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第3个教案 - 副本

合集下载

齐鲁书社版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齐鲁书社版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爱众亲仁1、老吾老幼吾幼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讲述《戏彩娱亲》。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二、诵读感悟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梁惠王上》解释:尊敬自己家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德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1、讲述真实案例《姜美花敬老》。

2、知行合一:关于尊老爱幼,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给老人让座;给老人梳头发;陪小朋友玩耍;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四、总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活中,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善相劝德皆建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讲述《上行下效》。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二、诵读感悟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 《弟子规》解释:相互劝善,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

有了过错而不相互规劝,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1、讲述真实案例《梅兰芳虚心求教》。

2、知行合一:关于听从别人的劝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不能乱闯红灯;不能随意摘花;不能践踏绿地⋯⋯3、劝说的艺术:①注意时机的把握,选择适当的场合。

②心平气和,语气委婉。

③为对方着想,真诚地希望对方更好。

四、总结我们不仅要多劝人为善,还要学会听从别人的劝告。

听从别人的劝告才能少犯错误,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传统文化教案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传统文化教案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传统文化教案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优秀4篇)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下面这4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传统文化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实验学校赵建玲教学目标:1、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1、学会在生活中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过程:一、再现生活师:同学们,你们好,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中国)师:没错!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夸夸我们中国,你会怎么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许多传统佳节的国家……师:孩子们,你们说的没错,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它和外国有着太多不同。

孩子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又知多少呢?生:我知道我国的传统佳节就是一种民族文化。

生:我国的京剧、越剧、豫剧…… 等就是我们的戏曲文化。

生:我妈妈蒸的花馍、扎的花鞋垫也是一种民间文化。

……二、描述生活师:你们说的没错,哪你们都知道我国每年都在几月过什么节?生:每年正月初一过春节正月十五过元宵节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师:我编了一首对儿歌,你们也一起来想吧!几月几日是春节?几月几日是元宵节?几月几日是端午节?几月几日是中秋节?几月几日是重阳节?生:正月一日是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五月五日端午节。

八月十五中秋。

九月初九重阳节。

师:非常棒!那你们知道怎么过这些节吗?生:……师补充: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守夜、拜年;元宵节:吃元宵、舞龙灯、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药浴;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登高、炸米果、饮菊花酒。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如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如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等。

3. 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见解。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二)第二章:诗词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类型、诗的格式等。

2.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讲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类型、诗的格式等。

2. 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

教学步骤:1. 讲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类型、诗的格式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

3. 让学生自己尝试创作诗词,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词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程度。

3. 学生自己创作的诗词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三)第三章:书画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如书法的种类、绘画的技法等。

2. 培养学生对书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书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如书法的种类、绘画的技法等。

2. 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书画作品。

3. 让学生自己尝试创作书画作品,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教学步骤:1. 讲解书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如书法的种类、绘画的技法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书画作品。

3. 让学生自己尝试创作书画作品,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国学启蒙第3课教案

国学启蒙第3课教案

国学启蒙第3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经典故事《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和内涵。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孔子吗?你们知道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吗?2. 学习内容。

(1)学习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通过讲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仁”的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教育和道德修养。

(2)学习经典故事《孔子拜师》。

讲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品质。

3. 活动设计。

(1)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些思想。

(2)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孔子拜师》中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内涵。

4. 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学习经典故事,学生也从中汲取了道德和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品质和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孔子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作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讲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经典故事《孔子拜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3篇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3篇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3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一、学生分析: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论语·十则》,学生对《论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文艺园林”“风土画卷”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谅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名人长廊”:学习屈原、王羲之、魏征、文天祥等人的高xx质,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三)教材编排原则: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2、活动开始: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

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

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

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2011-10-17 16:04:45)标签:杂谈第一单元蒙书诵读一、教学目的: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3、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4、培养小学生克服外界干扰,要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略)四、教学措施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质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数量。

2.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3.保证平均每课时20分钟的诵读时间,提倡课后诵读。

