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数的认识(数位表)
《11-20的认识》说课稿(通用7篇)
《11-20的认识》说课稿《11-20的认识》说课稿(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1-20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11-20的认识》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基础。
可以说这一节在整册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学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掌握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3、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
4、在富有情趣的数数活动中,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11-20各数的读写,顺序和大小。
?难点:会说11-20各数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及相关知识,对20内的数也有一定的认识。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上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三、教法学法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索法、自主学习法、师生互动法等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交流、迁移的方法组织学生认识11-20间的每个数,理解10个一是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观察导入,揭示课题--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实践应用,发展新知--课堂总结(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打开书73页,播放视频,仔细观察,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让学生数一数并填写表格。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教材来源: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2012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题:11-20各数的认识课时:第1课时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建立数位概念。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
2、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一个个数,而是以十个为一群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
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数一数、摆一遍,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摆一遍,想一想,这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是把图像与数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过渡到抽象符号的重要环节。
同时,学习本部分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合成的。
二是数的认识的拓展。
为了让学生较全面的认识数,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读数。
3、学情调查分析10到20各数能读出来,但是对于他们的组成不了解。
还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简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样能让学生感知10个的数的简便性,是本节课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理解和建立数位的概念,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样实效地组织活动也是本节课所要考虑的重点。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考虑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评价任务1.按顺序数出11-20各数。
2.同桌两个互相说出11~20各数的组成。
学习过程:期,学生已基本上认识11-20的数,也会从0数到20或者从11数到20。
但对于这些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
数认识讲座(吴正宪)
(米、分米、厘米)来帮助学生学习。并不涉及到小数的计
数单位和数位;到了第二学段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才抽象出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以及完善数位顺序表……两个学段 的重点不同,呈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也应当有区别。要根 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
义。
“数起源于数,量产生于量” 在整数、小数 的学习中充分利用“数数”教给学生系统地数, 引导学生总结“计数法”的规则。 在数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单位的 重要性,不断感受度量在分数建立过程中,与 整数的一致性。
数到逐步理解掌握自然数的实际意义,由只会认数到开
始学习运用数,所以这一过程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 分重要的。当然在一个一个地数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 学生几个几个地数,如: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 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以此来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五、注重在循序渐进中理解数的意义
学生对于数概念的理解需要多层次、多角度、 多阶段的渐进学习,希望老师们能够整体把握好 各部分内容的要求与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使 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对自然数能够有一个较 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分之二 、八分之三 、
以此类推。这列数是按照一个单位进行数
数的,无论是整数、小数、分数它们的数都是
计数单位的累加。
把握好小数认识教学的两个阶段
关于 “小数的认识”教材也分成了两段,一段是小数的 初步的认识,一段是小数的意义,我们知道关于小数的初步 认识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元、角、分和米制系统
在数概念建立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借助具体情境理解数的意义
二、注重把握核心概念理解数的意义
三、注重借助多种模型理解数的意义 四、注重借助动手操作理解数的意义 五、注重在循序渐进中理解数的意义
20以内数的写法
20以内数的写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能够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教学难点理解数位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数20以内的数(1)从1数到20.(2)从20数到1.2.读出下列各数并说出它的组成.11、13、16、18、20分别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回答.师:同学们对11~20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怎么写这些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指导探索.1.教学例4【演示动画“写数”】(1)出示数位表师:这个表叫数位表.它可以帮助我们写数.上面标着数位的名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闪动)第二位呢?(十位闪动)写数的时候,如果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呢?(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3个一就要在个位上写几?(在个位上写3).(2)出示小棒图:师:这是多少根小棒?