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 总复习(一)——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 总复习(一)——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1c5a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9.png)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 总复习(一)——20以内数的
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20以内的数字及其大小关系;
2.能够听写20以内的数字。
二、教学重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字;
2.掌握2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
1.使用20以内的数字进行听写;
2.认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准备
1.白板、笔、橡皮;
2.数字卡片(1-20)。
五、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回顾1-10的数字;
•通过数字卡片展示2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逐个认读。
2. 游戏活动
•让学生进行数字认读比赛,通过赛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数字连线
•让学生将数字卡片按大小顺序连线,加深对20以内数字的了解。
4. 数字听写
•让学生闭眼听读20以内的数字,然后进行写出。
5. 数字比较
•让学生比较不同数字的大小,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六、课堂延伸
•带领学生背诵20以内的数字歌谣;
•制作数字卡片进行自主练习。
七、作业布置
1.完成《1 总复习(一)——2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完成数字卡片的认读和总结。
八、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第九单元9.1《20以内数的认识》版块复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九单元9.1《20以内数的认识》版块复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7545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1.png)
教案:《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20以内数的数数和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难点:1. 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顺序。
2.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数数。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数,从1数到20。
二、探究与交流(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特点。
2. 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特点,如大小、形状等。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4. 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数的练习。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进行总结,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并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数的排序和分类。
2. 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加减运算。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20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
![20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c2fedc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2.png)
1.看图写数。
( 3 ) ( 8 ) ( 11 ) ( 20 )
巩固练习
(教材P107 第2题)
2. (1)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12 )。 (2)15里面有( 1 )个十和( 5 )个一。 (3)20里面有( 2 )个十。
出口
游戏导入
入口
(3)填写空 第1 1 2 3 4 5 6 7 8 9 10 格中的数,并 行 2 3 4 5 6 7 8 9 10 11
按1~19的顺
3 4 5 6 7 8 9 10 11 12
Hale Waihona Puke 序从入口走到出口。
第5
行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总复习
第 1 课时 20以内数的认识
旧知回顾
20以内数的顺序
从0数到20。
0、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 19、20。
旧知回顾
20以内数的顺序
从16数到2。
16、15、14、13、12、11、10、9、8、 7、6、5、4、3、2。
器上画出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十位 个位
这两个“1”表示 的意思一样吗?
3 4 5 6 7 8 9 10 11 112 4 5 6 7 8 9 10 11 112 13 5 6 7 8 9 10 11 112 13 14 6 7 8 9 10 11 112 13 14 15 7 8 9 10 11 112 13 14 15 16 8 9 10 11 112 13 14 15 16 17 9 10 11 112 13 14 15 16 17 18 10 11 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c543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04.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11~20各数的认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难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回顾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2. 讲解:在黑板上展示11~20各数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卡片,按照顺序和大小关系进行排列。
4. 巩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1 12 13 14 15| | | |16 17 18 19 20七、作业设计1. 请用铅笔和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1~20各数的直线。
答案:略2. 请用铅笔和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存在着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数的运算和比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计算三个数之间的差值,或者找出一个数在11~20中的位置。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数数游戏作为开场。
