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2013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理想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理想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理想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提高朗读能力。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

3、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准备为理想而奋斗终身。

学习重难点1、品读课文,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2、研读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连()远行.()倔.强()庸.人()扒窃.()洗zhuo()功勋.() bìn()发寂liáo() zǔ()咒 diàn()污2、查字典或根据文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海天相吻:3、相关资料链接流沙河是一位历经丰富的诗人。

1957年被划成右派,1966年被迫回乡做锯工谋生,历时十二年的经历给了诗人更多的思考,也给了诗人一种为了理想而执著追求的独特个性。

《理想》这首诗很脱俗,流沙河又是一位长于思考的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使诗人站在了更高的角度看待人生和理想。

读罢此文,读者一定回重新审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类理想的关系,懂得个人应融入社会、融入人类理想才会变得伟大。

4、仿句例(1):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小康的年代里,理想是;和平的年代里,理想是。

例(2):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时间既是,时间又是。

5、认真朗读诗歌,找出诗歌对理想的解释。

二、学习研讨1、导入。

2、检查预习①字词正音、解释。

②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是如何解释“理想”的。

3、研读诗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问题。

(1)默读诗歌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

示例:①第一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②第四节“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说的是什么意思?(2)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含义?(3)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皇帝的新装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皇帝的新装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皇帝的新装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理清文章的结构。

2、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

3、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弄懂画线词语的意思。

bì下() jué士() xuàn耀()滑jī()赏赐.()御聘..()勋.章()头衔.()妥.当()称.职()呈.报()圈.定()钦差..大臣()骇.人听闻()随声附和.()2、将上面所列的词语工整、美观地抄写三遍。

3、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童话的有关知识和安徒生的有关介绍,将重要信息整理在下面空白处。

3、熟读课文,填空:(1)本课以为线索,按时间顺序,以为中心人物来展开情节。

(2)概括每部分的情节,每部分限三个字。

(1)爱新装→(2—3)→(4—22)→(23—36)。

4、根据上面提供的情节图,将本文的故事梗概写在下面。

(300字以内)5、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他是一个的皇帝。

二、课堂研讨1、导入。

2、检查预习。

3、研读课文。

(1)你认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刻画的?(2)骗子的骗术高明吗?为什么?(3)文章最后由孩子说出真话,说明了什么?4、发挥想象,给文章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三、巩固延伸1、利用课余时间,读《安徒生童话》。

2、阅读课文23——36段,回答问题。

(1)面对不存在的新装,皇帝、骑士们、内臣们、百姓的表现如何?各自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态?请依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皇帝:骑士们:内臣们:百姓:(2)“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加点字“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3)你觉得故事中皇帝是怎样的一个人?(4)皇帝开始游行时,“新衣”受到从来没有过的称赞,他这时的神气是怎样的?可用哪个词概括?后文的哪句话能证明你的看法?(5)皇帝听了百姓的话后,皇帝有点儿发抖,为何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6)有的人中,只有小孩说出了真话。

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学案

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学案

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学案【导学方法】合作探究【时安排】1时【前预习】.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热情的呵护)(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3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4.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用普通话朗读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思考: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b、《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小组讨论交流明确:a、“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

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

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b.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

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初步感知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地分析、解答)【预习质疑】【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夏感 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夏感 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夏感教学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1、作者简介: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

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导语设计: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

哪位同学愿意说说看,在一年四季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学生说,并简述理由)然而,无论你喜不喜欢夏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夏》(亦叫《夏感》),作者对夏的感情是怎样的呢?学完这课文,我们就能够了解到。

不过这篇文章比较艰深,在下面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很专注、很投入。

二、课文研读:(一)、梳通文意:1、师指导语: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划出不懂的或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再与就近的同学讨论交流。

等一会儿我们还要全班讨论。

看看我们的同学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遗留哪些问题。

2、学生活动:学生按阅读要求阅读课文。

老师巡视,提供支持和帮助。

3、全班讨论:提出疑问,对疑问发表见解。

(导语:刚才大家的阅读很认真,讨论也很投入。

现在我们全班交流、讨论,内容有两个:1已经解决的疑问,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把你解决的过程和现在认识与大家交流;2、还有的疑问不能解决的,提出来,请别人帮助。

发言的同学尽可能声音响亮点、清楚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注:对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进行随机的点拨和评价(二)、理清结构:1、导语:(过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

江苏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2013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江苏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2013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课题古代诗歌四首教学目标目标表达制定依据课标考纲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材分析阅读这篇文章,感悟到作者对春的歌颂和赞美,掌握写景抒情的写法。