(12根)12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随学生回答,将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两根小棒移到个位上.师:有1个十要在十位上写几?有2个一要在个位上写几?十位上的这个“1”表示1个什么?(1个十)个位上的这个“2”表示2个什么?(2个一)这个数是多少?请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写出一个12.(3)学生摆小棒试着写15.师:请你先摆好数位表,然后在数位表的上面摆出15根小棒.说一说1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在什么位上写几?5个一呢?请同学们把它写在数位表上.(学生试写)请一人说自己是怎么写的.(4)学生独立探索20的写法.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交流写法.师:个位上不写“0”行不行?为什么?老师演示:擦掉数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学生书空,边说边写“20”.2.教学做一做.(1)看图写数:出示p79格子图(一)师:如果不摆小棒,没有数位表,你能看图写数吗?这有两行格子,左边的黄格子有几个?右边的粉格子有几个?一共是多少?这个数怎么写?(先写十位上的“1”,再写个位上的“4”).出示p79格子图(二)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写数吗?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出示计数器.师:这是计数器,是用来计数的,右起第一档是个位,第二档是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边拨珠边提问:十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个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11)师:同样是1个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量就不同.这个数怎么写?请你书空.出示计数器图(一)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出示计数器图(二)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2)用数字卡片摆数老师说,学生摆.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三、巩固练习.1.在田格里写数(11~20)2.口头填数.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识,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85~87“整理和复习”、“练一练”以及“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1.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序数含义、组成等知识,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11~20各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有条理、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的认识,从而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自主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整体把握20以内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一、知识回顾1.单元知识梳理。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知识,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就是1个十;我认识了11~20各数,会读写各数,知道了它们的组成;我会给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我会比较数的大小;我会计算十加几、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十几减十……师:你们说得非常好,学习这么多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知识回顾,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为后面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动手制作“知识图”。
师:(课件出示××整理的“知识图”)同学们请看,这是××同学制作的“知识图”。
我们来看看这张知识图上有哪些知识,××是怎样将它们排列起来的?【学情预设】预设1:我从××整理的“知识图”中看到了我们学习过的十加几,十几减几以及十几减十的计算。
预设2:我还发现整理了数位表,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3,表示13这个数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预设3:我也有发现,在××的“知识图”中,有我们学习过的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求12和16之间有几个数,通过图示我知道了这两个数之间有3个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课标解读
《11~20各数的认识》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确凿进行运算”“在详尽的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发展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详尽情境中,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课标解读《11~20各数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数学教学体系的基石。
11~20的认识又是数与代数内容的前期基础,因此在一年级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
为学习20以内加法、减法做好准备。
其教学内容可分为数的概念建立和数的运算以及综合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三部分。
第一部分:数概念建立: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共3个例题。
例1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例3教学写数,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
第二部分通过运算深化学生对11~20的认识,也安排了3个例题:例4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操作(摆小棒)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例5,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
第三部分是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
例6就是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并运用数数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丰盛的素材,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体现学习过程。
单元重点为: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掌握数位:十位与个位。
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以内数的排列
20以内数的排列
RESET
数射线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找规律,填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5、7、9、11…… 单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7 9 11 13 15 20 18 16 14 12 10 3 6 9 12 15
猜一猜,圈一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这1比6个1的6数大前1和是817面由和是相1是2哪邻个0哪个中的十数个间是和?的数哪2个是两?一哪个组个数成数?的??
2、4、6、8、10、12……双数
找规律,下一个是谁呢?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猜一猜小动物后面是几呢?
6 8 10 12 14 16
20以内数的排列
数位表
19在数位表里怎么写呢? 9在数位表里怎么写呢?
十位
个位
1
9
9
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
两位数 一位数
5 6 1 2 7 4 10
你能把它按从小到大顺序数一数吗?
1 2 4 5 6 7 10
你能把它按从大到小顺序数一数吗?
10 7 6 5 4 2 1
你能从11数到20吗? 那20数到11呢?