4.对于较难理解篇目,做适当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再背诵。

5.检查落实:分段抽查五、教学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三字经》(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背诵能力。

2、教育孩子克服外界干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3、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教五子,名俱扬”教学难点:本段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上学期,咱们全校学生都背诵了《弟子规》,在“六一”的表演中,你们的表现也很出色。

除了背《弟子规》以外,你们还背了哪些古诗文?多叫几个学生说,,一直说出“三字经”(二)、学习新知:一)、诗文解析:指导学生理解和阅读教材第二页的诗文解析,教育学生诚善待人,做事要有始有终。

二)、全课背诵1、齐读一遍,教师纠正读音2、学生独立背诵。

3、四人小组背诵并相互检查。

4、教师抽查。

三)、故事连接:教师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讲完后问:这个故事说了个什么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以后我们如何做?四)、拓展活动:想一想,加入我们也处在一个不理想的学习环境中,应该怎么办?(三)、全课小节第二课时《三字经》(二)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刻苦学习。

传统文化优秀教案7篇

传统文化优秀教案7篇

传统文化优秀教案7篇传统文化优秀教案(篇1)设计意图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每年过年的时候无论是电视上还是大街上还是家里都可以看到这一年所代表的动物肖像,大家在互相拜年的时候也不忘带上吉祥物说几句吉祥话,所以对于幼儿来说这些动物他们都不会陌生。

每个幼儿都知道自己有一个属相,但他们并不理解十二生肖的,另外十二生肖究竟是由哪十二个小动物组成的,自己为什么是这个属相,幼儿一点也不了解。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必要从小了解中国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十二生肖,我特别设计了这节课,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我们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

本活动将钟点数字与生肖顺序匹配,引导幼儿把对种的认识,迁移到十二生肖,使抽象、复杂的生肖变得简单有趣。

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和亲人的属相,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的情感。

2、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12生肖的轮回及12生肖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1、幼儿已认识时钟。

2、经验准备:幼儿事先了解自己及家中成员的属相。

3、课件十二生肖。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小小马儿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滴答滴答走不停,提醒人们记时间。

(时钟)点击课件:小朋友猜的真对,小朋友猜一猜钟面上有多少数字?二、了解十二生肖、理解其意义。

1、欣赏十二生肖的动物老师还带来了十二种动物,看看有哪些动物?点击课件十二生肖2、根据生肖钟理解十二生肖点击课件生肖钟老师要把这些动物变到钟里面。

变变变。

小动物变到钟里面了吗?(1)请幼儿说出钟面上有多少种动物。

我们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12种。

从1老鼠开始数,鸡排第几,猪排第几?(2)幼儿说说自己的属相和家人的属相老师知道这些小动物中有小朋友的属相。

那小朋友你的属相是什么?你还知道谁的属相?(3)采访客人老师的生肖那你想知道我们的客人老师的属相是什么吗?那你们想问问吧。

《传统文化》优秀教案

《传统文化》优秀教案

第五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暨课题中期评估交流会活动通知全国各地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中小学、幼儿园:各课题实验区、实验园/校: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教育部2021年3月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中小学校课堂。

“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拟于2021年10月在济南举行“第五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暨课题中期评估交流会”。

进一步促进各地各校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二、主办单位:“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三、支持单位: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四、承办单位:济南市天桥区有关学校五、参会对象1教育管理者、教研员、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一线教师;2课题实验区/校相关人员。

六、活动主题传统文化课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形式、手段、方法、效果的创新研究交流研讨;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研讨。

七、活动形式专家讲座、分组交流及课堂教学展示(幼教组、小学组、中学组)、经验分享八、会期及内容会议时间:2021年10月下旬,共计4天,具体时间及日程安排将在9月上旬另行通知。

九、活动内容:1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现场展示。

分幼儿园、小学低年段(1-3年级)、小学高年段(4-6年级)、初中、高中五个学段展示。

凡参加展示的学校和个人要提交录像课、教学设计参与评选。

课题组将选择优秀者在济南现场展示。

(参评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十二五”课题中期评估交流。

凡课题实验区、实验校及实施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学校和个人,均可将已取得的经验、成果等以论文或报告形式参与交流评比,同时,将每个学段遴选10个最佳论文和报告参与现场经验交流。