这个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复习和巩固之前学过的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部编版小学数学】第1课时20以内的数的认识
![【部编版小学数学】第1课时20以内的数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9ea5c88b27284b73f3425086.png)
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及进一步巩固“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20以内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能脱口而出,熟练应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拍手数数,复习数序(板书课题:20以内的数的认识)1. 0 →20 2 →16 20 →02.完成教材第105页的第1题的第(1)~(5)小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复习基数与序数。
1.说一说,每个数都有几种含义,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2.学生举例说明,如:教室里有4个小组,××在第4排。
三、复习数的组成及读写1.口答:5个一是(),写作()。
2个十是(),写作()。
1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同桌互相玩游戏:一人说数,另一人说组成。
3.说说:读数、写数要注意什么?从哪位开始?四、复习加减法1.列式计算。
(1)(2)先算再订正,并着重说说为什么这么做。
2.加减法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3.算一算:(1)同桌互相出题,对方算。
(2)师生共同回顾,加法怎样想得数能又准又快?减法呢?4.回顾一下:进位加法是如何算的?要注意什么?五、巩固练习1.填空。
(1)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2)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3)十四写作(),16读作()。
(4)与15和17都相邻的数是()。
(5)比19多1的数是(),比19少1的数是()。
(6)18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2.判断。
(正确的画“√”,错的画“×”)(1)11是由1个一和1个十组成。
()(2)把9根小棒分成两堆,只有3种分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第1课时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第1课时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add4f1650e52ea541898d9.png)
9总复习【教课目的】经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取的知识更为稳固,计算能力更为提升,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课目的。
1.娴熟地数出数目在 20 之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划分几个、第几个,掌握数的次序和大小,掌握 10 之内各数的构成,会读、写 0~20 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 之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质问题。
4.认识符号“ =”、“>” ,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7.领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优秀习惯。
9.经过实践活动领会数学与平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要点难点】复习一位数加法和 10 之内的减法,以及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教课指导】1.复习时,教师能够联合本班的详细状况灵巧掌握。
如平常教课中发现学生掌握得不坚固的部分要要点复习,关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要点赐予指导。
2.复习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认识。
如把数的观点、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复习,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本学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育学生灵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本班的实质状况,既要进行全面、基本的练习,也要对一些学生简单犯错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
复习内容知识点多,学生简单犯错,我们应在复习时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地解决难点和易错点。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 4 课时:20 之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 课时用数学 ........................................... 1 课时认识钟表 ......................................... 1 课时地点和图形 ....................................... 1 课时第 1 课时 20 之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课内容】复习数与数的运算【教课目的】1.经过复习,使学生比较娴熟地掌握 20 之内数的次序,数的含义和 20 之内数的构成,会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
认识20以内的数字教案
![认识20以内的数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dbbb7be1e650e53ea9982.png)
认识20以内的数字教案认识20以内的数字教案【篇一: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但对于数的概念和数的组成未必都清楚。
所以,重点是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认识计数单位“一”、“十。
通过本单元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重点和难点:通过操作,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先让学生说图意,教师再小结。
(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问:图中有什么呢?(人、树、车…)有多少?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数数,教师也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二、新课展开1、数数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棒。