数的认识表格
学校:青岛安国路小学
姓名
王倩
学科
数学
年级班
六年级
课题
分数、小数的性质、因数倍数
的整理与复习
课时
1
课时
教学
目标
基础性
目标
1.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2.在对知识回顾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谈话:数几乎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学好数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复习与这些数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数的改写和数的大小比较)
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数的改写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
1.数的改写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说明,老师及时点拨讲解。
(1)提问:同学们,对于她的整理,你还有什么想法要补充的吗?
出示标有0的数轴,
谈话:观察这条数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区别。
引导学生梳理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数、除法与比的关系。
1.谈话:先同位互相说一说什么是数位、计数单位,完成数位顺序表。
2.提问:观察完成的数位顺序表,你能知道什么?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一)回顾知识,合作整理。
(二)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三)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学生可能回答:
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正负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第1课时数数和读数教学内容:课本第82-83页。
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谈话: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2、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先讨论讨论。
看看谁的办法好?二、探究交流(一)操作。
认识“10个一是1个十”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来抓一把,看看有多少根?先不数,猜一猜你抓了几根小棒?请你数一数,你猜对了吗?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了你手里有几根小棒。
讲述:刚才抓小棒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数,才能知道抓到了几根小棒,那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能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吗?试着摆一摆。
小组成员一起讨论。
全班交流得出:把十根捆成一捆来数最快了。
因为10个一就是1个十。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2、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3、反馈:指名让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4、(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10个一)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是1个十)。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满了10根小棒就捆成1捆,表示1个十。
5、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
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
聋校数学第二册教案一、11~20各数的认识(10课时)
一、 11~20各数的认识(10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了解11~20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4、使学生能够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教学重点:20以内各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20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钟面。
教学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4和“做一做”,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能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并能正确地读数。
教学重点: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用小棒数10以内的数。
2、比较大小。
二、新课。
1、教学例1。
(1)让学生拿出小棒,教师引导学生数小棒。
(2)从1数到10,教师用橡皮筋捆成一捆:10个一是一十。
(3)数到20。
让学生看到1捆是1个十,2捆是2个十,就是20。
2、教学例2。
出示10根捆成的小棒,放在左边,在右边一根一根地添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几,并且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引导学生看图“13”的组成,读作:十三。
3、教学例3。
12读作:18读作:16读作:20读作:学生读数,再说每个数的组成。
4、教学例4。
出示直尺,让学生读出10以内的数,再让学生读,结合直尺的数,向学生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7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练习。
2、做练习一第1、2题目。
四、作业。
让学生练习从一数到二十。
教学后记:教学中辅助以小棒数数,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从19过渡到20,在下面的教学中要强加训练。
使学生能够熟练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间物体的个数。
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上的例5、6和第3页上的“做一做”,完成练习一的第3~6题。
《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范文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3—74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2、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课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
第二、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1~20各数,并且知道它们的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欢迎吗?来点掌声好吗?下面张老师有个问题,你们知道今天教室里来了多少位听课的老师吗?我们转过头,按顺序从左边开始一起数一数,好不好?2、看来我们身边很多事物的数量都超过了10,所以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大些的数,(板书、指着课题,让学生读)11—20各数的认识。
11--20以内的认识及加减法
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材说明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材先教学数11~20各数,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出现一些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练习。
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境图。
在这幅情境图中,l个教师带着9个学生过马路,马路上还有一些骑自行车的人及一些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首先让学生试着数出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和学生一共是10个人,这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接着数下去,看一共有多少人。
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情境图中还有什么?有多少?让学生数一数。
为正式教学数20以内的数做好准备。
教师还要通过这个活动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品德教育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练习十四习题的安排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第6题,让学生说一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练习十五的设计体现一定的弹性和给学生提供一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习题呈现的形式丰富多彩。
练习十五除了安排一些巩固练习外,还安排了比较两数大小的问题,如第2题。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也是《标准》加强的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学设计:第6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学设计:第6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上》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0-10的数字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并学会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个数位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0-10的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位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11-20各数的读写还不是很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个数位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运用11-20各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个数位的意义。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11-20各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1-20的数字卡片。
2.准备与11-20各数相关的图片资料。
3.准备数学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情境,引导学生复习0-10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11-2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读写这些数字。
通过数位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各个数位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要求每组用11-20的数字进行接龙。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11-20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快速认读。
然后,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2个苹果,小红有1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进行计算。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11-20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复习课件-青岛版
11—20各数的认识
仔细看书68页、69页,72页、73页, 想一想在这个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1—20各数的认识
信息窗一
信息窗二
数数 写数 数的组成 计数单位 数位
十几加几〔不 进位〕
十几减几〔不 退位〕
加减法各局部 的名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15
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 12里面有〔 1 〕个十和 〔 2 〕个一。
10个一就是 1个十。
计数单位“十〞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12+3= 15 17-4=13
加 数பைடு நூலகம்
加 数
和
被减 差 减数 数
第一关
说一说
“11〞这个数中的两个1意思一样吗? 为什么?
