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浮力导学案

合集下载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4、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方向。

(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

(2)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将木块放入水中,木块会浮在水面上;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会下沉,但是往水中加盐,鸡蛋又会浮起来。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浮力知识。

(二)浮力的概念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三)浮力产生的原因假设一个边长为 L 的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上表面距离液面的深度为 h1 ,下表面距离液面的深度为 h2 。

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 F1 = p1S =ρ液gh1S (其中 p1 为上表面受到的压强,S 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 F2 = p2S =ρ液gh2S因为 h2 > h1 ,所以 F2 > F1 ,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即 F浮= F2 F1 =ρ液g(h2 h1 )S =ρ液gL³(正方体的体积)由此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四)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1)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3、实验设计:(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关系: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体、水、烧杯步骤:①将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 。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与浮力相关的事物。

比如,为什么放在水中的木块会浮起来?为什么一个游泳圈能支撑一个成年人的重量?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浮力的知识。

二、概念解释1. 什么是浮力?浮力是一种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受力,是垂直向上的力。

当物体放置在液体或气体中时,由于液体或气体的压强不同,在物体上下两侧会产生一个不同的压力差,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使得物体浮起来。

2. 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有关,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 = ρVg其中,F表示浮力的大小,ρ表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三、案例分析1. 一个木块放在水中会浮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当一个木块放在水中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木块的密度,所以木块产生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使得木块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浮起来。

2. 为什么一个人在水中能浮起来?一个人在水中能够浮起来的原因也是因为浮力的作用。

人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人体在水中会受到向上的浮力,支撑人体的重量,使得人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四、实验探究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材料:一个玻璃杯、一张透明胶布、一根长长的吸管、水、一个金属锌块。

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杯中装满水,并放入金属锌块,观察金属块的状态。

2. 将透明胶布贴在吸管底部,使得吸管封闭。

3. 将封闭的吸管放入水中,观察吸管的状态。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金属锌块能够沉入水中,而封闭的吸管能够浮起来。

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体会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会浮起来。

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了浮力产生的原理。

浮力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和讨论,更深入地理解浮力的作用。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

第十章 第一节 《浮力》导学案
一、乒乓球静止在水面上,作出所受力的示意图。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课堂小组完成)
[分组实验1]: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物体的浸没深度有关?
(1)任意选择桌面上的一种液体。

所选液体:
(2)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 。

(3)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浸没深度由 较浅--较深--更深
改变3次,并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每次的读数F 。

(4)利用称重法计算浮力大小:F 浮 = G - F 。

结论1: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
度 。

[分组实验2]: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所选液体:
结论2: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

在同一液体中,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就。

[分组实验3]: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液体密度有关?
结论3: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 。

物体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就 。

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 有关,跟 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 。

兵乓球
------------------------------------------------------------------------------------------水。

《浮力的研究导学案》

《浮力的研究导学案》

《浮力的研究》导学案《浮力的钻研》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定义和公式;2. 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3. 理解浮力对物体的影响;4. 探讨浮力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导学内容:1. 什么是浮力?2. 浮力的计算方法;3. 浮力对物体的影响;4. 浮力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浮力的观点,让学生思考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会受到浮力的影响。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沉在水中的物体会浮起来?二、进修(30分钟)1. 介绍浮力的定义和公式:浮力是指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施加的向上的支持力。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ρVg,其中F为浮力,ρ为液体密度,V为物体体积,g 为重力加速度。

2. 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根据浮力的公式,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3. 探讨浮力对物体的影响:让学生分析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会沉入水底。

三、练习(20分钟)1. 给学生一些浮力计算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2. 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浮力的存在,并观察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四、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如船只浮在水面上的原理、气球飘浮的原因等。

2. 讨论浮力在设计工程和科技产品中的运用,如潜水艇的浮力调节装置、飞机的升力原理等。

五、总结(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浮力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发现浮力的存在和影响。

六、作业安置1. 完成练习题目,稳固浮力的计算方法;2. 搜集有关浮力应用的资料,撰写一篇小结。

导学案设计完毕,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深入理解浮力的观点和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浮力复习导学案