学情分析学生有什么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学生缺什么缺乏对生活的思考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表述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原因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认真落实好新课程理念。

助学方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教学设计观沧海曹操导入新课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明确]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初一语文上册第7课《短文两篇》教案新苏版

初一语文上册第7课《短文两篇》教案新苏版

初一语文上册第7课《短文两篇》教案新苏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人一辈子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体会。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2.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三、课时安排:1个课时四、教学流程设计(一)出示学习目标(二)自学指导一——感知。

自学内容: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

自学方法:可从本文的标题、中心、材料安排上的特点等方面把握文章的内容。

边默读边用笔将自学感悟、自学成果批注于课文段落旁边。

生自学,师巡视。

达标测试:a.什么缘故说“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b.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c.全文一共写了多少个第一次?重点写了哪几次?作者什么缘故详写所有“第一次”?生答,兵教兵纠正答案,教师引导。

成果交流:a.“第一次真好”指感受真好:新奇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全文一共写了8个第一次。

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

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

如此写详略得当: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三)自学指导三——品味。

自学内容:默读课文,摸索以下问题。

1.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完成于《动态》P20第3题第(2)小题)2.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思想感情?生答,兵教兵纠正答案,教师引导。

成果交流:1.提示:风情比风景、风光更多了一种情调。

2.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命力的赞扬。

(四)自学指导三:——体验。

自学内容:联系本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任选下面1~2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火感受。

①什么缘故第一次的体会不一定都愉快?感受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提示:感受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秋七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学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秋七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学案

人生寓言学习目标: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1、理解寓言的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心旷神怡()()嬉戏()厄运()慷慨()()风韵()b mg告()行q i()ji ao洁()险象di总生()2、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① 阅读《白兔和月亮》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谈谈对这则故事的理解。

②阅读《落难王子》找出文中富含哲理的一句话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学习研讨1、导入。

2、检查预习。

①字词正音。

②朗读课文,交流自主阅读①②题。

3、研读赏析课文。

(1)《白兔和月亮》一文中为什么白兔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2)《白兔和月亮》中“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这句话有什么含义?(3)《落难王子》中为什么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么?(4)比较《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王子》的异同。

(可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文章主题着手。

)拓展延伸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

听他说罢, 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另曲这话。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一一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1.解释词语。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
《荷叶母亲》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诗歌中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情感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学习重点:
反复诵读诗歌,把握文章基调;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菡萏
..攲.斜并蒂.荫.蔽
姊.妹花ruì慈lián
2、收集作者冰心的有关资料,将重点信息整理在下面。

冰心:
3、初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荷叶母亲》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4、再读课文,说说诗歌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我国有许多表现“母爱”这一主题的古代诗词,请你默写一首。

(要写出题目和作者)
二、课堂研讨:
1、导入
2、检查预习
3、学习交流: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荷叶”、“红莲”的句子,说说:这是一朵的红莲、这是一片的荷叶
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2)再读课文,细读赏析:
①勾画出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的句子进行品读,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

②揣摩“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③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些美句,将它画出并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三、拓展练笔
请你也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可以学习诗歌中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情感的写法。

)。

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学案教案

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学案教案

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学案教案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第7课《短文两篇》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建议安排2课时)[学法导引]《行道树》采用拟人的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无私奉献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崇高的精神。

行道树其实就是无私奉献者精神的象征:它“立在飞尘里”“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在寂静黑暗孤独立苦熬”“制造清新”——这些特质,正是无私奉献者精神的体现。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从整体入手,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理解行道树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而理解全文的主旨,其次要反复诵读全文,用心品味“堕落”“忧愁又快乐”等词的含义,学习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一次真好》通过列举种种生命中的“第一次”,启示我们要多感受、多体验、多经历,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

作者先写第一次看见果实丰硕的柚子树,再写第一次看见母鸡孵出的雏鸡,中间插入两段的议论抒情,结尾点明全文的主旨,全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学习这篇课文时首先要理清作者的思路,理解全文的中心。

其次要反复诵读全文,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细心品味结尾主旨句所蕴含的哲理。

[典题例析]例题:1、《行道树》文中说“我们居然站在这里,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加点词的本义是什么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第一次真好》开头写看见柚子树上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作者为什么说“景色不见得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解析:第1题考阅读的理解,第2题考句意的品析。

参考答案:1、堕落的本意是思想行为往坏里变,文中含有远离伙伴贪图城市繁华生活之意。

2、这黄绿相间的颜色正是秋天特有的色彩,这沉甸甸的果实正展示了秋天特有的丰收景象,所以说“景色不见得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课时训练]训练一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冉冉()丰硕()姊妹()沉甸甸()2、贪lán()点zhuì() fú小鸡() chú形()污zhuó()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学案(无答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学案(无答