猜一猜,有几根?学生:猜。
(10根、12根、…)师:到底有几根?怎么办?生:数师:让学生数12小棒。
(一根一根地数;两根两根地数;五根五根地数;…)师:有什么好办法使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小棒呢?生:捆小棒。
先把十根捆成一捆,再加2根就是12根。
学生每人拿出12根小棒,操作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过程。
师生一起总结好方法。
(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一个十是10 )接着练习数数,数到20.(指名数,同桌数)【设计意图:通过猜猜根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十 认识20以内的数复习(说课稿)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十 认识20以内的数复习(说课稿)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a0096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e.png)
十认识20以内的数复习(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20以内的数数学术语。
2.能够正确读和写20以内的数字。
3.能够使用20以内的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操作。
4.能够认识20以内的数和生活实际情境的联系。
二、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数数学术语。
2.能够准确快速地读和写20以内的数字。
3.懂得使用20以内的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操作。
三、教学重点1.认识20以内的数字。
2.进行简单的加、减操作。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让学生回忆一下在之前的课堂上我们学了哪些数字。
2.介绍20以内的数字。
3.询问学生:20以内的数字有哪些?步骤二:引入新知1.引入数学术语:数字。
2.立即跟着引导老师读数字:1,2,3,……19,20。
3.让学生跟读数字。
步骤三:掌握新知1.分别出示数字1-5的卡片,让学生回忆读这些数字的方法。
2.逐个出示数字卡片,要求学生读出数字。
3.学生认真听课、理解所学。
步骤四:加法的教学1.出示两个数字的卡片,例如:3+2=。
2.让学生口算后直接回答答案:5。
3.对学生答案进行肯定,进一步激励学生参与口算实践。
步骤五:减法的教学1.出示两个数字的卡片,例如:5-3=。
2.让学生口算后直接回答答案:2。
3.对学生答案进行肯定,进一步激励学生参与口算实践。
步骤六:运用生活情境1.出示一些现实生活场景的图片。
2.让学生说出图片上的数字,例如:公交车上的数字、杯子上的数字等等。
3.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感知身边的数字。
五、教学后记1.教学的重点不要过多放在数字的读写上,要注重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
2.需要特别注重数字的加减口算,因为这是学生数学发展的关键节点。
3.注意教学中的启发式语言、设计问题和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9d47ebf46527d3250ce015.png)
读作:10等于10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
数的组成
5. 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
1个十
1个一
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
数位
5. 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
十个
1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
20的意义
5. 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
3.知道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 化器官 对食物 中营养 的吸收 。 4.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 道、胃 、小肠 和大肠 ,彼此 各有功 能,又 相互合 作,最 终完成 对食物 的消化 、吸收 过程。 5. 叔 本 华 认 为人生 充满着 痛苦和 无聊, 人受欲 望支配 ,欲望 没满足 的时候 你是痛 苦的, 而满足 以后则 无聊, 幸福是 根本不 可能的 。 6. 伊 壁 鸠 鲁 认为, 物质欲 望的满 足不能 使人快 乐,只 有满足 了生命 本身需 要的那 种快乐 才会更 深刻、 更持久 、更强 烈、更 美好。 7. 在 幸 福 这 个问题 上之所 以众说 纷纭, 是因为 每个人 看重的 不同。 我们若 仅从满 足身体 和物质 欲望的 层面理 解,就 不会有 幸福感 。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认识20以内的数青岛版 (共21张PPT)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复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f73eb961ed9ad51f11df233.png)
例题1、圈一圈,算一算。
例题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例题3、看图列式计算。
例题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课堂巩固:一、我会算9+5= 16-6= 3+10= 3-2= 8+9=4+8= 19-10= 3+8= 9+3= 9-6=7+7=6+5= 7+4=9+1=9+5= 5+8= 15-5= 7+4= 7-5= 10-7= 8+4=0+18= 13-3= 19-5= 18+2= 2+9= 7+5= 9+3= 8+5= 4+9= 9+4= 7+5= 15-0= 10-7= 8+4=二、按要求解答:1、幼儿园中班有16个小朋友,送给每个小朋友一只纸鹤,够吗?你是怎样算的?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三数之和等于□里的数。
10 10 10 10(2)9 + = 12 + 5=18 16- =10 14- =57+ =15 5+ =11 8+ =16 16- =98、在里填上“<、>或=”。
(8分)16 7 9+3 3+9 20 19 12+7 1717 11 7-4 7+4 13 18 13 1 7-59、在15、8、20、17、9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排在中间。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分)一班有9把8个7张二班有9把7个9张一共有()把()个()张四、在正确答案的□后面画“√”。
(4分)1、在算式15-2=13中,13是()(1)加数(2)和(3)差2、哪个算式得数最小?(1)6+6 (2)4+7 (3)15-103、比18多1的数是()。
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分课时记录年级学科组一年数学备课人郑和进第八单元 2 课时总 25 课时课例内容5以内减法活动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目标1、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3、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十 认识20以内的数复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十 认识20以内的数复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765d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1.png)