浮力复习导学案

浮力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认识浮力的基本知识。

2、复习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知识,实验过程及结论的透彻理解。

3、重点是灵活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决问题。

4、重点为浮力的相关计算.会利用浮力的知识测物质的密度二、复习过程:《一》复习导航:1、什么叫浮力?施力物体、浮力产生的原因、方向。

请用实验来验证浮力的存在。

2、试举出日常生活中物体受浮力的事例。

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举例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公式及使用范围。

试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二》、知识梳理:一、认识浮力:1.浸在_________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_______托的力叫浮力。

其方向是_________.达标练习: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的方向如图中所示,正确的是。

例题:一物体在空气中称重为37牛,浸没到水中称重为12牛,则物体受的浮力是。

方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忆实验: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图5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探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图是: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探究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生活真奇妙:小明将一个西瓜和一个梨子放入水缸中,发现西瓜浮在水面上,A.西瓜受到的浮力大B.梨子受到的浮力大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二、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友情提示:1、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重力2、计算公式:F浮=G排液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应用练习:如图所示:从实验中可以验证的规律是:()A.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及物体的重力三者有关B.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C.浮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也有关D.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1一、初步认识“什么是浮力”1、预习自学(1)观察下图,试分析:(1)浮在死海中的人、浮在水面上的游轮、空中的飞艇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用力向下压易拉罐,手的感觉是怎样的?2、知识点(1)⑴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我们把它叫作浮力。

⑵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浮力的方向是的(选填:“向上”、“竖直向上”或“任意”),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可以知道,在物体受到浮力的同时,液体(或气体)也会受到物体的反作用力,这个力的方向是。

⑶对“浸在”的理解:①“部分浸入”时,V排 V物②“浸没”时,V排 V物典型试题【例1-1】画出右图杯中的球所受力的示意图,F浮=5N.1-1:(a)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因为气球受到。

(b)新型护卫舰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因为护卫舰受到水的。

(c)乒乓球为什么能从水里升起?因为乒乓球受到。

(d)沉在水里的石块有没有收到水对它产生的浮力?。

二、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1、预习自学(2)观察下图,试分析:(1)图1中甲图中乒乓球不会上浮的原因是;图1中乙图中乒乓球能够上浮的原因是;(2)由图2可得,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是什么?。

2、知识点(2)图1 图2(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是:物体上下两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且其方向与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力方向相同,所以浮力的方向应该是;浮力的大小F浮=F向上-F向下(压力差法)(2)注意:不是所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当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下表面不能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所以,此时没有浮力存在。

如:河水里的桥墩等。

典型试题【例2-1:】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均与容器紧密接触,现在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C.C部分一定受浮力的作用D.D部分一定受浮力的作用2-1:如图所示,长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15N,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10N,那么该物体受到水对它产生的浮力是 N.三、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1、预习自学(3)(1)、观察下图,试分析: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多少?2、知识点(3)⑴由图可知,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测量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F浮=G-G/。

《浮力的研究导学案》

《浮力的研究导学案》

《浮力的研究》导学案《浮力的钻研》导学案一、导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进修浮力的观点和原理,让学生了解浮力的产生条件和大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1. 浮力的观点和原理2. 浮力的产生条件3. 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让学生观察一个玻璃杯放在水中会浮起来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引出浮力的观点。

第二步:进修浮力的观点和原理1. 讲解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称为浮力。

2. 讲解浮力的原理:浮力是由于物体置于液体或气体中,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产生的。

第三步:进修浮力的产生条件1. 探究浮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让学生总结出浮力产生的条件。

第四步:进修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1. 讲解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 给学生提供几道浮力大小计算的例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

第五步:教室小结通过回顾本节课进修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浮力的观点、原理、产生条件和大小计算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浮力大小计算的练习题。

2. 思考:为什么潜水员手持铁块下潜时感觉更轻松?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出浮力的观点和原理,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浮力的产生条件和大小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安置,稳固了学生对浮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和案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进修效果和科学素养。