春学案学习重点、难点:1、感受春的形象,从中体会感情。

2、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

课前预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xīnxīn()然朗rùn()软 miánmián() y ùnniàng()应hè()黄yùn() chēng()伞 dǒus ǒu()gēbo() liáo()亮 hōng()托2、填写文中..词语:繁花()叶呼()引伴()风流水披()戴()舒活()骨花()招展稀()疏疏一年之计在于()3、简介作者朱自清:4、反复朗读这篇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列出......,并说说..本文的结构提纲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

5、从你学过的古诗中,搜集描写春的诗句。

课堂学习:一、导入二、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三、感知课文:朗读课文,思考:文章重点描绘了春天的哪几幅图画?四、研读课文研读“盼春”:1、作者在文首就体现了对春天的盼望之情,这种盼春的心情还非常急切,除了对春有一种急切的盼望之情,还因为春的即将来临而流露了怎样的感情?研读“绘春”:(一)万物复苏1、哪一句话总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2、从哪几个方面把大地苏醒的景象写的形象动人?(二)春草1、在描绘春草时,有的字词用得特别好,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的特点,你认为是哪些字词?这些字词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2、写草和写孩子们的嬉戏有什么关系?(三)春花1、描写春花时,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2、在对树上花进行描写时,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哪些特点?3、作者描写地上花时,为什么说它们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4、既是写花,为什么还要写蜜蜂、蝴蝶?写蜜蜂时有一个字用的特别好,你认为是哪个字,好在哪?(四)春风作者从哪些角度对春风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五)春雨作者是如何来描写春雨的特点的?(六)春人对人们的迎春,争春现象,作者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从中给予人们启迪,同时也从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你认为是哪句话?怎样理解这句话?研读“赞春”:作者在对春天进行赞美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们分别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五、总结归纳文章中心思想:六、拓展延伸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天教案 新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天教案 新

课题秋天教学目标目标表达制定依据课标考纲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材分析阅读这篇文章,感悟到作者对春的歌颂和赞美,掌握写景抒情的写法。

学情分析学生有什么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学生缺什么缺乏对生活的思考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表述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原因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认真落实好新课程理念。

助学方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人新课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

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板书课题)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

(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2013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教案1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2013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教案1 新人教版

某某的冬天教案能力目标1.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某某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某某、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清新,作为感知,感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如配乐朗读、教师X读、学生齐读、散读。

2.问题式教学法。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

3.比较阅读法。

通过与前一篇课文《春》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配乐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打印好的《清泉赞》及习题设计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本节课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某某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板书文题)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

那么,称为“宝地”某某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某某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给出一个评判。

二、老舍及其创作多媒体显示: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某某齐鲁大学、某某某某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应召回国。

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济南的冬天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味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并积累好词好句。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济.南( ) 镶.上( ) 宽敞.( ) 看.护( ) 贮.蓄( ) 水藻.( ) 澄.清( ) 髻.儿( ) 2、弄清以下词语的意思,并至少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响亮:出奇:镶: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济南的冬天有哪些特点。

4、走近作者,将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写在下面。

二、课堂研讨1、导入。

2、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

(2)朗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

3、研读课文。

(1)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济南冬天?作者是如何描绘的?(2)济南的冬天是美的,本文的语言更美。

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三、巩固延伸(一)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温晴秀美,令人向往。

仔细观察,用《春》、《济南的冬天》中的写作方法,描绘出你眼中的秋天。

(不少于300字)(二)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描写的内容。

2、"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具体说明本段文字的结构形式和描写顺序。

4、本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化石吟学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化石吟学

化石吟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朗读的节奏。

2、联系生物学的知识,理解诗歌的内容。

3、培养学生科学钻研的精神,并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读。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奇huàn( ) guǒ( )藏 cɑng long( )( ) 骸.骨()潜.行()躯.壳()档.案()猛犸.()幽yǎ( )zhuó yuè( )( ) tàn()服海kū( )石làn( )2、填空。

《化石吟》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

“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是___________意思。

以前我们还学过什么诗歌题目也有“吟”字的_________________。

3、你了解化石吗?请搜集资料,将有关化石、恐龙、猛犸象的资料摘抄整理如下。

4、朗读诗歌三到五遍,注意字音和节奏。

二、问题研讨。

1、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

2、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3、诗的最后一节和这开头两节有什么样的关系?4、如何理解“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回答”一句的意思?5、第六节,作者又转入现实。