十认识20以内的数复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认识20以内的数”的复习展开教学。
具体内容如下:1.大班数的认识2.数字0-20的认识、书写和拼读3.数域图的认识4.数字0-20的大小比较5.数的顺序和正反数的关系6.熟记两个数之和是20的数对7.对数字0-20的加减法的初步探究8.小班数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能够读、写数字0-20。
2.能认识数域图和在数域图上标出数字的位置。
3.能够比较数字大小,判断大小关系。
4.能够掌握两数之和是20的数对,提高数字加减法启蒙意识。
5.能初步认识小于10以内的整数。
三、教学重难点1.数字0-20的认识、书写和拼读。
2.数的顺序和正反数的关系。
3.熟记两个数之和是20的数对。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包括“直观教学法”、“拼音教学法”和“课堂练习法”三种主要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需要相应地灵活使用。
1.直观教学法:通过呈现图片、实物等直观物体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字0-20的大小关系,以及数域图在数字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2.拼音教学法:通过呈现数字的拼音,教授学生如何正确的念出数字并书写之。
3.课堂练习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掌握情况,采取相应且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方法,渐进式地提升学生数字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1.教师呈现数字0-20的数卡,叫出数字让学生依次朗读并画出相应数字。
2.教师呈现20以内数字的数域图,引导学生认识每个数字在图中的位置,并逐个朗读。
3.形象呈现数字0-20的大小关系,例如“1比0大,4比3小”,引导学生辨别其大小,并使用形象符号排出高低关系(主要依靠同学之间的比大小互动)。
4.熟记两个数之和是20的数对(例如10+10、9+11、8+12……),让学生两人一组,随机抽出一对数(如9和11),询问另一个数是多少,并在数域图上标出相应数字。
5.教师呈现一个数字矩阵(例如3行4列的矩阵),依次教授学生每个数字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小学数学_复习20以内数的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复习20以内数的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1741eb69eae009581beccd.png)
20以内数的运算教学目标1、20以内数的加减法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在雪山乐园中有许多的小朋友,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比赛滑雪,还有的在看冰雕。
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前一节课我们在美丽的雪山乐园中复习了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又能在雪山乐园中找到什么知识呢?二、回顾知识1、出示左下角的情景图。
看这张情景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说,老师板书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1)滑道两边一共有多少棵树?(2)王飞的后面还有多少人?(3)左边的树比右边的多多少棵?……2、复习加减法的意义(1)滑道两边一共有多少棵树?需要知道哪些已知信息?独立列式计算,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说)(在这里需明确:要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把两部分的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教师小结:把几部分合起来,或把几个数合为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2)出示右上情景图,提出问题:堆雪人和打雪仗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独立列式解答)(3)王飞的后面还有多少人?先让学生完整叙述这道题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说:要求王飞后面有多少人,就是从总数10中去掉看得见的6人,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6,用减法计算。
)教师小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3、复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老师利用口算卡片进行“开火车”比赛,比一比,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出示口算题卡)(2)8+6=你是怎样计算的?(生说计算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3)17-4=你是怎么计算的?三、综合练习1、游戏“我说你摆”以前后4位同学为一个小组,一人说得数,另外3个用数字卡片摆算式,看谁摆得又对又快,看谁摆的道数最多。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 认识20以内的数复习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 认识20以内的数复习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fbcf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7.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 认识20以内的数复习丨苏教版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排序;
2.细化数的概念,拓展数的认知领域;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的计算,如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数,认识20以内的数规律;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
1.引入小游戏,让学生快乐认识数:投骰子,摇出几点就在白板上画几个小动物,让学生猜猜有几只动物,以此对数字做初步认识。
2.探究数:引导学生看看手表,告诉他们小,小于1的数字,如此展开拓宽数字认识领域。
新课
1.让学生根据数字卡片排队,安排从小到大排列;
2.让学生拿出手中的数字,形成一排,对数进行比较,让学生练习道:“大于”、“小于”;
3.分两组,进行“谁最聪明”游戏,从每组中请三名同学上台,展示数字卡片,让其他学生根据比较符号“大于”、“小于”判断大小。
拓展
1.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进行简单加减操作;
2.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数学题,对认识数字进一步巩固。
复习
1.让学生排队,重新排列数字卡片,回顾今天所学知识;
2.提问复习:
1.2比1多几?2比1少几?
2.16比14大多少?
3.13比15小多少?