第3课仁者克己(教学设计)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

第3课仁者克己(教学设计)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
理解选文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克己”的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还记得樊迟问了个什么问题?孔子是怎么回答的?
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樊迟问仁,看看孔子又如何解答仁的内涵!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学生诵读,师生交流,理解文意。
(1)出示选文一,师生交流,探究文意。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本学期总
第3课时
本 日
备课教师
课 题
仁者克己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熟读选文,理解选文文意,明白其中的道理。
2.通过学习,认识到仁者要懂得约束自己,知道践行人道的基础是什么。
3.在读选文的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教学反思:
结合注释,小组交流文意。教师启发总结:君子把精力集中在根本性的工作上,根本确立了,正道就随之产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大概就是践行仁道的基础吧!
(3)学习选文三,师生交流,探究含义。
大屏幕出示: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引导进行介绍:孔子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达到仁德的境界,仁德就会到来。”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行为举止要恭敬有礼,处理事情要严肃认真,对待别人要诚心实意。就算是到了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不可以丢弃这些。”
(2)出示选文二,小组合作,探究文意。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②,其为仁之本与③!
——《论语·学而》
出示注释:①务 从事,致力于。本:根本。②弟:通“悌”,敬爱兄长。③与:同“欤(yú)”,吗,呢。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和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和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节日、民间艺术、历史人物等。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民族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民间艺术:剪纸、泥塑、中国画、书法等。

3. 历史人物:孔子、诸葛亮、李白、杜甫等。

4. 传统文化经典:成语、典故、古诗词等。

5. 传统礼仪:礼貌用语、鞠躬、拱手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故事。

2. 采用示例法,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3. 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传统节日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

4.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列举出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并了解其习俗。

2. 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民间艺术作品,学会一种传统艺术技能。

3. 学生能够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感悟其品质。

4. 学生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成语、典故、古诗词等。

5. 学生能够做到礼貌用语,懂得基本的传统礼仪。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2. 第二课时:欣赏民间艺术作品,学习一种传统艺术技能。

3. 第三课时:讲述历史人物的事迹,感悟其品质。

4. 第四课时:学习成语、典故、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经典。

5. 第五课时:学习传统礼仪,进行礼貌用语和礼仪实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节日探究: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自己家族的节日习俗,并在课堂上分享。

2. 艺术欣赏: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邀请艺术家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3. 历史人物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人物事迹中感悟其品质。

4. 诗词朗诵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背诵、理解和传承古诗词文化。

5. 礼仪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礼仪表演,如鞠躬、拱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传统礼仪。

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

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

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第一篇: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2.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古代诗歌,辞赋为主,从唐诗宋诗及清诗中选择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道德品质,体现各个时代的不同社会风貌。

如杜甫的心忧国家,李白的豪迈不羁,白居易的流畅明晓,苏东坡的诙谐豁达等等。

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

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父母亲情,真挚友情,怀古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三、教学重点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

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四、教学措施:1、诵读,记背。

再慢慢品尝,感悟。

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3、将这本书扩展出去,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诗经》硕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硕鼠》的意义及要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硕鼠》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介绍《诗经》及《魏风·硕鼠》。

四、活动广角。

1、背诵《硕鼠》这首诗。

2、说一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同桌交流。

教学反思:黄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七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课仁者爱人教案

七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课仁者爱人教案

第三课仁者爱人【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经典选文,背诵经典章句。

2.借助注释和大意理解选文意思,用心体会儒家的仁爱思想。

3.生活中做到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仁爱共济,立己达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则故事《吴枯赠衣》。