(3)14+3=17 一个加数是 (14 ),另 一个加数是(3 ),和是〔17〕。
(4)15-5=10 被减数是〔15〕,减 数是〔5〕,差是 ( 10 )。
谢谢各位的聆听
1个十
1个一
11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第二关
猜一猜
1 5 (1)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 7 (2)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0 (3) 两个十是
。
12 14 (4)13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第三关
抢答题:
(1)10个一是1个( 十),20里面有 〔2〕个十。 (2)7个一和1个十组成〔17〕。
基数和序数怎么区分20以内数的认识分类数的顺序
20以内数的认识分类需要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顺序,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数的大小:1、认识11~20各数,正确数数、认数、读数和写数,20以内数的顺序:11、12、13、14、15、16、17、18、19、20。
2、1120的组成: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认识数位“个位,十位”,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5、个位是几,就表示有几个一,十位是几,就表示有几个十。
6、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20以内数的认识分类:1、按照位数分:一位数0~9两位数10~20(0是个特殊的数字宝宝,它表示什么也没有,很多同学把0宝宝容易漏掉)2、按照单双数分:1、3、5、7、9、11、13、15、17、190、2、4、6、8、10、12、14、16、18、20(这种分类有助于观察规律填数)3、按照相同数字的位置分:0、10、201、11、2、12……(这种分类有助于理解和区分数位的意义,如: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数的顺序:①16的前面是(),后面是()②2个十是(),他前面的数是()③8和17的中间有()④与12相邻的两个数是()⑤比14多5的数是()⑥按规律填数1、3、()、7、()⑦按从大到小排队8、15、13、6、2、20、9()数的组成:()+()=9,()+()=12,你还能写几组?大小比较:5○12 19○20 9○11 13○15 18○8 11○10基数和序数:○○○○○○○○○○○○○把左边第四个○涂成黑色,把最右边的3个○涂成蓝色基数和序数的区别一、意思不同一一对应的集合称为互相对等集合。
例如3个人的集合和3匹马的集合可以建立一一对应,是两个对等的集合。
序数是在基数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意思。
二、用处不同基数可以比较大小,可以进行运算。
例如:设|A|=a,|B|=β,定义a+β=|{(a,0):a∈A}∪{(b,1):b∈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学校:闵行区启智学校
课时安排:共8课时,现第3课时学科:数学
执教班级:三(2)班执教者:张琳
执教日期:2012年3月13日
11-20各数的认识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2位学生,智商普遍都在40-55之间,有2位学生的智商<40。
其中,朱XX (单纯智障)、丁XX(单纯智障)、姚XX(多动症)、孙XX(单纯智障)、汪XX(脑瘫):在观察、理解、语言表达和思考问题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好,但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弱,需老师进行具体指导;在书写与书面答题方面,前4位学生的书写能力与书面答题能力较强,能进行独立书写与书面答题,汪XX由于脑瘫的原因手部力量不足,因而需在老师的辅助下进行书写与书面答题,但其口头答题能力较强。
金XX(单纯智障)、孙XX(唐氏综合症)、钱XX(自闭症)、魏XX(唐氏综合症):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都相对较弱,但能进行简单的模仿操作,在提示下会进行简答复述;在书写方面,能进行简单的抄写练习,书面答题方面则需辅助。
陈XX(自闭症)、金X(自闭症)、陆XX(单纯智障):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较差,难以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需进行特别关注与个别辅导,其中,金X基本没有语言;在书写方面,金X能进行较好的抄写练习,其余二人则基本不会书写。
学生对于本单元内容目前具体的学习情况如下:
朱XX、丁XX、姚XX、孙XX、汪XX:能对11-20各数进行独立的数数及读数,知道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金XX、孙XX、钱XX、魏XX:能在老师的辅助下对11-20各数进行数数及读数,对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概念较模糊。
陈XX、金X、陆XX:数概念较模糊,但其中陈XX和陆XX能跟读数字,金X能独立抄写数字。
(二)教学材料分析