《水的浮力导学案》

《水的浮力导学案》

《水的浮力》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船能够浮在水面上?2. 提出问题:水的浮力是什么原理?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些物体会沉下去?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水的浮力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诠释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三、进修过程1. 水的浮力是什么?- 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引导学生理解: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要大。

2. 浮力的计算方法- 提示学生:如何计算浮力?- 引导学生: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即F=Vp*g,其中F为浮力,V为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p 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3. 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提示学生:有些物体比水轻,有些物体比水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引导学生: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那么它就会浮在水面上;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那么它就会沉到水底。

四、小结1. 总结: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要大。

2. 反思:你能举出其他平时生活中水的浮力的例子吗?五、拓展1. 实验: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浮力的原理。

2. 应用:探究一些船只设计中浮力的运用。

六、作业1. 请写一篇关于水的浮力原理的小结。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浮力的原理。

七、评判1. 学生表现评判: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水的浮力的原理?是否能够独立设计实验验证浮力的原理?2. 教师教学评判: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水的浮力的原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已经对水的浮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发现浮力的奥秘。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一、背景介绍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上升力,它是由液体对物体所施加的压力差引起的。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浮力起到了很多重要的作用,比如船只浮在水面上、气球漂浮在空中、鱼类在水中游动等。

因此,浮力是一个应用广泛且重要的物理概念。

二、浮力的定义浮力的定义是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所施加的压力差乘以物体的表面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三、浮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b = ρ× g × V其中,Fb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四、浮力的特点1. 浮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所处位置的液体表面。

2. 物体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3. 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4. 在同一液体中,相同体积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相等。

五、浮力的应用1. 正因为浮力的存在,才有了水上运输工具如船只的设计与应用。

船只的设计必须合理考虑到其体积、密度和所承受的荷载,以便保持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平衡。

2. 潜水艇的原理也是基于浮力来实现的。

潜水艇通过控制内部的浮力调节器,增加或减少浮力,从而实现下沉或上浮。

3. 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也是依靠浮力实现的。

在气球内部充满了轻于空气的气体,从而使气球的总密度小于周围的空气密度,产生了浮力,使得气球能够漂浮在空中。

4. 鱼类的游泳也离不开浮力。

鱼类的体内有气囊,可以通过控制气囊内气体的压力,从而改变鱼的浮力,实现自由地在水中游动。

六、实验演示为了更好地理解浮力的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演示:实验名称:浮力实验实验材料:水槽、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木块、塑料球、金属块等)、测力计、浮尺等工具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水槽,将其装满水。

2. 把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力。

3. 使用测力计量测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浮力 (导学案)

浮力   (导学案)
课题:第十四章第五节浮力(导学指南)
学习目标:
1、了解浮力的产生。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学习指导:
了解并找出本节的知识点
教师
学生
1、请大家写出本节内容的知识点
由各学习小组的学管检查各组自学情况
并且梳理、归纳自学中的困惑问题。
浮力:
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师深入各小组了解情况)
各学习小组边看书边。3min后各组派一名代表进行自学汇报。{一个组}
实验: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器材:弹簧测力计、小桶、烧杯、适量的水、小石块。
知识提升:
4、小结:
再回到学习小组,进行穿插交流学习,
学管验收。5分钟后派代表回答。
同时各小组的主管负责给其他组进行
评价打分。
浮力
浮力的公式
二、写出对本章知识的困惑问题。
(师深入各组了解一下困惑问题)
由学习小组回到社团小组,社长组织学习本组的任务,5min后派代表回答本组的任务。
如,可以是概念、仪器的使用、原理、规律的运用等等。{另两组回答困惑}
1、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2、阿基米德原理如何理解。
3、浮力产生的原因。
3、实际应用(测)

《浮力的研究导学案》

《浮力的研究导学案》

《浮力的研究》导学案《浮力的钻研》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船只能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气球可以漂浮在空中?这些现象都与一个物理观点密切相关,那就是浮力。

