,网上实时讨论占20%,内容占70%。

3.每个小组自定时间必须在网上实时讨论,互相交流,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辅导教师网上实时指导。

4.每个小组学习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字数不少于1000字,以小组组长的姓名(后附小组成员名单)提交。

教师根据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参考答案:不管是从军事上看还是从政治上看,南海区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理应走出去,融入到世界舞台中。

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全局,中国应该向世界表明中国的态度,并努力寻求在南海加强合作的途径和方式,促使南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个人讨论提纲: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针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分类,每一类别对公共政策环境都有较大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自然地理对公共政策影响:南海问题的由来:自古以来,中国都对南海地区拥有主权,由于中国的强大,并且南海地区多为中国的藩属国,所以这些藩属国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直到美国的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大量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南海逐渐成为世界上航运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知识点归纳1. 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2. 我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一、对外开放3. 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①在开放的世界里,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③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4. 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怎样做?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 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6. 加快我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7. 什么是对外开放(怎么对外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8. 对外开放的作用?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和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9.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0. 如何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11. 如何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注意的问题)?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当前态势,探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思路。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战略和政策,推动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创新发展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本文将首先回顾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然后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建议,以期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未来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辽阔的国家,其区域协调发展态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繁荣与稳定。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呈现出积极的变化,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从总体上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先行优势,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加快了发展步伐,特别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等战略政策的推动下,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也应看到,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人才等方面存在短板,制约了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些地区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差距,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整思路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加快发展步伐,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二是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层次和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区域间的人才交流与培养,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阐释

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阐释

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阐释当今中国,处理复杂经济社会关系如同弹钢琴,统筹兼顾各方面发展如同指挥乐队,只有协调,才能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响曲、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曲。

“五大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推动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

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为理顺发展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必将证明,把握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到协调发展,我国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协调与失衡相对立。

历史上,失衡的发展、失衡的体制使一些国家落入“陷阱”、陷入灾难。

协调发展理念,是认识把握协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提出来的,是正视我国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协调发展吸取世界发展经验教训,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之举。

发展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协调联动。

需求无限性与供给有限性的矛盾、此消彼长或此强彼弱的矛盾、发展慢与发展快的矛盾长期存在。

消弭这些矛盾,既要推进发展,又要搞好协调,实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这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求发展、谋发展,但发展从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进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总要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陷阱,最棘手的是“中等收入陷阱”。

二战结束不久,许多国家和地区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协调好的国家和地区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协调不好的国家则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拉美一些国家已在“中等收入陷阱”里受困挣扎长达数十年。

它们除了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饱受就业困难、贫富分化、社会动荡、腐败多发、贫民窟乱象、公共服务短缺等的困扰。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梳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分析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逻辑框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界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本文将回顾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揭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以及国家宏观战略和政策导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提出构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逻辑框架的思路和方法,包括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区域联动等方面。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逻辑框架,本文旨在为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区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

从东部的沿海发达地区到西部的内陆欠发达地区,再到中部的崛起地带,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早期的政策优势,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

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但由于历史、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因

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因

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因文章标题: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因导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指在国家层面上,通过统一规划、协同发展、差异化发展等方式,促进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差距的问题。

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各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挑战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产生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会导致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扩大,还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和经济风险。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资源禀赋的差异和矛盾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较大。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如沿海地区的港口资源和自然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资源匮乏。

这种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也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大原因。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互补和整合,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全国资源利用效率。

三、城乡发展的差距问题城乡发展的差距是我国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经济发展快速,享受着先进的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而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下。

城乡发展差距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还会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加剧城市问题。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四、环境问题的亟待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代价是环境的恶化,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

这给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通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环保产业布局等措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国 家结构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从国 家结构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从国家结构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国家结构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家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和路径也会有所不同。

从单一制国家结构来看,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权威和集中的权力,这为推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这种结构中,中央政府能够通过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规划发展蓝图以及调配资源等手段,对各区域的发展进行统筹协调。

以我国为例,作为一个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都是在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动下展开的。

中央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引导各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协同互补。

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旨在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交通一体化、产业转移与承接以及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长江经济带发展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则致力于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促进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深度合作。

在单一制国家结构下,中央政府还可以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扶持,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同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如高铁网络、通信网络的布局,促进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区域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然而,在单一制国家结构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中央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可能会导致部分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效果。

相比之下,联邦制国家结构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相对明确,地方政府在本地区的发展事务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防现代化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防现代化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防现代化纵观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大国的崛起几乎总是与战争扩张如影随形,战争崛起是大国崛起的主要模式、基本道路、通常选择。

中国的发展是否也只能走这条老路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几十年的实践表明,中国的发展已经走出一条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新的和平发展的道路。

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中国不称霸、永远不称霸,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中国的权宜之计,而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