吴枯是东汉人,年轻时在家乡一边放猪,一边读书,生洁很贫困。

后来他做了胶东地区的长官,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仁爱清廉。

有一次,负责收税的下属孙性,偷偷地多收了百姓一点儿钱,给父亲买了一件新衣服。

孙性的父亲知道衣服的来历后,把他训了一顿:“吴长官是多么好的一个人,你怎么忍心瞒着他干这种事?”然后逼着儿子去自首。

孙性又羞愧又害怕,最后还是拿着衣服去自首了。

在办公大厅里,吴枯看到孙性局促不安的样子,就让身边的人都退交下,然后说:“现在没有别人了,有什么事,就告诉我吧。

”孙性支支香香地把事情讲了一遍。

吴枯听完,严肃地说:“你私自收钱,应当严厉处理!”孙性一听,吓得“扑通”跪倒在地。

吴枯见状,语气支得温和起来,说道:“你现在能知错就改,难能可贵,以后千万别再犯这种错误了!你应该感谢你父亲,也代我谢谢他老人家。

”随后,吴枯拿出自己的钱,连同那件衣服交给孙性,嘱咐道:“把这些钱退给老百姓。

这件衣服,就以我的名义送给你的父亲吧。

”孙性被吴枯感动了,以后再也未犯其他过错。

讲完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本,熟读文本所选经典章句,看是否与刚才的问题相契合。

二、走进经典 1.学生反复诵读,根据注释和大意硫通文意。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问题。

2.学生针对章句理解提出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解决。

3.结合社会现象,针对文本,学生各打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4.给出与文本有关联的其他段落,对比分析: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战?”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三、历史镜鉴1.学生分享仁者爱人的历史故事或名人故事。

2.齐鲁大地上又有哪些仁者爱人的故事?3.生活中有哪些让我们感到温暖的有关善良仁爱的事例,又有哪些事情感到不快甚至厌恶的呢?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将仁爱思想付诸行动?4.说说儒家所倡导的仁与礼的内涵,并分析礼与仁的关系。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3课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3课

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一、经典回放: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

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

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0页
六、活动广角:第11页
七、成长袋:第12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13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13篇

[必备]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1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同的传统文化,并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2.培养幼儿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音乐、图片、故事书等教学资料。

2.制作传统文化常识小游戏、歌谣和手工制作等教学活动。

3.布置课堂环境,挂上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图片和装饰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传统文化1.教师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图片、文物等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通过介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扎实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给幼儿讲故事,介绍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如孔子讲《论语》、《山海经》等,让幼儿听故事、看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课时:传统文化常识竞赛1.教师编制一些传统文化常识题目,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可以采用抢答、设问题、拼图等形式进行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三课时:歌谣学唱1.教师准备几首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歌谣,如《儒家风尚》、《红旗颂》、《感恩歌》等。

2.教师配合动作,让幼儿跟着唱,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

3.让幼儿以小组形式合唱,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四课时:手工制作1.教师准备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扇、画中华美术等。

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和模板,让幼儿动手制作,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3.幼儿完成手工制作后,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增加互动性和交流性。

第五课时:传统文化小游戏1.教师设计一些传统文化小游戏,如拼图、找茬、排字、围棋等,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三课 尽心致养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三课 尽心致养

第三课尽心致养教学目标:1、理解“尽心致养”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尽心致养”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尽心致养”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尽心致养”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符合天地法则,是人类行为的准则,父母养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赡养父母,既是一种法律义务,又是一种道德行为。

它既包括子女给父母提供的物质和经济保障,又包指子女对父母精神上的侍奉陪伴。

“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

”赡养父母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物质上的富贵多寡,而在于即使让父母“啜菽饮水”也能“尽其欢”。

百善孝为先,孝养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子女所应尽的天职。

二、新课教学: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末之有也。

----《孝经·庶人章》注释:①庶人:普通百姓。

译:利用自然的季节,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

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做不到孝,那是没有的事情。

2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啜(chuò):吃。

②菽(shū):豆类。

3③手:通“首”。

④还(xuán):迅速。

⑤椁(guǒ):棺材外面套的大棺。

①称(chèn):相称。

译:子路说:“伤心啊,贫困!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不能好好赡养,去世了不能按礼制来安葬。