2. 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将进修浮力的观点和原理,通过实验和讨论,深入了解浮力的作用和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浮力的定义和性质;2. 理解浮力的产生原理;3. 掌握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4. 能够应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过程1. 进修浮力的定义和性质- 请同砚们阅读课实情关内容,了解浮力的定义和性质,并简要总结。

2. 理解浮力的产生原理- 请同砚们观看老师演示的实验视频,探究浮力是如何产生的,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 进修材料:水槽、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测量工具等。

3.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请同砚们根据所学知识,计算不同形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并比较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 进修材料:密度计算公式、实验数据表格等。

4. 应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请同砚们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浮力对物体漂浮的影响,并撰写实验报告。

- 进修材料: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报告模板等。

四、总结反思1. 总结进修内容:请同砚们回顾今天的进修内容,总结浮力的观点和作用。

2. 反思进修过程:请同砚们思考进修浮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1. 拓展进修:同砚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网站,了解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钻研。

2. 延伸实践:同砚们可以尝试设计更多有关浮力的实验,深化对浮力的理解和认识。

六、作业安置1. 完成实验报告并交给老师;2. 阅读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内容。

七、教学反馈1. 教师对学生进修情况进行评判和反馈;2. 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浮力的钻研》的学生导学案,希望同砚们在进修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和实践,深入理解浮力的观点和原理。

祝大家进修愉快!。

浮力的应用导学案

浮力的应用导学案

浮力的应用导学案《浮力的应用》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情况决定于和;如果物体上浮,则浮力物体的重力,如果物体下沉,则浮力物体的重力,如果物体漂浮或悬浮,则浮力物体的重力。

思考: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我们知道,钢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而钢板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轮船是用方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浮力从而达到漂浮在水面上的。

轮船的排水量指的是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浸没在液体中的潜水艇受到的浮力是,但艇内有两个水舱随时的充水或排水,这样就改变了潜水艇的重力,从而能上浮、下沉或悬浮。

气球与飞艇用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通过改变气球和气囊从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的。

二、课内探究:引入新课:视频展示:万吨巨轮浮在海面上,它受到浮力的作用了吗?实验感知:实心的铁块,放到水面上后,它将怎样?设疑:用钢铁铸造的万吨巨轮能够浮于水面,而小铁块却会沉入水底?物体的浮与沉决定于什么呢?新课学习讨论自学中的疑问,针对回答点拨。

漂浮、悬浮和下沉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

问: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导学案人教版—新授课★整体设计说明★本课由浮在水面的物体和浸没水中的物体是否都受到浮力引入新课,进而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自然展开,体验整个探究过程,重点培养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重点突破“突然出现”的、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溢水杯。

根据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划分,本节课主要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探究知道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数据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并验证。

按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并在寻找过程中收集数据、总结规律。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在这个难点上先通过定量探究浮力大小和ρ液、V排的关系。

再通过对数据“分析与论证”,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分析★本课安排在《压强和浮力》的最后一节,学生对于力和运动已经有较深认识,同时也说明本节综合性较强。

★教法建议★本课分为三个板块: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很多学生没有经历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直接进入了阿基米德原理,这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

建议从真实的生活现象入手一一探究破解,加深学生对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理解。

有条件的学校因设置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情分析★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对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浮力有比较浅显的认识,但对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及“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认识还不够,甚至存在错误的前概念。

★学法引导★大胆让学生对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猜想,然后一一设计实验来验证、破解。

整个过程中不断穿插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缜密思考,交流与合作来归纳总结,加深认识。

这样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来体会物理、体会科学的发展。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2.过程和方法(1)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浮力 导学案

浮力 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一、目标导学1、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问题(3)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钻研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4、学习重点(1)浮力的存在和探究浮力的大小(2)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应用5、学习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和称重法测量浮力二、课前延伸1、液体压强的特点是:(1)液体对和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3)同一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这个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

三、自主学习(一)感受浮力的存在1、在水里的鸭子不会沉入水底是应为它受收到了水的。

2、传说2000年前,罗马帝国的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了这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死海。

奇怪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个个都漂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了。