“11-20各数的认识”是卢湾版实用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依据教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数数、读数、写数、认识单双数、比较数的大小及综合练习,共六个内容,八个课时。
本课为其中的第三个教学内容,也是第三课时,即11-20的写数。
本单元各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数数)
1、会数数量是11-20的物体的个数;
2、初步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并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3、会用小棒摆出11-20各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读数)
1、会读出11-20各数;
2、知道11-20之间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是由二个十组成的;
3、能根据小棒的数量说出该数(11-20各数)。
第三课时:(写数)<本课时>
1、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能说出十位、个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2、学会看数位表,掌握11-20各数的写法;
3、能用小棒在数位表上摆出11-20各数,并正确写出该数。
第四课时:(写数)
1、进一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能熟练说出十位、个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2、学会看计数器,能读出并写出计数器上所表示的11-20各数;
3、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1-20各数。
第五课时:(认识单双数)
1、初步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关系;
2、知道哪些数是单数,哪些数是双数;
3、知道单数与双数的排列顺序。
第六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能按要求排列1-20各数;
2、通过数序排列及观察小棒数量的多少掌握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第七课时和第八课时:(综合练习)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数1-20的数;
2、会读、写11-20各数;
3、掌握数的组成、单双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
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对1-10各数有了较好的认识,但从一位数到两位数是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因此学生在正确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加强直观操作、演示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特别是在学习11-20的写数方面,必需先要让学生认识十位和个位,课本中以数位表这一形式来引出及呈现这一概念,在本课的教授过程中也主要借助数位表这个教学载体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能说出十位、个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2、学会看数位表,掌握11-20各数的写法。
3、能用小棒在数位表上摆出11-20各数,并正确写出该数。
B组:
1、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知道十位、个位所在的位置。
2、学会看数位表,掌握11-20各数的写法。
3、能在老师辅助下用小棒在数位表上摆出11-20各数并写出该数。
C组:
1、能跟着老师读出数位表上的数。
2、能抄写11-20各数。
教学重点:
掌握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说出十位、个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三、教学资源选择
本课中主要借助数位表这一教学具,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十位、个位,并学习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具数位表均为教师自制,其中的教具数位表可贴于黑板上向学生作呈现,在两个数位的上方对应的是两个透明的插袋,用以插放小棒,使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捆、几根,认识以“十”为计数单位和以“一”为计数单位的两部分小棒是不同的;在两个数位的下方对应的则是两个镂空的方框,当数位表贴于黑板上时可在此处写数或贴数,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写数的方法。
学具数位表的构成与教具数位表相似,在两个数位的上方对应的是两个空格,用于学生在此处摆放相应数量的小棒;在两个数位的下方对应的则是两列空格,用于学生书写相应的数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真正理解并掌握写数的要领。
四、教学过程
十位个位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