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6、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7、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三、课堂巩固。

阅读《化石吟》然后答题。

最早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七年级上册语文 《短文两篇》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短文两篇》教案

师生谈话,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交流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学生谈谈对作者的了解后教师讲解“铭”这种文体。 三、研习课文。 (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质疑点。
教师补偿“铭”的 有关知识,有助于 学生对课文主题 的理解。
2、讨论质疑点。
初读,整体感知课
惯。
读课文,小组讨论:
1、 作者爱莲,在他看来莲的哪些地方值得爱? 2、 作者如此深情地高唱莲的赞歌,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通过探究讨论,品 味文章的语言,体




3、试分析“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有哪
些言外之意?
4、作者称莲是“花之君子”,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试说说作
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那些美好的品质?
通过说和写提高 学生感悟语言和 表现语言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 水平。
学生习作当堂展 示,简评。
托物
言志


隐逸者

(正衬)
世人
牡丹
富贵者

(反衬)


君子者

高洁傲岸 不慕荣利 ————君子之德
学(教)后记:
(六)诵读课文,回味美。 1、指导朗读。 2、自由诵读。 3、诵读展示: A 指名读 B 小组内练读 C 优秀朗读展示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所学、所写的好词好句。 2、背诵、默写《陋室铭》。 【板书设计】
D 齐读(背)
陋室铭
高安 洁贫 傲乐 岸道
刘禹锡
境: 雅静 人: 鸿儒 居室:高雅
惟陋 吾室 德不 馨陋




3、仿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样的格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篇短文的基本内容。

2. 学生能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短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短文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短文的基本内容。

2. 学生能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短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进行短文的分析和解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

教学准备:1. 两篇七年级适合水平的语文短文。

2. 课堂教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短文一《小狗的一天》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养宠物的经历,激发学生对短文主题的兴趣。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短文一《小狗的一天》。

2. 学生回答问题,检查他们对短文的理解程度。

Step 3:讨论与解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短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学生分组,共同分析短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

Step 4: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练习提取关键信息和进行短文分析的能力。

Step 5: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理解短文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

第二课:短文二《春天里的一天》Step 1: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两篇短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短文二《春天里的一天》。

2. 学生回答问题,检查他们对短文的理解程度。

Step 3:讨论与解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短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学生分组,共同分析短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

Step 4: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练习提取关键信息和进行短文分析的能力。

Step 5: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理解短文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6《我的老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6《我的老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我的老师班级姓名等第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结合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学习重点:1.按照行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kē()头tuì()色 yú()钱海ōu( ) 军fá( )yuán()助劝wèi() jiū fēn()()黑痣.()焚.香()狡猾..()占卜.( ) 音调.( )依恋.()时辰.()你觉得还有哪些字音或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1)心情如水:造句:(2)纠纷:造句:(3)狡猾:造句:3、查阅资料,筛选出作者的重要信息并摘抄下来。

4.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文中所写的七件小事,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分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5.你在预习时还有什么疑问,写下来以作课上交流?二、学习研讨1、导入。

2、交流预习。

3、研读课文,回答问题:(1)本文详写了哪几件事,是怎么详写的;略写了哪几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2)记叙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试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做简要说明。

(3)本文的感情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

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列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a.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老师真的要打“我”吗?大家为什么都笑了?)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这里为什么用“狡猾”一词呢?)c.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三、拓展·延伸〈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探究,体会句子的含义和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学习重点: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探究,体会句子的含义和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贪婪
..苦熬...堕.落点缀.冉冉
雏.形稀疏.丰硕.累累
..
..沉甸甸
繁弦.急管玲珑剔.透
2、把课文后面“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美观、工整地抄写三遍。

3、用下列词语造句。

繁弦急管——
具体而微——
玲珑剔透——
回味无穷——
4、朗读课文3遍,划出不理解的语句。

二、学习研讨
(一)〈〈行道树〉〉
1、导入。

2、检查预习。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行道树代表着什么形象。

(2)统领全文内容的文眼句是哪一句?围绕你对这一主旨的理解,你认为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
4、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2)从事“神圣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5、揣摩语句。

(1)第2语段中“堕落”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6、合作探究,用学习《行道树》的方法自主学习《第一次真好》。

三、巩固延伸
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

把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写下来,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与恨的生物。

那里有黢(qū)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还没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

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

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

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
“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

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膊一样。

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部分干活。

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

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

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

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成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1)读第三段,若将加点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下面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显示了它存在的价值。

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散,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4)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5)细流与树根的对话写的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请续写一段流水与鲜花的对话。

(不超过30个字)
流水说:
鲜花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