这是神灵的力量吗?这些士兵没有沉下去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海水大于自身的的缘故。

3、将木块放入水里我们会看到木块。

这是因为。

【探究浮力的存在】4、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或铜)块,记下铝块的重力G物;用手向上托金属块,测力计示数将。

?然后在把金属块浸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比较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F拉,这说明。

结论:液体(或者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的托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浮力的方向是。

浮力产生的原因【课堂练习】1、质量为0.9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物理浮力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

物理浮力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导学案刘刚中20XX年5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鸭子能漂在水面,是因为受到了水的。

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也受到浮力吗?2、阅读课本94页的想想做做,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3、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把铝块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这说明什么问题?用测力计能否测物体受到的浮力?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这就是著名的原理。

用公式表示为。

二、课内探究:(一)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常见到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现象,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二)浮力的大小:1、浮力及其方向将软木塞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

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软木塞最终的情况。

尝试得出结论。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作用。

学生探究:用弹簧测力计测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F浮=G-F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

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

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

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一)
一、基础知识:
1、浮力定义: 。

说明:浸入包括 或 中两种情况。

2、浮力的施力物: 。

受力物: 。

浮力的方向: 。

3、产生原因: 。

即F F F 浮
向上向下=- (压力差法)
4、用测力计测浮力的原理:F F F 浮向上向下=- (称重法)
二、即学即用
例题1:如图所示的物体是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将它浸没在
水中时,上表面距水面5厘米,请你计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是多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多大?
例2:有一个密度为061033.⨯千克米,边长为10厘米的正立方体木块浸没水中,如图所示,若绳对木块向下的拉力是4牛,求此时木块受
到的浮力
三、练习题:
填空题:
1. 一艘重106牛的船漂浮在江面上,当船漂浮时,水对船的浮力和船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对船底的压力_______牛,船受到的浮力______牛,船的质量__________吨。

(g取10牛/千克)
2. 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浸没在水中称,示数为30牛,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10牛,将金属块从水中提出水面,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_牛。

3. 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示数为10牛,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零,则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牛,物体受到水各表面的压力差________牛。

4. 如图1所示,半球形物体重12牛,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
秤示数为10牛,半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它受到液
体压力的合力___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

若它上表面
受到液体的压力为4牛,则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
___________牛。

5. 把一个物体吊在弹簧秤下,称得物体重1.96牛,浸没在
水中时,弹簧秤示数减小了0.49牛,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
力为________牛。

6、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重5N,如果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8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12N,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松手后物体将_______。

(填“下沉”、“上浮”或“悬浮”)
计算题:正方体实心铁块的边长是10厘米,用弹簧秤悬挂在
水中,弹簧秤的示数68牛,如图所示,请计算铁块块受到水的
浮力。

(ρ

千克米
=⨯
781033
.)
浮力(二)
一、基础知识
1、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分析:(1)测空桶的重力为F1;
(2)测小石头的重力F2;
(3)将小石头全部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那么小石头受到水给它的浮力是F 浮=
(4) 桶和溢出水的重力式F4,那么溢出水的重力是G 排= ;
(5)比较数据得出,F3- F2= F4- F1,即
(6)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7)公式:不知道溢出液体的质量,但知道了溢出液体的体积(即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那么G 排= 。

因此公式也能写成F 浮= 。

2、当物体在只受重力和浮力时,静止在水面(漂浮)或者水中(悬浮)时,物体所受浮力F 浮= (只适用于漂浮或者悬浮)
3、浸在液体中物体不受浮力的情况。

当 时物体不受浮力。

4、总结: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与 有关,与 有关。

与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

典型例题:
例1、有一个密度为061033. 千克米,边长为10厘米的正立方
体木块浸没水中,如图所示,若绳对木块向下的拉力是3.92牛,
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例2、把一个物体吊在弹簧秤下,称得物体重1.96牛,浸没在水
中时,弹簧秤示数减小了0.49
牛,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牛,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厘米3,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千克/米3。