第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源于中国核心领导层治国理政科学理念作出的理性选择。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曾长期遭受外来侵略,更谈不上经济社会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基于对历史发展的清醒认识和对持久和平的真诚愿望,中国领导人始终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基本的政治理念。

在国际交往中,中国积极倡导并始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上,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在维护国际安全上,积极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等,都是这一理念的具体表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对外,坚持与邻为伴、与邻为善,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些深邃的战略思想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识,已经体现到中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之中。

第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作出的自觉选择。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热爱和平、追求和平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与实施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是中国政府为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国各地区共同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本文将从形成背景、发展目标、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一、形成背景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区域发展差异大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

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其次,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对全国整体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了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战略部署,旨在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形成全国区域发展协同、统筹的新格局,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和协同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有效调节各地区间的差距,推动全国各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其次,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中国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机制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制体系,以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

首先,建立政策支持体系。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经济、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其次,加强地方政府协调合作。

各级政府要加强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再次,推动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

通过放宽落户政策、优化交通网络、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实现地区间的互补发展。

最后,加强监测评估和政策调整。

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各地区的发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政策调整,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

总结起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与实施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全国各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推动国家区域均衡发展

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推动国家区域均衡发展

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推动国家区域均衡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往往是重点。

然而,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推动国家区域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重要目标。

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全国各地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意义重大。

首先,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东部沿海地区相对条件优越,长期以来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极,但也由此带来了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

过多的重工业和高污染产业集中在东部地区,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实施崛起战略可以促使东部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逐渐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依赖,向技术密集、环保型产业转型升级。

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可以推动城乡发展的协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城市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人口过剩、交通拥堵、住房问题等困扰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

而中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实施崛起战略可以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人口和资金流入,分流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

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可以借鉴东部的城市发展经验,避免重走东部城市化的弊端,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

再次,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协作合作。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不同地区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而中西部地区通常是相对落后的地区,确保其崛起和发展,可以促进地区间的平衡与协作。

从长远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的资源和劳动力,为东部地区提供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支撑。

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可以通过与东部地区的协作合作吸纳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推动自身的发展。

最后,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可以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与可持续。

国家的治理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如果不解决区域间的发展失衡问题,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体稳定和社会秩序。

通过坚持中西部崛起战略,可以推动国家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减少不平衡性的冲突和差距,从而有效地维护国家的治理。

谈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认识

谈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认识

谈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认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认识
作为一个广阔而多样的国家,中国面临着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旨在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全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发展理念之一。

该战略将全面统筹考
虑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个地区的协调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还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推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互动。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拥有较为先进的产业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中西部地区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通过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同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重视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农村地区是中国发展中
的薄弱环节,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政府鼓励农村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各个地区
之间的均衡发展。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东西部互动和农村发展,我们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进步,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习题答案人大版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习题答案人大版

第一章1.有哪些与战略管理的兴起与发展相关的重要理论?以环境分析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以及以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

2.企业战略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性质:企业战略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科学地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制定战略决策,评估、选择并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特点:企业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六大主要特征。

(1)指导性:企业战略界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向、远景目标,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行动指南,并筹划了实现目标的发展轨迹及指导性的措施、对策,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起着导向的作用。

(2)全局性:企业战略立足于未来,通过对国际、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行业等经营环境的深入分析,结合自身资源,站在系统管理高度,对企业的远景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3)长远性:兼顾短期利益,企业战略着眼于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思考,确立了远景目标,并谋划了实现远景目标的发展轨迹及宏观管理的措施、对策。

(4)竞争性:竞争是市场经济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才确立了“战略”在经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面对竞争,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内外环境分析,明确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设计适体的经营模式,形成特色经营,增强企业的对抗性和战斗力,推动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5)系统性:立足长远发展,企业战略确立了远景目标,并需围绕远景目标设立阶段目标及各阶段目标实现的经营策略,以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战略目标体系。

(6)风险性:企业做出任何一项决策都存在风险,战略决策也不例外。

市场研究深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准确,设立的远景目标客观,各战略阶段人、财、物等资源调配得当,战略形态选择科学,制定的战略就能引导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反之,仅凭个人主观判断市场,设立目标过于理想或对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偏差,制定的战略就会产生管理误导,甚至给企业带来破产的风险。

五大发展理念的正确内容

五大发展理念的正确内容

五大发展理念的正确内容“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的正确内容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核心思想,也是未来五年我国发展思路的新提法、新举措。

“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1、创新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

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并将其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高质量,以发展高质量促进思想大解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创造活力充分涌流,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激发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2、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因

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因

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因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的加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日益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本文将从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因进行探讨。

二、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1.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

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2.资源禀赋不均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较大。

沿海地区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而内陆地区则相对匮乏。

这种资源禀赋不均导致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3.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而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则相对较少。