总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如下授课: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排序;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的计算,如加减法。
总体上,大家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认识,但仍需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
在学习上要多动手,多思考,更加发散性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 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 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4129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3.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 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书写0-20的整数;2.学生能够使用小于、等于以及大于符号表示0-20的整数大小关系;3.学生能够自如地回忆和复习0-20的整数大小顺序;4.学生能够在图形中寻找和计数20以内的任意个数;5.学生能够从生活实践中提出20以内的任意数。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要求学生准确辨别和书写0-20的整数,顺序记忆20以内的整数大小关系,以及从生活实践中提出20以内的任意数;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图形中的物品数量超出十个时,会出现数目的不确定性和计数不准确的情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依次读出卡片上的数字,引导学生学习0-20的数的书写。
2.引入符号“<、=、>” ,介绍它们表示“小于、等于、大于”的关系,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大小的关系,并让学生看看两张数字卡片,确认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然后写出相应的符号。
3.巩固学生对0-20的数字书写和大小关系的掌握,通过听数拍拍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回忆0-20的整数序列顺序。
拓展练习1.通过数图配对游戏巩固学生对20以内整数的派生认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寻找抽象出任意个数的实物,并记录对应的数字。
2.引导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提出20以内的任意数,例如可以从教室中的物品、运动的个数和时间切割等方面出发,让学生找到其中的数字,并进行记忆、比较和排序。
巩固复习1.制作触摸卡片,利用触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0-20的整数顺序,让学生摸到被贴在触摸卡片上的数字,快速说出其对应的数值。
2.欢快的默读游戏:带领学生说出“0-20”,“1-19”,“2-18。
苏教版1上第11单元《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件
![苏教版1上第11单元《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1ad1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9.png)
大小比较 比10小的数有(),比10大的数有()。
➢ 知识梳理
长方体
认识图形
正方体 圆柱
球
➢ 写一写1.13 468 7
25 9
9
16 1个十和6个一
20 2个十
➢ 填一填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算一算
5. 10 + 3 = 13 19 – 9 = 10 6 + 10 = 16 18 – 10 = 8 2 + 10 = 12 15 – 5 = 10
➢ 分一分
11个
6.
4
2
3
2
➢ 拓展延伸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想:10+6=16
(1)在 +6<16中, 里可以填的数有(0、1、 2、3、4、5、6、7、8、9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 知识梳理
20以内数 的认识
数数 组成和读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面有12个一。
数的顺序 15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12和17中 , ( 12 ) 接近10 , ( 17 ) 接近20。
➢ 说一说
3. 1个十和6个一合起是 ( 16 ) 。 18里面有 ( 1 ) 个十和 ( 8 ) 个一 。 20里面有 ( 2 ) 个十 。
➢ 比一比
4. 在7、20、19、10、17中,最大的数是( 20 ),最小 的数是( 7 ),大于10的数有( 3 )个。 大于10的数有( 20、19、17 )。 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7 )<( 10 )<( 17 )<( 19 )<( 20 )
《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
![《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3193d7f16fc700abb68fca4.png)
《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0以的数的顺序、序数的含义、数位组成等知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2、通过梳理,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有条理、多角度的思考。
3、通过情境创设及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喜欢数学。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重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
如同学数水果数量时,及时问你是怎么数的?除了一个一个的数外,还可以怎样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在教学时,我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突出实践性,主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
课堂教学应始终要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获得数的概念。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复习课件-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复习课件-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92ca8a48d7c1c709a145e7.png)
11—20各数的认识
仔细看书68页、69页,72页、73页, 想一想在这个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1—20各数的认识
信息窗一
信息窗二
数数 写数 数的组成 计数单位 数位
十几加几〔不 进位〕
十几减几〔不 退位〕
加减法各局部 的名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15
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 12里面有〔 1 〕个十和 〔 2 〕个一。
10个一就是 1个十。
计数单位“十〞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12+3= 15 17-4=13
加 数பைடு நூலகம்
加 数
和
被减 差 减数 数
第一关
说一说
“11〞这个数中的两个1意思一样吗? 为什么?