例3、一物体浮在水面上,且有1
5
的体积露出水面,将食盐放入水中全部溶化
后,物体仍漂浮在液面上,且露出液面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求物体和盐水密度。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由铜、铁、铝制成的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三个物体()
A. 形状一定相同
B. 质量一定相同
C. 体积一定相同
D. 在水中深度一定相同
2. 某物体受重力0.5牛,把它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溢出0.3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A. 一定为0.3牛
B. 可能为0.2牛
C. 一定为0.5牛
D. 可能为0.4牛
4. 将一个乒乓球按没入水中,放手后,乒乓球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浮力不断变大,并小于重力
B. 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 浮力先不变,但始终大于重力直到静止时,浮力才等于重力
D. 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5. 由铜、铁、铝制成的三个物重相等的实心金属球,分别用绳系住,浸没水中,并不碰容器底部,那么线对各金属球的拉力是()
A. 绳对铜球的拉力大
B. 绳对铁球的拉力大
C. 绳对铝球的拉力大
D. 拉三个球的力相等
计算题:有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得重3.8牛,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50毫升的水从溢水杯流入小烧杯中,求:
(1)金属块的体积。

(2)金属块在水中受的浮力。

(3)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

(4)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

浮力(三)
一、基础知识:
1、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当F G 浮物>或ρρ液物>,物体
当F G 浮物<或ρρ液物<,物体
当F G 浮物=或ρρ液物=,物体
漂浮在液面上物体的浮沉条件=浮F
2、浮沉条件及漂浮条件的应用:
(1)潜水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其体积不变,所受浮力 (未露出水面)通过改变自身 来实现其上浮或下沉。

(2)气球和飞艇:靠改变自身 ,从而改变浮力来实现其上升或下降的。

(3)轮船: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应满足 。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使用时是漂浮在液体表面上的。

典型例题:
例1、(广州市中考试题)将重为4.5N 、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
例2、在水中放入3千克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3/5浸入水中,求: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木块的体积。

例3、一长方形木块,质量为27 g ,漂浮于密度为0.9×103 kg/m 3的液体中,露出液面的高度为8 cm ,木块底面积为0.75 cm 2,木块密度是 kg/m 3。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铝球和铁球,没入水中静止时,_________球所受的浮力大,把他们放入水银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___________大。

2. 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船所受的浮力将_________,船身将______一些。

3333106.13108.7m kg m kg ⨯=⨯=水银铁,ρρ,铝33107.2m kg ⨯=ρ
3. 气象探测气球的体积1503
米,气球下所带仪器重176103
.⨯千克(仪器体积忽略不计)已知空气密度为129
.千克/米3,那么氢气球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牛,氢气球本身的重力为________牛。

4. 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没入水中的体积是总体积的3
5
,放入另一种液体中,
露出液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
3
,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

5. 将质量相等的冰块和木块,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它们露出液面的体积之比是______,它们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二. 选择题:
1. 质量为0.1千克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0.08千克的水,则此物体在水中将()
A. 悬浮
B. 漂浮
C. 下沉
D. 无法判断
2. 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满氢气后,所受浮力远大于自身的重力,将气球放出后,设球体积基本不变,气球的运动情况是()
A. 一直不停地上升
B. 气球匀速上升
C. 气球只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停留在这一高度
D. 升高到一定高度后会下降,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又会上升
4. 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量一物块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5牛,将其体积的1
3

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牛,则()
A. 把物块置于水中,它将漂浮于水面,所受浮力为18牛
B. 若把物块置于水中,它将沉于水底面,对容器底部产生3牛的压力
C. 物块密度约为0831033
.⨯千克米 D. 物块密度约为121033
.⨯千克米
三. 计算题:
1. 在空气中用测力计称一个铝球重为14.7牛,把它浸没在水中称,测力计的示数为4.9牛,通过计算判断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铝密度271033
.⨯千克米)2. 一个长100厘米,宽50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木板,当漂浮在水面时,它露出水面体积10厘米,当把一个小孩放在木板上时,它露出水面体积4厘米,求木板密度和小孩体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