这种环境污染不均也加剧了各地区之间的差距。

三、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1.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2.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这对于提高全国整体生产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改善环境质量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改善不同地区之间的环境质量差异,减轻沿海和大城市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使得整个国家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手段,引导各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2.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内陆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国家战略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协同性分析

国家战略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协同性分析

国家战略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协同性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国家战略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现代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战略规划是指国家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制定长期规划和政策,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指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国家战略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依赖。

首先,国家战略规划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制定国家战略规划时,政府会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例如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发展需求,从而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战略规划中,基础设施建设通常被视为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国家战略规划中会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国家战略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协同性可以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好的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吸引投资和提升国家竞争力,进而实现国家战略规划的目标。

然而,国家战略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协同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策的一致性是影响协同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国家战略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不一致或相互矛盾,就会导致协同性的降低。

例如,如果国家战略规划中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中却存在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就会破坏协同性。

其次,资金的供给和分配也是影响协同性的重要因素。

基础设施建设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国家战略规划中的资金分配往往是有限的,如果资金供给和分配不合理,就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或不足,从而影响协同性。

此外,地区差异和利益冲突也会影响协同性。

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利益分配存在差异,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和协同性的降低。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逻辑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逻辑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逻辑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本文将从战略的演进逻辑出发,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二、战略起源与发展2.1 起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当时,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政府开始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2.2 演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

从最初的政策措施到如今的全面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2.1 第一阶段:政策试验阶段(199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央政府对一些区域进行了政策试验,以探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

例如,1994年,中央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2.2 第二阶段:政策扩大化阶段(200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央政府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扩大化,将其应用于更多的地区和领域。

2004年,中央政府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

2.2.3 第三阶段:整体推进阶段(201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央政府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全面推进。

2014年,中央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过程与成就3.1 实施过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3.1.1 制定规划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文件,包括国家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重点领域。

3.1.2 资金支持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基金等方式,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1.3 产业转移中央政府推动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论文--军事理论

论文--军事理论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摘要:天下虽安,国无防不立,中国必须加强军队建设,不恋战,但也决不可以忘战,忘战必危中国。

从当今国际环境看,我国在看似和平的环境中稳定发展,但所面临的挑战是越来越严峻,在当今国际坏境中,美国依然是世界霸主,强权政治充斥整个世界,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利器来进行自我防御,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缺一不可,必须齐头并进依靠军事力量来保护。

因此,我们的军队要加强建设,加强军队训练,随时准备投入到战争。

关键字:中国国防建设,国际战略格局正文: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创有“居安思危”一词,就是要告诫后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我国大儒孟子也曾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论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然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这也是告诫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方可保家卫国,这就好比守业要比创业更为艰难…要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自我完善,要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忧患意识,否则则会将辛苦打下的江山易主,转手他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尽图享乐声色犬马,江山与拱手送人无异。

正因为李世民有此观,才造就了极盛一时的“大唐盛世”。

而历史上君逼民反也不在少数,像陈胜吴广,天地会,白莲教,太平天国,还有似荆柯一般的死士,都是因民怨甚重,像杜甫有诗云“朱门酒肉臭,门有冻死骨”,都是因为统治阶级的贪图享乐……在当今社会,更有不胜枚举的国家由于忘战而导致了危险…就那我们中国来说,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时刻刻都在告诉我们忘战必危,而如今又面临着钓鱼岛的主权之争…中国!我们不会忘记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只有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们只有变强才可以抵御外敌,只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才可以在突如其来的战争面前有最充足的准备,以赢得胜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相对和平时期的延长,一些人的忧患意识正在淡化,有的甚至认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已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

只知道“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而不知道“无军不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整体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客观选择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正进行社会转型和国家的整体内在要素重新整合的我们国家而言,确定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是现代化本身提出的任务,也是中国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国家发展战略的特点国家发展战略,指的是富国强民之道,是在和平环境中,通过科学的战略指导,确定发展的方向、目标,推动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系统协调、整体发展,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为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所实施的战略举措。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全局性。

国家发展战略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具有关乎全局的战略地位,是立国、强国的基础。

也就是说,实行与不实行某项国家发展战略对于一国而言其意义关系国家的存亡兴衰。

如搞活国有企业、控制人口增长、科教兴国等发展战略就是如此。

战后日本、西德之所以能在短短20年时间内由一片废墟跃升为世界强国,科教兴国是其成功的主要秘诀。

2.长期性。

国家发展战略不是短时间的政策措施,它发生作用的时间是长期的。

这种长期性特点决定了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加以解决,国家发展战略本身是解决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3.超阶级性。

国家发展战略在本质上尽管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并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却是超出阶级、政党利益之上的,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发展,也就是说它意味着维护和发展社会的公共利益。