(3)14+3=17 一个加数是 (14 ),另 一个加数是(3 ),和是〔17〕。
(4)15-5=10 被减数是〔15〕,减 数是〔5〕,差是 ( 10 )。
谢谢各位的聆听
1个十
1个一
11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第二关
猜一猜
1 5 (1)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 7 (2)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0 (3) 两个十是
。
12 14 (4)13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第三关
抢答题:
(1)10个一是1个( 十),20里面有 〔2〕个十。 (2)7个一和1个十组成〔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 页期末复习第1—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能熟练地
数、读、写20以内的数,进一步理解20 以内数的意义
和数的组成,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等活动,加深对数的组成,数的意义
理解。
3、使学生体验数的不同表示方法,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初步发展数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和用数。
教学重点:数的读写与组成。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揭示课题:
谈话引入:孩子们这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0-20 各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
(出课题)
师:你会用20 以内的一个数说一句话吗?评语:你用上了数字几。
还有谁用上更大的数来说一说(最多指名5 人)
2.数的顺序整理
1)嗯,都不错,你能按顺序说出我们认识的这些数吗?
预设1:0-20。
你是按什么顺序说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板
书:小到大)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说法?预设2:20-0。
这又是按什么顺序说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那我们一起来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
(板书出示0-20)
3.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导入:瞧,我们的直尺上就有这些数呢!
问:1)上面一共有几个数?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几?
2)上面的数中,一位数有几个?追问:是哪几个呢?(学生指,说,一起读)
两位数有几个?追问哪些?
3)你知道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几?
4.数的组成整理
1)小棒
师:最大的一位数是9,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一边数一边摆,从1数到9。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问:现在是——9,9 添上1 是多少?(9 添上1 是10。
)师演示添上1 根。
问:怎么办?(生:捆成1 捆。
)师演示捆成1捆。
问:这一捆表示几个十?
师:10个一就是——(1个十)贴出:10个一是1个十。
(生
读一读)教师摆出11,问:这是几?(11。
)为什么?(1 捆加1
根是11。
)问:11 是怎样组成的?(生说)
13怎么摆?是这样吗?13怎样组成的?17、19怎样摆?17是怎样组成的?19 呢?
19添上1是多少?(19添上1是20。
)
师:数满20 要怎么办?(捆成两捆)两捆就是几个十?
问:几个十是20?(板书:2 个十是20)(生读一读)
2)出示计数器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除了会用小棒表示数,还会用计数器来表示数呢。
让我们请出好朋友——计数器(贴)。
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齐说)师:你能在计数器上从1数到20吗?我们一起来边拨边数。
(教师和学生一起拨珠数数),9添上1是——10,满10怎么办?师:是呀,10个一是1 个十,我们将个位上的10粒珠子拿走,在十位上拨一粒珠子。
10接下来是?(11)。
11:11是怎样组成的?这粒珠子表示?(指个位)(表示1 个一。
)这粒呢?(表示1个十。
)咦,这两个1 表示的意思为什么不一样呢?哦原来这个1 在个位上,它表示1个一,这个1 在十位上,它就表示1 个十。
让我们继续往下数。
12:12 是怎样组成的?还可以怎样说?继续。
15:怎么看出是15的?(十位上有1粒珠子,个位上有5 粒珠子,合起来是15),15是怎么组成的?(一起说)。
15 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继续16,17,18,19,停,看屏幕,现在
是?(19)
19:谁来说一说,19 里面有()个一和()个十?(填空),指名说,一起说。
20:接下来是?20。
20 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这个2 表示——2 个十
(师拨出2:)这是多少?这个2 表示?师:是呀,算珠所在的位置不同,它表示的大小、意思也就不同。
(拍拍手,把计数器放课桌里)
组织练习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
知识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到底掌握得怎样,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
师:好,一起进入第一关(有气势)
1.(小博士)闯关练习:第一关:看一看,数一数,在()里填数。
把书翻到102页,完成第1 题。
完成第1 题(数数、写数),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反馈。
1)问:有几个草莓?9 个再添上1 个是几个?10 个一是多少?