”孔子说:“即使吃豆类喝清水,而能使父母终生快乐,这就是孝。

父母去世,用棺材收敛他们的遗体,迅速下葬,不必有棺外的套棺,与家中的财产相称,这就是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3课时教学设计
(3)不同时节和场合喝的酒有何不同?
(4)我国第一部茶书的名字是?你认识哪些茶?
(5)中华茶道讲究的“五境之美”指的是?
2、教师归纳并板书
(1)鲁、川、苏、粤、浙、闽、湘、徽。
(2)黄酒、白酒、谷酒等
(3)端午——雄黄酒 中秋——桂花酒 重阳——菊花酒
除夕——年酒 婚礼——喜酒 孩子满月——满月酒
(4)《茶经》
3、自主学习第二第三部分
(1)现代人所用的唐装指的是?
从清中期的马褂改良而来的服饰。
(2)旗袍美在哪?
4、知识拓展
(1)出示材料,了解“新唐装”的东方美学。
(2)出示材料,知道旗袍在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三、舌尖美味
1、自主学习
(1)八大菜系分别是?你知道其中一两道菜的名字吗?
(2)我国有哪些酒?说出它们的名字。
(5)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3、学生活动
(1)出示美食图片,学生猜菜名
(2)介绍家乡美食:你吃过哪些美食?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你知道我们宣风有什么著名的美食吗?
4、知识拓展
(1)介绍宣风美食,了解宣风三宝——板鸭、萝卜、谷酒
(2)了解江西茶:你喝过哪些茶?接下来让我们观看视频了解著名的江西茶——庐山雨雾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古代生活的不同
二、华夏服饰
1、自主学习第一部分
(1)说一说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有何不同(制作材料、颜色、风格)
(2)古代华夏服饰的基本形制是什么样的?
上衣下裳、右衽交领的服装样式
学生活动
(1)观看图片,根据你所学的内容猜一猜,展示的服饰是哪一时期的?
(2)利用已学知识,分析下列汉字分别代表的服饰是什么?
板书设计
古代生活的不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教案篇一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当我读完《中华美德颂》之后,我知道了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包括它的形成和发展,还明白了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是支撑民族进步的基石,所以我们应该发扬它。

想要发扬传统美德,传承道德文化,就必须了解传统美德的五大理念和道德文化的特征。

那么,首先让我们走进中华的传统文化中来了解一下美德文化和道德文化吧!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五大理念?它又有什么作用呢?“仁、义、礼、智、信“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五大理念,这五大理念带动了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仁“是指要有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主要倡导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怀、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护,是世间万物共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道德规范。

“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即“正义之气“。

是超越自我,正视现实、仗义会道的做人态度。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等规矩,即“礼仪之规。

“是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规则。

“智“是指要具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已知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

“是人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

“信“是指要具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是人们交往和处事的道德准则。

“仁、义、礼、智、信“五大理念的关系,既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这是人们理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和主要品行。

由于现在的人们缺乏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就触碰了它并且违反了它,相信对传统美德了解之后,人们会主动去维护它并且发扬它。

你看中国的礼仪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中国还是“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礼“的起源,是我国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

西周时,周公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张以“礼乐“治天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大教育家孔子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读一读
在回访过程中,给予孩子适当的讲解
让孩子在不会的字词上面加上注释
自读过程中,注意孩子的朗读能力
教学
反思
东营区第三中学教育集团总校
_四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设计
备课人:宋静静使用人:四年级使用时间:_2016_年月日
课题
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认识《山中》和《济上作》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重点
难点
1.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山中》和《济上作》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悲苦的思乡之情。
七、拓展活动:
1、说一说
说一说本课的两首诗是借什么景物来表达思乡思亲的悲伤感情的?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二、简介作者
王勃,字子安,山西人,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徐祯卿,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的诗句而为人称誉。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Βιβλιοθήκη 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具、学具
视频展示图片
教 学 过 程
个性修改
一、经典回放:
山 中(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济上作 (明)徐祯青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