如发展经济、对外开放等大的发展战略问题。

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4.系统性。

国家发展战略是各种要素、各个层面的复合体,具有系统整体性特征。

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是经济发展、政治与国家体制发展和文化社会发展子系统的集中统一。

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层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各层次之间在逻辑上或在实际上不是平行并列,而是有重有轻,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相互渗透和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

而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诸要素中,有一个是主要的,如现阶段经济发展就是主要的,其他的发展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或结果,经济发展以其他系统的发展为条件,整体协调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形成对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在本世纪头二三十年乃至半个世纪之内发展仍是国家利益的根本所在。

因此,国家发展战略的形成是国家发展现实需求的产物,也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

1.历史总结,这是国家发展战略形成的重要前提。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其历史发展的延续,所以,国家发展战略的形成应当分析考虑本国的历史条件、历史因素,特别是对目前和未来国家发展能够产生长久作用的历史因素。

如我国五六十年代的人口放任政策导致了今天无法逆转的巨大人口压力,这就是教训。

80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并不亚于当年的人口失控,大大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横向比较,取长补短作为参照是国家发展战略形成的另一因素。

中国与日本同是亚洲国家,在19世纪同时面对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压力,但日本却及时地向西方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同时进行国家体制的改革,短短几十年一跃而为亚洲强国。

与日本相比,我国却闭关自守,顽固坚守封建体制,使得国家任列强宰割,国势日衰,失去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前苏联忽视经济的发展,市场化改革缓慢,一味地扩大军备,进行力不从心的国家扩张,在改革中首先削弱国家的控制能力,结果导致整个国家的解体。

比较前苏联的崩溃,可以吸取很多教训。

前车之鉴,十分值得我们研究和注意。

3.科学预测,这是国家发展战略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价值取向已由参照过去转为放眼未来,对未来的世界格局、国家发展变化的趋势如果不清不明,就无法确定正确的国家发展目标,也就无法明了国家长远和根本的利益之所在。

因此,必须一方面明了发达国家的国家发展历程和目前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根据科技、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发展的未来前景,对国家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适合于未来的目标和战略。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综合国力需要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总量提前实现了“翻两番”,2003年,经济总量达11万亿元,相当于1.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的另一突出表现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人有了极大的自信,增强了自尊、自强精神。

我国已经彻底摆脱了既贫又弱的国家形象,在世界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追求发展的世界,是依靠实力竞争发展的世界。

所以,无论是国力强大的国家,还是国力衰退的国家都需要根据新的实力变化,重新确定自己的利益范围,定好自己的坐标,明确发展的方向。

对于综合国力快速增长的我国,在取得阶段性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分配关系尚未理顺,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

这些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奋斗目标,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国家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都要有所变化,要进行重新审视,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而国家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在国家发展中两个方面的大问题,一方面是使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获得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发挥与自己身份相符的作用。

四、国家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系统优化与整体协调发展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是传统发展战略的产物,这种战略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实施这种战略,国家非但没从经济发展中受益,反而更深地陷入了分配不平等、贫富分化的巨大苦难之中,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经济有增长而无发展。

片面的经济增长战略与技术装备的落后,也导致了对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可持续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发展是一个可以无限延续的连续的过程,发展是整体产生的变化,发展是多元的,除了经济发展外,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

经济的发展不能代表社会的、政治的、家庭的和个人的发展,发展也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

在已进入21世纪的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应从重点发展转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系统优化发展,整体协调发展,即系统优化与整体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科学判定。

把系统优化与整体协调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着眼点,这是从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国际环境这一实际情况出发的。

首先,中国有五千年独立的文明,还有13亿人口,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西方有巨大的不同。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既不能效仿发达国家,也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巨大的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发展与变革的需求同时并存。

而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推进经济、社会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是最终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共同发展。

其次,中国现代化起步较晚,又面临着冷战后出现的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环境问题全球化的特殊背景,使我国在保持社会稳定,面对竞争压力,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进行选择等一系列问题上不得不迎接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挑战。

整体协调发展关系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再者,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载,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目前的环境背景相当脆弱,污染破坏相当严重,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我们的国家发展战略应当是四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我们的发展观,应该是国家的整体发展观,发展应更具有一种整体性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个整体性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涉及经济系统,还包括政治系统、文化价值系统、组织区域结构和自然系统等社会自然的几乎所有方面,而且这些方面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发展意味着整体水平的提升,文明整体的转换。

新世纪新阶段,经济优先发展仍是正确的必须的选择,但同时我们国家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所采取的行动也成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我们在变革经济、文化和政治各个系统时必须采取相互协调的行动,不能在各个实践领域中孤立地决策和行动,而忽视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优先推动经济增长,必须从经济交往与社会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从经济交往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从经济交往—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的整体联系中把握,从而推进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