2)第2 幅图问:这是多少?十位上是几,表示多少?个位上是几,表示多少?16 是怎样组成的?
3)第3 幅图问:这又是多少?20 个位上的0 一定要写吗?这个0 如果不写是多少?20 里面有几个十?
2.第二关:
引入:光会数数、写数可不够呢,数字宝宝和小朋友们一样,可调皮了,他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请你找到藏起来的数字宝宝吧,请完成第2 题(填数)。
1)学生独立完成第2 题。
2)交流:问:1的后面5的前面藏了哪些数?6和11之间呢?
谁在9的后面,12的前面?13 的后面藏着哪些
数?
18 的后面呢?(边提问边出示)
3)集体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数轴上的数越往右数就越大,)师:是呀,数轴上的数越往右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
恭喜大家轻松闯过第二关,进入第三关。
3.第三关:
1)提问:和6 相邻的是()和()?你是怎么找的?(指名说,课件演示)对啊,和6 相邻的数一个在它的前面,一个在它的后面。
追问:和11相邻的呢,一个个地数,15在几和几中间?
2)第一条数轴上比6 小的数有哪些?
第二条数轴上比16大又比20 小的数有几个?是哪几个呢。
3)生填写,12和17,()接近10,()接近20。
交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出:直线上两点之间相隔越远,它们所表示的数也就相差越大。
4.马上进入第四关:找规律数数。
出示0、2、4、6、8、、、、、、。
问:这列数的规律是什么?按照规律,8 的后面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数轴,一起读一读(学生读课件,出示圈出的数字,)这些数啊,除0 以外都是双数。
问:那看看没有圈出的数,请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
(课件出示1、3、5、7、9、11、13、15、17、19)
师:这些都是单数。
(男女生各读一遍)那你会把这些数从大到小说一说吗?(指名2 人,再集体说)出示:()、5、(
)、15、()。
问:这里数又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学生说课件演示0,5,10,15,20),这里是从小到大,5 个
5 个数的。
我们一起读一读。
倒过来读一读。
看着直线上的数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呢。
5.第五关:如果没有数轴了,你还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请闯第五关。
完成第4 题,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投影出示学生的练习)最大的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
追问:为什么最小的数不是0?师:哦,原来是必须在这些数中找。
师:大于10 的数有几个?哪些是大于10 的数?(做题目还要有好习惯)
问:她这样排对吗?这是按什么顺序排的?(出示错例:这样排对
吗?为什么?)是呀,看清要求很重要哦!(我们要把关键字圈一
圈,圈圈从小到大)
师:一起读一读(7小于10小于17小于19小于20)
6.第六关:小朋友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闯过了五关,请看第 6 关。
那你能在这些数中选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问:你找了哪3 个数?(课件标记出示)为什么选这三个数?(7 个一和1 个十合起来是1
7.)请说出这些算式。
出示7+10=17,10+7=17,17-7=10,17-10=7。
问:为什么17-7=10?
二、复习回顾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整理,你有哪些收获?
三、拓展练习师:最后,让我们进入终极大挑战!猜数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
(16)
2.我有3个一和1个十。
(13)
3.我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
(19)
4.我是19前面的第2个数。
(17)
5.15 比我多2。
(13)
6.我在计数器上用2 粒算珠表示。
(2、11、20)师:小朋友真厉害!目前我们已经学过的、用两粒算珠表示的数是2、20、11,以后我们还可以表示更大的数、更多的
数。
师:知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请大家帮忙。
看,红队和黄队的小朋友
们在篮球比赛。
小明一不留神把一个比分弄花了。
1.现在哪个队领先?(红)你是怎样想的?你的想法很不错。
2.红队可能是多少分?最多几分?最少呢?
五、复习小结。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复习,相信大家对20 以内的数了解更透彻了。
小朋友今天的表现真棒,给自己掌声鼓励吧!
六、作业
1.完成第3 题,第5 题。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14 < □ 15 = □ 6+ □>10
追问:□里最大填几?最小填几?最小填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